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幼兒園游戲教學,存在的問題是什麼
幼兒園游戲教學存在的不足,近幾年來在幼兒文化教育的內容層面上,教育者是幹了很多工作的。可是,當今國內的幼兒教育對幼兒的影響和效果依然在較大水平上的不足以及勉強性。
過度注重衣缽相傳的填鴨式文化教育,將游戲教學做為一種輔助方法開展,錯亂了次序關聯,忽略了幼兒心理特徵,人為因素地將教學和游戲切分起來,搞混了游戲教學為幼兒文化教育的主導性。這種情況的存有,立即影響了幼兒接納文化教育的品質,游戲教學並不是簡易的單一化教學,只是一種游戲與教學的有機結合。要處理具體存在的不足,務必進一步重視幼兒生理特徵和心理特點,用游戲的方式趣味性,讓幼兒在扣人心弦的游戲中,感受到成長的快樂。
Ⅱ 游戲教學的優點和缺點
在教授單詞時我運用圖片及實物結合的方式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學生對單詞的掌握較好。學生一般喜歡在游戲中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所以我主要採取游戲學習方式來調動大家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於學習。因此在教授完單詞後我利用一個簡單的猜單詞游戲適時地鞏固了新授的四個單詞,在游戲中學生表現出了高漲的學習積極性。在游戲後我嘗試去創設與教學相適應的情景去進行句型的教學,達到較好的效果。在教完句子後利用一些Pair work 來強化鞏固新句型。完成單詞與句型的新授任務後,利用一段課件,讓學生猜動畫中人物的對話來教授課文內容,擺脫了以往一味地傳授給他們的單調的教學,使他們能主動地學習,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後利用一個穿衣服比賽的游戲來結束本課的教學,也是再次鞏固了句型及單詞的練習。本節課上我有些地方准備的不充分,最後在游戲環節中有些學生只注重遊戲本身,而忽視了對句型的練習。
課堂游戲不宜長且需安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課堂游戲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搞活課堂氣氛的重要方法,但游戲的時間、量,必須適度。游戲過多,而忽略了主要教學內容的講授和訓練,喧賓奪主,把英語課上成游戲娛樂課,那就適得其反了。課堂游戲應該為課堂教學服務,當它成為一種擺設,或者是為游戲而游戲的時候,課堂游戲就失去了它的魅力
Ⅲ 游戲化教學是否可取和傳統教學方式相比有何利弊
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學校開始進行教學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教育形式了,應運而生的是在線游戲化的教學。各種學習APP已經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學習工具,這些學習類APP都有一個普遍的特點,為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樂趣,APP中都包含有一定的游戲設計成分,這一點讓很多的家長提出質疑,這樣的APP會不會讓孩子沉迷於電子刷題游戲,影響孩子的用眼健康。
事情都有兩面性,游戲化教學有他的好處,當然也會有他的弊端。首先游戲化教學是需要藉助於電設備的,有些學生剛開始還會對游戲化教學有興趣,久而久之習慣了這種模式之後就會用手機等電子設備做除了學習之外的事情;再次,游戲化教學需要學生長時間面對電子設備,對學生的眼睛會造成一定的傷害;最後,游戲化教學,學生都在網上完成自己的任務,不會的問題可以線上查找,線下的溝通就少了,影像了學生的人際溝通。
Ⅳ 游戲教學法名詞解釋
什麼是游戲教學法?
顧名思義,游戲教學法就是以游戲的形式教學,也就是說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氣氛中,在歡樂愉快的活動中,在激烈的競賽中,甚至是在刺激和上癮中,不知不覺地學到了教材中的內容,或者學到了學生們必須掌握的課外科學知識。「游戲教學法」是「游戲」和「教學」二者巧妙的結合體。
理想的英語課堂教學應向學生提供一個較好的外語學習環境,即能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直接使用英語的場合和機會,讓學生「沉浸」在使用英語的環境中(即我們常說的「語境」),進行有意義的交際活動,並能激勵學生參與到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的教學活動中來。英語課堂游戲正好提供了這樣一個學習環境。運用得當的英語小游戲,雖然只佔課堂教學的短短幾分鍾,卻能為當堂課堂教學帶來良好的效果。尤其重要的是通過豐富多彩的小游戲,能迅速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並使這種濃厚的興趣長久保持下去,形成外語學習中有利的非智力因素。這種潛在因素的不斷增長無疑對以後的英語教與學產生巨大而積極的影響。所以引入課堂游戲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在英語教學中加入適當的游戲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興趣,符合「樂學」原則。游戲教學方法強調了學生的主體性,要求學生共同參與,而不是教師唱獨角戲,體現了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游戲教學法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初中學生好動愛玩,樂於接受新奇、趣味性強的事物,教師的教法可以直接影響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課堂游戲要求學生,即游戲的參與者,對每一個問題,每一件事和如何去模仿他人的一言一行,都要予以及時的反應、回答和表現,這不僅使學生訓練了自己的記憶力,培養了自己的觀察和模仿能力,還能提高他們連貫語言表達的能力。利用游戲有意無意的特性,有利於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於化難為易,有利於減輕學生的負擔,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因此,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學生的需要和英語學習上的存在問題,英語課堂上抽出一定的時間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英語教學游戲,是非常有意義的。
