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按摩什麼穴位有助於排便
[導讀]按摩有助於排便穴位的問題:選足三里、三陰交、支溝、合谷、天樞5個穴位。用拇指對穴位以按、揉指法相結合,交替進行按摩,以患者產生酸脹、熱麻為宜,可以通過按摩腹部腸道,加速腸道的蠕動功能,促進排便反射的。這個是可以通過按摩腹部腸道區來治療便秘的,比如可以展開
② 想拉屎拉不出來的時候按哪裡能快速拉出來
患者出現排便困難可以通過按摩穴位和部位來進行調治,比如常見的有天樞穴、足三里穴、曲池穴,都可以通過按摩刺激來造成胃腸蠕動增快,使胃腸動力增加,排便就會通暢很多。
另外按摩腹部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來進行揉腹按摩,對於幫助腸道蠕動,幫助大便的硬塊在腸道中無法暢通,都很強的治療作用,可以明顯的改善便秘、排便不爽的症狀,對於去除腹部的濕熱,改善的胃腸道的功能都是有很大的益處。
無論是按摩穴位,還是腹部等相關的部位,按摩時間大約是五分鍾左右注意力度,最好在醫生的建議下合理的使用。
排便困難的情況下,要看具體引起排便困難的原因:
如果是很多天沒有解大便、大便比較費力,這種情況可能是大便的末端已經干結,比較不容易排出,採取的方法可以應用開塞露肛門內注入,持續約3-5分鍾。因為在注入開塞露之後會有明顯的便意,當時不要去廁所排大便,要稍微等一等,目的是讓開塞露的油劑和大便進一步的混合、潤滑腸道,利於干結的大便排出來。
③ 哪些通便小方法,每天按摩5分鍾,排便立刻變輕松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吃高,吃的肉類和細糧多了,很多人都會有便秘的現象發生,表現的是排便次數減少而且排便費力,經常想大便卻又排不出來,有時好幾天才解一次大便。便秘對身體的危害是相當大的。如果經常便秘會對脾胃的運行造成影響,使大腸的傳導失常,大量毒素就會堆積在體內,就會使腸胃不適。降低了人體對有用養分的吸收,而且便秘使人很痛苦,但又很難治癒。下面介紹一種用按摩方法治療便秘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後,要想不便秘,平時的日常飲食上要特別注意,要多吃燕麥和蔬菜瓜果等含纖維多的食物。多喝水,多運動,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情等對於減少便秘都是很有幫助的。
④ 頑固便秘,每天堅持按摩哪三個穴位可以緩解呢
第三,多喝水,隔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多多喝水;
第四,多做運動,走路,下蹲;
第五,多吃能通便的水果,都說香蕉可以,可是,我最有效的不是香蕉,而是棗子。
⑤ 排便困難的人,常按身上哪些地方,促進消化、快速排便
我們每天都吃很多食物,經過嚴格的身體器官篩查後,我們身體的各個部位都會消化和吸收有用的東西。如果它們沒用,它們將以糞便的形式排出體外。糞便主要是食物中的殘留物和體內的一些毒素。因此,及時排便有利於我們的健康。沒有辦法及時排便會影響我們的食慾,影響健康,人的氣質也會變差,並伴有口臭。
排便困難的人通常可以進行足部按摩。按摩前,使用雙角泡雙足10分鍾,每個反射區按壓10-20分鍾,力度要以自己能承受的程度為限,每天做一次,每次做完以後,在半小時內喝三百毫升至五百毫升的溫開水就可起到通便作用。
⑥ 便秘按壓什麼地方
自我按摩的9種方法
1.抹任脈
位置:兩乳頭之間中點到臍下一掌寬小腹的中點連線。
膻中穴位於胸部,前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中極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中下4寸。
