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對化石的研究是什麼方法

對化石的研究是什麼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27 05:13:26

① 請問科學家是怎樣研究化石的

石能確定地層的相對時代及劃分、對比地層;提供環境標志及確定和恢復古沉積環境;了解在成岩成礦中的作用。在地球的發展和演進中,不少類別的化石新舊更替及演化迅速,形成特徵不同的類群。這些類群的古生物,在不同地史時期的沉積中,可形成不同的化石群或化石組合,成為確定地層時代和劃分地層的重要依據。

化石能提供環境標志,判斷和恢復古沉積環境。如浮游有孔蟲,放射蟲,牙形刺等僅產於海相沉積中;如中,新生代的輪藻,某些介形蟲和硅藻僅產於陸相的淡水沉積中;某些底棲有孔蟲和介形蟲及少數的輪藻,產於濱海的邊緣環境的半鹹水沉積等等。這些不同類別的古生物在其生存期間,對於水域的溫度,鹽度,深度,渾濁度和沉積底性等都有一定的要求。通過對各類化石群落或化石組合的古生態分析並結合古沉積學的研究,用將今論古法的推測方法,便可判斷和恢復古沉積環境。如已查明我國渤海灣,黃海,東海和南海都形成於新生代,在第三紀時,由於氣候乾熱和海進的影響,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形成大量的鹹水,半鹹水沉積,這種環境為形成豐富的石油資源創造了條件。這都是利用微體古生物學的研究成果。

在成岩成礦中的作用,生物(包括微古生物)不僅可以形成燃料礦產,如煤、石油、天然氣、油頁岩等,還有某些金屬硫化礦床、磷礦、硅藻土,而且還可形成自然硫、各種鐵礦、錳礦、鈾礦、鋁土礦等礦產。許多生物都有富集成礦元素的作用,如某些海生生物體中金的含量為海水的830倍,銅 為3700倍,鋁為267000倍。另一些微體生物雖然不能成礦,但可以指示找礦的方向或是確定含礦層的位置等 。

② 科學家怎樣挖掘化石

化石(fossil) 保存在岩層中的古生物遺體、遺物和活動遺跡。化石一詞源自拉丁文fossillis,意為挖掘。化石是古生物學的主要研究對象,它為研究地質時期的動、植物生命史提供了證據。中國古籍中早已有關於化石的記載,如春秋時代的計然和三國時代的吳晉,都曾提到山西省產「龍骨」,「龍骨」即古代脊椎動物的骨骼和牙齒的化石;《山海經》也有「石魚」(即魚化石)的記述;南朝齊梁時期陶弘景有對琥珀中古昆蟲的記述;宋朝沈括對螺蚌化石和杜綰對魚化石的起源,已有了正確認識。迄今,發現最早的細菌化石為距今35億年前的澳大利亞瓦拉翁納群中的絲狀細菌化石。

形成條件 地史時期的生物,只有一小部分與地質環境相適宜,保存下來成為化石:①生物本身必須具有一定的硬體,如無脊椎動物的貝殼、甲殼,脊椎動物的骨骼、牙齒,植物的樹干、葉子和孢子、花粉等;②生物死亡後必須迅速地被沉積物埋藏起來,免遭生物、機械或化學作用的破壞;③必須經過較長時間的各種石化作用。生物遺體如果是原地埋藏,就比較容易形成完整的化石,如中國山東臨朐晚第三紀中新統山旺組中保存大量完好的動、植物化石。另一種情況是生物死後的遺體可能經受各種搬運作用,這些在異地埋藏的化石,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壞,分選程度較好,有時還有定向排列現象。以生物的遺體、遺跡的埋藏和化石的形成過程作為研究對象的學科,稱為埋藏學。

保存類型 化石保存類型一般可分為實體化石、模鑄化石、遺跡化石和化學化石。①實體化石是指古生物遺體本身全部或部分被保存下來的化石,如中國撫順第三紀煤層中琥珀內的昆蟲化石,是在嚴密封閉的情況下保存下來的。西伯利亞第四紀冰期凍土中的猛獁象,是在嚴寒冷凍的條件下整體保存的。但多數化石僅能保存生物的硬體部分,而且經受了明顯的變化,即石化作用。具有幾丁質、幾丁—蛋白質或蛋白質骨骼中容易揮發的成分(氧、氫、氮)經升溜作用而消失,僅留下碳質薄膜,因而又稱炭化作用,如筆石和植物的葉子經炭化作用保存下來。生物硬體的組成物質,部分被地下水溶解,由外來礦物質填充代替,就可以保存原來硬體的微細構造,稱為交代作用,如硅化木,其年輪甚至植物細胞形狀仍能清晰可見。②模鑄化石是指生物遺體在底質、圍岩、填充物中留下的印模和復鑄物。根據化石與其圍岩的關系可以分為若干類型,如印痕化石、印模化石、鑄型化石和復型化石。③遺跡化石是指古代生物生活活動時,在底質沉積物表面或內部留下的痕跡和遺物,如脊椎動物的足跡化石、蠕形動物的爬跡化石和動物的排泄物糞化石或卵化石。廣義的遺跡化石還包括舊古器時代古人類的勞動工具、文化遺物等。④化學化石是指古代生物的遺體雖然未能保存下來,但組成生物的有機成分經分解後形成各種有機物如氨基酸、脂肪酸等,仍可保留在岩層中,足以證明古代生物的存在。這類化石叫化學化石。

