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太極推手教學方法

太極推手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26 15:12:59

⑴ 怎樣才能學好太極拳

當然是用經典的太極拳譜作指導,按拳譜學拳。

初學要認真學好架子,把動作做正確,不可貪多。最忌短期內學會了很多動作,但一舉一動皆不合規。要做好定勢,每一定勢都要做到位,對著鏡子認真糾正。

掌握正確的定勢後,認真走架。初學走架的要求是松、穩、慢、勻。做到「形不破體,力不出尖」「襠走下弧」。還有許多要求,在做好這些後進一步提高。這時候要開始讀拳譜經典。用經典的太極拳譜作指導。

練習推手,「推手即走架,走架即推手」,不練習推手,走架也是走不好的。推手最基本的要求是「粘連黏隨」,「分清虛實」,然後才能正確做到「引化拿發」。推手最重要的是「須認真」三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稍不認真即被拿住,常令人沮喪。

下面是最經典的太極拳譜,應該背下來

《太極十三勢歌訣》

張三豐

十三總勢莫輕視,命意源頭在腰隙。

變轉虛實須留意,氣遍身軀不稍滯。

靜中觸動動猶靜,因敵變化示神奇。

勢勢存心揆用意,得來不覺費功夫。

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內松靜氣騰然。

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

仔細留心向推求,屈伸開合聽自由。

入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

若言體用何為准?意氣君來骨肉臣。

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

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義無遺。

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費功夫貽嘆息。



《太極拳論》

王宗岳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屈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急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立如秤准,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陽不離陰,陰不離陽,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本是「舍己從人」,多誤「舍近求遠」。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

《楊澄甫太極拳十要》

1、動中求靜
2、含胸拔背
3、內外相合
4、上下相隨
5、沉肩垂肘
6、用意不用力
7、分虛實
8、松腰
9、相連不斷
10、虛靈頂勁

《十三勢行功心解》

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頂頭懸也;意氣須換得靈,乃有圓活之趣,所謂變動虛實也。發勁須沉著松靜,專注一方;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
行氣如九曲之珠,無往不利;運勁如百煉鋼,何堅不摧?形如搏兔之鵠,神如捕鼠之貓。靜如山嶽,動若江河。蓄勁如張弓,發勁似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後發。力由脊發,步隨身換。收即是放,斷而復連。往復須有折疊,進退須有轉換。極柔軟,然後極堅剛。能呼吸,然後能靈活。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心為令,氣為旗,腰為纛。先求開展,後求緊湊。乃可臻於縝密矣!
又曰:現在心,後在身。腰松,氣斂入骨,神舒體靜。刻刻在心。切記「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牽動往來氣貼背,斂入脊骨。內固精神,外示安逸。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氣若車輪,腰如車軸。