按摩方法:患者仰卧或正坐,用左手或右手的拇指,從膻中穴沿著任脈(腹部正中)抹到中極穴,方向始終由上向下,操作20次,力量不宜過大,但是要緊貼皮膚。
2.掌揉天樞穴和大橫穴
位置:天樞穴位於腹中部,平臍中,距臍中2寸。
大橫穴位於腹中部,距臍中4寸。
按摩方法:將自己兩掌平放於中腹,兩中指正對於臍中,稍加用力後順時針方向揉動,令腹內有熱感為佳。
3.點揉腹結穴和氣海穴
位置:腹結穴位於下腹部,大橫穴下l.3寸,距前正中線4寸。
氣海穴位於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中下1.5寸。
按摩方法:將雙手拇指指腹按壓住同側腹結穴後稍加壓力,感到酸脹為佳,然後順時針方向點揉1分鍾;再用一手拇指點揉氣海穴,力度同腹結穴,同樣操作1分鍾。
4.順時針摩揉全腹
按摩方法:將兩掌重疊,扣於臍上,稍加用力,沿順時針方向摩揉全腹,注意力度要滲透進腹腔,令腸道能跟隨手掌在腹腔中震動。
這樣才能促5.點揉尺澤穴和曲池穴
位置:尺澤穴位於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
曲池穴位於肘橫紋外側端,屈肘,尺澤穴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按摩方法:以一側拇指指腹按住尺澤穴,輕輕揉動,以酸脹感為宜,每側1分鍾,共2分鍾。曲池穴操作同尺澤穴。此二穴為上肢治便秘要穴,尺澤穴為肺經穴位,曲池穴為大腸經穴位,二者相配能有效促進大便排出,效果顯著。
6.點揉合谷穴
位置:合谷穴位於手背,第1、2掌骨間,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簡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拇指尖下便是此穴)。
按摩方法:以一側拇指指腹按住合谷穴,輕輕揉動,以酸脹感為宜,每側1分鍾,共2分鍾。合谷穴是全身四大保健穴之一,也是清熱止痛的良穴,可以有效緩解因便秘造成的頭暈、飲食不振、情緒煩躁、黃褐斑、痤瘡和腹痛等症。
7.按揉支溝穴
位置:支溝穴位於前臂背側,陽池穴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按摩方法:以一側拇指指腹按住支溝穴,輕輕揉動,以酸脹感為宜,每側1分鍾,共2分鍾。支溝穴是治療便秘的特效穴,各型便秘均可使用。
8.按揉內庭穴
位置:內庭穴位於足背,第2、3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處。
按摩方法:以一側拇指指腹按住內庭穴,輕輕揉動,以酸脹感為宜,每側1分鍾,共2分鍾。內庭穴是瀉胃火的效穴,此穴對青年過食酒肉辛辣所致的便秘效果最好。進腸道蠕動,注意摩揉方向,如果操作方向相反,就會適得其反.
⑦ 腹部怎麼按摩利於排便
一般選擇在晚間入睡前和早晨起床前進行,排空小便,洗清雙手,取仰卧位,雙膝屈曲,精力集中,呼吸自然,全身放鬆,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對著肚臍,右手疊放在左手上,用力適度,在辨明虛實的基礎上,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按揉50~100次。如無明顯症狀,只為養生保健,可採取平補平瀉的手法,即逆時針和順時針各按揉50次,有較好的養生保健效果。洗澡後毛孔張開,這時按摩效果最好,按摩前用熱毛巾敷一下腹部,也可以收到同樣的效果;揉腹時,經常會出現腹內有溫熱感、飢餓感,或產生腸鳴、排氣等,屬於正常反應,不必擔心。
⑧ 如何促進排便按摩手法
通,要順利排便,使便秘的情況得到緩解,除了要多吃通便食物和葯物,還可以通過按摩的方式來治療,那麼按摩哪裡可以促進排便呢?
