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學前教育教學方法

學前教育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2-01-09 06:52:03

㈠ 幼兒學前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學齡前兒童教育方法1:培養性格

人的一生總會碰到挫折和失敗。家長應注意培養孩子堅韌的性格。正確引導孩子對待挫折與失敗,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適當地給孩子鼓勵與贊揚,讓孩子的心裡充滿陽光。

學齡前兒童教育方法2:培養興趣

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注意孩子的愛好。不要以為玩樂就不能學習,落後於其他的孩子。為孩子提供各種興趣的選擇,並給予孩子必要的引導,孩子的業余愛好廣泛,接觸的東西多了,自然就能夠學到很多書上都學不到的東西。

學前兒童教育教學方法

1 孩子的教育需要從心靈深處引導,給孩子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樣孩子才可以在長大以後有一個好的發展,沒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孩子只能是嬌生慣養。

2 家長需要注意的是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要不斷的提高我們本身的素質,帶孩子出去玩或者在學習和交流的時候,要注意自己言談舉止,不要給孩子留下不文明的一些行為習慣。

學前兒童教育教學方法四

1 日常生活行為教育

衛生習慣教育:生活自理能力,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清潔衛生習慣。安全行為教育: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

2 營養教育

讓幼兒學習簡單的營養和衛生知識;有自我控制飲食的意識及能力;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有獨立生活的能力。

㈡ 學前教育教什麼

㈢ 淺談幼兒教學的幾種方法

一、要有正確的教育目的觀
作為教師應該明確究竟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好的幼兒教育,才是高質量的幼兒教育。一直以來,幼兒教育都是以小學的預備階段存在的,一些家長為了使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信奉「提前開始、越早越好」的教育思想,要求幼兒園大量給幼兒教識字、拼音、書寫、計算等等,甚至要求將小學書本內容提前灌輸給幼兒。為了迎合家長的心理,一些幼兒園過多地關注了幼兒知識、技能的學習,而忽視了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習慣、興趣的培養。這種幼兒教育剝奪了幼兒的童真童趣和游戲玩耍的權利,使幼兒失去了天真、爛漫的童年生活。其實,孩子早期教育的目的並不是培養神童,而在於培養頭腦靈活、身體健康、性格開朗、品質優秀、人格健全的孩子。高質量的幼兒教育應該是要讓每一個人的潛質都得到充分的發展,幼兒能自主地做事、自信的生活,體驗到在幼兒園學習是一件幸福的事。應讓幼兒感到學習的過程是在追趕美麗的蝴蝶,而不是追趕隨時可能會蜇人的黃蜂。在我們這個西部欠發達地區,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雖有所改變,但仍然存在,需要教師、家長繼續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目的觀,還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二、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以教師講解為主,教師缺乏教具演示,缺乏圖案色彩,缺乏生動的游戲,乾巴巴的說教索然無味。課堂上,老師總會要求幼兒「小手放在小腿上」「小手背後,乖乖坐好不準動」等等,幼兒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灌輸。新《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於生活和游戲之中」。要改變傳統的注入式教育,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注重在游戲、生活中教育幼兒,集體、小組、個別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並用,爭取家庭、社區的支持與配合,使幼兒在生動、活潑的活動中得到主動地發展。應允許幼兒自主選擇活動內容和活動方式,允許自由選擇夥伴,允許有自己的見解,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作為幼兒教師,應清楚地認識到:兒童不是一個需要填滿的容器,而是一個需要點燃的火把。
三、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關系
在傳統的觀念中,老師總是權威的化身,老師總是對的,傳統的師幼關系就是:我說你聽、我教你學、我講你做。在師幼互動中,由於教師把自己更多地定位為管理者和控制者的角色上,因此,在不少時間,幼兒首先是不被允許發起互動信號的,如在進行集體教育活動中,幼兒首先要做到的是安靜,而不是和教師發生交流和互動。又如,不少教師更為關注的是「班上是不是出事」、「有沒有消極行為」,至於幼兒到底在干什麼,或幼兒心理、情感上有什麼特殊需要,教師並不在意;在師幼互動中,幼兒更多將自己定位為互動中的服從者,聽從和遵守的成份更多,比如,要「好好和大人說話」、「想做什麼必須向教師申請」等。教師沒有把幼兒作為一個平等的個體,教師與幼兒之間缺乏情感的交流與互動。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教師與幼兒應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關系。因此,教師與幼兒的關系是平等的,教師應尊重幼兒、信任幼兒。教師是孩子的合作夥伴,是玩伴,是與幼兒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的人。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要求教師「蹲下來說話,抱起來交流,牽著手教育」,就是倡導師幼間民主、平等的對話關系。由於傳統師道尊嚴思想根深蒂固,再加上本地區幼兒教師觀念滯後,要真正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關系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四、賦予教師愛的魔力
德國學者斯普朗格曾經將「愛」比喻為教育的「根」。在兒童教育中,「教育愛」不斷滋養著兒童教育這棵「大樹」,為其茁壯成長提供必需的各種「營養」,例如:教育愛可以滿足兒童愛的需要,賦予教師神奇的「魔力」,是教育智慧永不枯竭的源泉等等。正是教育愛賦予了教師以神奇的魔力,使其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化消極為積極」以及「化不可能為可能」。
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有時,對孩子的愛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孩子都十分在乎老師的態度,不管是調皮好動的孩子,還是性格內向的孩子,有時,老師的一個微笑,一個擁抱,甚至一個贊許的眼神,摸摸他的小腦袋,拉拉他的小手,和他說上幾句悄悄話,都會讓孩子興奮不已,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古語道:親其師則信其道。作為幼兒教師,千萬不要吝嗇自己的愛,因為你在給予孩子愛的同時,孩子也會用同樣的愛來回報你。教師要把幼兒當作自己親密的朋友,容忍幼兒的缺點,尊重幼兒的話語權,控制自己的情緒,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動人,始終微笑地面對每一個孩子,熱愛每一個孩子。有人說過這樣段話:師愛,沒有樹高,沒有花香,卻有海的胸襟,山的脊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贊賞的話語,一個溫暖的微笑,也許就可以改變一個孩子。
同時,教師要對每個孩子都報有期待,教師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聰明的火花,都是可造之材。每個孩子都有它的優勢領域和弱勢領域,幼兒園里不存在誰聰明誰不聰明的問題,也不存在這個孩子有多聰明的問題,

