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心理行為訓練方法

心理行為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24 10:50:47

Ⅰ 心理行為訓練的心理行為訓練的基本方法

1、認知心理行為訓練法
認知心理行為訓練法是指改變人的認知結構及其認知態度的訓練方法。心理潛能的增長、釋放和人的心理狀態、心向緊密相連,特別是以人的積極性、主動性為支撐。而人的心向的調整和積極主動性的發揮,又以人隊客觀事物的認知態度為前提。軍人作業環境和面臨要完成的任務不同於一般的社會環境和社會工作,因此改變軍人的認知結構及其態度是極為重要的。也由此決定了心理潛能認知訓練方法的科學性。
2、極限心理行為訓練法
極限心理行為訓練法是指通過一定手段提升人的生理、心理極限的訓練方法。人的心理以生理為物質基礎,心理的極限狀態時通過生理的極限引發出的。人的心理潛能具有有限和無限的相對性和統一性。具體到每一個個體,從現有水平看,它是有限的,但是用發展的眼光和他具備的潛在能力看,它又是無限的。這種有限性和無限性具有辯證的動態發展性。而這種動態發展性只有當個人的生理、心理極限升值最大閾值,並受到一定沖擊時,功能才能得以延伸和增長。所以,極限訓練法不失為開發心理潛能的最基本訓練方法。同時,這也是軍人戰場上要面臨的惡劣環境的需要所決定的。
3、暗示心理行為訓練法
暗示是指用含蓄、間接的方式對別人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顧名思義,自我暗示心理行為訓練法是指自己學會對自己採取暗示的方式來調整心理和行為,以凝聚心理潛能,增強應激能力。
人的心理潛能,可以說集聚在兩個層面里,一是意識,二是潛意識。明示可以直接調動意識層次中的能量。暗示不僅能調動意識層次的能量,還可以調動潛意識層次中的能量。人的潛意識能量在某種情況下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所以自我暗示法在開發軍人心理潛能的行為訓練中還是特別需要的。
4、情境心理行為訓練法
情境心理行為訓練法是指創設能引起人的某種主觀體驗的環境和情況,藉以提高行為能力的訓練方法。從根本上說,心理訓練是由客觀環境的刺激引起的,能力是在實踐中形成和提高的。要提高人的某一方面的應對能力,就必須創設足以能引起需要這方面能力的主觀體驗的相應情境,尤其是緊張和恐懼的情境。應該說,這是開發軍人潛能、進行心理行為訓練的有效途徑。所以,情境訓練法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Ⅱ 心理技能訓練的程序是怎樣的

心理技能訓練程序是什麼

目標設置訓練。目標設置訓練是根據有效推動行為的原則設置合理目標的過程。目標設置訓練又分為長期目標設置和短期目標設置。長期目標設置是對練習者練習過程的總體規劃。許多人只知道設置長期目標,而不知道設置短期目標。在目標設置過程中,應將長期目標、中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相結合,尤其應當重視短期目標的制定和實施。一般說來,短期目標最有效,對人的行動最容易產生立竿見影的推動作用。但必須有長期目標的引導,行動才能更加自覺、堅持不懈。

放鬆訓練。放鬆是一種通過暗示語使身體各部位直接放鬆,最後達到全身放鬆的方法。

表象訓練。表象訓練是在暗示語的指導下,在頭腦中反復想像某種運動動作或運動情景,從而提高運動技能和情緒控制能力的過程。表象訓練有助於建立和鞏固正確動作的動力定型,有助於提高動作的熟練程度和加深動作記憶;賽前進行成功的動作表象將起到動員作用,使運動員充滿必勝的信心,達到最佳競技狀態。

模擬訓練。模擬訓練是針對比賽中可能出現的情況或問題驚醒模擬實戰的反復練習的過程,目的是適應各種比賽條件,保證技術戰術在變化的情景中也能得到正常發揮。核心思想是適應,主要作用在於提高運動員臨場的適應能力,在頭腦中建立起穩固的動力定型,使技戰術在千變萬化的特殊情況下也能正常發揮。

暗示訓練。暗示訓練利用語言等刺激物對運動員的心理施加影響,並進而控制行為的過程。通過語言,人能接受暗示和進行自我暗示,通過代表外部環境和體內環境的一切事物和現象的言語來調節認知、情感和意志過程。

注意訓練。通過練習集中注意力和提升記憶力。

Ⅲ 心理輔導方法有哪些

核心提示:現在人們已經不只是身體會患上某些疾病了,在心理方面也有著很多異常情況,所以說大家對於心理健康也是越來越重視了,必須要做好心理健康方面的輔導,才能使人與人之間有良好的溝通與交際,也會給自己更大的信心,以及在生活中的種種障礙會克服,那麼心理輔導的內容有哪些呢?

