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什麼方法養殖蚯蚓

什麼方法養殖蚯蚓

發布時間:2022-06-25 00:07:18

Ⅰ 蚯蚓如何養殖

1、下種

將腐熟好的飼料調節好濕度後,沿著桑園開挖好的溝槽平鋪10 cm,然後均勻放入含卵塊及幼叫的蚯蚓種,上而再放5 cm的飼料。養殖密度可控制在2-2. 5 kg/m2或1-1. 5萬條/m2,原則上前期密度可稍大,後期密度可逐漸縮小。

2、遮陰與防護網

蚓種放好後,溝上先覆蓋一層塑料防蚊網,再放塑料薄膜,泡沫板等防雨材料覆蓋。既可防鼠、青蛙等危害又可防雨保濕。

3、溫濕度的調節

蚯蚓的最佳養殖溫度在20-27℃,和蠶兒對溫度的要求一樣。

冬季桑園採用加厚養殖床到40-50 cm,餌料上蓋麥秸或稻草,也可把冬季桑樹枯葉、剪下的桑枝條加厚平鋪,再上蓋塑料布保溫保濕;冬季大棚、蠶室加溫需注意火爐必須通煙管,

以防蛆叫煤氣中毒,另外,空氣相對濕度應保持在70%80%,每天通風3一4次,每次30min。夏季結合通風每天澆1次水降溫,一般情況一星期澆1次水即可。

4、勤除薄喂

除蚯蚓糞、取叫蚯蚓繭或倒翻飼育床,結合喂料每月2 -3次,每次厚度10 cm,力求糞料新鮮透氣,降低因糞料堆積過厚除蚯蚓糞不及時對蚯蚓造成感病的幾率,為蚯蚓的生長創造良好的條件。

5、分期飼養

蚯蚓飼養可分成種子群、繁殖群、生產群,薄飼勤翻,每月給料2次,每次給料厚度10 cm。分期飼養既有利於蛆叫的常規管理,又有利於蚯蚓的繁殖生長,防比病蟲害的發生。

6、蚓叫繭及種叫的處理

蚯蚓經過20天的飼養後,經異體交配產下大量的蚓繭,此時可以把種蚓和蚓繭分離孵化,把分離出的蚓繭、糞料及蚓糞混合物堆成新的養殖堆,保持好溫濕度。

蚓繭孵化50%時可在堆上而再覆上10 cm糞料,約經20天即可完全孵化,此時孵化堆中的密度很大,每1 m2可孵叫繭5-6萬,應及時分堆處理,可分成2-3份並覆上新糞料飼喂,經過常規管理約經過40天左右即可全部長大。

把從種蚓中分離出的種叫重新搭配後放入新糞料飼喂,20天後即可再次繁殖處理。

7、適時採收

蚯蚓的採收時期:一般掌握在成叫環帶明顯,生長發育緩慢,飼料利用率降低時進行,夏季每月採收1次,春秋季節每1. 5月採收1次,採收後及時補料。

(1)什麼方法養殖蚯蚓擴展閱讀:

蚯蚓對生態系統中凋落物分解和養分循環等關鍵過程的影響,受蚯蚓生態類群、種群大小、植被、母岩、氣候、時間尺度以及土地利用歷史的綜合控制。時間尺度的影響比較特別,如短期內蚯蚓的活動會提高碳的釋放和氮的淋失。

但從長遠看,蚯蚓活動及其產生的大量微團聚體對土壤有機質有保護作用,有利於碳、氮在土壤中的長期儲存。同理,蚯蚓入侵對生態系統的危害也因地而異。在人為干擾很少的地方,蚯蚓入侵造成的破壞會小得多。對蚯蚓入侵的研究,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更好地了解蚯蚓對生態系統影響的機會。

