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談古代文學研究方法應用策略

談古代文學研究方法應用策略

發布時間:2022-06-26 23:08:41

Ⅰ 學習研究中國古代文學史的方法是什麼

多閱讀些史書就OK了!既能學習古歷史,又有先說趣味!

Ⅱ 古代文學學習方法

古代文學的學習方法:

1、文化儲備:

讀者步入欣賞領域之前,對欣賞對象——文本,有著充分的選擇自由。這種選擇,既決定於接受主體的世界觀和人生修養,也取決於接受主體的審美情趣、文化積淀和審美能力。

審美情趣表現為審美偏愛、審美標准和審美理想,還有審美態度。文化積淀主要指讀者知解作品事、情、理所需的知識儲量。審美能力可以理解為讀者認識美、欣賞美的能力。

2、期待視野:

「期待視野」由接受理論家姚斯提出,是指欣賞之前,讀者心理上對作品所抱的期待和要求,表現為文體期待、意向期待和意蘊期待3個層次。它決定著閱讀的選著、重點和效果。

問題期待即讀者對文學體裁樣式的期待指向。意向期待即讀者對文學形象的期待指向。意蘊期待即讀者對作品較為深沉的情感、意義的期待指向。

3、發生階段:

文學欣賞的發生階段主要是指讀者通過語言媒介,形成欣賞注意,進而感知文學形象的階段,即「言」、「象」階段。

4、欣賞注意:

把欣賞活動作為一個動力過程,其發動伊始就要注重「欣賞注意」的形成。

5、感知形象:

文學創作是一個創造形象的過程,而文學欣賞則是一個在現形象的過程。

6、發展階段:

文學欣賞的高級階段是對意蘊的深入把握,其間伴隨著兩種心理現象——聯想、想像的展開和情感反應的持續。

7、聯想與想像:

聯想是把兩種事物聯系在一起的想像。廣義的想像包括初級形態的聯想和高級形態的聯想。狹義的想像是指大腦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又可分為再現性想像和創造性想像。

8、情感反應:

共鳴和凈化是兩種常見的情感反應,是文學欣賞高潮來臨的重要標志。

共鳴是一種心靈感應現象。通常有兩種類型:一是欣賞文學作品時,讀者的思想感情與作者的思想感情相互溝通,交流融會,並同憂同喜。二是欣賞同一部作品時,不同的讀者產生的心理趨同。

凈化是共鳴的進一步發展,是指讀者通過欣賞活動,實現去除雜念、提升人格、趨向崇高的自我教育過程。

9、延留階段:

延留是讀者對文學作品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為主的飛躍,是欣賞活動的最高境界。延留的表現之一是回味;另一種表現是溶入。

(2)談古代文學研究方法應用策略擴展閱讀:

古代文學一般包括歐洲古代文學和中國古代文學。歐洲古代文學又包括古希臘文學和羅馬文學,中國古代文學按時間分類,包括先秦兩漢文學,魏晉南北朝文學,唐宋文學,元明清文學。

Ⅲ 文學方面的研究性學習如何開展

開展研究性閱讀培養創新能力

為了適應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要求,更好地貫徹新大綱,「研究性學習」和「研究型課程」應運而生。在高中階段,我們組織「研究性閱讀」。
研究性閱讀,是一種研究型課程。它不同於學科課程,它定位在拓展型課程層次之上,注重培養發展性學力。它以學生的自主閱讀、探索性學習為基礎,通過親身的閱讀實踐獲取直接經驗,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掌握研究文本的基本方法,提高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沒有固定的閱讀教材,沒有固定的研究課題,鼓勵討論切磋,鼓勵創造「一家之言」。

研究性閱讀,也是一種方法。長期以來,高中學生的閱讀以語文課堂教學為主渠道,而語文閱讀教學盛行以文章學為理論指導的「文章學閱讀教學法」,這種教學法重視文章結構知識,淡化閱讀信息篩選和處理,有悖於閱讀的根本目的和閱讀能力的培養目標。研究性閱讀以閱讀目的為前提,以資訊理論理論指導,以圍繞閱讀目的准確、快速、有效把握文章的相關信息為基本原則,不斷提高篩選、認知、處理語言信息的能力。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這是一種終身受用的基本生存能力,對人的成長、成才、成就關系重大。

