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什麼是疾病診斷最可靠的方法

什麼是疾病診斷最可靠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24 08:45:55

❶ 病理醫生的病理為醫學之本

1843年德國病理學家魏爾肖(Rudolf Ludwig Karl Virchow,1821~1902)用顯微鏡觀察病變部位的細胞和組織結構,發表了著名的細胞病理學論斷:「一切細胞來自細胞」,從而開創了細胞病理學時代。
病理學(Pathology)是研究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病理變化結局和轉歸的醫學科學。病理學的診斷方法包括以下三點:活體組織檢查、細胞學檢查和屍體解剖學。迄今為止,在醫療工作中活體組織檢查是診斷疾病最可靠的方法;細胞學檢查在發現早期腫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對不幸去世的病人進行屍體剖驗能對其死因做出最權威的終極回答,也是提高臨床診斷和醫療水平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雖然醫學實驗室、內窺鏡、影像學等診斷技術突飛猛進,但很多疾病的最後結論,還有賴於病理診斷。另外,在科學研究中,病理學也是重要的研究手段和領域,例如心、腦血管疾病及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的研究,無一不涉及病理學內容。總之,病理學在醫學教育、臨床醫療和科學研究上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故美國著名醫生和醫學史專家 William Osler稱「病理學為醫學之本」。 當前病理檢查對大多數患者及其家屬來說都非常陌生。那麼病理診斷究竟是什麼?大多數病理研究室就像黑匣子一樣不為大家所知!在這個研究室里接收到的只是來自患者身體的一些組織或細胞,病理醫生基本上不直接面對患者,更談不上與患者交流了;另外,在需要做活組織檢查或病理診斷時,很少有人提到病理醫生的工作,他們甚至認為病理診斷如同用機器分析血液中的細胞成分一樣,把組織塊放入機器中,診斷結果就出來了。事實上,當患者的組織或細胞送到病理研究室進行檢查時,病理診斷醫生甚或資深病理專家都需要經過大量的腦力勞動方可認識清楚該標本的病理變化及疾病本質。所以,與其說病人在等待一個檢查結果,不如說在等待病理醫生做出最終診斷。那麼病理醫生是如何在顯微鏡下作出診斷的?他們首先需要觀察標本的大體形態,大體形態常能為疾病的診斷提供一些重要的線索,例如胃的惡性潰瘍與良性潰瘍肉眼形態就截然不同。取材後的標本經過固定、脫水等一系列的技術處理後,用切片機將其製成薄的組織片(大約4微米厚度)放在載玻片上,再經過染色等過程後,就可以在顯微鏡下觀察了病變的組織切片了。病理醫生首先要在低倍鏡下(40倍)觀察組織切片,對病變的組織來源及其基本病變有初步的了解;然後在高倍鏡下(100-1000倍)更清晰的判別可疑目標,以證實最初的印象或獲取另外一些診斷信息;隨後根據病變組織的細胞形態和組織結構,結合其他各種輔助手段如電鏡、組織化學、免疫組織化學、DNA倍體及分子生物學技術做出精確的病理診斷。
在臨床實踐中,病理學是診斷疾病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也是疾病治療的依據,因此病理學也屬於臨床醫學。基於經驗和專業知識來說,臨床醫生做出經驗性診斷,但最終的診斷經常是要病理醫生做出的。當前幾乎所有醫學結論都是基於實驗室、影像學和病理結果做出的,其中又以病理診斷最具權威性。根據這些檢查結果,病人的主管醫生將決定其具體的治療方案。病理診斷需用非常專業的術語描述,這就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嚴格培訓才能完成,所以病理醫生是經過多年良好教育、高素質、謹慎、負責的專業人才。
病理醫生不僅需要完全了解他自己的領域,而且還必須具有豐富的臨床醫學背景。他需要理解臨床醫生的要求並做出相應的反應。對於外科病理醫生來說,僅僅說出病變是良性還是惡性是不夠的。他必須能夠告訴外科醫生有關疾病的范圍、惡性腫瘤的分級、切除是否充分以及其它一些相關的信息。當作出一個非常罕見的診斷時,病理醫生經常需要給出一些治療方面的建議。所以,病理醫生被醫學同行稱為「醫生的醫生」也就不足為奇了。
然而,病理醫生既是醫生也是人,與其他專業醫生一樣,他們也會出現錯誤,也會受主觀臆斷的影響。醫學難題錯綜復雜,透過現象看本質並非易事;臨床醫生與病理醫生交流不充分也可能造成診斷困難或不可能做出診斷;由於現階段醫學的發展的限制,總是有一定比例不能診斷的疾病。一些人認為只要把一小塊病人的組織交給病理醫生,病理醫生就有能力在其報告末尾做出絕對正確的診斷,這是一種嚴重錯誤的觀點。如果一個病理醫生也持有這樣的觀點,那將造成很大的危險。
近百餘年來許多新儀器如投射電鏡、掃描電鏡、圖像分析儀及流式細胞儀等的應用,使病理學得到迅速的發展,病理學的發展也促進了臨床醫學的發展。醫學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日趨復雜,必然導致病理學領域內出現專業的分化。這就要求病理醫生在扎實的病理基礎上要有學科專長。病理醫生雖不直接接觸病人,但他必須面對臨床醫生。在臨床醫生診治病人的過程中,病理醫生應是臨床醫生最好的咨詢者和合作者。作為病理醫生,我們將始終以病人為中心,加強與臨床醫生的交流與合作,共同促進病理學與臨床醫學的和諧發展,以更高的技術水平服務於人民群眾。 病理醫生的診斷雖然是是金標准,但病理的變化是千變萬化,有些復雜的病理可能給不出一個明確的診斷。有好多病變屬於病理診斷的灰色區域,又叫交界性病變,就是良性惡性之間的病變。是不是癌,有時很難定奪,這是世界性難題。所以,不要把病理醫生看成是神。
做病理醫生難,做一個好的病理醫生更難。醫學是不斷發展的,今天的認識可能明天就被否定。十年以前的診斷在十年後的今天看可能就是錯誤的,所以還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診斷正確與否,不光是學術界來認可,還有病人的存活期和病情本身來驗證。正因為如此,病理醫生不管多大歲數,不管幹了多少年,永遠都是一個小大夫,需要不斷的學習。

