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新葯研究的方法

新葯研究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1-09 16:21:26

Ⅰ 新葯研究開發的過程

新葯研究開發的過程是十分漫長而復雜的。簡單地說一下,申報材料大致是四個部分:
1.綜述資料
2.葯學研究資料
3.葯理毒性研究資料
4.臨床研究資料

後三個部分都要經過嚴格的實驗,反復觀察,通過數據得出可靠的結論,才能作為真實的資料用於申報新葯。尤其是臨床研究部分。

但是,說實話,在中國,大多數新葯都是改變一下給葯途徑,改變一下葯物的某個基團、劑型等等,沒有本質上的新葯在研究開發出來。
中國一年內注冊的新葯是美國的幾百倍,為什麼?因為葯監局是很喜歡有新葯注冊的,這個不詳細說了。

Ⅱ 新葯臨床前研究內容有哪些方面

新葯臨床前研究內容包括處方組成、工藝、葯學、葯劑學、葯理、毒理學六個方面。對於具有選擇性葯理效應的葯物,在進行臨床試驗前還需測定葯物在動物體內的吸收,分布及消除過程。

新葯研究包括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及售後調研三個階段。

1、臨床前研究

臨床前的葯理研究是要弄清新葯的作用范圍及可能發生的毒性反應,在經葯物管理部門的初步審批後才能進行臨床試驗,目的在於保證用葯安全。

2、臨床研究

新葯臨床研究是確定一個葯物在人身上是否安全有效的關鍵一環。一般按其目的分為四個階段:安全性預測;有效性試驗;較大范圍的臨床研究;廣泛的安全性,有效性考察。

3、售後調研

售後調研是指新葯問市後進行的社會性考慮與評價,在廣泛的推廣應用中重點了解長期使用後出現的不良反應和遠期療效(包括無效病例),葯物只能依靠廣大用葯者(醫生及病人)才能作出正確的評價。

(2)新葯研究的方法擴展閱讀

新葯的來源包括:天然產物、半合成化學物質、全合成化學物質。

新葯開發途徑:

1.根據有效葯物的植物分類學尋找近親品種進行篩選。

2.從有效葯物化學結構與葯理活性關系推斷,定向合成系列產品篩選。

3.對現有葯物進行化學結構改造(半合成)或改變劑型,以獲得高效低毒應用方便的葯物。

4.對於機體內在抗病物質(蛋白成分)利用DNA基因重組技術(即將DNA的特異基因區段分離並植入能迅速生長的細菌或酵母細胞,以獲得大量所需蛋白葯物)進行篩選。

Ⅲ 新葯臨床前研究內容有哪些,新葯臨床試驗分為幾期,各期研究的目的

分為4期。

1、I期臨床試驗。其目的是研究人體對葯物的耐受程度,並通過葯物代謝動力學研究,了解葯物在人體內的吸收、分布、消除的規律,為制定給葯方案提供依據,以便進一步進行治療試驗。

2、II期臨床試驗。本期臨床研究重點在於葯物的安全性和療效。應用安慰劑或已上市葯物作為對照葯物對新葯的療效進行評價,在此過程中對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對葯物療效的影響進行研究;確定III期臨床試驗的給葯劑量和方案;獲得更多的葯物安全性方面的資料。

3、III期臨床試驗。 增加患者接觸試驗葯物的機會,既要增加受試者的人數,還要增加受試者用葯的時間; 對不同的患者人群確定理想的用葯劑量方案;評價試驗葯物在治療目標適應症時的總體療效和安全性。

4、IV期臨床試驗。主要目的是通過這些研究讓更多的醫生了解其新產品並鼓勵醫生處方,為此,他們經常要將剛上市新葯和同類競爭葯品相比較,這樣的研究往往在試驗方案設計、實施及研究結果評價和報道上不夠規范和科學,在許多國家是被葯品法規明令禁止的。

(3)新葯研究的方法擴展閱讀

1998年3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臨床試驗管理規范》(試行)出台,我國葯品臨床試驗管理規范的制定,也參照了WHO(世界衛生組織)和ICH的臨床試驗指導原則,其中各項要求基本實現與國際接軌。

在葯物臨床試驗的過程中,必須對受試者的個人權益給予充分的保障,並確保試驗的科學性和可靠性。受試者的權益、安全和健康必須高於對科學和社會利益的考慮。倫理委員會與知情同意書是保障受試者權益的主要措施。