一、學生研究性閱讀的組織管理策略

高中學生的研究性閱讀中,教師是組織者、參與者和指導者,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的介入要把握好尺度,本著「以學生為本」的原則,注重發展學生的主動精神和健康個性,並著眼於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教師的組織管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動員

高中學生對於科學研究是陌生的和遙不可及的,認為那是大學或研究生的事,教師要向他們講清楚研究性閱讀的性質、背景和目的,分析高中生進行研究性閱讀的可行性,消除顧慮。

只要我們廣泛閱讀,睜大發現的眼睛,做個有心人,就可能有成果。在動員過程中,還要讓學生明白,研究成果的評價,也凸顯過程,還要請專家鑒定,綜合評獎,編輯論文集,學生有了興趣和信心,就為整個研究性閱讀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學生研究活動的組織形式

一是個人活動。這是由閱讀活動的性質決定的,讀解學和接受美學理論告訴我們,閱讀活動是作者、讀者、文本之間的互動過程。研究性決定了發現、創造主體的不可替代性。本體論的研究原理告訴我們,研究者必須佔有第一手資料,才能保證研究的科學性。因此,研究性閱讀活動的組織形式以個人活動為主。

二是集體活動。在個人選題進行研究的基礎上,也可讓學生自由結合,組成課題組。老師可根據學生個人選題內容,做適當調整,學生團結協作,互相切磋。亦可跨班級或跨年級活動,或參與多課題閱讀研究
3.提醒尋求指導

學生在閱讀活動過程的某個階段遇到了困難,老師應及時提供幫助,也可提醒其在廣泛范圍內尋求指導,爭取家長或有關專家的指導,老師盡量不越俎代庖。

二、研究性閱讀過程中的指導策略

1.選題的指導

選題的原則是以人為本,突出開放性。選題是研究性閱讀的開始,也是研究性閱讀成功的關鍵一環,選題不強調對現成知識的承襲學習,不因循課本的知識框架,學生根據自已的興趣和條件,選擇研究的課題,注意培養捕捉問題的能力。

指導學生選題由易到難,與課內語文學習相結合。學生已有義務教育的語文學習積累,特別是課內課文知識的積累,研究性閱讀應從課內到課外再課內外結合,從單元內到全冊,再跨課本綜合閱讀選擇研究問題,然後延伸到課外文學作品、科普讀物,哲學理論讀物等。比如,高中學了魯迅的好幾篇小說,有的學生就選了「魯迅小說研究」這樣的課題,課內外結合,較容易把握。

指導學生選題要關注社會、關注人生。注重知識的遷移能力培養,關心時代發展,敏銳感受社會生活。培養創新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的同時,還要兼顧雙綱,並與高考接軌,使之突出高中階段的實施價值。

教師參與優化選題。選題雖然以學生為主體,充分依據個人愛好和專長,但教師的參與可以幫助學生優化課題內容,比如,有的學生選了一個「中國古代文學的特點」作為閱讀研究的課題,就不合適,教師可及時糾正選題過大、選題無價值、選題不好操作之類的現象,提高研究成功率。同時,師生相互交流,也為選題困難的學生提供參考和幫助
2.學生研究活動中收集、處理課題信息的指導

首先是鼓勵佔有資料。閱讀材料是信息的來源,閱讀量的積累是研究成功的前提條件。介紹資料知識,開設講座或個別談活,幫助學生了解資料信息的領域和來源,相關資料組成等知識,掌握獲取資料信息的基本方法。列舉可供利用的資料信息及其分布特點。
其次是適當介紹資訊理論知識,幫助學生把握信息價值判斷原則,如①針對性;②科學性;③先進性。提取、篩選與課題有關的信息。

3.研究成果表達的指導

最佳成果表達方式相對的,應根據課題內容和自身特長選擇。研究性閱讀成果的一般表達方式是小論文。教師可開設論文寫作講座,推薦研究論文範例,以提高論文寫作質量。之後還要幫助學生反復進行自我論證,做好答辯准備。