Ⅳ 如何合理運用游戲進行教學教研反思
(一)將游戲與課堂教學有機的整合 1、游戲與健康活動的整合
讓孩子參加體育鍛煉無疑是一件枯燥的事,如果將健康活動與游戲有機結合,孩子將會愉快的接受。例:我園以提高幼兒身體素質為目的的「體能達標測試活動」,通過三年三次測試,鼓勵孩子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為了提高孩子參與的興趣,我園在設置活動項目時,我園力求使游戲和運動有機整合,活動項目以孩子感興趣的游戲形式出現,如「小兔跳跳跳」、「過小橋」、「大家來跳繩」等,游戲的介入使原本枯燥而單調體育鍛煉變得有趣了,大大激發了幼兒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使孩子們在快樂的游戲中增強了體魄。
2、游戲與科學的整合
科學領域的數學活動相對有些抽象和枯燥,如能將數學知識融入游戲中,讓幼兒在玩中學,既可滿足幼兒游戲的需要,又可以很好地完成數學教學目標。如:中班數學活動學習「7」以內的數,教師用「幸運闖關」的游戲,貫穿課堂教學,將幼兒分成若干組,
每次「闖關」成功為本組贏得一面小紅旗,最後以紅旗的多少確定冠、亞軍組。游戲讓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簡單枯燥的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有趣,小朋友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效果也更好。
3、游戲與社會活動的整合
社會是個大課堂,孩子的游戲是孩子社會生活的體驗,孩子對社會生活的體驗會不知不覺地反映到他們的游戲中。例:國慶節長假後,孩子們興高采烈地探討著有關國慶的新聞趣事,特別對我市新開放橋頭公園和建成不久的淮河文化廣場感興趣。在區角游戲中,他們「建龍湖大橋、搭音樂廳」玩的不亦樂乎。由此產生了「我是蚌埠人」主題教學活動。通過「家鄉知多少」,讓孩子了解大禹文化、雙墩文化;了解家鄉的舞蹈——花鼓燈、了解家鄉的特產懷遠的石榴、五河的螃蟹等,激發孩子愛家鄉的情感。 (二)游戲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的方式
游戲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非常大,向教學活動滲透的方式也很多,運用得當能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游戲在課堂教學中的呈現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可以根據自己教學的需要,選擇合適運用方式。游戲在課堂教學中的呈現方式主要有:
1、游戲整體引入法:將游戲整體引入教學中,使教學目標滲透到游戲中,達到游戲與教學一體化。例:小班科學活動 「1 和許多」。 以故事「小貓釣魚」為主線,老師扮貓媽媽表示數量「1」,全班幼兒扮小貓表示數量「許多」,整個教學以貓媽媽和小貓一起鍛煉——釣魚——燒烤——野餐——回家等游戲環節進行,在游戲的各個環節中,教師讓始終讓孩子自己去發現「1 和許多」。再如:小班健康活動「熊貓玩球」,教師扮熊貓媽媽,幼兒扮熊貓寶寶,一同在竹園內玩跳羊角球。此方法多用於小班。
2、游戲部分引入法:教師根據教學的需要,在適當的環節引入游戲,以提高孩子學習興趣,調節課堂氣氛。①游戲導入法:用游戲方式開始,孩子們感到現在是做游戲,不是上課,積極性會高些。②游戲插入法:教師依據教學的需要,在課堂教學的中間環節插入游戲,提高孩子學習興趣。③游戲延伸法:在教學活動的結束部分,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很高,學習的慾望仍很強烈,教師可用游戲延伸法,在游戲中延伸教學內容。
3、游戲競賽法:在教學中設置競賽環節,通過比勝負的方法,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快樂,可以提高學習的效果。例:「幸運闖關」、「接龍」、等游戲,以競賽的方式,激起幼兒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此方法特別適合中大班的孩子。
Ⅵ 如何有效的開展小班數學游戲化教學摘要
摘要:幼兒期是人的智力發展的最佳時期,也是學習語言的關鍵期,此時進行適當的外語啟蒙是必要的。我園在過去的英語教學活動中,由於採用的教材陳舊和教法板,導致幼兒英語教育效果不理想。經過近三年來的實踐,令我們對幼兒英語教學有了更深的認識,孩子在英語學習中,只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採用適合幼兒年齡特點和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才能使幼兒園英語教學有更多的進步空間。 關鍵詞:幼兒園英語教學;環境;游戲;故事;家庭 為了適應現代幼教專業發展的步伐和培養幼兒學習外語的興趣,我園從2003年至今開展了英語教學活動。最初,我們選用簡單、陳舊的英語教材來照書直說,教法板,要求幼兒記硬背,例如:face-face臉,eye-eye眼睛,後來我們發現,這樣的教學導致課堂氣氛沉悶,英語在日常生活的應用為零。而且教師們覺得英語教學活動設計難,也沒有信心向家長們展示英語成果。因此,家長對我們英語教學的方向和方法有所質疑,並且對小朋友的語言能力表現出擔心和顧慮。總而言之,幼兒英語教育收到的效果並不理想。在2009年後,通過教師進行不斷的學習和研究,我們結合本園的實際,對英語教育進行改革,選用合適的教材,提高幼兒學英語的興趣,目前已取得了英語教學方面的一些進步,積累了一些有效的實踐經驗。 一、兒童學習英語的重要性 早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語言學家就指出孩子具有天生的語言習得機制。