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吸附色譜分析方法和適用范圍

吸附色譜分析方法和適用范圍

發布時間:2022-06-30 04:07:38

㈠ 吸附色譜中常用的吸附劑種類及其應用范圍和原理

常用的吸附劑有以碳質為原料的各種活性炭吸附劑和金屬、非金屬氧化物類吸附劑(如硅膠、氧化鋁、分子篩、天然黏土等)。
衡量吸附劑的主要指標有:對不同氣體雜質的吸附容量、磨耗率、松裝堆積密度、比表面積、抗壓碎強度等。用於濾除毒氣,精煉石油和植物油,防止病毒和黴菌,回收天然氣中的汽油以及食糖和其他帶色物質脫色等。
工業上常用的吸附劑有:硅膠、活性氧化鋁、活性炭、分子篩等,另外還有針對某種組分選擇性吸附而研製的吸附材料。氣體吸附分離成功與否,極大程度上依賴於吸附劑的性能,因此選擇吸附劑是確定吸附操作的首要問題。
是將木炭、果殼、煤等含碳原料經炭化、活化後製成的。活化方法可分為兩大類,即葯劑活化法和氣體活化法。葯劑活化法就是在原料里加入氯化鋅、硫化鉀等化學葯品,在非活性氣氛中加熱進行炭化和活化。氣體活化法是把活性炭原料在非活性氣氛中加熱,通常在700℃以下除去揮發組分以後,通入水蒸氣、二氧化碳、煙道氣、空氣等,並在700~1200℃溫度范圍內進行反應使其活化。活性炭含有很多毛細孔構造所以具有優異的吸附能力。因而它用途遍及水處理、脫色、氣體吸附等各個方面。

㈡ 吸附色譜和分配色譜有什麼不同

一、吸附色譜(adsorption
chromatography)
又叫液固色譜法:流動相是液體,固定相是固體。
分離原理:固定相是固體吸附劑,吸附劑是多孔性微粒物質表面有吸附中心。樣品組分與流動相競爭吸附中心。各組分的吸附能力不同,使組分在固定相中產生保留時間不同和實現分離。
固定相:
固定相通常是強極性的硅膠、氧化鋁、活性炭、聚乙烯、聚醯胺等固體吸附劑。活性硅膠最常用。
流動相:
弱極性有機溶劑或非極性溶劑與極性溶劑的混合物,如正構烷烴(己烷、戊烷、庚烷等)、二氯甲烷/甲醇、乙酸乙酯/乙腈等。
應用:
對於極性,結構異構體分離和族分離仍是最有效的方法,如農葯異構體分離、石油中烷、烯、芳烴的分離。
缺點是容易產生不對稱峰和拖尾現象。
二、分配色譜
原理:
固定液機械的吸附在惰性載體上,樣品分子依據他們在流動相和固定相間的溶解度不同,分別進入兩相分配而實現分離。
固定相:將一種極性或非極性固定液吸附在惰性固相載體上。如全多孔微粒硅膠吸附劑。
根據極性不同分類:
正相分配色譜—固定相載體上塗布的是極性固定液;
流動相是非極性溶劑;
可分立極性較強的水溶性樣品;
弱極性組分先洗脫出來。
反相分配色譜—固定相載體上塗布的是非極性或弱極性固定液;
流動相是極性溶劑;
強極性組分先洗脫出來。
液-液分配色譜固定相中的固定液體往往容易溶解到流動相中去,所以重現性很差,且不能進行梯度洗脫,已經不大為人們所採用。

㈢ 吸附色譜法的介紹

吸附色譜法常叫做液-固色譜法(Liquid-Solid Chromatography,簡稱LSC),它是基於在溶質和用作固定固體吸附劑上的固定活性位點之間的相互作用。

㈣ 急求幫忙,,試回答下列各種色譜方法分離化合物的簡單原理、特點和應用范圍

它們分別代表:空間排阻色譜法、吸附色譜法、分配色譜法、離子交換色譜法;
分配色譜法:利用被分離組分在固定相與流動相中的溶解度差別所造成的分配系數差別而被分離。根據流動相和固定相的極性,可分為正相色譜和反相色譜,用正相色譜可分離極性、中等級性的化合物;利用方向色譜可分離弱極性和非極性化合物。
吸附色譜法:各組分與流動相分子爭奪吸附劑表面活性中心,利用吸附劑對不同組分的吸附能力差異而實現分離。適用:分析酸性或中性物質。
離子交換色譜法:依據被測組分與離子交換劑交換能力(親和力)不同而實現分離。適合分離離子化合物。
空間排阻色譜法:利用被測組分分子大小不同、在固定相上選擇性滲透實現分離。適合分離大分子化合物。

㈤ 色譜技術應用於哪些領域

色譜法(層析法)是現代分析化學中重要的分離、分析技術,它是由俄國植物學家茨維特發明的。

茨維特早年曾在日內瓦大學學習物理學、化學,對物質的物理、化學屬性有了些了解。回國後,他致力於用物理學、化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植物學,強調深入細胞內部研究。比起同行,他的觀點富有創意,也正是這種創新精神才導致新方法的發明。

茨維特的研究課題是葉綠體,他認為葉綠體是葉綠素和清蛋白的混合物——葉綠蛋白。它成分復雜,含有不止一種綠色色素。此觀點當時不被認同。他力圖通過實驗證明自己的結論。多次實驗後,他發現存在兩種葉綠素:葉綠素a和b。葉綠素a當時已經被提純了,但葉綠素b尚無法製得。為使理論更有說服力,他決心把葉綠素b從溶液中分離出來。經過不斷實驗和摸索,他發明了極其簡單卻十分有效的分離儀器:一根玻璃管填充以白堊或氧化鋁。不同物質在流動相中有不同吸附系數,含有多種組分的物質通過吸附柱後依次有規律地排列,這樣就將物質分離出來且不改變原性狀。他把此方法與多色光通過棱鏡分色類比,把新方法命名為色譜法。利用色譜法,他順利分離出了葉綠素b,證實了自己的理論。

