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賞析意象的方法
意象有固定的形式,可以通過分析理解意象對於表情達意的作用
㈡ 如何辨析詩詞意象,把握詩詞意境
一、辨析詩詞意象。
鑒賞古詩詞中的形象,重要的是要捕捉並理解詩歌中的意象。意象是指詩歌中熔鑄了作者主觀感情的客觀物象,是作者內在的思想情感與外在的客觀物象的統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詩人對意象的選取與描繪,正是作者主觀情感的流露。意象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意旨,寄託著復雜的情感,暗示著深刻的哲理,承載著詩人強烈的主觀色彩,其客觀之「象」與主觀之「意」共同構成了富於美感的形象。1、熟悉意象的傳統色彩。詩歌中常用一種反復出現的意象來表達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了民族和人類共同的情感體驗,因而,這些意象有較為固定的意義。熟悉意象的傳統色彩,有助於我們對詩歌形象的理解.2、分析意象的個性色彩。一個出色的詩人,往往有自己特有的意象群。如屈原常用美人、香草、鳳凰等,李白的詩中多黃河、大鵬、明月、劍俠等意象。這和詩人要表達的感情有關,也和詩人的風格有關。同一個意象,不同的詩人也會寄寓不同的情感,具有不同的含義,要注意結合詩句辨析。
二、把握詩詞意境。
詩歌意境是指詩人的主觀感情和客觀事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是一種情景交融而又虛實相生的藝術形象,是作者的創作與讀者的想像共同創造的結果。詩人常通過一系列相關意象的組合,構成具有特定意義的意境。鑒賞意境就要從作者所描繪的風物、景象入手,把握作者貫穿其中的思想感情。在一些寫景抒情詩中,意象是一個個物象,而意境則是這些物象綜合起來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意象是構成詩歌的一些具體的、細小的單位,而意境的范圍比較大,通常指整首詩所構成的境界,具有整合性,意境是詩歌藝術成就的重要顯現。
馬致遠的《秋思》中那些冷落衰敗的意象,構成了蕭索悲涼的深秋的意境。
王維的《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表現出寧靜幽深的意境。等等
㈢ 意象分析法賞析蒹葭之美
《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是三百篇中抒情的名篇.它在《秦風》中獨標一格,與其他秦詩大異其趣,絕不相類.在秦國這個好戰樂斗的尚武之邦,竟有這等玲瓏剔透、纏綿悱惻之作,實乃一大奇事.作品文字很簡單: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如此重章反復,前後三章,只更換了個別的字.詩的內容也極為單純,寫古今中外所謂"永恆"的題材,男女戀愛.而且僅選取一個特定的場景:在那麼一個深秋的清晨,有位戀者在蒹蒼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復,神魂顛倒,心焦地尋求他(她)思念的戀人,如此而已.但作品給予人們的美感卻非常豐富,豐富到"我們只覺得讀了百遍還不厭"(《中國詩史》). 先說說含蓄美.以少少許表現多多許,以表面極經濟的文字建構一個十分廣闊的想像和咀嚼的空間,這是該詩的一大長處.作品沒有直接抒情,沒有敘述這位戀者對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寫了他(她)左右求索、尋找戀人的行動,這一點頗有《關雎》"悠哉悠哉,輾轉反側"的情致.然而主人公追求戀人的熱烈感情、焦急心緒,以及他(她)那痴心的迷戀、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是通過這尋求的行動、左尋右找的連續匆忙過程,形象而又含蓄地表現出來的.一會兒"溯洄從之",一會兒又"溯游從之",誰知會有幾個反復呢?陳啟源說:"夫說之必求之,然惟可見而不可求,則慕悅益至."(《毛詩稽古篇》)惟其"慕悅益至",而可見不可求,則失望悵惘愈甚. 作品雖未著意刻畫戀愛雙方的形象,但卻通過主人公追求行動所顯示出來的感情指向,十分含蓄地勾畫了施受雙方的形象特徵.在碧水澄瀅的襯托下,"伊人"是高潔的,使人感到可敬、可親、可愛.不然,他(她)怎麼會有那麼大的磁石般的吸引力,那麼強烈地吸引著這位追求者,那麼令追求者心馳神往!而這位伊人的追求、傾慕者,思念伊人情真意切,尋求伊人不畏險阻,百折不撓,是個熱烈嚮往愛情和執著追求、堅貞不渝的人. 同時,詩只寫到尋求之難,可望不可即的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下文就不再表了.那麼這位追求者將會如何呢,這便給讀者留下了想像的餘地.也許仍在繼續他(她)的熱烈追求,因為世界上的事情越是追求不到,就越覺得它的可貴,也就愈加產生了追求的興趣和迫切的心情.也許是愁腸寸斷,無限悵惘.也許是一種說不清、講不出的心情,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滋味.但到底是什麼,作者沒有說,這就是所謂"言有盡而意無窮"或"含不盡之意於言外"了. 再說說意境美.細品詩中文字,金秋之季,拂曉之時,蘆花泛白,清露為霜,瑟瑟秋風,葦叢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煙波萬狀,空中霧靄迷濛,彎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此時,一位痴情的戀者,躑躅水畔,他(她)熱烈而急切地追尋著心上的戀人.