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大臂擺臂訓練方法

大臂擺臂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04 07:26:59

❶ 在短跑的時候,擺臂非常重要,應該怎麼擺臂呢

其次,跑步100米和800米在動作和擺臂幅度上是有區別的,但大體動作一樣,只是100米的擺臂幅度比800米的幅度大,這樣便於發力。擺臂方法和技巧1、身體前傾較大,特別是起跑後的二、三步,上體幾乎前傾到和地面平行。 2、腳跟提起時要低。 3、小腿(脛骨)與地面水平角度要小。 4、擺動腿迅速退回地面。 5支撐腿爆發式充分蹬伸(無疑腳接觸地面時間相對途中跑要長)。

中長跑是用鼻子吸氣,嘴出氣,三步一吸三步一呼。步幅大小取決於你呼吸的長短。擺臂幅度要小點,省力。短跑呼吸比較急促,擺臂要配合步幅步頻。

❷ 怎樣矯正跑步的擺臂姿勢

跑步姿勢
路跑賽中常見跑者跑步姿勢千奇百怪,有人一隻手成固定姿勢不擺動,有人歪著身子前進,更有人倒退跑步,到底有沒有「標准」的跑步姿勢呢其實你的跑步姿勢關鍵在你的雙腳落地的方式,上半身和雙手的擺動姿勢,都是為了保持身體的平衡自然形成的.既然每一個人的生理結構略有差異,因此每個人跑步姿勢不同就不足以為奇,雖然如此跑步的姿勢還是要合乎「力學原理」和減少無謂的擺動.以下是幾個要點
身體的角度.跑步拾身體的角度與地面是幾乎成90度的.如果是抵終點前的沖刺,身體應會往前傾,否則其他時間都是垂直的,身體前傾時間一長,大腿因力學原理之故,容易產生疲勞.
頭部的角度.眼光直式前方大約10公尺遠的地面,有人誤會頭部上揚能吸進更多的空氣,因而跑步時頭部一直揚著.時間一長之後,頸部肌肉和背部肌肉都因額外的施力收縮會有額外的疲勞.
手臂擺動.上臂與下臂在腰際時應呈90度(見圖),在上擺時角度會自然小於90度(見圖),當手臂後擺時,上下臂角度應大於90度(見圖),從前面觀察,手臂在較快的速度前進時往前擺動到胸口(見圖),如果速度較慢時,手臂的擺動幅度也會跟著變小(見圖),速度變快時,手臂擺動的幅度也跟著變大,無論幅度大小,整個手臂擺動的軌跡是一致的(見圖).
腳部.人在跑步時身體的整體姿勢其實是取決於腳著地的方式,中長距離的跑步,腳著地時分三個步驟(見圖) 3 1 2 腳中間應是著地,因為這個部位結構上最能吸收身體著力時震力,接著著地的是你的腳跟,當腳跟著力後,鞋子有了反彈力量,腳掌往前滾動,此時腳掌只剩腳尖在地上,隨著身體重心前移往後踢,身體因而前進.
當進行短距離跑步時,在中間位置著地後,立即轉到腳尖1的位置,要能如此,必須前一腳的後踢力向足以讓身體前移.進行後踢時,主要要小腿的力量,小腿肌肉力量並移,因而無法持久.因此中長距離越不要依賴小腿,也就是後踢動作不必過多或過大.相反的,聰明的長距離選手會利用腳後跟(位置2)的反彈力量讓身體前進,要充分使用腳後跟的力量秘訣是抬起大腿.當你抬起大腿,然後往下擺著地時力量自然加大了.要能台大腿,使用的肌肉是「腰肌」和大腿肌,後者的肌肉份量是人體肌群中屬較多者,因此使用「大腿跑法」較不容易疲勞.

❸ 怎麼樣提高擺臂速度

先做好站立式起跑的姿勢,左腳伸出來,彎曲,然後右腳往後伸直,其實也就是壓腿的姿勢。

接下來就只擺動雙臂,兩條腿不動,剛開始擺臂速度不要快,要從慢慢的速度逐漸加速,大概三十秒後才達到擺臂的最高速度,保持最高速度聯系一分鍾。 之後休息五分鍾,再練一次。
連續這樣訓練五次。 連續訓練兩天後,可以問體育器材室借用 兩個 兩公斤的啞鈴,分別拿在左右手上,按照之前的方式再訓練一周。

