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薩克斯嘴巴訓練方法

薩克斯嘴巴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01 20:29:20

❶ 高音薩克斯嘴型及氣息的掌握

那首先要多練習長音 口型大概是O型 嘴唇放鬆 不要用黑管的口型來吹薩克斯 想像你在吹口哨的那個口型 兩腮緊貼在牙床上,上牙伏在笛頭上。 上牙也不用太使勁 笛頭不能含太多 我感覺就是盡量少含 大概就是三分之一處 換氣要用胸腹式換氣 想像你再睡覺那種放鬆的換氣 可以躺在床上慢慢感覺那種換氣的感覺 最好有這種感覺 就是肚子和胸都要灌滿 如果氣息只到胸 沒到丹田(肚子)感覺聲音不細膩 如果只到肚子沒到胸 聲音少了支撐 這種感覺要慢慢體會 同時做到 換氣呼吸才算比較有深度 聲音自然也會更好 想像睡覺是換氣的那種感覺就可以了 高音薩克斯對口型氣息要求很高 剛開始不適應很正常 慢慢練習就好了 最後祝你成功!
下邊是拉里蒂爾薩克斯管演奏藝術 這本書里對口型的描述 希望對你有幫助

吹奏薩克斯口型之面部結構的淺析
英語中採用的口型一詞源自法語,其字面意思是「吹口」。關於此詞的使用,我們只能看得到與管樂演奏者相關的很微小的線索。從我們的使用角度出發,我們可為口型做如下的定義,即:口型是環繞笛頭的雙唇和其周圍的其他影響發音的身體因素的結構形式。這些因素包括唇部的肌肉和下巴,舌以及面部的骨骼組織。
口型的最明顯的職責是作為一種不漏氣的密封的連接媒介,從而維持氣流柱的氣壓恆定不變,並有效地將其能量轉換至笛頭與哨片。然而這僅僅是它的最基本的功能,因為這一小小的區域還是聲音的「控制中心」。唇和頜的結構必須正確地採用壓力使哨片略微屈服於笛頭,以便於它能在笛頭的刮面上正常震動。對於這種震動,它們所起的是緩沖墊的作用。這種緩沖墊必須能夠敏感地針對每一新的哨片做出調整,而且,它還必須為音量、音準和音色的控制提供必需的基本手段。
面部結構的淺析
認識並考慮到演奏者的面部結構等因素是理解口型和構成口型的基礎。面部的骨骼組織是口型肌肉賴以運動的框架結構,人於人之間的這種框架結構的形狀是不盡相同的。牙齒的調節和校正也是一個應該考慮的因素。對於年輕人來說,面部組織的調節因素尤其顯得重要,原因是他們自身備具的基本框架結構有可能成為支撐薩克管口型的錯誤形狀。雖然普通的或者平均標準的頜部在適應性方面不存在什麼問題,但還是應該考慮到實際中存在的某些偏差。
1.方下巴:由於寬嘴唇和下巴線能較好地適應於大型笛頭,對於這種類型的條件在演奏較大型的薩克管,如次中音,上低音和低音薩克管時具有優勢。
2.尖下巴:具有這樣類型自然條件的人,在選擇樂器中應該認真慎重。鑒於此種條件可能適於演奏高音或者中音薩克管,因此尖下巴條件的人應避免選擇笛頭較大的樂器。嘴唇的曲線通常是適應寬體哨片的基本因素。
3.超咬合:大多數人都略微有一點超咬合,這種情況構成口型時容易調整。假如超咬合過分突出,那麼可能給構成口型造成一定的障礙,原因是笛頭必須充分塞進口中才能使下唇到達合適的位置。薩克管的口型安排要求上下牙校準成直線。如果某人不能舒適地作到這點,那麼他是否能夠從事正規的薩克管學習,就是一個應該認真考慮的問題了。
4.下齒突前咬合:這種類型在某些方面較尖下巴具有優勢,尤其是演奏大型的薩克管時,因為這種條件可以不用張大口就能保證下唇到達正確的位置,過度的下齒突前咬合需要上唇非常小的塞入,以便對正確的下唇位置進行補償,當採用小笛頭試圖進行調整時有可能遇到苦難。
根據自然條件的要求,應該在選擇樂器前做出正確的判斷。雖然偶爾有些條件不佳者會成為優秀的演奏者,但是明智的做法是通過檢驗面部的外形,來選擇適當的樂器。

❷ 薩克斯的口型問題!!專業人士幫忙!就問題分析!

下牙不應該咬疼下唇的 正確的口型是O型 吹的時候就像吹口哨一樣 下唇不應該包住下牙的 如果包住 只能是一點點 不能完全包子下牙 這樣會影響哨片的振動 從而影響音色 可以這樣的假設 就是你可以拿一片葉子 放鬆的吹響葉子 吹薩克斯的時候也要類似這樣試著放鬆 聲音不飽滿的問題 需要通過練習長音來改善 長音練多了 氣息練的就好了 音色就會變好 最後祝你成功
要使薩克斯管的發音正確、優美,主要靠合理充分的嘴唇振動和正確合理的口型控制。在氣息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唇肌的松緊、氣息的強弱、笛頭放的位置,都直接影響到薩克斯管的音色、音準。常有這樣的情況:有些初學者由於不能正確運用口型與氣息的配合,在吹奏高音時只知道一味的用力吹,並且出現鼓腮現象,吹了大量的氣,始終不能將高音吹上去,結果吹來吹去都不理想,甚至音色炸、虛;有的是口型緊張、放鬆不了,並且撮嘴向前噘,結果低音下不來,導致音色雜、悶。所有這些問題都是由不正確的口型造成的。口型的不正確會導致唇肌不能正常發揮作用,鼓腮、撮嘴使得吹奏時失去最佳控制,這樣很難獲得理想的音色。正確的方法是:吹奏薩克斯管時面部肌肉要放鬆,保持自然的演奏狀態,笛頭放在口腔的中間位置,將上牙穩固地放在笛頭的上端,大約三分之一外。要固定住笛頭,以免吹奏時笛頭在口中運動,笛頭位置是由上牙和嘴唇固定的。初學者可以在正確位置貼上一塊橡皮膏,幫助上牙找到笛頭的固定位置,最多不可超過幾天,以防止養成過分的依賴性。而下唇要輕微地翻卷蓋在下齒上,大約有一半的下唇肌肉內翻蓋在下牙上。下唇的肌肉究竟內翻多少,取決於下唇的豐滿程度。根據自己條件的不同與體會。如果內翻的肌肉過多,奏出的音色就會非常沉悶和呆板,內翻肌肉過少,音色會難以控制。下唇一般含在哨面的三分之一至一半處。(有個別特殊者,自行調整)這樣上下唇大體相對,唇肌、口角肌同時向嘴角方向收縮,使雙唇既有合攏的力,又有張開的力,對哨片保持適當的壓力,不必含的太緊,應松馳,自然。

