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常用的社區護理方法有哪幾種
常用的社區護理方法主要包括預防、保護和促進三方面的內容:
(1)預防是指防止疾病和傷害的發生,具體體現在社區門診及家庭病床等護理服務和參與周期性體檢、消毒、防疫、預防接種等保健活動上;
(2)保護是指保護居民免受環境中有害物質的侵襲。具體體現在擔負社區簽訂服務合同、建立家庭健康檔案、禁止公共場所吸煙、檢查飲水和食品衛生、限制社區居室裝潢環境污染等衛生管理工作;
(3)安排一些活動促進社區居民健康,具體體現在組織社區居民開展一些全面健身的有益活動以及宣傳計劃生育和一些衛生保健常識上。
❷ 社區護理程序包括哪幾步別是什麼
社區護理程序——護理程序在社區的運用 對社區中的個人、家庭和社區整體的健康進行護理的過程:
一、社區護理評估 護理評估(Nursing assessment): 社區護士,收集與社區健康狀況相關的資料, 進行整理與分析。
二、社區護理診斷 護理診斷(nursing diagnosis)對收集的社區 資料進行分析,推斷顯存或潛在健康問題 的過程。
三、制定社區護理計劃 Nursing plan(護理計劃) 根據確定的社區健康問題,制定活動目標和具體實施方 案。
四、實施社區護理計劃,明確任務 , 營造氛圍 , 完成計劃 ,記錄護理實際情況。
五、社區護理評價。評價類型 ,過程評價(各階段評價),效果評價(近期效果、中期效果、遠期效果),社區護理評價指標 ,群體健康、環境狀況改善、預防保健指標、衛生服 務資源、健康檔案、醫療費用、健康觀念與行為。
(2)研究社區護理的方法擴展閱讀:
社區護理是將公共衛生學及護理學的知識與技能結合,藉助有組織的社會力量以社區為基礎,人群為服務對象,對個人、家庭及社區提供服務。
社區護理(community health nursing)一詞源於英文,也可稱為社區衛生護理或社區保健護理。根據美國護理協會的定義,社區護理是將公共衛生學及護理學理論相結合,用以促進和維護社區人群健康的一門綜合學科。社區護理以健康為中心,以社區人群為對象,以促進和維護社區人群健康為目標。
公共衛生學是一門預防疾病、延長壽命、促進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的科學和藝術。通過有組織的社會力量,達到預防疾病、延長壽命是公共衛生學的主要目的。
護理學是醫學領域里一門綜合性應用科學,它結合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理論,形成了護理的理論體系與護理技術操作:護理是診斷和處理人類現存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的過程。隨著護理模式的轉變,護理學的范圍也在逐步拓寬。從疾病的護理擴展至疾病的預防;但其側重點仍是靠護理人員的力量,幫助病人恢復健康、減少殘障。
❸ 簡述我國社區護理工作內容有哪些
我國社區護理工作的內容主要包括:
1、社區人群健康教育。
2、為社區家庭提供護理技術與護理服務。
3、預防和控制傳染性疾病與感染性疾病。
4、社區環境、職業防護與家居安全的管理。
5、社區兒童、婦女、中老年人預防保健。
6、社區人群心理衛生與精神保健。
7、院前急救護理。
8、臨終關懷及護理。
(3)研究社區護理的方法擴展閱讀
社區護理起源於西方國家,是由家庭護理、地段護理及公共衛生護理逐步發展、演變而成的。追溯社區護理發展的歷史,可將其發展過程劃分為四個階段,即:家庭護理階段、地段護理階段、公共衛生護理階段和社區衛生護理階段。
2019年全國兩會前夕,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及試點方案,確定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六地試點「互聯網+護理服務」,其他省份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選取試點城市或地區開展試點工作。社區護理服務應該是我們基本公共服務的一部分。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2.5億。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和政策,推進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建設已成為形勢發展的必然,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更多地把破解養老難題放在「互聯網+護理」這一新興行業。
