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株洲市感統訓練方法

株洲市感統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24 16:44:57

❶ 感統失調如何訓練

感統訓練方法可採用以下八種方法。

1、推球回去:訓練手臂的運動能力及手眼協調能力。

方法:開始時需要在一手臂的距離內進行推、接球,鼓勵寶寶雙手接球。推球則用右手從右往左推。接著逐漸地把距離拉大,並鼓勵寶寶用雙手往外推球,用單手接球。

幫助:開始時需要另外一位成人的身體協助,注意培養寶寶在每一難度的獨立操作技能,然後逐漸減少幫助的程度。

2、呵癢癢:加強肌膚的接觸刺激。

方法:媽媽用手撓寶寶的頭頸、胳肢窩、腳底等皮膚觸覺敏感處,手的力度一陣輕一陣重,如果寶寶害怕,可以維持時間短一些。

3、小小飛行員:提高寶寶平衡能力。

方法:媽媽躺在地板上,讓寶寶呈俯卧姿趴在小腿上,拉著寶寶的雙臂,慢慢地伸展開來,順勢抬腿,讓寶寶呈飛翔姿勢,重復若干次。

4、擺毛巾:提升寶寶注意力集中。

方法:用一塊大毛巾把寶寶包在裡面,由你和你的伴侶各拉一頭,左右或上下拉動毛巾,使寶寶隨著毛巾擺動。同時可以讓寶寶拿著小球,一邊擺動一邊向固定目標投球。

5、梳頭游戲:鍛煉寶寶手指的精細運動和了解自身形象。

方法:用梳子的尖端刺激寶寶的頭皮,順勢梳頭。也可以讓寶寶在鏡子面前自己動手。

6、籃中尋寶:增進觸覺識別能力。

方法:准備一個水果籃,籃子內放各種不同質感、不同重量的玩具,鼓勵寶寶從籃中將玩具一一取出,媽媽告訴寶寶玩具的名稱,然後再將玩具一一放入籃中,反復2-3次。讓寶寶多觸摸各種玩具,在觸摸不同質地的玩具時不知不覺地增進觸覺識別能力。

7、四肢運動:鍛煉寶寶身體協調能力。

讓寶寶平躺,大人分別抓住寶寶兩腿、兩手,上下屈伸、開合,左右搖晃各4個節拍。再抓住右腳,向左搖過左腳位置,接著換左腳、右手、左手同樣運動。

8、水中游戲:提高寶寶的觸覺敏感度。

透過水的浮力及水溫,刺激寶寶皮膚的神經,可以促進觸覺信息的協調,所以水的游戲是感覺統合活動中用處最大的。可以在水中放玩具,可以讓寶寶邊在水中玩,邊用柔軟的刷子刷身體。這個游戲,只要注意環境及水的溫度就行,可藉助給寶寶洗澡時進行。

❷ 感統訓練都有哪些方法方式

感統訓練具有明確的目的性,針對孩子感覺功能發展不良的感官,通過有計劃、有組織的科學訓練,給本體覺、前庭覺、觸覺、聽覺、視覺等帶來豐富的感覺刺激,強化孩子的語言、學習、人際交往、情緒控制、肢體協調等方面的能力,下面將具體訓練方法分為五個方面。

一、本體覺感統訓練方法
本體感訓練可側重進行手指小肌肉的精細運動、培養生活自理能力、球類運動等,具體方法如下:

1、精細運動:根據孩子的年齡、能力,可自行設計抓、捏、扔等游戲,如捏橡皮泥、投球、擺積木等,鍛煉控制手部力量;
2、生活自理能力:讓孩子自己進行洗臉、吃飯、穿衣、系鞋帶等;
3、球類運動:較小的孩子可以在家拍皮球,大一些的孩子建議選擇羽毛球、籃球等肢體活動較大的運動。

二、前庭覺感統訓練方法


視覺感統訓練方法主要訓練孩子准確接收視覺信息,並由大腦進行加工處理的能力,訓練方式主要分為視覺精度訓練、辨別力訓練、視覺記憶力訓練、視覺整合訓練等方式。

1、視覺精度訓練:訓練其主動、准確的分辨事物的能力,例如在相似的兩張圖片中尋找出不同的地方;
2、視覺辨別力訓練:例如區別同一系列圖片中,找出與其他不同類型的一個;
3、視覺記憶力訓練:包括符號訓練、數字與字母之間的記憶訓練;
4、視覺整合訓練:需要孩子對整體的物體進行觀察、整合,常見的訓練方式如拼圖。

❸ 感統失調訓練方法有哪些

感統失調訓練方法有哪些?感統訓練主要是運用游戲和運動的方式,鍛煉孩子的前庭覺、本體覺、觸覺、視覺、聽覺等基礎體系,從而提升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身體協調能力等。在孩子1-12歲感統訓練的最佳階段,家長可以進行一些簡單又有效的家庭感統訓練。

准備一個大籠球,讓孩子仰躺或趴在大籠球上,保持身心完全放鬆,家長拉著孩子的手或手臂,使其身體在重力和滾動的雙重作用下,讓胸部、腹部、背部及四肢得到按摩;也可以讓孩子躺在地毯上,由家長推動大籠球從身上清壓過去。