㈣ 學前教育教學有哪些方法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7日起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幼兒園應當配備符合國家和地方有關標準的玩具、教具和幼兒圖畫書,不得使用教科書。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此消息一出,議論紛紛。
孩子是不斷發展的個體,從小就接受教育。現在的家長普遍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比別人家的孩子更好。希望自己家孩子比別人家孩子學的更多,學的更早。教育部的草案一出,家長們開始著急,著急自己家的孩子上小學後,要是學習跟不上怎麼辦?
現在孩子上培訓班已經是普遍現象,是不是上了培訓班就有用呢?為什麼明明做了這么多幼小銜接工作,孩子上小學還是會感到累?甚至有的孩子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後開始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如:厭學、抑鬱等。還是那句話:「因為幼兒園小學化」。過渡幼小銜接非但沒有讓孩子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反而提前讓孩子感受到了學習的壓力。杜威說的:「學校教育必須與兒童現在的生活聯系起來。」
有這么一個案例:思思是一個三歲的寶寶,但是思思媽媽會讓思思握筆寫字,寫1、2、3、4、5之類的字。一天,媽媽也是照常讓思思進行握筆寫字,但是在思思握筆的時候,媽媽發現思思的握筆姿勢不對,媽媽就上前去說:「思思,握筆要這樣握,像媽媽一樣。」媽媽邊說邊示範,可是思思怎麼也握不好筆。案例中的這情情況,思思是個三歲的孩子,一般來說,54個月之前的寶寶不建議握細小生硬的筆寫字。因為54個月之前的寶寶小肌肉發育不完全,握筆是比較困難的。如果這時候讓寶寶握筆寫字,以後握筆錯誤的姿勢會改不過來,嚴重會導致手部發育畸形。更嚴重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思思感受到的是枯燥的數學書寫,這樣的書寫對於一個三歲的孩子來說沒有任何實質上的意義(既不能產生有趣的作品,也不能用它為自己服務,有的只是旁人的態度:好或不好)。案例中的家長過於急切的想讓孩子學習寫字,很可能對孩子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產生消極影響,作為家長,對於寶寶能力的發展要有耐心,多給孩子進行小肌肉鍛煉的游戲,等寶寶肌肉發展完全了再寫字也不遲。
杜威說:「生長是生活的特徵,所以教育就是不斷生長在他自身以外,沒有別的目的。學校教育的價值,它的標准,就看他創造繼續生長的願望到什麼程度,看它為實現這份願望提供方法到什麼程度。」[ 杜威著:《民主主義與教育》]

㈤ 關於學前教育教學方法改革的幾點思考

不分年級教育的指導思想的核心是重視兒童個體發展的差異性,允許超前和落後,使優秀學生和後進生都能獲得有效發展。其次,不同年齡兒童混合在一起共同活動,通過社會交往,無論是年齡大的兒童還是年齡小的兒童,都能學到大量知識,並獲得社會能力的發展。再次,不分年級的教育還促進了教師對兒童的因材施教,以及父母和教師之間相互聯系的加強。最後,不分年級制有利於幼小銜接,使兒童從幼兒園教育自然地過渡到正規的學校教育

