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利益相關者分析的案例二
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利益相關者分析[4] 實踐教學是教學管理部門根據市場需求的狀況,針對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變化情況所涉及的教學管理和教學實踐過程。參與實踐教學過程的是教師和學生,教師是執行實踐教學任務,其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在接受實踐教學的過程中獲得感性認識和動手能力,以便提高今後工作中的競爭能力。因此,高等學校工商管理專業實施實踐教學的主要利益相關者涉及教學管理部門、用人單位、學生、教師。不同的利益相關者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其影響力、重要性、參與實踐教學的可能性、實踐教學過程中體現的優勢和劣勢均有不同,這種不同直接影響到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課程體系設計。不同利益相關者的付出程度不同也會直接影響實踐教學的效果。
弗里曼認為利益相關者分析主要分為三個層面i理性層面、過程層面和交易層面。理性層面要解決的是「誰是利益相關者」和「這些利益相關者可觀察到的賭注是什麼」;過程層面要解決的是組織如何處理其同利益相關者的關系;交易層面要解決的是組織與其利益相關者之間的交易或討價還價。實踐教學體系的具體利益相關者及其利益或需求部分是理性層面的分析;利益相關者對實踐教學體系的影響程度、重要性以及捲入的可能性是過程層面的分析;利益相關者的優勢和劣勢部分是交易層面的分析,(見下表)。
在理性層面上,從實踐教學體系作為價值鏈和供應鏈流程上看,學生作為實踐教學過程的消費者存在;教師是實踐教學體系的主要實施者,教學管理部門對於實踐教學體系有著導向作用;企事業單位是實踐教學體系供應鏈的終端,對於其產成品即學生有著一定的需求;走出學校即進入社會,社會是實踐教學成果的最終接受者。在考慮內部和外部的利益相關者,我們認為現有的外部利益相關者主要包括企事業單位、教學管理部門和社會,內部利益相關者主要包括學生和教師。不同的外部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和需求不同。學生的利益和需求在於建立和鞏固職業所需的實踐性技能,適應社會需要;教師的利益與需求在於提高教學和科研水平;教學管理部門的利益與需求在於提高教學水平和就業率。
從過程層面上看。實踐教學體系必須關注利益相關者對它的影響力、重要程度以及捲入的可能性。
由於學生在某種程度上只能被動地接受學校安排的教學,因此對於整個實踐教學體系的影響力較低。
學生既是實踐教學環節的產成品又是消費者,重要性很高,捲入的可能性在於對實踐教學體系的反饋。
因而較低。教師是實踐教學體系的主要實施者,處於主導地位,因此其對於實踐教學體系的影響力、重要性和捲入的可能性都很高。教學管理部門是實踐教學體系的倡導者和上級領導部門,因此具有很高的影響力和捲入的可能性,但是由於不能直接作用於教學環節,重要程度為中等。企事業單位是屬於實踐教學成果的消費者,實踐教學體系所針對的教學目標就是滿足企事業單位的需要,因此其影響力和重要性都很高,在捲入的可能性上看也屬於中等偏高水平。社會是具有很大的包容力,實踐教學的成果都能直接進入其中,影響力為中等,對於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也很低,捲入的可能性也為中等偏低。
從交易層面上看,不同的利益相關者具有不同的優勢和劣勢。在以教師為主體的學習過程中,實踐教學體系的主要實施者,握有主動權,而學生是被動接受實踐教學,對於實踐教學體系影響力小。教學管理部門是實踐教學的監督和推動者,其優勢也很強。從影響力和重要性兩個緯度看,各種不同利益相關者的影響力和重要性,我們可以建立實踐教學的利益相關者影響矩陣。
在以教師為主體的實踐教學過程中,各個利益相關者的影響力和重要性有所不同,學生處在影響力較低和重要性較高的位置。(如圖)
2. 利益相關者分析的相關者圖
利益相關者圖清晰地描繪誰是利益相關者集團,在採取新的戰略時,代表哪個集團的利益,他們是否可能阻礙變革,他們的力量如何,應該怎樣對待他們。繪制時首先確定所有利益相關者,標出他們之間的重要關系,然後分析這張圖表所顯示的風險與機會,識別任何可能的變化對這張圖影響,以便為此做好准備。如圖所示:
確定利益相關者的位置有兩種方法:權力 / 動態性矩陣和權力 / 利益矩陣。
分析如下:
圖示列出了一個權力/動態性矩陣,在這個矩陣上可以畫出各利益相關者的位置。利用這種方法可以很好地評估和分析出在新戰略的發展過程中在哪兒應該引入「政治力量」。