1
按摩腹部通便法
方法:取站立位,全身放鬆,雙手之拇指指腹分別按於下腹部兩側(相當於升結腸,降結腸與髂前上棘連線的交點處),力度以能耐受為宜,不可太動力,但力度太輕則達不到按壓效果。同時配合呼吸調息,即定位按好後,深吸一口氣,盡量使膈肌下降,腹部鼓起,並憋氣至能耐受程度,然後徐徐呼出,反復進行,注意呼吸過程中按壓不可停止,吸氣時應意念排便,晨起練習10-15分鍾。
作用:此按摩方法具有調理臟腑,通導大便之功效,凡有大便秘結者,可練習此按摩方法,有習慣性便秘者練習此按摩法可誘導產生便意,日久可恢復正常排便。
2
指按通便穴
方法:通便穴位於腹部平臍旁開3寸處,左右各一。解大便時全身放鬆,用左手中指按壓左通便穴,右手中指按壓右通便穴,稍用力,以能耐受為度,約1-3分鍾即可產生便意,排出大便。
作用:主要作用誘導產生便意,縮短排便時間。
3
點按迎香穴
取穴:鼻翼外緣中點旁開0.5寸,左右各一。
方法:以自己的雙側大拇指,掌面向上分別按壓左右迎香穴,按順時針方向按揉30次,如大便不通,再按反時針方向按揉30次,每天進行1次,10天為一個療程。
作用:迎香穴是手陽明大腸經與足陽明胃經交會止血,按壓該穴有不同的作用,排便時按之,可產生便意,利於大便排出,平常按壓次穴位,可調理胃腸氣機功能,有益於腸道排便功能的恢復。
4
足底按摩
選區:基本反射區:腹腔神經叢,腎,腎上腺,脾,輸尿管,膀胱。
重點選區:脾,胃,十二指腸,大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直腸),小腸,肛門,下腹部。配區:肺,盲腸,肝,甲狀腺,骶椎。
方法:按摩前用雙角泡雙足10分鍾,每個反射區按壓10-20分鍾,用力強度以患者能忍受為度,每天做1次,每次做完後,半小時內飲溫開水300毫升-500毫升。
5
摩腹法
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兩腿屈曲,按摩者利於患者右側,將一手或兩手伸展放於右下腹,順結腸向上,向左,向下進行按摩推展,推至左下腹而止,然後再從左下腹起如前法進行推按,每日進行1次,每次推按十分鍾。
作用:有通常胃腸氣機作用,通過推按以促使腸內容物疏通,適宜於各種原因引起的便秘,對腸蠕動功能下降者尤為適宜。
6
指按天樞穴
取穴:臍中旁開2寸。
方法:排便前10分鍾用雙手拇指分別按壓兩側天樞穴,指按處有酸脹或疼痛感,按壓由輕到重,3-5分鍾後即感到腸蠕動,產生便意,並順利排便。
⑨ 怎麼做順時針按摩排便
按摩腹部,使腹部產生壓力刺激大腸,促進胃腸蠕動,引起便意,在就寢前或清晨醒來做按摩腹部的運動,必能消除或減輕便秘的程度,促進大便的排出.。按摩的方法很簡單,就是以肚臍為中心,像畫「9」字形一樣,從腹部右下方的盲腸附近開始,沿著大腸的走向,向上到右上腹,再橫到左上腹,向下到左下腹的順時針方向依次輕輕地按揉,加以刺激,按摩的同時要做腹式呼吸,這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⑩ 便秘按摩哪裡最快排便
按摩方法
1.點按腳底腎反射區50次,按摩力度以局部脹痛為宜。
2.由足趾向足跟方向推按輸尿管反射區50次,推按速度以每分鍾30—50次為宜。
3.點按膀胱反射區50次,按摩力度以局部脹痛為宜。
4.由足內側向足外側推按肺反射區50次,推按速度以每分鍾30—50次為宜。
5.點按胃,小腸反射區各100次,按摩力度以局部脹痛為宜。
6.由足跟向足趾方向推按升結腸反射區100次,從右向左推按橫結腸反射區100次,從足趾向足跟方向推按降結腸反射區100次,從足外側向足內側推按乙狀結腸,直腸反射區100次,依次進行。
7. 點按腎反射區20次,按摩力度以局部脹痛為宜。
8.由足趾向足跟方向推按輸尿管反射區20次,推按速度以每分鍾30—50次為宜。
9.點按膀胱反射區20次,按摩力度以局部脹痛為宜
(10)有什麼按摩方法排便擴展閱讀
原理
支溝有清熱的作用,主要針對是三焦造成的火熱,而大部分人出現的便秘症狀多由上火、體內熱氣旺盛引起,故按摩支溝穴可降火氣,治療腸燥便秘等症。
位置
患者抬臂,從腕背橫紋中點直上量4橫指(即3寸)處,在前臂尺骨與橈骨間隙中點,或在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側遠端橫紋上3寸為准,用力按壓有酸脹感的位置便是支溝穴。
按摩方法
患者可自行按摩,即用右手四指搭在左手手腕下方,拇指指腹按摩在支溝穴上,輕柔大圈按摩,力度要滲透以局部有酸脹感為佳,每次按摩1分鍾左右,然後換手交替按摩。
有條件的可使用針灸支溝穴、照海穴的方法通便,效果也非常顯著,此為扁鵲針灸歌賦《玉龍歌》中所記載的方法,具體為:「大便閉結不能通,照海分明在足中,更把支溝來瀉動,方知妙穴有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