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不同的地形用什麼方法算量

不同的地形用什麼方法算量

發布時間:2022-07-02 06:38:33

㈠ 設計標高不同場地原始地貌高低起伏 用什麼方法計算土方量

使用南方CASS軟體中「工程應用」菜單下的「方格網土方計算」功能。

1.方格網法土方量計算:
(使用該方格網計算土方前,須使用PLine復合線圍取閉合的土方量計算邊界,一定要閉合,但是盡量不要擬合。因為擬合過的曲線在進行土方計算時會用折線迭代,影響計算結果的精度。)

用方格網法算土方量,設計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斜面,還可以是三角網。
(1)設計面是平面時的操作步驟:
選擇「工程應用\方格網法土方計算」命令。
命令行提示:「選擇計算區域邊界線」;選擇土方計算區域的邊界線(閉合復合線)。
屏幕上將彈出方格網土方計算對話框,在對話框中選擇所需的坐標文件(原始的地形坐標數據);在「設計面」欄選擇「平面」,並輸入目標高程;在「方格寬度」欄,輸入方格網的寬度,這是每個方格的邊長,默認值為20米。由原理可知,方格的寬度越小,計算精度越高。但如果給的值太小,超過了野外採集的點的密度也是沒有實際意義的。
點擊「確定」,命令行提示:
最小高程=XX.XXX ,最大高程=XX.XXX
總填方=XXXX.X立方米, 總挖方=XXX.X立方米
同時圖上繪出所分析的方格網,填挖方的分界線(綠色折線),並給出每個方格的填挖方,每行的挖方和每列的填方。

(2)設計面是斜面時的操作步驟:
設計面是斜面的時候的,操作步驟與平面的時候基本相同,區別在於在方格網土方計算對話框中「設計面」欄中,選擇「斜面【基準點】」或「斜面【基準線】」
A. 如果設計的面是斜面(基準點),需要確定坡度、基準點和向下方向上一點的坐標,以及基準點的設計高程。
點擊「拾取」,命令行提示:
點取設計面基準點:確定設計面的基準點;
指定斜坡設計面向下的方向:點取斜坡設計面向下的方向;

B.如果設計的面是斜面(基準線),需要輸入坡度並點取基準線上的兩個點以及基準線向下方向上的一點,最後輸入基準線上兩個點的設計高程即可進行計算。
點擊「拾取」,命令行提示:
點取基準線第一點:點取基準線的一點;
點取基準線第二點:點取基準線的另一點;
指定設計高程低於基準線方向上的一點:指定基準線方向兩側低的一邊;

(3)設計面是三角網文件時的操作步驟:(適用於有多個不同設計高程的平整場地,使用該方式進行土方計算前,須使用設計高程建立DTM三角網,並使用「等高線/三角網存取/寫入文件」保存為*.sjw文件)

㈡ 不規則的土地以什麼方法來計算才好

把不規則的圖形劃分成若干各三角形,分別丈量出各邊之長,藉助海倫公式即可算出各三角形的面積,各三角形的面積之和就是不規則的圖形的面積。如a、b、c分別為三角形的各邊之長,設A=1/2(a+b+c),則該三角形的面積S=√A(A-a)(A-b)(A-c),根據這一公式,分別算出各三角形的面積再加起來,就是不規則的面積了。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常採用這一方法解決不規則圖形的面積的計算。這種方法,只需要一把皮尺和一個計算器即可。只要在丈量中盡量讀准各邊的數字,一般誤差不會太大,還是比較准確的,你不妨試試看。

㈢ 在農村測量自家的山林地時,用什麼方法比較快捷和精準

山場面積即便利用尺子也是難以測算準確的,主要原因一是山場不像田地那麼規整,是一種不規則形狀,使用尺子丈量難以把握;二是山場一般都有坡度,需要改算,坡度能用尺子測出來?那麼山場面積是怎麼測量出來的?如何快速又准確的測出山林面積呢?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㈣ 不規則地形的土方計算