Ⅱ 蚯蚓養殖技術

一、 蚯蚓的生活習性

1、 喜溫:15℃-25℃為最佳溫度,為了創造最佳溫度,冬季扣塑料大棚或蓋塑料布, 夏季蓋稻草,多灑水降溫,0℃-5℃冬眠,0℃以下凍死,40℃以上死亡,32℃以上停止生長,北京地區10月25日扣棚,蓋塑料布,第二年4月10日揭掉,這樣蚯蚓生長到12月20日,以後至第二年2月10日,基本上處於休眠,從2月氣,防止因溫度過高,蚯蚓逃亡,注意及時揭開10日以後,逐漸轉入最佳溫度,這時要特別注意高溫天塑料布。這時最辛苦,白天把塑料布四周揭開,早晚及時蓋好,並要及時澆水保濕,這樣從3月到6月10日是蚯蚓生長的春季產卵高峰期,高溫期,要防暑降溫,最好每天澆一次水,8月206月10日至8月20日是夏季日以後至逐漸進入休眠。9月末,是蚯蚓第二次產卵高峰期。

2、喜濕、怕干:蚯蚓體內含水量80%左右,要求餌料含水量60%-80%(以用手握料, 指縫滴水為准),所以要求養殖床含水量在60%以上,這樣每天或隔1-2天,必須澆一次水,水不要太大,但要澆透和下層料接上,澆水時間為冬季中午澆,夏季晚上澆,春秋季節可白天澆。

3、喜暗、怕光:蚯蚓晝伏夜出,在月光下可見活動覓食,養殖床要蓋稻草,保持濕潤、 遮光。

4、喜空氣、喜靜,疏鬆餌料有利蚯蚓生長,我們多年經驗是投料前將床翻支一遍(大 約20公分厚)增加透氣。這一點很重要,多年來,我們發現床土底層,蚯蚓數量很少,但餌料還是有的,主要就是缺少空氣,這樣對蚯蚓生長不利。

二、 養殖方法

1、養殖品種: 赤子愛勝蚓,從日本引入的"大平二號"特點是繁殖率高,年增殖200倍以上,定居性好,耐熱抗寒,適於一年四季生產,蚓體、蚓糞產量高。

2、 養殖方式: 建場十年,我們一直堅持露天堆肥養殖,我認為,此法低成本,是大規模 生產蚯蚓產品的最佳方法,不須任何投資設備,利用一切空閑地,只要把未經發酵的牛糞、馬糞、豬糞做成高15-20厘米,寬1-1.5米,長度不限,放入蚓種,蓋好稻草,遮光保濕,就可養殖。我們從幾平方米開始飼養,一直到現在,二百多畝地擴繁都用此法,其優點是操作方便,省去了堆制發酵一系列工作,餌料保持養分不受損失,提高了蚯蚓生長速度,易於在農村推廣應用。此法也有其缺點:一旦餌料發熱,蚯蚓死不見屍,夏季連雨天及暴雨過後,床內不透氣,有外逃現象。避免方法是讓每個養殖床都有新餌料。餌料搞堆塊狀,為蚯蚓創造良好自下而上條件。此種方法的關鍵是要使餌料保持含水量在60-70%,不可過干過濕,否則餌料就會發熱造成死亡。

三、 繁殖和生長

1、 產繭量:大平二號蚯蚓每條年產繭在56-58個之間,其中春季佔40%,夏季25%,秋季 27%,冬季8%。

2、 孵化率:一個蚓繭平均孵出幼蚓5-8條,最多12條,但是發育完全的幼蚓一般只有3-4條。不同溫度孵化所需時間,孵化率不同。

溫度 濕度% 15 20 25 30 30 50 70 90

孵化率(%) 89.3 95.6 80 57 11.7 84.6 89 38

孵化期(天) 40 25 20 16

幼蚓生長(天) 90 68 55 40

成蚓(天) 120 90 70 55

3、 生長期:期幼蚓體重增加緩慢,進入毓期後,增長也緩慢,只有在性成熟期前後一個 月內,蚯蚓生長最快。此時採取可獲取高產。 另外,蚯蚓生長速度與餌料狀態有密切關系。盡管餌料相同,由於其碎細度不同,幼蚓的生長速度可相差1.5倍,所以要保持餌料碎細狀態,避免餌料有大小團塊(如出現團塊,可用水澆濕搗碎),保證蚯蚓快速生長。

4、養殖密度:種蚯蚓數量,應控制在每平方米1萬條以內,生產蚓群每平方米3公斤(2-3.1萬條),前期幼蚓3萬條/平方米,後期下降到2萬條。

5、產量:每平方米產量可達10公斤/年,一般在6-8公斤,(因北方每年生產期只有8-10個月)餌料每消耗25-30公斤,可產1公斤鮮蚓,並可獲得70%蚓糞,我們多年經驗是5方牛糞產一噸蚓糞,鮮蚓50公斤

