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商品分析管理方法

商品分析管理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28 17:42:00

如何進行商品ABC分類管理

ABC管理法(ABC Analysis) 是根據事物的經濟、技術等方面的主要特徵,運用數理統計方法,進行統計、排列和分析,抓住主要矛盾,分清重點與一般,從而有區別地採取管理方式的一種定量管理方法。又稱巴雷托分析法、主次因分析法 、ABC分析法、分類管理法、重點管理法。它以某一具體事項為對象,進行數量分析,以該對象各個組成部分與總體的比重為依據,按比重大小的順序排列,並根據一定的比重或累計比重標准,將各組成部分分為ABC3類,A類是管理的重點,B類是次重點,C類是一般 。 ①收集數據,列出相關元素統計表。 ②統計匯總和整理。 ③進行分類,編制ABC分析表。 ④繪制ABC分析圖。 ⑤根據分類,確定分類管理方式,並組織實施。ABC管理法使用舉例我們以庫存管理為例來說明ABC法的具體應用。如果我們打算對庫存商品進行年銷售額分析,那麼:首先,收集各個品目商品的年銷售量,商品單價等數據。 其次,對原始數據進行整理並按要求進行計算,如計算銷售額、品目數、累計品目數、累計品目百分數、累計銷售額、累計銷售額百分數等。 第三,作 ABC分類表。在總品目數不太多的情況下,可以用大排隊的方法將全部品目逐個列表。按銷售額的大小,由高到低對所有品口順序排列;將必要的原始數據和經過統計匯總的數據,如銷售量、銷售額、銷售額百分數填入;計算累計品目數、累計品目百分數、累計銷售額、累計銷售額百分數;將累計銷售額為6O-8O%的前若干品目定為A類;將銷售額為20-30%左右的若干品目定為B類;將其餘的品目定為C類。如果品目數很多,無法全部排列在表中或沒有必要全部排列出來,可以採用分層的方法,即先按銷售額進行分層,以減少品目欄內的項數,再根據分層的結果將關鍵的A類品目逐個列出來進行重點管理。 第四,以累計品目百分數為橫坐標,累計銷售額百分數為縱坐標,根據ABC分析表中的相關數據,繪制ABC分析圖。 第五,根據 ABC分析的結果,對 ABC三類商品採取不同的管理策略。 ABC分類法還可以應用到質量管理、成本管理和營銷管理等管理的各個方面。 在質量管理中,我們可以利用ABC分析法分析影響產品質量的主要因素,採取相應的對策。例如,我們列出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包括,外購件的質量、設備的狀況、工藝設計、生產計劃變更、工人的技術水平、工人對操作規程的執行情況等。我們以縱軸表示由於前幾項因素造成的不合格產品占不合格產品總數的累計百分數,橫軸按造成不合格產品數量的多少,從大到小順序排列影響產品質量的各個因素。這樣,我們就可以很容易地將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分為A類、B類和C類因素。假設通過分析發現外購件的質量和設備的維修狀況是造成產品質量問題的A類因素,那麼我們就應該採取相應措施,對外購件的采購過程嚴格控制,並加強對設備的維修,解決好這兩個問題,就可以把質量不合格產品的數量減少80%。

Ⅱ 服裝店商品管理方法

哥不是來答題的,哥是來鄙視這些無處不在的抄襲黨的,要抄也用點心嘛,看LZ要問的是什麼,你說了些什麼!! 我說點我看到的朋友服裝店鋪的存放和進出庫的管理的:1,我看他們是按面料堆放和登記的,然後給一種面料里的樣式品種編號入庫(比如M料001號).2.入庫後按男女式分類(依然按照面料,比如M料001號M或者F MALE 和 FEMALE)3.然後是樣式(比如M料001號M0001)4.然後是顏色(比如M料001號M0001Y Y代表YELLOW M代表MIX R代表RED之類)5.朋友有個條碼器,編好了每件上邊都貼(她說貴是貴些,但管理方便)6.貨一出掃一下OK....7.月中看看電腦缺什麼再補就行了... 存放地方:她是用泡沫墊在地上,比較厚,然後堆放的,分區域的比如A區M料001號M0001R-Y B區X料001號M0001R-Y 等等,對了還有一些乾燥計,一般都是半個月買一次,成本高是高了些,但是在潮濕季節很安全. 希望有點用吧

Ⅲ 商品暢銷因素分析方法是怎樣的

傳統零售業是以商品流轉為中心的一種營運模式,所以暢銷商品的分析是商品分析中的一大重點。但是傳統的商品分析有些缺陷或誤區。賣得好的商品就是暢銷商品!哪怎樣的標准才叫賣得好呢?所以暢銷商品的定義需要有一個標准值。但真的是賣得好的商品就是暢銷商品嗎? 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確定暢銷商品的定義和方法。確定暢銷商品的意義是為營運服務的,比如陳列、采購、培訓更有針對性等,終極目標是銷售的最大化。 那我們如何確定暢銷商品呢?