頂面用方格網 底面生成三角網 根據方格網法計算比較普遍 不同方法計算後肯定會有差別

㈤ 我使用南方CASS軟體計算土方,有原始地貌的很多不同的高程點和開挖後很多不同的高程點,怎麼計算土方量

1.使用原始地形dat坐標數據文件建立DTM模型:「等高線」菜單-「建立DTM」
,使用原始地形數據建立DTM文件,然後使用:「等高線」菜單-「三角網存取」-「寫入文件」,將建立的DTM模型保存為原有地形.sjw文件。
3.同樣的,使用開挖後測量獲得的坐標數據文件建立DTM模型:「等高線」菜單-「建立DTM」
使用竣工測點數據建立DTM文件,然後使用:「等高線」菜單-「三角網存取」-「寫入文件」,將建立的DTM模型保存為開挖後地形.sjw文件。
4.
使用兩保存的sjw文件,使用DTM法計算二期間土方量:「工程應用」菜單-「DTM法土方量計算」-「二期間土方計算」,一次打開原有地形.sjw文件和開挖後地形.sjw文件,既可以計算獲得施工前後的方量。

㈥ 淺析幾種常用地形圖測繪方法

陳奕寶 (上海隧道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上海 201401) 中圖分類號:TB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738(2012)05-0327-02 摘要: 現代技術的發展使得測繪技術不斷更新,新的測繪方法促進了測繪精度、測繪水平的提高。本文著重介紹了全站儀測圖和GPS-RTK技術兩種測繪方法,對其工作原理、特點以及適用范圍進行了總結,對相關工作人員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全站儀;GPS-RTK;測繪方法一、引言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極大的促進了地形測繪技術的更新,大比例地形圖的測繪方法由現在的全站儀配合測圖精靈、全站儀配合繪草圖等方法替代了原來的經緯儀測圖、平板白紙測圖等,新的測繪方法無論在技術上還是在精度上都有了質的飛躍。此外,測量中採用的GPS-RTK技術,極大的提高了大比例地形圖的測繪效率和精度。本文作者結合自己多年從事地形測繪的經驗,對全站儀測繪和GPS-RTK技術進行了簡要分析,對從事測繪作業的技術人員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二、利用全站儀測繪地形圖 (一)全站儀的主要特點。 全站儀具有耐用、精密、輕巧等特徵,操作起來簡單方便,內存大、測量精度高,可以實現乘常數加常數的改正、自動補償改正、水平距離換算等。隨著技術的發展,全站儀正向著標准化、智能型、開放性、全自動等方向發展,被防範用於建築施工測量、地形圖測繪等領域中。作為一種新型的測量儀器,全站儀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①在進行地形圖測繪時,可以同時進行地形測量和控制測量。②運用全站儀進行工程施工放樣時,可將設計圖紙中相關點快速的測設到地面上。③運用全站儀進行變形監測時,可以實現對地質災害、建築物變形等的實時監測。④運用控制測量時,全站儀具有後方交會、前方交會、導線測量等功能,測量精度高,儀器操作簡單,可以大幅提高測量作業速度。⑤在一個測站就可以完成測量的全部內容,主要有高差測量、距離測量、角度測量等,並可以存儲和傳輸測量數據。⑥全站儀可以藉助傳輸設備實現與繪圖儀、計算機的連接,進而構成一體式的測繪系統,極大的提升了地形圖測繪的工作效率和測繪質量。 (二)主要工作過程介紹。 利用全站儀進行地形圖測繪主要包括以下過程:採集數據、處理數據、編輯圖形以及輸出圖形等。採集數據就是獲取地形圖測繪所需要的數據信息,主要是所測繪實體的屬性以及空間位置等信息。外業採集可以有兩種不同的工作方式,一種是在野外利用全站儀獲取數據,將獲得的數據存入全站儀的內存中,或者是將數據轉存到掌上電腦中,之後再將轉存的數據導入計算機中進行後期處理;另一種是直接將計算機與全站儀在野外進行連接,全站儀測量所獲得的數據實時傳輸到與其相連的計算機中,實地添加地理屬性,進而直接成圖。 (三)測繪方法分析。 1.建立地形圖測繪的平面控制坐標系。