❸ 薩克斯口型怎麼掌握

口型非常重要,錯了以後很難改。不要用黑管的口型來吹薩克斯 嘴要放鬆,笛頭不要含太多,大概含三分之一 初學時不要鼓腮,下牙不要咬嘴唇,口型應該成o型,氣息要均勻,呼吸換氣的時候就想像成睡覺時那種很自然的樣子。這樣氣息會深一下,音色會更好,呼吸時要把肚子和胸都填滿。 祝你早日成功 1 錯誤的音色概念及解決方法

薩克斯管有著與其他樂器不具備的一種能力——是最接近人聲的樂器之一。它能把樂曲的表現力從倍弱逐漸增強,達到非常強烈的頂點,反之也有從倍強漸弱再到倍弱的力度。長期以來人們常誤認為「響」就是好的,加之一些沒有經過科學訓練的人或教師「教不得法」,本身音色概念有錯誤,只片面追求音量而輕視了音色。薩克斯管的發音是由氣息引起哨片的振動帶動管內空氣柱的振動而發音的。所以唇部的張力與氣息的壓力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吹奏者吹奏時唇部過於緊張,致使發出的聲音太緊、太悶,亮不出來;也有的唇部力量控制不夠,氣息過強,單純追求聲音的響度,致使氣息過短,造成上身緊張,音色很炸,可自己還是使勁的吹,感覺自己的音量大就是動聽,殊不知在旁邊上聽聽很響,稍走遠一點就聽不清楚,缺少穿透力。克服薩克斯管音色概念的錯誤,首先要提高對音色的鑒別能力,應知道哪種音色是好的、應追求的,哪種音色是差的、不可取的,要多聽優秀演奏家的演奏,用正確的方法去練習,做到多聽、多吹、多模仿。其次教師要用正確的方法,純正的音色做示範,提高學生對音色的鑒別能力。對於吹奏中毛病已養成習慣的人更要有意識地、堅持不懈的按正確的方法去引導練習,直至新的正確概念形成並鞏固。

2 不規范的指型及解決方法

柔美的音色、准確的音高、干凈的吐音、清楚流暢的連音、乾脆飽滿的斷音是每個吹奏者所追求的。但在實際演奏中,特別是在初學過程中,常有吐音不清、連音不連、斷音不斷等情況,這些現象與不規范的持樂器的姿勢、過高的抬指、僵硬的按指有直接的聯系。有的吹奏者氣息上不來就靠雙手「幫忙」,用雙手拚命按住樂器,嘴唇使勁的包住笛頭,加上抬指過高,按指過重,結果造成了手指肌及至小臂、大臂肌肉都緊張,按指僵硬、手指不靈活,一遇到快的節奏就不能把音吹清楚,造成吐音不清、連音不連、斷音不斷的現象。僵緊的臂肌、肩肌又使本該通暢下放的氣息上提僵滯,失去「下支點」控制力,造成音色僵硬、虛、緊。另外這樣的姿勢加上樂器本身的重量又造成了樂器的不穩定,影響笛頭與嘴唇之間接觸的穩定性,進一步形成了吹奏的惡性循環。要改掉這些毛病,一定要建立松馳自然的演奏狀態,持樂器時兩肩一定要放鬆、自然下垂,大、小臂肌肉放鬆使手指自然而略帶有彎曲地進行按鍵。左手大拇指放在薩克斯管背面泛音鍵下端的指托上,大拇指尖略伸出。當運用泛音鍵時,只要將指尖向上輕輕一按即可。右手大拇指放在薩克斯管中部的指托下面以支持管身。雙手在按鍵時顯孤形,並靠近音鍵,用指肚按鍵。左手的拇指為著力點,右手拇指為支持點,其它手指放鬆,按鍵時要充分發揮好樂器指托的作用,盡量地把一些力量放在樂器的指托上。按鍵時手指不可用力過重,以防手指僵化,抬指時不要過高,要充分發揮大關節的靈活作用,帶動二、三關節協調運動,只有在松馳自然的運指前提下,才能保證演奏的自然流暢。