這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還有許多,應在掌握以上之後再深研。

⑵ 太極拳推手教學單人基本方法

上時曲蓄落時長(一)目的習練太極拳不應囿於某家某派或某某套路,而應細細品味和感悟太極拳的真髓和要義。太極拳所要向人們傳達的不只是某招某式,她首先要給人的是思想的啟迪。向人們昭示的是一種辯證的思維方式,給人們灌輸的是一種以柔克剛、以弱勝強、以小力制大力的理念。所以,練太極拳以及學習太極拳推手時,要刻刻留心的應是太極拳的根本理念和基本要求,它們是超乎動作和外形之上,普遍的、內在的要求。按太極拳經典的論述,可以將其歸納於以下幾項:1、虛領頂勁,氣沉丹田;2、含胸拔背;挺胸通脊;3、欲上必蓄力於下;4、欲左時必蓄意於右;5、擊前必有後挫之形(3、4、5反之亦然);6、凡欲外動時必先調內。在練拳時,招招式式若能契合以上幾點,即每一動作都符合太極要義,怎麼打都是太極拳,若與之不符或相悖,則打什麼都不是太極拳。此一勢主要是訓練「欲上必蓄力於下」的意念。即雙手向上時,脊柱要有垂直向下沉坐之意,尾閭向前、向下,松胯、松膝。相反,雙手向下時,要頂頭懸,百會穴直往上頂,湧泉穴向下踏實,兩腿直立,脊柱存有上行之意。此為最基本要求之一,要常練。(二)內容1、預備式立正姿勢,兩腳平行,間距與肩等同;兩手自然下垂
於大腿兩側。沉肩墜肘,中指有向下伸展之意,虛靈頂勁,下額微收,舌抵上齶,意寓頂勢,兩眼平視前方。含胸拔背,自然呼吸,鼻尖和肚臍呈一直線。身體各部力求自然舒適。(圖1)要點:頭容正,肩容平,周身安泰舒適,神靜氣閑;精神內斂,氣沉丹田,尾閭正直,形神合一,守我之靜,待人之勁。2、動作解析(1)兩臂伸直,雙手自下而上經胸前舉過頭頂。兩臂平伸於胸前時,掌心向下,此時不可停留,繼續上舉(圖2)。手直舉,至正上方時,掌心向前(圖3)。兩手上舉的同時,尾閭略向前向下,小腹微收,丹田氣聚而不散,雙膝微屈。(2)雙手經原路下落收勢,還原為預備式。(3)起勢如上,其不同點是雙手由體側側平舉至頭頂(圖4)。雙手平舉至與兩肩平時,兩掌心向下;繼續上舉,至頭頂時,兩掌背相對,左掌心向左,右掌心向右,拇指朝前;雙膝微屈。(圖5)(4)雙手經原路返回,收勢還原。(三)要點說明此第一式在太極拳運動中極為重要。在以後的各式中都應貫穿這一原則,即上時屈蓄(手向上運動時,脊柱向下運動,意有下搓感,有意則止,不可過分向下;雙膝微屈,不可下蹲)落時長(手向下運動時,百會穴有向上之意,脊柱垂直向上運動,雙腿直立,雙腳向下踩穩,湧泉穴有向下之意,渾身骨節猶如雨後春筍,節節拔長)。如此,方能做到「向上即寓下意」,亦可生出「挫之之意」。每式可各做四節,每節九呼。二、雙向推磨(一)目的太極拳手又稱打輪,轉圈

