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氣溶膠分析方法

氣溶膠分析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26 10:01:51

A. 「氣溶膠是」什麼

人們不斷對地球的開采利用,現在地球的環境出了許多問題,經常聽到新聞報道,某某地方遭受地震,哪個動物瀕臨滅絕,有的人會說跟我們沒有關系,這些事情的發生你依然健康地生活著,其實不是,這些事情與我們每一個住在地球上的人息息相關,各種污染開始出現,比如氣溶膠污染,那麼“氣溶膠”是什麼呢?氣溶膠簡而言之一句話就是空氣里的石頭、灰塵。

氣溶膠是空氣里極少的非氣體成分,盡管少,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氣溶膠受到污染也成為了環境治理中的一大難題,氣溶膠保持著空氣的平衡,吸收輻射,是地球表面的一層保護膜一般,將雜質過濾,使得空氣更加舒暢。

B. modis三級產品MOD08氣溶膠數據如何獲取與分析

自己寫程序做幾何校正什麼的,或者用MRT,PS:MODIS氣溶膠產品好像是MOD04

C. 相較於普通的病毒傳播方式,氣溶膠傳播有何特點

澳大利亞昆士蘭地區曾發生過一起馬流感傳播事件。

在這場馬流感開始的時候,隔離政策的宣傳和執行都按照規定進行著,馬場之間的平均距離約為1公里,最遠的兩個馬場之間相隔13公里,馬與馬之間也沒有近距離直接接觸過,但仍然發現很多馬被感染。

後來經過調查發現,發現馬流感在氣溶膠模式下因為風向的作用,具備了公里級的超長距離傳播能力。



這個特點需要給大家介紹一下氣溶膠:

氣溶膠:

在科學上的廣義概念是指懸浮在氣體(如空氣)中所有固體和液體顆粒(直徑 0.001~100 微米),其液態粒子稱為霧,小於 1μm的粒子稱塵 。

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 。

【來源網路】

同時,氣溶膠根據大小的不同可以分為飄塵和降塵。

降塵(粒徑大於等於10μm)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能夠很快沉降下來

而飄塵則可在大氣中長期漂浮,因此它對人的健康影響最大。由於粒徑小於10微米的飄塵容易被人體所吸入和吸收,所以又稱為可吸入顆粒物,例如pm2.5。

簡單點說,病毒被很小得空氣顆粒包裹著,讓我們在一呼一吸之間被我們吸入體內,讓我們在不知不覺間就被感染了。

所以疫情爆發後,我們每個人出門都要戴口罩。

這能一定程度上保護我們自己,阻斷病毒傳播的途徑。


前段時間,某地疫情爆發時,有一位市民被感染就是因為兩個人擦肩而過時都沒有帶口罩。




氣溶膠傳播和普通的病毒通過空氣傳播有什麼區別呢?


首先,我們一起明確一個概念哦:

飛沫傳播和空氣傳播屬於氣溶膠傳播,但氣溶膠傳播不等於空氣傳播。

1:飛沫傳播屬於近距離傳播,是人打噴嚏或者咳嗽等活動排出的唾沫液滴,在傳染源1至2米左右的空間內傳播,例如我們平時的感冒病毒就是屬於飛沫傳播。

2:氣溶膠傳播是近距離遠距離傳播都存在,是人日常說話、大笑、唱歌等過程中排出的液滴,這些液滴呼出人體後很快(1秒甚至幾十毫秒內)蒸發,形成飛沫核(粒徑幾微米),其傳播距離可達數百米以上,這無疑是增加了無接觸傳播的風險。




最後,給大家科普一下新冠病毒的傳播。

新冠病毒的傳播分為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

直接傳播和氣溶膠傳播我們通過帶口罩可以很大程度上阻斷,因為帶了口罩就阻隔了飛沫以及飛沫形成的氣溶膠被我們吸入體內。

接觸傳播我們需要做到出門不亂摸東西,回家後及時消毒,因為接觸傳播是指飛沫依附在物品的表面,我們接觸這些被污染的物品後,在去揉眼睛,擦嘴之類的,會導致感染。

友友記得「常帶口罩,常消毒哦」,遵守防疫要求呀。


(參考資料 網路)