現在人們已經不只是身體會患上某些疾病了,在心理方面也有著很多異常情況,所以說大家對於心理健康也是越來越重視了,必須要做好心理健康方面的輔導,才能使人與人之間有良好的溝通與交際,也會給自己更大的信心,以及在生活中的種種障礙會克服,那麼心理輔導的內容有哪些呢?
心理輔導的內容有哪些
心理輔導的內容是非常多的,如對於被輔導者的傾訴一定要耐心的傾聽,給予相應的鼓勵以及安慰,還要進行有必要的一些心理測查,當然被輔導者的理論學習也是需要進行一定輔導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日常生活活動,被輔導者也是不例外的,對於他們的日常生活要做好督促,另外可做現場演練,從而使被輔導者的生活技能以及情感真實的體驗水平有所提高。還要幫助被輔導者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解除。

心理輔導的分類有哪些
對於心理輔導是有很多種的,如果是按照 學科劃分的話,分為了教育學模式、醫學或者是生理模式以及心理學模式,而如果是按照服務對象與目標不同來分的話,又分為了適應性心理輔導模式、障礙性心理輔導模式以及發展性心理輔導的模式。學校裡面的心理輔導包括了學習輔導、人格輔導、生活輔導以及職業輔導等,在輔導的時候會根據大家不同的症狀表現給予不同的輔導建設。
心理輔導的內容有哪些呢?大家對於心理輔導相信多多少少有一定的了解,近些年的時間裡面需要做心理輔導的人越來越多了,而不同的情況需要做出不同的輔導內容,關於心理輔導內容的相關內容,在以上有詳細的介紹,希望能幫到大家。

Ⅳ 心理訓練方法有哪些

心理訓練方法有哪些,心理訓練實質上是一種特殊的教育過程,它是一種特殊的自助式的心理教育方式。

從廣義上講,心理訓練就是有意識、有目的的對人們的心理施加影響的過程。從狹義上講,心理訓練就是採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使人們形成良好心理狀態的過程。

在具體的實踐中,心理訓練可以分為五個層次:生理心理水平(如:生物反饋訓練、放鬆訓練、氣功和瑜伽的身心調整等);基本心理機能層次(如:觀察力和記憶力訓練、思維訓練等);高級心理機能層次(如:學習能力、智力、創造力、交往能力、生活適應能力的訓練等);修養或人格層次,著重於個體的全面發展(如:人格教育與訓練);社會群體心理層次,著重於群體心理與行為的教育與訓練(如:大眾心理訓練)。

Ⅳ 常用的心理訓練方法有哪些

近幾十年,正念(mindfulness)訓練在國外逐漸興起。這種來源於東方佛教思想、結合了西方心理療法的新的運動心理訓練方法已經成為研究熱點,在應用上也得到了有效驗證。

美國著名職業籃球教練傑克遜,綽號「禪師」,曾11次帶領球隊獲得NBA總冠軍,被認為是NBA歷史上最偉大的教練之一。他對東方哲學特別是禪宗興趣濃厚,不僅個人進行正念禪修,還讓他的運動員和教練組成員也進行冥想練習。他認為,冥想訓練是他取得成功的重要組成部分。

與傳統心理技能訓練不同,正念訓練主張:當面臨逆境時,接受逆境的存在,並與之共存,不去對其加以判斷,而是高度關注當前的任務。這種具有東方思想背景的心理訓練思路或許可更好地為中國的運動員進行心理咨詢與訓練服務。

正念的定義

正念指的是當下能夠清楚地覺知目標,而不純粹只是回憶過去。目前,普遍公認的是卡巴特-津恩(Kabat-Zinn)給出的定義:「正念是以一種特定的方式來覺察,即有意識地覺察(On Purpose)、活在當下(In the Present Moment)及不做判斷(Nonjudgementally)」 。正念定義中通常包含以下幾個概念:將注意力維持在當下, 意識到當下正在發生什麼並採取一種接納但不做評判的態度。

正念訓練的來源及發展過程

正念源於東方的佛教,一般是通過各種正式的冥想練習(即正念禪修)來完成。大約30年前,卡巴特-津恩創立了正念減壓療法(MBSR),並首次將正念訓練正式應用到體育領域。他們為大學生運動員和奧運會賽艇運動員提供了正念冥想訓練。其中,大學生運動員的表現超出了教練員的預期,在奧運會獲得獎牌的運動員則指出正念冥想幫他們實現了最大的潛能。