四、飼養管理

1、 餌料的投喂:及時喂給蚯蚓充足的餌料,是保證蚯蚓快速生長的重要措施。將餌料採用 堆塊上投法,厚度為10厘米,不要將床面蓋滿,不求平整,以便分離蚯蚓。

2、 蚯蚓養殖溫度:最佳溫度在15-25℃。冬季採用加厚養殖床到40-50厘米,餌料上蓋稻 草,再加塑料布,保溫、保濕,夏季力爭每天澆一次水降溫。分期飼養:可分成種子群、繁殖群、生產群,薄飼勤翻,每月給料2次,上料前先翻床,每次給料厚度為10厘米,始終保持餌料新鮮透氣,適時採收:夏季每月採收一次,春、秋季節每1.5月採收一次,採收後及時補料。 輪換更新:種蚓要每年更新一次,養殖床每年換一次,以保蚓群的旺盛,防止蚯蚓因自然發展而造成種群衰退

3、 餌料:最好是牛糞、豬糞、馬糞、羊糞、兔糞,豬、羊、兔糞加秸桿、稻草。

五、 蚯蚓的採收 最佳方法是自然光照採集法。在養殖床發現蚯蚓,密度達到2-3萬條/平方米,80%個 體達到0.3克以上,是最佳採收時間。採收時,提取前24小時前澆足水,不可過干過濕,然後將養殖床上面10厘米餌料的70%集中在水泥地面或塑料布上,利用蚯蚓怕光的特點,逐層扒開,將餌料扒凈,最後,使蚯蚓集中在底層,達到收集目的。
在網上查的