通過銷售排名來確定暢銷商品

1、先將商品按照銷售量或銷售額來排名,然後前10大、20大甚至是50大的商品都可以確定為暢銷商品。具體取多少個SKU為暢銷商品視商品總數的多少而定,一般不超過商品總數的20%。

2、通過二八法則確定暢銷商品

對於營銷人來說二八法則再熟悉不過了,但是真正用過二八法則來進行分析商品的人寥寥無幾。在我以往的數據化管理的培訓課中的調查,只有不超過10%的營運人員真正用過二八法則做過數據分析。

根據二八法則我們可以指定,產生了80%的銷售那部分商品為暢銷商品,下圖中的藍色部分。

3、通過ABC法則確定暢銷商品

二八法則有一個缺點,就是只能將商品分成兩大類,有的時候我們是需要將商品分得更細,ABC法則就是二八法則的一種升級。詳細的ABC分析大家可以網路。

根據ABC法則我們可以指定,產生了50%的銷售那部分商品為暢銷商品,即下圖中的右邊10%部分。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方法來確定暢銷商品明細,不過都大同小異。以銷售額或銷售量這一個維度來定義,這是典型的零售營運人眼中暢銷品定義,不管其他,只要賣得好就是暢銷品。這種方法有缺陷,得到的暢銷品只能說是歷史數據中的暢銷品。

