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什麼是敏捷方法

什麼是敏捷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28 14:26:16

1. 敏捷方法的敘述

團隊協作

敏捷方法認為,在產品開發團隊中,面對面交流是最有效的溝通方式。而溝通的最大障礙是不同職能部門的人員所具有的不同視圖和視角。產品由產品的思維模式,技術也有技術的工作方法,在兩者之間如果無法建立一種統一語言(Ubiquitous Language),對需求的理解就會參數偏差。所以,在整個產品開發過程中,擁有專業領域知識的業務人員和開發人員應該每天都坐在一起工作,這是敏捷方法的一條重要原則。

另一方面,敏捷團隊的協作方式需求從傳統型轉變成敏捷型,即從垂直管理轉變到水平管理。在傳統方式下,管理者努力控制團隊,通過制定詳細的開發計劃和安排,通過復雜的管理手段和規則監控開發過程。但在敏捷團隊中,更多的是激勵機制。以受激勵的開發人員為核心構建團隊,幫助團隊提供資源、排除障礙,並營造自我管理的工作方式,相信他們可以把工作做好。

交付價值

敏捷思想認為最優先要做的是盡早、持續地交付有價值的軟體從而讓客戶滿意,這是最重要的一條原則。一方面,敏捷方法所提倡的適應變化的思維能夠為客戶維持競爭優勢,因為面對需求變化的第一步是嘗試從客戶的角度看問題。

對於軟體開發而言,項目管理三角形中的時間和成本往往無法改變,在時間、成本存在沖突情況下,能夠改變的就是范圍。敏捷關注頻繁的交付系統,且指交付剛剛好的系統,從項目管理的角度講就是不要對開發范圍進行鍍金,對客戶需求進行深入理解並簡化。

2. 什麼是 Agile Methodology

樓主問的應該是:什麼是 agile methodologies 吧?

Agile方法即敏捷方法(agile methodologies)(也被稱為輕量級方法,lightweight methodology),它是一組開發方法的統稱。 隨著技術的迅速發展和經濟的全球化,軟體開發出現了新的特點,即在需求和技術不斷變化的情況下實現快節奏的軟體開發,這就對生產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ISO-9000、CMM、SPICE目前已被公認為軟體質量保障方面的事實標准,但由於其強調管理和控制,追求項目的可預測性和過程狀態的可視性,在提高生產率方面並未予以足夠的重視,實施時一方面需要大量中間製品(過程文檔)的製作,給開發人員帶來很大負擔,另一方面,追求可預測性與實際需求的模糊和快速變化不相協調。在此情況下,出現了一些新的開發方法。
新的方法主要有Extreme Programming (簡稱XP)、SCRUM、Crystal Methodologies、Feature Driven Development(簡稱FDD)、Dynamic Systems Development Methodology(簡稱DSDM) 、Adaptive Software Development(簡稱ASD)、Pragmatic Programming等,統稱輕載(Lightweight)方法,以區別於傳統的開發方法(稱重載方法,Heavyweight)。2001年2月,新方法的一些創始人在美國猶他州成立了Agile 聯盟,將輕載方法正式更名為Agile方法,Agile有輕巧、機敏、活力的意思。
Agile 方法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其特點是對軟體生產率的高度重視,主要適用於需求模糊或快速變化下的、小型項目組的開發。有人稱,Agile方法是在保證軟體開發有成功產出的前提下,盡量減少開發過程中的活動和製品的方法,籠統的講就是,"剛剛好"(Just enough),即開發中的活動及製品既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在滿足所需的軟體質量要求的前提下,力求提高開發效率。
任何軟體開發方法都有一個相應的價值系統(Value system),方法通過價值系統對過程加以指導,方法只有在其應用周境(context)與價值系統相吻合時才能發揮真正效力,價值系統的基礎是對世界的信仰和對軟體開發特點的認識,可以說是核心理念。
Agile方法的代表人之一Martin Fowler提出了Agile方法的核心理念:適應和以人為本。
Agile方法中的價值系統和指導原則
Agile聯盟提出了"四個價值"、"十二個指導原則"。
Agile方法的四個價值:
(1) 較之於過程和工具,更注重人及其相互作用的價值。
(2) 較之於無所不及的各類文檔,更注重可運行的軟體的價值。
(3) 較之於合同談判,更注重與客戶合作的價值。
(4) 較之於按計劃行事,更注重響應需求變化的價值。
Agile方法的指導原則:
(1) 在快速不斷地交付用戶可運行軟體的過程中,將使用戶滿意放在第一位。
(2) 以積極的態度對待需求的變化(不管該變化出現在開發早期還是後期)。Agile過程緊密圍繞變化展開並利用變化來實現客戶的競爭優勢。
(3) 以幾周到幾個月為周期,盡快、不斷地交付可運行的軟體供用戶使用。
(4) 在項目過程中,業務人員和開發人員最好能一起工作。
(5) 以積極向上的員工為中心建立項目組,給予他們所需的環境和支持,對他們的工作予以充分的信任。
(6) 在項目組中,最有用、最有效的信息溝通手段是面對面的交談。
(7) 項目進度度量的首要依據是可運行的軟體。
(8) Agile過程高度重視可持續開發。項目發起者、開發者和用戶應能始終保持步調一致。
(9) 應時刻關注技術上的精益求精和設計的合理,這樣能提高軟體的快速應變力。
(10) 簡單化(盡可能減少不必要工作的藝術)是基本原則。
(11) 最好的框架結構、需求和設計產生於自組織的項目組。
(12) 項目組要定期對其運作方面進行反思,提出改進意見,並相應進行細調。
此外,Agile方法實施中一般採用面向對象技術(介面定義良好的其它開發技術也可),另外還強調在開發中要有足夠的工具(如配置管理工具、建模工具等)支持。