利用家裡帶靠背的轉椅,孩子坐在上面雙手扶好把手,家長可以順時針、逆時針交替推動轉椅,速度由慢到快,反復多次進行,最少持續30秒以上。在孩子轉的過程中,可以遞一些毛絨玩具讓其接住,並投遞到指定位置。

將一些大小不同的容器擺放一排,讓孩子站在一定范圍外,嘗試用小球或廢紙捏成的團朝容器方向大力扔去,通過變換距離、方向和力氣大小,鍛煉孩子的肢體協調性和對力量的把控,家長可以和孩子一同比賽誰能准確地扔進去。

家長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幫忙傳話,例如幫助媽媽跟爸爸說今天需要買什麼東西,或者幫助父母跟他人傳遞或轉述一些事情,家長可以觀察一下孩子是否傳遞重點內容,就算孩子說錯了,也要先表揚好的地方再耐心指出錯誤,這種感統訓練的方法可以鍛煉孩子的聽覺記憶力。

七巧板是一種很好鍛煉視覺記憶力、圖像認知能力和想像力的方法,先讓孩子熟悉七巧板每個圖案的塗點,再根據圖紙擺拼出一樣的圖形,等掌握一定拼接技巧後,也可以嘗試讓孩子自己發揮想像力隨意拼圖。

感覺統合能力是孩子學習的基礎,通過這些簡單有效的兒童感統失調訓練方法可以提升綜合能力,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減少更多阻礙,保持良好的注意力、記憶力,從而提升學習效率

❹ 感統訓練的方法大全

. 觸覺訓練強化皮膚、大小肌肉關節神經感應,辨識感覺層次,調整大腦感覺神經的靈敏度。使用器械:按摩球、波波池、平衡觸覺板。適應症:愛哭、膽小、情緒化、怕陌生、笨手笨腳、怕人觸摸、發音不正確、偏食、挑食、注意力差、自閉、體弱多病等。

2. 前庭平衡覺訓練調整前庭信息及平衡神經體系自動反應機能,促進語言神經組織健全、前庭平衡覺及視聽能力完整能力。使用器械:圓筒、平衡踩踏車、按摩大龍球、滑梯、平衡台、晃動獨木橋、袋鼠袋、圓形滑車。適應症:身體靈活度不足、姿態不正、雙側協調不佳、多動、愛惹人、語言發展遲緩、視覺空間不佳、閱讀困難、自信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跌倒、方向感不明、學習能力以及習慣培養不起來。

3. 彈跳訓練調整固有平衡、前庭平衡感覺神經體系,強化觸覺神經、關節信息,促進左右腦健全發展。使用器械:羊角球、跳床。適應症:站坐無相、姿態不正、情緒化、身體靈活度不夠、多動、注意力不集中、語言發展遲緩、閱讀困難、膽小、情緒化、笨手笨腳、視覺判斷不良、觸覺發展不佳、關節信息不足。http://gogootoo.360doc.com

4. 固有平衡訓練調整脊髓中樞神經和對地心吸力的協調,強化中耳平衡體系,協調全身神經機能,奠定大腦發展基礎。使用器械:獨腳椅、大陀螺、腳步器、豎抱筒。適應症:坐無坐相、站無站相、多動不安、容易跌倒、脾氣急躁、好惹人、語言發展不佳、缺乏組織力及推理能力、雙側協調不良、手腳不靈活、、自信心不足。

5. 本體感訓練強化固有平衡、前庭平衡、觸覺、大小肌肉雙側協調,靈活身體運動能力、健全左右腦均衡發展。使用器械:跳床、平衡台、晃動獨木橋、滑板、S形垂直平衡木、S形水平平衡木、圓形平衡板。適應症:語言發展遲緩,笨手笨腳、注意力不集中、多動不安、情緒化、組織力及創造力不足。http://gogootoo.360doc.com

感統失調康復訓練

孩子踢被子同時還有多動、壞脾氣、適應性差和生活無規律的情況,那我們當父母的一定要注意:你的孩子很有可能就是感覺統合失調。
感覺統合失調並不是什麼奇怪的疾病,家長沒有必要大驚小怪的,更不需要把它「妖魔化」。中國有80%的孩子都有感統失調,表現出來的情況也都不一樣。說簡單一點,就好像有些孩子天生平衡感差,這就屬於感統失調。平衡感是可以通過運動來進行矯正的,感統失調也可以通過訓練進行矯正。

寶兒媽單把感統失調拿出來說,並不是「為了獲得點擊,只是為了讓爸媽們重視。為了讓我們的孩子發育的更好,我們應該認識到感統失調給孩子帶來的困擾。從根本上改變孩子走路摔跤、愛咬人、不喜歡和別的小朋友玩、暈車等等不良行為。

我們先來說說,蹬被子感統失調的孩子調整對策:每晚睡覺前,先指導寶寶進行爬地推球15—20分鍾,然後讓寶寶進行兩足交替、單足跳、雙足直向跳、雙足橫向跳等多種行走方式的交替訓練,時間在20分鍾以上,可以藉助專門的腳步訓練器進行。只要堅持引導寶寶做,就會有意想不到的大收獲——你會發現,寶寶不僅不蹬被子了,而且多動、壞脾氣、適應性差和生活無規律的現象也逐漸消失了。