3 不正確的口型及解決的方法

要使薩克斯管的發音正確、優美,主要靠合理充分的嘴唇振動和正確合理的口型控制。在氣息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唇肌的松緊、氣息的強弱、笛頭放的位置,都直接影響到薩克斯管的音色、音準。常有這樣的情況:有些初學者由於不能正確運用口型與氣息的配合,在吹奏高音時只知道一味的用力吹,並且出現鼓腮現象,吹了大量的氣,始終不能將高音吹上去,結果吹來吹去都不理想,甚至音色炸、虛;有的是口型緊張、放鬆不了,並且撮嘴向前噘,結果低音下不來,導致音色雜、悶。所有這些問題都是由不正確的口型造成的。口型的不正確會導致唇肌不能正常發揮作用,鼓腮、撮嘴使得吹奏時失去最佳控制,這樣很難獲得理想的音色。正確的方法是:吹奏薩克斯管時面部肌肉要放鬆,保持自然的演奏狀態,笛頭放在口腔的中間位置,將上牙穩固地放在笛頭的上端,大約三分之一外。要固定住笛頭,以免吹奏時笛頭在口中運動,笛頭位置是由上牙和嘴唇固定的。初學者可以在正確位置貼上一塊橡皮膏,幫助上牙找到笛頭的固定位置,最多不可超過幾天,以防止養成過分的依賴性。而下唇要輕微地翻卷蓋在下齒上,大約有一半的下唇肌肉內翻蓋在下牙上。下唇的肌肉究竟內翻多少,取決於下唇的豐滿程度。根據自己條件的不同與體會。如果內翻的肌肉過多,奏出的音色就會非常沉悶和呆板,內翻肌肉過少,音色會難以控制。下唇一般含在哨面的三分之一至一半處。(有個別特殊者,自行調整)這樣上下唇大體相對,唇肌、口角肌同時向嘴角方向收縮,使雙唇既有合攏的力,又有張開的力,對哨片保持適當的壓力,不必含的太緊,應松馳,自然。