隨後,西格爾(Segal)等研究人員將正念減壓療法改進後引入正念認知療法(MBCT)。2000年之後,加德納(Gardner)和穆爾(Moore)在綜合以接受為基礎的認知行為療法和正念認知療法的基礎之上,發展出一個以正念接受為基礎的心理行為干預方法,即正念接受承諾干預計劃(MAC)。自從首次提出正念接受承諾干預計劃到現在,它已經被一系列的個案研究和公開實驗證明在提高運動表現水平和個人身心健康方面的積極作用。此外,在運動心理學領域,還有正念成績改善計劃(MSPE)。

正念的作用機制

正念能夠通過下述幾個方面對運動員產生作用,包括:(1)幫助運動員有效地控制注意力,保持對當前運動比賽任務的專注, 並在注意力分散的時候讓注意力重新回到當前任務上;(2)提升身體覺知能力,幫助運動員更加清楚身體對比賽時可能出現的壓力的反應, 這會幫助運動員有效地應對可能出現的梗塞(Choking,指當運動員在比賽中面對巨大壓力,心態發生改變,思維出現紊亂,進而影響比賽成績,發揮失常)的 情 況 ;(3) 面對逆境和挫折或情緒起伏的時候,運動員能夠不去對這些刺激進行評判和反應,從而能夠解決之前固有的情緒反應模式帶來的負面影響;(4)運動員能夠不以自我為中心來覺知當下的訓練和比賽,從「無我」的角度來客觀地覺知持續變化的事物,藉此幫助運動員從比賽時勝負的概念中解脫出來。

正念訓練與傳統心理技能訓練的區別

之前,在運動心理學領域,一直採用傳統的心理技能訓練來幫助運動員達到一種理想的競技心理狀態。傳統心理技能訓練的理論假設是,負面情緒和身體狀態的減輕以及正面認知和自信水平的提升,與運動員的「理想競技狀態」直接相關。而這種理想的競賽心理狀態又被認為可以導致理想競技表現,即在這些最佳的心理狀態下,運動員才會出現理想競技表現。具體方法有目標設定、表象訓練、注意力訓練、自我談話以及幾種方法的交叉組合等。

強調自我控制,從而達到最佳心理狀態的傳統心理技能訓練在幫助解決實踐中所遇到問題時,不論是理論基礎,還是實際操作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陷。比如,對思維壓抑和控制的努力,也可能會導致那些不想要的情緒更高頻率的出現;如何操作才能使每個個體達到最佳狀態等等。

相對於傳統心理技能訓練,以活在當下的、不加評判的接受為基礎的正念心理訓練在幫助運動員合理地處理認知、 情感和知覺的問題上可能會更加有效。定期的正念練習可以幫助運動員提升自我的調節能力,或是說對當下注意力的自我調節能力。

正念訓練的目的,就是要時刻保持一種警覺性,這種技術強調通過正念練習發展對當下事實的不加判斷的注意能力,這些當下事實包括外部刺激和內部心理經驗,也就是說意識到內外部事件進入意識之中但是不對其進行任何評價判斷(好、壞、對、錯、有用、無用等),個體只是被告知觀察和描述這些經驗,並且接受它們的存在,但是不對其進行判斷和控制。

對不同項目的適用性

由於禪修自身的特性,即通過不加判斷的關注當下的各種體驗,並接受那些消極的令人不舒服的各種感覺,達到內心的平靜與和諧,因此正念訓練可能更適合那些閉合性的自我表現類的運動項目,如射擊、射箭、體操、跳水、高爾夫等。這些項目的特點都是技能閉合性的,以自我表現為主,自我感覺極易影響到行為表現,行為表現過程中要求排除外界干擾、內心平靜、對任務線索高度注意等。而對於那些直接對抗類的項目如拳擊、足球等則適用性可能會低些。因為這些項目是互動的,不僅是自我的思想與行為影響到表現的結果,對方的思想與行為也是表現結果的主要影響因素。

正念訓練在國外的應用

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韓國19歲的小將金薔薇(Kim Jang-Mi)戰勝了我國選手、前奧運冠軍陳穎,奪得女子25米手 槍的冠軍。她在資格賽中就創造了奧運紀錄。決賽中,她在落後0.8環的情況下,最後一組五次射擊打出了51.8環,包括一槍10.9環的高分,最終成功逆轉。在采訪中,金薔薇透露,是正念訓練幫她拿到了奧運金牌。由於手 槍的槍管長度較短,所以對身體的控制尤其重要,因此冥想對成績可以產生很大的幫助。