3. 敏捷方法是什麼

鍛煉

4. 什麼是敏捷方法

近年來,出現了一種新的軟體開發方法學-敏捷方法學。這給資料庫設計提出了一些新的、巨大的需求。這些需求的一個中心就是進化設計。在一個敏捷項目中,需要假定我們並不能事先確定系統的需求。因此在項目的初期有一個詳細設計階段的想法是不現實的。系統的設計必須隨著軟體的變化而進化。敏捷方法,尤其是極限編程(XP),通過一些實踐使這種進化設計成為可能。在資料庫設計採用敏捷方法,反復迭代。

許多人會懷疑敏捷方法能否用於有大型資料庫組件的系統。但我們的確使用了許多敏捷和XP技巧,用於解決基於大型資料庫的項目中的進化與迭代問題

5. 敏捷開發到底是什麼意思

敏捷開發又稱敏捷軟體開發, 是一種從1990年代開始逐漸引起廣泛關注的一些新型軟體開發方法,是一種應對快速變化的需求的一種軟體開發能力。它們的具體名稱、理念、過程、術語都不 盡相同,相對於「非敏捷」,更強調程序員團隊與業務專家之間的緊密協作、面對面的溝通(認為比書面的文檔更有效)、頻繁交付新的軟體版本、緊湊而自我組織 型的團隊、能夠很好地適應需求變化的代碼編寫和團隊組織方法,也更注重軟體開發中人的作用。

6. 什麼是敏捷方法學

近年來,出現了一種新的軟體開發方法學-敏捷方法學。這給資料庫設計提出了一些新的、巨大的需求。這些需求的一個中心就是進化設計。在一個敏捷項目中,需要假定我們並不能事先確定系統的需求。因此在項目的初期有一個詳細設計階段的想法是不現實的。系統的設計必須隨著軟體的變化而進化。敏捷方法,尤其是極限編程(XP),通過一些實踐使這種進化設計成為可能。在資料庫設計採用敏捷方法,反復迭代。

許多人會懷疑敏捷方法能否用於有大型資料庫組件的系統。但我們的確使用了許多敏捷和XP技巧,用於解決基於大型資料庫的項目中的進化與迭代問題。

7. 技巧敏捷是什麼意思

技巧敏捷,指在藝術、工藝、體育等方面的巧妙的技能,動作或言行反應迅速快捷。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純熟。

技巧可以指表現在藝術、體育等方面的,如「繪畫技巧」。也可以指技巧性的運動,如「技巧比賽」。屬於「方法」的一個范疇,主要指對一種生活或工作方法的熟練和靈活運用。



(7)什麼是敏捷方法擴展閱讀

近義詞

倚馬千言

拼音:yǐ mǎ qiān yán。

釋義:倚靠在即將出發的戰馬前起草文件,千言立就;形容才思敏捷。

出自:南朝宋劉慶義《世說新語·文學》:「桓宣武北征,袁虎時從,被責免官。會須露布文,喚袁倚馬前令作。手不掇筆,俄得七紙,殊可觀。」

譯文:桓溫率師北伐、當時袁虎也隨從出征,因事受到桓溫的責備,罷了官。正好急需寫一份告捷公文,桓溫便叫袁虎起草。袁虎靠在馬旁,手不停揮,一會兒就寫了七張紙,寫得很好。當時東亭侯王地在旁邊,極力贊賞他的才華。

