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音樂美學的研究對象及主要課題
音樂在生活作用美,音樂內在美,音樂價值美……
課題:利用音樂美學開展學生情感教育的方法研究。
音樂美學社會價值的作用研究。
學校開展音樂美育方式的研究
B. 音樂學的研究方法及分支學科.
音樂學,是指音樂的理論和實踐的學術研究,過去強調對音樂的研究,要像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那樣,應有同樣嚴謹和精確的定量定性的標准。現在更認為它必須包括一切可能想像到的音樂項目之研討,也可說是有系統的音樂知識之整體性的,從大系統到小系統的研究。
系統分為:
音樂美學 音樂社會學 音樂心理學
音樂民族學 比較音樂學 音樂教育學
音樂治療學 音樂史學 音樂考古學
音樂形態學 律學 音樂聲學
音樂創作 音樂表演 音樂欣賞
音樂評論
C. 音樂美學的音樂實踐諸環節及其關系的研究
包括音樂創作, 表演的心理基礎和實踐機制,音樂欣賞的心理分析、音樂作品的內容和形式, 音樂語言、音樂風格音樂批評等。
音樂自身與它的系統環境的關系的研究
音樂與生活的關系,音樂的階級性、音樂的社會功能、音樂的價值等。
D. 學習音樂美學的方法
了解音樂美學的內容。要想學好音樂美學,首先得了解音樂美學的主要內容,音樂美學主要...
2.
了解音樂美學的發展進程。學習一門新的知識,想要學精學好,還必須要了解音樂美學的發展進程,...
3.
培養音樂美學學習的興趣。音樂美學是很抽象的課程,音樂美學的學習,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4.
了解音樂美學的性質。音樂美學的性質是一門社會科學,它是一種研究美、美感以及美感
5.
堅持積極主動學習。要想學好音樂美學,你還必須要堅持積極主動地去學習
E. 國內外對於音樂審美能力的研究
國外的總體音樂素質高於國內。你想想中國的音樂課,從來只是唱唱歌,不會教人一些音樂方面比較大眾的知識。
至於最清晰的對比,很多國人對吉他的印象就是彈唱和把妹,在國外這是一門很高深的樂器而且會被人尊敬為藝術家。
F. 音樂美學的定義
音樂美學,aesthetics
of
music
從音樂藝術總體的高度研究音樂的本質和內在規律性的基礎理論學科。
對象和不同的研究角度
音樂美學同一般美學、音樂技術理論、音樂史學、音樂評論等都有密切的內在聯系,而且音樂美學這門學科的發展和深化,往往離不開從上述這些領域的成果中吸取營養。但是音樂美學在研究對象上卻同上述的這些領域不同。一般美學把藝術作為人類審美意識的集中表現,從總體上研究藝術的本質和普遍規律,而音樂美學則把音樂作為藝術的一個特殊種類,研究它的特殊本質和特殊規律;音樂技術理論(如和聲學、對位法、曲式學、配器法等)研究音樂創作的技法、音樂構成上的具體准則,而音樂美學則把音樂作為一個總體,從更概括的角度考察它的本質和規律;音樂評論從實踐上把具體的音樂現象作為它的分析和評論的對象,而音樂美學則對音樂的總體進行基礎理論性的學術研究,為音樂評論提供理論前提。
音樂美學的研究可以從以下不同的角度進行:哲學的角度、心理學的角度、廣義社會學的角度以及音樂作品自身的美學特性的角度。對音樂藝術進行哲學角度的研究,主要涉及下列一些問題:音樂的本質是什麼?音樂的內容是什麼?音樂同現實的關系是怎樣的?等等。這些問題同哲學認識論有極為密切的關系,具有根本性質,是音樂美學中首先要探討的問題。從心理學角度研究音樂藝術所要回答的問題,諸如音樂創作、表演、欣賞的心理過程是怎樣的?人們究竟是如何感受音樂的?音樂是以何種方式作用於欣賞者的?20世紀以來,心理科學的發展為從心理學方面研究音樂提供了自然科學的基礎和前提,為音樂美學研究的這一新領域開辟了道路。從廣義的社會學的角度研究音樂藝術,涉及諸如音樂的社會功能、音樂的價值標准、音樂的階級性因素、音樂的持續存在和繼承性等等一系列問題,至於從音樂作品自身的美學特性的角度研究,則涉及諸如從音樂作品的結構、諸構成因素的內在特性等方面來考察音樂美學等一系列問題。
人們可以分別從上述不同角度的某一個角度從事音樂美學的研究,但是音樂美學作為一門科學,它應該是一個具有自己完整體系的整體。對音樂藝術進行哲學的、心理學的、社會學的以及音樂作品自身的美學特性的研究,這四者之間包含著深刻的內在聯系。任何以孤立強調其中的一個方面來貶低、甚至否定其他方面研究的價值都是不正確的。只有將以上