關於步頻,可以用高抬腿訓練。
剛開始練習高抬腿三十秒,休息五分鍾,再練一次。一共練習五次。
第二天,就改為高抬腿六十秒,休息五分鍾,一共練習五次,呵呵,這里不是一般的辛苦,要做好心理准備。連續訓練一周。
練完高抬腿,要練大腿肌肉。 這個必須在體育教師和隊員的指導和幫助下完成,建議謹慎考慮和執行。 一般是負重訓練,詳情由體育教師制定訓練方式。 我的方法多但不是在你面前無法決策,因為負重很容易拉傷肌肉,必須由身邊人對你進行分析決策。

❹ 跑步時怎樣的擺臂才正確

速度耐力訓練方法
400米跑的速度耐力訓練,適宜應用「以短為主,長短結合」的反復跑,冬訓以超主項距離跑為主,春訓和競賽期則以接近主項距離跑為主。
(一)主項與接近主項距離的跑,在速度耐力訓練中占的比重較大,對提高專項能力有重要的作用。主要練習方法有:
1、300米×6~8次,間歇6分鍾;
2、(300米+200米+100米)組合跑×4~5組,間歇3——4分鍾,組間間歇7分鍾;
3、(300米快+50米慢+100米沖刺跑)×4~5組,組間間歇8分鍾;
4、400米檢查跑×1~2次,間歇25分鍾到30分鍾。
(二)超主項距離的跑,對提高跑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主要練習方法有:
1、500米×5~6次(80%——90%強度),間歇8分鍾;
2、800×3~4次,間歇10分鍾;
3、(1200米+600米+400米)組合跑×2~3組,間歇5——8分鍾,組間間歇15分鍾。
(三)在進行速度耐力訓練時,還要相應發展一般耐力、力量耐力和協調能力等有關素質,主要練習方法有:
1、發展一般耐力可採用越野跑、30——40分鍾定時跑、球類活動等;
2、發展力量耐力時,可採用負重連續跳、較長距離的跨步跳、單足跳、高抬腿跑等練習方法。
3、通過各種跑的專門練習,如加速跑、彎道跑等練習,體會正確技術,發展動作協調能力。
1. 彎道起跑和起跑後的加速跑
為了便於加速,起跑後開始一段距離應沿著直線跑進,起跑器安裝在跑道的右側沿,正對彎道切點方向。彎道起跑後的加速跑距離短,較大前傾的身體要早些抬起。
2.彎道跑
進入彎道時,身體向內傾斜,後蹬時右腿用前腳掌的內側用力,左腿用前腳掌的外側用力。右肘內扣,右臂擺幅加大,前擺時稍向內,後擺稍向外,左臂稍離開軀干。彎道跑的蹬地與擺動方向都應與身體向圓心方向傾斜一致。
祝你取得好成績!!!
怎樣提高100米途中跑速度
懸賞分:0 - 解決時間:2005-11-21 22:01