⑶ 太極推手的訓練方法

指推手時通過觸覺判斷對手勁力變化的感知力。《陳式太極拳》註:所謂聽勁,乃是由皮膚的觸覺和內體感覺來探測對方勁的大小,長短和動向的意思。聽勁是懂勁的必由之階,練習聽勁須由學習沾黏勁入手。運用聽勁時,應先將己身呆力俗氣拋棄,放鬆腰腿,靜心思索,而斂氣凝神以聽之。一般情況下掤勁越好,聽勁的靈敏度就越高,聽勁好的選手,一接觸對方就能預知對方的意圖,這叫「入骨三分」也叫」人不知罰,獨知人」。所以在推手比賽中,聽勁好的選手,處處勢勢總走在對手前面,甚至能調動對方以求主動,總處於優勢地位。 提高聽勁的方法有:
1.多練太極拳架。走架時全身放鬆以外意要注於神,神要覆蓋全身,觀注全身各處細微的動靜,這樣經久練習全身觸覺自然發達。。
2.多與各種類型的選手推手,來豐富自己的聽勁經驗。特別要與那些體重輕、技術好、反應靈活的運動員推,不比勁力,專注於對手的勁路變化,來提高充實自己的聽勁能力。
3.多閉上眼睛與人推手,完全依賴接觸部位的觸覺來探聽對方的消息。此種練法能使自己專注於推手,神不外泄,此法提高聽勁能力很快。以上三法經久揣摩,自然經驗豐富,聽勁高超,內力斂合。 在太極舉中的特別定義應該是:由太極拳及推手中訓練出來的,由丹田為動力源發放出來的,一種剛猝迅猛的螺旋驚彈力。瞬間的爆發力稱為剛勁。在推手中它是最具摧毀力的
1.要換勁,先輩一再教導們,要捨得把自身皆有的僵力除掉。換取先天性的自然勁,舊力不除,新勁難生。方法是行拳走架中要求身肢放長且身心寬松。要放鬆,促使血液迴圈流暢,使身體各部獲得充分的休息外,還能使身體各部獲得充足的營養及能量。自己感覺是以腰為主宰,周身皆處於一種鬆散狀態的原子群,甚至連身體周圍都彌漫著這種物質即能量。實際上,身肢放長、放鬆的太極拳運動是一種儲蓄能量的運動。人體通過長期寬舒松沈的,以腰為軸的旋轉運動,就能獲得大量能量儲蓄。使自己感覺渾身中正圓滿,周身的皮膚好像增厚發麻,好象所有的細胞都在旋轉,有種好觸斗的感覺。剛勁見是位所有這些鬆散物質能量都積聚在丹田裡,在一瞬間陡射出來.這就是太極拳練出來的剛勁。是柔極生剛的道理。當年楊澄甫的剛勁:動之之激,發之之聚,未見其動,騰空而跌,獨步一時。堪稱神力,一直令後輩人激動而神往。
2.喂勁訓練;就是組織多個陪練員。進行單操聯系,陪練員有意識地喂勁。讓你嘗試剛勁的感覺,最好是先由教練示範給你看看,然後再練習剛勁。
例1、訓練丹田左右的橫旋勁:先右腳前左腳後斜站、陪練員有意用過頭勁直柔勁推兩腋下.先棚住來勁,右手扶對方左臂內上惻左手扶其右臂外側待陪聯員頂勁過頭,重心上移時,丹田橫向鼓盪,腰催肩,肩摧肘,肘催腕,行於手指,陡然橫向右後施發剛勁,陪練員切時翻面騰空倒地,這樣左右進行百多次的長期訓練並逐步增動其難度,你丹田裡的左右旋發剛勁就逐漸生長起來井日見強大。
例2、訓練丹田走外剛勁:陪練員喂直撲剛勁時僵直地站橫襠步於,右腳向前站其中堂;左腳斜橫在後,雙手均搭其前胸先蓄丹田之勁,待對方僵直頂住時,丹田向前鼓盪下閉,此時背、臂、手不能用力,只能充當良好的傳導體,將丹田裡的剛勁傳導到對方身上,同時雙手陶微往下一坐,猝然撲發過去,陪練員仰面問天.騰空倒地。以上兩勢可左右交替反復千百次的長期訓練。
例3、對抗訓練剛勁:對抗訓練剛勁是把自己單練及陪練中獲得的剛勁,並在時間中進行檢驗並優化提高,為了利於提高自己在推手中剛勁的抖放能力,分為如下步驟進行;首先多與比自己水平低、體重輕的對手推,這樣容易用剛勁把對手放倒並於凈利落,以此來提高推手興趣,激發訓練熱情。
待第一階段綜出後,紀升為與自己體重相近,水平相當的選手推,尋機發放自己的剛勁,待到發放自如得心應手時,再提升到比自己體重大、水平高的選手推,由輸到平,到贏,直至能隨心所欲地將對手用剛勁放倒敵,那你的剛勁就練得相當好了。 由太極拳及誰手訓練出來的一種鬆柔的進攻性作用力。柔勁的作用主要有兩點:一是用鬆柔的長勁逼迫對方後退出圈而取勝。二是用鬆柔長勁逼迫對方反抗,而產生過頭的頂勁;使其全身僵硬緊張成為一個整體.為剛勁發放創造良好的時機、拳譜雲:」見虛不發,見實發」,這里的實是指用力頂擾而成為僵硬的整體的意思,這里給剛勁的發放時機走出了標准及原則。反之若對手全身空虛鬆柔,發放剛勁對它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柔勁的訓練方法:
1.行拳定架中」運勁如抽絲」,」運動如纏絲」,」不得有短續處」即指對柔勁的訓練。認為在行拳走架中.運勁如漏痕,滾動前進遇上障礙統道前進的運動方法更為貼切形象,易於理解.這就是獲取柔勁的基本方法。
2.在對抗推手運動中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柔勁,就是在推手對抗訓練中,多用鬆柔的長勁不定向地逼對方,如漏痕般避其鋒芒,專門找尋對方弱點,不定向地逼迫對方,時間越長越好。拳譜中形容柔勁」如長江之水滔滔不絕」,就是說柔勁要做到連綿不斷。對抗誰手訓練,是獲取最具威脅力的柔勁的最好方法。 太極拳是利用圓的轉動,能分散來勁的原田.在推手中應用定孤線的方法將對手兇猛的剛勁吞化掉或是將刁鑽的柔勁滾化掉的方戲稱為此勁。
化勁主要有兩種:1.凸弧滾化(外圓化,也叫化柔勁)。2.凹弧化(內圓化,也叫化剛勁)。1.凸弧滾化:是利用圓的外緣滾動化解柔勁的主要方法。
例1、平圓滾動化:推手時,對方用柔勁來推前胸。首先用閎巳嵛腋盞惱場±捆住來勁,以」彼不動,已不動,彼微動,已先動」為原則,若對方增大其柔勁想推動時,的棚勁除保持動平衡的同時,且橫向向前滾動,就在橫向向前滾動的一剎那間,就把對方的直勁給分解掉了。
例2、立圓滾動化:誰手時,對方的雙手用柔勁來推右肩時,先綳往來勁,這時用橫向滾動是化不開其勁的,因為兩邊都被其雙手掌封住了,這時只能用立向滾動來滾開來勁。方法是以腰為軸.肩向後微轉,同時膝向前擠進,這時對方雙手就象推在了以腰為軸,肩和膝為車輪外圓的車輪上,你不推它它不轉,你用力一推它就轉動,你的勁就給化解掉了。
以上兩例是比較直觀的,實際上滾化來勁是萬向的。任何方向都能化解來勁。,區別化勁的高低。只用其圓圈的大小來定,大則低,小則高,小至成圓點者為妙手。
2,凹弧吞化:是破壞剛勁的主要方法。主且是利用凹弧是退讓的弧線,又利用了剛勁雖整猝,但其勁短促的缺陷,剛好鬆柔走凹弧使短促剛勁找不到著力點,而落空的現象化解剛勁稱為凹弧吞化。
例:推手時,對方雙掌聚力用虎撲向前胸猛撲過來.放鬆隨剛勁頭微含胸退讓.避其鋒芒,走個凹弧圈,前胸仍轉回原處。此為」人剛柔謂之走」的凹弧容化剛勁的方法。自身任何部位,遇上任何迅猛的剛勁用此凹弧存化的方法都是特效的.但必須時機掌握好,要恰到好處。一般化剛勁的凹弧度越小功夫通高,小至成圓點為妙手。 利用自己的剛勁發放對方稱為發勁,在推手中發勁是進攻對方,摧毀對手的有效重型武器。若能將聽勁、化勁、剛勁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剛發勁的威力更大。就像現代戰爭中的,將雷達預警系統,火炮導彈等及電子技術聯網一樣,其威力無比.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如能這樣,就跨入了神明的高級階段。下面講五種主要的發勁方法;1,化剛勁發,2.化柔勁發,3.攻發勁,4.突發勁.5.封發勁。
1.化剛勁發;就是拳譜上說的:」化即是發,發即是化」,化發溶入一體,是針對對手的剛發勁的,必須聽勁超前,來接住對方發剛勁的勁頭順方向化發。其難度較大,趣味性強,能身體力行其樂無窮。
例;如對方雙掌向陶腹用迅猛的剛勁如虎朴食來,覺察此招法後,不慌不忙,順勢雙手收回扶其雙手背,身體右側同時右腳撤步,雙手摸住對手撲的勁頭,順對方勁的方向,輕輕往斜後方一放,對手猝然撲倒於地、非常干凈利索,這就是」恰到好處」的化剛勁發。
2.化柔勁發;主要是用於破壞對方刁鑽柔動的,必須是先掤住,待時機成熟而放之。拳譜雲:」未見其動,騰空而跌」。就是化發的高層境界。