❹ 如何發展社區護理
社區護理(community health nursing)一詞源於英文,也可稱為社區衛生護理或社區保健護理。根據美國護理協會的定義,社區護理是將公共衛生學及護理學理論相結合,用以促進和維護社區人群健康的一門綜合學科。社區護理以健康為中心,以社區人群為對象,以促進和維護社區人群健康為目標。
護理學是醫學領域里一門綜合性應用科學,它結合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理論,形成了護理的理論體系與護理技術操作:護理是診斷和處理人類現存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的過程。隨著護理模式的轉變,護理學的范圍也在逐步拓寬。從疾病的護理擴展至疾病的預防;但其側重點仍是靠護理人員的力量,幫助病人恢復健康、減少殘障。
社區護理起源於西方國家,是由家庭護理、地段護理及公共衛生護理逐步發展、演變而成的。追溯社區護理發展的歷史,可將其發展過程劃分為四個階段,即:家庭護理階段、地段護理階段、公共衛生護理階段和社區衛生護理階段。
1社區護理工作應遵循三大原則
世界衛生組織曾經提出社區護理工作必須遵循下列三大原則。
1.1社區護士必須要有滿足社區內衛生服務需求的責任感。社區護士應運用社區內可利用的資源,發揮護理功能,以滿足社區內居民的健康需求,如學校護士應協調並整合學校、家庭、社區組織、政府機構等相關資源,共同努力推進學校衛生計劃,維護及促進師生員工的健康,並將觸角延伸到社區中。
1.2社區內的弱勢團體(老弱殘障)應列為優先的服務對象。社區護理關心全人類的幸福,其對象是不分種族、宗教、年齡、性別或其它任何特徵的。但是傳統上婦幼健康應得到特別注意和照顧,其原因是婦女健康直接影響到孩子,母親健康一旦遭到永久性傷害,不僅造成母子二人健康的損害,且影響到整個家庭生活,間接造成社會經濟損失,甚至影響到整個國家的強盛。我國已進入老年化社會,老年人在健康、心理、社會、經濟等許多方面都存在許多問題,他們將逐漸從社區生活中退出,照顧自己的能力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退,因此老年人的健康照顧非常重要,故在社區護理中應重點維護婦幼及老年人的健康。
1.3社區護理的服務對象必須參與衛生服務的計劃與評估。評估是指對個體及其家屬在心理、生理、社會和環境方面的評價,了解每個個體、家庭、團體以及整個社區健康的需求,以保證社區護理計劃的落實。
2社區護理的目標
2.1增加個體、家庭、團體的抗病能力。
2.1.1發掘和評估健康問題。每一個人、家庭、團體或社區,其健康需要和問題不盡相同,社區護士必須先行判斷,確立其問題,然後再研究解決其問題。如缺乏養育經驗的孕婦,必須讓其盡快了解有關養育知識。
2.1.2協助家庭成員了解衛生知識。社區護士不僅要發現及評估個人、家庭、社區的衛生問題,而且要讓社區所有居民都認識此問題的存在及其構成的危害性,並採取行動以解決問題。如不少人對癌症認識不清,對待癌症病人就像對待傳染病病人一樣,採取遠離的態度,由於這種錯誤的認識,給病人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影響健康恢復。
2.2提供各類人群所需要的護理服務。社區護士依照個人的特殊情況,提供適當的護理、轉診、或社會資源的利用。如對長期卧床的心血管病人的家屬給予基本護理知識指導(擦浴、翻身、測血壓等等),以期提供病人舒適、安全的護理。
2.3控制(或盡量消除)威脅健康或降低生活興趣的社會環境。社區護士應協助有關部門做好環境安全工作,去除威脅健康的因素,如意外事件、傳染病疫源、葯物成癮、水源污染、雜訊、空氣及土壤污染、居民生活垃圾的處理等。
2.4協助居民早期發現健康問題,早期治療。社區護士通過藉助各種健康篩檢和對居民的健康評估,早期發現個體疾病,早期治療,並勸導每一個人戒除不良衛生習慣。
❺ 作為一名社區護士,應該如何利用社區資源開展社區康復護理工作如何預防殘疾的發生發展