提問者: 我不是劉翔 - 試用期 一級

最佳答案
短跑技術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完整體,為了便於分析,可把它分為起跑和起跑後的加速跑、途中跑及終點跑三部分。 ■如何提高短跑速度 速度很顯然是影響短跑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以90~95%的強度進行20~60m跑,每組跑4~5次,每次休息3~6分鍾,進行2~3組,這將有助於提高你的速度。同時,改變短跑的起跑姿勢,採取站立式、轉身式和行進間起跑,這也有助於提高你的速度。上面這種提高速度的訓練,應在質量良好的,即平坦、乾燥、硬度適中的道面上進行。溫暖的天氣將有利於提高這種訓練的效率。冷天氣不利於這種訓練,但在完成適當的准備活動後也可以進行。發展步頻:最佳時期11——13歲。側重於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縮速度,加強對神經系統的興奮與抑制過程的靈活訓練,提高肌肉快速收縮力量與肌肉的放鬆能力。 訓練手段:[1]高速 大幅度擺動腿前後擺動聯系,要求在快速擺動中完成合理的折疊技術,擺動腿大小腿折疊得越緊,半徑越小,擺速越快。 [2]加快腳掌著地速度練習,要求盡可能地縮短騰空時間。 [3]快速擺臂 擺腿練習,要求腿 臂動作協調進行。發展步長:步長能力的大小主要決定於跑時的後蹬力量 ,後蹬角度,擺動力量,擺動速度,以及髖關節的靈活性等。著重發展大腿的伸肌,屈肌的力量和髖關節的靈活性。 方法:負重換腿跳,負重大步走,負重跑,負重跳台階,跑台階,大幅度的跨步跳(要求擺動腿積極下壓和小腿由前向後積極著地),蛙跳,單足跳等練習,提高跑時的後蹬能力。與此同時,採取高抬腿跑,拉橡皮條高抬腿「車輪跑」,收腹跳等訓練手段,提高擺動速度,並且採取其它一些訓練方法和訓練手段,加強髖關節的靈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訓練。發展絕對速度:必須注重步長和步頻的最佳組合,及跑的技術動作各環節的時間也空間的節奏。 訓練方法:(1)20—40米行進間快跑練習。(2)4*25—50米接力跑,加速跑,追趕跑練習。(3)下坡跑練習。(4)順風跑練習。(5)各種短段落的變速跑練習 (1)行時間跑30—60米,3—4次X2—3組。 (2)短距離接力跑2人X50米或4人X50米,3—4次X2—3組。 (3)讓距離追趕跑60—100米,3—5次X3組。 (4)短距離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X2—3組。或(30米+60米+100米+60米+30米)X2—3組。 (5)順風跑或下坡跑30—60米,3—4次X2—3組。 (6)短距離變速跑100—150米(30米快跑+20米慣性跑+30米快跑+20米慣性跑),3次X2—3組。 (7)膠帶牽引跑(30—60米,4—5次X2—3組。 (8)反復跑30—60米,4—5次X2—3組。發展反應速度和動作速度的訓練方法1�各種球類運動;(1)雙手推滾球→接著起跑追趕滾動球的練習 (2)雙手向前上拋出球→接著跑出追趕並接住球的練習 2�各種游戲性質的反應練習; 3�發令或聽信號(口令、掌聲等)的蹬起跑器的練習; 半蹲踞式姿勢,聽到槍聲迅速向上跳起並觸及高物。 4�最快速度的擺臂練習,持續時間5~10~20秒; 5�最高頻率的各種形式高抬腿跑,持續時間5~10秒; 6�最快頻率的小步跑、半高抬腿跑,距離30~40米; 7�快速後蹬跑,完成距離50~100米(計時、計步); 8�快速跨步跑,完成距離50~100米(計時、計步); 9�快速單足跑,完成距離30~60米(計時、計步)。 10 直立姿勢開始,逐漸各前傾斜接著快速跑出。 11 在2—3度的斜跑道上,快速完成上坡或下坡加速跑練習,距離40—50米。

2. 與短跑成績相關的因素有很多:步頻、步幅、速度、速度能力、爆發力,以及肌肉、關節的柔韌性和協調性;還有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和技術水平等。其中有三個因素與提高短跑成績最相關。
(一)合理正確的技術動作
短跑的技術形式上的表現是:跑的動作平衡、重心上下起伏較小;上下肢動作配合協調,上肢擺臂積極有力,下肢蹬擺結合、以擺促蹬;跑的向前性和直線性好,並且全程有良好的節奏感等。總之,能夠使運動員掌握好合理、正確的技術要領,我們在訓練中將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專項力量能力
短跑的力量訓練,要根據短跑的肌肉用力特點進行安排。力量訓練採用的主要練習:
(1)負(舉)重練習。
(2)抗阻力練習。
(3)跳躍練習。
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主要通過負重練習和抗阻力練習。一般以遞增負重的方法實現的。練習時採用最大負重的70-80%開始練習,逐漸增加到100%的重量,完成5-7組,每組4-5次。
提高爆發力,主要採用負重練習.抗阻力練習和跳躍練習。練習量約為最大負荷量的60-75%,動作速度快,完成5-7 組,每組10次左右。採用跳躍練習時,選擇距離在60-100米負重或不負重的快速跳躍練習。
發展力量耐力,可採用負重量輕的,跳躍距離長的練習。練習量約為最大負荷量的40-50%,要求強度小,重復次數在10-20次以上。跳躍練習可選100-200米距離的負重或不負重練習。
(三)速度訓練
速度素質在短跑項目中是起主導作用的專門素質。速度訓練包括提高反應速度,動作速度和位移速度。發展速度是一個復雜的綜合發展的過程,其中主要的是肌肉力量和肌肉收縮速率的發展。
速度訓練採用的主要練習:
(1)提高反應速度和起動速度。
(2)提高肌肉收縮速率和力量。
(3)提高運動過程的協調與放鬆能力。
提高最大速度跑能力的練習如下:
(1)行時間跑30—60米,3—4次X2—3組。
(2)短距離接力跑2人X50米或4人X50米,3—4次X2—3組。
(3)讓距離追趕跑60—100米,3—5次X3組。
(4)短距離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X2—3組。或(30米+60米+100米+60米+30米)X2—3組。
(5)順風跑或下坡跑30—60米,3—4次X2—3組。
(6)短距離變速跑100—150米(30米快跑+20米慣性跑+30米快跑+20米慣性跑),3次X2—3組。
(7)膠帶牽引跑(30—60米,4—5次X2—3組。
(8)反復跑30—60米,4—5次X2—3組。
提高反應加速跑練習如下:
(1)半蹲踞式姿勢,聽到槍聲迅速向上跳起並角及高物。
(2)直立姿勢開始,逐漸各前傾斜接著快速跑出。
(3)在2—3度的斜跑道上,快速完成上坡或下坡加速跑練習,距離40—50米。
(4)雙手推滾球→接著起跑追趕滾動球的練習。
(5)雙手向前上拋出球→接著跑出追趕並接住球的練習。
我要參加200米跑,要怎麼訓練?要注意什麼技巧?
懸賞分:0 - 解決時間:2005-11-15 20:22