❹ 薩克斯如何改正錯誤的嘴型

❺ 連薩克斯有什麼好方法鍛煉氣息的平穩與順暢,像肯尼基一樣

多練長音是唯一辦法!!! 肯尼基每天練長音一小時 一邊看電視一邊練 練長音很枯燥 但是多氣息和音色有很多幫助 堅持一段時間就會發現了 祝你成功 一.氣息訓練 學習薩克斯,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和技巧是至關重要的。它是薩克斯演奏的基礎,也是演奏完美音色的基礎和保證。 現在我們接觸的呼吸方法一般分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和胸腹式呼吸法三種。人們平時生活時候的呼吸是胸式呼吸,它的特點是胸廓擴張,腹部相應凹陷,缺點是呼吸不深。腹式呼吸的特點是胸廓基本不擴大,而下腹部輕度隆起,呼吸很深,但由於胸腔的擴張不是全部,所以吸氣容量仍然有限。在實際的呼吸練習中,我們認為胸腹式呼吸是比較科學的,胸腹式呼吸法吸收了上述兩種呼吸的優點,克服了上述兩種呼吸缺點。它的特點是所有呼吸肌群均能協調一致地參加工作,胸腔能擴張到最大限度,因而能獲得肺活量的最大值,其優點是能夠使整個呼吸肌群協調動作,形成運動的馨體,因而氣息吸入最多,呼氣時,也容易掌握控制。 然而,要改變一個人的呼吸習慣,卻並非易事,它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行。在開始練習時,應該先脫離樂器,練習到能夠較好地控制呼吸動作後,再考慮吹奏樂器。練習正確的胸腹式呼吸的方法是練習者以鬆弛的方式,背朝下平躺、吸氣;然後屏住氣息幾秒鍾,而後再呼氣,這時環繞腹部周圍的區域應有明顯的動作,而胸部的動作則不明顯;一旦較熟練地掌握了呼吸的方法後,再進行站立練習,這種練習在一段時間里應天天堅持,一直做到「習慣成自然」為止。 在sax演奏中呼吸真的非常的重要。 氣息:簡單的說就是利用人正常的呼吸運動,利用排出氣體的力量產生出的氣流。這股氣流才是sax震動發聲的原動力,所以對於這股氣流的控制相對與嘴型更是重中之重。它的急緩直接影響到聲音的質量。 很多朋友在初學演奏的時候聲音巨大,但是吹起來很吃力。它主要的毛病就在於沒有掌握好對氣流的控制。 對氣息有兩種評估,第一種就是控制的氣流的氣壓的大小,主要是改變聲音的集中度。另一種就是氣的急緩,主要控制音量。氣流的急緩很好理解,一鼓勁,使勁一吹氣流自然非常急促,聲音也非常大。省氣吹聲音自然小。但是很多初學的朋友並沒有注意到它第二個條件就是口腔內氣壓的變化。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出學的朋友聲音很大,但是仍然很散的原因。初學的朋友只知道一味的將氣吹出去,而忽略了對它的使用,所以很多出學的朋友即使用很薄的哨片仍然覺得很難吹。我一個吹小號的學長曾經跟我說吹號得哄著吹。後來我明白這說的就是你在演奏的時候要控制好你嘴裡的氣壓。很多初學的朋友剛開始吹並不清楚腹式呼吸,用肺擠出來的氣不但力度不夠,而且特別浮躁。雖然一時的量非常大,但是就象一滴水的形狀一樣,大頭大身子小尾巴。用胸腹式呼吸法之後用腹肌穩定的收縮和擴張來控制氣息的氣壓和密度之後聲音不僅會變的結實,而且它會象細水一樣長流,同等量的氣如果做到收放自如的話長度會增加很多倍。而且聲音的質量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在掌握了正確的呼吸以後,對於如何合理使用和控制氣息,還需要常年不間斷地練習,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長音練習。在練習時,首先採用中強的吹奏,而且要做到發音干凈利落,始終保持音量均衡,音準無變化。其次,採用漸強到漸弱的練習。在實際練習中,當音量由強變弱時,氣息也由多變少,由急變緩,氣息變化時,嘴巴對笛頭的控制,也應由松至緊,這兩個方面要協調同步。第三,在有了前兩個的基礎上,就可以進行由很弱到很強,再到很弱的練習。這個練習是先吸足氣,將氣息控制住,然後緩緩將其吹出:練習時要把重點放在吹出多少氣?嘴巴對笛頭控制到什麼程度?如果在起吹時能夠得到一個很弱的音,那麼,後面很強很弱的進行就容易做了。 很多人說呼吸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其實不然。呼吸其實是可以從生理角度來解釋的。 在以往說氣息的帖子里經常會出現把氣吸到肚子里這樣的話,其實並不是說氣進到肚子里,吸到肚子里其實只是一種感覺。肚子里其實沒有放氣的地方,事實上吸進肚子里就是向下壓迫橫隔膜,使胸腔上半部分空隙增大,從而使肺更有效的擴張,從而吸進更多的氣,充分利用每一口氣。這樣一來氣息自然就足了。當然也不是很快就能達到極限,需要更多的練習才能使長音更長,聲音更有力。學會了吸氣,很多人每次都吸的撐的慌為止。如果是在練長音那值得表揚,但是如果您是在演奏樂曲或者練習曲那就不一定完全對了。每次吸足了氣,在氣沒用完的時候就換氣你就會發現上次吸進去沒用完的氣就在那裡存著,演奏的時候根本用不上。如果整個曲子都這樣就象舊電池那樣充一次電少一塊充一次少一塊。很快就會覺得憋的慌。解決的辦法有兩個,一個是算好到下一段需要多少氣再吸,再一個就是在吸氣的時候把上次多餘的氣吐出去。這非常重要。 氣充分吸進肚子後我們要學會利用這些氣,有些人吸進去之後馬上放鬆,氣馬上又回到胸腔。吹出來的音和以前一樣難聽,但是就是不明白。這就是典型的學會了吸氣不會控制。其實吸氣和控制結合好了才能有作用。氣吸進肺中之後我們要保持它的穩定才能保持音的穩定。這時我們要做的就是用腹肌保持緊張的狀態以控制氣息的大小。只有這樣音才能有力,聲音很實。相反如果用肺去控制氣流的大小音則會很無力,而且聲音很扁。腹肌控制著的氣息有控制的呼了出來,路過喉結。這時我們要把喉結打開,讓氣順暢的走過,這樣才會起到作用。之後氣走過氣管進入口腔。口腔的環境同樣也決定著音效。如同笛頭不平整聲音就會很暴躁一個道理,如果口腔內的形狀是圓的,出來的音也會是比較圓潤的,如果口腔內總是在動音色同樣會有不同的差異。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低音很圓,但是高音很扁。因為他們為了更好的下低音而故意把口腔內張開,而為了更好的上高音故意把口腔內的面積縮小。這是個誤區,其實無論演奏高音還是低音,口腔內的環境都是一樣的,只不過低音的時候氣息弱一些,高音的時候腹肌多用力一些,多頂一下。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古典所要求的聲音的統一,也是下低音上高音正確的方法。其實口腔內的形狀起的是笛頭的作用。一個好的口腔內環境也會有很好的音色。這就是為什麼不同的人吹同樣的配置有不同的音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時氣就這樣通過笛頭出來了。如果您是吹古典的要注意的就是呼吸的時候用冬天為了暖手而向手哈氣的感覺來吹管最好。 二嘴型 最開始當然要從震動發省開始,哨片和笛頭震動產生的聲音帶動整隻管來發聲,然後由各個音孔的開合來控制震動的頻率和聲波的走向,達到發出樂音的目的。也就是說sax這種樂器(不單單是sax)簡單的說就是一個震動發聲器,我們所謂的演奏就是控制它的震動來達到發出樂音的目的。