三、研究性閱讀方法的指導策略

1.幫助學生確定研究性閱讀的目的:以對閱讀的確切理解為基礎,通過收集資料,整理觀點,分析研究來創新,提出新觀點,建立新思想。

2.幫助學生建立研究的思路和閱讀研究的一般方法:a.確切理解,提取信息。b.篩選加工信息,歸納和概括。c.引申和發展。d.否定和批判。e.消化和應用。

四、評價策略

研究性閱讀具有多側面、多層次的教育價值,它的成果不與高考升學直接掛鉤。閱讀視野開拓與閱讀能力的提高與其研究成果的質量同等重要。研究性閱讀的評價可從幾個方面進行:

1.學生的研究能力的評價(全過程研究閱讀的水平評價);

2.成果鑒定(集體評價或教師、相關研究領域專業人員評價);

3.閱讀能力測試(研究性閱讀水平的直接影響指標);

4.綜合實踐能力測評,(研究性閱讀水平的間接影響指標)。

研究性閱讀指導是本人當前正在研究的課題,沒有成功的經驗借鑒,經過一年的初步實踐,我認為,在高中學生中組織研究性閱讀活動,打破固定教材的限制,有助於學生開拓知識視野,提高閱讀能力,進而重新設想閱讀教學的境界,實在是一種好方法。研究性閱讀也增強了高中學生的科學研究意識和研究能力,從而培養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更好地推進素質教育。

Ⅳ 古代文學研究方法有哪些

文獻學層面,文藝學層面,文化學層面,人本學層面,哲學層面。
詳參:尚永亮《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五個層面》

Ⅳ 古代文學研究熱點

中國古代文學是中國語言文學下設的二級學科之一。本學科以唐代文學研究為龍頭,別集研究、地域文學研究、佛教文學研究並重,帶動其他文學研究協調發展。重視傳統方法與新方法整合運用,將文學研究、文獻研究、比較研究相結合。突出文學資源的屬地特色,強化資料庫建設,將豐厚的研究成果轉化為人才培養優勢。

培養在本門學科上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在古代文學領域內能掌握堅實廣闊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的能力,能在學科上作出創新性的成果的專門人才。

我個人是認為考研就一定要考在該專業方面搞得比較好的學校,如果考個普通學校研究生出來還是很不好找工作。 在學科排名方面,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復旦大學、陝西師范大學、四川大學、中山大學這幾所高校都是A+等級的,算是專業方面最好的,報考難度也是有的,這些學校里邊我推薦陝西師范,報考壓力相對另幾所學校還是較小的,並且陝西師范是教育部直屬高校,在師范類院校里還是不錯的,古代文學是其國家重點學科。