那戀人好像在水的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於是他(她)徘徊往復,心醉神迷,內心痛苦,不可言狀."伊人宛在,覓之無蹤",但其身影又在眼前不時閃現晃動,時遠時近,時隱時現,時有時無,閃爍不定.此情此景又使這位追求者欲找無方,欲罷不能.讀來只覺情調凄婉,境界幽邃,意蘊無窮.再深入品味,反復吟誦,就能發覺該詩意境的營造呈現出多重疊合、交互融匯的架構,顯示出繁富絢麗的色彩. 第一重,詩人追尋戀人如夢如幻、如醉如痴、神情恍惚的主觀情愫,與秋晨霧靄、煙水迷離的景緻渾然為一.彷彿這迷茫的煙水晨霧就是此時詩人痴醉的夢幻化生而成,情景相生,難分難解. 第二重,詩人追求戀人的綿綿情意與"伊人宛在,覓之無蹤",若隱若現的境界渾然為一.如果不是"宛在",則詩人不復追求,正因為若隱若現,總有一個縹緲的影子在眼前閃爍,才不斷牽引著詩人熱烈的情思,不肯作罷. 第三重,詩人左右求索的迫切焦急心情與"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渾然為一."溯洄"、"溯游"的匆忙連續相從,全出於追求者心情的焦急.而此種焦急之情與可望而不可即,可見而不可求的境況相輔相成,情由境生,境帶情韻.頗有"河邊織女星,河畔牽牛郎,未得渡清淺,相對遙相望"(孟郊《古別離》)的味道. 第四重,主人公追求無著的惆悵失意心情與深秋一派蕭瑟的景象渾然為一.自古以來,"秋景肅殺,令人傷悲",詩人追求不獲的失意、煩惱和痛苦與秋霜、秋風、秋景的悲涼之境相交融,此時蕭索的秋境正是此時詩人凄苦心緒的流露與外化.
㈣ 怎樣分析詩歌的意境
分析詩歌意境,要注意物象的特點,同時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託的情感,抓住物與志的「契合點」。
所謂意境,指寄託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
首先需要找出詩中的物象、意象,展開聯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點明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能用兩個雙音節形容詞概括出來,如:雄渾壯闊、恬靜優美、孤寂冷清、蕭瑟凄愴等,然後聯系背景概括出詩歌的主旨,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或給人什麼樣的啟示和思考。
如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詞作《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明月,柳梢這兩個意象,在詩中都是相愛的見證,此句情景交融,寫出了戀人月光柳影下兩情依依、情話綿綿的景象,製造出朦朧清幽、婉約柔美的意境。
(4)意象分析方法擴展閱讀:
詩歌特點:
詩歌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像,語言凝練而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奏,和諧的音韻,富於音樂美,語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結構形式的美。
我國現代詩人、文學評論家何其芳曾說:「詩是一種最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樣式,它飽含著豐富的想像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來表現,而且在精煉與和諧的程度上,特別是在節奏的鮮明上,它的語言有別於散文的語言。」
這個定義性的說明,概括了詩歌的幾個基本特點: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飽含豐富的思想感情;第三,豐富的想像、聯想和幻想;第四,語言具有音樂美。
㈤ 用意象的手法來鑒賞詩詞是什麼啊要怎麼鑒賞
意象與意境是詩歌鑒賞中的兩個重要概念,但對於它們的含義,許多同學卻往往混為一談。《現代漢語詞典》上也未對此加以區分,對「意象」就簡單釋為「意境」。正確界定其含義及關系,對於詩歌閱讀和寫作都有積極意義。
文藝理論大家童慶炳先生在《文藝理論教程》一書中對二者作了如下界定:意境是文學藝術作品通過形象描寫表現出來的境界和情調,是抒情作品中呈現的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形象及其誘發和開拓的審美想像空間。意象是以表達哲理觀念為目的、以象徵性或荒誕性為基本特徵以達到人類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即為藝術典型。根據這個界定,我們可得出以下幾點:首先,意象是一個個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觀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體的;意境是一種境界和情調,它通過形象表達或誘發,是要體悟的、抽象的。其次,意象或意象的組合構成意境,意象是構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徑。正確的把握二者都需要想像。