D.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分析常見的干擾和消除手段有哪些

關鍵詞: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等離子體發射光光譜儀;應用及領域;化學分析;線性范圍;
1 概述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ICP-AES)是以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儀為手段的分析方法,由於其具有檢出限低、准確度高、線性范圍寬且多種元素同時測定等優點,因此,與其它分析技術如原子吸收光譜、X-射線熒光光譜等方法相比,顯示了較強的競爭力。在國外,ICP-AES法已迅速發展為一種極為普遍、適用范圍廣的常規分析方法,並已廣泛應用於各行業,進行多種樣品、70多種元素的測定,目前也已在我國高端分析測試領域廣泛應用
2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簡介
2.1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的工作原理【1】
感耦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分析是以射頻發生器提供的高頻能量加到感應耦合線圈上,並將等離子炬管置於該線圈中心,因而在炬管中產生高頻電磁場,用微電火花引燃,使通入炬管中的氬氣電離,產生電子和離子而導電,導電的氣體受高頻電磁場作用,形成與耦合線圈同心的渦流區,強大的電流產生的高熱,從而形成火炬形狀的並可以自持的等離子體,由於高頻電流的趨膚效應及內管載氣的作用,使等離子體呈環狀結構。
樣品由載氣(氬)帶入霧化系統進行霧化後,以氣溶膠形式進入等離子體的軸向通道,在高溫和惰性氣氛中被充分蒸發、原子化、電離和激發,發射出所含元素的特徵譜線。根據特徵譜線的存在與否,鑒別樣品中是否含有某種元素(定性分析);根據特徵譜線強度確定樣品中相應元素的含量(定量分析)。
2.2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測定中存在的干擾 [2]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測定中通常存在的干擾大致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光譜干擾,主要包括連續背景和譜線重疊干擾;另一類是非光譜干擾,主要包括化學干擾,電離干擾,物理干擾等。因此,除應選擇適宜的分析譜線外,干擾的消除和校正也是必須的,通常可採用空白校正,稀釋校正,內標校正,背景扣除校正,干擾系數校正,標准加入等方法。
2.3 對儀器的一般要求
等離子發射光譜法光譜儀由樣品引入系統,電感耦合等離子(ICP)光源,色散系統,檢測系統等構成,並配有計算機控制及數據處理系統,冷卻系統,氣體控制系統等。樣品引入系統 按樣品狀態不同可以分為液體或固體進樣,通常採用液體進樣方式。樣品引入系統由兩個主要部分組成:樣品提升部分和霧化部分。樣品提升部分一般為蠕動泵,也可使用自提升霧化器。要求蠕動泵轉速穩定,泵管彈性良好,使樣品溶液勻速地泵入,廢液順暢地排出。霧化部分包括霧化器和霧化室。樣品以泵入方式或自提升方式進入霧化器後,在載氣作用下形成小霧滴並進入霧化室,大霧滴碰到霧化室壁後被排除,只有小霧滴可進入等離子體源。要求霧化器霧化效率高,霧化穩定性高,記憶效應小,耐腐蝕;霧化室應保持穩定的低溫環境,並需經常清洗[3]。常用的溶液型霧化器有同心霧化器,交叉型霧化器等;常見的霧化室有雙通路型和旋流型。實際應用中宜根據樣品基質,待測元素,靈敏度等因素選擇合適的霧化器和霧化室。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光源的"點燃",需具備持續穩定的純氬氣流,炬管,感應圈,高頻發生器,冷卻系統等條件。樣品氣溶膠被引入等離子體源後,在6,000K~10,000K的高溫下,發生去溶劑,蒸發,離解,激發,電離,發射譜線。根據光路採光方向,可分為水平觀察 ICP 源和垂直觀察 ICP 源;雙向觀察ICP。光源可實現垂直/水平雙向觀察。實際應用中宜根據樣品基質,待測元素,波長,靈敏度等因素選擇合適的觀察方式。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的單色器通常採用光柵或棱鏡與光柵的組合,光源發出的復合光經色散系統分解成按波長順序排列的譜線,形成光譜。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的檢測系統為光電轉換器,它是利用光電效應將不同波長光的輻射能轉化成電信號。常見的光電轉換器有光電倍增管和固態成像系統兩類。固態成像系統是一類以半導體矽片為基材的光敏元件製成的多元陣列集成電路式的焦平面檢測器,如電荷耦合器件(CCD),電荷注入器件(CID)等,具有多譜線同時檢測能力,檢測速度快,動態線性范圍寬,靈敏度高等特點。檢測系統應保持性能穩定,具有良好的靈敏度,解析度和光譜響應范圍。 冷卻和氣體控制系統 冷卻系統包括排風系統和循環水系統,其功能主要是有效地排出儀器內部的熱量。循環水溫度和排風口溫度應控制在儀器要求范圍內。氣體控制系統須穩定正常地運行,氬氣的純度應不小於99.99%。