臨床試驗必須更為慎重,防止嚴重毒副作用發生,也要防止生產無效甚至有害的葯品。臨床試驗的重要性要遠大於臨床前的實驗研究(但臨床前研究也很重要,因為他們都是新葯開發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因為葯品的最基本屬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最終都是靠它檢驗的。

Ⅳ 新葯制劑的研究分幾個階段

由於不同類型的新葯所具有的創新程度各不相同,其研究內容和階段劃分也就無法整齊劃一。 這里以創新程度最高的新化學實體(rleW chemical entities,NcEs)為例,將新葯研究開發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新活性成分的發現與篩選;第二個階段是新葯的臨床前研究;第三個階段是新葯的臨床研究。每一個研究階段的研究內容、目的、對象和側重點各不相同。
任何一種新化學實體(N(;Es),必須經過活性成分的發現與篩選以初步確定其潛在的醫療價值,再通過充分的臨床前研究以決定其是否值得進行以人體為試驗對象的臨床研究,通過嚴格可靠的臨床研究以決定該新化合物是否能夠作為一種安全有效的葯品上市銷售。
1.新活性成分的發現與篩選新葯研究開發的第一個階段是新活性成分的發現與篩選。通過計算機葯物分子設計或通過植物、動物、礦物、微生物、海洋生物等多種途徑獲取新的化學物質,並將這些物質在特定的葯理模型上進行篩選評價,以發現具有新穎結構類型和顯著葯理活性的先導化合物。在發現先導化合物後,經過處理得到一系列與先導化合物結構類似的物質,進行定量構效關系研究,以優化化合物的治療指數,從中選擇最佳化合物作為新化學實體。
2.臨床前研究與IND為申請葯品注冊而進行的葯物臨床前研究,包括葯物合成工藝、提取方法、理化性質及純度、劑型選擇、處方篩選、制備工藝、檢驗方法、質量指標、穩定性、葯理、毒理、葯代動力學等。中葯制劑還包括原葯材的來源、加工及炮製等,生物製品還包括菌毒種、細胞株、生物組織等起始材料的來源,質量標准,保存條件,生物學特徵,遺傳穩定性及免疫學研究等。一般而言,新葯臨床前研究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文獻研究通過充分的文獻研究以保證研究計劃的創新性,避免勞而無功的重復性研究。
(2)葯學研究包括侯選葯物的合成工藝、提取方法、理化性質及純度、劑型選擇、處方篩選、制備工藝、檢驗方法、質量指標、穩定性考察等。中葯制劑包括原葯材的來源、加工及炮製等;生物製品包括菌毒種、細胞株、生物組織等起始材料的質量標准、保存條件、遺傳穩定陛的研究等。
(3)葯理毒理學研究包括葯效學研究、作用機制研究、葯代動力學研究,還包括一般葯理學、急性毒性、長期毒性及特殊毒理研究等。研究的目的是系統評價新的候選葯物,確定其是否符合進入人體臨床試驗的要求。這一階段葯物在國外統稱為「申請作為臨床研究用新葯」(Investigational.New Dmg,IND)。
3.臨床研究與「新葯的申請」 臨床研究是決定候選葯物能否成為新葯上市銷售的關鍵階段,這一階段的候選葯物在國外稱為「新葯的申請」(rfew dmg application,NDA)。
葯物臨床試驗是指任何在人體(病人或健康志願者)進行的葯物系統性研究,以證實或揭示試驗葯物的作用、不良反應及(或)試驗葯物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以確定試驗葯物的療效與安全I生。
臨床研究必須經國家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後實施,並嚴格執行《葯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GcP)的規定。臨床研究在臨床前研究的基礎上,經過嚴密的試驗設計,按隨機盲法對照的原則進行試驗,考察葯物對人體的療效(有效性)與毒副作用(安全性),並繼續進行相應的葯理、毒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最終決定候選葯物能否作為新葯上市。
一般臨床試驗分為I、Ⅱ、Ⅲ、Ⅳ期。新葯在批准上市前,申請新葯注冊應當進行I、Ⅱ、Ⅲ期臨床試驗。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經批准也可僅進行Ⅱ期、Ⅲ期臨床試驗或僅進行Ⅲ期臨床試驗。各期臨床試驗的目的和主要內容如下。
(1)I期臨床試驗是初步的臨床葯理學及人體安全陛評價試驗。觀察人體對於葯物的耐受程度和葯代動力學,為制定給葯方案提供依據。病例數為20~30例。
(2)Ⅱ期臨床試驗是治療作用初步評價階段。其目的是初步評價該葯物對目標適應症患者的治療作用和安全性,也包括為Ⅲ期臨床試驗研究給葯劑量方案的確定提供依據。此階段的研究設計可以根據具體的研究目的,採用多種形式,包括隨機盲法對照臨床試驗。病例數≥100例。
(3)Ⅲ期臨床試驗是治療作用確證階段。其目的是進一步驗證該葯物對目標適應症患者的治療作用和安全性,評價利益與風險關系,最終為新葯注冊申請提供充分的依據。試驗一般應為具有足夠樣本量的隨機盲法對照試驗。病例數>1300例。
(4)Ⅳ期臨床試驗是新葯上市後的研究階段。其目的是考察在廣泛使用條件下,葯物的療效和不良反應,評價葯品在普通或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與風險關系以及是否改進給葯劑量等。病例組數I>2000例。
葯物臨床試驗的受試例數應當符合臨床試驗的目的和相關統計學的要求,並且不得少於《葯品注冊管理辦法》附件所規定的最低臨床試驗病例數。不同注冊分類的葯品對臨床試驗的要求各不相同。罕見病等某些特殊病種,難以完成規定病例數的,可以向國家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申請減少臨床試驗病例數或者申請免做臨床試驗,國家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根據具體情況作出審批決定。