意象構成意境主要有兩種情況:其一,由一個意象構成一個意境。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詩中只有一個意象——墨梅。但這梅已非自然界之梅,而是作者心中之梅,一樹帶著墨色的有個性的梅。細細品味,我們能感受到詩中有一種狂放不羈,特立獨行,安然自適的藝術境界,這種境界是通過這樹梅形成的,這就是本詩的獨特意境。一般詠物詩大都如此。其二,意象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個意象構成一幅生活圖景,形成一個整體意境。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洲。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這首詩由一系列單個的意象——黃鶴樓、煙花、孤帆、長江等——組合起來,便成了一幅藏情於景的逼真畫面,雖不言情,但情藏景中,更顯情深意濃。詩中沒有直抒對友人依依不捨的眷戀,而是通過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佇江邊若有所失的詩人形象,表達得情深意摯,表面上這首詩句句是寫景,實際上卻句句都在抒情,引發讀者無盡的審美想像,形成了詩歌雋永的意境。從上述兩例我們可以發現,意象離不開意境,「梅」離開全詩意境,就失去了其在詩中的獨特涵義,「孤帆」脫離原詩意境,也與眷眷離情無關。
當然並非所有的意象組合都能構成意境。如白樸的《秋思》:「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鷗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綠葉黃花。」共並列了十二個意象,雖也鮮明生動地呈現出絢麗的秋色圖,但並無飽滿深摯的情感,缺乏「情與景」「情與理趣」的自然融合,就無法構成「誘發」人想像的「審美空間」,缺乏意境,當然就難以感人了。
相關練習:
試分析以下幾首詩中的意象與意境:
(1)《尋隱者不遇》 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2)《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參考答案:
(1) 本詩有三個意象:松,山,雲。三個意象構成一幅含義深邃的意境:老松聳立,大山雲遮,我尋訪隱者,知道他在山中,卻無法找到。這些意象暗示我們隱者的超凡脫俗,行蹤難覓,也寄予作者的嚮往和惆悵;甚而引發人們思考,生活中很多的東西我們都可望而不可及。
(2) 本詩只有一個意象——江雪,沒有人蹤甚至沒有鳥跡的白茫茫一片的江雪。江雪與詩中的人物,戴著蓑笠的老翁,構成本詩深遠的意境:境與人互為映襯,作者孤高清潔的個性展露無余。
㈥ 意象對話如何進行意象分析
來訪者想像的意象都有象徵意義,心理咨詢和治療者可以分析其象徵意義,但是他們一般不對來訪者解釋意象的象徵意義。上海睿靈心理咨詢公益網的專家今天就為大家介紹。 對意象做分析的方法和解釋夢的方法是完全一樣的。夢的想像中的意象都是原始認知的結果,有一樣的規律。 分析意象會讓你感到非常的奇妙,你想像不出一個意象能告訴你的東西是如此之多。你可以知道來訪者的心理沖突、他的性格、他的思維方式、甚至可以猜出他的生活史。有時心理醫生說出分析後,准確的程度會令來訪者驚奇到目瞪口呆。 在意象對話的過程中,如果心理醫生打斷了對方的想像過程,做什麼自由聯想,後面的想像過程不都被干擾了嗎。何況心理醫生和榮格一樣,認為夢中和想像中的形象大多是一些普遍性的象徵,心理醫生不必讓來訪者做自由聯想,也可以知道它的意義。 在意象對話中,來訪者想像出來的形象,很多都是榮格所謂的「原始意象」。如果心理醫生們熟悉這些原始意象,咨詢師可以很容易就知道這個意象的意義是什麼。比如,想像中出現的長須老人,很有可能是「智慧老人」;想像中出現的老太太,則很可能和「母神」原型有關。 想像中的形象往往很奇怪,但是如果心理醫生們知道它的象徵意義,就知道實際上一點也不奇怪。就說「房子中有一個水坑」這個意象吧,表面看來很奇怪,房子里為什麼會有水坑?但是實際上,這個意象一點也不奇怪。房子是心靈的象徵,而水是「生命力、情感、性」等等的象徵,代表的就是心理醫生們所說的心理能量。心靈中有心理能量,這是天下最自然的事情了。 心理醫生還知道這個意象有許多變種,比如,房子中有一個浴缸;房子里有一個游泳池;房子中有一眼泉水;房子中有一個地洞,地洞中有地下水……。所有的這些都是這個意象。想像為浴缸,是來訪者要盡量把這個情景想像的合乎日常邏輯,想像為地洞中的地下水,則就是不太關心和日常邏輯是不是一致了。 一個意象有許多變種,每個變種代表不同的心理狀態。比如,房子中的水是泉水,代表他的生命力比較充沛;房子中是游泳池,則很可能是和性有關,因為游泳常常是性行為的象徵。水的狀態的不同也反映著他的心理狀態的不同,如果水清澈,心理狀態一般比較好;如果水渾濁骯臟,則必定有某種心理問題存在。 有時,來訪者受自己的邏輯思維的限制太多,在想像的時候,所想像的東西多是「不奇怪」的,比如,在想像房子的時候,想像房子中有什麼東西,他們想像的只有桌子、椅子、床等「房子中應該有的」東西。對他們的意象,分析是也可以做分析的,因為房子的樣子,桌椅的種類,這些也可以反映他們的心理。但是,局限多,這個想像中體現出來的心理活動就必然少。 心理醫生們可以有意識地加強他們想像中的奇異性。可以這樣對他們說「在你想像的房子中,你可能會看到一些奇怪的東西,在一般的房子中不常見的東西,甚至超自然的東西,這都沒有關系,看到什麼就說出來。」這樣,來訪者對自己的想像的限制就會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