❷ 確定某種疾病是否是遺傳病最可靠的方法

首先,要考慮遺傳性疾病的致病因素。應該咨詢遺傳咨詢師或有經驗的臨床醫生,後者憑經驗或通過查閱相關疾病的文獻資料,明確主要是由遺傳因素還是環境因素引起的,遺傳因素佔主導地位的遺傳病要考慮外顯率和發病年齡等。什麼是外顯率呢?是指在不同環境條件下,某一基因型個體顯示其預期表型的比率,它是基因表達的另一變異方式。有些遺傳病外顯率低,使得部分真正患病的個體不會表現出疾病的症狀,容易被誤認為是正常人。

其次,要對致病基因做一個全面評估,不同遺傳病可能有同一致病基因、同一遺傳病也可能有不同的致病基因,不同的基因有不同的遺傳模式(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常染色體隱性遺傳、X連鎖遺傳、母系遺傳)和外顯率,即使對於同一個基因來說,如果突變類型或位置不同,也可能存在不同的外顯率和遺傳方式等。

從另一個角度分析,例如普通大眾、患者家庭等。夫妻雙方的家族中都沒有患者,但是如果夫妻雙方都攜帶隱性遺傳的致病基因,他們的後代就有可能患病,很多遺傳病都有流行病學研究,可得知人群發病率,對隱性遺傳的疾病也可推算出人群攜帶率。人的DNA序列有突變的可能性,如果這個突變恰好發生在基因序列的重要位置,就有可能導致嚴重的疾病,雖然這個概率很小,但是有發生的可能。對於患者家庭來說,首先要做到對患者疾病的確診,即查明病因,明確其遺傳模式,由專業人員(如遺傳咨詢師)根據具體情況評估家庭其他成員的患病風險和攜帶風險。