Ⅳ 研究開發新葯的目的和方法

葯品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尋找安全、有效、優質、穩定的新葯,使它能夠上市為人 類健康服務。加強對新葯研究全過程的認識和管理,不僅對保證葯品質量、維護人民
身體健康和用葯的合法權益,有著重大意義,而且對保證社會穩定、保證改革開放以 及保證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建設也有著重大作用。

Ⅵ 一種新葯從研究到上市有幾個步驟

新葯的自主研發過程指的是從新化合物的發現到新葯成功上市的過程,其中
包括以下四個步驟:
——通過計算機葯物分子設計或通過植物、動物、礦物、微生物、海洋生物
等各種途徑獲取新的化學物質,然後將這些物質在特定的體外或體內葯理模型上
進行篩選評價,以發現具有新穎結構類型和顯著葯理特性的先導化合物。
——合成一系列與先導化合物結構類似的物質,進行構效關系研究,以優化
化合物的治療指數,選擇一個最佳化合物作為臨床候選葯物。
——提出新葯臨床研究申請,並嚴格遵循GCP進行Ⅰ、Ⅱ、Ⅲ期臨床試驗,如
果證明新葯是安全、有效、穩定的,則可申請注冊。
——新葯的注冊申請。
與新葯自主研發相比,一種難度和風險都較小的研發方式——模仿創新已日
益受到業內人士的關注。
模仿創新是一種漸進性創新活動。它以市場上已獲得成功的率先研究者的創
新思路和創新行為為榜樣,並以其創新產品為示範,跟隨它的思路,充分吸收率
先者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並在此基礎上對率先創新進行改進和完善,進一步
開發和生產富有競爭力的產品參與競爭。
相對於率先創新而言,模仿創新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由於有現成的成功範例,模仿創新者可以從中學習到先進的方法並吸
取失敗的教訓,因此降低了技術難度。
第二,曼斯費爾德曾對美國化工、醫葯、電子等行業的48項產品的率先創新
和模仿創新的成本進行了比較,結果發現,模仿創新相對於率先創新而言,成本
約為前者的65%,耗時約為前者的70%,研發成本較低。
第三,模仿創新在其產品市場佔有率上與率先創新者基本相當。也有學者認
為模仿創新者在市場份額、市場引導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主要原因可能是由
於率先者產品的不完善及市場開發具有一定的難度影響了其一部分利益市場。
模仿創新之所以具有如此多的優勢,其根本原因在於率先創新者的一部分利
益溢出:如新思想對跟進者的啟迪、創新中的經驗教訓以及對新市場的開辟等。
模仿創新者可以無償地擁有這一部分利益溢出,促進其自身創新活動的進行。
對於新葯研發而言,模仿創新是在別人專利葯物的基礎上,以已知葯物結構
作為先導化合物進行化學結構修飾和改造,並通過系統的臨床前及臨床研究,獲
取自己的專利葯,它不同於完全照抄他人化學結構的仿製葯。同時,這種方法無
需經歷發現先導化合物這一過程,而且有可供借鑒的葯理評價體系,目的性強,
投資少,周期短,成功率高,目前已得到廣泛的使用。據統計,1975年~1994年
間,全世界共上市1061個新化學實體,其中屬於模仿創新的共802個,占總數的7
6%。由此可見,模仿創新是國際上流行的一種後發優勢明顯的新葯研發方法。
B、研發難度降低
新葯研發是一項涉及到化學、生物學、葯學、生理學、醫學和經濟學等學科
的復雜的系統的創新活動。作為一項創新活動,它具有一定的累積性,也就是說:
第一,在大多數情況下,企業、組織以及國家實現創新的可能性是由它們已達到
的技術水平決定的;第二,隨著創新活動的不斷進行,從業人員可以不斷地獲取
新的經驗以進行更新的創新活動。因此新葯研發的進步歷程大致遵循滯後性模仿
-跟隨性模仿-模仿創新-率先性創新的發展模式。
目前新葯研發過程中一個關鍵的瓶頸是候選化合物的確定。常規的方法是在
化合物經葯效學篩選確定後,再進行葯代動力學和安全性的逐項評價。其中產生