Ⅵ 文學理論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哲學意義上的方法概念,是指研究主體在把握對象的過程中所運用的手段、工具、途徑的總和。而研究方法的理論便是方法論。文學理論也有自己的方法體系,也有自己的方法論。
文學理論的方法體系總的說來包括三個層面,即哲學方法的層面,科學方法的層面,專業方法的層面。
(1)哲學方法的層面。哲學方法是在總體上把握世界的方法,對於每一個具體學科都具有指導的意義,因此哲學方法是文學理論方法體系的最高層次,也是這一體系的理論基礎,它包括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邏輯的與歷史的相統一的方法,抽象上升為具體的方法,等等;
(2)科學方法的層面。這是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中逐漸形成的方法,以其橫斷性和交叉性而為文學理論所吸收和借鑒,它處於中間層次而對文學理論准確地把握研究對象產生不可低估的作用,它包括系統論、控制論、資訊理論、突變論、耗散結構理論、模糊數學理論等方法;
(3)專業方法的層面。這是適用於文藝學自身專業特點的特殊方法,其中既有從自身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傳統方法,如賞析方法、考證方法、評點方法等,也有從其他學科中移植過來,後來逐步固定下來的方法,這些方法比較具體,也最接近文藝學的研究對象,如社會學方法,心理學方法,文化學方法等。
這里對於哲學方法和科學方法不準備作專門解釋,只就幾種常用的專業方法作一些介紹:
(一)經驗方法
經驗方法是我國古代文學理論所採用的重要方法,其特點在於憑感受,憑體會,通過鑒賞、體驗、玩味而悟出某些道理,在其結論之中包含著大量感悟和猜測的成分,而這一切大都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上,因此我國許多古代文論家往往本身就是文學家和藝術家。這種經驗方法十分注重提煉和遵循法式和規則,以相對固定的理論範式來規范和指導文學創作,並從而建立某種師承和學統,像王昌齡的《詩格》、皎然的《詩式》、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王驥德的《曲律》,直至金聖嘆的《讀第五才子書法》、《讀第六才子書西廂記法》等,都表現出這一理論傾向。它在闡發文學理論時習慣採用具象性的說理方法,很少運用以邏輯性見長的推理和演繹方法,而是採用比喻、訓詁、比附、類推、暗示等手法,如劉勰以人體比喻文章的「風骨」:「辭之待骨,如體之樹骸;情之含風,猶形之包氣。」(劉勰:《文心雕龍?風骨》。)又如《毛詩序》用訓詁手法來說明文學的社會功能:「風者,風也,教也。風以動之,教以化之。」再有,經驗方法在提煉和運用概念、范疇時往往體現出素樸的辯證法思想,它所使用的概念范疇許多是相互對應的,在事物內部不同矛盾方面的相互對立和聯系之中揭示文學的本質、規律,像文與道、文與質、形與神、風與骨、意與境、情與理等都是如此,而且其運用的概念范疇常常表現一種渾整性,傾向於對事物進行總體把握,例如李漁在《閑情偶寄》中提出的重要概念「結構」就不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作為形式因素的「結構」,而是既包括形式,又包括內容的一個渾整的概念。另外,我國古代文論常常採取感性化的敘述方式,其中有的方式是詩化的,如論詩詩,有杜甫的《戲為六絕句》、陸游的《論詩詩》、元好問的《論詩三十首》等;有的是散文化的,如隨筆、序跋、書信、評點、注釋等。
我國古代文學理論的上述特點有明顯的長處,它能夠完整地、辯證地把握對象,而不至於在人為的分析解剖之中割裂和肢解對象,它能夠從感性層面直接深化到理性的層面,在理解問題時充分發揮主體性,包括靈感、悟性、直覺和才情,避免了抽象的理論推演所造成的刻板和機械。當然它也存在著弱點,如缺乏系統性、體系性,很難形成那種邏輯嚴密、系統完備的理論體系;它所提出的概念范疇的內涵也不太明確、不太確定,很難作定量分析和科學的驗證;其特有的敘述形式也往往造成理論上的模稜兩可和含糊不清。總之這種經驗方法的長處應當在今天繼續得到發揚光大,而其不足之處則有望在現代思維的幫助之下得到扭轉和改進。
(二)社會學方法
文學的社會學方法的形成由來已久,但是文藝社會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產生卻是在近代的事。1800年法國作家斯達爾夫人出版《從社會制度與文學的關系論文學》(中譯本名為《論文學》)一書是其標志。該書開了「以文學以外的因素來解釋文學」的先例,用斯達爾夫人的話來說,該書旨在「考察宗教、風尚和法律對文學的影響以及文學對宗教、風尚和法律的影響」(斯達爾夫人:《論文學?緒言》。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版。)。來法國學者丹納提出「種族、環境、時代」三元素說,即以一定種族內在的遺傳因素,地理、氣候、政治、立法、戰爭、宗教等外在條件,以及作為後天因素的時代精神來解釋文藝的產生和演變。與他們兩人同時代的還有聖伯甫、居約、左拉等人就此提出過重要的見解。