3.攻發勁:就是在推手中,用柔勁在進攻中找機會發放對方,這叫」引勁落空,合即(擊)出」的招式。
例1:推手時,將右手小臂插入對方左腋下,插的越深越好,用柔勁將對手向左斜上方橫勁挑,裝出要橫跑對方的樣子,若對手怕橫動,而用勁壓小臂時,此時憎對方下壓的勁,同時右手拇指外側鉤住其背右旋,同時左手拍其右田,用丹田剛勁將其旋空倒地。這就借了對方下壓的勁和地球引力,加上丹田的剛力合擊出,對方焉能不倒。
例2:推手時,雙手握其大臀內側,裝出用柔勁非推動對方不可的樣子,對方若如臨大敵,向前頂抗時,只要感覺對方重心上移,根基已空.就用丹田裡的剛勁向右側一抖放,對方將來不及防倒向右側。以上兩例均屬」引動落空,合即(擊)出」的攻發方法,注意用柔勁逼對方時.不能內勁用力過大,否則重心上移,被人先發倒。必須是全身,特別是腰要放鬆,完全依賴地爾對自己的引力,也就是自身的重力來還引對方,而且隨時注意尾部要向下墜,防止勁過頭而落空。放鬆逼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自己總處於蓄勁狀態,機會一到立即就可以發勁,這就叫:」隨心所欲」。攻發簡而言之,就是用柔勁逼迫對方緊張而僵硬,或者逼引對方向預定的方向用力,然後用丹田裡的剛勁順向發放之。
4.突發勁;就是趁其未備.突然用瞬間的爆發力剛勁發放對手。發勁前隱蔽得越沒徵兆越好,表明功夫越深。
例1;突發要求推手運動員在與人誰手走圈中,圈上任意一點都是突發剛勁的著力點。如雙手在對方大臂上轉圈時,突然在某個點上,用丹田裡的剛勁向右抖射右螺旋勁,將對方旋空倒地,使其猝不及防。
例2:同上一樣在其大臂上轉圈時,突然在某一點上,丹田往下一沈,雙手同時往下一塌,冷不防打對方一個仰面朝天倒地。以上均為突發勁例,推手本來就是搞「陰謀」的競技運動,決不允許將自己的意圖告訴對方。
5.封勁發:就是對方想發勁,等其勁還沒有發出之前,提前發放之為封勁發故。例如楊祿攤先師軼事中:「一日靜坐四間,忽有僧來,師自迎出階,見僧貌偉狀,身高六尺許,拱揖道羨意,師及遜符,僧鶻起出拳直撲師,師略含胸,以右掌抵拳頂拍之,僧如受電擊,跌出屏後猶作拳擊狀,此即為封發勁。因為先師楊祿禪拍打的是提前度,僧人買發勁但還沒有發出來之前,提前攔擊之這叫藝高人膽大,一般人不敢用此招法。在推手中若聽勁好,能知道對方什麼時候發勁,提前而發放之為封發勁,這種封發很靈、一發即中。但提前度必須」恰到好處「,早一點對方沒動,你撲空,晚一點你巳被對方發中了,所以對聽勁的准確度要求很高。 在太極推手中用來刺探對方水平高低的勁路稱作問勁。一般都是誰手開始時用,用來摸對方的底。
方法是:與人接觸後,輕輕用點剛勁發放一下,或是用柔勁輕逼一下,看對方的反應,如果是緊張如臨大敵.則水平較低,如果應對輕松自如,則遇高手、腰小心對待.決不可掉以輕心。
封勁
在太極推手中意指,對方用剛勁發放時.在他的剛勁起動時攔擊之,或是對方用柔勁逼時,在他根節或中節攔住其逼道,使柔勁出不來等均稱為封勁。在推手中封勁按節分有三種;這里分節以手言之,化分三節,肩為根節,肘為中節,腕掌為梢節。
1.封根節:不管對方用剛勁發.還是用柔勁逼,都必須先肩動,通過臂傳給肘,若對方肩微動,就封其肩,把對方的勁逼回去,迫使對方改變主意,放棄其進攻。
2.封中節;和封根節差不多,發現對方有進攻意圖,用橫勁憋其肘,或時向上托起肘,將對方勁通道拆斷,因為發勁的首要條件是節節貫串,即節節對正,才能傳導勁力,將其肘憋歪,或是托起,肘不能成為良好的導體,對方必然放棄其進攻意圖。一般常用的封勁方法,多是紂中節。
3.封梢節:一瓜是遇上高手,封住對方梢節,使對方不得進身來,哪怕對方功夫再好也發揮不出來。這是一種消極的防禦方法,推手比賽不提倡此法。方祛是:與人推手時,自己雙手扶在對方雙手刀腕部,只在身前轉圈,完全不讓對方雙手靠近身體,把對方拒之門外。以此法來保護自身安全。
以上八大勁路中,最重要的是前六大勁路,運動員必須掌握弄懂,才能使推手水平通向高階及神明的道路。