提問者: kingway00 - 試用期 一級

最佳答案
提高短跑成績的幾個重要因素 與短跑成績相關的因素有很多:步頻、步幅、速度、速度能力、爆發力,以及肌肉、關節的柔韌性和協調性;還有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和技術水平等。其中有三個因素與提高短跑成績最相關。 (一)合理正確的技術動作 運動員能否掌握好合理、正確的技術動作要領,是今後能否達到高水平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因為短跑是一項周期性的運動,全程要反復跑幾十步。一點微小的錯誤,反復出現,就變成了大問題。假如每一步的步幅能夠加長5厘米,那麼,50步就可以贏得2.5米的優勢。因此,應花大力氣去改進技術。技術動作的規范合理主要表現在跑的動作結構上要更加符合運動生物力學的原理,使跑的技術更好地表現出節省化和效率化。具體在跑的技術形式上的表現是:跑的動作平衡、重心上下起伏較小;上下肢動作配合協調,上肢擺臂積極有力,下肢蹬擺結合、以擺促蹬;跑的向前性和直線性好,並且全程有良好的節奏感等。總之,能夠使運動員掌握好合理、正確的技術要領,我們在訓練中將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專項力量能力 力量是基礎。幾乎所有的競技性體育項目都離不開基礎力量的訓練。在短跑運動的力量訓練中,教員 要把一次性力量練習(爆發力)和多次性力量練習(專項力量能力)有機地結合好。以往我們在力量訓練中,採用比較多的手段一般是大重量、重量次數少的絕對力量訓練。這種方法對爆發力的發展比較好。但在短跑運動中,我們更應該看重專項力量能力的發展。因為一般的力量訓練,重量次數不會超過10次。而根據項目的特點(短跑是一個周期性的運動項目),如果跑100米,至少也需要用45步~48步左右(男子),200米就更多了。因此,我們在短跑的訓練過程當中更需要的是力量持續作用於肌肉的能力,也就是專項力量能力。具體到訓練的方法手段上可以採用的有:橡筋擺腿、負重高抬腿、100~200米段落的跨步跳等等。 (三)速度能力 速度能力是核心。就短跑而言,過去的觀點一般都認為速度訓練是核心。但我認為速度能力才是自始至終都需要緊緊抓住的核心。所謂速度能力,即是保持速度的能力,它跟通常所說的速度耐力是有區別的。具體到訓練手段來講,速度能力是指以最大強度或者是接近最大強度來完成的100~200米段落跑;它的特點是重復次數不多,間歇時間較長,強度很大。而速度耐力是指強度稍低(80%~90%)的250~500米段落跑;其特點是重復次數較多,要求跑平均強度,間歇時間相對要短一些。有些運動員的後程能力不好,其結果是專項成績也不會很好,分析的結果是該運動員的步頻能力不好。但實際上很有可能該運動員50米以內的短程節奏很好,強度也很高。那麼,該運動員的絕對步頻應該是不錯的;只不過是相對的步頻不好,也就是說他保持速度的能力不夠好。如果該運動員通過針對性的系統訓練,速度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他前半程依然能夠保持他原有的步頻和速度;那麼他的專項成績和全程的步頻指標也肯定就相應地上去了。參考資料:網路知道
回答者:hrbjtww - 舉人 四級 11-12 13:10

