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利用Leveny-Jennings質控圖來分析日常工作處於在控還是失控
應用Levey一Jennings質控圖進行臨床化學室內質控,的質控測定值同時超出面十1:或牙一1:控制限,1飛:十個已為廣大臨床檢驗工作者所熟知。但是,由於其僅使用單一連續的質控測定值同時處於均值(習的同一側。質控規則,顯得較為粗糙。如果在此基礎上應用「Westgard 1.3每天隨病人標本測定高值和低值兩份質控血清,測得多規則控制方法」,則假失控和假告警概率降低,誤差檢出結果分別填人各自的Levey一Jennings質控圖「空圖」中,根能力增強,失控時,對導致失控產生的分析誤差的類型有較據以上規則判斷試驗批結果在控或失控
⑵ 什麼是質量控制圖法
控制圖又稱為管制圖。由美國的貝爾電話實驗所的休哈特(W.A.Shewhart)博士在1924年首先提出管制圖使用後,管制圖就一直成為科學管理的一個重要工具,特別在質量管理方面成了一個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它是一種有控制界限的圖,用來區分引起質量波動的原因是偶然的還是系統的,可以提供系統原因存在的信息,從而判斷生產過程是否處於受控狀態。控制圖按其用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供分析用的控制圖,用控制圖分析生產過程中有關質量特性值的變化情況,看工序是否處於穩定受控狀;再一類是供管理用的控制圖,主要用於發現生產過程是否出現了異常情況,以預防產生不合格品。
⑶ 如何繪制室內質控圖
1.1 確定控制圖組成
控制圖的類型有許多種,本文選用NH3-N的空白值來製作平均值—極差控制圖(—R圖)。—R圖的基本圖形組成見表一。
空白值的獲得方法一般為每天測定一次平行樣,在一定的時間間隔內積累20組以上的數據。在本例中, 選用20組空白平行測定值,則表一中的A=1.880,D3=0,D4=3.267。
1.2 製作步驟
1.2.1 計算統計量
打開EXCEL2000,在A1~P1單元格中分別輸入以下欄位名:序號、x1、x2(一組平行測定值)、(每組均值)、UCLX、UWLX、UALX、CLX()、LALX、LWLX、LCLX、R(每組極差)、UCLR、UWLR、UALR、CLR()。
在D3單元格中輸入「=(B3+C3)/2」;H2單元格中輸入「=AVERAGE($D$3:$D$22)」;L3單元格中輸入「=ABS(B3-C3)」;P2單元格中輸入「=AVERAGE($L$3:$L$22)」。當然,公式輸入也可使用EXCEL的粘貼函數功能。其它統計量參見表一中的公式輸入到第二行,只是要將其中的、換成相應單元格的地址。
第2、3行的公式輸入完成後,將各單元格的公式全部向下一直復制到第22行。
在A2~A22單元格中依次輸入數字0~20,使其作為圖表的橫坐標。
將准備好的20組數據輸入B3~C22區域。輸入完畢後,整個表格中的所有統計量立即完成計算。
本例中除、R外將每種統計量設為21個的原因是為了使隨後製作的圖表完整、美觀,否則圖表在靠近Y軸附近將出現空缺。
1.2.2製作圖表
在完成計算的上述工作表中,選中除x1、x2、、R以外所有記錄(A2:A22,E2:K22,M2:P22)
單擊常用工具欄上的圖表按鈕,彈出圖表向導。在圖表類型中單擊「XY散點圖→無數據點平滑線散點圖」。單擊「下一步」,在圖表選項卡的圖表標題欄中填入「—R圖」,在數值(X)軸欄中填入「序號」,在數值(Y)軸欄中填入「統計量(mg/L)」。網格線選項卡和圖例選項卡中全部不選。單擊「完成」。現在控制圖的框架已初步形成,接下來就是要把圖表調整到最佳狀態。滑鼠指向X軸右擊,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坐標軸格式→刻度」,將最大值設為20,主要刻度單位設為1。其它如字體、字型、字型大小、小數位數均可在相應的選項卡中設為最佳。在曲線旁顯示該曲線標志的方法如下:單擊選中一條曲線,單擊該曲線最右側顯現的隱藏數據點標志,出現雙向交叉標志時右擊,選擇「數據點格式→數據標志→顯示值」,確定後兩次單擊該值,在出現的文本框中填入標志,例如「UCL(0.0317)」。這種方法製作曲線標志的優點是該標志永遠固定在曲線旁邊。控制圖的結構現在全部完成