的各種不定參數又導致反復的結構優化,最終得到一個最佳的臨床候選葯物。由
於很少有率先性創新葯物R&D的經驗,我國在構效關系研究和葯物篩選方面的水
平是相當低的。從這個角度看,就目前的現狀而言,我國直接進行率先創新葯物
的研發工作還有相當大的困難。而模仿創新的技術積累有相當一部分是通過「看
中學」,即通過觀察、選擇、借鑒、模仿已有專利葯的發明過程,在觀察率先者
的成功和失誤中學習,在模仿中吸取大量的外部知識,培養、提高自身技能,從
而促進自身創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它特別適用於科學技術相對落後的國家或企業。
由此可見,對於研發實力不強的中國制葯企業來說,模仿創新則是一條突破瓶頸,
自主進行研發的捷徑。通過模仿創新可明顯降低新葯研發的難度。
另一方面,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在化學、生物學等基礎學科
方面具有相當的實力,且在實施新葯專利保護和葯品行政保護之前,我國從事新
葯研發的科技工作者已積累了大量的仿製經驗,合成工藝也具有相當的基礎。現
在我們不能像過去一樣無條件地仿製新葯,客觀條件要求我國的科研機構把過去
的仿製能力轉化為創新能力。而在這種轉化過程中,模仿創新無疑是一個很好的
切入點,因為通過模仿創新可以有效地整合我國研發方面的優勢資源,可在模仿
發達國家研發新葯研發思路、吸取其失敗經驗的基礎上有效地開發擁有自主知識
產權的新葯。
C、投資風險減少
從經濟效益上看,新葯研發是一種投資大、周期長、風險高的工作。目前在
美國,一個新葯從研究到上市的平均費用超過3億美元,研究周期為10年左右,
甚至還更長。而且一個新化合物能最終成為新葯上市的幾率僅為萬分之一。
經濟學上有一個重要的概念:機會成本。這一概念是指如果一種生產要素被
用於某一特定用途,它便放棄了在其它替代用途上可能獲取的利益。從機會成本
的角度考慮問題,就要求人們把每種生產要素集中於可能取得最佳經濟效益的用
途,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與率先性創新葯物的研發相比,在進行模仿創新的過程中,由於已經有現成
的先導化合物,可節省大量的人力和資金投入。另一方面,已有的同類新葯的各
種試驗方案、試驗數據可作為參考對照,使模仿創新減少了不必要的投資和彎路。
因此,模仿創新相對來說減少了投資,縮短了周期,也降低了風險。在我國新葯
研發資金投入嚴重不足的情況下,進行模仿創新更符合機會成本原則。
此外,作為一項創新活動,新葯研發活動是以其成果的廣泛應用為預期和根
本目的的。就整個研發過程而言,新思想、新理論的引入固然很重要,但如何使
其成果進一步地投入商業化應用,並向社會擴散,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真正實
現研發目標,獲取巨額利潤,同樣非常重要。模仿創新與率先性創新研發相比,
可以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集中於更具應用性的過程。因此,特別適
合於中國這種資金投入不足、技術相對落後的國家。
在制葯界,模仿創新取得極大成功的例子是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為尋找抑
制胃酸分泌,治療消化道潰瘍的葯物,史克公司對組胺H、2受體展開深入研究,
經歷漫長過程,最終於1976年上市第一個H2受體阻滯劑西咪替丁。隨後,葛蘭素
和默克公司均在其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研究,很快便分別開發出了雷尼替丁和法莫
替丁,在其後的市場營銷中,雷尼替丁的年銷售額大大超過西咪替丁,成為世界
最暢銷的葯品之一。
綜上所述,模仿創新可謂醫葯企業創新能力較弱時期的一種合理選擇。這一
戰略的實施將推動我國新葯研發駛入快行道