總之,對疾病遺傳風險的評估需要臨床醫生、遺傳咨詢師、基因檢測機構和受檢者本人的共同努力。

❸ 簡述建立診斷的方法和原則

內科是各臨床科的基礎科,與各臨床科和基礎醫學有密切的聯系。內科診斷技術的發展又能促進其他臨床科和基礎醫學的發展,疾病診斷是否准確和迅速,最能反映內科工作的質量。內科病病種繁多、病情復雜、變化多端。同一種疾病可有多種不同的臨床病象,某一臨床病象又可見於多種不同的疾病。另外,不少其他科的疾病也往往首先就診於內科,經內科醫生鑒定之後才轉送各有關臨床科處理。因此,一個內科醫生就要熟練掌握診斷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並在臨床實踐中不斷加以充實和提高,冀能及時和准確地作出疾病的診斷,提供疾病的治療和預防的依據,從而使病人能早日恢復健康。
疾病的診斷過程一般有三個環節:①調查研究,收集完整和確實的診斷資料;②綜合和分析資料,建立初步診斷;③有需要時作其他有關的檢查,動態臨床觀察,然後驗證和修正診斷。疾病診斷須有廣博而精深的醫學知識,否則對一些疾病必然茫無所知;此外也要不斷地積累臨床經驗,使處理問題時心中有數,但仍須避免對處理問題時有先入之見。疾病診斷過程大致如圖所示。
一、疾病診斷資料的搜集
臨床醫生從檢查病人所採得的第一手診斷資料是最寶貴的資料。在對疾病進行調查研究時,掌握的材料必須全面和合於實際,這是取得正確診斷的主要關鍵之一。片面的或錯誤的材料是造成誤診的常見原因。臨床材料來自下述三方面:
1.完整的病史 病人敘述的病史可能顯得零亂和片段,如果醫生採取病史時又帶有主觀性,則所收集到的病史就難免有片面性和表面性。片面的和不準確的病史會造成診斷上的嚴重錯誤,必須注意避免。例如,一個患右下肺大葉性肺炎的病人,以右上腹疼痛、黃疸、發冷、發熱為主要症狀,但咳嗽輕微,因而就診時只訴右上腹疼痛、發冷、發熱、而未提咳嗽;如果醫生思想上主觀片面,就可能把注意力錯誤地放到「急性膽囊炎」上去,而忽視了大葉性肺炎。病史中的一般項目,例如年齡、性別、婚姻,嗜好、月經、職業、發病地區和季節等,與疾病也可有密切關系,也應正視。例如,一個宮外妊娠破裂的女病人,如果忽視了婚姻史和月經史,醫生就容易漏診。為了採取完整的病史,還要耐心聽取病人本人、病人家屬、了解病情者和以往經治醫生的病情介紹,甚至到病人發病現場調查,全面了解疾病的全過程,才能獲得完整的和可靠的病史。
2.體格檢查 體格檢查必須系統和全面,並取得病人合作,以防止重要的遺漏。例如,一個急性腹痛病人,醫生反復在胸部,腹部和腰背部進行檢查,均未發現異常,致得出了一個錯誤的診斷;以後經過全身細致檢查,才發現是腹股溝嵌頓性疝。延誤診斷的原因是體檢不全面,遺漏了急性腹痛疾病的必要檢查所致。由於體檢疏忽而誤診,在臨床上並非僅僅是個別的例子。
3.實驗室檢查和器械檢查 實驗室檢查和器械檢查要結合臨床表現有目的地進行。首先應選用有效而又簡便的檢查方法。在安排某項檢查時,應考慮以下幾點:①這項檢查的特異性如何?②這項檢查的敏感性如何?③檢查和標本採集的時機是否合適?能否按規定的要求進行?④標本的輸送。檢驗過程有無誤差?⑤病人體質的強弱,病情的起伏,診療的處理等對檢查結果有無影響?⑥對於可能造成病人負擔的檢查,例如支氣管造影檢查和一些負荷試驗,還應權衡其利弊並考慮病人能否接受。
實驗室檢查和器械檢查的結果,必須結合臨床情況來考慮,才能作出正確的評價。要防止片面依靠實驗室檢查或器械檢查下診斷的錯誤做法。因而醫生就要注意到檢查結果有無特異性的問題,以及檢查結果的假陽性與假陰性問題。例如,血清甲胎蛋白測定陽性對診斷原發性肝細胞癌有高度的特異性,但仍有少數的原發性肝細胞癌直至臨終仍為陰性(假陰性);另方面,一些非肝癌的疾病卻可出現血清甲胎蛋白陽性(假陽性)。實際上,實驗室與器械檢查的陰性結果,只表明此項檢查方法並無陽性發現,而非等同於該被檢物的絕對不存在或否定相應疾病的不存在。又因檢查時機或技術上的原因,一、二次實驗室或器械檢查的陰性結果,往往不足以排除疾病的存在。例如,腎炎的蛋白尿、糖尿病的血糖增高,瘧疾的血片中瘧原蟲等,可以間歇出現;咽拭物白喉桿菌,痰結核桿菌檢查的陰性結果,更不容易據以否定有關的疾病。另方面,糞便培養發現傷寒桿菌或痢疾桿菌,也可見於健康帶菌者;肥達氏試驗在一些急性發熱性疾病時,其滴度也可以增高。其他如X線檢查發現的肺部陰影,超聲檢查發現的肝區異常波形,均須結合病史,體格檢查及其他有關檢查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
現代診斷技術有了飛躍的發展,給予臨床醫生極大的幫助。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內鏡的發明與改進:各種纖維內鏡如纖維胃十二指腸鏡、纖維結腸鏡、纖維支氣管鏡,新型製品口徑小、可屈度高,操作安全便利,還可配合附件,作相應的診斷和治療。
(2)快速超微量生化學分析技術的應用:如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免疫熒光測定法(immunofluorescense assay;IFA)等方法。特異比單克隆抗體診斷技術也已應用於臨床。