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為文學社會學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出發點,馬克思、恩格斯雖然沒有提出過系統的文學社會學理論,但他們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研究文學現象的有關論述卻為文學社會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至今仍然不失其經典意義。其後學梅林、拉法格、普列漢諾夫等人也在這條道路上作出了有益的嘗試,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文學社會學方法的基本要點在於確認文學是一種社會現象,強調文學的兩頭關聯著社會生活,一方面它來自社會生活,受到社會生活的制約,另一方面它又通往社會生活,反過來對社會生活產生影響。因此文學社會學主張將文學放在整個社會生活的大背景前來加以考察,考察社會生活對文學產生什麼影響以及如何產生影響,而文學反過來對於社會生活又產生什麼影響以及如何產生影響。目前文學社會學的發展極為迅猛,其學科領域不斷得到拓展,其學術成果也十分令人矚目,例如在文藝生產、文藝傳播、文藝消費、文藝政策、文藝管理、文藝預測等方面的研究,對於現代社會的優化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正在受到日益廣泛的重視。
必須指出的是,在文學社會學發展史上經歷過重大的曲折和失誤,這就提醒我們,在文學社會學的理論研究和實際運用中要謹防庸俗社會學的傾向,切忌將文學現象與社會現象作簡單的比附,把物質經濟生活對於文學的制約看成直接的決定作用,將文學簡單地從屬於政治和經濟需要,而忽視了文學自身的審美特點和藝術本性,否則將給文學造成災難性的後果,在這一點上,可以說是殷鑒不遠。而當代西方文學社會學將文學理論社會學化、自然科學化的苗頭的出現則向我們提出了警示,使我們不能不對此引起重視,即文學理論在吸取社會學的成果和方法時必須守持自己的本位,社會學的研究不能代替文學理論的研究,社會學的方法也不能代替文學理論的方法,文學理論對於文學的社會屬性的研究仍然需要與對其審美屬性的研究很好地結合起來。
(三)心理學方法
德國心理學家馮特於1879年在萊比錫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標志著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心理學的誕生。此後,心理學滲透到各個學科,也對文學研究產生了影響,逐步成為一種重要的研究方法。這種方法以文學與心理學的交叉滲透為主要特點,它要藉助心理學的原理、原則和范疇來研究文學現象,如心理學根據人的表象運動的規律來研究文學創作中想像和聯想的特點和作用;它也要藉助心理學所特有的方式、技術和手段來進行文學研究,如採用問卷調查、個案測試、數據統計等來研究文學的社會功用和讀者群體的價值取向。
在運用心理學方法時也要避免機械地將心理學的理論搬用於文學研究之中,而忽視文學的社會性質和社會內容的傾向,在現代學術思潮中產生重大影響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就犯有這樣的毛病,他將該學說中的重要范疇如「情結」、「本我」、「力比多」、「升華」等直接搬用於文學研究,得出了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莎士比亞的《哈姆萊特》、陀斯妥也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等作品都是出於作者的「戀母情結」的結論。這顯然是武斷的、不符合事實的。可見文學心理學方法的運用最好還是要與文學社會學的方法結合起來,才能達致合乎科學的結論。
(四)形式主義方法
這是20世紀西方文論中盛行的一種文學研究方法,從俄國形式主義文論到英美新批評派,再到法國結構主義,再到嗣後的解構主義,乃是貫穿本世紀之始終的重要思潮。
形式主義方法的要點在於強調文學以形式為本位,認為形式並不是內容的附庸,它本身就是獨立自足的,並不受到內容的限制,與社會、歷史、文化、道德、宗教無關。這種方法以文本為中心,對文本以外的世界、作者和讀者存而不論,認為主張從文本以外的因素出發去研究文本只是一種謬見。於是文學的社會屬性和社會內容、文學的社會作用、文學發展的社會根源等等,都被排除在這種方法的視野之外。用俄國形式主義文論的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的一句名言來說就是:「藝術永遠是獨立於生活的,它的顏色從不反映飄揚在城堡上空的旗幟的顏色。」(什克洛夫斯基:《文藝散論?沉思和分析》第6頁。莫斯科,1961年版。)例如俄國形式主義文論,它強調文學應具有「文學性」,體現「陌生化」原則。所謂「文學性」,「就是使一部作品成其為文學作品的東西」(雅各布森:《最近的俄羅斯詩歌》第11頁。布拉格,1921年版。),它不在內容,而在語言技巧、修辭手法、結構布局等。