Ⅳ 服裝行業商品管理,應該怎樣管理商品

一)商品銷售管理 1、必備商品知識1)導購員要熟悉和掌握本櫃經營的商品。(1)商品的種類、類別、檔次、商品的貨號、品名、規格、價格和顏色等。(2)商品的產地、商標、包裝、生產時期。(3)商品的性能、質量、用途、保管、結構和維修。(4)現有存貨數量及存放地點。2)熟悉相關連帶商品和同類商品的屬性、區域、售賣專櫃。3)熟悉和掌握購物中心的經營布局。 2、成交過程──五步驟 步驟一:善用頭三十秒與顧客建立良好的關系。 1)當有顧客臨近時,要在第一時間內(爭取在頭三十秒)與客人打招呼。2)向顧客打招呼,可採用點頭微笑的態度,並同時說:「歡迎光臨」等禮貌用語,而後,要讓顧客從容輕松瀏覽和挑選商品。3)分析不同類型的顧客。(1)對於全確定型顧客(買客)應快速提供服務,盡快完成成交。(2)對於半確定型顧客(看客)應態度熱情、耐心周到,並揣摸其心理,啟發和引導其購買行為。(3)對於不確定型顧客(遊客)應滿腔熱情,留給他們良好的印象。 步驟二:主動促成成交 1)掌握接近顧客的最佳時機。以下情況是接近顧客的時機(1)顧客不停對商品鑒賞。(2)手拿商品考慮時。(3)四處張望,找營業員詢問時。(4)顧客在尋找某一商品的時候。(5)顧客突然在營業員面前停下的時候。(6)朋友間就某商品互相談論時。 2)在不同的情況下按下列要求接待顧客。 (1)等待顧客時堅守固定的位置。保持良好的姿勢。進行商品整理。做小范圍的清潔衛生。 (2)禁忌閑聊。前伏後靠,胡思亂想。串崗離崗。打哈欠,伸懶腰。四周張望。失神地整理貨品或單據,連顧客來到眼前也不知道。 (3)應付多位顧客時,應接一顧二招呼三。 (4)正在工作時,例如處理單據、文件、清潔貨架、補充貨架等,顧客到來應立刻放下工作,先向你范圍內的顧客打招呼。 (5)顧客高峰時依客人先後順序接待。盡量縮短接待顧客的時間。別忘了向客人說禮貌用語。接待中如果被打岔或被其他人叫時,必須對顧客說:「對不起,請稍等」。 (6)遇到商品斷貨時,要注意服務方式缺貨時,要向顧客深切地道歉。介紹代替的商品。如果有確切的到貨日期,要明確告知。為了能按時通知顧客,要做好登記,包括姓名、單位、聯系地址、電話等內容。萬一趕不到顧客所需時間,要充分道歉。 (7)快打烊時不可有任何准備打烊的動作。用技巧幫助顧客完成成交。不可急著想下班。不可催促顧客。 (8)幫助顧客購買經過介紹貨品、示範、處理異議等步驟後,某些顧客出現猶豫不決的情況時:讓顧客小心考慮,細作比較,可暫時離開顧客,允許他有較多時間及輕松地考慮是否購買。根據你的專業眼光和留意到顧客的喜好,為他作出購買建議。切忌使用欺騙或爭論的方法以求達到目的,應細心了解原因作出回應。聆聽顧客的反應,找出他的購物動機,然後再作推銷。寧願錯過一次銷售機會而保留顧客的信心,也不要強逼顧客購買一些他們不喜歡的貨品。無論何時,所有顧客都有權決定購物與否,更有權獲得營業員的禮貌對待,應鼓勵顧客繼續選購其他貨品,或下次再來參觀。 步驟三:處理顧客異議 遇到顧客對所介紹貨品提出異議時:1)清楚了解異議原因。2)以冷靜和友善的態度回應,保持輕松、微笑和信心,才能予人好感。3)無論事實怎樣,永遠不要對顧客說:「不,你錯了!」。4)傾聽顧客的意見。5)當顧客由於個人理由表示異議時,你可以在一些無關痛癢的問題上表示同意。6)倘顧客沒有問及,切匆申述你的個人意見,更不要作出例如(假如我是你我便會…)等評語。7)扼要而全面地回答問題。8)向顧客小心地提問,然後留意他們回答時的反應。9)加強對所售商品的認識。加強自己對顧客的認識,並針對常見的異議作充分准備。步驟四:成交 1)當顧客選取商品後,導購員對照商品逐項填寫一式三聯的銷售單。第一聯收銀聯收銀台留存第二聯賣場聯 銷售櫃組留存第三聯顧客聯 購貨憑證(不作報銷)2)銷售單開妥後,為顧客暫存商品,將三聯一並交顧客,向顧客指示收銀台位置,請顧客交款。3)顧客繳完款回櫃,導購員收回第二聯、第三聯銷售單及機制小票審驗收銀記錄。4)核查機制小票日期、累計金額與銷售單合計金額是否相符。5)均無誤後,將顧客聯連同商品交給顧客,導購員留下賣場聯、機制小票,集中存放(日結日清)。 步驟五:跟進與道別 1)有禮貌詢問顧客是否需要相關配套的商品,或其它商品。2)如需送貨的,要詳細告知顧客具體辦理手續。3)與顧客告別。 (1)顧客已購物。微笑著雙手把商品交給顧客。提醒顧客帶好隨身物品。請顧客妥善保管好銷售單顧客聯、信譽卡、保修卡等,憑證,以便商品出現質量問題時使用。感謝顧客購買公司的商品。鼓勵顧客去公司其它部門或向顧客介紹連帶商品。對顧客用「您走好」、「歡迎下次再來」等文明用語道別。 (2)顧客沒有購物微笑、眼神接觸。鼓勵顧客去公司其它部門。道別,邀請顧客下次再來。 (3)發票的開具1)必須在發生經營業務,確認營業收入時才能開具發票,未發生經營業務一律不得開具發票。2)總服務台客服人員負責開具發票,由其負責領用發票。3)開具普通發票必須分清限額,一次銷售金額在貳仟元以上的發票單獨一本開具,貳仟元以下同本開具。4)填寫發票項目要齊全,內容要真實完整,字跡清晰,做到票物相符、票實相符,全部聯次一次復寫填開。5)填寫發票必須按順序開具,不得拆本使用,更不得帶出本商場使用。6)開具發票後因退貨需收回發票聯,並且全部聯次加蓋作廢章或復寫作廢字樣,誤填作廢同此辦理。7)開具的發票必須加蓋商場發票專用章、稅務局監制長條章。(二)商品陳列管理1、商品陳列標准1)保持貨櫃陳列豐滿。2)櫃台內不得堆放雜物。3)平櫃、貨架無雜物,不存放私人物品。4)模特兒、商品展示器械不佔道。5)商品標簽卡內容齊全,書寫規范,不錯不漏。6)一貨一卡,卡貨相符。 2、商品陳列應把握的要點1)顯眼的陳列為使(最想賣的商品)容易賣出,盡量將它設置於顯眼的地點及高度。2)易選擇、易取拿的陳列商品以客人容易選擇的方式陳列,特別商品除外,都盡量能陳列於易取拿的地方。3)提高商品活力運用陳列道具將商品有效地搭配並陳列好,運用裝飾物使商品生動化,以強調商品的活力。4)提高商品價值當陳列貨品時,盡量利用與商品有直接關聯的商品搭配組合,以增其效用。如男士用襯衫、領帶及袖扣等組合展示。5)引人注目運用一些陳列道具,使得某個部分特別顯眼以招攬顧客。 3、有效陳列方法要決1)善用黃金線黃金線方位是指人的視線水平下20度之處的高度位置,亦是手取方便的位置。2)小型商品在前方(離眼睛最近),大型商品在後方。3)較便宜的商品的前方(容易取拿部分),較昂貴的商品在後方。4)暗色系商品在前方,明亮色系商品在後方。5)季節性的商品及新商品在前方,一般商品在後方。 4、P0P陳列要求1)P0P應在明顯的地方。2)P0P要簡明扼要,要寫明促銷活動的起止日期。3)P0P要突出顧客希望知道的事項。4)P0P的位置不能防礙商品陳列。5)POP廣告如果陳舊、破損、過期,櫃組人員要及時更換。(三)商品管理1、實物管理1)每櫃設實物負責人負責對商品進行管理。2)顧客購買商品成交時,導購員憑己繳妥款的銷售小票才能發貨,無論錯發商品或丟失商品均由當事人賠償。3)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挪用或外借櫃內商品,若發現挪用及外借商品,按偷盜商品論處。4)周轉倉存放商品視同櫃存商品,由實物負責人負責管理。5)專櫃導購要加強對在櫃商品的保管及養護(如服裝類商品應整熨後上櫃),以確保其數量的完整及質量的完好。 2、賬目管理1)各專櫃必須建立「商品保管帳」。2)各專櫃應在「商品保管帳」上每日登記商品的進銷調存,數量做到日結日清,「商品保管帳」由實物負責人登錄。3)商場將不定期對商戶的「商品保管帳」進行審查,一旦發現帳實不符,不符部分按私收現金處理。 3、交接班管理1)各專櫃必須建立交接班制度,必須使用商場統一印製的交接班紀錄本。2)商品在交接班時,要逐件點清,並實行逐日盤點。交接班如未按規定進行商品盤點,商品丟失責任由該專櫃所有人員承擔。 4、商品價格管理1)本商場商戶必須明碼標價,不允許私自降價,不允許跟顧客討價還價。2)標價必須符合商品的實際價值,不允許虛高標價。如貨品吊牌上的標價為虛高者,必須使用商場統一標價簽按商品的實際價值重新標價。