A、最難應付的團體是處於D區內的那些團體,因為它們可以很好地支持或阻礙新戰略,但是它們的觀點卻很難預測。其隱含的意思非常明顯:在已建立一個不可改變的地位前一定要找到一種方法,來測試這些利益相關者對新戰略的態度。
B、相反,在細分市場C內的利益相關者,可能會通過管理人員的參與過程來影響戰略,這些管理人員同意他們的』觀點』並建立那些代表他們期望的戰略。
C、雖然細分市場A和B內的利益相關者權力很小,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它們不重要。事實上,這些利益相關者的積極支持本身,會對權力更大的利益相關者的態度產生影響。
3. 利益相關者分析的詳解
利益相關者是指與客戶有一定利益關系的個人或組織群體,可能是客戶內部的(如雇員),也可能是客戶外部的(如供應商或壓力群體)。大多數情況下,利益相關者可分類如下: 所有者和股東 銀行和其它債權人 供應商 購買者和顧客 廣告商 管理人員 雇員 工會 競爭對手 地方及國家政府 管制者 媒體 公眾利益群體 政黨和宗教群體以及軍隊 其它
4. 利益相關方分類有哪幾種方法
利益相關方分類有多種方法:
A.權力/利益矩陣。根據利益相關方的職權(權力)大小以及對項目結果的關注程度(利益)進行分組。
B.權力/影響矩陣。根據利益相關方的職權(權力)大小以及主動參與(影響)項目的程度進行分組。
C.影響/作用矩陣。根據利益相關方主動參與或影響項目的程度以及改變項目計劃或執行的能力(作用)進行分組。
D.凸顯模型。根據項目利益相關方的權力(也即施加自己意願的能力)、緊急程度(需要立即關注)和合法性(有權參與),對項目利益相關方分類。
5. 利益相關方分析(stakeholder analysis)
利益相關者分析用於分析與客戶利益相關的所有個人(和組織),幫助客戶在戰略制定時分清重大利益相關者對於戰略的影響。
利益相關者分析也用於項目管理過程中。項目交付成果可能會影響某人或組織,同時這些人或組織會作出相應行動來影響項目的推進。 項目管理中利益相關者分析的目的就是找出這些人或組織,制定溝通策略,從而使其利於項目的推進。
(5)利益相關分析方法擴展閱讀:
角色
利益相關者能夠影響組織,他們的意見一定要作為決策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所有利益相關者不可能對所有問題保持一致意見,其中一些群體要比另一些群體的影響力更大,這是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成為戰略制定考慮的關鍵問題。
除了對戰略制定產生影響以外,利益相關者分析也是評價戰略的有力工具。戰略評價可以通過確定持反對意見的股東和他們對一些有爭議的問題的影響力來完成。
6. 常用的分析方法及模型有哪些
質量及生產管理工具
1.TPM:生產改善過程中的重要工具之一
2.TQM:一項持續變革的有效管理體系
3.定置管理:強化現場管理和謀求系統改善的科學管理方法
4.5S現場管理法:現場科學管理的基礎工具
5.六西格瑪:世界最先進的質量管理法
6.JIT生產方式:使生產有效進行的新型生產方式
7.QFD法:一種顧客驅動的先進質量管理應用技術
8.田口方法:質量管理利器、企業技術創新不可或缺的工具
9.甘特圖:最常用的項目控制管理的有效工具
10.OPT:改善生產管理技術的新方式
11.PDCA:循環有效控制管理過程和工作質量的工具
12.AUDIT法:保證產品質量的先進質量管理控制方法
13.大規模定製:21世紀最重要的、最具競爭優勢的生產模式
7. 利益相關者分析
低品位油氣稅費政策的直接作用主體是開採石油和天然氣的企業,其利益相關者主要包括國家和(上下游)石油企業,其他利益相關者主要通過間接形式(後續多級層次)產生影響。
根據我國憲法規定,國家是油氣資源的所有者,石油企業具有油氣資源的有償開采權。國家允許石油開采企業通過銷售油氣獲得收益,因此石油開采企業通過油氣的產量和價格影響石油下游企業。石油企業在創造國民收入的同時對國家和地方政府納稅,形成了對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石油企業創造它的物質生產領域進行的分配。初次分配主要由市場機制形成,政府通過稅收杠桿和法律法規進行調節和規范,一般不直接干預初次分配。石油企業創造的國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為三部分:①以稅金形式上繳國家,成為國家集中的純收入,由國家統籌安排,在全社會范圍內使用;②以企業基金形式留歸企業支配,用於企業發展生產、集體福利、職工獎勵等方面;③以工資形式根據按勞分配原則分配給企業職工,由職工個人支配和使用。
國民收入的二次分配主要從國家和地方的稅收中進行分配,滿足非物質生產部門發展的需要。由於在國民收入初次分配過程中,只有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者獲得了原始收入,而非物質生產部門要獲得收入,必須通過對國民收入的再分配解決。通過對國民收入的再分配,把物質生產部門創造的一部分原始收入,轉給不創造國民收入的非物質生產部門,形成「派生收入」,以滿足環保、公共設施和福利、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國家行政和國防安全等部門發展的需要和支付這些部門勞動者的勞動報酬。