這么講來就很容易理解了,發出象驢叫一樣的聲音,嗩吶一樣的聲音,所謂的氣息,嘴型都是一種變換震動的方式。下面我就講一講嘴型,氣息對sax音色的影響。 很多朋友把嘴性單純的理解成把嘴擺成某一種形態來演奏,這的確是正確的,但是我希望大家更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演奏sax的時候擺出的嘴型說白了其實是一種改變內部嘴型的一種表象。要呈現這種嘴型的根本目的還是改變口腔的內環境。下巴拉平:下巴拉平的主要目的就是讓下唇變薄。古典sax演奏中,扁而薄的嘴唇更適合演奏古典sax。因為下唇更敏感,對於控制音源之一——更有好處。哨片是兩個直接音源之一,嘴唇對音源的直接接觸會更直接的影響音色,扁而薄的嘴唇在演奏sax的時候更快速的反應和控制音色的變化,所以在演奏古典的時候比較講求下巴拉平 口輪肌收緊:口輪肌收緊之後口腔內會呈現出一個相對比較圓的空間,氣流從這個空間走過之後氣很平均,所以聲音很暖,很柔和 微笑一樣的收緊兩個嘴角:這樣做之後口腔內會呈現一個向外收的形態,這樣的嘴性能讓您的聲音更緊實,聲音更有彈性 舌頭:在控制聲音方面,嘴內腔起的作用非常大,主要的一個形式就是控制口內腔的形態。在這其中,舌頭的位置當然也非常重要。在中音區的演奏的時候,舌頭的位置應該是平躺在下鄂里的。在中底音音區的演奏的時候,需要更寬闊平穩的氣流,所以這時舌頭應該盡量壓底,使口內腔面積增大,使氣流盡量平穩。在高音的演奏中,舌頭的擺放位置應該是向後隆起的,這樣緊縮口內腔的面積,使氣流更急促,更有「密度」,這樣高音會更容易上。 所謂口型其實就是一個良好控制笛頭的方法。 關於口型有很多爭議。有人說這個對有人說那個對。但是在我看來,嘴型是一種追求完美聲音的一種途徑,每個人有每個人對完美的理解,所以每個人說的在一定意義上都是對,這就需要大家自己去嘗試,去尋找最適合自己的,而不是爭來爭去誰一定對誰一定錯。 sax是由於被卡子固定在一起笛頭和哨片由於氣流的運動產生震動而發聲的。但是如果我們什麼都不管只往裡吹氣我們就會發現沒有控制的聲音乾巴巴的象驢叫一樣漫天飛。這不是我們想要的。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哨片只震動一部分以產生我們想要的優美音色。我們要做的就是把要震動的那一部分含在嘴裡,然後上牙固定住笛頭,嘴唇包住下牙,sax管頂住牙加以固定控制它的震動。 最後要說的就是下唇了,古典sax演奏中下唇應該是薄薄的,這樣就可以非常直觀的了解下牙對哨片的壓力,最重要的就是震動需要一個堅實的支撐來增加它的靈敏度。這樣一來下牙肯定是最好的選擇。如果哨片和牙之間有非常厚的嘴唇墊著,那就如同三級跳最後一腳踩進沙坑。再怎麼努力你都跳不遠。如果嘴唇很厚,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嘴角象兩側拉,使下牙上的嘴唇變薄。如果單純的往兩邊拉你會覺得很累,而且不自然,現在要做的就是嘴角象微笑一樣微微翹起來,這樣既有助於成型又省力。薄薄的下嘴唇控制起來就靈活了嗎?其實也不完全是。很多朋友演奏的時候如果照鏡子會發現自己的下巴象核桃一樣堆在一起。如果那樣演奏勢必會被下唇更大的壓力,而且支撐哨片的中心從下牙又轉移到下巴上,這樣一台大功率起重機又掉進沙坑裡了。所以平坦的下巴也很關鍵。口型的作用其實和卡子一樣,是控制哨片的震動的。所謂控制哨片震動當然要有一個良好的支撐,下牙用來使震動容易控制,那如果沒有一個牢固的力穩定住笛頭那下牙的控制如何實現?所吹sax的時候上牙一定要頂住笛頭。有一次在王恆老師那裡上課,有個考生因為笛頭上沒咬出坑挨罵。沒咬出坑就說明上牙沒有固定住,沒有支撐好。多說一嘴。笛頭還是省著點用,推薦大家使用牙墊。 總結起來有這么幾點:上下牙平齊,微笑的嘴型,平坦的下巴,上牙一定要固定住。 在平時的練習中我建議大家照鏡子吹。注意儀表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嘴型不走樣。 總體歸結下面兩點: 1.演奏的時候,口型類似微笑時的狀態,下唇微微包住牙齒,兩腮緊貼在牙床上,注意上牙不要咬笛頭。下巴下垂微微前移,嘴唇裹住笛頭,力量不要過大,只要笛頭周邊不漏氣就可以了。 2.含笛頭的位置:由於每個人嘴唇的大小薄厚各有不同,牙齒的長短與整齊程度,以及苗頭型號也不同,含笛頭的多少當然也各異。含笛頭的多少以找到最佳震動點、發出理想的聲音為原則和目的。先從笛頭前端少含試吹,逐漸往後一點點多含試吹;然後,再從笛頭後端多含試吹,逐漸往前一點點少含試吹,就是找到了最佳振動點,即可固定合笛頭的位置。 三硬體 最後影響銀色的因素就是樂器以及配件了。採用好的樂器非常的重要,經常地維護樂器也是非常必要的。從學習開始就獲得一件好的樂器所付出的代價遠遠底於採用品質低劣的樂器在學習中和聽覺上所帶來的危害。我們經常聽到的「還可以湊合著來繼續學習」的說法應該被宣告為是不合理的。從學習的最開始,學生就應該擁有一件「質量優良可以保證繼續學習」的樂器。有的有經驗的教師經常面對的是連他本人甚至都吹不出一個音節的劣質樂器。不難想像,在此情形下,學生可能苦幹幾個月或者更長的時間,進而影響到他的口型,演奏的熱情,以及周圍人們對他的印象。 1,樂器的結構 A,金屬。樂器的厚度和強度是否能足以保證樂器不易彎折。(某些「不標准」的樂器採用很軟的金屬製造,以至於使用拇指既能在上面壓出陷窩。)機械繫統的品質看起來是否牢固,機械性能是否優良。在正常壓力下,鍵子不應彎曲。 B,鍵子軟墊。軟墊看起來是否整潔景緻,安裝是否良好。軟墊周圍的印痕是否能准確地接觸音孔中心。如果軟墊有共鳴器,它們是否緊貼和貼平。 C,雜訊。是否能聽到金屬碰金屬的咯噠聲。只要市聽起來不正常的雜訊都應予以校正。D,機械動作。每個鍵子的張力是否相同。彈簧張力在一般情況下是否看起來太強或太弱。每個「鍵架」中的鍵子離音孔的距離是否相同。所有鍵子是否貼音孔太緊或離的太遠。不同產品的實際情況可能會有微笑的差別,但優秀的修理手可以在這方面告訴你一些中肯的意見。軟墊在音孔上面的高度對於音準和音質有著直接的關系。憋悶,呆滯的音質表明機械裝置的動作貼得太緊,而帶野味,開放性的聲音則提醒你的機械裝置的動作抬的太高。 E,彈簧張力。某些鍵子的動作是否出現拖沓的傾向。出現這種情形的原因可能是彈簧較軟或者是彈簧受樞紐束縛。放開鍵子後是否還有音的「反復餘震」,將手指放到鍵子的側面進行這方面的試驗。鍵子到達形成的高點時不應彈回。任何彈回的動作都可能是彈簧較軟或不適當的緩沖裝置造成的。如果彈簧較軟,必須果斷地將其黃掉,且不要採取增加彎度以加大張力的辦法,因為單純增加彎度僅僅是一種臨時性的應急措施 F,滾軸。滾軸來回轉動時是否流暢,不卡殼不抖動。 G,鍵子樞紐。鍵柱和連桿之間不應有間隙。應從兩個方面進行檢查。這一部位十分重要,因為任何間隙都會妨礙電子均勻平整的就位於音孔之上。假如存在縱向的間隙,就會暴露出樂器結構方面工藝粗糙的質量問題。單憑此點,就可以拒絕購置這件樂器。 2演奏測試。 A,滲漏測試。薩克管至低音區Bb音間的每個音發音是否容易。按住#G(鍵並演奏低音區的F--E--D--C音。這些音的發聲不應有差異。測試這些音時試用很輕的力度演奏。