兒童時期是學習外語的最佳時期,在這個時期對幼兒給予兩種語言的刺激,能促進幼兒大腦兩半球之間的協調,加強神經細胞之間的聯系。語言刺激是促進大腦細胞生長發展的要素,因此,幼兒期的英語訓練對孩子是大有益處的,而且兒童學習英語的優勢是沒有心理障礙,不怕錯、不怕羞、愛開口,敢於在集體面前進行語言操練,越早學外語的孩子越敢大膽地用語言來表達,這更有利於兒童在早期學習第二語言,能夠建立良好的聽、說能力,並為以後的正式學習外語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另一個優勢是越早接觸英語的孩子越能更好地接受另一種文化思維方式。熟悉另外一種語言和另外一種社會文化,這樣對孩子開闊視野、增加知識,有很大的幫助。比如學習說一個問好的方式或玩什麼,又比如說早上吃什麼,過什麼節日,怎麼過生日,各個國家都不相同,因此學習外語能夠幫助孩子收獲新的知識,還能夠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和體會學外語的快樂,比如說一個小孩子學了一些外語,他在電視上或者偶然在電影上聽到一些他學過的一些東西,他會非常高興他知道這個,這樣能增強孩子學外語的積極性和信心。美國耶魯大學的一位心理學家通過分析研究認為,講兩種語言的幼兒比僅會講一種語言的幼兒,在腦子的靈活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均有優勢。而孩子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幼兒園里渡過的,所以,兒童在幼兒園接受外語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二、愉快領進門,培養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 我記得在小班幼兒剛開始接受英語啟蒙,學習水果類的單詞時,我教得很吃力又乏味,小朋友最不喜歡英語課。英語課給他們如此差的第一印象,讓我擔心和著急。為了不使幼兒一開始就對英語失去興趣,我決定先讓大家走「愉快」路線。在班上我帶他們看了一些有趣的英語動畫片和欣賞一些好聽的英語歌曲和可愛有趣的英語圖片,並且堅持每次組織他們進行課前律動和玩英語游戲,讓他們對英語課有一個初步地了解和感受學習英語的愉快。如:老師可以邊念兒歌邊組織幼兒進行有關《Banana》香蕉的小律動:peelbanana剝香蕉,peelpeelbanana(雙手在身體兩旁邊打開,一隻腳踮起,身體隨節奏輕輕晃動做剝香蕉狀);chopbanana切香蕉,chopchopbanana(一隻手在另一隻手的手臂上做切香蕉狀,然後再換方向做);shakebanana磨香蕉,shakeshakebanana(兩手一起在肚子的前方做磨香蕉狀);drinkbanana喝香蕉,drinkdrinkbanana(拇指和食指豎起,與打電話動作一樣,放在嘴邊做喝香蕉汁狀,然後再換方向做一次);banananomore香蕉沒有了(雙手在胸前交叉打開做沒有香蕉狀)。小朋友每次都愛做這種課前小律動,既可以調動課堂的氣氛,也可以讓他們在愉快的狀態下輕松、自然地掌握兒歌裡面的單詞和句子。同時研究還表明,學外語會促進智力的發展。 另外,我們也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具的特點,如光碟、點讀筆、彩圖、卡片等。在第一次授課之前,我先讓孩子隨便翻看教材的彩圖,當他們看到這些美麗的圖畫都非常喜歡並開始小聲的進行討論,接著我要求大家閉上眼睛,然後請另外一名教師躲在另外一旁用點讀筆和喇叭來點讀書中內容。師問:「這些聲音從哪裡來的?老師還會變魔術,你想知道嗎?」然後請幾位小朋友隨意在書上指出一個單詞或句子、兒歌,躲在另外一旁的老師繼續根據相應的內容進行點讀,小朋友就會覺得很神奇和好奇,最後,老師告訴他們謎底,再讓幼兒上來示範用點讀筆來點讀大範例和書中內容,小朋友們都會愉快地爭先恐後去做,並學著這些發音來聽讀、跟讀。在日後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用此來鼓勵學得好的幼兒上來為大家點讀、跟讀,既可以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也可以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在和諧的氣氛中增強學習意識,教學任務就可以順利完成了。另外,兒童天性好玩、好動,在教學活動中,我們必需遵循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採用輕松愉快的方法——「在學中玩,玩中學」,才能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調動學習積極性的主動力,這樣更利於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掌握英語知識。 三、教學方法要適當、多樣 (一)創設幼兒園英語教學環境法 蒙台梭利說:「在教育上,環境扮演的角色相當重要,因為孩子從環境中吸取所有的東西,將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我園教師認識到這一點,並創設了有效的英語教學環境,使幼兒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 1.定時播放雙語動畫。每天幼兒來園和離園時,本園大廳的電視機里都會准時播放雙語動畫劇,用餐前還會在班上電腦里播放有趣的英語圖片和課本里學過的內容。經過一段時間,很多孩子都愛看和模仿裡面的一些動作和對話,甚至應用於同伴或家長的對話和游戲中,令英語得到更進一步的鞏固和廣泛的應用。同時,老師對這些現象加以大力的肯定和表揚,令幼兒更自信和大膽地去說英語了。 2.布置英語環境活動區。在大廳和每間教室設制英語專區。教師在這些區域里可以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鞏固已學過的單詞和句子,或日常相關的常用語都可以。另外,我園設有英語情境表演區,讓幼兒通過看、聽、說、唱、玩、操作,在動態的過程中學習英語。如:幼兒可分角色扮演營業員或顧客,然後開始對話:A:「Hello!Goodmorning!