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訓練小學生的中長跑.短跑
如何提高短跑速度
速度很顯然是影響短跑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以90~95%的強度進行20~60m跑,每組跑4~5次,每次休息3~6分鍾,進行2~3組,這將有助於提高你的速度。同時,改變短跑的起跑姿勢,採取站立式、轉身式和行進間起跑,這也有助於提高你的速度。上面這種提高速度的訓練,應在質量良好的,即平坦、乾燥、硬度適中的道面上進行。溫暖的天氣將有利於提高這種訓練的效率。冷天氣不利於這種訓練,但在完成適當的准備活動後也可以進行。
發展步頻:最佳時期11——13歲。側重於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縮速度,加強對神經系統的興奮與抑制過程的靈活訓練,提高肌肉快速收縮力量與肌肉的放鬆能力。
訓練手段:[1]高速 大幅度擺動腿前後擺動聯系,要求在快速擺動中完成合理的折疊技術,擺動腿大小腿折疊得越緊,半徑越小,擺速越快。
[2]加快腳掌著地速度練習,要求盡可能地縮短騰空時間。
[3]快速擺臂 擺腿練習,要求腿 臂動作協調進行。
發展步長:步長能力的大小主要決定於跑時的後蹬力量 ,後蹬角度,擺動力量,擺動速度,以及髖關節的靈活性等。著重發展大腿的伸肌,屈肌的力量和髖關節的靈活性。
方法:負重換腿跳,負重大步走,負重跑,負重跳台階,跑台階,大幅度的跨步跳(要求擺動腿積極下壓和小腿由前向後積極著地),蛙跳,單足跳等練習,提高跑時的後蹬能力。與此同時,採取高抬腿跑,拉橡皮條高抬腿「車輪跑」,收腹跳等訓練手段,提高擺動速度,並且採取其它一些訓練方法和訓練手段,加強髖關節的靈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訓練。
發展絕對速度:必須注重步長和步頻的最佳組合,及跑的技術動作各環節的時間也空間的節奏。
訓練方法:(1)20—40米行進間快跑練習。(2)4*25—50米接力跑,加速跑,追趕跑練習。(3)下坡跑練習。(4)順風跑練習。(5)各種短段落的變速跑練習
(1)行時間跑30—60米,3—4次X2—3組。
(2)短距離接力跑2人X50米或4人X50米,3—4次X2—3組。
(3)讓距離追趕跑60—100米,3—5次X3組。
(4)短距離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X2—3組。或(30米+60米+100米+60米+30米)X2—3組。
(5)順風跑或下坡跑30—60米,3—4次X2—3組。
(6)短距離變速跑100—150米(30米快跑+20米慣性跑+30米快跑+20米慣性跑),3次X2—3組。
(7)膠帶牽引跑(30—60米,4—5次X2—3組。
(8)反復跑30—60米,4—5次X2—3組。
發展反應速度和動作速度的訓練方法
1�各種球類運動;(1)雙手推滾球→接著起跑追趕滾動球的練習 (2)雙手向前上拋出球→接著跑出追趕並接住球的練習
2�各種游戲性質的反應練習;
3�發令或聽信號(口令、掌聲等)的蹬起跑器的練習; 半蹲踞式姿勢,聽到槍聲迅速向上跳起並觸及高物。
4�最快速度的擺臂練習,持續時間5~10~20秒;
5�最高頻率的各種形式高抬腿跑,持續時間5~10秒;
6�最快頻率的小步跑、半高抬腿跑,距離30~40米;
7�快速後蹬跑,完成距離50~100米(計時、計步);
8�快速跨步跑,完成距離50~100米(計時、計步);
9�快速單足跑,完成距離30~60米(計時、計步)。
10 直立姿勢開始,逐漸各前傾斜接著快速跑出。
11 在2—3度的斜跑道上,快速完成上坡或下坡加速跑練習,距離40—50米
貴在堅持!!!
提高100米成績1秒以上不成問題!