如果想檢驗選用來製作控制圖的20組數據是否符合要求,可以將、R作為新序列加入圖表。具體方法是在繪圖區空白處右擊,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數據源→序列→添加」,在「Y值」框中單擊按紐,隨後到工作表中選中或R的20個數據,回到數據源窗口單擊「確定」,現在或R的曲線就作為新的序列添加到圖表中。將滑鼠指向新序列的曲線右擊,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圖表類型→XY散點圖→折線散點圖」,單擊「確定」。繼續將滑鼠指向曲線右擊,選擇「數據系列格式→數據標志→顯示數據標志」,單擊「確定」,則數據點附近顯示0~20的序列。
如果要把以後獲得的質控數據點入控制圖中進行控制,就在工作表後添加四個欄位名,即兩個平行樣、均值、極差。將均值和極差加到圖表中的方法同前段,唯一不同之處在於應先選定均值和極差20個數據的區域,然後再將獲得的數據填入,並逐一向下復制公式。具體結構見圖一。該過程最奇妙的是輸入一組數據,就在圖表的相應系列上自動增加一個點,非常方便。
⑷ 質量控制圖的使用
但當某一個結果超出了隨機誤差的允許范圍時,運用數理統計的方法,可以判斷這個結果是異常的、不足信的。
問世數十年來,質量控制圖在眾多現代化工廠中得到了普遍應用,並憑借其強大的分析功能,為工廠帶來豐厚的實時收益。最初的控制圖分為計量型與計數型兩大類,包含七種基本圖表。
計量型控制圖包括:
1.Xbar-R chart均值-極差控制圖:對於計量數據而言,這是常用最基本的控制圖。它的控制對象為長度、重量、純度、時間和生產量等計量值的場合,這時的樣本數≤10。2.Xbar-S chart均值-標准差控制圖:當樣本容量大小n>10時,這時應用極差估計總體標准差的效率降低,需要用S圖來代替R圖。3.X-MR chart 單值-移動極差控制圖:適合於只能取一個值的控制(如化工等氣體與液體流程式過程,產品均勻的場合,因此它判斷過程變化的靈敏度也要差一些)
計數型控制圖包括:
1.P 控制圖(不合格率控制):用於控制對象為不合格品率或合格品率、交貨延遲率、缺勤率、差錯率等計數值質量指標的場合。(用於可變樣本量的不合格品率)
2.NP控制圖:用於控制對象為不合格品數的場合。設n為樣本大小,P為不合格品率,則NP為不合格品個數,取NP為不合格品數控制圖的簡記記號。NP圖用於樣本大小相同的場合。(用於固定樣本量的不合格品數)
3.U控制圖:當樣品的大小變化時,應將一定單位中出現的缺陷數換算為平均單位缺陷數後用U控制圖。(用於可變樣本量的單位缺陷數)
4.C控制圖:用於控制一部機器,一個部件,一定的長度,一定的面積或任何一定的單位中所出現的缺陷數目。C圖用於樣本大小相等的場合。(用於固定樣本量的缺陷數)
另一方面,由於質量控制圖可以起到這種監測的仲裁作用。因此實驗室內質量控制圖是監測常規分析過程中可能出現誤差.控制分析數據在一定的精密度范圍內,保證常規分析數據質量的有效方法。
在實驗室工作中每一項分析工作都由許多操作步驟組成,測定結果的可信度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如果對這些步驟、因素都建立質量控制圖,這在實際工作中是無法做到的,因此分析工作的質量只能根據最終測量結果來進行判斷。
對經常性的分析項目,用控制圖來控制質量,編制控制圖的基本假設是:測定結果在受控的條件下具有一定的精密度和准確度,並按正態分布。若以一個控制樣品,用一種方法,由一個分析人員在一定時間內進行分析,累積一定數據。如這些數據達到規定的精密度、准確度(即處於控制狀態),以其結果一一分析次序編制控制圖。在以後的經常分析過程中,取每份(或多次)平行的控制樣品隨機地編入環境樣品中一起分析,根據控制樣品的分析結果,推斷環境樣品的分析質量。
現代工業生產通常是按照同一設計、採用同樣的原料、在相同的設備和操作條件下進行的,產品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均勻的,又由於許多不可避免的隨機因素的作
用,產品質量又必然會有波動。若沒有系統性因素的作用,則產品質量特徵是服從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這使數理統計方法有可能應用到質量管理中去,從而產生了統
計質量控制的理論和方法。那麼,常用的統計質量控制的分析方法及用途都有哪些?