如何學太極拳的七大松垮方法

太極拳的七大松胯方法

一、縮胯

如果你想要練好太極拳,就一定要首先懂得練習太極的縮胯方法。

縮胯是前腳至後腳的髖骨和肌肉韌帶向後向內收縮,與腰腿合胯為,而不是屈胯凸臀。縮胯在以守為攻(前半部分為防守,後半部分為進攻)的動作中運用較多。

一般情況下前半部分做縮胯動作,既能形成身整退化,又能使下盤穩如泰山,並為後半部分進攻發勁提供足夠的動力矩。

在太極拳的很多招式中,都需要練習這種方法。

縮胯運用於攬雀尾的按勢後推,及如封似閉、倒攆猴、海底針,或是其他弓步轉為半馬步的動作中。

二、落胯

落胯是指在放鬆腹股溝的狀態下,髖骨和肌肉韌帶向下落。落胯時前腳宜內扣一些,在胯關節松開時腹部下沉,胯以下肢體松沉至湧泉穴,胯以上肢體向上領勁(即虛靈頂勁)。

落胯要沉穩,要與腳蹬腰發協調順達,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足夠大的反彈力,在穩固的下盤支撐下將勁道作用於目標上,產生預期的發放效果。

武當太極拳,太極拳怎麼練,太極拳的松垮方法

落胯是是一種能夠讓你感到放鬆的招式,它並不是隨隨便便簡單的一個動作。

因為技巧無論多高,擺出的落胯一旦受到外力仍會習慣本能地去頂。然而進入松透的落胯境界,外力進來時不是被吞入身體,而是被輕松化掉。

太極拳名師林文濤先生應邀在廣西欽州太極推手輔導站教學中說:接勁就是落胯,落胯要敏捷。落胯用於攬雀尾、栽捶、指襠捶等動作中。

三、坐胯

坐胯是在落胯的基礎上,臀部再加點下墜的意思。臀部下墜的時候注意胯仍保持下落,不能挺出去。

坐胯時要立身中正,臀部肌肉、胯骨自然下垂,膝蓋要朝著腳尖的方向微微項一點兒,實腳腳尖有回扣之意,體悟下肢在放鬆狀態下的對拉。要領做對了,腳尖、小腿肚、腿弓、胯根都會有沉脹的感覺。

太極拳名家陳微明先生教授太極推手時指出:化勁首以松腰坐胯,以腰松沉之轉動為主。坐胯用於攬雀尾、摟膝拗步等動作中。

四、塌胯

塌胯與頂頭同是太極拳身法立身中正的重要規則,從作用上說它與沉勁、化勁、發勁等關系密切。

太極拳名師張義敬先生在《太極拳拳理傳真》一書中談到塌胯時說:「太極拳多用弓箭步,初練塌胯,後腿髖關節必然緊張,很不自然,這正是不松的緣故。」

弓箭步的後腿膝關節應微屈,膝關節僵直不對,但彎曲過多髖關節就達不到鍛煉的目的,這真是說來容易做時難。

弓箭步後腿粗看似直非直,其實胯根撐開而松沉,後腿似弓膝微屈。松腰塌胯,目的是求得髖關節的靈活,特別是求得在立身中正下身體的靈活。

小腹是人體重心所在,所謂氣沉丹田、松腰塌胯、開襠、沉氣等等說法,都不過是在強調降低重心而又靈活安穩。

在髖關節靈活之後,再加以腰部的旋轉自如,才有可能化解對方的來力,求得安穩不敗。一般化勁功夫不好的人,大多沒有經過嚴格的塌胯訓練,是髖關節未能鬆柔靈活的結果。

弓步先落胯,後塌胯。塌胯時腰背部、臀部肌肉放鬆,胯骨自然下垂,胯骨與腳底湧泉穴形成彈弓勢。

太極拳名家林墨根先生在四川省太極推手教練員學習班上說:發勁時松腰塌胯,對方就跌出去了。塌胯用於攬雀尾的按勢前推,及摟膝拗步、撇身捶等動作中。

五、開胯

這里說的開胯,不是廣義的開胯,而是狹義的開胯,是指左右兩胯的對拉松開、膝蓋外展。胯的對拉松開是以意氣帶動形體,是胯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內藏勻勁的搠松,不是鬆懈式機械的拉開。

開胯後,其勢產生一種既沉穩又靈活的彈力,與意念一起形成整體勁。開胯發勁時應是瞬間爆發的,不宜延時僵滯。開胯用於單鞭掌、扇通臂等動作中。

六、合胯

合胯是指組成胯關節的各部分向命門穴至會陰穴之間聚合,與腰和腿形成一個有機整體。

做好合胯能使身勢整體穩固,若合胯與意、氣、勁合理配合,必然使根基如泰岳之穩固。合胯是從外向里合,不是胯關節自身的緊縮和僵死。

合胯發勁時應是瞬間爆發的,不宜延時僵滯;合胯化勁時則慢些,合至對方來勁化凈即可。合胯用於打虎勢、彎弓射虎等動作中。

七、轉胯

轉胯是指前腳的胯關節及肌肉韌帶沿水平方向由內轉外或由外轉內的狀態,常用於進退行步時中間過渡的提腳動作,或直勁轉橫勁或橫勁轉直勁的動作中。

若是行步時轉胯,則以胯領起虛腳提起邁出,前實腳轉胯的幅度,以後腳跟、後腳掌、後腳趾先後提起離地為准,轉多了會使身勢歪扭而影響重心,轉少了則提腳不自然,要周身協調,實腳沉穩,虛腳輕靈。