Ⅳ 商品管理的方法

商品分類是把握商品特性的重要方法。根據貨品的特性,採取針對性措施加強銷售,是商品管理的重要方面。常見的商品分類方法有以下幾種:

Ⅵ 如何有效進行商品管理作文

一)商品銷售管理 1、必備商品知識1)導購員要熟悉和掌握本櫃經營的商品。(1)商品的種類、類別、檔次、商品的貨號、品名、規格、價格和顏色等。(2)商品的產地、商標、包裝、生產時期。(3)商品的性能、質量、用途、保管、結構和維修。(4)現有存貨數量及存放地點。2)熟悉相關連帶商品和同類商品的屬性、區域、售賣專櫃。3)熟悉和掌握購物中心的經營布局。 2、成交過程──五步驟 步驟一:善用頭三十秒與顧客建立良好的關系。 1)當有顧客臨近時,要在第一時間內(爭取在頭三十秒)與客人打招呼。2)向顧客打招呼,可採用點頭微笑的態度,並同時說:「歡迎光臨」等禮貌用語,而後,要讓顧客從容輕松瀏覽和挑選商品。3)分析不同類型的顧客。(1)對於全確定型顧客(買客)應快速提供服務,盡快完成成交。(2)對於半確定型顧客(看客)應態度熱情、耐心周到,並揣摸其心理,啟發和引導其購買行為。(3)對於不確定型顧客(遊客)應滿腔熱情,留給他們良好的印象。 步驟二:主動促成成交 1)掌握接近顧客的最佳時機。以下情況是接近顧客的時機(1)顧客不停對商品鑒賞。(2)手拿商品考慮時。(3)四處張望,找營業員詢問時。(4)顧客在尋找某一商品的時候。(5)顧客突然在營業員面前停下的時候。(6)朋友間就某商品互相談論時。 2)在不同的情況下按下列要求接待顧客。 (1)等待顧客時堅守固定的位置。保持良好的姿勢。進行商品整理。做小范圍的清潔衛生。 (2)禁忌閑聊。前伏後靠,胡思亂想。串崗離崗。打哈欠,伸懶腰。四周張望。失神地整理貨品或單據,連顧客來到眼前也不知道。 (3)應付多位顧客時,應接一顧二招呼三。 (4)正在工作時,例如處理單據、文件、清潔貨架、補充貨架等,顧客到來應立刻放下工作,先向你范圍內的顧客打招呼。 (5)顧客高峰時依客人先後順序接待。盡量縮短接待顧客的時間。別忘了向客人說禮貌用語。接待中如果被打岔或被其他人叫時,必須對顧客說:「對不起,請稍等」。 (6)遇到商品斷貨時,要注意服務方式缺貨時,要向顧客深切地道歉。介紹代替的商品。如果有確切的到貨日期,要明確告知。為了能按時通知顧客,要做好登記,包括姓名、單位、聯系地址、電話等內容。萬一趕不到顧客所需時間,要充分道歉。 (7)快打烊時不可有任何准備打烊的動作。用技巧幫助顧客完成成交。不可急著想下班。不可催促顧客。 (8)幫助顧客購買經過介紹貨品、示範、處理異議等步驟後,某些顧客出現猶豫不決的情況時:讓顧客小心考慮,細作比較,可暫時離開顧客,允許他有較多時間及輕松地考慮是否購買。根據你的專業眼光和留意到顧客的喜好,為他作出購買建議。切忌使用欺騙或爭論的方法以求達到目的,應細心了解原因作出回應。聆聽顧客的反應,找出他的購物動機,然後再作推銷。寧願錯過一次銷售機會而保留顧客的信心,也不要強逼顧客購買一些他們不喜歡的貨品。無論何時,所有顧客都有權決定購物與否,更有權獲得營業員的禮貌對待,應鼓勵顧客繼續選購其他貨品,或下次再來參觀。 步驟三:處理顧客異議 遇到顧客對所介紹貨品提出異議時:1)清楚了解異議原因。2)以冷靜和友善的態度回應,保持輕松、微笑和信心,才能予人好感。3)無論事實怎樣,永遠不要對顧客說:「不,你錯了!」。4)傾聽顧客的意見。5)當顧客由於個人理由表示異議時,你可以在一些無關痛癢的問題上表示同意。6)倘顧客沒有問及,切匆申述你的個人意見,更不要作出例如(假如我是你我便會…)等評語。7)扼要而全面地回答問題。8)向顧客小心地提問,然後留意他們回答時的反應。9)加強對所售商品的認識。加強自己對顧客的認識,並針對常見的異議作充分准備。