Ⅲ 怎樣養殖蚯蚓

蚯蚓養殖技術

人工養殖蚯蚓工作是一項新興的事業,它能作為畜、禽、魚類等養殖的蛋白質飼料,可以利用蚯蚓改良土壤,培育地力,還能處理城市有機垃圾,化廢為肥,消除有機廢物對環境的污染。蚯蚓的用途很廣,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
木片主要以紅蚯蚓為例,介紹其養殖方法。紅蚯蚓為正蚓科,愛勝蚓屬,屬於糞蚯蚓,其個體較小,一般體長90-150毫米,寬3—5毫米,性成熟時,平均每條鮮體重0.50克。體色為紫紅色,尾部淺黃色。喜吞食各種牲畜糞,傾肥性強,適合於人工養殖。
飼料的調制和發酵工作,是蚯蚓養殖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技術關鍵。蚯蚓的飼料來源很廣,凡是無毒的有機物質,如畜禽的糞便、各種植物器官、果皮、蔗渣、爛水果等,經過發酵腐熟後,均可作為蚯蚓的飼料。蚯蚓的生長繁殖,需要多種營養物質,主要的營養指標是碳氮比例。氮素飼料和碳素飼料不宜單獨使用,必須適量搭配,使其比例調整在20—30之間。蚯蚓是雜食性動物,要求營養豐富的有機物質
蚯蚓的飼料是經過充分發酵後的有機廢物,如各種牲畜糞便和秸桿等。在發酵前,所用的畜禽糞便都要經過灑水、搗碎。如用農作物秸桿、稻草,最好用鋤刀切成6-9厘米長,再澆水,拌均勻,使其充分濕潤,然後在地面堆制。堆料時,要求堆料鬆散,不要壓實,以利高溫細菌的繁殖,堆制時要充分灑水,所含水份在50-60%之間,堆積高1米左右。
飼料堆積好以後,上面可用塑料布覆蓋,以達到保溫保濕的目的。蚯蚓是雜食性環節動物。這些有機廢物必須經過堆制發酵後,才能吞食利用,否則會使蚯蚓大量死亡。堆積的有機廢物經過3-4天後,裡面的溫度可上升至50-60℃之間,半個月左右可翻堆1次,並添加水分,經過三、四次翻堆腐熟後,即可使用。
養殖蚯蚓有多種方法,平地堆肥養殖是最常用的一種,在室內或室外均可以進行。
取充分腐熟後的飼料投入到蚯蚓床上,此時腐熟好的飼料,黑褐色,無臭味,質地松軟,不粘滯。腐熟堆肥的寬度為80-100厘米,長 2-3米。澆水使飼料水分在60-70%之間。
為了慎重起見,在正式養殖之前,應做飼料的鑒定投試,在料床上投放少量的蚯蚓,如果蚯蚓不願進入料中,說明飼料腐熟不完全,需要繼續發酵。
經過生產實踐證明,平地堆肥養殖的方法,可以大量的繁殖蚯蚓。每個料床上可以接種蚯蚓1000-2000條,3個月左右,當蚯蚓大量繁殖後,及時進行分池養殖。一般1個月加料1次,保證蚯蚓有足夠的飼料,其才能迅速地繁殖生長。
在蚯蚓的生長發育過程中,溫度對其有較重要影響,溫度低於5℃或高於30℃,均不利於蚯蚓繁殖生長,在溫度下降至7℃時,就出現蚯蚓大量逃逸現象,如果在0℃以下就可能凍死。
蚯蚓的生長溫度在5-30℃之間,最適合溫度為20℃。
蚯蚓是好氣性運動,靠皮膚呼吸,因此要求養殖床的飼料氧氣充足,必須通風換氣,疏鬆飼料,保證有充足的氧氣,蚯蚓才能生長良好,否則就會生長發育受阻,體色發暗不鮮,行動遲緩。
蚯蚓的生長繁殖與飼料的PH值有著密切的關系,一般適應范圍在 PH6.0—8.0之間,最適宜為PH7.0,超過此范圍,蚯蚓會出現脫水、變干、萎縮,體色變黑紫,感覺遲純,往外逃逸等現象。
有生產實踐證明,在投飼料前,用水沖洗飼料,可以調節PH值。用水沖洗飼料,雖然會損失一些水溶性養分,但能排除有害氣體,洗滌鹽分和有害物質,但發酵較好的飼料,不用調整PH值。
蚯蚓喜歡吃甜飼料、蛋白質、糖分豐富的飼料,尤其是喜歡腐爛的瓜果、菜葉,亦愛吃酸甜飼料。
蚯蚓的飼料必須經常澆水保持濕潤,飼料太干或者太濕都會影響蚯蚓的生長發育。
水分是蚯蚓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和調節體溫的重要因素。蚯蚓可以從飼料中獲得水分和營養物質。
蚯蚓的體內含水量為85%左右,在生活中必須有一定量水分才能生長發育。
飼料被蚯蚓吞食1個月左右,要及時補充營養豐富的新飼料,補料一般在清糞後進行,蚯蚓由上而下取食,糞粒排泄在面上長期堆積,對蚯蚓生長繁殖不利,應及時消除。刮取蚯蚓糞同時,在養殖床上補充新飼料。
當床內大部分蚯蚓體重已達到400-500毫克時,並且每平方米密度達1.5-2萬條時,即可收取—部分成蚯蚓。蚯蚓的收獲有多種方法
在養殖床表面,用多齒耙疏鬆表面的床料,等蚯蚓往下鑽後,刮取表面蚓糞,反復進行疏鬆床料和刮取蚓糞,最後蚯蚓集中在底層,達到收捕成蚓的目的。
將蚯蚓的糞便用於農作物,在改良土壤,改善農產品品質的同時,提高產量,增加經濟效益。
人們可不能輕視小小蚯蚓的作用,它被稱為「環保衛士」,處理城鄉垃圾;它排出的糞便星星點點,不僅是優質的有機肥料,而且還是喂養畜禽魚蝦的高蛋白質飼料。它在食品、醫葯等方面的開發利用,越來越受到了人們的青睞。人工養殖蚯蚓,提高循環利用,不僅可以降低畜禽飼料的成本,而且還可以快速脫貧致富,它將對發展農業生產起著重要的作用。

Ⅳ 養蚯蚓的方法

1.首先養殖蚯蚓,建議採用簡便的工具箱,比如舊鞋盒,水果塑料箱。
2.溫度和濕度需要控制好,有溫度計和濕度計來測量最好,要注意夏季防曬和冬季保溫工作,土壤不要過於潮濕。
3.食物比如剩餘的菜葉,蘋果核,養殖箱要避光存放,因為蚯蚓怕光,土壤裡面可以適當放些沙子,用以增加土壤的風度和透氣性。