Ⅶ 新葯研究的思路

1.在原葯基礎上改進劑型加強療效 降低不良反應
2.在原葯基礎的化學結構式上衍生 目的還是降低不良反應 增大療效
3.中葯不同葯材配方
4.生物制劑的應用
還有就是把原來的不良反應作為治療作用研發
我知道的就這些了

Ⅷ 如何研究新葯

新葯是指未在中國境內出售的葯品。。。
同成分的葯品,由於劑型不同,葯物成分也不同。。。
葯品的開發需要葯學專業的人員

Ⅸ 新葯的開發研製過程是怎樣進行的

新葯研製主要分新葯臨床前研
究和新葯臨床研究兩個過程。
l新葯臨床前研究內容
葯學研究
葯理學研究
毒理學研究
一、葯學研究主要內容
⑴ 原料葯生產工藝研究
⑵ 制劑處方及工藝研究
⑶ 確證化學結構或組分研究
⑷ 質量研究:包括理化性質、純
度檢查、溶出度、含量測定等

⑸ 質量標准草案及起草說明
⑹ 穩定性研究
⑺ 臨床研究用樣品及其檢驗
報告
⑻ 產品包裝材料及其選擇依據
二、新葯葯理毒理學研究
1.葯理學內容:
①葯效學試驗:
主要葯效學試驗
一般葯理學試驗;
②葯動學試驗。
2.主要葯效學研究
1) 葯效學試驗:應以動物體內試驗
為主,必要時配合體外試驗,從
不同層次證實其葯效。
2) 觀測指標:應選用特異性強、敏
感性高、重現性好、客觀、定量
或半定量的指標進行觀測。

3)實驗動物:根據各種試驗的
具體要求,合理選擇動物,對
其種屬、性別、年齡、體重、
健康狀態、飼養條件、動物來
源及合格證號等,應有詳細記
錄。

5) 給葯劑量及途徑
⑴ 試驗分組:各種試驗至少應設
三個劑量組,劑量選擇應合理,盡
量反映量效和/或時效關系,大動
物(猴、狗等)試驗或在特殊情況
下,可適當減少劑量組。
⑵ 給葯途徑:應與臨床相同,如
確有困難,也可選用其他給葯途徑
進行試驗,但應說明原因。

6)對照:主要葯效學研究應設對照
組,包括:
⑴ 正常動物空白對照組;
⑵ 模型動物對照組;
⑶ 陽性葯物對照組(必要時增設
溶媒或賦形劑對照組)。陽性對照葯
應選用正式批准生產的葯品,根據需
要設一個或多個劑量組。
3.一般葯理學研究
主要觀察給葯後對動物以下三個系統的影響:
⒈)神經系統:活動情況、行為變化
及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
⒉)心血管系統:對心電圖及血壓等
的影響。
⒊)呼吸系統:對呼吸頻率、節律及
幅度的影響。

須設2~3個劑量組,低劑量
應相當於葯效學的有效劑量;給
葯途徑應與主要葯效學試驗相同,

4.葯動學研究
對有效成分明確的第一類新葯,
可參照化學葯品的葯動學方法,研
究其在動物體內的吸收、分布、代
謝及排泄,並計算各項參數。
5.毒理學研究 Toxicology Study
1)急性毒性(Acute toxicology)
2)慢性毒性(Chronic toxicology)
3)特殊毒性(Special Test)

半數致死量
Lethal Dose 50 (LD50)
最大耐受量
Maximal Resistance Experiment

1)急性毒性試驗
(1)LD50測定選用擬推薦臨床試驗
的給葯途徑,觀察一次給葯
後動物的毒性反應並測定其
LD50。

水溶性好的一、二類新葯應測定
二種給葯途徑的LD50。給葯後至少
觀察7天,記錄動物毒性反應情況、
體重變化及動物死亡時間分布。對
死亡動物應及時進行肉眼屍檢,當
屍檢發現病變時應對該組織進行鏡
檢。

2)最大給葯量試驗
如因受試葯物的濃度或體積限制,
無法測出半數致死量(LD50)時,可
做最大給葯量試驗。試驗應選用擬推
薦臨床試驗的給葯途徑,以動物能耐
受的最大濃度、最大體積的葯量一次
或一日內2~3次給予動物。