英國自行車隊在2012年奧運會上收獲8金2銀2銅,成為該項目最大的贏家,同時為英國位列獎牌榜第三位打下堅實的基礎。明星選手霍伊、威金斯和彭德爾頓在取得佳績後,都很感謝與英國自行車隊合作超過十年的心理學家彼得斯(Steve Peters)。他建立了一套創新性的心理管理模型,幫助運動員管理情緒,其中涉及到很多與正念相關的技巧。此外,他還曾幫助斯諾克名將奧沙利文進行情緒管理,結果奧沙利文在2012年及2013年蟬聯世錦賽冠軍。

美國奧委會的高級運動心理學家哈伯(Peter Haberl)曾與多個成績卓越的國家隊進行過合作,他對正念干預和認知行為療法很感興趣。他認為,正念冥想對意識和注意力是一種很好的訓練方法。正念冥想既是一系列的技巧,也是一種存在的方式。正念訓練可培養把注意力集中於某一點、維持注意力和重拾注意力的能力。在哈伯看來,知道自己的注意力在哪裡,並能把注意力指向需要的地方,是高水平運動員在奧運會上取得好成績所需具備的重要能力。

真正能幫助運動員成長的心理咨詢與訓練,一定只有在契合本社會文化條件情況下才能完成。對中國運動員而言,正念的思想有可能更契合本土文化背景,具有天然的親和力,或許更加適合作為一種心理訓練的手段來應用。

Ⅵ 常用的心理輔導方法有哪些

心理輔導並不是一個規范的詞,從專業角度來講是指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他們也是同一類概念,做的專業工作、專業內容本質上一樣。
從真正大的類別來講,心理咨詢的基本方法有精神分析、心理動力學方法、認知和行為療法、認知和行為相結合的療法、人本主義中心類療法等。掌握這些療法和概念,沒有哪個療法絕對比哪個療法好,關鍵是所對的人是屬於哪種狀況,也要看心理咨詢s接受過的訓練,制定的方案適合不適合所對的人的情況,採取針對其本人個體的治療方法。能夠幫助其本人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好的方法,不要去過分在意名稱,不要從名詞來判斷心理治療的方法。
常用的心理輔導方法又分為以下幾種方法:1.強化法
某一個行為發生後,緊跟著一個強化刺激,從而增強該行為出現的頻率。例如,一個學生不敢同老師說話,學習上遇到了疑難問題也沒有勇氣向老師求教,當他一旦敢於主動向老師請教,老師就給予表揚,並耐心解答問題,從而增強這個學生主動向老師請教的行為。
2.行為塑造法
行為塑造指通過不斷強化逐漸趨近目標的反應,來形成某種較復雜的行為。例如:某少年行為不良,抽煙、酗酒、對於學習方面也不夠積極,利用行為塑造法,我們可以先去改變少年抽煙的行為,當少年戒掉抽煙的習慣時,給予獎勵;再去改變少年酗酒的行為,當酗酒的行為改變後,再次給予獎勵;最後改變兒童不良學習習慣,培養其對學習的興趣。整個過程是對一個復雜行為的塑造。
3.示範法
通過呈現學習榜樣,促使學生向榜樣學習。如通過播放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事跡,激起學生對榜樣的敬慕之情,進而向榜樣學習,做出良好的行為。
以上就是我對問題的具體分析,滿意請採納。

Ⅶ 如何訓練和加強一個人的心理素質

怎樣提高心理素質

(1)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始終保持開闊的心胸,提高對心理沖突和挫折的忍受能力,熱愛生活,熱愛學習。
(2)充分認識自己,正確估價自己,有自知之明,不自卑不自負。
(3)積極交友,寬容待人,善於與他人交流思想、感情,相互幫助,相互學習。
(4)積極培養自己的各種興趣愛好,如琴棋書畫,參加有益的娛樂活動,積極參加各種體育活動。
(5)多讀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紅岩》等,陶冶情操,樹立遠大的理想。
(6)學會思考,愛動腦筋,學會全面分析復雜問題,要有遭受挫折的思想准備。
(7)要積極參加勞動,在勞動吸取教訓,接受艱苦的磨煉。
(8)學生首先從尊敬長輩、尊敬楊師做起,懂得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愛護財物,養成勤儉節約的品質。

心理素質有表面上的提高,和實質性的真高。如果不是真的自信根本不會產生好的心理素質。所謂唱歌跳舞。只是增加自己的臉皮厚度。古之文人多有骨氣,心理素質極高,想李白天子呼來不上船,自道臣是酒中仙。多高的心理素質啊,換了別人早就誠惶誠恐了。靠的是什麼?就是自己的才華。自認為皇上很多,但是詩仙就一個的大自信。!所以我個人認為還是默默的增加自己的實力好。這樣心理素質會不自覺的增加。當然適當的鍛煉是應該的。 就像泰戈爾說的一樣,多做自己不敢做的事。