統計質量控制分析方法之一:排列圖法
利用排列圖尋找影響質量主次因素的一種有效方法。
統計質量控制分析方法之二:統計調查表法
利用專門設計的統計表對質量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和粗略分析質量狀態的一種方法。
統計質量控制分析方法之三:直方圖法
將收集到的質量數據進行分組整理,繪製成頻數分布直方圖,用以描述質量分布狀態的一種分析方法。
統計質量控制分析方法之四:分層法
將調查收集的原始數據,根據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按某一性質進行分組、整理的分析方法。
統計質量控制分析方法之五:因果分析圖法
利用因果分析圖來系統整理分析某個質量問題(結果)與其產生原因之間關系的有效工具。
統計質量控制分析方法之六:控制圖
用途主要有兩個:過程分析,即分析生產過程是否穩定。過程式控制制,即控制生產過程質量狀態。
統計質量控制分析方法之七:相關圖
在質量控制中它是用來顯示兩種質量數據之間關系的一種圖形。
以上就是統計質量控制的幾種分析方法及用途,它不僅適用於質量控制,更可應用於一切管理過程。採用統計質量控制的這幾種方法可以幫助企業在質量控制上真正作到"事前"預防和控制。
如想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網路搜盈飛無限,登陸官網,您可以了解到更多關於質量控制方面的資料。
⑹ 實驗室可以從質控圖中什麼的分布及變化趨勢評估分析過程中是否受控分析結果是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01
⑺ 什麼是質量控制圖
質量控制圖
質量控制圖的繪制及使用
對經常性的分析項目常用控制圖來控制質量。質量控制圖的基本原理由W.A.Shewart提出的,他指出:每一個方法都存在著變異,都受到時間和空間的影響,即使在理想的條件下獲得的一組分析結果,也會存在一定的隨機誤差。但當某一個結果超出了隨機誤差的允許范圍時,運用數理統計的方法,可以判斷這個結果是異常的、不足信的。質量控制圖可以起到這種監測的仲裁作用。因此實驗室內質量控制圖是監測常規分析過程中可能出現誤差.控制分析數據在一定的精密度范圍內,保證常規分析數據質量的有效方法。
在實驗室工作中每一項分析工作都由許多操作步驟組成,測定結果的可信度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如果對這些步驟、因素都建立質量控制圖,這在實際工作中是無法做到的,因此分析工作的質量只能根據最終測量結果來進行判斷。
對經常性的分析項目,用控制圖來控制質量,編制控制圖的基本假設是:測定結果在受控的條件下具有一定的精密度和准確度,並按正態分布。若以一個控制樣品,用一種方法,由一個分析人員在一定時間內進行分析,累積一定數據。如這些數據達到規定的精密度、准確度(即處於控制狀態),以其結果一一分析次序編制控制圖。在以後的經常分析過程中,取每份(或多次)平行的控制樣品隨機地編入環境樣品中一起分析,根據控制樣品的分析結果,推斷環境樣品的分析質量。
質量控制圖的基本組成見圖9—9。
預期值——即圖中的中心線;
目標值——圖中上、下警告限之間區域;
實測值的可接受范圍——圖中上、下控制限之間的區域;