(如用小白鼠,動物數不得少於
20隻,雌雄各半),連續觀察7天,
詳細記錄動物反應情況,計算出
總給葯量(摺合生葯量g/kg)。

3)長期毒性試驗
長期毒性試驗是觀察動物因連
續用葯而產生的毒性反應及其嚴重
程度,以及停葯後的發展和恢復情
況,為臨床研究提供依據。

長期毒性實驗條件 Conditions for Chronic Experiment
⑴ 動物 (Animals)
⑵ 劑量 (Dosage)
⑶方法與給葯途徑
(Methods and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⑷ 實驗周期(Experimental cycle)

治療局部應用的葯物 Drugs for local application
治療局部疾患且方中不含毒性葯
材或有毒成分的第三、第四類外用葯,
一般可不做長期毒性試驗。
但需做局部刺激試驗、過敏試驗,
必要時需做光敏試驗。

可能影響胎兒或子代發育的葯物,
除按一般毒理學要求進行試驗外,
還應增做相應的生殖毒性試驗
(reproctive experiment) 。

特殊毒性實驗(Special Test)
致癌實驗(Carcinogenesis test)
genetic mutation
致突變實驗(Mutagenesis test)
cancer inction
致畸癌實驗(Teratogenesis test)
congenitally deformed baby or
congenital malformation
Drug dependence Test: addiction
進行臨床研究應具備的條件
申報臨床研究並獲得國家食品葯品監督
管理(SFDA)局批准
Application for Clinical Study
Approval by CDA
獲得倫理委員會批准
Supervised by Ethic Council
新葯臨床實驗 Clinical Study of New Drugs
臨床試驗(Clinical Trials)
生物等效性試驗
(Bio-equivalent Study)
臨床試驗分期 Clinical trials
I 期
II期
III期
IV期

I期臨床試驗
為初步的臨床葯理學及人體安全性評價試驗,主要觀察人體對新葯的耐受性(tolerance)和葯動學規律,為制定給葯方案提供依據。

Biological equipotent
experiment 生物等效性試驗

II 期臨床試驗
為隨機盲法對照臨床試驗,主要對新葯有效性及安全性作出初步評價,並推薦臨床給葯劑量。
III期臨床試驗
為擴大的多中心臨床試驗,
應遵循隨機對照原則,進一步評
價新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IV期臨床試驗
為新葯上市後的監測,在廣
泛使用條件下進一步考察新葯的
療效和不良反應(尤其注意罕見
的不良反應)。

臨床研究要求Principle Require
⒈獲得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SFDA)
局批准
⒉符合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葯品臨
床試驗管理規范》的有關規定。
⒊臨床研究的病例數應符合統計學要
求。

4.在SDA確定的葯品臨床研究基地中
選擇臨床研究負責和承擔單位
⒌ 臨床研究單位應了解和熟悉試驗用
葯的作用和安全性,按GCP要求制
定臨床研究方案。
⒍ 應指定具有一定專業知識的人員遵
循GCP的有關要求,監督臨床研究
的進行。

⒎ 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s )
臨床研究期間若發生嚴重不
良事件,須立即採取必要措施
保護受試者安全,並在24小時
內向當地省級葯品監督管理部
門和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報告。

⒏ 臨床研究完成後,臨床研究單
位須寫出總結報告,負責單位
匯總,交研製單位。

有關試驗和具體要求
⒈ 耐受性試驗
受試對象、受試例數、分組、
確定初試劑量
⒈ 耐受性試驗
⑴ 受試對象:應選擇健康志願者,
特殊病證可選輕型患者。健康狀況
須經健康檢查,除一般體格檢查外,
尚要做血、尿、糞便常規化驗和心、
肝、腎功能檢查,並應均屬正常。

要注意排除有葯物、食物過敏史者。
對妊娠期、哺乳期、月經期及嗜煙、
嗜酒者亦應除外。還應排除可能影響
試驗結果和試驗對象健康的隱性傳染
病等。

受試例數20~30例,以18~50歲為宜,
男女例數最好相等。
⑵ 分組:在最小初試劑量與最大初試
劑量之間分若干組。
⑶ 確定初試劑量:最小初試劑量一般
可從同類葯物臨床治療量的1/10開
始。
⒉ 葯動學研究
⑴ 可與耐受性試驗結合進行
⑵ 質控要求:檢測方法應靈敏度
精、專屬性強、回收率高和重
現性好。

葯品不良反應
(adverse drug reaction,ADR)
不良事件
(adverse event)
葯品不良反應和不良事件 的判斷與處理
⑴ 葯品不良反應
(adverse drug reaction,ADR)
指在規定劑量正常用葯過程中所產
生的有害而非期望的、與葯品應用有
因果關系的反應。