在正式進行地形圖測繪前,應當先建立平面控制坐標系。實際操作中,一般是選用大地坐標系作為平面控制坐標系,這樣可以很方便的利用已有的國家三角點。如果在所測繪的范圍內不存在確定的控制點時,可以在測區內建立自己的直角坐標系,並以地球正磁北為零作為直角坐標系的起始方位角。 2.採集數據。在測區范圍內選擇一個視線開闊,可以觀察到測區內絕大部分測點的點作為全站儀的站點,並在該點設置標記。將全站儀架設在站點上,將掌上電腦等設備連接到全站儀上,開啟測圖精靈進行數據的採集。在進行地貌、地物測繪時,所需要的測點有所區別,有多點地物、帶狀地物、獨點地物等,因而就需要結合現場情況而分別對待。如在進行建築物測繪時,就需要進行至少三個點的數據採集,而進行獨點地物測繪時就只需要進行一個點的數據採集。在進行特殊地物測繪時應當依據地物的變化情況,合理確定采點的位置和數目,以求能夠很好的控制其形狀的變化,進而降低測量誤差。此外,在進行數據採集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①若測量時同時採用多個棱鏡,應當盡可能的使各個棱鏡的高度相當;若需要變化某一點棱鏡高時,注意要更新改點的棱鏡高。②測繪作業時,測繪人員應當配有對講機,以便測量人員測繪時及時進行溝通,避免因溝通問題而出錯。③在設置全站儀測點時,要明確機器所在點的點號,以及後視點的點號,若點號弄混將導致測量數據全部報廢。 3.數據處理。依據測點坐標,參照測圖要求進行地形圖的繪制,而目前全站儀測圖主要是採用CASS測圖軟體來實施,該款軟體是以Auto CAD為平台的數字化測繪數據採集系統,通過其「電子平板」的作業方式,可以連接全站儀的所有數據介面,進而達到自動輸入記錄所採集到的數據,並在野外作業的條件下就可以完成地形圖的繪制;或者是利用掌上電腦下載測圖精靈數據,之後再結合數據在CASS上完成制圖。參照實地測量時所繪制的草圖進行地形圖的繪制,將各個測點用標准符號相連,在完成地物繪制後,結合測區實際的地形情況進行等高線的繪制,以對其進行修補。由於不同的紙張變形存在差異,地形圖與衛星圖像二者的投影不同等原因,使得地形圖與衛星圖片放在一起時不能達到完全重合,這時就需要通過兩圖的對照比較,以局部重合的辦法進行地物的繪制。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在已經能獲得地圖、航拍圖片等資料的前提下,進行實地考察並設置判讀標志,譬如地名、結構、房屋層次等文字元號,進而實現對地形圖地貌的繪制。 三、利用GPS-RTK測繪地形圖 (一)工作基本原理及技術特點。 GPS-RTK是一種實時動態定位技術,以載波相位觀測值為基礎,可以實時提供測點的三維定位結果。GPS-RTK通常由三部分構成:①基準站,主要為雙頻GPS接收機;②流動站,主要是實時差分軟體系統以及雙頻GPS接收機;③數據鏈,主要是GSM手機以及數據電台。 利用GPS-RTK技術進行地形圖測繪主要具有以下技術特點:①測量結果能夠實時動態的顯示出來,工作過程較為透明、直觀;可以實時查看坐標的定位精度,同時有效的解決了以往測繪技術不能快速成圖、實時動態放樣的問題。②外業作業時間短;觀測條件適宜的情況下,只需要大約4s的時間就可以獲得測點的三維坐標。③作業時間不受限制;利用GPS-RTK技術測繪時,只要在測點能夠同時接收到4顆衛星的信號就可以進行測繪作業。④自動化水平高; GPS-RTK技術操作起來較為簡便,測量人員只需要將天線對中、整平,測量電線的高,然後開啟電源就可以實現自動測量,大大降低了測量人員的工作量,已然實現了智能化。 (二)GPS-RTK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 GPS-RTK以其高效、自動、實時、快速等特點被廣泛應用於隧道、橋梁、道路、水利等工程測量中。①普通控制測量;利用 GPS-RTK 技術可連續測設加密控制點的三維坐標,以滿足局部區域使用全站儀進行分項工程測量的需要。②數字化地形圖測量;採用 GPS-RTK 測圖,可以大幅度降低測圖所需的控制點數目,改變了以往的「先控制、後測圖」的測量方式。只需一個人採集點位坐標數據,再將其導入到數字化軟體中,即可生成各種比例尺的地形圖,大幅度減少勞動力,有效提升測圖效率。