科學界對這種簡單儀器的可靠性持懷疑態度,認為缺乏理論依據且實驗數據不可靠。後來茨維特詳細闡述了色譜過程的理論依據,公布了對大量物質吸附特性的研究,還用它分離出類胡蘿卜素等重要物質。雖然色譜法已為眾人所知,但遺憾的是直至茨維特去世也沒得到推廣。

經後人努力,色譜技術得到發展,被廣泛應用於化學、生物學、醫葯學、石油化工等領域,在科學和工業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㈥ 常見的色譜分離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蛋白質純化方法有離子交換色譜、親和色譜、電泳、疏水色譜等等 離子交換色譜:蛋白質和氨基酸一樣會兩性解離,所帶電荷決定於溶液pH。pH小於pI時蛋白質帶正電,pH大於pI時蛋白質帶負電。不同蛋白質等電點的蛋白質在同一個溶液中,表面電荷情況不同。離子交換就是利用不同蛋白質在同一溶液中表面電荷的差異來實現分離的。 親和色譜:生物大分子有一個特性,某些分子或基因對它們有特異性很強的吸附作用。如鎳柱中Ni可以與His標簽的蛋白結合,這種只針對一種或一類物質的吸附就是親和色譜的原理。 電泳:SDS-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SDS能斷裂分子內和分子間氫鍵,破壞蛋白質的二級和三級結構,強還原劑能使半胱氨酸之間的二硫鍵斷裂,蛋白質在一定濃度的含有強還原劑的SDS溶液中, 與SDS分子按比例結合,形成帶負電荷的SDS-蛋白質復合物,這種復合物由於結合大量的SDS,使蛋白質喪失了原有的電荷狀態形成僅保持原有分子大小為特徵的負離子團塊,從而降低或消除了各種蛋白質分子之間天然的電荷差異,由於SDS與蛋白質的結合是按重量成比例的,因此在進行電泳時,蛋白質分子的遷移速度取決於分子大小。 疏水色譜:疏水色譜基於蛋白質表面的疏水區與介質疏水配體間的相互作用...

㈦ 吸附色譜分離法有哪些 該法的優缺點是什麼啊

有層析色譜,離子交換色譜等。優點是可以實現常規不容易分離物質的分離,分離效率高。缺點嘛,這個沒有可比性,沒法講的。來源:分離材料網

㈧ 常用的色譜介質有哪些,各適用於何種狀況下的分離

1、色譜方法根據分離機制的不同可分為吸附色譜、分配色譜、離子交換色譜、凝膠過濾(分子篩)色譜和親和色譜等.2、(1)吸附色譜法是指混合物隨流動相通過吸附劑時,由於該吸附劑對不同物質有不同的吸附力而使混合物分離的方法.(2)分配色譜系法是利用固定相與流動相之間對待分離組分溶解度的差異來實現分離.(3)離子交換色譜法是利用離子交換原理和液相色譜技術的結合來測定溶液中陽離子和陰離子的一種分離分析方法.凡在溶液中能夠電離的物質通常都可以用離子交換色譜法進行分離.(4)凝膠色譜法又叫凝膠色譜技術,是六十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一種快速而又簡單的分離分析技術,由於設備簡單、操作方便,不需要有機溶劑,對高分子物質有很高的分離效果.(5)親和色譜法是將相互間具有高度特異親和性的二種物質之一作為固定相,利用與固定相不同程度的親和性,使成分與雜質分離的色譜法.

㈨ 液相色譜中吸附色譜法有什麼特點

吸附色譜法的固定相為吸附劑,色譜的分離過程是在吸附劑表面進行的,不進入固定相的內部。與氣相色譜不同,流動相(即溶劑)分子也與吸附劑表面發生吸附作用。在吸附劑表面,樣品分子與流動相分子進行吸附競爭,因此流動相的選擇對分離效果有很大的影響,一般可採用梯度淋洗法來提高色譜分離效率。在聚合物的分析中,吸附色譜一般用來分離添加劑,如偶氮染料、抗氧化劑、表面活性劑等,也可用於石油烴類的組成分析。

閱讀全文

與吸附色譜分析方法和適用范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沉積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瀏覽:981
基金凈資產的計算方法在哪裡約定 瀏覽:395
怎麼快速學習數學的方法 瀏覽:256
鑒定母牛發情常用哪些方法 瀏覽:9
學生黨下橫叉的快速方法 瀏覽:504
綠蘿生蟲子怎麼辦最快的方法 瀏覽:514
女性最佳取環方法 瀏覽:363
手機信號最強的方法 瀏覽:802
圖片粘貼排版方法視頻 瀏覽:373
抗疫和防疫的方法和技巧手抄報 瀏覽:75
小學生如何能快速答卷的方法 瀏覽:76
當體溫升高時常用哪些方法降溫 瀏覽:38
車窗拋物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604
鹽水去頭屑的最佳方法 瀏覽:227
冬季開花花卉怎麼養正確方法圖文 瀏覽:957
如何製作腐植酸的方法 瀏覽:47
體育信息的研究方法 瀏覽:321
口袋最簡單的方法怎麼折呢 瀏覽:19
壓力表的常見問題和解決方法 瀏覽:154
腎上腺素的釋放水平檢測方法 瀏覽: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