E. 空氣污染物氣溶膠采樣用什麼方法

氣溶膠是指懸浮在空氣中的微粒形成的膠體體系。自然界中含有大量氣溶膠顆粒,包含粉塵,PM2.5,微生物毒素,病毒,細菌,黴菌,花粉,孢子等,以粒徑為0.1~20.0μm的氣溶膠顆粒與人類健康關系密切。
空氣中微生物主要來源於土壤、水體表面、動植物、人體及生產活動、污水污物處理等 ,其組成濃度不穩定,種類多樣,有細菌、真菌、病毒、噬菌體等。空氣中微生物以氣溶膠形式存在,氣溶膠即固態或液態微粒懸浮在氣體介質中的分散體系。空氣中懸浮的帶有微生物的塵埃、顆粒物或液體小滴,就是微生物氣溶膠。空氣中微生物的多少是空氣質量的重要標准之一。要了解空氣中微生物的含量、種類、成分就必須將稀疏地散布的微生物氣溶膠粒子採集到局限性的表面和小體積的介質中,以便觀察和分析,這就需要特殊設計的空氣微生物采樣器。
碧水精儀氣溶膠采樣器採用氣旋分離加液相捕捉式快速采樣技術,採集並濃縮成液體樣,採集流量大,一次性採集部件,防止交叉污染。攜帶型設計,適合野外現場快速采樣。
大流量生物氣溶膠采樣器EA-500
體積:390*140*220
重量:2.8kg
流量:500L/min
切割點:0.36um
電壓:12V
功率:90W
工作溫度:0-60℃
工作濕度:0-95%
采樣管:40ml採集瓶
采樣液:3-10ml
雜訊:80分貝
電池運行時間:3小時
采樣液揮發速度:約200ul/min(環境濕度20%)
儀器特點:流量大,採集效率高,一鍵啟動,操作簡單。符合人體工程學便攜設計,一次性採集模塊,防止交叉污染。

F. 微生物實驗室的潛在危害性氣溶膠有哪些

主要有兩大類吧:

一、核酸氣溶膠污染,即DNA/RNA氣溶膠污染。空氣與液體的液面摩擦,離心機離心,劇烈搖動反應管,PCR開蓋,移液器反復吸樣,污染物外泄等情況均會產生核酸氣溶膠。這類污染的危害對於PCR實驗結果尤其顯著:極微量的核酸氣溶膠污染, 即可形成假陽性。假陽性意味著實驗結果不可信,且直接造成實驗室的經濟損失。更嚴重的是,一旦形成氣溶膠污染,則可引起整個PCR實驗室的污染,甚至需要關閉實驗室。

二、微生物污染,比如致病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金黃葡萄球菌等。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臨床樣本中存在大量待測微生物,實驗儀器、檯面、門把手等地方仍殘留著以前分析研究的特定微生物。微生物可隨氣溶膠或形成氣溶膠而擴散,導致整個實驗室污染。這類污染危害包括導致實驗人員感染病菌,健康受到威脅;污染標本和實驗儀器;未經徹底消殺的病菌,在通風過程中對實驗室外界環境造成污染等。

對於這兩類污染,都要注意做好室內空氣的日常監測,相較於採集效率偏低的被動采樣法(表面擦拭、空氣下落等),可以用專業的氣溶膠采樣器來收集室內空氣樣本,然後對接後續各類檢測方法(分子檢測、免疫反應等),來快速有效監測實驗室氣溶膠污染的情況。

采樣器參數

G. 分析說明氣溶膠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氣溶膠是液態或固態微粒在空氣中的懸浮體系。 霧、煙、霾、輕霧(靄)、微塵和煙霧等,都是天然的或人為的原因造成的大氣氣溶膠。 它們能作為水滴和冰晶的凝結核(見大氣凝結核、大氣冰核)、太陽輻射的吸 收體和散射體,並參與各種化學循環,是大...
1.氣溶膠直接輻射強迫對天氣的影響主要是降低能見度,表現形式有沙塵暴,以及大氣污染物濃度高的城市地區日漸增多的灰霆天氣等。2.大量的增加的PM2.5會對人體呼吸系統有極大的傷害,增加呼吸系統疾病。3.影響環境溫度和植物生長率。4.影響雲與降水。5.影響氣候變化.

H. 富集因子法可以推斷氣溶膠污染源,如(EF)地殼>10,則表示待查元素i________。

參比元素的選擇,一般選用地殼中普遍存在的而人為污染來源較少、化學穩定性好、分析結果精確度高的低揮發性元素。國際上多用Fe、Al、Si、Ti、Sc等。

閱讀全文

與氣溶膠分析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帶狀皰疹中醫治療方法 瀏覽:151
換熱器的計算方法 瀏覽:138
電子秤的安裝方法圖解 瀏覽:890
三星電話儲存位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72
自製最簡單的折疊方法 瀏覽:237
15X104用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849
excel如何轉換成word無表格的方法 瀏覽:210
高速離心機使用方法 瀏覽:736
去除手機網路緩存的方法 瀏覽:912
辣椒鹼檢測方法 瀏覽:40
烏葯種植方法 瀏覽:181
平常如何側方入庫最笨方法 瀏覽:496
踝骨軟化鍛煉方法 瀏覽:423
如何活到極致的方法 瀏覽:603
平面圖鋼筋計算方法 瀏覽:677
用什麼方法給小孩做棉褲 瀏覽:601
鰱魚怎麼做才好吃簡單的方法火鍋 瀏覽:640
和田籽料二上色的鑒別方法 瀏覽:719
聖荷納米霜使用方法 瀏覽:172
貨車多利卡打不著火解決方法 瀏覽: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