Ⅶ 商品ABC分析法

ABC分類法(Activity Based Classification) 又稱帕累托分析法或巴雷托分析法、柏拉圖分析、主次因分析法 、ABC分析法、分類管理法、重點管理法、ABC管理法、abc管理、巴雷特分析法,平常我們也稱之為「80對20」規則。 它是根據事物在技術或經濟方面的主要特徵,進行分類排隊,分清重點和一般,從而有區別地確定管理方式的一種分析方法。由於它把被分析的對象分成A、B、C三類,所以又稱為ABC分析法。

ABC分類法又稱帕雷托分析法,也叫主次因素分析法,是項目管理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它是根據事物在技術或經濟方面的主要特徵,進行分類排隊,分清重點和一般,從而有區別地確定管理方式的一種分析方法。由於它把被分析的對象分成A、B、C三類,所以又稱為ABC分析法。
在ABC分析法的分析圖中,有兩個縱坐標,一個橫坐標,幾個長方形,一條曲線,左邊縱坐標表示頻數,右邊縱坐標表示頻率,以百分數表示。橫坐標表示影響質量的各項因素,按影響大小從左向右排列,曲線表示各種影響因素大小的累計百分數。一般地,是將曲線的累計頻率分為三級,與之相對應的因素分為三類:
A類因素,發生頻率為70%~80%,是主要影響因素。
B類因素,發生頻率為10%~20%,是次要影響因素。
C類因素,發生頻率為0~10%,是一般影響因素。
這種方法有利於人們找出主次矛盾,有針對性地採取對策。

Ⅷ 什麼是商品推薦分析,你覺得如何推薦商品成功率如果是你,你將採取什麼樣的方法

摘要 商品分析是數據分析的最早形態,它指的是對商品的進貨、銷售、庫存情況進行的分析。本文針對商品分析的幾個問題:是什麼?怎麼做?分別進行了詳細介紹,幫你解答疑問。