③地籍測量;GPS-RTK 技術可實時測定每一宗土地的權屬界址點的位置,將獲取的數據處理後導入 GPS 系統中即可及時得到地籍圖。④施工放樣測量;RTK 隨機軟體中包含放樣的功能,可進行點、直線、曲線的施工放樣測量。在測量控制器中輸入事先設計好的點、線路要素,即可自動生成對應的放樣點,控制器通過實時顯示測點里程和偏移距離指導放樣工作。 (三)測量作業的工作流程。 採用GPS-RTK技術進行測量作業的工作流程如下:①相關資料的收集;在進行測量作業前,應當根據實際情況來收集測區已知的高等級控制點,並對控制點數據進行檢查以確保其真實性。②前期所收集到的高等級控制點絕大多數不能直接採用,需要對測區控制點進行加密,並將加密點和原有的控制點作為基準站的位置,測量其實際高程及坐標,之後將接收機設置在基準站上配置參數。③將GPS接收機安放在流動站上,並將接收機初始化;它可以再某一個測點上初始化後,進行動態測量作業,此外還可以在動態測量的情況下完成GPS接收機的初始化。③GPS測量時所採用的坐標系為WGS-84坐標系,而實際工程中大多使用的是地方獨立坐標系,因而就需要確定進行坐標轉換的參數。如果所測繪地區之前曾進行過靜態控制網測量,那麼就能夠很容易獲得轉換關系;若未進行過靜態控制測量,就應該在測區選擇控制點進行現場校核,選用三個以上的點來修正RTK參數。在明確了地方獨立坐標系與WGS-84坐標系的轉換參數以後,利用RTK中的測量控制器,就可以很容易的獲得定位點的獨立坐標。⑤在確定所使用的坐標轉換參數的正確性後,就可以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在測區內進行實時測量等工作。 (四)提高測繪質量的措施。 應用GPS-RTK技術進行地形圖測繪時,由於受到衛星狀況的限制、天空環境的影響,作業變形相比標稱距離小、數據傳輸時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限制和干擾,山區、城市高樓密集區測繪易失信號、初始化時間過長,個別設備精度和穩定性不高的影響,直接影響了地形圖測繪的質量和精度,為此,在測繪工作中要採取必要措施提高測繪質量,主要有:①測繪前盡可能選擇使用穩定性好、精度高的設備,規避由於設備質量對測繪的影響。②使用已有測點進行比較;利用布設控制網時的靜態GPS的多餘控制點,將其測量結果與RTK測得的結果進行對比,進而實現對測量結果的檢查,這種方法易受到控制點數目的限制,但方法較好。③重新測量比對法;在每次測量初始化以後,對前一次已經測過的高精度控制點進行重新測量,對比兩次測量的結果,若誤差在允許值范圍內方可進行測量,這種方法通常用於沒有控制點的地方。 四、結語利用全站儀配合使用測圖精靈程序,可以較為理想的採集繪制出不同屬性的地物、線形,進而生成大致的圖形,具有操作方便、直觀性強的優點。在控制測點數量少、通視性差的條件下,普通測量儀器無法順利進行測繪的山區,利用GPS-RTK技術很好的進行測繪作業,效果良好,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總之,利用全站儀、GPS-RTK技術進行地形圖測繪是較為理想的測繪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獲得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2]南親江,丁莉東. GPS-RTK在地質勘探工程測量中的應用[J]. 能源技術與管理. 2008(06):132-133。 [3]彭維吉,彭奇娟,朱明建. 淺談全站儀數字測圖設站錯誤的可視化處理[J]. 北京測繪. 2010(04):218-219。 [4]趙衛林. RTK定位技術在地形圖測繪中的應用[J]. 科技信息(科學教研). 2007(16):41-42 [5]令狐義強.GPS-RTK 技術在城市地籍測量中的應用[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1,34( 3) : 108-109。 [6]吳月琴. 大比 例尺 地面數 字測 圖的概 述和 草圖法 測圖 [ J] .山西建築, 2009, 35( 16) : 361- 363。