針對心理素質教育目標的七大方面,教育內容的選擇也從七個方面入手,具體包

括自我意識訓練、智力訓練、情感調控、意志培養、個性塑造、學習指導和交往

指導七個方面。

自我意識訓練

1.自我意識及其意義。

自我意識是對自己身心活動的覺察,即自己對自己的認識,具體包括認識自

己的生理狀況(如身高、體重、體態等)、心理特徵(如興趣、能力、氣質、性

格等)以及自己與他人的關系(如自己與周圍人們相處的關系,自己在集體中的

位置與作用等)。總之,自我意識就是自己對於所有屬於自己身心狀況的認識。

由於個體能洞察自己的一切,因而能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調節和控制。自我意識的

成熟被認為是個性基本形成的標志,它在人的社會化過程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自我意識是個體社會化的結果,同時,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又進一步推動個

體的社會化。

由於自我意識在人發展過程中是循序漸進進行的,是在自我認識、自我體驗

和自我調控三種心理成份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過程中發展的,所以,心理素質

教育是在其自我意識發展規律的基礎上,結合我們的日常生活、學習和勞動,采

取靈活多樣的方式,促進我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體驗自我和調整自我,促使

我們自我意識健康發展。

2.自我意識訓練內容。

(1)自我認識。自我認識是主觀自我對客觀自我的認識與評價,自我認識是

自己對自己身心特徵的認識,自我評價是在這個基礎上對自己作出的某種判斷。

正確的自我評價,對個人的心理生活及其行為表現有較大影響。如果個體對自身

的估計與社會上其它人對自己客觀評價距離過於懸殊,就會使個體與周圍人們之

間的關系失去平衡,產生矛盾,長期以來,將會形成穩定的心理特徵自--滿或

自卑,將不利於個人心理上的健康成長。

自我認識在自我意識系統中具有基礎地位,屬於自我意識中「知」的范疇,

其內容廣泛,涉及到自身的方方面面。對我們進行自我認識訓練,重點放在三個

方面:第一,讓我們學生能認識到自己的身體特徵和生理狀況。第二,認識到自

己在集體和社會中的地位及作用。第三,認識到內心的心理活動及其特徵。

自我評價是自我意識發展的主要成份和主要標志,是在認識自己的行為和活

動的基礎上產生的,是通過社會比較而實現的。由於我們自我評價能力不高,往

往不是過高就是過低,大多屬於過高型。因此,要提高我們的自我評價能力,你

就應學會與同伴進行比較,通過比較做出評價。你還應學會藉助別人的評價來評

價自己,學會用一分為二的觀點評價自己。由於自我評價是自我認識中的核心成

份,它直接制約著自我體驗和自我調控,所以,對我們進行自我意識訓練,核心

應放在自我評價能力的提高上。

(2)自我體驗。自我體驗是主體對自身的認識而引發的內心情感體驗,是主

觀的我對客觀的我所持有的一種態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滿、內疚、羞恥

等都是自我體驗。自我體驗往往與自我認知、自我評價有關,也和自己對社會的

規范、價值標準的認識有關,良好的自我體驗有助於自我監控的發展。對我們進

行自我體驗訓練,就是讓你有自尊感、自信感和自豪感,不自卑,不自傲,不自

滿,隨著年齡增長讓我們懂得做錯事感到內疚,做壞事感到羞恥。

(3)自我監控。自我監控是自己對自身行為與思想言語的控制,具體表現為

兩個方面:一是發動作用,二是制止作用,也就是支配某一行為,抑制與該行為

無關或有礙於該行為進行的行為。進行自我認知、自我體驗的訓練目的是進行自

我監控,調節自己的行為,使行為符合群體規范,符合社會道德要求,通過自我

監控調節自己的認識活動,提高學習效率。

為提高我們自我監控能力,重點應放在促使一個轉變上,即由外控制向內控

制轉變。我們自我約束能力較低,常常在外界壓力和要求下被動地從事實踐活動

,比如只有教師要求做完作業後檢查,你才會進行檢查。針對這種現象,你應學

會如何藉助於外部壓力,發展自我監控能力。
心理素質,是靠長期比賽一點一點地提高的。它應該是和比賽的經驗成正比
的,所不同的就是因人而異,也許有些人天生就具有一定的心理素質,也許有些