蚯蚓作用
蚯蚓營養豐富,繁殖迅速,食性雜,人工養殖產量高。經濟效益好。蚯蚓可作為珍貴葯物治療多種疾病,還可以用作高蛋白食品和飼料。
蚯蚓挖穴鬆土、分解有機物,為土壤微生物生長繁殖創造良好條件,在土壤改良、消除公害、保護生態環境方面,在物質循環、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特殊作用許多國家利用蚯蚓來處理生活垃圾、有機廢物和凈化污水。

Ⅳ 如何養殖蚯蚓

養護蚯蚓需要為其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人工養殖時可以使用鞋盒或者塑料盒作為養殖容器,並且在養殖時需要將容器放在陰暗避光的環境中,以免蚯蚓被陽光照射,出現生長不良或者缺水死亡的現象。

2、挑選土壤

蚯蚓一般生長在土壤中,所以在養殖蚯蚓時也需要為其提供合適的土壤,一般可以使用土質較為疏鬆、營養較為豐富的土壤養殖,並且在養殖前也可以向土壤中混合適量的細沙,增加土壤的透氣性。

3、准備食物

蚯蚓一般在土壤中以腐爛的植物或者土壤中的營養物質為食,所以在養殖蚯蚓時還需要為其准備合適的食物,最好可以使用菜葉或者蘋果核等營養豐富的食物喂養蚯蚓。

4、定期清理

蚯蚓一般在生長的過程中會不斷的更換生長地點,但是在盒子中養殖的蚯蚓,其生長空間有限,所以在養護時需要定期的清理蚯蚓的糞便,以免糞便堆積導致蚯蚓感染病害而死亡。

怎麼養蚯蚓方法最簡單

養蚯蚓最簡單的方法:

1、搭建蚓床:一般是用稻草搭建蚓床,先鋪稻草,再鋪飼料,再鋪稻草,如此反復。保證蚓床的寬度在50厘米左右,蚓床之間有適當的距離即可。蚯蚓以吃腐爛的食物為主,養殖的時候可以用動物的內臟,腐爛的植物或者是糞便當飼料,一般選擇使用糞便的比較多,因為比較好發酵,且成本比較低。

(6)什麼方法養殖蚯蚓擴展閱讀:

蚯蚓的價值:

蚯蚓在土壤中穿行,吞食土壤,能使土壤疏鬆,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經過蚯蚓消化管的土壤,排出成蚓糞,含有的氮、磷、鉀的成分較一般土壤高數倍,是一種高效有機肥料。

蚓糞又可增加腐殖質,對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起很大作用,有人估計林地或果園每年由蚯蚓形成的土壤團粒結構每公頃達47t-170t,增加氮素75kg-125kg。

同時蚯蚓還可將酸性或鹼性土壤轉化為近中性。蚯蚓含蛋白質較高,其含量約占乾重的50%-65%,含18-20種氨基酸,其中10餘種為禽畜必需的。故蚯蚓是一種動物性蛋白添加飼料,對家禽、家畜、魚類的產量提高效果明顯。

Ⅶ 怎麼養蚯蚓

飼養:取一個大容器,放進3/4的肥土,灑水把土壤澆濕,再放幾片菜葉,然後放進幾條蚯蚓,蓋上一塊濕布,使土壤保持濕潤。這樣就可以飼養蚯蚓了。如果要大規模飼養蚯蚓,採用室外養殖法為好,設備簡單,管理容易,成本低。蚯蚓是雜食性動物,各種禽糞、畜糞、瓜果皮、菜葉、樹葉以及無毒的生活垃圾等都可作為蚯蚓的飼料。這些飼料最好事先進行發酵,達到無臭味、無酸味、完全腐熟、外觀咖啡色。室外飼養具體方法:選擇地勢高爽、排水良好、暖和通風、無污染、無驚擾的地方,用鐵鏟挖一個寬約1米、深約25厘米、長度適當的淺坑,坑底要平坦。挖好後,坑底和四壁砌上磚塊,以防蚯蚓外逃。然後鋪上飼料約5厘米,即可放入蚯蚓。蚯蚓不耐高溫(35℃以上),也不耐低溫(0℃以下),所以,夏天養殖坑上面要搭棚遮陰;冬天養殖坑上面要搭建簡易的塑料棚,提高坑溫,保護蚯蚓安全越冬。此外,還應做好保護工作,以防老鼠、青蛙、蛇等的侵害。