㈦ 地形圖面積量算的方法各有哪些優缺點,各適用於哪些場合

一、高程箭頭法
優點:對地面坡向變化情況的表達比較直觀,容易理解;設計工作量較小,圖紙易於修改,繪制圖紙的過程比較快。缺點:對地形豎向變化的表達比較粗略,在確定標高的時候要有綜合處理豎向關系的工作經驗。

二、設計等高線法
優點:能准確勾繪出地形、地物、地貌的整個空間輪廓,將設計等高線、標高數值、平面圖三者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生動形象地表達地形的起伏蜿蜒,同時也便於進行土方工程量的計算和模型的製作。能比較完整地將任何一個設計用地或一條道路與原來的自然地貌作比較,很清楚地辨別出設計的地面或路面的挖填防情況。缺點:在規劃中考慮地形的平面使用功能時,設計者不能只停留在考慮縱、橫軸的平面關繫上,還應從垂直於地面的豎向軸上研究其豎向的功能關系。

三、斷面法
優點:對規劃設計地點的自然地形有一個立體的形象概念,容易著手考慮對地形的整理和修改,並且方便施工。缺點:不能一目瞭然地顯示出地形變化的趨勢和地貌細節,在設計需要調整時,幾乎要重新設計和計算,比較麻煩。

㈧ 土方量的幾種計算方法

挖土、填土、運輸的工作量通常都用立方米計算,有時也簡稱土方。

土方工程。土木工程中,土石方工程有: 場地平整、路基開挖、人防工程開挖、地坪填土,路基填築以及基坑回填。要合理安排施工計劃,盡量不要安排在雨季,同時為了降低土石方工程施工費用,貫徹不佔或少佔農田和可耕地並有利於改地造田的原則,要作出土石方的合理調配方案,統籌安排

體積估算
在建築過程中,不管是原地形或設計地形,經常會碰到一些類似錐體、稜台等幾何形體的地形單體。這些地形單體的體積可用相近的幾何體體積公式來計算,此法簡便,但精度較差,多用於估算。

斷面法
斷面法是以一組等距(或不等距)的互相平行的截面將擬計算的地塊、地形單體(如山、溪澗、池、島等)和土方工程(如堤、溝渠、路塹、路槽等)分截成「段」。
分別計算
這些「段」的體積。再將各段體積累加,以求得該計算對象的總土方量。
其計算公式如下: v=(s1+s2)*l/2
當S1=S2時
V=S*L
此法的計算精度取決於截取斷面的數量,多則精,少則粗。
斷面法根據其取斷面的方向不同可分為垂直斷面法、水平斷面法(或等高面法)及與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成角斷面法。以下主要介紹前兩種方法。
(一)垂直斷面法
此法適用於帶狀地形單體或土方工程(如帶狀山體、水體、溝,、堤、路塹、路槽等)的土方量計算。
其基本計算公式如公式(1—7)。公式(1—7)雖然簡便,但在Sl和S2的面積相差較大或兩相鄰斷面之間的距離大於50m時,計算的結果,誤差較大,遇上述情況,可改用以下公式運算:
v=L*(S1+S2+S3)/6
式中 S——中間斷面面積。
S。的面積有兩種求法:
(1) 用求稜台中截面面積公式:
(2)用S1及S2各相應邊的算術平均值求S。的面積。
例:設有一土堤,計算段兩端斷面呈梯形,二斷面之間的距離為60m,試比較用算術平均法和擬稜台公式計算所得結果。
先求Sl、S2面積
(二)等高面法(水平斷面法)
等高面法是沿等高線取斷面,等高距即為兩相鄰斷面的高,計算方法同斷面法。

方格網法
在建園過程中,地形改造除挖湖堆山,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各種用途的地坪、緩坡地需要平整。平整場地的工作是將原來高低不平的、比較破碎的地形按設計要求整理成為平坦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場地,如:停車場、集散廣場、體育場、露天演出場等等;整理這類地塊的土方計算最適宜用方格網法。
方格網法是把平整場地的設計工作和土方量計算工作結合在一起進行的。其工作程序是:(1)在附有等高線的施工現場地形圖上作方格網控制施工場地,方格邊長數值取決於所要求的計算精度和地形變化的復雜程度。在園林中一般用20~40m;(2)在地形圖上用插入法求出各角點的原地形標高(或把方格網各角點測設到地面上,同時測出各角點的標高,並標記在圖上);(3)依設計意圖(如:地面的形狀、坡向、坡度值等)確定各角點的設計標高;(4)比較原地形標高和設計標高,求得施工標高;(5)土方計算,其具體計算步驟和方法結合實例加以闡明。