(3)影象學診斷技術的進步:如B型超聲掃描、電子計算機X線體層掃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象(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均已應用於臨床。CT與MRI對顱內,縱隔和腹腔深部病變的診斷,尤有可喜的突破。MRI對腦血管病變及後顱凹的病變顯示有卓著的診斷效果。
上述各項新型診斷技術的應用,大大地豐富了診斷學的內容,解決了許多臨床上的問題。此外,為了使臨床醫生了解實驗室檢查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意義,筆者新增了《實驗室主要檢查的鑒別診斷意義》一章,以冀臨床醫生正確運用實驗室檢查方法時有所參考。
器械檢查可區分為非侵入性(非損傷性)和侵入性(損傷性)兩類。原則上應首先採用非侵入性檢查。只當非侵入性檢查仍未能明確疾病診斷時,在有明確指征和無禁忌證之下,才選用侵入性檢查。
由於尖端診斷技術目前尚未能普及,而大多數的常見病的診斷又不需要復雜的技術進行,因而,臨床上我們還須重視診斷疾病時詳細詢問病史和全面體格檢查的基本功,以及結合常規化驗和簡單的器械檢查來進行診斷大多數疾病。
二、建立診斷和驗證診斷
(一)整理資料,建立診斷
1.努力尋找主要診斷根據
從調查所得的資料,臨床醫生須加以篩選、整理、衡量,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並將可疑的材料認真復查、核實,然後將核實的主要材料加以綜台分析,弄清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進一步推測病變可能存在的部位(系統或臟器),性質和病因,為建立正確的診斷打好基礎。
有些疾病可出現相當獨特的「特殊病徵」,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蝶形紅斑,恙蟲病的焦痂、白塞氏病的口眼外生殖器三聯征、麻疹的麻疹粘膜斑、肢端肥大症和柯興氏綜合征的特別面容等。這些「特殊病徵」有重要的診斷意義。
又當某些疾病的典型病象巳充分顯露,出現多個反映該病本質的一組病徵時,也有重要診斷價值。如某一病人有階梯狀上升熱型、相對性緩脈、薔薇疹,脾腫大,血象白細胞減少伴相對性淋巴細胞增多與嗜酸粒細胞減少或消失,則常可作出傷寒的臨床診斷,並進一步作相應的檢查加以證實。又如一年輕女性病人,具有不規則發熱、多關節痛、肝腎功能損害、血象中等度貧血以及白細胞減少與血小飯減少、血沉加快,則可作出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擬診,並進一步作狼瘡細胞檢查及抗核抗體測定以證實之。
疾病的表現各式各樣,在不少情況下出現「同病異症」或「異病同症」。例如: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多數表現為典型的心前區疼痛,但也可以表現為類似膽石症的上腹部絞痛,甚至可以毫無疼痛,表現為休克或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這就是「同病異症」。又如結核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瘧疾,鉤端螺旋體病、梅毒、白塞氏病、多發性骨髓瘤、惡性網狀細胞病等,可能有多種不同臨床表現,模仿多種不同的疾病,如不注意可致誤診或漏診。這些也是「同病異症」的例子。另方面,如肝腫大可見於某些寄生蟲或細菌,病毒感染的疾病,也可見於肝硬化、肝癌或其他肝病,這就是「異病同症」。例如,阿米巴肝膿腫誤診為肝癌,化膿性心包炎誤診為肝膿腫。輕型地中海貧血誤珍為慢性病毒性肝炎,是比較突出的例子。臨床上這樣的情況是有時遇見的,醫生要辨別它,就必須進行疾病的鑒別診斷。
在疾病的早期,復雜的或不典型的病例,當找不到可以確定診斷的「特殊病徵」時,就 要採用下述方法:根據一個主要病徵(例如高血壓、水腫,血尿等),或先將幾個重要的病徵組成一個綜合征(例如阻塞性黃疸、溶血性貧血等),然後提出一組可能的待鑒別的疾病,進行相互鑒別。在提出一組待鑒別的疾病時,應盡可能將全部有可能性的疾病都考慮在內,以防止嚴重遺漏而導致診斷錯誤,這就要求醫生要全面考慮問題。但是全面性並不等於漫無邊際,而是從實際臨床材料出發,抓住主要矛盾,提出一組與臨床表現相近似的疾病,而且隨著分析的深入,相互比較,逐一排除可能性較小的疾病,縮小鑒別診斷的范圍,直至留下一個或幾個可能性最大的疾病。這就是臨床上習稱的「排除診斷法」。