4個方面研究的有價值的成果綜合起來,才能構成音樂美學完整的整體。
G. 音樂論文研究方法有哪些
建國以來,我國音樂界十分注意音樂理論的研究。五十年代起就出版了專門音樂理論研究刊物。1953 年,在北京成立了民族音樂研究所,1956年,中央音樂學院建立音樂學系,成立了:「西方音樂史」、「中國音樂史」、「民族音樂理論研究」等教研室,開設了「西方音樂史」、「中國音樂史」、「民族音樂理論研究」等課程。同時,公開提出音樂研究為「民族音樂創作服務」的口號。當時的音樂學研究包括:西方音樂史、西方作曲技術理論、中國古代音樂、民間音樂、少數民族音樂以及使用民間音樂的形式創作的音樂研究等。1959年,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獨立,改為中國音樂研究所,後並入中國藝術研究院。20世紀80年代以後,我國人文學科的理論研究追求自我獨立價值,國外各種現代思潮的傳入,促進了我國音樂學學科的飛速發展。全國所有的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甚至綜合大學里都先後設立了音樂學系,音樂學研究生班,成立了單科(如音樂美學、民族音樂學等)的音樂學學會,音樂學及其分支(如音樂美學、民族音樂學、音樂社會學、音樂教育學等)開始被音樂界及社會人士注意起來了。 研究方法是人們衡量一門學科是否能夠成立,是否成熟的基本標識之一。音樂學是針對古今中外的人類的一切音樂成果、音樂行為和音樂現象,去探尋音樂藝術含義和價值的活動,是對人類音樂成果的第二次創造。而這種探索在實踐中總是通過一定方法和進程體現的。方法是一個理論體系的靈魂。方法無效,再美麗的構想,再嚴肅的目的,只能權作畫餅。因此,方法的探究,無疑是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音樂學這門學科誕生以來,研究方法一直是音樂學者們關注的熱點,許多學者對其進行了深入而漫長的探索,已經形成了許多符合音樂發展規律、符合音樂學不同學科思維方式的有效研究方法。方法不僅僅是某個或某些具體的理論,更重要的是貫穿於整個理論研究過程中的總的思路和原則。 今天的中國音樂學作為一門有明確目標、有嚴謹理論體系且能充分展示其多種學術價值的人文科學,除了有一支龐大的學者隊伍和大量具體的研究成果外,充分重視學科本身理論和研究方法的建設,構成了中國音樂學學科的自身品格。中國音樂學在它的發展過程中提倡多維度的思維,根據具體研究學科門類的不同,採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同時,強調學科之間的滲透與融合。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及研究的不斷深入,音樂學的研究也更加體現出跨學科性、邊緣性和交叉性,單純獨立的音樂學研究已成為過去。立體性的音樂學研究給研究者提出了更高要求,音樂學學科方法論的研究在今天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當代,眾多中國音樂學者關注音樂學方法論的探索,各學科均涌現出一批研究方法論的專著,這表明,面對音樂學研究極為迅速而蓬勃發展的現狀,中國音樂學界和音樂學人對音樂學研究方法的高度自覺。 http://www.musiced.com.cn/web/newAction.ac?ac=contentDetail&location=xxdt&ArticleID=896 這個網址可以幫到你
H. 音樂美學的研究對象
說音樂美學的研究可以從以下不同的角度進行:哲學的角度、心理學的角度、廣義社會學的角度以及音樂作品自身的美學特性的角度。對音樂藝術進行哲學角度的研究,主要涉及下列一些問題:音樂的本質是什麼?音樂的內容是什麼?音樂同現實的關系是怎樣的?等等。這些問題同哲學認識論有極為密切的關系,具有根本性質,是音樂美學中首先要探討的問題。從心理學角度研究音樂藝術所要回答的問題,諸如音樂創作、表演、欣賞的心理過程是怎樣的?人們究竟是如何感受音樂的?音樂是以何種方式作用於欣賞者的?20世紀以來,心理科學的發展為從心理學方面研究音樂提供了自然科學的基礎和前提,為音樂美學研究的這一新領域開辟了道路。從廣義的社會學的角度研究音樂藝術,涉及諸如音樂的社會功能、音樂的價值標准、音樂的階級性因素、音樂的持續存在和繼承性等等一系列問題,至於從音樂作品自身的美學特性的角度研究,則涉及諸如從音樂作品的結構、諸構成因素的內在特性等方面來考察音樂美學等一系列問題。