由此可見,低品位油氣資源稅費政策的利益相關者主要包括國家和油氣企業。
5.1.1石油企業利益分析
低品位油氣資源稅費政策的直接作用對象是石油開采企業,其所帶來的最直接效果主要是石油開采企業的開采成本和油氣產量的變化。
1)當低品位油氣資源稅費合理化或下降時,必然會使得一部分難動用的低品位油氣變為可動用油氣,即經濟可采,石油的產量也將得到增加。石油開采企業的經濟效益將得到提高,其設備更新、技術引進和研發的積極性也將增加。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的提高反過來會促進低品位油氣資源的開采,一些技術上難動用的油氣資源將會變得可動用,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2)當油氣資源的稅費保持現狀或不合理提高時,由於勘探和開采低品位油氣資源無利可圖,石油開采企業的油氣產量將會隨著常規油氣儲量的逐漸減少而減少,石油企業的規模和效益將會逐漸縮小。雖然也可能會將一部分資金用於低品位油氣開採的技術研發和引進,但由於獲利有限,其投入也將有限。
因此,隨著稅費的合理化或降低,石油開采企業的開發成本下降,產量將增加,經濟效益增加,研發投入增多;而當稅費保持現狀或不合理的增加時,石油開采企業的開發成本將增加,產量將減少,經濟效益下降,研發投入有限。
5.1.2國家利益分析
石油企業不僅能為國家提供稅收,其產品更是能為國家提供能源安全方面的保障,因此低品位油氣稅費改革對國家利益的影響將從稅收和國家安全兩個方面進行分析。由於油氣稅費的改革的直接作用者是石油企業,國家利益的損益是由石油企業把影響後的結果反饋回來的。簡而言之,油氣稅費改革對石油企業的影響無非是油氣產量的變化和上繳稅費總額的變化。當總稅費降低時,一部分低品位油氣資源的開采將變得有利可圖,國內油氣產量將會增加;當總稅費不變或提高時,國內油氣產量也將會逐漸減少。因此,本部分也將從稅費總額降低和提高(或不變)兩方面進行分析。
5.1.2.1稅費總額降低的情況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稅費總額降低,開發成本也隨之降低,石油的產量也將得到增加。對於國家而言,由於降低了稅費,來自石油開發企業的稅費將可能減少(也有可能不會減少,因為產量的增加將使得稅費總量的增加,沖抵了一部分由於稅費降低而帶來的稅費損失)。但原油能初加工成成品油和深加工成乙烯等化工產品,如果進一步向下游消費品領域延伸,則增值比例將達10倍以上,對石油和化工產業的拉動效應更大。由此可見,稅費總額的降低所帶來的低品位油氣資源產量的增加,使得國民經濟效益、社會環境安保效益增大;同時,來自石油下游企業或石油消費企業以及消費者的稅收增加將會遠遠超過因石油開采企業的低品位稅費下降而帶來的稅費損失。因此低品位油氣稅費的合理化或下降,不僅不會使得國家的稅收收入下降,而且會增加國家的稅收收入。同時,由於國內油氣產量的增加,使得油氣的對外依存度減少、所需動用的外匯儲備減少、國家的能源安全得以加強,而且將會帶來就業、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增加。整個國家的發展將進入良性循環。
5.1.2.2稅費總額提高(或不變)的情況
稅費總額不變或增加,則開發成本也將不變或增加,將會導致油氣產量的下降。開發成本不變時,由於國內常規油氣儲量的逐步減少,國內油氣產量也將會逐漸減少。對於國家而言,由於產量的減少,來自石油開發企業的稅費也將可能減少;而且由原油加工或帶動的其他產業的成本也將增高,石油下游企業或石油消費企業以及消費者的稅收不僅不會增加,而且會下降。雖然,缺少的油氣可以通過交易或對外投資獲得,但由於國內油氣產量的減少,將使得油氣的對外依存度增加,所需動用的外匯儲備增加,國家的能源安全將無法保障。地方政府的稅費獲得情況與國家的稅費獲取基本相同,即稅費收入將得到增加。但石油企業對輔助部門或企業的投入也將減少,國民收入的二次分配也將不得不減少。消費者和廣大群眾的收入將不會增加。
8. 利益相關者的三個層面
傳統的重大項目評估忽視社會穩定風險,僅從經濟、技術和環保方面論證項目的可行性,給社會帶來諸多不穩定因素和沖突隱患。對重大項目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已成為當前各級政府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議題。應當將利益相關者分析方法引入重大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之中,構建"利益相關者導向型風險評估"模型,通過利益相關者審計、利益相關者分析和利益相關者參與三個層面的整合以實現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從而將重大項目引致的社會穩定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內。