Ⅸ 商品管理的要點

商品管理的基本要點包括:
(1) 檢查商品是否脫銷,隨時正確把握商品銷售數量,保證定貨的正確性。
(2) 陳列面管理。
(3) 合理掌握庫存。
(4) 隨時檢查補充。
(5) 售價管理。
(6) 前進陳列檢查。
(7) POP管理的檢查,確保陳列與廣告相符。
(8) 引進新產品速度的檢查。
(9) 價簽管理。
商品管理是指一個零售商從分析顧客的需求入手,對商品組合、定價方法、促銷活動,以及資金使用、庫存商品和其他經營性指標作出全面的分析和計劃,通過高效的運營系統,保證在最佳的時間、將最合適的數量、按正確的價格向顧客提供商品,同時達到既定的經濟效益指標。
拓展資料:
商品分類:按商品販賣狀況分類.可以分為暢銷商品、主力商品、試銷商品、優惠商品、暢銷商品、應淘汰商品等.對分歧類此外商品,應配合店展的特性及店展所在的商圈環境,訂定適用的販賣計劃.
按商品周期分類,可分為引見期、全盛期、堅持期、衰退期.店展應對處於分歧階段的商品訂定相應的販賣戰略,運用相關的促銷本領,從而添加販賣量. ◇按商品價格分類,可分為高價位、中價位、低價位.應配合店展的運營方針訂定價格戰略.
按照商品販賣季節分類,可分為終年販賣商品、季節性販賣商品.應配合季節的交替及時調整店展的商品販賣計劃.
按照商品的運用目的分類,可分為送禮產品、本人消費用商品、集團消費用商品等.店展可根據光顧店展的顧客特性掌握分
為了更好地完成企業的運營目的,商品管理應堅持商品完全和商品優選的准繩.商品完全就是要包管顧客來店時可以買到一樣平常必須的商品,因而,商品種類要完全.具體要求是:商品的品牌要全,商品的大類、種類和規格之間的結構比例要適宜.商品優選就是要選擇主力商品,在運營中,實踐上大部分的販賣額只來自於一小部分商品,即80%的販賣額是由20%的商品製造的,這些商品是企業獲利高的商品,要作為商品管理的重中之重