輔助線——上、下各一線,在中心線兩側與上、下警告限之間各一半處。
1.均數控制圖( 圖)
控制樣品的濃度和組成,使其盡量與環境樣品相似,用同一方法在一定時間內(例如每天分析一次平行樣)重復測定,至少累積20個數據(不可將20個重復實驗同時進行,或一天分析二次或二次以上),按下列公式計算總均值( )、標准偏差(s)(此值不得大於標准分析方
法中規定的相應濃度水平的標准偏差值)、平均極差( )等。
以測定順序為橫坐標,相應的測定值為縱坐標作圖。同時作有關控制線。
中心線——以總均數 估計 ;
上、下控制限——按 值繪制;
上、下警告限——按 值繪制;
上、下輔助線——按 值繪制。
在繪制控制圖時,落在 范圍內的點數應約占總點數的68%。若少於50%,則分布不合適,此圖不可靠。若連續7點位於中心線同一例,表示數據失控,此圖不適用。
控制圖繪制後,應標明繪制控制圖的有關內容和條件,如測定項目、分析方法、溶液濃度、溫度、操作人員和繪制日期等。
均數控制圖的使用方法:根據日常工作中該項目的分析頻率和分析人員的技術水平,每間隔適當時間,取兩份平行的控制樣品,隨環境樣品同時測定,對操作技術較低的人員和測定頻率低的項目,每次都應同時測定控制樣品,將控制樣品的測定結果( )依次點在控制圖上,根據下列規定檢驗分析過程是否處於控制狀態。
(1) 如此點在上、下警告限之間區域內,則測定過程處於控制狀態,環境樣品分析結果有效;
(2) 如果此點超出上、下警告限,但仍在上、下控制限之間的區域內,提示分析質量開始變劣, 可能存在「失控',傾向,應進行初步檢查,並採取相應的校正措施:
(3) 若此點落在上、下控制限之外,表示測定過程「失控",應立即檢查原因,予以糾正。環境樣品應重新測定;
(4) 如遇到7點連續上升或下降時(雖然數值在控制范圍之內),表示測定有失去控制傾向, 應立即查明原因,予以糾正;
(5) 即使過程處於控制狀態,尚可根據相鄰幾次測定值的分布趨勢,對分析質量可能發生的問題進行初步判斷。當控制樣品測定次數累積更多以後,這些結果可以和原始結果一起重新計算總均值、標准偏差,再校正原來的控制圖。
以上為精密度控制圖
准確度控制圖。准確度控制圖是直接以環境樣品加標回收率測定值繪制而成的同理,在至少完成20份樣品和加標樣品測定『後,先計算出各次加標回收率(P),再算出 和加標回收率標准偏差sP,由於加標回收率受到加標量大小的影響,因此一般加標量應盡量與樣品中
待測物質含量相近;當樣品中待測物含量小於測定下限時,按測定下限的量加標;在任何情況下,加標量不得大於待測物含量的三倍,加標後的測定值不得超出方法的測定上限。
2.均數—極差控制圖( 圖)
有時分析平行樣的平均值 與總均值很接近,但極差較大,顯然屬質量較差。而採用均數—極差控制圖就能同時考察均數和極差的變化情況。
( 圖)控制圖包括下述內容:
均數控制部分
中心線—— ;
上、下控制限—— ;
上、下警告限——
上、下輔助線——
極差控制圖部分 」
上控制限—— ;
上警告限—— ;
上輔助線—— ;
下控制限—— 。
系數A2、D3、D4可從表9—14查出。
系數 2 3 4 5 6 7 8
A2
D3
D4 1.88
0
3.27 1.02
0
2.58 0.73
0
2.28 0.58
0
2.12 0.48
9 0
2.00 0.42
0.076
1.92 0.37
0.136
1.86