社區是最基層的醫療機構,與老百姓的距離感很近,通過居民健康檔案的建立,可以對所負責轄區的居民健康狀況有一個詳細的了解,方便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開展康復護理服務,情況允許的話,還可以上門服務,可以改善居民醫療服務體驗,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最大限度的發揮基層醫療機構的作用。
預防殘疾主要還是定期開展健康檢查及對於特定人群,比如說孕婦的定期檢查,健康訪視等方式來實現。
❻ 簡述社區護理評估常用的方法
(1)查閱文獻:通過地方性的調查、其它機構的衛生統計報告,判斷社區整體狀況。也可以通過了解社區組織機構種類、數量,家(居)委會數量、社區人口特徵、人員流動等情況,收集社區有關資料。
(2)實地考察:對社區進行實地調查,觀察社區中人們的生活形態、互動方式,了解不同地瞳地理、人文、社會、環境、經濟發展等情況。
(3)人物訪談:尋訪居住或工作在社區、對社區非常了解的人訪談,調查其對社區的看法及對健康、保健的期望醫學教育|網整理搜集。
(4)參與性觀察:直接參與社區活動,此時的社區護士以社區成員的角色出現,通過直接或間接的觀察,收集社區居民目前健康狀況資料,了解社區活動安排及居民參與的情況。
❼ 社區護理科研選題的注意事項
社區護理科研選題的注意事項:
1 選題范圍不可過大 2 研究內容要避免完全重復別人的工作,要立足與創新 3 最好結合自己的專業和專長選題 4 要切合實際選題
護理科研選題的原則:
1、創新性原則。一要詳盡佔有資料,充分了解前人及同行的研究現狀,從中探索新的研究領域;二要科學思維,採用新的研究方法去推導,敢於沖破傳統觀念的束縛。
2、科學性原則。所選課題必須符合最基本的科學原則,遵循客觀規律,具有科學性。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所選課題必須有事實根據或科學的理論根據,其中包括前人的經驗總結和個人研究工作的實踐,這是選題的理論基礎;科研選題要符合客觀規律,所選課題必須正確揭示客觀對象的內在矛盾及其與之相關聯的重要問題;課題的整個設計過程必須用科學概念、准確的語言正確地表達出來。對選題自始至終必須有科學的論證,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研究工作在可靠的理論基礎上,一步步走向成功。
3、可行性原則。從技術和經濟兩方面論證一個課題是否具備開展研究的主客觀條件。客觀條件是指科學的階段、資料積累和方法的成熟程度等,主觀條件是指研究人員的數量、專業知識掌握和人力物力的配備等。
4、實用性原則。題材要有實用性,護理學科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護理科研最終目的是指導臨床實踐,貼近臨床,切實解決護理工作中的疑難問題。選題過程中要突出以病人為中心,可做一些滿足病人需求、減輕病人痛苦、促進病人健康的課題。
❽ 描述護理研究基本步驟
步驟如下:
一、選題-----即提出問題和確立研究問題:
選題是進行科學研究的最重要最有決定意義的一步,是每項科研工作的起點。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學研究的水平和研究成果的價值,同時也決定了最後論文的水平。選題應充分考慮和事先作好調查、閱讀相關資料、了解課題背景和研究方向等。
二、查閱文獻
三、確認研究的變數:
變數是指研究對象所具備的特性或屬性,是研究所要解釋、探討、描述或檢驗的因素。因此也稱為研究因素。
四、假設形成:
假設是對已確立的研究問題提出一個預期性的研究結果。根據假設確定研究對象、方法和觀察指標等,獲得試驗結果用來驗證或否定假設,並對提出的問題進行解釋和回答。假設常由理論推測而得,所以研究假設能提供研究方向、指導研究設計。
五、科研設計:研究設計是研究工作的總體方案,包括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所需的人力、物力等設計。任何一個好的研究題目如果沒有精心設計的研究方案,都不可能達到預期目的。
六、原始資料的收集
七、科研資料的整理和分析