在一種新葯或葯品新用途的
臨床試驗中,如治療劑量尚未確
定時,所有的有害而非期望的、
與葯品應用有因果關系的反應,
也應視為葯品不良反應。

⑵ 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
病人或臨床試驗受試者接受一種葯
品後出現的不良醫學事件,但並不
一定與治療有因果關系。

⑶ 嚴重不良事件
(serious adverse event):
臨床試驗過程中發生需住院治療、
延長住院時間、傷殘、影響工作能
力、危及生命或死亡、導致先天畸
形等不良事件。

⑷ 葯品不良反應分類
臨床試驗中葯品不良反應分臨
床反應和化驗異常兩部分。
臨床反應常分為A、B、C三型。

① A型反應:由葯物葯理作用過強或
與其他葯物出現相互作用所引起。
臨床試驗中觀察、檢查和評價的主
要是A型反應,其評價方法與上市
後監測葯物不良反應的方法相似,
都是通過所發現的反應與所用葯物
之間的因果分析來評定反應與葯物
是否有關。

②B型反應:又稱特異反應,可危
及生命且不能預測,一旦發生,
需立即向主辦單位與葯政管理
部門報告。
③C型反應:常以疾病形式出現,在
新葯試驗中不易被察覺,常通過流
行學研究發現。
葯品不良反應的評價標准
①五級標准:
有關 / 很可能有關 / 可能有關 /
可能無關 / 無關
用前二種相加來統計不良反應發生率。

② 七級標准:
有關/很可能有關/可能有關/不大可能有關/可能無關/無關/無法評價。

如何確定不良事件與葯物存在因果關系
①用葯與出現不良事件的時間關系以
及是否具有量效關系
②停葯後不良事件是否有所緩解
③在嚴密觀察並確保安全的情況下,
觀察重復給葯時不良事件是否再次
出現等。
⒋臨床試驗設計原則Principle of clinical trials
隨機性(randomization)
合理性(rationality)
重復性(replication)
代表性(representativeness)

⑴ 隨機性:兩組病人的分配均勻,不
隨主觀意志為轉移。
⑵ 合理性:既要符合專業要求與統計
學要求,又要切實可行。
⑶ 代表性:受試對象的確定應符合樣
本抽樣符合總體的原則。
⑷ 重復性:經得起重復驗證。排除系
統誤差。
⒌ 對照試驗
⑴ 平行對照試驗:
隨機分組對照試驗,最常用的是試
驗葯A與對照葯B(或安慰劑)進行
隨機對照比較。
⑵ 交叉對照試驗:
拉丁方設計(latin square design)。

⒍ 設盲(blinding/masking):
使一方或多方不知道受試者治療分配的一種程序。
雙盲法試驗(double blind technique)
⒎ 安慰劑(placebo)
安慰劑是指沒有葯理活性的物質如乳
糖、澱粉等,常用作臨床對照試驗中
的陰性對照。
安慰劑可引起療效(正效應)和不良
反應(負效應)。鎮痛、鎮靜止咳等
的有效率平均可達35.2%土2.2%。

分類:
純安慰劑:無葯理活性
不純安慰劑:指作用不強的葯物,
有時起安慰劑的作用。
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

⒏ 療效判斷
臨床療效評價(response assessment)
公認標准採用四級評定。
痊癒(cure)
顯效(excellence)
好轉(improvement)
無效(failure)
痊癒率+顯效率=有效率(%)。
⒈ 葯品臨床前試驗管理規范 (good laboratory practice,GLP)
GLP是對從事實驗研究的規劃設計、執行實施、管理監督和記錄報告等實驗室組織管理、工作方法和有關條件所提出的法規性文件。它主要是針對有關葯品、食品添加劑、農葯、化學試劑、化妝品及其他醫用物品的動物

毒性評價而制定的法規,目的在
於嚴格控制葯品安全性評價的各
個環節,包括嚴格控制可能影響
實驗結果准確性的各種主、客觀
因素,如保證實驗研究人員具備
一定素質、實驗設計慎密合理、
各種實驗條件合格、數據完整准
確以及總結資料科學真實等。

2. 葯品臨床試驗管理規范
(good clinicaI practice,GCP)
GCP的核心是保障受試者與患者的權利,保證臨床試驗的科學性。這些規范規定了臨床試驗的有關各方,即申辦者、研究者及管理當局在臨床試驗中的職責、相互關系和工作方式。

3. 葯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
(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 GMP)
GMP是為生產出全面符合質量標準的葯品而制定的生產規范,它由硬體和軟體組成,其實施包括葯品生產的全過程,從對原料、制劑一直到銷售、退貨以及葯品管理部門