試用1--4指法(高音鍵,左手食指鍵,右手食指鍵)演奏中音區的 Bb音,並和採用另一種混合指法(bis)演奏的Bb音進行比較。也許在音質方面有些微小的差異,但發聲的反映應該是相同的。 B,音準。如果薩克管存在任何形式的滲漏,那麼檢查它的音準就沒有什麼意義了。當你確信所有的軟墊蓋合良好時,可實行下列測試。對照A--440的高音認真調音。使用諸如頻閃觀測器之類的電子裝置對調音十分有益。注意樂器暴露的問題可能不完全,如有可能再試驗時,求得其他薩克管手的幫助。 C,發音。這是一個需要徵求專家意見的問題。樂器的所有音域發出的聲音是否均勻一致。在樂譜第三間的C#音和第四間的D音之間,存在不可避免的音質變化,但是,某些樂器比起另外一些樂器來,此種現象更易為人們所察覺,如果是這樣的話,就應該認真看待了。試從樂譜第四間的E音向上至高音區的C#音演奏半音階。演奏時,不要改變口型或氣流,仔細審聽每個音。看它們的音質是否均勻一致。再請另一演奏者採用他自己的笛頭做同樣的試驗。稍微移動以下位置判斷此點,在這種情況下,樂器本身的真實聲音會被較好地判斷確定。在音準和發音問題上,應徵求多方面的意見。 D,音量的平衡。音量的輸出是否均勻一致,或者,是否出現了一個音強,而另一個音弱的現象。測試時不要遷就或壓迫氣流。試採用所有的力量演奏,特別是一個P和P的力度。也要採取離開一定距離審聽的方法。 E,房間。如果有可能,在同一房間里實驗多支樂器,因為這樣可以做大量的聲音測試。在某一房間中發音大致的薩克管有可能在另一個「有活力的」房間中發出很有共鳴的聲音。F,對音。無論音準檢查的結果怎樣,所有樂器都要採用同一音高對音。當選擇一件新的薩克管時,注意你可能還受到前面那件樂器的影響,而且已經記住了某些偏愛的音。這些音一直「吹奏」了很長時間,以至於演奏者可能意識不到他將原來使用的樂器上的調整方法轉用到了新的樂器上,結果,造成了音高因素使用的混亂。除了採用你的笛頭之外,還要用樂器自身配置的笛頭或許在音準和聲音的均勻一致性方面效果更好些。 G,用過或重整過的樂器。一隻好的已經用過的樂器常常優於第二流或者第三流的新製成樂器,但是,必須要謹慎地挑選它們。在此再次提醒大家,此時絕對有必要聽取隨行的內行人的忠告。千萬不要購買那些磨損嚴重,只經過表面「修理」的,僅僅因為它是名牌的薩克管。它可能看起來是新的,但仔細檢查之後,就會發現它那磨損嚴重,不能再做調整的機械部分的致命弱點。 H,完美的薩克管。目前還未問世,鑒於聲學方面的問題,也許它永遠不會出世。因此,在很長的一個時期里,仍需要通過認真的挑選和良好的音樂判斷為自己謀得可能是最佳的樂器。時常上有幾種優良的產品。同一廠家製造的和型號相同的樂器只有微小的質量差別,但是,在做出最終的決定以前,要盡可能地多做一些工作和常識。一隻優良的樂器應該能夠通過上述「所有」步驟的測試。 音色不好首先要多多練習長音,雖然練起來很枯燥, 但卻非常有用的。吹薩克斯,當然都希望吹出最美的音色,怎麼出來好音色呢?眾說紛紜!但歸根結底無非兩個方面--硬體、軟體!所謂硬體就是我們用的器材了,包括:薩克斯管、笛頭、哨片、哨卡,甚至包括房間的環境(不一樣的哦!),所謂軟體當然就是我們的技術,包括口型、控制力、指法還有一項我認為很重要的因素,可能很多薩友並不注意,這就是判斷力!-是對音色的判斷力,也就是說,如果吹奏者自己還不是很確定什麼樣的音色(主觀的東西)才算好音色的話,那就什麼都白費了下面言歸正傳--別去過份的最求高端器材,當然了,一個好笛頭配上適合自己的哨片是好音色的基本保障,我說的是在管子沒有問題(音程准、不漏氣、共鳴也可以),笛頭哨片從客觀上說也都不錯的情況下有很多朋友仍然出不來好音色,這個時候他就開始找原因了:[/b][/size][/align][align=left][size=2][b]管子不好??,嗯!對!「老師」都說了:「5000以下的薩克斯沒有好音色」於是乎開始換管--買個6000的。。。。,開始兩天覺得「嗯,不一樣,有改善!」3天未出,再回頭吹原來那個,「咦?怎麼也差不多啊?」「偶,老師都說了:500以下沒有好笛頭。。。。」,買個800的!開始有了點改善,但還是不盡如人意!「買最貴的哨片!別攔我啊,要不跟你急!。。。。」,弄回來了「唉,有點吹不動!老師說哨片都得修修!磨之。。。。」。。。。就這樣啊就這樣,大把鈔票出去了,換來一堆大師級別的裝備,可就是沒弄出來好音色!說什麼好呢,感覺!!!悟性!!!水平!!!水平技術可以苦練,感覺一部分是天性一部分是熏陶,悟性說白了仍然是感覺,多聽!多聽!多看!多看!別成了器材發燒,技術感冒。嘴型不對的話用什麼好頭好片子都無濟於事的,房子漏風燒什麼暖氣能暖和呢!看好了名師的嘴型(嘴長的肯定不一樣,但作用在笛頭哨片上的那種感覺是可以找到的),感覺找到了,才有可能吹出心儀的音色。器材肯定是重要的,但是不代表有好器材就有好音色,某種程度上人比器材更重要。。。。。拿來大師的裝備乾脆吹不動的大有人在,其實就算可以控制的很好了也不可能和我們平時聽唱片一樣的音色,那是不現實的!我在很多網站看到有些「網上紅人」說他的某個產品如何如何好,「換上去就可以達到什麼什麼吖效果,跟XX大師的音色一樣了」----在心裡罵他一句我先!為什麼罵他?先說說我們聽到的唱片里的音色是怎麼產生的 首先是一個有相當高水準的薩克斯專業演奏員(沒人會請我來錄唱片,除非唱片公司老闆的腦袋著涼了),其次,這個樂手用的頂級的而且經過長時間磨合,非常適合他的器材(假設原來的管子吹了10年,進錄音棚時給他個比這個貴10倍的樂器他也不會換的,否則他隨時有可能被錄音師喊「ka」),另外他是在一個聲場效果極為科學的環境下錄音,這些是第一步。第二步,拾音、錄音,先說棚內錄音,用的麥克動則數萬元,一條連線幾千塊RMB,經過壓縮器、激勵器、均衡器、等一系列高端設備(調式也是高端水準偶,干什麼都一樣,光有設備沒有技術是白費的),錄入磁碟,接下來混音,用的監聽音箱一對買輛夏利車的價可能也不少見,對原聲進行處理---聲大的地方壓縮、聲小的地方擴展,實在不行的地方重錄,難聽的頻段衰減、出彩的頻段提升。。。。。最後做到最大電平接近於0,在平民設備上播放都不會破電平,均衡到音色華麗但很真實,混響到可以陶醉你的心。。。。。這是棚內錄音,現場演出的話,就是拾音的設備換成靈敏度低一些的(太高會把現場雜音都收入!但靈敏度低不等於設備不好偶),把後期混音的步驟先在POST端設置完畢,聽眾聽到的就是已經處理完的效果了,因為沒有了後期的反復監聽、分析、調試,所以通常現場LIVE只是氣氛熱鬧些,真正的音樂效果遠不如錄音棚版,大家如果有機會近距離接觸有些歌手便很容易理解這點了,平時CD里唱的很好啊,怎麼K歌時候和我差不多啊,嘿嘿,這不能說這個歌手唱的不好,而應該說是你唱的好,就比如你和凱莉金在一個房間用凱莉金的高檔器材,你吹出和他一樣的音色,說明你的水平好而不能說他吹的不好,而比如同樣用你的普通器材,凱莉金的音色還是很好,而你的音色就不行,那不能說是你的器材不好,而只能說是你吹的不好。哈哈,有點繞嘴! 綜上所述,我們作為薩克斯發燒友,甚至是些學院派的薩克斯名家,要想弄出百分百和唱片一樣的音色是很難的,不過這並不要緊,要緊的是你必須自己能分辨出你吹的音色怎麼樣是好的,怎麼樣是不好的,只有這樣,假設當你站在錄音間里,才有可能弄出來那種動人的音色,而反之自己對自己音色還沒有一個客觀正確的判斷、根本不知道問題出在哪的話-----那就很遺憾了,再花上幾萬銀子也是白費的