Ⅱ 如何提高小學生短跑速度
其實跑步需要的因素很多,你上臂的擺動的力量與幅度也會影響你退步的速度跟力量
大概差多少你還沒說?我說說我的方法吧,當然,要想鍛煉你必須得拿出點時間來,否則你就找人替你考。。。
首先,高抬腿原地跑你會嗎?這個不佔地方也很有效果,每天試你的情況而定,因為是50米,所以練的時候要快速,剛開始可以先50個一組,每天最最少兩組;其實50米距離很短,要的就是速度其他的根本不需要練除非你身體素質很差,然後就是李小龍的方法,找一塊場地,至少有10米的直線距離,來回的快跑,這是李小龍提高踢腿速度的方法;其次嗎就是我說的上臂的擺動這個其實在競速賽中起不到多大作用,但擺位不對也是一大詬病
後面就是教你的技巧,跑步的時候可以多練練用腳尖跑,這樣一個是會省出腳跟落地的時間,另一個就是腳尖落地腳跟部落會有一個上彈的力,但是這個就需要你有很好的腕部肌肉,這兩個月你要是一直這么跑一來個月就有成效,到時候起步用腳尖,實在撐不住了就腳跟也落地及格也是沒問題的,最後就是考試的時候准備雙輕便的鞋,不行就光著腳。。。
最後祝你考試順利。。。
記得給好評哦親!
有個人跟你提了同樣的問題,這我給他的回答,他是准備參加四月份中考考試
Ⅲ 小學生怎樣快速提高短跑速度
1、調整呼吸。
把握正確的呼吸方式,讓你的呼吸與步伐一致,保持規律的狀態,大多是兩步一呼氣一吸氣。之後可以漸漸把自己的呼吸時間加長,變成三步呼氣和吸氣。這個過程中,你就會調整自己呼吸頻率,也會使得速度上升上去,同時也是不累人的。
2、講究姿勢。
正確的跑步姿勢是跑步發揮作用的關鍵,我們的肩膀和背部要稍微往前面傾,兩只手放在大腿上面一側部分,但盡量不要和腿部發生摩擦。手臂保持彎曲,並把握一定的節奏,盡量去用手肘部分來發力,帶動手臂的擺動。因為這樣會拉動臀部和大腿內側的肌肉,腰部很自然就往前面推了,就能助力你跑步。這個跑步姿勢是很輕松的,也能夠讓速度提上去。
3、距離要較長。
通過跑步距離的調整,能夠很好的鍛煉我們的耐力和耐心。距離比較長的時候,我們可以注意到景色的變化或者對周邊事物有一些興趣,會使得分散一些注意力,對於身體的勞累能夠有一些緩解。再慢慢的培養自己的速度,讓自己堅持下去,適應下來也不失為好的方式。
4、做到放鬆。
跑步中過於緊張的情緒會讓我們焦慮,之後進而讓身體可能不受控制,你越害怕越可能做不到。要有一個正確的動作,手臂保持有規律的擺動,腦子里盡量放鬆,腳尖能夠翹起然後自然下落,讓腳跟自然著地。
(3)小學短跑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1、跑完千萬不要馬上停下休息。跑步後,人體全身上下都得到活動,應使身體各部位慢慢放鬆下來,建議跑完後漫步幾百米,全身徹底放鬆後,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腰、腹、腿、臂的活動。
2、跑完步後,一定要拉伸腿部韌帶哦(目的是不讓小腿肌肉結塊,拉伸肌肉線條,使肌肉線條變的纖長)拉伸腿部韌帶的方法很多,可以兩腿伸直,彎腰用手夠腳尖,也可以用腳抵住台階,身子向前傾,或者弓步壓腿也可以。
3、跑步時和跑步後,要注意保暖,不要因為出汗多而減去大量衣物導致感冒等。
4、適時補充水分。先休息5-10分鍾後,再飲用淡鹽水或溫開水,但要避免喝涼水或冰凍飲料。
參考資料:網路:跑步
Ⅳ 小學生400米的短跑技巧有哪些
小學生 400米 短跑技巧
1.運動或比賽前,學生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和體力的積蓄,賽前應控制過多的飲食和飲水。根據你的能力,應該採用勻速跑戰術:除起跑後加速跑和最後沖刺跑外,途中基本上採用較高速度的勻速跑。