9. 利益相關者分析的案例一
中、美紡織品貿易摩擦的利益相關者分析[3] 一、中、美紡織品貿易摩擦的原因
應用弗里曼(Freeman)的利益相關者分析(stakeholder analysis)來分析紡織品貿易摩擦發生的原因。利益相關者分析是指找出與經濟事件和經濟政策相關的利益各方,分析經濟事件或經濟政策給各方的造成的利益得失,得出各方經濟行為及政策傾向,進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貿易摩擦既有政治因素也有經濟因素,一般的分析方法經常把的政治因素和經濟因素單獨分析,Freman的利益相關者分析成功地實現了兩者的綜合。分析時,針對美國限制紡織品服裝進口的貿易政策,本文利用此方法,把中國和美國的相關利益集團分成兩派;反對美國設置壁壘限制紡織品進口(簡稱「反對設限方」)和贊成美國限制紡織品進口(簡稱「贊成設限方」)。相關利益集團有:反對設限方,包括出口國中國,美國聯邦政府,美國零售商聯合會;贊成設限方,包括美國紡織產業,美國地方政府,美國紡織業工會。 出口國:紡織服裝產業是中國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中國目前是世界上第一大紡織品生產國和出口國,實施的是出口導向戰略,紡織業的發展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和帶動中國工業的發展和升級上起著重要作用,中國國內政府和紡織產業希望自由貿易環境。但中國紡織品服裝的低價惡性競爭,出口市場地理分布過於集中,加大了與美國等進口國發生貿易摩擦的機會。如2005年配額取消後,美國成為中國紡織品第一大出口國,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紡織品服裝總額佔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的16.2%,其他四個最大的出口地區分別是歐盟、中國香港、日本和俄羅斯,五個地區的出口總額佔中國紡織品出口總額的2/3。中國很難影響美國的貿易政策,但中國作為一個紡織品出口大國,在決定協議的具體細節上仍有一定的影響力。
對於美國聯邦政府來說,它的目標是多重的,其中既有反對設限,實施自由貿易的因素,也有贊成進口限制,保護本國紡織產業的因素,因此,他介於反對集團和贊成集團之間。第一,它關注中美貿易不平衡,長期的中美貿易赤字使其對中國政府不滿;第二,它希望顯示出美國政府對美國紡織產業是關心的,以爭取選票,均衡國內的各種政治經濟利益;第三,自由貿易是一個受歡迎的國家理念,贊成自由貿易的會帶給美國聯邦政府良好的聲譽。
美國零售貿易聯合會(The Retail Trade Action Coalition(RITAC))當然是反對任何限制紡織品進口的措施。它也是美國國內反對對紡織品進口限制的力量最強的一方,因為對紡織品服裝的進口限制會抬高這兩類商品的銷售價格,減少零售企業的收益。 美國紡織產業:美國紡織業主要集中在阿拉巴馬州、南北卡羅來那州和弗吉尼亞四個州,這四個州的產值約佔美國紡織產業年產值的8%。美國紡織產業面臨國外競爭時一直尋求保護,而且這四個州在美國總統選舉時均投了布希的票,布希不得不考慮這些州紡織工人的利益,對國外企業的數量限制可以減少對美國市場份額的進一步侵蝕。美國紡織產業在這短期的保護期內通過重組,變得更有競爭力,但是美國在配額取消前1年過渡期內沒有很好調整紡織業,而且配額取消後,美國紡織品進口的增長完全正常,不存在市場擾亂問題。
美國紡織品市場並沒有受到巨大沖擊。所以美國政府利用中國加入WTO「24條款」控制中國出口,在一定程度上是把中國當作替罪羊,轉移國內視線,獲得國內某些特殊利益集團政治上的支持。
美國地方政府對聯邦政府有很大的影響力,聯邦政府官員會考慮紡織工人的要求,因為這些工人代表很多的選票,雖然保護主義違反WTO基本原則,但是它迫使國外紡織企業同意數量限制協義。對於美國工會而言,最好的解決方法是完全限制紡織品進口。但是這很難做到,所以採取數量限制至少表明工會在努力保護工人的工作。
10. 利益相關者的分析
對於企業來講,所謂的利益相關者,通常包括:投資者(股東)、客戶、員工、供應商、社區等。
企業與以上利益相關者都有相關的利益,但這些利益其實各有側重,簡單地講,股東的利益是投資回報,客戶的利益是產品價值(含服務等),員工的利益是薪酬與發展,供應商的利益是交易價值,社區的利益是稅收、公益等;
對以上利益相關者利益的分析,是系統復雜的工作,需要分別闡述。
對於所有的利益相關者來講,統一的利益是公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