人們可以分別從上述不同角度的某一個角度從事音樂美學的研究,但是音樂美學作為一門科學,它應該是一個具有自己完整體系的整體。對音樂藝術進行哲學的、心理學的、社會學的以及音樂作品自身的美學特性的研究,這四者之間包含著深刻的內在聯系。任何以孤立強調其中的一個方面來貶低、甚至否定其他方面研究的價值都是不正確的。只有將以上 4個方面研究的有價值的成果綜合起來,才能構成音樂美學完整的整體。
樂美學以音樂為對象, 這大概不會引起什麼疑義。這個判斷似乎一次性地將一切非音樂排除於我們的視野之外。音樂藝術實踐是音樂美學賴以建立的物質基礎。一般美學界在討論白己的研究對象時, 關於以藝術為中心, 還是包括生活中的自然美,社會美那樣曠日持久的論爭, 在音樂美學界似乎從未發生過。因為名稱本身已限定於音樂之中了。然而, 正是為了研究音樂, 僅就音樂論音樂是不成的, 必須懂得它與它以外事物的聯系。好比我們要了解一片樹葉. 就必須懂得樹枝,樹干,樹根、以及它賴以生長的這裸大樹的周圍環境一樣。 音樂美學的研究課題, 大致可分屬如下四個方面
I. 藝術的幾類主要研究方法
問題是「藝術學理論」首先要面對的是藝術作品,不是直接的理論。那麼,當他們或我們面對藝術作品如何研究它們,如何詮釋它們,並進而上到藝術理論的高度,這就涉及一個對藝術的認識和理論研究的方法問題了。
一、綜合藝術實踐經驗
如何理解「藝術學理論」我們無法繞過它建立的初衷。張道一先生從南京藝術學院調到東南大學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藝術學」這門學科。他認為『『我國的藝術研究一直停留在分類地進行,缺乏整體的宏構。」mP4)無論是從學科,還是現實藝術研究的狀況,都缺乏一個統攝藝術的理論體系和專門探討、研究這門學問的學科。基於這個現狀和認識,張道一先生提出了「應該建立藝術學」的構想策略。誠如張道一先生指出:
「對於藝術的宏觀考察,整體研究,綜合地探討它的共性和規律,作為人文科學的一部分進行配列設施,在藝術教學中則一直闕如。在這種情況下,高等院校的專業目錄和國家學科目錄,就成了一個缺門。譬如說,在學科目錄中『藝術學』屬於『文學類』但只是作為『一級學科』的總名,用來概括音樂、美術、戲劇、電影、舞蹈等『二級學科』(專業),而缺少實在的『二級學科』的『藝術學』這樣,對藝術進行宏觀的、綜合的、整體的研究,就無法定位。
這里張道一先生已經把構建「藝術學」的目的講得非常明確了,並率先於1996年在東南大學開始招收全國首屆『『藝術學」博士生。這就是「藝術學」建立的目的和意義,是構建『『藝術學」的初衷。
2011年升級為大門類的藝術學,把原來的二級學科『『藝術學」更名為今天大家稱謂的「藝術學理論」,避免了與大學科門類『『藝術學」名稱重復,並升為一級學科。名稱的變化並沒有改變它的性質。原來的二級學科「藝術學」,與今日的「藝術學理論」本質上完全一致,科學目的、任務沒有任何改變。
但是自從藝術學理論成為『『大蛋糕」以後,全國各高校紛紛申報藝術學理論碩士點和博士點。就目前高校申報成功的博士點情況來看,藝術學理論的博士點申報成功數為18個點,居藝術學下的一級學博士點最多。為何一下增加了這么多的藝術學理論博士點,這是非常怪異的事情。我們簡單分析一下就明白其中的「奧秘」了:其他一級學科都有藝術創作實踐學科支撐,也有本學科的史論支撐。藝術實踐需要很多的優秀藝術作品,如國家級別的獎、大展、演出等藝術作品,來支撐申報碩、博學科點。這些藝術作品一時半會是弄不出來的。譬如五年一度的全國美展,誰也沒有本事馬上得一個金獎,就是早期_年_度後又改為一年二度的「梅花獎」,也不是誰想評就評得上的。這需要『『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的磨礪。這些有藝術實踐要求的科學,藝術作品支撐學位點的申報很重要,沒有藝術作品的支撐,學科點是拿不下來的。當然本學科的藝術史論也是很重要的理論部分。那麼,唯獨不需要藝術作品而全憑藝術理論支撐申報的「藝術學理論」碩、博點,就有很大的問題了。即申報的成果材料是否屬於藝術學范圍內的理論研究成果,非常值得質疑。因為一些申報碩、博點的成果,多是文藝學和美學的研究成果。有的高校甚至就是以文學院的名義申報「藝術學理論」的博士點,居然也成功了。這種亂象就給「藝術學理論」的學科方向和研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麻煩和混亂。