2.呼吸方法:400米跑的過程中,人體消耗能量大,對氧氣的需要量也大,因此,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是很重要的。中長跑途中,為了加大肺通氣量,呼吸時採用口鼻同時進行呼吸的方法。呼吸節奏應和跑步節奏相配合,一般採用兩步一呼、兩步一吸,或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呼吸時要注意加大呼吸深度。極點」和」第二次呼吸」 跑到300米左右時,由於氧氣的供應落後於身體的需要,會出現胸部發悶,呼吸節奏被破壞,呼吸困難,四肢無力和難以再跑下去的感受。這種現象稱之為極點」。這是中長跑中的正常現象。當「極點」出現後,要以頑強的意志繼續跑下去,同時加強呼吸,調整步速。這樣,經過一段距離後,呼吸變得均勻,動作重又感到輕松,一切不適感覺消失,這就是所謂的第二次呼吸狀態。在中長跑運動中,多因准備活動不充分,容易發生腹痛情況,主要是由胃腸痙攣引起,此時學生切不可緊張,可用手按住痛的部位,減慢跑速,多做幾次深呼吸,堅持一段時間,疼痛就會消失。
3.運動或比賽後,應做好放鬆活動,以盡快恢復體力和肌肉的力量。其方法是對身體各部分進行放鬆性的抖動、拍打,雙人合作互相按摩等
4.跑400是一開始用中等速度跑,200米開始加速,離終點100米時沖刺。這樣就很快。
Ⅳ 如何鍛煉短跑速度
鍛煉短跑速度方法:
1,觸胸跳:
兩腳開立,與肩同寬。然後加之手臂向上擺動帶動身體向上跳。跳起後收腿收腹,重復練習。(爆發力和腰腹部力量的練習)
2,蛙跳:
但是不是深蹲蛙跳,而是半蹲蛙跳。注意要連續跳,中間不停留。跳的距離自己把握,不要急於求成。一般20——30米左右。(這個是增強大腿耐力和基本力量,如果還沒有成年或者還正在長身體,應謹慎進行這項運動,因為其很有可能影響骨骼的發育。)
3,跳台階或樓梯:
剛開始會覺得很恐懼,但只要跳上去一回後會發現其實不難。跳的時候最好戴個護腿,小心刮傷小腿。(這個可以增強大腿爆發力和小腿的彈速)
4,課余休息時間可以利用墊腳尖這個簡單的動作來增強踝關節的韌性和力量。
5,負重高抬腿和高抬腿:
找個杠鈴或者其他負重的東西,快速的高抬腿,增加大腿綜合能力。至於高抬腿就不用多說。
6,後蹬跑:
找牆面或者雙杠,雙手扶住,身體與地面成45到60度角,快速交換抬腿,注意支撐腿一定要直,抬動腿盡量往上走。
7,變速跑:
一般要跑600米或800米。直道全速,彎道慢跑或走都行。
Ⅵ 小學50米跑步技巧和動作要領
第一步,50米跑,最最重要的三個因素
合理正確的技術動作
孩子能否掌握好合理、正確的技術動作要領,是今後能否達到高水平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因為短跑是一項周期性的運動,全程要反復跑幾十步。一點微小的錯誤,反復出現,就變成了大問題。
技術動作的規范合理主要表現在跑的動作結構上要更加符合運動生物力學的原理,使跑的技術更好地表現出節省化和效率化。能夠使孩子掌握好合理、正確的技術要領,在訓練中將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專項力量能力
力量是基礎。幾乎所有的競技性體育項目都離不開基礎力量的訓練。在短跑運動的力量訓練中,應該把一次性力量練習(爆發力)和多次性力量練習(專項力量能力)有機地結合好。我們在短跑的訓練過程當中更需要的是力量持續作用於肌肉的能力,也就是專項力量能力。
速度能力
速度能力是核心。就短跑而言,過去的觀點一般都認為速度訓練是核心。但速度能力才是自始至終都需要緊緊抓住的核心。所謂速度能力,即是保持速度的能力,它跟通常所說的速度耐力是有區別的。