❻ 初學薩克斯,有關嘴型和音色的問題

其實薩克斯的嘴型嚴格的來說並沒有過於嚴格的要求,基本上只要做到這幾點即可。一,上嘴唇自然放鬆,上牙頂在笛頭上。二,兩腮收緊,不可鼓(這點最重要,鼓起兩腮乃吹薩克斯一大禁忌)三,下嘴唇貼緊下牙,且下顎放平。。。。差不多就是如此,所謂的雙包其實應該算是一些技巧上面的東西,但並不是所有曲子都適合的。順便一提,你是自學薩克斯的,這不是說不行,只不過你想真正的吹出一點名堂的話那就需要找人
指導一下。薩克斯不像吉他,可以很容易的自學,而薩克斯技巧上面的東西相當多,而且網上講解的並不是很明確,你也很容易誤入歧途。。。。。。
回答完畢

❼ 薩克斯正確的口型是什麼

薩克斯正確的口型是O型。

❽ 關於吹薩克斯的嘴法

可能是太緊張了。吹管樂器是真的需要樂手自己有放鬆的狀態的。在放鬆的狀態下,嘴部放鬆聲音清楚柔和,呼吸順暢平穩,胳膊手指放鬆輕松不累。放鬆這種狀態是很重要的心態,這需要首先在心理上來解決問題而不是技術問題。心理狀態緊張肌肉僵硬呼吸急促動作僵硬,是很難吹好的 首先要知道緊張的狀態下不僅是吹不好薩克斯,就是做任何事情都會有壞處。快樂,彈跳,輕松准確的樂曲如果樂手緊張就是好樂手也吹不好。增強自信心。這需老師有技巧的有目地的很恰當的鼓勵和支持。初學階段過於追求完美也是不現實的期望。看到進步看到成績,提高自信心。鼓勵來幫助他調整自己的心態。不是多大的問題,心病,只有從心理上有了自信,不要過份的只看到困難而看不到自己的進步,問題就沒有了。 關於吹法。 練習一