人心理關
總是過不了。但是,心理素質始終還是可以靠後天的鍛煉的。
有句話說得好,「藝高人膽大。」如果說自己的技術水平到達了一定的高度,那

么心裡
面自然就會比較踏實穩定。反之如果要用自己不足的實力去向強手挑戰,就需要

在一定的
比賽經驗上加以自身的全力投入,才有可能打出自己的水平。想要好的心理素質

,首先還
是應該把自己的水平提高,才有提高心理素質的資本。在實力並沒有到達一定程

度的時候
談心理素質沒有太大的意義。如果說雙方實力相近,那麼往往看誰可以發揮得好

一些,這
個時候就靠自己的狀態的調整了。
先說幾個影響發揮導致失敗的原因。
1 求勝心過重。心態的變化直接影響到技術的發揮,這就是很多業余的愛好者遇

弱不強,
遇強卻不弱的原因(心理放鬆,沒壓力,技術能充分發揮)。
2 練球不足。很多朋友是打落點、打控制的,這樣就需要有手感做保證,在未練

球(包括
練球不足)的情況下,往往會大失水準。
3 打法相剋。業余愛好者往往忽視這一點,其實以己之短,遇彼之長是非常常見

的事,這
就取決於個人的調整和適應能力了,而這一點往往是業余愛好者最欠缺的。
4 不合適的器材。業余愛好者也往往忽視這一點,認為自己反正水平很差,拿什

么拍子都
差不了很多,這種想法是不對的,除非對不會打球(沒有絲毫手感可言)的人來

說什麼拍
子都差不多。手感越是細膩的人,對球拍也越挑剔,而往往手感的好壞決定了一

個人水平
的高低。
5 思想包袱。這一點和第一條有些類似,往往生在領先,眼看就要勝利的時候,

最容易出
現心理的變化。這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無論業余或者專業)。金澤洙也一樣在

20:16的
時候把握不住自己,丟掉了幾乎到手的勝利,何況我們業余愛好者。
所以自身狀態調整的好壞直接關繫到比賽的的勝利。調整的方法很多。比如說比

賽一
開始就全力以赴,認認真真地對付每一個球;贏了一個球就握緊拳頭叫喊一下,

振奮一下
,多小跑一下,;打失了一個球,讓自己冷靜一下,重新振作投入比賽。這些都

可以很好
的調節自己的精神狀態。排除雜念也是提高心理素質的重要方面。雜念之一:想

贏怕輸。
比賽沒人想輸,但比賽時腦子里老想這個就影響你打好球。求勝心切,容易蠻干

,關鍵時
候手腳又放不開;怕輸就更沒戲了,先一個怕字你還能幹什麼?勝利是一分一分

贏得的,
不用多想結果,就想把每一個球都打成好球。雜念之二:環境影響。陌生的地方

陌生的人
,讓你孤單無助;拉拉隊(尤其是有很多ppmm)的喧鬧,不習慣的場地條件,讓

你頭昏眼
花,心煩意亂。沒關系,多出去見見世面,不要太在意觀眾,這會兒你是主角,

這是你的
舞台不是他們的,打好你的球要緊,打好自然可以得到尊敬。
心理素質和適應能力的提高是一種經驗的積累,只有通過比賽來不斷的獲得,因

此多打
比賽也是提高心理素質的一個重要途徑。通過對陣不同打法的對手來豐富自己的

閱歷,提
高自己的適應能力。

Ⅷ 行為療法有那幾種具體的方法

行為療法包括:系統脫敏、沖擊療法、厭惡療法

一、系統脫敏法

系統脫敏療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稱交互抑製法,是由美國學者沃爾普創立和發展的。這種方法主要是誘導求治者緩慢地暴露出導致神經症焦慮、恐懼的情境,並通過心理的放鬆狀態來對抗這種焦慮情緒,從而達到消除焦慮或恐懼的目的。

二、沖擊療法

沖擊療法是暴露療法的一種。暴露療法就是把病人發生恐怖反應的某事物或某刺激在其面前再次呈現、猛烈刺激,從而使病人對此事物或刺激的恐怖反應逐漸消退。為了使病人更快地收到療效,可以把某事物或某刺激整天暴露在病人面前,由於持續地猛烈刺激,使恐怖反應在短期內由高度緊張而漸趨消退,從而短期內使疾病治好,這就是沖擊療法,又稱滿灌療法或情緒沖斥療法。

三、厭惡療法

此療法多用引起軀體痛苦反應的非條件刺激與形成不良行為的條件刺激結合,使病人發生不良行為的同時感到軀體的痛苦反應,從而對不良行為產生厭惡而使其逐漸擺脫。

四、行為塑造法

行為塑造法是根據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研究結果而設計的培育和養成新反應或行為形式的一項行為治療技術,是操作條件作用法強化原則的有力應用之一。行為塑造法的應用不僅要求病人的積極參與,而且也需要所有有關醫務人員和病人家屬的密切配合。只有這樣才能使病人的接近或朝著最終目標的變化能得到及時而又適當的強化,並使病人的行為愈來愈逼近最終的目標。