研究意義 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英國W.史密斯在地層層序律的基礎上,根據化石的縱向分布建立了化石順序律。這不僅利用化石確定地層時代,且為生物進化提供了證據。古生物學家發現地層層位越高,所含化石類別越多,化石的形態構造越復雜,反映了生物類別從少到多、形態構造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進化規律。

生物化石的古生態研究是重建地史時期古地理、古氣候的重要依據。每種生物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環境,適應環境的結果。各種生物在其習性行為和身體形態構造上都具有反映環境條件的特徵。利用這些特徵就可以推斷生物的生活環境,例如海生生物化石珊瑚、有孔蟲等反映海洋環境;陸生植物葉片、樹根、昆蟲等則反映大陸環境。根據一個地質時期各種生物化石的生活環境和氣候條件的研究,就可以推斷該時期的海陸分布、海岸線位置和湖泊、河流、沼澤的范圍等。古環境和古氣候的重建對地質歷史的了解是十分重要的。此外,生物的硬體部分還可以形成反映古環境、古氣候的岩石標志,如貝殼岩反映海濱環境,生物岩礁反映低緯度暖海環境,泥炭或煤反映潮濕沼澤環境等。

化石資料的大量收集還為古生物的系統分類提供了基礎。現代生物是古代生物經過漫長的地質時期發展而成的,各種生物之間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親緣關系,從而建立了一個反映生物界親緣關系和進化發展的自然分類系統。

化石的類群 古生物與現代生物一樣,一般分為低級的原核生物和高級的真核生物兩大類,共有5個界,即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動物界,界以下依次為門、綱、目、科、屬、種等單位。

由於生物是由低級到高級發展到現代的,地史上各個時期的生物門類都不相同,每個時期的化石類群與當時的生物門類相關。不同地史時期有其發達的生物門類,也就有其特徵的化石類群,有些門類在該時期占統治地位,有些門類在該時期衰退或滅絕。總之,按時間的進程,生物門類與化石類群的變化,顯示了生物演化的系統發展歷史。

③ 4萬年以上的化石靠什麼方法確定年代

化石一般不能直接測年,而是通過它們與原生環境下地質堆積物或地層的關聯而間接獲得。包括C14也是如此,除非化石中含碳,否則測出的也只是和化石共存的遺物或沉積物的年代。
C14之外還有非常多的放射物斷代方法,常見的有鈾系法(測年范疇是5萬-50萬年)、鉀-氬法(下限是10萬年)、氬-氬法、裂變徑跡測年法。放射物斷代方法之外還有地磁斷代法。這些都廣泛應用於地質學和舊石器時代考古學中。
一部分化石經過長期研究,特別是以上述方法測出的絕對年代為基礎,也可以用來確定年代。很多生物在生存時間和空間上相對短暫,一般用來作為特定的時間段的標志,即標志性物種或者叫標准化石。這樣確定的年代范圍會比較寬泛,但是對於脫離原生環境的化石來說往往也是唯一的判斷方法。

④ 科學家從大量不同年代化石的研究中,推斷出了生物進化大致過程,最重要的方法是()A.實驗法B.觀察

比較法和實驗法是研究生物進化的基本方法.比較是指根據一定的標准,把彼此有某種聯系的事物加以對照,確定它們的相同和不同之處.通過對各個事物特徵的比較,可以把握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認識事物的本質,同時比較法對生物進化問題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實驗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分析,發現或驗證科學結論.
故選:C.

⑤ 化石對研究歷史有什麼作用

化石是保存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遺體或遺跡,對研究歷史有重要作用。第一,通過化石可以研究生物的進化過程;第二,研究化石能夠確定化石所在地層的年代;第三,化石研究是古生物學的一種重要研究方法,對考古學和地質學都有幫助。因此,人們把化石稱為歷史的證人。

⑥ 生物學家都是怎麼找出化石並研究它的

生物學家都是怎麼找出化石並研究它的?