對一組疾病進行鑒別診斷時,必然要對組內各個疾病加以肯定或否定。其方法是根據某一疾病本身的特殊點,將其他不相符的近似疾病區別開來,從而達到正確認識疾病。某一疾病的特殊點,我們一般用「診斷根據」的形式加以概括。「診斷根據」一方麵包括僅見於該病而不見於其他病的『特殊病徵」;另方面也包括一些並非僅見於該病的病徵,但當這些病徵與「特殊病徵」同時存在時,則能加強『診斷根據」的可靠性。「診斷根據」是從實踐中總結得來的,一般來說是能反映疾病的本質的,但疾病的表現多種多樣,不一定與「診斷根據」完全相符。因此,在運用「診斷根據」時,要緊密聯系實際,反對把它作為條條框框,生搬硬套。要將全面的檢查材抖,參照「診斷根據」,恰當地對病情進行深入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確的診斷。例如,胃,十二指腸潰瘍合並急性穿孔的「診斷根據」之一是出現隔下游離氣影的X線征。但有些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病例,X線檢查不一定能查出膈下游離氣影。另方面,在腸氣囊腫症時,腹部X線攝片也可見到膈下游離氣影,加以此症往往並發於胃十二指腸潰瘍,有時可誤診為潰瘍病急性穿孔,因此,對急性腹痛病人不能因無發現嗝下氣影,而認為不完全滿足「診斷根據」的要求,便草率排除潰瘍病穿孔的可能性,或對胃十二指腸潰瘍病病人僅因發現膈下氣影,而草率作出潰瘍病穿孔的診斷。臨床醫生應綜合全面檢查材料加以細致的衡量,有時還需經密切的動態觀察才能作出最後的結論。
2.怎樣否定某一疾病?
如擬診的某一疾病不能解釋病人的全部主要臨床表現,或缺乏預期必定出現的『特殊病徵」,則該病可能性很小或可以被否定。前一種情況,例如,一個病人有血尿,膀胱刺激征,尿培養結核菌陽性,靜脈腎盂造影顯示蟲蛀樣缺損的X線征,可排除出血性腎盂腎炎,因為用出血性腎盂腎炎不能解釋後兩種病徵,而用腎結核則可全部解釋。後一種情況,例如,一個有心前區疼痛的病人,疑有急性心肌梗塞,但於三數天內反復檢查心電圖始終正常,血沉加快及谷-草轉氨酶增高也缺如,則可否定急性心肌梗塞的存在。但要注意,有些疾病並無『特殊病徵」,或該『特殊病徵」只見於疾病的某一階段,當醫生診治時可能尚未出現或已經消失,後者例如乾性心包炎時的心包摩擦音。
3.怎樣肯定某一疾病?
如擬診的疾病能解釋病人的全部主要臨床表現,並巳找到頂期應見於該病的「特殊病徵」,例如,擬診為傷寒的病人血培養發現傷寒桿菌或血清傷寒桿菌凝集試驗強陽性,或擬診為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病人血中找到狼瘡細胞或有高滴度的血清抗核抗體,則可確定各該疾病的診斷。另方面,當遇到缺乏「特殊病徵」的疾病時,一組具有確診意義的臨床綜合征也可以起到類似「特殊病徵」的作用,但其可靠程度則不及「特殊病徵」。例如,根據發熱,多關節痛、急性心臟炎、血沉加快和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滴度升高等所組成的綜合征,大致可診斷為風濕熱,但有時仍可與其他結締組織病相混淆。
在鑒別診斷過程中,經過篩選剩下來幾個可能性較大的疾病,要求醫生最後肯定一個可能性最大的疾病。這時須注意下述幾點:
(1)在幾個可能的疾病中進行選擇時,一般應先考慮常見病,當地的多發病,或當時的流行病。至於罕見病,也應考慮到,但只有用上述疾病不能滿意解釋病人的臨床表現時,才予以考慮。
(2)對病人所患的疾病,在未有充分的診斷根據時不要輕易作出神經官能症的診斷。
(3)對病人所患的疾病,應盡先多考慮可冶之病,其次才考慮不治或難治之病。
(4)當用某種「特殊病徵」不能解釋某一疾病的全部重要臨床現象時,須考慮病人同時存在著兩種或多種疾病,或有並發症的存在。
(二)臨床觀察,驗證診斷
疾病是一個或快或慢地運動著的病理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一些臨床表現產生了,另一些可能消失了,也可能一個疾病痊癒了,另一個發生了,因此,必須用發展的觀點進行分析和診斷。醫生每一次的診查,都只能看到病人疾病全過程中某一階段的一個橫斷面,往往要綜合多個橫斷面,才能了解疾病較完整的面貌。這種動態的觀察,有助明確一時未能排除或肯定的疾病的診斷。例如,帶狀庖疹和麻疹,非侯至見疹不易確診;疑患急性心肌梗塞而當時檢查心電圖未見特異性改變的病人,連續觀察幾天,並作其他有關的檢查,往往即可分曉;熱型的動態觀察,對於診斷瘧疾、回歸熱等病,有相當大的幫助。
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經反復的實踐才能達到。臨床醫生通過調查研究,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建立診斷之後,工作可告一段落。但工作至此還未結束,更重要的一步是根據診斷進行合理的治療,治療效果又反過來驗證診斷。如果根據診斷而進行治療,收到預期的療效時,那麼,一般說來這一診斷工作算是完成了。另方面,在實踐中也不同程度地受著認識水平和技術條件的限制,在這種情況下,部分地成全部地修改原有的診斷是常見的。一些疑難病例往往需要經過深入的動態觀察,反復檢查,甚至進行診斷性治療,才能得到正確的診斷。必須強調指出,為了能及時指導防治工作,特別對於急重病例,在臨床材料未足以建立確定的診斷之前,也要找出可能性最大的疾病,作為臨時診斷,迅速採取治療措施,同時再進行深入的檢查,而不應僅僅糾纏在診斷問題上,以致貽誤治療時機。