但實際上很有可能在50米以內的短程節奏很好,強度也很高。那麼,這個孩子步頻應該是不錯的;只不過是相對的步頻不好,也就是說他保持速度的能力不夠好。
如果通過針對性的系統訓練,速度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他前半程依然能夠保持他原有的步頻和速度;那麼他的專項成績和全程的步頻指標也肯定就相應地上去了。
第二步是必須掌握的技術,一共分為三個階段。
起跑階段
採用蹲踞式起跑方法,起跑的動作過程主要包括『各就位』,『預備』,『跑』,三個環節。
1. 當聽到『各就位』時,兩腳依次前後踏在起跑器的支撐面上,後膝跪地,兩手撐於起跑線後沿,兩臂伸直,兩手距離與肩同寬,四指並攏與拇指成拱形支撐。
2. 聽到『預備』時,平穩地抬起臀部,臀部抬高於肩,重心前移,此時重心主要落在兩臂和前腿的腳掌上,前後腿應保持一定角度,不能蹬太直,兩腿緊貼起跑器,使整個身體如緊壓的彈簧一樣成穩定狀態。
3. 聽到『跑』後,兩手迅速推離地面,兩臂屈肘做有力地前後擺動,同時兩腿迅速蹬離起跑器。
起跑後的加速階段
上體主動前傾,後蹬積極有力,蹬地腿蹬離地面後,起跑後2--3步兩腿沿著兩條相距不寬的直線著地,隨著跑速的加快,兩腿著地點逐漸合攏到一條直線兩側。
起跑後就轉上加速跑,前幾步要小步,保持身體向前傾斜,讓身體重心慢慢地升高,千萬不要一下子抬起身體重心。
在加速跑中要注意:
①掌握好第一步的落地點。
②掌握好步幅,逐漸加大。
③掌握好重心高低和上體的抬起速度。
④掌握好步長與步頻,隨跑速增大而增大。
⑤注意後蹬角度和前擺高度。後蹬角度小,蹬地動作幅度大,則加速快。前擺稍低,加快動作周期的速度。
途中跑階段
跑是支撐與騰空快速交替的周期性動作,動作結構分為後蹬與前擺、騰空、著地後緩沖三個緊密聯系的動作階段。
1. 當身體重心迅速移過支點的垂直面,支撐腿緩沖達到一定限度時,開始後蹬,此時擺動腿擺過支撐腿並迅速帶動同側髖關節向上擺動,支撐腿在擺動腿的配合下,積極蹬地,繼續伸展髖關節和快速有力地伸展膝、踝關節。
2. 著地緩沖,當身體重心移過支點後,膝踝關節應繼續彎曲緩沖,當緩沖到一定限度時,擺動腿略超過支撐腿,大小腿折疊角度最小,在最大緩沖時,膝、踝關節彎曲如被壓緊的彈簧狀態,不但減小了著地時的阻力,也為快速有力的後蹬創造了良好條件。
要注意:眼看前方,不要昂頭或低頭。昂頭,看不見前方路易出現搶道、造成碰撞摔倒和自己失重跌倒危險;低頭,沒有方向感。無論昂頭和低頭都不利維持身體平衡,易產生分力阻礙向前運動。要看準目標,保持鬥志,一鼓作氣,一定要堅持到底,不要半途而廢,或減速跑,特別最後10米左右,最易減速。
終點跑階段
終點跑與途中跑技術相同,應保持自然放鬆的跑法,在進入終點時,上體前傾快速擺臂,在距終點線前一步時,上體極速前傾,以胸,肩部撞壓終點線。
終點沖刺跑方式主要有兩種。
第一種採用沖刺技術,在接近終點線的幾步,身體逐漸前傾,最後一步加大前傾,用胸部或肩部加速鞭打終點線做沖刺動作;太遠或太近沖刺都不好。恰到好處時會有意外收獲,那就是容易引起裁判緊張而按表動作加速,有利提高成績。
第二種方法是直接跑過去。把終點定遠5-7米,保持高 速跑過終點,避免減速沖刺。
第三步就是相應訓練方法
高抬腿跑
重要作用是提高步頻,做這個動作的時候要盡量快速。兩臂前後擺,上身挺直,目視正前方,前腳掌著地,兩腳先後抬起與地面成90度直角,依此姿勢兩腳交替向前勻速前進。在高抬腿跑的過程中,上身應始終保持挺直,逐漸加快抬腿頻率。高抬腿跑能促進50米途中跑的步幅。
小步跑