/Goodafternoon,CanIhelpyou?」B:「Whatisthis?」A:「Thisisapear.」B:「Howmuch?」A:「twoyuan!」B:「Oh,It』stooexpensive!」A:「Howaboutoneyuan?」B:「Nothanks.Whatisthat?」A:「Thatisabanana.」B:「Howmuch?」A:「Twoyuan!」B:「That』sok!」A:「Howmanydoyouwant?」B:「Five,please.」A:「Hereyouare!」B:「Thankyou!」A:「Youarewelcome.」B:「Good-Bye!」A:「Bye.」在創設的「進餐」情境中,他們會分角色扮演教師和小朋友,然後小朋友上前指著其中一張說「I』mhungry!Iwanttohave(rice,mplings,eggs),說對後老師說:「Oh!Hereyouare!」小朋友說:「Thankyou.」然後老師說:「Youarewelcome.」也可以對話互換,如:老師說:「I』mhungry!Iwanttohavebread(rice,mplings,eggs),讓小朋友找出相對應的圖片,找對後並說:「Oh!Hereyouare!」這些情境表演孩子們都很愛玩,家長們反映自己的孩子更愛學英語了,說這樣的方法比以前的效果好多了,孩子們學得多又好。 (二)創設家庭教育環境英語教學法 新課標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夥伴。家長對英語教學工作的參與非常重要,同時家長可以將孩子的英語學習融入日常生活中,良好的英語家庭教育環境對子女學習英語有著積極的促進和感染作用。我記得在一次大班吳起小朋友的家訪中,我問他媽媽:「吳起的英語成績非常棒,特別愛上英語課,無論是英語兒歌、故事還是英語游戲都掌握得非常好,也特別愛表演,為什麼呢?」他媽媽說:「盡管我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但我在外資公司工作,經常會接觸到英語,而且我喜歡唱歌,所以,我在家裡經常播放一些經典的英語歌曲,並會跟著音樂來學唱。在演唱的過程中,我愉快地學到了英語,在這個時候兒子會特別崇拜我,他瞪大眼睛對我說:」媽媽,你太厲害了,會唱英語歌,你能教我嗎?「因此他耳濡目染,受到我的影響,愛上英語,而且他學得快、記得牢,還常常自己主動地表演給家人看呢!現在我們家每天的一個特定節目就是:他把幼兒園學到的英語知識告訴我們,還熱情地充當小老師,教我們邊唱邊跳。在這個過程中,全家人一起快樂學英語,而他的英語能力受到了我們的肯定、表揚,更加激發了他學好英語的信心。」聽了這番話,我得到了很大的啟發,家長是孩子們的好榜樣、好老師,除了能夠幫助孩子鞏固學過的英語知識也能灌輸新的、實用型的英語知識給他們。所以家長的影響力是非常重要的。有鑒於此,我園在幼兒英語評價手冊中的語言操作游戲給父母參與其中的親子活動建立了一個與幼兒交流、溝通的平台。同時還設有「愛心提示、家長叮嚀」,讓家長和教師有更多的溝通和全面了解幼兒學習英語的情況。另外,我們還設置校訊通平台及時反饋英語學習信息並提出要求家長支持和配合的有關事項。通過這些活動,令家長對我們的英語教學重拾信心和充滿更高的期待。 (三)英語游戲法 在靈活運用教材、教參後,我們認真思考,還將英語知識融會、貫穿於游戲中,讓幼兒學中玩、玩中學,使本來枯燥無味的英語在快樂的游戲當中變得有趣從而更吸引孩子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知識,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在學習horse馬,dog狗,cat貓,cow牛這四個單詞時,教師坐中間,小朋友扮演小動物,老師念兒歌:「horsehorsejumpjump」,「dogdogturnaround」,「catcatnodnod」,「cowcowstampstamp」,讓戴不同頭飾的小朋友分別站起來做動作,看誰做得准又快。通過游戲令幼兒感知、體驗其中的樂趣,並在活動中准確地掌握了這些單詞。 在學慣用英語one至five的練習報數時,我們會使用「老狼,老狼,幾點鍾」這個游戲進行鞏固。因為幼兒對這個游戲非常熟悉,容易引起共鳴,百玩不厭。先讓小朋友戴上大灰狼、小兔、小狗、小羊等不同頭飾。大灰狼問:「What』sthetime?」其他小朋友回答:「One」。大灰狼又問:「What』sthetime?」小朋友回答:「Two」。之後依次順序作答,當小朋友回答「Five」後就立刻四處散開,也可以蹲下(表示躲進大灰狼找不到的草叢),大灰狼開始捉小朋友。誰被捉住,誰來扮演大灰狼,游戲重新開始,通過游戲能夠使孩子的聽說能力和反應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小朋友們十分樂意在愉快的游戲氛圍中掌握知識,所以我園更鼓勵教師將游戲法運用於英語教學的實踐和探索當中。經過教師們的努力鑽研,現在所設計的游戲活動輕松、活潑,活動效果非常好,並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四)故事學習法 英語故事教學法是我園所嘗試的另外一種教學方法。通過兩年多的嘗試和實踐,證明了故事學習法是兒童英語學習的一種適宜有效的方法。因為每個孩子都愛聽故事。教師可在自編的故事中貫穿所要學的英語內容,如:我們學習水果類的單詞,作為第二課時的時候,可以以故事的形式進行授課。師:「秋天到了,小螞蟻們正在往洞里搬過冬的水果。」然後逐張出現小螞蟻搬香蕉、蘋果、梨子、桃果等圖片(畫面背景有太陽、樹木、草、山洞)。那麼,孩子們除了掌握原有的水果類單詞,還可以學會秋天、小螞蟻、山洞、太陽、樹木、草等單詞和一些簡單的句子。另外,我們還選擇一些幼兒所熟悉的傳統故事《狼來了》、《小紅帽》、《小蝌蚪找媽媽》來進行英語教學。例如,《狼來了——Wolfiscoming》,Boy:Howbored!I』vegotagoodidea!Wolfiscoming!Farmer:Wolf!Let』sgo!Whereisthewolf?Boy:Haha.Icheatyou.Farmer:Youarenotagoodboy!Boy:Wolfiscoming!Farmer:Wolf!Really?Wolf!Let』sgo!Where?Boy:Haha.Icheatyouagain.Boy:Wolfisreallycoming!Help!Help!Farmer:Heischeatingusagain.