Ⅸ 有哪些心理素質訓練方法

人的素質包括:身體素質、思想素質、精神素質、文化素質、心理素質。而心理素質是綜合素質中的焦點。心理素質直接參與人的其他素質的形成與發展,對人的行為起著驅動與制約作用,並且直接影響和決定人的行為和效率。人的素質能力是由多方面因素構成,最終能力發揮多大作用取決於最薄弱的一項。
心理素質在整個素質結構中處於核心地位,並且是其他素質的基礎和載體

根據辯證唯物主義對心理的理解,人的心理就其產生的過程來說,都是物質生理變化過程的產物,就其產生的內容源泉來講,都是客觀現實的反映,與客觀環境對人的心理有直接的影響,尤其是我們生活工作的環境對人的心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飛行員這個職業對於心理素質的要求非常嚴格,心理素質作為綜合素質中的焦點,也是一名飛行員走向成熟的基礎。以飛行員為例,進行自我心理素質訓練應注意以下幾點:

(1)在模擬機上可進行針對性訓練,可在飛行包線允許條件下讓學員充分了解飛機性能,掌握各種飛行條件下的飛行技能,克服心理障礙,增強自信心。

(2)對於成熟的航空公司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成為大型機機長應循序漸進,具備多種機型機長閱歷,為駕駛更高層次現代化客機積累經驗,更能有效的積累和選拔人才,同時降低安全成本,更好地保證飛行安全。

(3)在實際飛行中,要注意學習,注重總結,有了總結才會有積累,有積累才會有進步。在學習中我們不僅從書本上、工作中、生活中得到知識,也要善於學會吸取他人的經驗教訓,取其精華。

(4)自我肯定。人要不斷地否定和肯定自己才能進步,而否定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向肯定方向發展,自我肯定,保持堅定的信念,往往是事業成功的關鍵。

(5)拋棄自卑。自卑需要三個條件:一是缺乏成功的體驗;二是缺乏客觀公正的評估;三是自我評估偏頗。要拋棄自卑,首先要戰勝自我,為自己樹立一個目標,要有堅強的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同時要對自己有一個科學的評估。

(6)增強自信。作為一名飛行員,他從事的行業性質決定了他在多方面必須與眾不同,具備多種常人所不具備的素質,他必須對每一個安全飛行充滿自信,並且以一個良好的心態迎接飛行中的任何挑戰。

(7)心理調節和情緒調節。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環境中有不同的心理和不同的情緒,同樣它產生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如何在空中發揮其最佳效果,它對我們飛行安全影響的程度都是我們每一個飛行員應該考慮的問題。作為飛行員首先要充分地認識自我,根據自己的情況注意自我培養和鍛煉,在不同的飛行環境中學會自我調節,自我控制心理和情緒的變化,這樣才會有一個好的思維轉換去適應各種條件下的飛行。

Ⅹ 心理訓練的主要方法是什麼

通常採用心理訓練的主要方法有:模擬訓練、意念訓練﹙又稱自我標暗示訓練﹚、放鬆訓練、注意力集中訓練。

1.模擬訓練。模擬訓練是指訓練接近於比賽實際,這種訓練也可稱為適應力訓練力實戰訓練。它是戰前心理訓練的主要方法。

通過模擬訓練排除運動員參加比賽前產生良心理狀態,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必須對即將參加比賽的對手、場地、設備、照明、器材、觀念、氣候等條件掌握的十分清楚。才能進行模擬訓練。

模擬,有語言形象的模擬和實際的模擬訓練兩種。語言形象的模擬就是利用語言來描繪未來競賽時的情形。對手的行動和自己的行動這種模擬盡量配合圖表、照片等使之具體化。實際模擬就是創造在比賽實際相類似條件進行訓練,培養運動員的適應能力。如條件許可應使運動員提前到達比賽地點和場地進行訓練,或者到與比賽氣候環境相類似的地方進行訓練。和比賽同樣要求的測驗訂定和執行與比賽地點時差相同的作息制度,都屬於實際模擬。

2.意念訓練。意念訓練就是運動員以自己的信念對心施加影響。以便調整自己的意念、心智情緒,使興奮或意志過程加強。採用自我暗示自我控制,造成好的訓練和比賽的心理狀態。