所謂「陌生化」,就是通過形式因素的強化、重疊、顛倒、濃縮、扭曲、延緩而使文學語言對日常語言產生疏遠和變異,從而收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正如什克洛夫斯基所說:「藝術的技巧就是使對象陌生,使形式變得困難,增加感覺的難度和時間長度」(什克洛夫斯基:《作為技巧的藝術》,《俄國形式主義批評:四篇論文》第12頁。內布拉斯加大學出版社,1965年版。),總之,俄國形式主義文論強調文學的本質在於形式,而文學的魅力在於形式的變化。另外,它還強調對作品進行深入細致的閱讀和賞析(也就是所謂「細讀」),從而體會出作品的文字形式的音韻、格律、節奏和意蘊。而新批評派在分析文學作品時吸收了現象學文論的意見,將作品分為五個層面,即(1)聲音層面;(2)意義單元;(3)意象和隱喻;(4)象徵和象徵系統;(5)形式與技巧。這對於傳統的「內容-形式」二分法無疑是一個有益的補充。
形式主義方法強調文學的獨立性和特殊性,堅持研究的客觀性,重視對於作品形式因素的細致賞析等主張,都有可借鑒之處,但它存在著非歷史主義的缺陷,最好的辦法仍然是將它與社會學方法、心理學方法以及其他方法結合起來。
(五)比較文學方法
比較文學方法的理論淵源可以追溯到古羅馬,古羅馬人強調摹仿古希臘人,羅馬重要作家維吉爾、奧維德等人的作品大都是對於希臘文學的摹仿,因此在古羅馬文論家賀拉斯、麥克羅皮斯的論著中,都主張將維吉爾、奧維德等人的作品與其希臘原作加以比較,揭示其摹仿之處和從屬關系。這里已經包含著比較文學的萌芽。近代以來,受到其他一些學科比較方法(如「比較解剖學」、「比較語言學」)的影響,比較文學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學研究方法終於形成,法國人諾埃爾和拉普拉斯於1816年出版了一部文學作品選集,題名為《比較文學教程》,這是「比較文學」這一名稱的首次出現。
比較文學旨在對於跨國家、跨地區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文學現象進行對比或類比研究,從其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復雜關系中界定出各自的特點,尋求共同發展的途徑。在比較文學中影響較大的兩個派別是注重影響研究(交叉研究)的法國學派和注重平行研究的美國學派。
法國學派的研究方法比較嚴謹,同時也比較拘泥,它往往將研究范圍限於同一文化系統之內,而且限於存在著直接接觸和事實聯系的不同國家、地區的文學現象,它在研究方法上崇尚實證和考據,帶有較強的實證主義傾向。法國學者基亞在《比較文學》一書中的這一段話可以昭示其宗旨:「比較文學是國際間的文學關系史,比較文學家跨越語言或民族的界限,注視著兩國或幾國文學之間主題、書籍、情感之交流。」(基亞:《比較文學》,《比較文學研究譯文集》第79-80頁。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年版。)這就開啟了影響研究的方法論。例如通過實證考據研究元人李行道的雜劇《包待制智賺灰闌記》的創作受到佛經、可蘭經、聖經的影響,而該劇又影響了後來布萊希特的劇作《高加索灰闌記》,便是採用影響研究方法的一例。法國學派有時陷於對比較對象之間事實聯系的煩瑣考證,而忽視對於文學現象的美學分析,特別是囿於歐洲文化系統的狹小范圍內討論問題,並且將法國視為歐洲文學的中心和輻射源,存在著歐洲中心論的傾向,因此存在著局限性。
美國學派就是在否定法國學派上述局限性的基礎上,在二次大戰以後異軍突起的,它主張對於文學進行跨文化和跨學科的研究,特別是注重對於無實際接觸、無事實聯系的文學現象的研究。如果說法國學派是以比較對象之間的實際聯系為研究的出發點的話,那麼美國學派則以比較對象所包含的問題為研究的出發點,正像奧爾德里奇所說,該學派注意的是「兩部沒有必然關聯的作品之間在風格、結構、語氣或觀念上所表現的類同現象」。(奧爾德里奇:《比較文學論文選集》,《比較文學研究譯文集》第17頁。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年版。)美國學派與法國學派的另一個不同之處在於它不僅尋找比較對象之間的共同之處,而且也尋找它們的不同之處。總之,這一派別強調平行和對照,以問題為中心,對眾多的文學問題以及相關的知識和信仰問題進行廣泛的研究。值得重視的是,這一學派打破了法國學派的歐洲中心論,力圖勾劃出一幅世界文學發展的總體圖景,特別是有人開始認識到中國文學在世界文學中所佔據的重要地位,認為只有把歐美文學與中國文學結合起來加以理解和思考時,才能真正解決重大的理論問題。這無疑代表了比較文學的一種積極的方向。
目前我國的比較文學研究正在蓬勃展開,取得了許多重要的成果,在研究方法上也許多拓展和創新,甚至有人提出建立比較文學的「中國學派」的問題,總之,在我國比較文學的前景是美好的。
總之,上述幾種文學研究方法具有各自的理論背景和操作原則,在把握文學的本質和規律時形成了特有的角度和途徑,顯示出自己的優長之處,同時它們又是相輔相成、殊途同歸的,在文學研究和文學理論的建設方面都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因此都值得重視,值得借鑒和吸取,而在具體操作中最佳的選擇是對其加以融會貫通和綜合利用。