裡面有一些漂亮的圖畫、簡單的單詞和對話,令幼兒覺得可笑、有趣味,此時教師可以積極引導他們學習裡面的對話和進行角色表演,在表演過程中令孩子詞彙增多,聽力和語感也增強了。因此,通過英語故事教學法,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興趣,促進了幼兒總結、探索、想像、發現等能力的發展。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我們以哪一種教育形式來上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語音語調、面部表情、肢體動作巧妙地配合好,這樣才能令孩子深深地被你的表演所吸引,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四、教師接受考查和指導,提高教學水平 我園還採用多種方式來發現教學中的不足,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例如,有專業的導師來我園給老師進行培訓、考核,從而提高老師的素質和英語教學方法。另外,每個學期末本園都舉行英語公開課活動,邀請姐妹園的老師和家長還有該教材的導師來觀摩、指導。通過活動,除了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園內英語學習的情況,並藉此活動及時向老師反饋幼兒在家中學習英語的表現,大家共同探討改進英語教學的方法,這樣既增強了家園聯系與互動,也讓家長主動配合和支持英語教學工作。課後,我們還聚集聽課的老師進行評課和總結,讓老師們分享和交流寶貴的教學意見,使本園的幼兒英語教學水平進入一個新台階。另外,我園在「六一」和「畢業典禮」表演中向家長展示英語童話劇,如《小蝌蚪找媽媽》、《白雪公主》等,我們獲得了大家的好評。我相信這些活動既有壓力也有動力,目的是讓我園幼兒英語教育更上一層樓。 有效開展幼兒園英語教學的方法有很多,但無論哪一種活動形式和方法,只要時間長了,模式一成不變,孩子都會對它覺得厭煩,我們可根據參考書、多媒體教學、網上資源及實踐經驗來探索、求證更多適應幼兒年齡特點和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使幼兒在快樂中學習英語,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享受快樂。所以,對於幼教工作者來說,更多地需要家長以及社會全方位的支持與努力,為學前兒童創設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
游戲化學習的形式
游戲化學習的形式,從時空角度來講,可以分為線上數字化游戲和線下游戲活動。線下是指學習者面對面的游戲,線上是指學習者通過虛擬的媒介不用面對面即可進行互動的游戲。從技術依託角度來講,游戲化學習需要憑借硬體或者軟體。傳統課堂上,老師帶著學生做游戲向學習者傳遞相關知識和信息也算「游戲化學習」,但並不是當下教育領域所熱議的,也並非本文所述重點。如今的教育行業從業者更關注如何藉助幾近無所不能的現代信息技術在不論是傳統師生課堂還是學習者自學環境中都能實現更好的互動式學習,用游戲化為學習者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效率
Ⅷ 幼兒教師有哪幾種主要的教學方式各自的適用范圍及其局限性如何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Ⅸ 我想寫1篇論文論文的題目是(游戲在小學教學中的優缺點) 字數越多越好
[摘要] 毛澤東同志在給<新體育>雜志的題詞中寫道:「要活動,要游戲,是兒童的天性。」這充分說明了孩子們對游戲有著特殊的感情。為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體育的基本知識、技術、技能,有效地增強體質,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找到了可行的教學方法:體育教學游戲化。教師利用游戲,引導學生參加各種身體活動,在游戲中培養學生的優良品德;運用游戲提高學生身體的基本活動能力,增強學生的體質。游戲可以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練通過自主、自覺、快樂的課堂教學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關鍵詞] 體育 教學 游戲
[前言] 游戲的內容豐富多采,形式多樣,生動活潑,是兒童十分喜愛的體育項目。也是孩子最好的伴侶,是最有效,最有意義的活動,也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之一。我國現代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小孩生來是好動的,以游戲為生命的。」體育游戲正以它獨有的魅力,吸引著那些愛體育卻不愛上體育課的孩子們。
1、在小學階段,游戲在體育教學中主要有以下作用:
1.1有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練習積極性和教學效果的作用
1.1.1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反復強調要重視培養、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並指出:「運動興趣和習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堅持鍛煉的前提」,「是實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和價值的有效保證」。如果學生對事物沒有興趣,他們是不會主動、積極的去學習的。