也是經典訓練動作之一,練的是一種感覺,腳蹬地的感覺。身體重心微微向前,兩眼平視前方,兩臂前後擺動配合兩腿動作,小腿自然伸開用前腳掌著地。支撐腿三關節充分伸展,骨盆前送,兩臂前後擺動配合兩腿動作。小步跑主要增加踝關節的支撐力量,提高跑的頻率,而且能提高人體的協調能力,改善身體各關節特別是踝、膝、髖關節的靈活性。
單腳跳
身體保持直立,兩臂自然擺臂,單腳起跳,前腳掌著地,著地後緩沖連續跳起。行進間單腳跳連續主要促進前腳掌力及踝關節力量,有助於50米加速。
跑樓梯
前腳掌著地,以高頻率來向上攀爬樓梯,距離不要太長,力求短期加速。
擺臂練習
眼睛直視前方,肩部盡量不晃動,手臂大約成90度角,放鬆自然擺動,可以體會不同擺動速度。
起跑訓練
作為一個短距離項目,起跑十分關鍵,可以讓同學幫忙發令,找到一個感覺,提升反應速度。主要訓練反應和精神集中。
韌帶訓練
其實韌帶也是跑步的一個核心,壓好韌帶,成績又會有新的突破。
深蹲
練習腿部肌肉爆發力,還是很有效果的。
Ⅶ 如何提高小學生短跑速度(具體的訓練方法)
短跑是田徑運動的基礎項目,速度最快,技術最完美,從事訓練的人最多,短跑明星最引入注目。少年兒童參加短跑鍛煉,能增強體質,改善無氧代謝機能,發展人的速度素質。筆者多年來擔任學校小學生田徑隊短跳項目的訓練工作,積極探索短跑專項訓練方法和手段,在此為熱愛短跑的運動員及教練員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體會。
1.以完善合理的技術結構為中心的全面身體訓練。根據少年兒童各年齡段的特徵抓住時機採用多樣化手段進行身體全面訓練來彌補專項訓練的某些不足,有利於全面發展運動員的身、心的能力,為運動員創造優異運動成績和將來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全面身體訓練必須要緊密結合短跑專項的需要,一切的身體訓練方法和手段的設計、採用,必須符合和接近短跑技術的時間與空間特徵。
2.掌握步長、步頻最佳比值。步長和步頻是決定跑速的兩個因素,是運動員技術特點、身體素質水平、神經類型與身體形態特徵等的綜合體現,也是現代短跑技術的核心。要提高跑速,步長和步頻是關鍵。步頻與先天的基因有關,選擇步頻能力強的青少年從事短跑訓練,是選材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發展步頻最佳時期11—13歲。步頻能力的訓練手段有:(1)高速、大幅度擺動腿前後擺動練習,要求在快速擺動中完成合理的折疊技術,擺動腿大小腿折疊得越緊,半徑越小,擺速越快。(2)加快腳掌著地速度練習,要求盡可能地縮短騰空時間。(3)快速擺臂、擺腿練習,要求腿、臂動作協調進行。步長與技術的合理性以及力量、柔韌等一般身體素質和專項素質有關。訓練中採用負重換腿跳、負重大步走、負重跑、負重跳台階、跑台階、大幅度的跨步跳(要求擺動腿積極下壓和小腿由前向下向後積極著地)、蛙跳、單足跳等練習,提高跑時的後蹬能力。採取高抬腿跑、拉橡皮條高抬腿「車輪跑」、收腹跳等訓練手段,提高擺動幅度,加快擺動速度,採取其它一些訓練手段,加強髖關節的靈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訓練。短跑成績是步頻、步長能力結合的結果,應該找出適合運動員個人的步頻、步長模式,並在訓練中採用有效的手段來達到這個模式。
3.高水平的協調放鬆能力。我國著名短跑教練沈孝智認為:「高速度中的放鬆能力是現代短跑技術發展的精華。」若能善於放鬆自然跑,就能降低無用功的消耗,從而提高跑的實效性和經濟性。提高放鬆技能的訓練有:(1)提高時間感,採用不同速度和距離的間歇跑;(2)提高節奏感,按照不同信號或標志的節奏跑;(3)提高用力感,採用不同距離的快跑和慢跑,不同距離的上坡跑、下坡跑和重復跑等。