因為極差愈小愈好,故極差控制圖部分沒有下警告限,但仍有下控制限。在使用過程中,如R值穩定下降,以至 (即接近下控制限);則表明測定精密度已有提高,原質量控制圖失效,應根據新的測定值重新計算Z、互和各相應統計量,改繪新的 —R圖(圖9—13)。
—R圖使用原則也一樣,只是兩者中任一個超出控制限(不包括及固部分的下控制限),即認為「失控",故其靈敏度較單純的 圖或R圖高。
由於實際上樣品濃度是變化的,而 -R圖中R值隨濃度改變而變化,因此需要繪制一系列不同濃度水平的反圖。在使用及固時最關心的是R值是否超出上控制限,故可對每一監測項目繪制一系列各種濃度范圍的上控制限表格,把不同濃度范圍的上控制限數據處理到最接近的整數(高濃度時)或保留一位小數。這一系列的R值稱為臨界限(Rc),用它作為不同濃度水平的極差控制是很方便實用的。見表9—16。圖使用原則也一樣,只是兩者中任一個超出控制限(不包括及固部分的下控制限),即認為「失控",故其靈敏度較單純的 圖或R圖高。
由於實際上樣品濃度是變化的,而 -R圖中R值隨濃度改變而變化,因此需要繪制一系列不同濃度水平的反圖。在使用及固時最關心的是R值是否超出上控制限,故可對每一監測項目繪制一系列各種濃度范圍的上控制限表格,把不同濃度范圍的上控制限數據處理到最接近的整數(高濃度時)或保留一位小數。這一系列的R值稱為臨界限(Rc),用它作為不同濃度水平的極差控制是很方便實用的。見表9—16。圖使用原則也一樣,只是兩者中任一個超出控制限(不包括及固部分的下控制限),即認為「失控",故其靈敏度較單純的 圖或R圖高。
由於實際上樣品濃度是變化的,而二、實驗室內質量控制
內部質量控制是實驗室分析人員對分析質量進行自我控制的過程。一般通過分析和應用某種質量控制圖或其他方法來控制分析質量。
⑻ 完整質控圖的要素
完整的質控圖的要素有七個魚骨圖分布圖,五y.然後還要思維導圖思維風暴等相關的基礎
⑼ 醫學檢驗生化質控圖怎麼分析
生化質控圖常用的有L-J質控圖,Westgard質控圖,功效函數圖等。各種圖有其特定的規則,可依據我的提示上網查或翻閱相關書籍。
⑽ 在質量控制中要分析判斷質量分布狀態應採用什麼方法
直方圖法。
解析:
直方圖法:把離散狀態分布的數據用豎條在圖表上標出,根據顯示出的圖樣變化,在縮小的范圍內尋找出現問題的區域,從中得知數據平均水平偏差並判斷總體質量分布情況。
直方圖作用
1、顯示質量波動的狀態,分析質量原因;
2、較直觀地傳遞有關過程質量狀況的信息,測量工序能力,估計工序不合格品率;
3、通過研究質量波動狀況之後,就能掌握過程的狀況,從而確定在什麼地方集中力量進行質量改進工作。
(10)質控圖的分析方法擴展閱讀:
質量控制的應用:
在企業領域,質量控制活動主要是企業內部的生產現場管理,它與有否合同無關,是指為達到和保持質量而進行控制的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方面的活動。
質量檢驗從屬於質量控制,是質量控制的重要活動。在國際上,質量控制對象根據它們的重要程度和監督控制要求不同,可以設置「見證點」或「停止點」。「見證點」和「停止點」都是質量控制點,由於它們的重要性或其質量後果影響程度有所不同,它們的運作程序和監督要求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