8. 敏捷方法的介紹

敏捷方法是一種從1990年代開始逐漸引起廣泛關注的一些新型軟體開發方法,是一種應對快速變化的需求的一種軟體開發能力。敏捷開發(agile development)是一種以人為核心、迭代、循序漸進的開發方法。

9. 敏捷方法的敏捷開發

敏捷開發(agile development)是一種以人為核心、迭代、循序漸進的開發方法。在敏捷開發中,軟體項目的構建被切分成多個子項目,各個子項目的成果都經過測試,具備集成和可運行的特徵。簡言之,就是把一個大項目分為多個相互聯系,但也可獨立運行的小項目,並分別完成,在此過程中軟體一直處於可使用狀態。
敏捷開發是全新理論嗎?答案莫衷一是。細心的人們可以發現,敏捷開發其實借鑒了大量軟體工程中的方法。迭代與增量開發,這兩種在任何一本軟體工程教材中都會被提到的方法,在敏捷開發模式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再向前追溯,我們還也可見到瀑布式與快速原型法的影子,也許還有更多。
改善,而非創新。敏捷開發可理解為在原有軟體開發方法基礎上的整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因此敏捷開發繼承了不少原有方法的優勢。「在敏捷軟體開發的過程中,我們每兩周都會得到一個可以工作的軟體,」Fowler介紹,「這種非常短的循環,使終端客戶可以及時、快速地看到他們花錢構建的軟體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也許是因為時間關系,Fowler只說出了這些優勢中的一部分。允許開發過程中的需求變化、通過早期迭代可以較早發現風險、使代碼重用變得可行、減少項目返工……借鑒了眾多先進方法和豐富經驗,擁有的眾多優勢使得敏捷開發看來已經成為解決軟體危機的標准答案。
問題與思考然而,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卻是,模式與方法的優化並不意味著問題的終結。作為一種開發模式,敏捷開發同樣需要面對眾多挑戰。
大項目的拆分意味著更多子項目的出現,協調這些同步或非同步推進的子項目,合理的資源調配都將變得更加復雜。另外,在當前項目和項目組普遍「增容」的情況下,遇到的問題同樣成倍增長。人的重要性被提到了更高的高度,而缺乏有效協調手段,減少人員流動和項目變更對整個項目造成的影響也將成為一大挑戰……新方法帶來眾多便利的同時,也相應引發了幾乎同樣多的問題。
敏捷開發(agile development)概念從2004年初開始廣為流行。Bailar非常支持這一理論,他採取了敏捷方式組建團隊:Capital One的敏捷團隊包括3名業務人員、兩名操作人員和5~7名IT人員,其中包括1個業務信息指導(實際上是業務部門和IT部門之間的翻譯者);另外,還有一個由項目經理和至少80名開發人員組成的團隊。這些開發人員都曾被Bailar送去參加過敏捷開發的培訓,具備相關的技能。
每個團隊都有自己的敏捷指導(Bailar聘用了20個敏捷指導),他的工作是關注流程並提供建議和支持。最初提出的需求被歸納成一個目標、一堆記錄詳細需要的卡片及一些供參考的原型和模板。在整個項目階段,團隊人員密切合作,開發有規律地停頓--在9周開發過程中停頓3~4次,以評估過程及決定需求變更是否必要。在Capital One,大的IT項目會被拆分成多個子項目,安排給各敏捷團隊,這種方式在敏捷開發中叫蜂巢式(swarming),所有過程由一名項目經理控制。
為了檢驗這個系統的效果,Bailar將項目拆分,從舊的瀑布式開發轉變為並列式開發,形成了敏捷開發所倡導的精幹而靈活的開發團隊,並將開發階段分成30天一個周期,進行沖刺--每個沖刺始於一個啟動會議,到下個沖刺前結束。
在Bailar將其與傳統的開發方式做了對比後,他感到非常興奮--敏捷開發使開發時間減少了30%~40%,有時甚至接近50%,提高了交付產品的質量。不過,有些需求不能用敏捷開發來處理。 Bailar承認,敏捷開發也有局限性,比如對那些不明確、優先權不清楚的需求或處於較快、較便宜、較優的三角架構中卻不能排列出三者優先順序的需求。此外,他覺得大型項目或有特殊規則的需求的項目,更適宜採用傳統的開發方式。盡管描述需求一直是件困難的事,但經過陣痛之後,需求處理流程會讓CIO受益匪淺。