1.1.2依據《體育課程標准》和學校的特點,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學生的興趣入手,考慮到年齡特徵,自由進行選擇。教師可以把一些貼近生活、娛樂性、趣味性強的、學生喜聞樂見項目納入到教材中來,使學習與生活聯系起來,給體育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大教育家孔子有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學中重視學生的體育需要,注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例如在三年一班有一名叫「孫禹馨」的同學,因為他做過唇裂修復手術,說話總是悶悶地。所以,大家都同他的家人一樣親切的稱呼他為「馨馨」這名同學是班級里的肥胖兒童,因此沒走幾步就呼哧呼哧的喘粗氣,平時很少運動。今天,要進行投擲教學,相信他會做得很好。課上每人發一張四裁的舊報紙請同學們折飛機,進行飛飛機的游戲,通過同學們嘗試飛飛機找到飛機飛得高、飛得遠的答案,在集體匯報時,同學們說得很好,接下來請同學用總結出的方法投紙球。看誰投得最遠,發現「馨馨」投得最遠,教者適時進行投遠比賽,並說誰投得遠就請誰當老師。結果是「馨馨」投得最遠。教者及時請他為大家示範,他還不好意思,教者說了很多他能做得很好的鼓勵話語,在同學們期待的眼神中他做了一個漂亮的正對投擲方向的投擲動作,同學們報以熱烈的掌聲,同時從心底由衷地說出了「你真棒,你投得真遠,是班裡的第一名」。他報以憨憨的一笑,接下來老師對他說:「只要你努力,在校運動會上很有可能會取得第一名」。他的笑意更濃了……在下面的投擲游戲中他不像以往一樣站在旁邊當觀眾了,而是主動到同伴中參加游戲了。同學們也願意同他一組了。雖說滿臉汗水,但他非常的投入,不斷地教本組女同學如何投。看來他找到自己的長項了。可見游戲教學有利於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於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好的興趣和習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堅持鍛煉的前提;是實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的有效保證。
1.2游戲有培養高尚道德品質的作用
1.2.1寓教於樂是積極的教學方法,任何體育游戲都包含著一定的思想性,游戲中可以潛移默化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可在游戲前的動員、講解,游戲後的總結,還可在做完一次游戲以後,讓學生停下來,針對學生在技術上、品德上、存在的問題,啟發學生自行總結,或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教育,對下一次游戲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學生每做一次游戲,都會在知識、技術和思想品德上有一次長進。游戲結束後,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整個游戲和個別游戲者作出評定,指出技術上、戰術上、組織工作上和思想上的優缺點,表揚好人好事,鼓勵學生積極鍛煉,努力上進。
1.2.2游戲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培養學生自覺遵守紀律、遵守游戲規則的習慣,逐步養成良好的組織性、紀律性。游戲教學中堅持正面引導、表揚鼓勵為主,提倡同學之間,男女之間的團結友愛,提倡互相鼓勵、互不埋怨、同心協力為集體爭取勝利的精神。提倡勝不驕、敗不餒,謙虛好學,不斷前進的好作風。對表現勇敢、機智、果斷、符合集體主義精神的行為及時表揚鼓勵,對不遵守紀律,不守規則的學生,採取提示、勸告、計算罰分等手段,來培養誠實、遵守紀律的美德。
1.3有良好增強體質的作用
1.3.1學校體育是一個人成長不可缺少的一個歷程,而學校體育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體育是學生在校期間通過體育課的學習,以及課外體育活動,使其增強體質,掌握體育的基本技術、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一種手段,終生體育是指人生各個時期所接受的體育教育、所參加的體育活動、所堅持的體育鍛煉的總和。為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體育的基本知識、技術、技能,有效地增強體質,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找到了可行的教學方法:「體育教學游戲化」。在游戲中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練通過自主、自覺、快樂的課堂教學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在體育教學中,學生除通過語言、直觀感知外,還必須經過親身實踐,進行反復練習,才能消除各種錯誤與缺點,真確掌握、提高、鞏固所學的知識、技術和技能,促進身體發育,增強體質,學生進行反復地練習,有機體就要承受一定的運動量。學生就會有枯燥、厭煩的情緒,而採用游戲教學法就會是學生忽略這種枯燥感同時可以利用同伴參與游戲時得到休息並能從中看到他人的優缺點,而思考,改進自己的技術動作。在游戲教學法中可以綜合練習法、循環練習法、競賽法。在教學快速跑時單人跑就不如雙人或多人進行游戲跑時的積極性高。在練習傳接棒時如果只是單純傳接棒的練習,學生就會感到枯燥乏味,但採用接力游戲時,學生的積極性就會提高很多。練習單足跳時,在規定范圍內看誰跳的步數少,而先到達終點等,都能激發學生的練習熱情。
1.3.2情境教學也是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和正確人生觀的重要手段。特別是對於低年級學生,好奇心求知慾比較強,興趣也比較容易激發和轉化。在耐久跑教學時,學生進行了400米跑走交替練習就有三分之一的同學跟不上隊伍,而是站在原地喘氣、這樣影響了其他學生的練習積極性。教學任務沒能完成,在進行游戲時笑容才出現在學生的臉上。可見耐久跑教學在學生思想上有畏難情緒,對學生來說是很討厭上的體育教學內容,也是學生一聽到就會頭痛的體育項目。在學生的印象中耐久跑就是不停地在操場上進行走走跑跑不停地重復練習,加之老師沒有進行巧妙地語言激發,他們自然不願參加。如果老師在教法上做一些改進,讓學生自主練習,還是可以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受廣東省中山市石岐區西廠小學羅和儉老師發表於《中國體育》雜志「單車內胎游戲八例」啟發,我讓學生將家裡的廢舊自行車外胎帶到課堂上,進行追逐自行車輪胎游戲。通過器材的不斷運動,學生不斷地追逐來激發學生練習的慾望。但隨著天氣轉冷為了防止學生凍傷的發生,我將器材的使用次數減少了。學生對耐久跑就表現出了抵觸情緒,為了調動學生練習積極性,我採用情景教學法,將原來的「叫號追逐跑」改了一個新名「篡權奪位」。在游戲前我給同學們講了王莽篡位的故事,接下來我問同學們想不想當一把「皇帝」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想」接下來我對他們提出了要求即游戲的規則。同學們興趣很高在由排尾跑向排頭時學生的快速奔跑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同時還鍛煉了學生的領跑能力。