從學理上講,文學屬於藝術的范疇。但是從當前的學科上講,文學與藝術學各屬於兩大門類科學。而且從學科內部范疇的確認中,藝術學下屬的是美術、音樂、舞蹈、戲曲、戲劇、電影、電視、曲藝等等視聽感覺系統的藝術種類,並不把文學包含在其中。藝術學理論也是對這些「藝術種類」進行綜合、宏觀、整體的理論研究,討論藝術規律和原理性的問題。張道一先生把藝術的理論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藝術的技法理論;第二層次是藝術的創作理論;第三層次是藝術的原理性理論。
J. 音樂美學的研究的主要對象是什麼具體採取那些方法
關於音樂美學的研究對象。自從音樂美學取得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地位以來,人們就不斷對它的研究對象進行探討,企圖為這門學科找到某種比較確切的定義。這正如黑格爾所說:「就對象來說,每門科學一開始就要研究兩個問題:第一,這個對象是存在的;其次,這個對象究竟是什麼?」我們認真研究了國外一些著名的音樂詞典,例如德國《大赫爾德詞典》《里曼音樂網路詞典》,美國《哈佛音樂詞典》《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大詞典》,日本《標准音樂詞典》《音樂大事典》,蘇聯《音樂網路詞典》等關於音樂美學研究對象的提法,並且結合這些年來的研究體會,對音樂美學的研究對象做出如下概括:
音樂美學是以研究音樂藝術的美學規律為宗旨的一門基礎性的理論學科。它把音樂的美學本質、價值與功能,音樂音響結構及其表現對象,即音樂的形式和內容,音樂實踐主要是音樂創作、表演和欣賞中的美學問題,音樂美學自身的發展歷史等作為研究對象。
(一)關於音樂藝術的美學本質、價值與功能
這是音樂美學所要研究的一個根本問題。它是在哲學—美學的層面上認識音樂藝術的美學本質,用哲學—美學的理論來回答音樂是什麼的問題。只有科學地回答了這個問題,才有可能進一步理解音樂美學中的其他相關理論問題,把握音樂實踐及各種音樂現象的美學意義。這個課題首先要研究的是人與音樂的關系問題。人與音樂可能在各種層面上發生不同的關系,那麼究竟什麼是人與音樂的本質關系呢?同時,在研究音樂藝術的美學本質問題時,還必須從與其他藝術的比較中,從音樂藝術的獨特存在方式中,去進一步分析與揭示音樂藝術的美學本質。關於音樂的價值和功能,是人們談論得比較多的問題。古往今來,許多哲學家、美學家、音樂家都對這個問題發表過見解,提出過主張,有些被當時的統治者所採納,成為制定官方政策的理論依據,它們有的促進了音樂藝術的發展和繁榮,然而也有的起了阻礙乃至破壞的作用。那麼,從音樂的本質來看,它究竟具有怎樣的價值和功能?這些價值和功能的表現形式以及判斷的標準是什麼?音樂的價值和功能的歷史持續性和變異性以及不同音樂體裁的價值和功能的差異性等,都是這一課題所要研究的問題。
(二)音樂音響結構及其表現對象
這一課題將進入對音樂藝術的本體研究。人們通常把這個問題歸結為音樂的形式和內容及其相互關系問題,然而,為了避免以往研究中常常在概念上兜圈子的弊病,本書選擇了一種更為簡潔的方式,從音樂的音響結構及其表現對象的角度直接切人本課題。本課題將著重研究音樂音響的基本組織形式及其美學特徵,同時還將對音樂音響結構的風格變化規律做出分析。與音樂音響相對應的是它的表現對象。本課題將研究什麼是音樂藝術特有的表現領域與表現對象?音樂音響結構何以能與它的表現對象相聯系?這種聯系的心理學依據是怎樣的?進而,本章還將對音樂的情感性對象,描繪性對象,戲劇性對象,哲理性對象,以及與此相關的音樂的多解性和不確定性問題進行分析。此外,還將論述是否存在著不表現任何其他對象而只呈現音樂自身美的問題等。
(三)關於音樂實踐中的美學問題