拳諺說「腰胯微轉鳥難飛」,既強調了腰胯在技擊發化勁時的重要性,也說明了部分動作最終的勁力是由身體單側作用到目標上的。在完成技擊過程中,胯關節為了協調整體動作的完成,必須做出相應的轉胯動作。

⑸ 太極推手基本功口訣是什麼

至於姿勢的規矩、動作的准則,基本-卜是一致的。至於推手的程式,大體上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不動步的,稱為定步或站步推手。一種是動步的,包括活步、大捋等等。進入自由的對角,稱為散手,這就不受程式的限制了。

推手流派與風格:開展較為廣泛的太極拳推手大致為四大流派,其風格特點各異。

1、是陳式太極拳推手,主要有管腳、拿關節;

2、是楊式太極拳推手,主要是棚勁大,以發勁為主。

太極推手各派形式諸多

推平圓、推立圓、單推手、雙推手、定步推手、活步推手、四正四隅推手、一進一退推手、三進兩退推手、兩進三退推手、大推手、爛踩花推手、散推手等等。如此之多的推手,乃為各派拳師在教拳過程中的創造,其目的有二,一是便於學者進門入道,二是顯示傳統內容之多。

有一利必有一弊,無形中為推手而推手,在推手中練推手,從而導致了現代推手競技運動中,大部分運動員不練拳架專練推手,舍本求末。一般人在推手中練平圓、練立圓、練腰胯勁等等,而與拳架脫節。因而難以產生太極高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太極推手

⑹ 太極拳的練習步驟及要求

1、起勢

2、左右野馬分鬃

3、白鶴亮翅

4、左右摟膝拗步

5、手揮琵琶

6、左右倒卷肱

7、左攬雀尾

8、右攬雀尾

9、單鞭

10、雲手

11、單鞭

12、高探馬

13、右蹬腳

14、雙峰貫耳

15、轉身左蹬腳

16、左下勢獨立

17、右下勢獨立

18、左右穿梭

19、海底針

20、閃通背

21、轉身搬攔捶

22、如封似閉

23、十字手

24、收勢

(6)太極推手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演練注意事項

在練習太極拳時,思想上應排除一切雜念,不受外界干擾。所謂「體松」,可不是全身鬆懈疲沓,而是指在練拳時保持身體姿勢正確的基礎上,有意識地讓全身關節、肌肉以及內臟等達到最大限度的放鬆狀態。

太極拳練習的呼吸方法有自然呼吸、腹式順呼吸、腹式逆呼吸和拳勢呼吸。以上幾種呼吸方法,不論採用哪一種,都應自然、勻細,徐徐吞吐,要與動作自然配合。初學者採用自然呼吸。