敏捷開發是由一些業界專家針對一些企業現狀提出了一些讓軟體開發團隊具有快速工作、響應變化能力的價值觀和原則,並於2001初成立了敏捷聯盟。他們正在通過親身實踐以及幫助他人實踐,揭示更好的軟體開發方法。通過這項工作,他們認為: 個體和交互 勝過 過程和工具 可以工作的軟體 勝過 面面俱到的文檔 客戶合作 勝過 合同談判 響應變化 勝過 遵循計劃 並提出了以下遵循的原則: 我們最優先要做的是通過盡早的、持續的交付有價值的軟體來使客戶滿意。 即使到了開發的後期,也歡迎改變需求。敏捷過程利用變化來為客戶創造競爭優勢。 經常性地交付可以工作的軟體,交付的間隔可以從幾個星期到幾個月,交付的時間間隔越短越好。 在整個項目開發期間,業務人員和開發人員必須天天都在一起工作。 圍繞被激勵起來的個體來構建項目。給他們提供所需的環境和支持,並且信任他們能夠完成工作。 在團隊內部,最具有效果並富有效率的傳遞信息的方法,就是面對面的交談。 工作的軟體是首要的進度度量標准。 敏捷過程提倡可持續的開發速度。責任人、開發者和用戶應該能夠保持一個長期的、恆定的開發速度。 不斷地關注優秀的技能和好的設計會增強敏捷能力。 簡單是最根本的。 最好的構架、需求和設計出於自組織團隊。 每隔一定時間,團隊會在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工作方面進行反省,然後相應地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調整。 一、敏捷開發方法
(一) 說明 本文是閱讀Alistair Cockburn的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和William C. Wake的XP Explored的一些筆記和想法,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是一組軟體開發方法的總稱,包括(Crystal , Extreme Programming , Adaptive software development等等)。敏捷開發方法又稱為「輕量級」開發方法。
下面這段話摘自Martin Fowler的一篇文章:
從無到繁重再到敏捷多數軟體開發仍然是一個顯得混亂的活動,即典型的「邊寫邊改」 (code and fix)。設計過程充斥著短期的,即時的決定,而無完整的規劃。這種模式對小系統開發其實很管用,但是當系統變得越大越復雜時,要想加入新的功能就越來越困難。同時錯誤故障越來越多,越來越難於排除。一個典型的標志就是當系統功能完成後有一個很長的測試階段,有時甚至有遙遙無期之感,從而對項目的完成產生嚴重的影響。 我們使用這種開發模式已有很長時間了,不過我們實際上也有另外一種選擇,那就是「正規方法」(methodology)。這些方法對開發過程有著嚴格而詳盡的規定,以期使軟體開發更有可預設性並提高效率,這種思路是借鑒了其他工程領域的實踐。 這些正規方法已存在了很長時間了,但是並沒有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功,甚至就沒怎麼引起人們的注意。對這些方法最常聽見的批評就是它們的官僚繁瑣,要是按照它的要求來,那有做太多的事情需要做,而延緩整個開發進程。所以它們通常被認為是「繁瑣滯重型」方法,或Jim HighSmith 所稱的「巨型」(monumental)方法。 作為對這些方法的反叛,在過去幾年中出現了一類新方法。盡管它們還沒有正式的名稱,但是一般被稱為「敏捷型」方法。對許多人來說,這類方法的吸引之處在於對繁文縟節的官僚過程的反叛。它們在無過程和過於繁瑣的過程中達到了一種平衡,使得能以不多的步驟過程獲取較滿意的結果。 敏捷型與滯重型方法有一些顯著的區別。其中一個顯而易見的不同反映在文檔上。敏捷型不是很面向文檔,對於一項任務,它們通常只要求盡可能少的文檔。從許多方面來看,它們更象是「面向源碼」(code-oriented)。事實上,它們認為最根本的文檔應該是源碼。 但是,我並不以為文檔方面的特點是敏捷型方法的根本之點。文檔減少僅僅是個表象,它其實反映的是更深層的特點: ? 敏捷型方法是「適配性」而非「預設性」。 重型方法試圖對一個軟體開發項目在很長的時間跨度內作出詳細的計劃,然後依計劃進行開發。這類方法在計劃制定完成後拒絕變化。而敏捷型方法則歡迎變化。其實,它們的目的就是成為適應變化的過程,甚至能允許改變自身來適應變化。 ? 敏捷型方法是「面向人」的(people-oriented) 而非「面向過程」的 (process-oriented)。 它們試圖使軟體開發工作順應人的天性而非逆之。它們強調軟體開發應當是一項愉快的活動。我認為以上兩個特點很好的概括了敏捷開發方法的核心思想:適應變化和以人為中心