對於音樂的美學本質和特性的研究,還必須深入到音樂實踐的領域,對音樂創作、表演和欣賞中的美學問題進行研究。過去人們對音樂創作的研究,往往著眼於它的成果,即音樂作品,而很少對音樂作品的產生,即從創作主體的角度去進行研究。然而,只有對作曲家的創作思維及其規律,包括音樂創作的動力和源泉,想像與構思,以及主體性等問題進行研究,才能真正深人而具體地揭示音樂藝術的本質規律。對於音樂表演和欣賞活動中的美學問題的研究同樣具有重要意義。音樂表演作為二度創作,它與一度創作的關系,音樂表演創造的美學原則,音樂表演美學觀念的歷史演變,音樂表演者的培養和訓練;音樂欣賞的基本規律,它的性質、特點和不同方式,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等,都是音樂美學所要研究的問題。這些問題的研究,不僅具有理論的意義,而且有著實踐的意義,它將對音樂實踐的各個領域發揮重要的指導和影響作用。
(四)關於音樂美學史的研究
如前所述,音樂美學是一門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老學問,無論是中國或外國,歷代的哲學家、美學家和音樂家們都有許多關於音樂美學問題的論述,涉及到音樂的本質、特徵、功能和審美等各個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思想理論遺產,對這些遺產進行科學的整理和研究,是當代音樂美學工作者的一項重要任務。正如任何一門學科的建設都離不開前人已有的成果一樣,當代中國音樂美學的建設也必須是在批判地繼承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礎上來進行。因此,音樂美學史的研究,對於當代音樂美學的建設具有基礎性的意義。對於音樂美學史及其理論思想的研究越深入、越細致,當代音樂美學的建設就越有根基。
上述幾點,可以說是音樂美學研究的主要課題。當然,這些課題並沒有把音樂美學所應研究的全部問題都概括進來,實際上,音樂美學所要研究的問題是非常復雜多樣的。同時,音樂美學又是一門正在發展中的學科,它應是一個開放性的學術體系,隨著音樂藝術的不斷向前發展,必將會有一些新的問題需要納入音樂美學的研究范疇,一些長期困擾著人們的問題,將會在新的實踐與新的研究方法的啟示下,獲得不同於以往的新的認識。因此,為適應音樂美學不斷發展的需要,音樂美學研究者必須確立一種開放性的學術觀點和學術態度。人類的音樂實踐永遠不會完結,音樂美學的研究也應該永不停滯,只有隨著音樂實踐的發展,不斷發現新情況,研究新問題,總結新經驗,音樂美學才會不斷煥發出新的光彩,為音樂藝術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上面我們大體上考察了音樂美學作為一門音樂學學科出現的情況以及它的研究對象和課題。當然,這並不是說音樂美學這門學問在西方只是從19世紀後半,在中國只是從20世紀20年代以後才出現的。從音樂美學的歷史淵源來說,在中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紀到公元前3世紀的春秋戰國時期,在西方則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紀到3世紀的古希臘時期。這是因為所謂音樂美學,從它最根本的意義上說,是人們在音樂實踐的基礎上對音樂藝術的思考和認識,簡單地說,就是音樂思想。然而它又不是對音樂的任何思考和認識,而主要是指對音樂的基本規律和特徵的哲學性的認識和思考。我們知道哲學是研究自然界、人類社會以及人類思維規律的科學,它既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也是觀察分析和處理各種問題的方法論。同樣,音樂美學從它的根本性質來說,也可以說是音樂哲學。它作為研究音樂藝術基本規律的學科,不僅在認識論上可以說是理論化、系統化的音樂觀,同時在方法論上也主要是運用哲學的方法,對音樂藝術的諸種現象進行理論的概括和抽象思維,尋求具有普遍意義的、規律性的認識。因此,無論從認識論或方法論的角度來看,音樂美學都是對音樂所進行的哲學性的認識和思考。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在研究音樂美學的時候,就必須把歷史上人們對音樂的思考和認識,特別是人們運用哲學的方法對音樂藝術的本質、規律和功能所進行的思考和認識加以歸納和總結,探索人們對音樂這門藝術的認識經歷了一條怎樣的思想歷程,並且把它們作為建構我們自己的音樂美學體系的思想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