Ⅹ 如何進行商品質量管理

一.品質控制的演變
1.操作者控制階段:產品質量的優劣由操作者一個人負責控制。
2.班組長控制階段:由班組長負責整個班組的產品質量控制。
3.檢驗員控制階段:設置專職品質檢驗員,專門負責產品質量控制。
4.統計控制階段:採用統計方法控制產品質量,是品質控制技術的重大突破,開創了品質控制的全新局面。
5.全面質量管理(TQC):全過程的品質控制。
6.全員品質管理(CWQC):全員品管,全員參與。
二,品質檢驗方法
1、全數檢驗:將送檢批的產品或物料全部加以檢驗而不遺漏的檢驗方法。 適用於以下情形:
①批量較小,檢驗簡單且費用較低;
②產品必須是合格;
③產品中如有少量的不合格,可能導致該產品產生致命性影響。
2、抽樣檢驗:從一批產品的所有個體中抽取部分個體進行檢驗,並根據樣本的檢驗結果來判斷整批產品是否合格的活動,是一種典型的統計推斷工作。
①適用於以下情形:a. 對產品性能檢驗需進行破壞性試驗;
b. 批量太大,無法進行全數檢驗;
c. 需較長的檢驗時間和較高的檢驗費用;
d. 允許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品存在。
②抽樣檢驗中的有關術語:
a.檢驗批:同樣產品集中在一起作為抽驗對象;一般來說,一個生產批即為一個檢驗批。可以將一個生產批分成若干檢驗批,但一個檢驗批不能包含多個生產批,也不能隨意組合檢驗批。
b.批量:批中所含單位數量;
c.抽樣數:從批中抽取的產品數量;
d.不合格判定數(Re):Refuse的縮寫即拒收;
e.合格判定數(Ac):Accept的縮寫即接收;
f.合格質量水平(AQL):Acceptable Quality Level的縮寫。通俗地講即是可接收的不合格品率。
3、抽樣方案的確定: 我廠採用的抽樣方案是根據國家標准GB2828《逐批檢驗計數抽樣程序及抽樣表》來設計的。具體應用步驟如下:
①確定產品的質量判定標准:
②選擇檢查水平:一般檢查水平分Ⅰ、Ⅱ、Ⅲ;特殊檢查水平分S-1、S-2、S-3、S-4,一般情況下,採用一般水平Ⅱ。
③選擇合格質量水平(AQL):AQL是選擇抽樣方案的主要依據,應由生產方和使用方共同商定。
④確定樣本量字碼,即抽樣數。
⑤選擇抽樣方案類型:如一次正常抽樣方案,加嚴抽樣方案,還是多次抽樣方案。
⑥查表確定合格判定數(AC)和不合格判定數(Re)。
三、檢驗作業控制
1、進料(貨)檢驗(IQC):是工廠制止不合格物料進入生產環節的首要控制點。(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①進料檢驗項目及方法 :
a 外觀:一般用目視、手感、對比樣品進行驗證;
b尺寸:一般用卡尺、千分尺等量具驗證;
c特性:如物理的、化學的、機械的特性,一般用檢測儀器和特定方法來驗證。
②進料檢驗方法:a 全檢, b抽檢
③檢驗結果的處理:a 接收; b拒收(即退貨); c 讓步接收; d全檢(挑出不合格品退貨)
e 返工後重檢
④依據的標准:《原材料、外購件技術標准》、《進貨檢驗和試驗控製程序》、《理化檢驗規程》等等。
2、生產過程檢驗(IPQC):一般是指對物料入倉後到成品入庫前各階段的生產活動的品質控制,即Inprocess Quality Control。而相對於該階段的品質檢驗,則稱為FQC(Final Quality Control)。
①過程檢驗的方式主要有:
a. 首件自檢、互檢、專檢相結合;b. 過程式控制制與抽檢、巡檢相結合;
c. 多道工序集中檢驗; d. 逐道工序進行檢驗;
e. 產品完成後檢驗; f. 抽樣與全檢相結合;
②過程品質控制(IPQC):是對生產過程做巡迴檢驗。
a. 首件檢驗; b. 材料核對;c. 巡檢:保證合適的巡檢時間和頻率,嚴格按檢驗標准或作業指導書檢驗。包括對產品質量、工藝規程、機器運行參數、物料擺放、標識、環境等的檢驗; d檢驗記錄,應如實填寫。
③過程產品品質檢驗(FQC):是針對產品完工後的品質驗證以確定該批產品可否流入下道工序,屬定點
檢驗或驗收檢驗。a. 檢驗項目:外觀、尺寸、理化特性等;b. 檢驗方式:一般採用抽樣檢驗;c.不合格處理;d.記錄;
④依據的標准:《作業指導書》、《工序檢驗標准》、《過程檢驗和試驗程序》等等。
3、最終檢驗控制:即成品出貨檢驗。(Outgoing Q.C)
4、品質異常的反饋及處理:
①自己可判定的,直接通知操作工或車間立即處理;
②自己不能判定的,則持不良樣板交主管確認,再通知糾正或處理;
③應如實將異常情況進行記錄;
④對糾正或改善措施進行確認,並追蹤處理效果;
⑤對半成品、成品的檢驗應作好明確的狀態標識,並監督相關部門進行隔離存放。
5、質量記錄:為已完成的品質作業活動和結果提供客觀的證據。
必須做到:准確、及時、字跡清晰、完整並加蓋檢驗印章或簽名。
還要做到:及時整理和歸檔、並貯存在適宜的環境中。
四、統計技術簡介(參見《統計技術應用指南》)
1、分層法:是運用統計方法作為管理的最基礎工具,目的是把雜亂無序的資料加以分門別類的歸納和統計。
2、調查表:在質量管理活動中常用調查表來收集數據。如不良項目調查表、不合格原因調查表等。
3、排列圖:找出影響產品質量主要問題的一種有效方法,它是根據「關鍵的少數、次要的多數」原理(即二八原理)製作而成的。排列圖有兩個縱坐標,一個橫坐標,幾個直方形和一條曲線。左邊的縱坐標表示頻數,右邊的縱坐標表示頻率(以百分比表示)橫坐標表示影響質量的各個因素,按影響程度的大小從左至右依次排列。
4、因果分析圖:是用於分析質量問題產生原因的一種圖表,一般從人、機、料、法、環、測等6個方面分析。
5、直方圖:(略)
6、控制圖:(略)
五、質量管理常用的工作方法和分析方法
1、PDCA管理循環
PDCA管理循環是質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程序),把質量管理的全過程劃為P(plan計劃)、
D(Do實施)、C(Check檢查)、A(Action總結處理)四個階段。
第一為P(計劃)階段,其中分為四個步驟
(1)分析現狀,找出存在的主要質量問題
(2)分析產生質量問題的各種影響因素