❹ 中醫診斷的方式方法是什麼

中醫診斷學主要包括診法、診病、辨證和病案四大部分。

1、診法

是對病人進行檢查,收集與病人健康有關資料的方法。四診包括望、聞、問、切四種診法。

根據中醫學理論,人體是個有機整體。局部病變可以影響全身,內部病變能夠反映於外。這就是說,外部的疾病表現可以反映內在疾病的本質。

所以,中醫在診斷疾病時,往往通過病人的自我感覺和醫生觀察到的病人的一些外在表現來推斷病人內部的病理變化。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以表知里……以診則不失矣」,認為外在變化可以反映體內病變。

《靈樞·外揣篇》則提得更為明確:「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臟波盪。若是則內外相襲,若鼓之應桴,響之應聲,影之應形。故遠者司外揣內,近者司內揣外」,認為體表的變化會正確地反映出內在的病變。這種「以表知里」的診法理論,至今仍在臨床上發揮巨大作用。

2、診病

亦稱辨病,即對疾病的病種作出判斷,得出病名診斷。疾病的病名,是對該病全過程的特點與規律所作出的概括與抽象。對疾病作出病名診斷,是臨床內、外、婦、兒等各科應學習的主要內容。

3、辨證

辨證是中醫學的精華,為了弄清辨證的含義,首先要掌握症、證、病、辨證等概念。

4、病案

又稱病歷,古稱診籍,是臨床有關診療等情況的書面記錄。病案是臨床醫療、科研、教學的重要資料。病案書寫是臨床工作者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它要求將患者的詳細病情、病史、診斷和治療等情況,都如實地記錄下來。

(4)什麼是疾病診斷最可靠的方法擴展閱讀:

中醫診斷學原理介紹:

中醫學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受到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影響,其認識論和方法論都具有樸素的唯物辯證法思想。對於自然界和人體生理病理的認識,是以直觀的方法從總體方面看待其關系,構成了天人相應、神形相合、表裡相關的整體觀點。