Ⅶ 中國古代小說的鑒賞方法

1、化整為零。化整為零指的是有效地將在文學鑒賞過程中收集的文學碎片進行統一,這是對我國古代文學作品進行鑒賞的有效手段之一。我國古代的文學作品表現形式豐富,內容多樣,為了對這些文學作品進行更加深入的鑒賞,首先需要了解這些作品中蘊含的文學以及歷史方面的知識。以研究古代字詞意思為出發點,對文學作品中的內容進行深入剖析,有助於提升人們對古代文學作品的掌握程度,對其中的文字含義進行更深刻的了解,當然還包括價值匹配以及自然觀念等。作為現代人,需要帶著繼承的眼光去看待我國的古代文化精髓。同時充分彰顯出文學作品的傳承價值以及經典性,豐富作品的思想內涵。除此之外,站在文史知識的角度上進行分析會發現對古代文學作品進行鑒賞還需要對其中的意識形態、價值理論等內容進行深入了解。在鑒賞我國古代文學作品時,文學家往往將精力集中於社會環境的研究上,實現與作品作者在心靈上的溝通,探索文學作品的哲理內容。大部分情況下,人們只是從單一的角度對文學作品進行賞析,並未建立起科學有效的認知體系,這使整個文學作品鑒賞過程存在很大缺陷。所以,需要將化整為零的文學鑒賞思想應用於文學作品鑒賞過程,彰顯出對古代文學作品的尊敬,提升對古代文學作品內容的感知力,對作者的真實內心感受進行刻畫和詮釋。


2.2思想共鳴。在對我國古代文學作品進行鑒賞時,我國古代的文學家往往將感悟以及啟示作為主導,盡量精簡語言,為文學作品質量的提升以及鑒賞工作的開展提供理論支持。大多數情況下,人們更加關注對理論的點評,卻忽視了創作主體之間所顯示出的個性化差異。為了提升文學作品思想的還原程度,人們需要立足於不同的角度,與作者產生情感上以及思想上的共鳴,這是對古代文學作品進行鑒賞的有效前提。唯有與作者形成了思想上的共鳴,才能更加深刻地感知文學作品想要表達的深刻內涵。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需要將歷史知識以及作品的創作背景等內容作為基礎,深入研究作品中蘊含的文化內容。其次,需要將真實的邏輯思想作為基礎,有效避免出現誤解的現象,提升思想與文學作品內容的一致性。同時,需要顯示出對作者的尊重,對作品中以及作品外的情況進行深入剖析。在對文學作品進行鑒賞的整個過程中,不能超出文學限制的范圍,不然的話可能會出現曲解文學作品內容的現象,也無法體現出文學作品作者的個性。因此,在對我國古代文學作品進行鑒賞時,需要將事實作為基礎性的內容,唯有如此,才能促使鑒賞過程有效性的提升。