一般會先找適合這種動物的生活環境,然後開始搜索地面或岩面,找到後根據留下的特徵還有形態,再通過和現代的生物對比來推出這個動物。找化石也需要一個非常優秀的團隊,因為研究化石這個項目,比我們能夠想像出來的工程量大了非常非常多且又十分細致。

地球已經存在了四十多億年,它蘊含著無數的秘密等待著我們去發現,或許還有許許多多的原古時代生物我們還沒發現,還等著我們去探索,我們現在所找到的,可能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其中有著許多的秘密和知識,等著我們去收獲。

⑦ 推斷化石的歷史地質年代用什麼方法

碳14測年,又稱碳—14年代測定法或放射性碳定年法,就是根據碳—14衰變的程度來計算出樣品的大概年代的一種測量方法。這一原理通常用來測定古生物化石的年代。
碳14由於受到宇宙射線中子對碳14原子的作用,不斷地形成於大氣上層。它在空氣中迅速氧化,形成二氧化碳並進入全球碳循環。動植物一生中都從二氧化碳中吸收碳14。當它們死亡後,立即停止與生物圈的碳交換,其碳14含量開始減少,減少的速度由放射性衰變決定。放射性碳定年本質上是一種用來測量剩餘放射能的方法。通過了解樣品中殘留的碳14含量,就可以知道有機物死亡的年齡。但必須指出的是,放射性碳定年結果表明的是有機物死亡的時間,而不是源自該有機物的材料的使用時間。
碳14的衰變需要幾千年,正是大自然的這種神奇,形成了放射性碳定年的基本原理,使碳14分析成為揭示過去的有力工具。在放射性碳定年過程中,首先分析樣品中遺留的碳14。被分析的樣品的碳14比例可以說明自樣品源死亡後流逝的時間。報告的放射性碳定年結果是未校準年BP(迄今),其中BP是指公元1950年。接著進行校準,將BP年轉換為歷年。隨後將該信息與准確的歷史年齡聯系起來。

⑧ 科學家從對大量不同化石的研究中推斷出生物進化的大致歷程,採用的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A.實驗法B

比較法和實驗法是研究生物進化的基本方法.比較是指根據一定的標准,把彼此有某種聯系的事物加以對照,確定它們的相同和不同之處.通過對各個事物特徵的比較,可以把握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認識事物的本質,同時比較法對生物進化問題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實驗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分析,發現或驗證科學結論.生物進化的證據有化石證據、比較解剖學上的證據、胚胎學上的證據,通過達爾文的比較、實驗,確定化石是研究進化的主要證據,達爾文在研究生物進化時,採用的方法主要是比較法.
故選:D.

⑨ 怎樣才能辨別出化石的真假,有什麼科學的方法嗎

有喜歡之人,就有造價之人出現,因為無利不起早。假化石多為一些松枝石,還有菊花石,地殼運動產生包裹的化石,樹枝石等等。化石需具有生物特性,和生物生存運動留下來的痕跡。

化石能夠幫助我們很好了解古代生物,也可以了解當地表狀況。平時,我們都學習一下有關化石知識,還是很有必要,追溯歷史,才能讓我們今天更充實。

⑩ 在生物化石的研究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是什麼

年代

閱讀全文

與對化石的研究是什麼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烏葯種植方法 瀏覽:175
平常如何側方入庫最笨方法 瀏覽:488
踝骨軟化鍛煉方法 瀏覽:421
如何活到極致的方法 瀏覽:599
平面圖鋼筋計算方法 瀏覽:674
用什麼方法給小孩做棉褲 瀏覽:597
鰱魚怎麼做才好吃簡單的方法火鍋 瀏覽:638
和田籽料二上色的鑒別方法 瀏覽:715
聖荷納米霜使用方法 瀏覽:168
貨車多利卡打不著火解決方法 瀏覽:395
韓束緊致水分面膜使用方法 瀏覽:113
摩托車前叉連接方法 瀏覽:428
交流和直接的電流計算方法 瀏覽:465
龜田鍛煉身體的方法 瀏覽:767
曾仕強怎麼使自己開悟的方法 瀏覽:253
大拇指甲溝炎治療方法 瀏覽:911
高中數學解題方法技巧匯總 瀏覽:330
u盤擴展內存方法手機 瀏覽:37
除蟎包的最佳方法 瀏覽:24
瓷磚魚池漏水最簡單的補漏方法 瀏覽: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