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
謝謝,你的答案使我如獲至寶,非常感謝。

您覺得最佳答案好不好? 目前有 2 個人評價
100% (2) 0% (0)

其他回答 共 1 條

提高短跑成績的幾個重要因素 與短跑成績相關的因素有很多:步頻、步幅、速度、速度能力、爆發力,以及肌肉、關節的柔韌性和協調性;還有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和技術水平等。其中有三個因素與提高短跑成績最相關。 (一)合理正確的技術動作 運動員能否掌握好合理、正確的技術動作要領,是今後能否達到高水平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因為短跑是一項周期性的運動,全程要反復跑幾十步。一點微小的錯誤,反復出現,就變成了大問題。假如每一步的步幅能夠加長5厘米,那麼,50步就可以贏得2.5米的優勢。因此,應花大力氣去改進技術。技術動作的規范合理主要表現在跑的動作結構上要更加符合運動生物力學的原理,使跑的技術更好地表現出節省化和效率化。具體在跑的技術形式上的表現是:跑的動作平衡、重心上下起伏較小;上下肢動作配合協調,上肢擺臂積極有力,下肢蹬擺結合、以擺促蹬;跑的向前性和直線性好,並且全程有良好的節奏感等。總之,能夠使運動員掌握好合理、正確的技術要領,我們在訓練中將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專項力量能力 力量是基礎。幾乎所有的競技性體育項目都離不開基礎力量的訓練。在短跑運動的力量訓練中,教員 要把一次性力量練習(爆發力)和多次性力量練習(專項力量能力)有機地結合好。以往我們在力量訓練中,採用比較多的手段一般是大重量、重量次數少的絕對力量訓練。這種方法對爆發力的發展比較好。但在短跑運動中,我們更應該看重專盍α磕芰Φ姆⒄埂R蛭�話愕牧α墾盜罰�亓看問�換岢�?0次。而根據項目的特點(短跑是一個周期性的運動項目),如果跑100米,至少也需要用45步~48步左右(男子),200米就更多了。因此,我們在短跑的訓練過程當中更需要的是力量持續作用於肌肉的能力,也就是專項力量能力。具體到訓練的方法手段上可以採用的有:橡筋擺腿、負重高抬腿、100~200米段落的跨步跳等等。 (三)速度能力 速度能力是核心。就短跑而言,過去的觀點一般都認為速度訓練是核心。但我認為速度能力才是自始至終都需要緊緊抓住的核心。所謂速度能力,即是保持速度的能力,它跟通常所說的速度耐力是有區別的。具體到訓練手段來講,速度能力是指以最大強度或者是接近最大強度來完成的100~200米段落跑;它的特點是重復次數不多,間歇時間較長,強度很大。而速度耐力是指強度稍低(80%~90%)的250~500米段落跑;其特點是重復次數較多,要求跑平均強度,間歇時間相對要短一些。有些運動員的後程能力不好,其結果是專項成績也不會很好,分析的結果是該運動員的步頻能力不好。但實際上很有可能該運動員50米以內的短程節奏很好,強度也很高。那麼,該運動員的絕對步頻應該是不錯的;只不過是相對的步頻不好,也就是說他保持速度的能力不夠好。如果該運動員通過針對性的系統訓練,速度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他前半程依然能夠保持他原有的步頻和速度;那麼他的專項成績和全程的步頻指標也肯定就相應地上去了。
練習短跑
懸賞分:0 - 解決時間:2005-12-1 14:01
就是在冬天室內不用跑先把腿部肌肉練好短跑好都需要哪些因素啊
提問者: 瑪莉蓮夢茜 - 秀才 二級