中醫學認為,事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關系和因果聯系,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局部的病變可以產生全身性的病理反應,全身的病理變化又可反映於局部。

因此,疾病變化的病理本質雖然藏之於「內」,但必有一定的症狀、體征反映於「外」,局部的表現常可反映出整體的狀況,整體的病變可以從多方面表現出來。通過審察其反映於外的各種疾病現象,在醫學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分析、綜合、對比、思考,便可求得對疾病本質的認識。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得過,用之不殆。」就是說在認識事物時,應當採取知己知彼,從外測內,觀察事物表現的太過或不及,通過微小的改變看出反常的所在,從而認識事物的本質。這便是中醫學診斷病證的基本原理。

❺ 把脈能診斷哪些病

把脈是中醫常用的診斷手法,是我們中華醫學的瑰寶。正因為如此,有些人認為,把脈是萬能的,可以診斷所有的疾病。中醫專家指出,這種認識是絕對錯誤的,把脈雖然是非常有效、非常可靠的診斷方式,但絕對也不是萬能的,有些疾病必須依靠西醫的檢測才能確診。 首先,把脈一是會受醫生的經驗水平的影響,二也有它的局限性。在古時候也不能完全做到百分之一百的確診,隨著時代的發展,疾病的進步,也有更多的病無法在單一的脈上體現出來了。 其次,中醫和西醫是完全不一樣的診斷模式。西醫診斷的是確定具體哪種物質的多少,而中醫診斷,是判斷你的身體與自然的平衡差距,以及自身的平衡差距。為什麼中醫講證為主,講病為輔。因為證才能體現平衡。但是,同樣的平衡缺失,有時候卻不能完美得判斷嚴重性。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舉個例子,比如你的脈象也許像感冒一樣,但其實你患的是癌症,因為有可能你這個感冒跟某一個癌症的脈象是一樣的。這就是中醫診斷不足之處。大家可能會受那些神奇故事的影響,覺得中醫搭脈什麼病都能知道。也許,水平非常高超的中醫生,確實能靠搭脈判斷大多數的疾病,但是,絕對不如直接的檢查來的快和准確。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前點所講的,搭脈,關鍵是找出證,找出你的身體哪裡不平衡了。所以,用西醫檢驗來確定病,然後用搭脈確定你身體不平衡的地方,再用西葯治你的病,用中葯來糾正你的平衡,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中西醫結合,而且是一種有效結合。現在有一些中西醫結合的醫生,說是搞中西醫結合,但其實他開的中葯也是根據病來開。比如是癌症,他給你開了治癌症的西葯,又給你開一些所謂提高免疫力的中葯,而不管你的證如何,這種就屬於假的中西醫結合,只是一個純粹的西醫而已。 傳說中,自古以來有很多神醫,我也希望這些神醫能真正存在,把中醫真正的本領傳授出來。但是,現在一些所謂的神醫,胡亂吹噓中醫的神奇,誇大其詞,這些人,是在敗壞中醫的聲譽,對中醫的發展極其不利。所以,也請大家在看病時,能了解中醫中葯,了解搭脈,正確對待你的病症。也相信我們的老專家,他提出的方案總有他的道理。

❻ 病理學最傳統最有效的研究方法是什麼

病理學最傳統最有效的研究方法是屍體剖檢。
對死亡者的遺體進行病理剖檢(屍檢)是病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屍體剖檢不僅可以直接觀察疾病的病理改變,從而明確對疾病的診斷,查明死亡原因,幫助臨床探討、驗證診斷和治療是否正確、恰當,以總結經驗,提高臨床工作的質量。
而且還能及時發現和確診某些傳染病、地方病、流行病、為防治措施提供依據,同時還可通過大量屍檢積累常見病、多發病、以及其他疾病的人體病理材料,為研究這些疾病的病理和防治措施,為發展病理學作貢獻。
顯然,屍檢是研究疾病的極其重要的方法和手段,人體病理材料則是研究疾病的最為寶貴的材料。

❼ 消化系統疾病診斷方法是什麼

消化系統疾病,其主要的診斷方法,需要根據實驗室的檢查,以及相應的輔助檢查,結合臨床症狀,來進行有效的診斷。消化系統其主要的輔助檢查可以包括胃鏡檢查,是消化系統疾病的首選檢查方法,可以對胃和十二指腸黏膜進行直接的觀察。也可以在直視下,取活組織,做病理學檢查,以及幽門螺旋桿菌的檢測。 消化系統的疾病,還可以做腸鏡的檢查,可以對直腸、結腸等腸黏膜進行直接觀察和取病理組織進行病理分析。另外還可以做x線的鋇餐檢查以及幽門螺旋桿菌的檢測。