Ⅷ 如何養殖蚯蚓 怎樣養殖蚯蚓

養殖蚯蚓的方法多種多樣,歸納起來有三種,即簡易養殖法、田間養殖法和工廠化養殖法。
1.簡易養殖法。家中有家禽養殖的最為適合。可利用利用房前、屋後、庭院空地以及舊容器、磚池、育苗溫床等,先在飼養地方做床,再放上20厘米厚的基料(即發酵腐熟的蚯蚓飼料),調好濕度在60%-70%(用手輕捏糞料指縫間有水滴流出則其含水量為)。放種前一定要用幾條蚯蚓試喂,看他們在5-10分鍾後是否鑽入料中。料不適合蚯蚓的要求,馬上換料。若是基料適合蚯蚓要求,蚯蚓就會很快鑽入基料中。
基料消耗以後,需要喂飼料,一般採用上投喂法。在上層加料就可以。這種方法適用於農民和城鎮居民,蚯蚓作為動物性蛋白飼料(例如喂雞),蚓糞做有機肥料,還可以處理生活垃圾。
2.田間養殖法。選用地勢比較平坦,能灌能排的地勢,做床寬1米5,長度不限,最好是20-30米為宜,方便管理。施入腐熟基料20厘米左右,放入蚯蚓進行養殖,經常注意灌溉或排水,保持土壤含水量在60%左右。加蓋稻草保濕遮陽,上投法喂料。
3.工廠化養殖法。這種方法要求有一定的專門場地和設施,適用於大規模生產蚯蚓。

Ⅸ 家庭怎樣養蚯蚓

家庭可以採用盆養法養蚯蚓。

飼養容器可以選用花盆、塑料盆及其他廢舊陶瓷器。盆養時,飼料高度要求為盆高的3/4,飼養量以100-200條,盆為宜。由於盆體較小,盆內的溫濕度易受環境影響。

因此,為了保持盆內濕度適宜,防止盆內飼料乾燥以及溫度變化較大,可在保證通氣的前提下用塑料薄膜覆蓋盆口,並經常噴水;或為了調節盆內的溫度,盆的擺放位置可以隨著外界氣溫變化經常移動。此外,盆養的飼養時間不宜太長,以30-60d為宜。

(9)什麼方法養殖蚯蚓擴展閱讀:

環境要求

1、溫度

一般來說,蚯蚓的活動溫度在5-30℃,0-5℃進入休眠狀態,0℃以下死亡,最適溫度為20-27℃左右,也是蚓繭卵的最適溫度,32℃以上時停止生長,40℃以上死亡。

2、濕度

蚯蚓是利用皮膚來呼吸的,所以蚯蚓身體必須保持濕潤,蚯蚓體內水分佔體重的75%以上,防止水分喪失是蚯蚓生存的關鍵,因而飼料的濕度應保持在70%左右為宜。

閱讀全文

與什麼方法養殖蚯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線粒體膜電位流式檢測方法 瀏覽:402
魔力冰使用方法 瀏覽:453
想像加工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838
829中學物理教學方法 瀏覽:48
肥料結塊的種植方法 瀏覽:311
對牆的正確鍛煉方法 瀏覽:695
手腕鍛煉方法圖片 瀏覽:52
如何度過低潮專家傳授6種方法 瀏覽:956
衛生間頂板排水支管安裝方法 瀏覽:368
led軌道射燈安裝方法圖解 瀏覽:14
淘寶賣家留言欄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69
種菜的方法視頻教程大全 瀏覽:884
秋天嗓子啞了有什麼方法可以恢復 瀏覽:848
小企業會計制度設計的研究方法 瀏覽:695
數學廣角的方法與技巧圖片 瀏覽:331
比利時壺使用方法 瀏覽:806
用簡便方法計算65000除以700 瀏覽:638
帶狀皰疹中醫治療方法 瀏覽:154
換熱器的計算方法 瀏覽:140
電子秤的安裝方法圖解 瀏覽: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