(二) 方法背後的思想
Alistair Cockburn在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中講述了敏捷開發方法背後的思想
人們掌握過程(process)可以分為3個階段:1 following 遵循一個定義好的process2 detaching 知道不同process的適用范圍,在不同的場合使用不同的process3 fluent 不關心是否遵循特定的process,知道在什麼情況下採用什麼動作
軟體開發是一個充滿發明和交流的協作性游戲(cooperative game of invertion and communication)。軟體開發的首要目標是生產出軟體,遵循特定的過程和模型只是手段,只要傳遞了足夠的信息,手段是次要的。交流的效果要遠遠重於交流的形式(Effect of communic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form of communication)。一般軟體開發有兩個目標:1 盡快的生產出軟體2 為下一個team或項目做准備,有時這兩個目標是矛盾的,我們要在這兩個目標之間尋求平衡
在軟體開發中,人的因素要遠遠大於過程和技術。人是有缺陷的:1 容易犯錯誤,因此必須在錯誤擴散之前找到並改正錯誤2 當覺得可能失去較多的時候,不願意冒險3 重新構造而不願意重復使用已有的東西4 難於堅持一個習慣
針對個人因素的幾個建議:1 具體的模型較抽象的模型更容易理解2 從一個例子開始是容易的3 通過觀察他人的成果學習4 要有足夠的不受打擾的時間5 分配的工作要與個人意向,能力匹配6 不正確的獎勵會有壞作用,從長期看個人興趣比獎勵更重要,培養在工作中的自豪感:1) pride in work參與工作的自豪感,通常參與一個重要的工作會有自豪感2) pride in accomplishment 完成工作的自豪感,長期未完的工作會使士氣低落3)pride in contribution 為他人貢獻的自豪感7 鼓勵關心其他人的工作和整體的工作
在一個團隊之間,交流是最重要的,實踐證明面對面的實時的交流是最有效的,對交流的延誤會損失信息,白板是最好的交流工具,交流工具的先進並不能提高交流效果。文檔的作用是記錄和備忘,不能通過文檔交流。
敏捷開發方法要避免的過程設計的幾個常見錯誤1 對所有的項目使用同一種過程2 沒有彈性3 過於沉重4 增加不必要的「必須完成」(「should do」 is really should?)5 沒有經過實踐檢驗
敏捷開發方法過程設計的幾個原理:1 交互的面對面的交流是代價最小,最迅速的交換信息的方法2 超過實際需要的過程是浪費的3 大的團隊需要重量級方法4 處理重大問題的項目需要重量級方法強調5 增加反饋和交流可以減少中間產品和文檔的需求6 輕量級方法更強調理解(understanding),自律(discipline)和技能(skill),重量級方法更強調文檔(documentation),過程(process)和正式(formality)understanding指整個團隊關於項目的全部知識,包括討論的過程,documentation只能記錄其中的一部分discipline是指個人主動的完成工作,process指個人根據指令完成工作skill指具有良好技能的人可以省略中間的產品,formality指必須按照規定步驟完成工作
7 確定開發中間的瓶徑,提高它的效率對於瓶徑處的工作應該盡量加快,減少重復,(使用更熟練的人,使用更多的人,使用更好的工具,使瓶徑處的工作的深入盡量穩定)對於非瓶徑處的工作可以多一些重復,在輸入還不確定的情況下也可以盡早開始。
這些原理的幾個結論:1 向一個項目增加人員要花費較大代價(constly),因為原有人員和新人員之間的交流要花費大量時間2 團隊的規模經常是跳躍的,例子:需要6個熟練的程序員,但是只有4個,於是增加不熟練的程序員,結果團隊的大量時間花費在培訓不熟練的程序員上面,最後增加到了20個不熟練的程序員。3 應該側重於提高團隊的技能而不是擴充團隊4 對不同的項目使用不同的過程5 在適用的條件下,輕量級的方法優於重量級的方法6 對不同的項目要裁減過程
敏捷開發方法的原則是「剛剛好」(Light and Sufficient)