最佳答案
力量、柔韌、小肌肉群力量好多,至於怎麼練請看在國內外大型的田徑運動比賽中,必定設有短跑項目100米、200米、400米等,特別是100米比賽,它的含金量最大,影響力最大,是最扣人心弦的一項比賽。本人多年來一直在基層學校摸爬滾打,並且負責訓練的正是短跑項目。因此,對於如何進行短跑的訓練,自己感受良深,謹以此文和同行們共同探討。 短跑項目是屬於極限強度工作項目。生理學、生物化學的理論認為極限強度工作屬於由無氧代謝方式供給能量。短跑技術要求人的軀干稍前傾,但不能低頭彎腰。兩臂應彎曲在體側做前後擺動。由此可見,短跑技術要求特別高,是一項要求全身配合,反應快,靈活性高,強度大的激烈運動項目。我在平時的訓練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發展爆發力練習 爆發力由兩個有機組成部分確定,即速度與力量。因此,可採用以下練習方法:1、跳深;、2、縱跳;3、負重縱跳;4、負重蹲跳起;5、負重深蹲;6、負重弓箭步交換跳。 二、柔韌的練習 柔韌素質是指人的各個關節活動的幅度,肌肉韌帶的伸展能力。它在短跑運動中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對於增大運動員的步幅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訓練中通常採用以下方法:1、體前屈練習;2、把桿拉腿;3、縱、橫臂叉;4、肋木體前後快速屈伸;5、踢腿(正、側面以及外擺內合四個方面),盤腿坐膝等;6、快速的蹲立練習。 三、動作速度的訓練 這個環節是短跑訓練的關鍵,我通常採用的方法是輔助練習法、重復法、比賽法和游戲法。其中比賽法是進行速度訓練經常使用的方法,由於速度練習時間短,經常使用比賽法,能使運動員情緒高漲,表現出最大速度。和比賽法作用一樣,可以激發運動員高漲的情緒,同時,由於游戲過程中能引起各種動作變化,還可以防止因經常安排表現最大速度的練習而引起的「速度障礙」的形式

樓上樓下不要抄我的,誰抄誰是混蛋!!!

❺ 跑步時如何正確擺動手臂

跑步的時候,兩臂自然屈肘,放於兩側並放鬆,無名指與小拇指自然彎曲,大拇指、食指與中指則自然張開,無需刻意擺動手臂,我們在慢跑時該注意什麼呢?跑作為一種健康的運動已經吸引了一大批狂熱的愛好者,但是你有沒有注意到很多人的跑步姿勢是不正確的。很多人跑後不是膝蓋受傷就是腳踝受傷,大部分是姿勢不正確導致的。因此你需要掌握一些正確的跑步姿勢,頭部不要前傾或後仰跑步的時候,頭部、脖子、脊柱要保持在一條直線上,避免頭部的前傾或後仰,即便是加速的時候,頭和身體也是同時前傾的,大家知道跑步時手臂如何擺動嗎?
1.手臂擺動的左右幅度不應過大。如果手臂左右擺動幅度過大以致在胸前擺動,會影響到你的呼吸。設想在你前胸正中有一條垂直線,把你的身體分為左右兩半。你的手臂左右擺動的幅度不要超過這條線。所以,注意讓你的手臂在你的身體兩側前後擺動,而不是左右晃動哦。
2.跑步時手臂前後擺動,可以保持前進動作及慣性,保證胸廓正常擴張。但是手臂前後擺動的幅度過大會造成肩膀和脖頸緊張,增加疲勞感。手臂前後擺動的幅度應以"前不露肘,後不露手"為原則。
3. 肩膀和手肘應放鬆,肘關節大約呈九十度角。過分夾緊手臂容易擠壓胸腔,限制你的呼吸,並導致脖頸肌肉緊張。
4. 緊握拳頭會導致你的手臂和肩膀酸痛。跑步時手應盡量放鬆,自然握拳,好像手心裡握著一個雞蛋,不要把它捏碎哦。
跑步是一項全身協調性的運動,需要手臂正確姿勢的配合。趕快糾正你的手臂姿勢,輕松跑好每一步吧。

閱讀全文

與大臂擺臂訓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常用的幾種野外求救方法 瀏覽:442
電動料理機的安裝方法視頻 瀏覽:573
如何更改資費方法 瀏覽:880
水分的計算方法 瀏覽:884
里外雙鎖芯安裝方法 瀏覽:263
甜甜圈發使用方法 瀏覽:155
500卡路里鍛煉方法 瀏覽:894
怎麼讓孩子開竅的方法 瀏覽:618
性癮症的治療方法 瀏覽:377
雞飼料釣草魚方法視頻 瀏覽:244
低危型房顫的治療方法 瀏覽:808
歐姆龍耳溫計使用方法 瀏覽:550
數罪並罰後附加刑的計算方法 瀏覽:828
水電工安裝地線走線方法 瀏覽:574
冬天果樹育苗基質最佳方法 瀏覽:414
靈芝孢子粉食用方法和什麼同吃 瀏覽:621
保鮮陳列櫃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7
萬用表測電阻方法簡單 瀏覽:383
部隊教育方法有哪些 瀏覽:824
性品使用方法 瀏覽: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