24式太極拳是國家本著弘揚國粹、發揚傳統武術的指導思想而編制的一套入門級的太極拳,它動作簡練,濃縮了傳統太極拳的精華,老少皆宜,實在是居家晨練之必備佳品。

⑺ 基礎太極拳教程

大凡初學太極拳者,都會遇到這么幾個普遍存在的問題:譬如,學什麼拳好?怎麼找老師?能不能自學?太極拳對身體的好處到底有多大?是不是練了太極拳就百病不侵了?太極拳到底有多厲害?是否有傳說的那麼神?怎樣使自己成為高手?等等等。。。。下面就給初學者提幾個小小的建議。僅供參考!
一。「學什麼拳好?」 對於太極拳本身而言,各拳種沒有好與壞之分。只有適合不適合自己一說。建議: 初學者先不要盲目的馬上著手學,先到處去看看,多觀察、多留心,判斷一下到 底哪個拳種較適 合自己。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性格特徵來選擇。其實選擇什 么拳種並不重要,關鍵是要適合自己。
二。「是不是會的花樣越多就證明本事越大?」 初學者一般看到的多數情況是:一些隊伍花樣繁多,拳、劍、刀、扇一應俱全,就覺得如果自己比別人學的少好象就是一件挺沒面子的事。建議:「少而精」「勿貪多」。
三。「是不是我練了太極拳就能百病不侵了?」 太極拳對身體的調節是從內部循序漸進的進行的。它可以增強人體的自身免疫力,並輔助性配合治療一些慢性疾病。但並不意味著它可以代替葯物。更不能指望用太極拳來作為「保護傘」。建議:「科學健身」。減少患病機率,增加機體免疫力。
四。「一時找不到老師,自學能行嗎?」 這也是初學者最常遇到的問題,其因素有二: 1。周圍確實沒有練太極拳的; 2。尤其是年輕人,顧及面子,怕別人說「跟著老頭老太太能混出什麼來?」。但是自己還想學;還有的覺得「我悟性好,不信我自學不成」,更有甚者就想「如果有一天我一出門,別人一看,哇,多日不見,原來你還有這么一手啊?」頓時虛榮心得到了滿足;再加上現在的書和光碟鋪天蓋地,確實給大家提供了不少方便。自學不是完全不可能,但同時出偏差的機率也會相應增加。自學最多隻能練個外形,而內在的東西還是必須要有老師言傳身教的。建議:短暫的自學也未嘗不可,但最終還是要找個老師手把手的教。
五。「太極拳到底有多厲害?」 因為現在太極拳隊伍當中以老年人居多,給人造成的誤區就是「太極拳不就是老年人鍛煉身體用的嘛?」其實不然,太極拳本身屬於武術范疇,武術的本質就是「技擊」。太極拳為內家拳之首,其技擊含義更勝一籌。建議:要想親身體驗太極拳的技擊奧妙,就讓自己「迷」到傳統太極拳里,終身收益。
六。「我想快速成為太極拳高手」 古有「太極十年不出門」一說,再快也要等三、五年,而且前提條件是:良師+獨特的訓練方法+訓練時間+悟性+自身素質建議:「慢功出細活」。和平年代,高手也常發愁總用不上。

⑻ 太極拳配套練法以及打法

太極拳配套練法有推手、站樁、內功、太極散手、太極球、大桿、寸勁、彈抖勁 (爆發勁)、盤缸功、外功等。
太極拳打法主要是練太極散手,太極散手是將拳架之勢法拆散運用於實戰之中,不拘泥於固定之勢法,而全在本能反應之中,隨心所欲,隨機應變,無一定法,太極散手不招不架,只是一下,交戰之時,化打合一,引進合一,化就是打,打就是化,引化與進擊同步,全無勢法於心,敵動我則動,沒有招架,有了招架就有十下,隨敵而動,不管敵有何勢法,我自會相應產生而應他,不動則已,動則雷霆萬鈞,所向披靡,出手見紅。

⑼ 太極拳推手時曲直的辯證關系時怎麼樣的

「曲中求直,蓄而後發」.也含有曲直的辯證關系。在教學法中我們提出「先方後圓」和一些生活實例中的曲直辯證關系。

要始終貫穿著自然、輕松、圓活、協調、勻稱、平緩、和諧、連貫的主線。也正因為這些,使太極拳在很多體育項目中成為獨具特色的有氧運動,具有明顯的強體健身和養性作用。尤其對腦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中慢性疾病的康復和保健具有顯著的效果。同時,也由於太極拳是全身運動、終身運動,風格多種多樣,鍛煉條件要求相對簡單,因此,受到國內外各階層不同年齡人們的喜愛。

閱讀全文

與太極推手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速離心機使用方法 瀏覽:732
去除手機網路緩存的方法 瀏覽:908
辣椒鹼檢測方法 瀏覽:38
烏葯種植方法 瀏覽:177
平常如何側方入庫最笨方法 瀏覽:490
踝骨軟化鍛煉方法 瀏覽:421
如何活到極致的方法 瀏覽:599
平面圖鋼筋計算方法 瀏覽:675
用什麼方法給小孩做棉褲 瀏覽:597
鰱魚怎麼做才好吃簡單的方法火鍋 瀏覽:638
和田籽料二上色的鑒別方法 瀏覽:715
聖荷納米霜使用方法 瀏覽:168
貨車多利卡打不著火解決方法 瀏覽:395
韓束緊致水分面膜使用方法 瀏覽:114
摩托車前叉連接方法 瀏覽:429
交流和直接的電流計算方法 瀏覽:467
龜田鍛煉身體的方法 瀏覽:768
曾仕強怎麼使自己開悟的方法 瀏覽:254
大拇指甲溝炎治療方法 瀏覽:913
高中數學解題方法技巧匯總 瀏覽: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