默念是一種很好自我控制的方法,再進行技術時默念能提升動作的成功率和克服困難,默念的內容包括動作要領、用力順序、方法、時間,強化自己的意志等。默念事先要編好最簡單的一組,在心裡默念,這樣可以使肌肉隨之活動,已達到強化動作的正確概念,提高和改進技術的目的。在比賽中強制自己行動達到勝利的目的。進行默念時要做到:

1.注意力高度集中,排除其它雜念,專心一致爭取勝利。

2.默念要不斷強化自己的行動。

3.在做動作之前的默認,要使默念與肌肉感覺「完成」動作結合起來。在做動作時默念,要使肌肉活動在思想意識的支配控制下,經過思維去想,使思想進入訓練與比賽中去。

除自我暗示外,別人的暗示也很重要。例如教練員的舉止言行能對運動起到暗示作用,教練員的一言一行,既可以增強運動員的信心和力量,也可以使運動員喪失信心而招致失敗。所以,教練員在訓練和比賽中應對運動員進行積極性的暗示。

自我控制對運動員也十分重要,訓練與比賽中,神經系統不會是處於適宜的興奮狀態,如果在比賽之前,神經系統處於興奮,運動員精神和體力消耗過多,高潮出現過早,在比賽時就要處於一個「興奮狀態」,就達不到比賽的預期目的。

3.放鬆訓練。放鬆訓練就是使運動員解除疲勞的訓練,這里所談的疲勞主要是指精神疲勞。這種疲勞對於提高訓練水平和參加比賽影響較大。實驗證明,型良好的放鬆訓練,對有效減緩和消除精神疲勞有重要作用。

放鬆訓練的方法有很多,掌握也困難,如可以利用吸氣、平氣類數的方法消除緊張,達到整個身體放鬆的目的。也可利用冥想自然景象的方法進行放鬆訓練。

要想掌握放鬆訓練,就必須發展自我調整的能力,如:

(1)控制骨骼肌肉的緊張度。案自己的願望使之放鬆,或按需要使之緊張。

(2)按自己的意願形成所需要的精神情緒狀態,通過默念詞語,肌肉放鬆和形成身心的安靜狀態。

(3)表現記憶中與過去體驗過的情緒色彩的形象概念。

(4)把注意力控制到需要的方向。

4.注意力集中訓練。注意力集中,就是人們的心理活動對於一些事物的指向性和集中性。

從生理機制說,當運動員注意力集中的時候,再大腦皮曾相應區域就產生一個優勢興奮中心,按高級神經活動負誘導規律,當大腦皮層一定的區域產生優勢興奮中心時,皮層其餘區域就要獲淺或深的處於控制狀態。負誘導強,注意力就越集中。

造成運動員注意力分散有許多因素,疾病、疲勞、失眠等都會降低運動員的注意力:對場地不適應,器材不習慣,觀念的制度等。都會妨礙專注意力集中,急躁、輕亂、過分計較個人得失也會分散運動員的注意力。

一般來說,善於注意力集中的人,能對所層式的事情有明確的目的性、有高度的自覺性和責任心。

注意力集中訓練應注意以下幾點:

(1)在日常訓練中養成集中注意力的習慣,要求運動員在思想上把「訓練當成比賽」那樣真誠以待。

(2)要有意識地剋制自己的情緒激動,冷靜是控制急躁、發怒、害怕、示弱、慌張等情緒。

(3)介紹有關比賽的正確情報,消除運動員所謂的緊張與不安。

(4)教育運動員在比賽時不要考慮個人得失,集中精神參加比賽。

(5)在比賽中發生順時緊急情況,要採取相應的措施來改變緊張情緒,使心理處於放鬆狀態。

閱讀全文

與心理行為訓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彩漂粉怎麼使用方法 瀏覽:463
排卵期出血有無排卵檢測方法 瀏覽:278
球機插手機卡添加螢石網方法 瀏覽:267
三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方法與技巧 瀏覽:125
氧氣瓶氧含量檢測方法 瀏覽:88
蘋果怎麼更改時間顯示時間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26
手機qq視頻橫屏三功能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13
雲三七超細粉食用方法 瀏覽:163
畫愛心表白的簡單方法 瀏覽:809
如何禁色的方法 瀏覽:955
跑步抽空的正確方法 瀏覽:809
androidview的使用方法 瀏覽:788
誇老師的教學方法好 瀏覽:210
線粒體膜電位流式檢測方法 瀏覽:405
魔力冰使用方法 瀏覽:456
想像加工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842
829中學物理教學方法 瀏覽:51
肥料結塊的種植方法 瀏覽:313
對牆的正確鍛煉方法 瀏覽:697
手腕鍛煉方法圖片 瀏覽: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