兒童感覺統合失調會有以下表現:
⒈前庭平衡功能失常: 表現為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他們比一般孩子更容易給家長添麻煩,挑三揀四,很難與其他人同樂,也很難與別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慮別人的需要。有些孩子還可能出現語言發展遲緩,說話晚,語言表達困難等。

⒉視覺感不良: 表現是盡管能長時間地看動畫片,玩電動玩具,卻無法流利地閱讀,經常多字少字;寫字時偏旁部首顛倒,甚至不認識字,學了就忘,不會做計算,常抄錯題等。
⒊聽覺感不良: 表現為別人的話聽而不見,丟三落四,經常忘記老師說的話和留的作業等。

⒋動作協調不良: 表現為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倒,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樣會滾翻、系鞋帶、騎車、跳繩和拍球等。
⒌本體感失調: 表現為缺乏自信、消極退縮、語言表達能力差、手腳笨拙等。

⒍觸覺過分敏感:表現為緊張、孤僻、不合群、愛惹別人、偏食或暴飲暴食、脾氣暴躁、害怕陌生的環境、吃手、咬指甲、愛哭、愛玩弄生殖器等。

我們應該怎麼來應對孩子感覺統合系統失調呢?

首先如果覺得孩子上述這些症狀非常嚴重,應該把孩子的診斷交給專業人士,比如醫生或專業領域的專家。他們會給出詳細的判斷,如: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輕度)、視覺感不良(中度)等,會對症給孩子進行康復訓練。★ 感覺統合失調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自然消失,需要給予必要的矯正。★ 感覺統合失調在日常生活中訓練效果最好。★

❺ 如何做感統訓練

做感統訓練的方法如下:

1、羊角球:讓孩子坐在球上,雙手緊握著手把,身體屈曲,向前跳動。姿勢和雙側的統合,並可促進高程度的運動企劃。平衡台:雙腳或單腳站立在平衡台上,用雙手做拍球等運動,並保持身體的平衡。強化前庭刺激,加強身體平衡能力。立和平衡能力的加強。

2、圓筒吊纜:孩子屈曲身體,用手緊抱圓筒並保持身體平衡,做前後左右大回轉。促進身體協調以及固有前庭感覺輸入統合。陽光隧道:讓孩子俯卧著身體,從隧道中爬行通過。可加強肌膚的各項接觸刺激,並調節前庭感覺。

3、袋鼠跳:孩子站在袋中,雙手提起袋邊,雙腳同時向前跳。在跳躍動作中,強化前庭刺激,抑制過敏的訊息。滑梯:俯卧在滑板上,雙手抓住滑梯兩側用力向下滑,滑下時雙臂朝前伸展,雙腿並攏頭抬高。強烈刺激前庭體系,頭部、頸肌同時收縮,促進身體保護伸展行為的成熟。

4、滑板爬:調節前庭感覺和觸覺,引發豐富的平衡反應,運動中大量的視覺情報,脊髓及四肢的本體感,使整體感覺統合運作功能積極發展。

5、跳跳床:讓孩子站在跳跳床上,雙腳並攏蹦跳,跳起來時,膝蓋彎曲,腳後跟踢至臀部。強化前庭刺激,抑制過敏訊息,矯治重力不穩和運動企劃不足。S形平衡木:將平衡木呈高低走向或左右走向安置,孩子站在平衡木上,雙手平伸抬頭挺胸,雙腳向前走。有助於孩子本體感覺的建立。

❻ 怎麼進行感統訓練

鏈接:

提取碼:37us

這里有免費的名師感統訓練課程希望能幫助到您

感覺統合訓練(SensoryIntegration,簡稱SI)是指腦對個體從視、聽、觸、嗅、前庭等不同。感覺通路輸入的感覺信息進行選擇、解釋、聯系和統一的神經心理過程,是個體進行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基礎。

閱讀全文

與株洲市感統訓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彩漂粉怎麼使用方法 瀏覽:463
排卵期出血有無排卵檢測方法 瀏覽:278
球機插手機卡添加螢石網方法 瀏覽:269
三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方法與技巧 瀏覽:125
氧氣瓶氧含量檢測方法 瀏覽:88
蘋果怎麼更改時間顯示時間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26
手機qq視頻橫屏三功能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13
雲三七超細粉食用方法 瀏覽:163
畫愛心表白的簡單方法 瀏覽:809
如何禁色的方法 瀏覽:955
跑步抽空的正確方法 瀏覽:809
androidview的使用方法 瀏覽:788
誇老師的教學方法好 瀏覽:211
線粒體膜電位流式檢測方法 瀏覽:405
魔力冰使用方法 瀏覽:456
想像加工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842
829中學物理教學方法 瀏覽:51
肥料結塊的種植方法 瀏覽:313
對牆的正確鍛煉方法 瀏覽:697
手腕鍛煉方法圖片 瀏覽: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