1.4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和創造力
1.4.1游戲能啟迪學生的智慧。十七世紀捷克著名的教育家誇美斯認為:游戲是兒童生長發育的重要智力活動,是擴大豐富觀念范圍的有力手段,游戲可使智力得到磨練。體育游戲形式多樣,富於變化。在課堂中,教師和學生可以根據不同教學內容的需要,研究出不同的游戲,也可以根據以前的游戲進行改進和提高,這樣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就得到了發展。我們身邊的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巨大的寶藏。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應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加以適當的評價和鼓勵,激活學生創造性思維。要積極革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學習需求和愛好,充分發揮他們的求索精神。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事物、分析問題,往往更具人性化,教師應多尊重和採用學生的想法,讓學生在自主中求得創新,而創新能力的提高又作用於促進個性發展。在具體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如可讓學生設計游戲或改進游戲方法等,讓學生把學習到的知識在整個課堂里進行加工、提升、運用。筆者曾經在跳繩課時,讓學生自由組合進行雙人一繩、三人一繩、多人一繩的玩法,經過學生認可後,進行游戲教學,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達到非常好的鍛煉效果。同時這節課也給了教師很大的啟示,在體育游戲中,教師要放開手腳,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自己創編、改編一些力所能及的游戲,給他們搭建一個自我表現的平台,這樣不但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更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質量,使體育課堂能更好的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
1.4.2游戲是融體力開發和智力開發於一身,集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為一體,深受學生喜愛的體育活動。體育游戲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把「被動的要我學習」變成「主動的我要學習」,並且「喜歡學」。能培養小學生競爭意識和團結協作勇於拼搏的精神。教師在體育游戲中主要起引導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啟發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培養其獨立思考能力和創造精神。小學體育游戲要以小學生的身心特點為基礎,達到娛樂、健體的作用,使學生在游戲中真正體驗到運動參與帶來的快感和滿足感。
1.5有培養學生優良品質和融洽人際關系的作用
1.5.1小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缺乏互助與合作精神。而體育游戲,尤其是分組的競賽性游戲則有利於發展學生的組織能力,使他們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從而培養了團結合作、善於溝通的意識和能力。鼓勵學生參與評價和自我評價,下課前組織學生討論,使他們大膽地說出自己一節課的心理體會,這樣既有助於教師了解課堂內容的安排是否合理,也有助於培養學生敢於表現和在眾人前發表自己意見的能力,從而得到全面發展。真正享受體育帶來的愉悅,能使學生的學習態度從「厭學」過渡到「會學、樂學、盼學」,從而提高他們的情意表現和溝通合作的能力,達到塑造健全人格的目的。體育游戲教學,讓學生在玩中學、玩中練。游戲改變了體育教學中對學生單純傳授知識和技能、發展體力的身體教育觀念;改變了體育教學中教師強制的灌輸,學生機械再現的教學方法;改變了在體育教學中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游戲化教學法倡導學生主動自覺地、愉快地學習。對少年兒童來說交往活動往往是在游戲中開始的,體育游戲為他們進行社會交往提供了場所、場地、玩具。在體育游戲中為同伴間及師生間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在游戲前後學生可以發表自己的意願、主張、態度,同伴間可以通過交流,或嘗試練習找到切實可行方法。培養了學生敢於在同伴間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以及口語交際能力。有利於同伴間的團結協作、也為將來適應社會競爭和人際交往做了鋪墊。
1.6有改善心態,提高心理素質水平的作用。