10. 敏捷開發方式有哪些

敏捷開發包括一系列的方法,主流的有如下七種:
XP
XP(極限編程)的思想源自 Kent Beck和Ward Cunningham在軟體項目中的合作經歷。XP注重的核心是溝通、簡明、反饋和勇氣。因為知道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XP無需開發人員在軟體開始初期做 出很多的文檔。XP提倡測試先行,為了將以後出現bug的幾率降到最低。
SCRUM
SCRUM是一種迭代的增量化過程,用於產品開發或工作管理。它是一種可以集合各種開發實踐的經驗化過程框架。SCRUM中發布產品的重要性高於一切。
該方法由Ken Schwaber和 Jeff Sutherland 提出,旨在尋求充分發揮面向對象和構件技術的開發方法,是對迭代式面向對象方法的改進。
Crystal Methods
Crystal Methods(水晶方法族)由Alistair Cockburn在20實際90年代末提出。之所以是個系列,是因為他相信不同類型的項目需要不同的方法。雖然水晶系列不如XP那樣的產出效率,但會有更多的人能夠接受並遵循它。
FDD
FDD (Feature-Driven Development,特性驅動開發)由Peter Coad、Jeff de Luca 、Eric Lefebvre共同開發,是一套針對中小型軟體開發項目的開發模式。此外,FDD是一個模型驅動的快速迭代開發過程,它強調的是簡化、實用、 易於被開發團隊接受,適用於需求經常變動的項目。
ASD
ASD(Adaptive Software Development,自適應軟體開發)由Jim Highsmith在1999年正式提出。ASD強調開發方法的適應性(Adaptive),這一思想來源於復雜系統的混沌理論。ASD不象其他方法那樣 有很多具體的實踐做法,它更側重為ASD的重要性提供最根本的基礎,並從更高的組織和管理層次來闡述開發方法為什麼要具備適應性。
DSDM
DSDM(動態系統開發方法)是眾多敏捷開發方法中的一種,它倡導以業務為核心,快速而有效地進行系統開發。實踐證明DSDM是成功的敏捷開發方法之一。在英國,由於其在各種規模的軟體組織中的成功,它已成為應用最為廣泛的快速應用開發方法。
DSDM不但遵循了敏捷方法的原理,而且也適合那些成熟的傳統開發方法有堅實基礎的軟體組織。
輕量型RUP
RUP其實是個過程的框架,它可以包容許多不同類型的過程, Craig Larman 極力主張以敏捷型方式來使用RUP。他的觀點是:目前如此眾多的努力以推進敏捷型方法,只不過是在接受能被視為RUP 的主流OO開發方法而已。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敏捷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韓束緊致水分面膜使用方法 瀏覽:110
摩托車前叉連接方法 瀏覽:425
交流和直接的電流計算方法 瀏覽:463
龜田鍛煉身體的方法 瀏覽:764
曾仕強怎麼使自己開悟的方法 瀏覽:249
大拇指甲溝炎治療方法 瀏覽:909
高中數學解題方法技巧匯總 瀏覽:328
u盤擴展內存方法手機 瀏覽:34
除蟎包的最佳方法 瀏覽:22
瓷磚魚池漏水最簡單的補漏方法 瀏覽:14
智能化方法如何幫助開發軟體 瀏覽:360
卷閘門的開關安裝方法 瀏覽:793
汽車紐扣電池的安裝方法 瀏覽:890
鬥地主快速學會的方法 瀏覽:877
鋼梁安裝方法如何做撓度實驗 瀏覽:226
砂礫壓實度檢測方法 瀏覽:898
黑底白字解決方法 瀏覽:741
杭州電腦數據恢復方法 瀏覽:491
皮沙發的異味處理方法視頻 瀏覽:626
快速緩解頭痛的6個方法圖片 瀏覽: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