㈥ 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方法有何特點

寓教於樂

㈦ 學前教育七大教法

一、使所有幼兒均能適應的原則 這是幼兒教育最基本的原則。因為幼兒能否適應學前階段的教育,直接關繫到以後學校教育的成敗。因此,許多國家特別注意研究每個幼兒的家庭經濟情況、社會地位、父母的職業和文化素養等因素對幼兒的影響,然後根據幼兒不同的經歷、素質、獨創性等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這樣自然會提高每個幼兒對教育的適應性。
二、促進思維的原則 幼兒教育一方面要適應幼兒的思維發展水平,另一方面要幫助幼兒掌握越來越復雜的思維 方法。要多讓幼兒接觸實際,觀察事物,並加以集中、分類、比較。鼓勵幼兒經常反復思考一個問題,這是一種奠定思考方法基礎的手段。
三、依靠自身發展的原則 真正的教育並不是強加於人的。幼兒教育只能在幼兒毫無對抗情緒的情況下進行,促使他們自願地得到發展。匯集各種知識、印象,在自己頭腦中逐漸形成一個統一的世界,這一活動過程是在成人指導下,靠幼兒自身的努力完成的,任何人都無法取代。因而,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創造各種能給幼兒帶來新感受的
環境,以幫助他們從各種感受中獲取新知識。為此,許多國家址分重視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培養幼兒廣泛持久的興趣。這是幼兒自我教育的動力。
四、重視能力培養的原則 學前階段,應該讓幼兒依靠自己的努力去發現周圍五彩繽紛的世界,逐漸豐富感性知識。知識只有成為智力活動的推動力才具有價值。因而,教師不應該反精力放在毫無意義的知識羅列上,而應該明白一切活動都是為了發展幼兒的注意力、感覺能力、知覺能力、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想像能力、推理能力、語言能力
和審美能力等。
五、面向未來的原則 今天的幼兒教育不可能給予幼兒解決未來社會問題的答案。但是,必須考慮怎樣才能使幼兒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生活。因此,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教師應該引導幼兒思考,發現並鼓勵他們的新想法,在創造性方法的運用中提高幼兒的創造能力。
六、追求人格平衡發展的原則 追求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培養良好的個性,是當前世界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趨勢。學前期是幼兒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所以許多國家提出「學前教育應為幼兒未來的人格形成打下基礎,只有基礎牢固,人格才能得到均衡發展。」幼兒的個性是在社會團體中,依靠集體的力量得到發展的。心理學家瓦倫說:「幼兒的『自我』只有處在與他人的『自我』相互作用的狀態下,才能得到發展。」因此,教師在給予幼兒個人活動機會的同時,應給予他們參加社會活動的機會,並教給他們在社會中生活的方法。

㈧ 學前教育學的方法和要求

學前教育學是研究學前年齡階段兒童教育規律的科學,是教育學的一個分支學科。中國的學前教育學研究在社會主義社會條件下3~6歲幼兒教育的一般原理和幼兒園教育的任務、原則、學前教育學內容和方法,也包括學前家庭教育的要求和內容。
學前年齡階段的劃分在各國是不同的,有的國家為 2~5、6歲,也有的國家為初生到5、6歲或7歲。3歲前是兒童身心發展比較重要的階段,與3~6歲兒童教育有密切聯系,因此,有的學者認為把兩者統稱為學前教育較為恰當。學前教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學前教育是指從出生到6周歲或7周歲的兒童實施的保育和教育。狹義的學前教育是指對3~6周歲或7周歲的兒童實施的保育和教育。
學前教育學是一門年輕的科學,近30年來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上對學前教育的重視,學前教育理論的研究有很大進展。國外科研成果在下列方面有進一步發展:如學前教育對兒童發展的作用,家長在兒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兒童語言和認知的發展,瑞士心理學家J.皮亞傑認知理論在學前教育領域的運用,兒童情感的發展和兒童行為的研究,幼兒園和小學銜接的實驗研究,特殊兒童的教育等。中國學前教育的研究工作也日益開展,如:①擴大了研究對象,兒童的年齡延伸到 3歲前。②重視進一步運用兒童發展的理論和進行實驗研究,探討學前兒童學習的過程和道德品質形成的過程。③從學前兒童是教育的主體的觀點出發,改革教育內容和教育、教學方法,培養兒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④重視研究學前兒童智力的早期發展、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等等。⑤重視研究農村學前教育的特點等等。

閱讀全文

與學前教育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主板掉漆修復方法 瀏覽:707
塑料紙花瓶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75
探究細胞成分用什麼方法 瀏覽:988
詩歌傳播有哪些方法 瀏覽:923
汽車理論單選題選擇方法技巧 瀏覽:72
馬上逾期怎麼解決方法 瀏覽:109
翹五筆的正確拆卸方法 瀏覽:304
自製盒子簡單方法 瀏覽:965
高壓噴油泵安裝方法 瀏覽:817
民族醫院核酸檢測預約方法 瀏覽:704
犬呼吸測量方法 瀏覽:665
0的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600
軟化水檢測的方法和步驟 瀏覽:243
99乘於999加199簡便方法 瀏覽:976
徹底解決乳腺癌的方法 瀏覽:389
治療發燒的古方法ppt 瀏覽:93
無氣噴塗機使用方法 瀏覽:42
金國治國方法的好在哪裡 瀏覽:641
煙霧報警器使用方法 瀏覽:531
靈芝提取物檢測方法 瀏覽: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