3 .提升鑒賞的可信程度
。為了促使整個文學作品鑒賞過程更加可信,在開展鑒賞工作之前需要先規定一個明確的限度,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對古代文學作品進行鑒賞時需要將真實的歷史事件作為研究的基礎,避免出現與歷史事件發生沖突的現象,符合文化限度的范圍。通常情況下,任何狀況的生存環境以及超越的形式都能構建起特殊形式的文化內容。許多經典文學作品能夠穿越時空的主要原因是具有一定的文化氛圍,這對文學創作以及文學鑒賞工作來說至關重要。其次,古代文學鑒賞工作需要建立在符合真實邏輯的基礎上,對其中的文體限度進行把握,避免出現文學作品脫離真實邏輯的現象。文學鑒賞需要建立在主觀意願的基礎上,當然這也可能造成一些誤解現象的出現,這是無法避免的,需要對誤解的范圍進行有效控制,不能跨越限度,否則可能會對我國的古代文學作品鑒賞帶來負面影響,不利於我國文學的發展。

Ⅷ 漢語言文學專業古代文學學習方法

以作品為主,結合文學史。文學史一般用的都是袁行霈先生的教材,這本書內容很豐富,仔細讀,獨立思考,學會提問、聯想。比如學派間的聯系,社會背景對文學的影響。最好結合一本古代文學批評史的教材一起看,推薦張少康老師的。
更重要的是作品。很多人的文學史學的知識一套理論的架子,不充實。建議你有時間大量閱讀作品。讀作品要仔細,理解每一個字詞,典故。在此基礎上試著鑒賞,聯系文學史的理論,提出批評、見解。
古代文學學習中還有個重要的細節就是繁體字,這是以後從事更深研究的基礎,所以讀作品選用繁體字版。寬泛的閱讀可以使用朱東潤先生的作品選,有時間可以深入的話試著讀前人的注釋版本。這些圖書館都會有。也可以找老師開個書單。

Ⅸ 中國古代文學史這門學科如何運用

引言:中國古代文學史這門學科是比較好的英文學科,它裡面的知識比較豐富。可以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代的一些知識和文化以及一些傳統,這是對中國文化考古的比較好的途徑。那麼中國古代文學史這門學科應該如何運用呢?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所以在學習中國古代文學史這方面要注意歸納總結,這樣才能將藝術品的一些美感特點勾勒出來,這時候會有一些人物分析啊,或者是分析語言的特色或者是文章的結構,都要懂得。當你學會的這些就很好的運用中國古代文學史,把它應用在現代文上分析,以前的作品都有很好的幫幫主,對人們的學習是很大的進步的。

閱讀全文

與談古代文學研究方法應用策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速離心機使用方法 瀏覽:732
去除手機網路緩存的方法 瀏覽:908
辣椒鹼檢測方法 瀏覽:38
烏葯種植方法 瀏覽:177
平常如何側方入庫最笨方法 瀏覽:490
踝骨軟化鍛煉方法 瀏覽:421
如何活到極致的方法 瀏覽:599
平面圖鋼筋計算方法 瀏覽:675
用什麼方法給小孩做棉褲 瀏覽:597
鰱魚怎麼做才好吃簡單的方法火鍋 瀏覽:638
和田籽料二上色的鑒別方法 瀏覽:715
聖荷納米霜使用方法 瀏覽:168
貨車多利卡打不著火解決方法 瀏覽:395
韓束緊致水分面膜使用方法 瀏覽:114
摩托車前叉連接方法 瀏覽:429
交流和直接的電流計算方法 瀏覽:467
龜田鍛煉身體的方法 瀏覽:768
曾仕強怎麼使自己開悟的方法 瀏覽:254
大拇指甲溝炎治療方法 瀏覽:913
高中數學解題方法技巧匯總 瀏覽: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