(3)找出影響質量的主要因素
(4)針對影響質量的主要因素制訂措施,提出改進計劃,定出目標
第二為D(實施)階段:按照制訂計劃目標加以執行
第三為C(檢查)階段:檢查實際執行結果看是否達到計劃的預期效果。
第四為A(總結處理)階段,其中分二步:
⑴總結成熟的經驗,納入標准制度和規定,以鞏固成績,防止失誤
⑵把本輪PDCA循環尚未解決的問題,納入下一輪PDCA循環中去解決。
2、5W2H法 : Why: 為何----為什麼要如此做?
What: 何事----做什麼?准備什麼?
Where: 何處----在何處進行最好?
When: 何時----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完成?
Who: 何人----誰去做?
How: 如何----如何做?
How much:成本如何?
3、頭腦風暴法
頭腦風暴法又稱腦力激勵法,可以有效地識別問題的可能解決辦法和潛在的質量改進機會。一般應用在分析討論會議中,特別是QC小組會議 、質量分析會等。
在運用頭腦風暴法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禁止批評:不準批評和反對他人的意見;
2.自由奔放:盡情地想像,自由地發言,真正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3.歡迎多提觀點:提出的觀點越多越好;
4.結合改善:與別人的意見相結合,不斷啟發和改善自己的想法;
5.如實記錄:對任何人的發言包括相反的意見都要如實記錄下來。一是獲得全面的信息,二是給人以重視感,從心理上感召他人多發表意見。
六、如何開展QC小組活動
1 QC小組的組建
①QC小組的定義:QC小組(Quality Control的縮寫)即質量管理小組。是指在生產現場或工作崗位上的職工自願組織起來,運用質量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開展群眾性的質量管理活動的小組,解決工作場所存在的問題,以達到質量改善的目的。QC小組是質量管理的一種有效的組織形式。
②QC小組活動的作用:A. 有利於開發智力資源,提高人的素質;B. 預防質量問題,並不斷地進行改進;
C. 有利於改善人際關系,強化團隊意識和質量意識,從而提高團隊的工作效率。
③組建QC小組的原則:A. 自願參加,自願結合是組建QC小組的基本原則; B. 由上而下,上下結合是組建QC小組的基礎;C. 領導、技術人員和工人三結合是組建QC小組的好形式;D. 事實求是,結合實際。
④QC小組的人數:QC小組人員不宜過多,一般3-10人為宜。
⑤QC小組組長的職責:A. 組織小組成員制訂活動計劃,進行工作分工,並帶頭按計劃開展活動;B. 負責聯絡協調工作,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小組活動情況,爭取支持和幫助;C.抓好質量教育,組織小組成員學習有關業務知識,不斷提高小組成員的質量意識和業務水平;D. 團結小組成員,充分發揚民主,為小組成員創造寬松的環境,增強小組的凝聚力;E.經常組織召開小組會議,研究解決各種問題,做好小組活動記錄,並負責整理成果和發表。
2 QC小組活動步驟
① 活動課題的選擇:選題范圍 :提高改善產品質量的課題;降低損耗的課題;優化環境的課題;改善管理的課題;提高職工素質的課題。
對選題的要求:堅持實事求是,先易後難;提倡大小課題相結合,以小課題為主;選題要具體明確;選題應選周期短,見效快的課題,一個課題一般應在3-6個月完成,最多不超過一年時間。
② 現狀的調查:通過調查表或其他形式,運用數據說話的方式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並確定解決問題的主攻方向,為設定目標提供依據。
③設定目標:制定的目標應是經過大家的努力可以達到的。
④原因分析:運用恰當的工具,把現狀調查的主要問題按人、機、料、法、環、測等六大因素,採用調查表、
因果圖、排列圖等恰當的工具進行分析,從中找出造成質量問題的具體原因,並確定主要原因。注意:在原因分析時,應召開小組會議,運用頭腦風暴法,發揮團隊的智慧,盡可能將原因一一找出。
⑤制定對策:一般以對策表的形式列出具體項目,在制定對策表時,應採用5W1H法,多問幾個為什麼。因此對
策表應包括:為什麼要制定對策(Why),達到什麼目標(What),在哪裡執行(WHere),誰去執行(Who),什麼時間完成(When)和如何執行(How)等。
⑥實施對策:按制定的對策或計劃執行。
⑦效果檢查驗證。
⑧鞏固措施:根據檢查的結果進行總結,並納入有關的標准、作業指導書、制度和規定之中,以鞏固已取得的成績,同時防止類似問題再發生。

閱讀全文

與商品分析管理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智能化方法如何幫助開發軟體 瀏覽:360
卷閘門的開關安裝方法 瀏覽:793
汽車紐扣電池的安裝方法 瀏覽:890
鬥地主快速學會的方法 瀏覽:877
鋼梁安裝方法如何做撓度實驗 瀏覽:226
砂礫壓實度檢測方法 瀏覽:898
黑底白字解決方法 瀏覽:741
杭州電腦數據恢復方法 瀏覽:491
皮沙發的異味處理方法視頻 瀏覽:626
快速緩解頭痛的6個方法圖片 瀏覽:662
清除體內的氣有哪些方法 瀏覽:415
老人如何減肥的最好方法 瀏覽:886
面部神經痛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瀏覽:611
無錫哪裡有臭氧注射治療方法 瀏覽:358
如何預防溺水的方法有多少種 瀏覽:675
dds精華使用方法 瀏覽:489
自動血糖儀的使用方法圖片 瀏覽:30
如何不用手指指人的三個方法 瀏覽:54
沉積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瀏覽:985
基金凈資產的計算方法在哪裡約定 瀏覽: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