4.發展絕對速度。絕對速度是指短跑運動員發揮最高跑速的能力。在發展絕對速度時,必須注重步長和步頻的最佳組合,及跑的技術動作各環節的時間與空間的節奏。訓練上可用:(1)20~40m行進間快跑練習;(2)4x25--50m接力跑,加速跑,追趕跑練習;(3)下坡跑練習;(4)順風跑練習;(5)各種短段落的變速跑練習等。
5.發展速度耐力與力量。速度耐力是運動員的運動技能和各種素質在運動過程中的綜合表現,可作為衡量短跑運動員成才的一個重要因素。特別對從事200米、400米訓練的運動員尤其重要。可採用的訓練方法:(1)反復跑;(2)組合跑;(3)變速跑;(4)節奏跑;(6)越野跑等。速度力量對於短跑運動員來說,指克服自身體重的快速力量,一般用水平彈跳力來衡量。應將力量訓練作為重要的核心內容來加以重視。
6.加強心理訓練。健全的心理狀態,良好的意志品質是運動員創造優異成績的精神支柱。針對隊員的具體情況,訓練中要做到嚴格要求,從實戰出發,如改變訓練環境條件,施加一定的壓力,培養運動員的意志品質和自我控制能力。從而在各種變化的條件下,都能沉著冷靜、機智靈活的排除干擾,賽出好成績
Ⅷ 怎樣可以讓小學生跑步跑得更快
有此一問的,一般是這個小學生體質較差,平時沒有煅煉的好習慣。
要提高體質還要注意營養,但都到這個社會了,估計營養過剩的偏多,一般不存在營養不良的情況。
練習跑步要循序漸進,每天保持一定的張度就好,例如:每天跑多50米或半分鍾。在1公里強度內跑的,天天跑基本上沒什麼問題,成年人在5公里以上的最好一星期至少休息兩天,小孩子酌量吧(感覺象吃葯),如3公里以上。提高體質無捷徑可言,如不按上所述沒其它方法。
注意跑後不能馬上坐下休息,最好改為慢走,因為身體血液流動較快,如讓身體馬上停下來會導致血液迴流,出現腦部供氧不足,如頭暈,惡心,嘔吐等現象,甚至出現更大的傷害。
我長期跑步,即便是15公里跑完,五分鍾後呼吸也必定回復正常。
Ⅸ 小學生怎麼練習跑步,讓跑步速度提升
小學生提高跑步速度方法:
1、每周長跑一次
每周跑3-5次步,但其中一次需是長跑,且距離要不斷增長,時間盡量縮短,因為長跑能鍛煉人的有氧能量,讓人心血管系統更有效率,而人的有氧能力增強後,自然跑步速度就會變快。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跑步過程中容易出現缺氧狀況。
2、練習100米加速跑
訓練時,還要練習加速跑,因為速度的提升離不開加速跑技巧的掌握。通常,在輕松跑後練習4次加速跑,每次加速跑持續20-30秒。
3、練習負減速法
每周1次速度練習雖然是必須的,但練習使用負減法也很重要,因為快速跑後如果不適當在沖刺階段減緩速度,容易出現摔倒等情況。練習時,建議先輕松跑,然後再加速,最後減速。
Ⅹ 小學生怎樣跑得更快(六年級)短跑
想要提高短跑成績,必須提高腿部和手部的力量,因為短跑距離比較短,所以從開始到最後都要處於沖刺狀態。你每天練習三組變速跑,每一組具體為:沖刺100米再慢跑100米,然後重復著做,跑5圈。每一大組之間大概休息5分鍾。接著你可以舉杠鈴,重量隨你自身調節,舉起的時候腳不要叉開,要完全靠手的力量舉起,每舉10次為一組,共三組,每組之間休息5分鍾,練好後再練練高抬腿,這樣對提高步頻有幫助。最後你要練習的是擺臂,擺臂的時候盡量讓手放鬆,不能太緊,這樣反而會降低你的速度,前擺的時候不要超過鼻樑,後擺要大一點,切記擺臂的時候不要聳肩,一定要放鬆,發力點在手,而不是在肩部。腿部後擺時要提到屁股,前擺時盡量把腿拉開。步頻要快,步子要大,動作也要正確,這樣子一定能提高成績,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