全體人員應具備的條件等都做了詳細的規定。原料葯的製作與制劑在實質上有一定差別,但GMP要求基本精神要一致。

⒋ 葯品供應質量管理規范
(good supply practice,GSP):
GSP是為保證葯品在運輸、貯存
和銷售過程中的質量和效力所
制定的管理規范。

⒌ 道地葯材生產規范
(good organic practice,GOP)
GOP是關於大宗葯材基地化和集約化的
生產管理規范,目前正進行GOP基礎研究,
爭取到2010年,使100種最常用道地葯材
的質量穩定在高標准水平上,基本消滅
次、劣品;使出口值排在前10位的葯材
達到國際無公害葯材(Organic)水平。
國家基本葯物 Essential Drugs in China
1985年,WHO在內羅畢會議上擴展
了基本葯物的概念,使其包括了高度重
視合理用葯的內容,同時,在推薦基本
葯物目錄遴選程序時,還把基本葯物的
遴選過程與標准治療指南以及國家處方
集結起來,也就是使基本葯物與合理用
葯相結合。

我國的國家基本葯物是從我國臨床應用
的各類葯物中,經科學評價而遴選出的
具有代表性的葯品,無論從療效、不良
反應、價格和質量,還是從穩定性、使
用方便性和可獲得性等方面,都是同類
葯物中最佳的;是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
況下,治療某種病症的首選葯品,它必
須能滿足大部分人口衛生保健的需要。
處方葯與非處方葯
⒈ 處方葯(prescription drug)
⑴ 剛上市的新葯:對其活性和副作用
還需進一步觀察;
⑵ 可產生依賴性的葯品:如嗎啡類鎮
痛葯及某些催眠安定葯;
⑶ 本身毒性較大的葯品,如抗癌葯等;

⑷ 用葯時要經醫生開處方並在其指
導下使用,或治療需實驗室確診
的某些疾病的葯品,如治療心血
管疾病的葯品。

國家非處方葯遴選原則
應用安全、療效確切、
質量穩定,使用方便。

⒉ 非處方葯(Over the counter, OTC)
OTC多治療諸如感冒、發燒、咳
嗽、消化系統疾病、頭痛、關節疾
病、過敏症(如鼻炎)等疾病;它
還包括營養補劑如維生素、中葯補
劑等葯品,大多安全而有效。

甲類非處方葯的零售企業必須具有
《葯品經營企業許可證》。經省級
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或其授權的葯品
監督管理部門批準的其它商業企業
可以零售乙類非處方葯。

零售乙類非處方葯的商業企業必
須配備專職的具有高中以上文化
程度,經專業培訓後,由省級葯
品監督管理部門或其授權的葯品
監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並取得上
崗證的人員。

使用注意:因非處方葯不需要憑執業
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消費者即
可按葯品說明書自行判斷、購買和使
用,為此,對部分品種除規定了使用
時間、療程外,還強調遇到某些情況
時應向醫師咨詢等。

The End

Ⅹ 18. 新葯研究方法和技術包括哪些

基礎研究,制劑研究,葯理研究,毒理研究,葯品標准研究,穩定性研究,臨床研究等。
主要技術包括:基礎物理化學方法,色譜法,質譜法,各種光譜,細胞學,組織學,微生物學等。

閱讀全文

與新葯研究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卡紙立體女孩娃娃製作方法簡單 瀏覽:666
vivo手機瀏覽器視頻緩存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93
練字均衡的最佳方法 瀏覽:899
干無花果的鑒別方法 瀏覽:916
電腦管家測網速的方法 瀏覽:169
籃球教練提升教學方法 瀏覽:50
寫作文如何開頭八種方法 瀏覽:876
該如何把握角度或採取什麼方法 瀏覽:296
雙電瓶隔離器的連接方法 瀏覽:571
excelsumif函數使用方法 瀏覽:124
大學教學常用的教學方法 瀏覽:248
拉薩那曲蟲草真假如何鑒別方法 瀏覽:240
初一數學分析方法 瀏覽:27
復發性丹毒的治療方法 瀏覽:676
用什麼方法清理血栓 瀏覽:295
如何用化學的方法鑒別乙醇和鋼鐵 瀏覽:1000
軟玉溪鑒別最快的方法 瀏覽:318
貼片電感器的檢測方法 瀏覽:150
立秋有什麼症狀和治療方法 瀏覽:216
雞蛋花食用方法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