八、撰寫論文:科研論文是研究工作的總結,也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論文內容包括選題背景、研究目的、資料來源、研究方法和對所的結果的整理、歸納和分析等,並對研究的結果進行充分討論。論文要求有一定格式,要求立意要新。
(8)研究社區護理的方法擴展閱讀:
《護理研究》創刊之初就確立了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的指導思想,制訂了立足山西,面向全國,理論與實踐並重,以實踐為主、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辦刊方針;隨著雜志的發展,又修訂了原來的辦刊方針,制訂了立足全國面向世界的辦刊方針,並確立了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求發展的辦刊策略,走特色的辦刊之路,編輯部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以提高雜志的質量為主,以編輯護理精品期刊為方向。
突出護理研究的特點,推廣臨床護理研究論文寫作新模式。設有:科研綜述、科研論著、調查研究、臨床研究、護理管理研究、護理教育研究、社區護理、文獻分析、量表研究、個案護理、專利及獲獎產品介紹、經驗薈萃等欄目。
參考文獻:護理研究-網路
❾ 淺談社區護士如何開展居家護理
一、護理服務項目改變,護士要轉變觀念。
護士要加強保健的概念,需要多學科的綜合知識,並結合實際,根據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生活習慣,探討可能導致疾病發生的原因。護士要因地制宜調整自己的認識和思維方式,改進工作方法和模式。護士還應該有緊迫緊、危機感,從而產生動力,發揮能力,努力做好工作。
二、護理工作機制改變了,工作模式也要改變。
醫院護理是一百多年來形成的模式,醫院內有許多輔助部門支持、協調工作,護士只管完成那些習以為常的護理常規就行了。而社區工作性質大不相同,是要一個人包干幾個居委會,管多少戶人家的健康服務,這里是獨立作戰,並且要能勝任工作,所以責任心更要加強。首先要善良誠懇、熱情主動,真心實意地接近老百姓,並取得居委會的配合。
三、社區護士有充分發揮能力和提高業務技術水平的機會。
社區護士既受聘於醫院也受聘於社區,其工作質量、服務態度、全面素質 置於群眾的監督之下,工作業績是以群眾的健康和反映為考證。護理學是一門綜合性、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護士要加強學習,一 些中醫整體觀念、辨證論治(護)的理論及相關的知識和護理手段, 這是社區護理特別需要的知識,能補充西醫護理的不足。
四、社區護理以競爭機制聘任護士,社區人和社區護士形成一種需求關系。
市場經濟是以需定產,護士的產品就是滿足群眾的健康要求,如若解決問題的全面能力差,在市場競爭中就會優勝劣汰,這就是嚴峻的現實,不容忽視。
❿ 社區護士應注重哪幾個方面的培養
1醫院護士轉化為社區護士,首先必須重新學習
社區護士不僅要有豐富的護理知識和護理技能,還要有一定的社會工作能力,所以社區服務需要高素質的「全科護士」來承擔,我們對社區護士進行長期、短期的培訓學習,內容涉及社會醫學、衛生保健外、社區護理學、健康教育學、家庭護理學及溝通心理學等,以此來拓寬社區護理人員的知識面,適應社區護理工作的需要。
2醫院護士轉化為社區護士,必須轉變觀念
目前人們對社區護理工作的熟悉仍停留在單純的技術操作上,僅以協助醫生工作為主,其他如預防、健康教育、康復等內容並未有效開展,所以社區護士要從以患者治療、護理為中心向以全社會的預防保健、基本醫療和身心康復為中心轉變。利用社區相對固定區域的人群優勢,發揮「全科護士」的作用,來承擔社區護理的多重角色,為社區居民提供一個很好的個性化、連續化、綜合性的服務。
3把握與患者交流和進行健康教育的技巧
目前社區護士雖然數量不足,導致工作的內容主要是疾病的護理而較少考慮疾病預防和對群體的行為干預。因此我們採取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一方面可以幫助未患病的社區居民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和不健康的行為方式,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以達到減少疾病發生的目的;另一方面,指導患病的居民自覺遵醫、正確用葯、選擇合理的飲食和合適的鍛煉方式,以促進疾病早日康復。再者,由於家庭所患疾病的危險因素大多以個人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為為主,而這一因素可通過個人的努力避免或祛除,使居民真正了解到慢性病的危害及預防措施。