❽ 肺癌診斷的最准確方法是什麼

肺癌的醫治、完全康復最主要的前提條件就是准確診斷,肺癌的種類繁多,其早期症狀不明顯,顯而易見如何精確診斷就成了首要關注的問題。首先,肺癌診斷的最佳時期是早期,但是肺癌患者早期的症狀並不是非常明顯,這就離不開常規的診斷檢查,隨著病程進展,可出現咳嗽、血痰、胸痛、發熱、氣促等症狀。支氣管鏡檢查,可以直接觀察患者病變情況,同時可取活組織病理檢查及取支氣管分泌物塗片查癌細胞,另外採取科學的檢查方法,如放射性核素檢查、低劑量螺旋CT、X線檢查、細胞學檢查、支氣管鏡檢查等這些都是肺癌早期的檢查方法。肺癌早期的診斷對以後的治療是最重要的。其次,肺癌由於在臨床上表示種類繁多。很容易與其他病症混淆,比如肺結核病,肺結核球易與周圍型肺癌混淆,少數病人肺癌可以與肺結核合並存在由於臨床上無特殊表現,X線徵象又易被忽視,此時就必需進一步作痰細胞學檢查和支氣管鏡檢查。另外是支氣管肺炎發熱、寒戰等感染症狀比較明顯的肺部炎症,應進一步深入檢查。最後是其他肺部腫瘤,痰細胞學檢查不易找到癌細胞,鑒別診斷主要依靠詳細病史和原發癌腫的症狀和體征。總之對於與肺癌相關的肺部疾病一定要精確診斷。最後,特別是長期吸煙的人群一定要定期去醫院對肺部做健康體檢,不要等到疾病已到中晚期身體明顯感覺不適才去就醫。科研結果表示肺癌病例按腫瘤發生部位、病理類型和病程早晚等不同情況,在臨床上呈現的症狀和x線徵象也多種多樣,極易與其它肺部疾病混淆。肺癌特別是早期病例的鑒別診斷,對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綜上所述,身體的健康,肺癌的治癒主要依靠是否進行了科學的診斷方法,對於肺癌早期檢查的忽視,以及診斷方法的錯誤選擇都會對肺癌的治癒造成惡劣的影響,因此為了身心健康,為了及早發現並治癒肺癌,一定要精確診斷。

❾ 檢查心臟病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心臟病的檢查有以下幾種方法:
1、心電圖
一般檢查方便,價格低廉,但是很多時候,僅在病情發作時出現異常生理電位變化,所以准確率低。
2、心臟彩超
動態心電圖,是通過多普勒原理來檢查心臟血流灌注的手段,准確率較高,價格較心電圖要高很多,一般對於心臟瓣膜疾病和嚴重的冠脈血流受阻診斷准確。前提是對醫生的檢查經驗較為嚴格。
3、平板實驗
可以很好的了解心臟在運動中的供血問題以及平靜時不易察覺的異常心電圖,可以說是心電圖檢查的一種完善盒補充。
4、冠脈造影
目前是檢查心血管的金標准,檢查直觀,並可以及時知道介入治療,但是價格昂貴,並且有一定的危險性。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疾病診斷最可靠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彩漂粉怎麼使用方法 瀏覽:459
排卵期出血有無排卵檢測方法 瀏覽:276
球機插手機卡添加螢石網方法 瀏覽:265
三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方法與技巧 瀏覽:121
氧氣瓶氧含量檢測方法 瀏覽:86
蘋果怎麼更改時間顯示時間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23
手機qq視頻橫屏三功能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10
雲三七超細粉食用方法 瀏覽:161
畫愛心表白的簡單方法 瀏覽:807
如何禁色的方法 瀏覽:953
跑步抽空的正確方法 瀏覽:807
androidview的使用方法 瀏覽:786
誇老師的教學方法好 瀏覽:208
線粒體膜電位流式檢測方法 瀏覽:403
魔力冰使用方法 瀏覽:454
想像加工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840
829中學物理教學方法 瀏覽:48
肥料結塊的種植方法 瀏覽:311
對牆的正確鍛煉方法 瀏覽:695
手腕鍛煉方法圖片 瀏覽: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