1.6.1體育游戲可提高學生的耐挫能力,增強他們的意志品質。體育游戲具有一定的競爭性,但游戲中的競爭不同於現實生活中的競爭,它是一種虛擬的競爭,是在成功與失敗的交替出現中進行的。在游戲中,每位參加者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也都有失敗的可能。每位參加者都可以在活動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就是在體育游戲的競爭環境中,學生自覺地接受了競爭取勝的意識形態:在體育游戲的勝利鼓舞或失敗磨礪中,學生們學會了如何正確地對待成功與失敗,從而提高了自信心和耐挫折能力,在失敗中看到成功的希望,在成功中接受新的挑戰。由此可見,體育游戲的競爭性有利於塑造學生良好的心理品格,增強他們的意志品質。能培養小學生競爭意識和團結協作勇於拼搏的精神。
2結論與建議
2.1結論
2.1.1體育游戲作為學校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課程改革中憑借特有的魅力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善於發現蘊含在身邊的新知識、新事物、新問題,孩子每天都在不斷地發展、創新。體育教師要充分利用游戲教學這個有效功能,讓每個學生都體驗到樂趣和成功。把「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正真落實到實處,促進孩子健康活潑地成長。
2.2建議
2.2.1游戲教學的趣味性和娛樂性較強,如果調控不好,則會出現一些負面效應,這就要求游戲規則的制定,必須有針對性且合理、明確;裁判工作要選擇公正無私的同學來擔任,最好由學生民主產生,盡量杜絕因為違反游戲規則而產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和情緒,以至影響整堂課的教學效果。
2.2.2游戲分組時,要盡量做到按照學生的能力進行合理搭配,避免給學生的心理產生不良影響。
2.2.3評價學生的方式應該以激勵為主,不僅僅涉及到學生的能力方面,更要涉及到學生的思想及行為態度,比如合作、尊重、互助、勇敢等等。
2.2.4教師必須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調控游戲的節奏,及時處理有礙游戲正常進行的偶發事件,結合具體事件及時進行思想教育。
2.2.5教師在游戲過程中要啟發學生開動腦筋,盡情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鼓勵學生在遵守游戲規則的前提下,創造性地達到取勝的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參考文獻:
【1】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 【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李明強,馬駿等編著.中外體育游戲精粹【M】.人民體育出版社,1998
【3】王華倬.如何鑽研游戲教材【J】中國學校體育2004,
【4】楊文強.游戲教學六做到【J】中國學校體育2003,
【5】楊保建.試論體育游戲對兒童少年社會性發展的作用[J].中國體育科技,2002年第6期:58-60.
【6】李富菊崔雲霞編著2004年12月第一次印刷與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的體育游戲教學論
【7】邵偉德 編著《體育教學模式》 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2005年
【8】趙 徽 編著《研究性學習的理念與實施》 開明出版社 2003年
【9】周志俊 魏名國編著《體育教學藝術概論》 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
【10】1982年李德銳、袁晉純、饒級樂主編的《體育教學法》由廣東人們出版社出版廣東省新華書店發行
Ⅹ 論文游戲教學法在教學實驗方案怎麼寫
(1)聯系工作實際
選題要結合我國行政管理實踐(特別是自身工作實際),提倡選擇應用性較強的課題,特別鼓勵結合當前社會實踐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進行研究。建議立足於本地甚至是本單位的工作進行選題。選題時可以考慮選些與自己工作有關的論題,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使自己的實踐工作經驗上升為理論,或者以自己通過大學學習所掌握到的理論去分析和解決一些引起實際工作問題。
(2)選題適當
所謂選題要適當,就是指如何掌握好論題的廣度與深度。選題要適當包括有兩層意思:
一是題目的大小要適當。題目的大小,也就是論題涉及內容的廣度。確定題目的大小,要根據自己的寫作能力而定。如果題目過大,為了論證好選題,需要組織的內容多,重點不易把握,論述難以深入,加上寫作時間有限,最後會因力不勝任,難以完成,導致中途流產或者失敗。相反,題目太小了,輕而易舉,不費功夫,這樣又往往反映不出學員通過幾年大學階段學習所掌握的知識水平,也失去從中鍛煉和提高寫作能力的機會,同時由於題目較小,難以展開論述,在字數上很難達到規定字數要求。此外,論文題目過小也不利於論文寫作,結果為了湊字數,結尾部分東拼西湊,結構十分混亂。
二題目的難易程度要適當。題目的難易程度,也就是論題涉及的深度。確定題目的難易,也要根據自己的寫作能力而定,量力而為。題目難度過大,學員除了知識結構、時間和精力的限制外,資料搜集方面也有局限。這樣,就會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致使論文寫了一半就寫不下去了,中途要求另選題目。所以,在這個問題上的正確態度應該是:既不要脫離實際,好高騖遠,去選一些自己不可能寫好的論題;又不能貪圖輕便,降低要求,去寫一些隨手可得的論題。
(3)選題要新意
所謂要有新意,就是要從自己已經掌握的理論知識出發,在研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善於發現新問題,敢於提出前人沒有提出過的,或者雖已提出來,但尚未得到定論或者未完全解決的問題。只要自己的論文觀點正確鮮明,材料真實充分,論證深刻有力,也可能填補我國理論界對某些方面研究的空白,或者對以前有關學說的不足進行補充、深化和修正。這樣,也就使論文具有新意,具有獨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