4常見病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技術
全面護理經驗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患者大多是常見病和慢性患者,患者對我們最基本的要求,希望得到方便、及時、安全、有效的社區服務,而社區服務工作絕大部分需要具有豐富理論知識和熟練技術的護士去完成,我們運用這些優勢,做了以下工作。根據居民健康檔案,篩選出各類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配合醫生制定綜合防治計劃和干預措施,實現患者的治理與護理。在社區護理中,需要護士具有獨立判定病情的能力和對各種危險徵兆的鑒別能力,一方面在接診患者時,給以正確處理或者及時轉診;另一方面社區護士入戶服務時,在沒有其他護理人員配合的情況下在患者家庭完成的,沒有一定的搶救設備和應急搶救人員,在緊急情況下存在著巨大的醫療護理安全的隱患。所以深入研究社區護理工作內容,完善社區護理服務的合同化,使社區護理工作更趨於規范化、法制化。除嫻熟的把握一般護理技術和專業知識外,還要懂得心電圖、放射等相關知識,當居民咨詢心電圖或CT結果時,你說不知道,居民將對你失去信任,所以拓寬知識面更是社區護士的必修課。目前社區衛生氣構將社區工作的中心放在慢病治理上,而對傳染病的關注和治理顯著不如慢性病重要和認真,一旦一個傳染病流行起來,社區護士需要治理傳染病、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此時工作量和難度都是非常大的,所以社區護士要高度關注傳染病,非凡是處在潛伏期和早期的傳染病,必須接受規范化的治療護理治理。社區衛生服務與大醫院相比,在常見病診療方面存在著某些優勢,如接診時間充裕、醫患相互熟悉,若能把這些優勢發揮到極致,令服務對象刮目相看。我們針對不同的疾病制定診治「套餐」,並融合了臨床醫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加以個體化的運用,獲得了更多人群的認可和利用。開展家庭護理服務、送醫送葯上門服務、臨終關懷、康復指導、心理生活護理以方便患者和家屬,進行有效嘗試,許多患者都得益於這種廉價、有效、安全的醫療護理服務。近在咫尺的面對面式的醫護服務,讓家屬省心省力,讓患者安心放心。
5身體素質好、具有高尚、敬業、慎獨精神
社區護士經常爬樓梯到居民家做護理或家訪,經常是一名護士為相對固定的居民服務輕易形成非凡的關系,所以必須具有高尚的醫德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6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社會活動能力
社區護士應性格開朗、助人為樂,具有豐富的感染力,通過自己的人格行為和良好語言把愛心和知識傳受給服務對象,同時與所在社區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如碰到突發事件,雖然有醫院做為後盾,但離不開社區的支持和協調,我們應該知道居民的健康水平與我們社區護士的社會能力有關。目前社區護理服務還有這樣那樣的不足,究竟拓寬了護理人員與社會接觸的廣度和深度,增進了社會對護理工作的理解。護士用自己的知識與技術,接觸患者的病痛,改變人們不良的衛生習慣,這也是走向市場創造和體現自身勞動價值的過程。在21世紀,護士將擔負起無可替代的神聖使命。社區服務對護士的職業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有高度的責任感,更要有廣泛的護理知識和技術,才能滿足不同層次、各種類型的各項社區服務,這也是未來護理發展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