㈨ 地形圖測繪方法有哪些

地形圖的測繪方法: 模擬法測圖和數字測圖兩種。目前,地形圖測繪主要採用數字測圖方法。

工程地形圖的測繪方法

(1)全站儀數字測圖

全站儀數字測圖是工程大比例尺地形測繪的主要方法,基於全站儀的數字測圖系統主要有兩種類型:

1、分為數字測記模式(全站儀+電子手簿或人工記錄數據再傳輸至成圖系統中經處理生成數字圖,內業成圖) ;

2、電子平板模式(全站儀+便攜計算機或PDA個人數據助理,實地成圖),實現「所見即所測,所見即所得」。

數字測圖系統具有基本數據編輯加工、圖形分層、符號配置等功能外,有些還具有屬性數據錄入與掛接、由離散點構建不規則三角網進而生成等高線、影響數據集成與疊加和不同數據格式轉換等功能。

(2) GPS RTK數字測圖技術,此方法完全與全站儀類似,利用RTK系統代替全站儀或與全站儀組合使用。

(3)數字攝影測量和遙感測圖:對於大范圍的地形圖以及大型工程建設場地測繪等,可以利用航攝影像、遙感影像、機載激光雷達掃描系統LIDAR或使用輕型飛機攝取影像, 使用數字攝影測量或遙感圖像處理系統生產生成DOM (數字正射影像圖)、DEM (數字高程模型)、DRG (數字柵格地圖)、 DLG (數字線劃地圖)以及復合模式組成。

(4)車載移動測圖系統測圖,又稱移動道路測量系統(MMS) , 以車輛為平台,集成GPS接收機,視頻感測器CCD,慣性導航系統INS,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快速採集道路和兩旁的地形數據成圖。

(9)不同的地形用什麼方法算量擴展閱讀

大地測量

研究和測定地球的形狀、大小和地球重力場,以及地面點的幾何位置的理論和方法。大地測量學是測繪學各個分支的理論基礎,基本任務是建立地面控制網、重力網,精確確定控制點的三維位置,為地形圖提供控制基礎,為各類工程施工提供依據,為研究地球形狀、大小、重力場以及變化,地殼形變及地震預報提供信息。

測繪儀器

三維激光掃描儀、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GPS接收機、GPS手持機、超站儀、陀螺儀、求積儀、鋼尺、秒錶等如今在攝影測量方面,相機也成為了測繪中使用的儀器。

㈩ 地形圖碎步測量中大多採用什麼方法進行測量

如果是平原地區採用RTK方法,如果是市區的話採用全站儀數字測圖

閱讀全文

與不同的地形用什麼方法算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女性最佳取環方法 瀏覽:361
手機信號最強的方法 瀏覽:800
圖片粘貼排版方法視頻 瀏覽:371
抗疫和防疫的方法和技巧手抄報 瀏覽:73
小學生如何能快速答卷的方法 瀏覽:74
當體溫升高時常用哪些方法降溫 瀏覽:38
車窗拋物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604
鹽水去頭屑的最佳方法 瀏覽:227
冬季開花花卉怎麼養正確方法圖文 瀏覽:957
如何製作腐植酸的方法 瀏覽:47
體育信息的研究方法 瀏覽:320
口袋最簡單的方法怎麼折呢 瀏覽:18
壓力表的常見問題和解決方法 瀏覽:153
腎上腺素的釋放水平檢測方法 瀏覽:281
儀表總耗氣量的計算方法有哪些 瀏覽:923
每天百分比計算方法 瀏覽:178
98乘以99分之8的簡便方法 瀏覽:492
如何求零點解決方法 瀏覽:416
購買佛壁的正確方法圖解 瀏覽:478
如何快速學好基本功的方法 瀏覽: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