.吹口哨:這並不能讓你確實地發聲,只是先作出形狀而已。要注意嘴角的肌肉
在向內的動作,但前提是這個聲音要結實且嘴唇須放鬆。
.保持這個形狀,將一根手指放在下唇之上並推進去,你將會注意到在沒有牙齒
或嘴唇的輔助下,仍然能夠得到良好的支持。嘴角向內收縮的動作會影響下唇
的肌肉,這對薩克斯風的演奏關系很大。同時也要注意下巴要在一個自然的位
置,不要去咬或是不適當的下拉,而且不要向前推擠。你應該也要感覺到下唇
拉開,輕微地向上並離開下顎。

現在可以准備開始吹了。

練習二

.將上排牙齒放在吹嘴的的上面,並確定是在正中央的。從吹嘴頂端的正確距離
,將會因為咬合的方法以及吹嘴的型號不同而有所不同,而且只有經過嘗試錯
誤的過程才能夠將嘴型固定下來,大約是在從吹嘴頂端算約10到15公釐的那個
距離是合理的位置。下唇應該輕微地向內翻,就像發子音'f'或'v'一樣的形狀
。最後要記得把嘴角向中間收攏,Eugene Rousseau對吹奏法的敘述:「 將字
母'V'及'OO'的發音結合在一起。」Sonny Rollins對吹奏法的敘述,則表示如
同說'four'這個字的嘴型。不要太用力擠壓,薩克斯風吹奏法的原則是結實但
放鬆的。
.現在按著中音Si的指法(參考指法表),試著盡可能地拉長及平穩來吹,這個時
候大家很容易會忘記有關呼吸法應注意的事。你必須要知道吹奏法對於呼吸來
說只是一個通氣孔罷了,支持藉由腹部肌肉的收縮的空氣柱是極為重要的。

尋找接觸觸點的位置,沒有方法可以取代在鏡子之前做長音練習。鏡子可以讓你
藉由視覺上觀察而發現許多問題。不要忽視這個練習或是認為一定要結束這個練
習,然後才能進入真正的音樂。如果你沒有辦法維持一個音的穩定,那你將不可
能去練曲子時有所成效。

第一個星期的練習應該要一天要練10至15分鍾-不要多也不要少,嘗試著去讓第
三線的Si音(中音Si)盡可能的穩定,你應該先從幾分鍾的呼吸練習來開始,也可
以試著吹中音域的Do,低一點的La及Sol也可,這個練習對於你進入的第一首曲
子很有幫助。

在吹奏上常見的錯誤:
.嘴角向下拉,以致於產生一個虛弱(weak)不穩定(unsteeady)的聲音。
.嘴角向後拉,這是一個常見於已經會吹豎笛的人犯的錯誤,會導致於產生
束縛限制(restricted)的聲音。
.下頜(骨)內折向上往嘴唇的方向,這通常會造成薄弱(feeble)的聲音。
.吹嘴含得太少,會產生抖動(wavering)及悶暗不清楚(muffled)的聲音。
.吹嘴含得太多,會產生吵雜刺耳(raucou)的聲音。
.下唇翻得太少,會比較無法控制。
.下唇翻得太多,也會導致一個虛弱(weak)不穩定(unsteady)的聲音產生。
.下巴向前推擠,會產生吵雜刺耳(raucou)的聲音,或是無法控制。

❾ 怎樣練吹薩克斯

猜測你已經有薩克斯,而且正在練習,個人認為薩克斯主要考驗演奏者的氣息和手指靈活度,最後才是對音樂情感的把握(達到最後一條需要大量的練習以及個人的天賦,可先不做考慮)

氣息。有很多愛上薩克斯的人都是因為薩克斯那獨有的悲愴而憂傷、略帶有磁性的低音,但是很多薩克斯練習者卻急於求成,過於追求手指靈活度而忽略薩克斯的氣息練習,導致氣息、音色跟不上演奏技巧

練習氣息,最有效的就是長音練習,把一個音吹出來很容易,但是要平穩的,持續的吹好一個音卻很難,怎麼辦呢?

吹奏長音,從低音到高音每一個音每天都練習N次,要堅持不懈,不要因為簡單而輕視長音練習,最重要就是堅持不懈!半途而廢事練不好的!

手指靈活度,推薦練習音階。如果一天只有10分鍾練習薩克斯,許多人可能會練習眼前的曲子,但我認為音階才是重中之重。音階不僅可以練習手指的靈活度,還可以熟悉五線譜,我們練習薩克斯的人可不如練習鋼琴的一樣熟悉五線譜。

練習音階,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為以後吹奏和薩克斯不同調的歌曲(即移調)打基礎。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祝你成功!

閱讀全文

與薩克斯嘴巴訓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體育信息的研究方法 瀏覽:318
口袋最簡單的方法怎麼折呢 瀏覽:18
壓力表的常見問題和解決方法 瀏覽:151
腎上腺素的釋放水平檢測方法 瀏覽:279
儀表總耗氣量的計算方法有哪些 瀏覽:921
每天百分比計算方法 瀏覽:176
98乘以99分之8的簡便方法 瀏覽:492
如何求零點解決方法 瀏覽:416
購買佛壁的正確方法圖解 瀏覽:478
如何快速學好基本功的方法 瀏覽:329
耐力跑的訓練方法教案 瀏覽:299
風險管理方法如何區分定性定量 瀏覽:195
正確魚塘殺蟲方法 瀏覽:619
無油洗發水的正確方法 瀏覽:35
浮漂切胚方法視頻 瀏覽:639
解奶正確方法 瀏覽:776
腳燒傷了怎麼辦最快的方法 瀏覽:850
拼裝式床頭與床包的連接方法 瀏覽:921
腸胃積熱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500
三星s44g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