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影響因子的計算方法
影響因子是以年為單位進行計算的。以1992年的某一期刊影響因子為例,IF(1992年) = A / B
其中,
A = 該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在1992年中被引用的次數;
B = 該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數。
影響
許多著名學術期刊會在其網站上註明期刊的影響因子,以表明在對應學科的影響力。如,美國化學會志、Oncogene等。
中國大陸各大高校(如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開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浙江大學、上海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都以學術期刊的影響因子作為評判研究生畢業的主要標准。
以1992年為例,計算某期刊在該年的影響因子:
X=以1992年為基點、某期刊於1990和1991年在1992年全部被引用之論文總次數
Y=以1992年為基點、某期刊1990和1991年全部論文發文量的總和
IF1992年 =(X(1990年,1991年) / Y(1990年,1991年))
⑵ 文獻的影響因子怎麼計算
SCI(《科學引文索引》,英文全稱為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簡稱ISI,網址:http://www.isinet.com)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獻檢索工具,其出版形式包括印刷版期刊和光碟版及聯機資料庫,現在還發行了互聯網上Web版資料庫。
SCI收錄全世界出版的數、理、化、農、林、醫、生命科學、天文、地理、環境、材料、工程技術等自然科學各學科的核心期刊約3500種。ISI通過它嚴格的選刊標准和評估程序挑選刊源,而且每年略有增減,從而做到SCI收錄的文獻能全面覆蓋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
ISI所謂最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指的是報道這些成果的文獻大量地被其它文獻引用。為此,作為一部檢索工具,SCI一反其它檢索工具通過主題或分類途徑檢索文獻的常規做法,而設置了獨特的「引文索引」(Citation Index)。即通過先期的文獻被當前文獻的引用,來說明文獻之間的相關性及先前文獻對當前文獻的影響力。
SCI以上做法上的特點,使得SCI不僅作為一部文獻檢索工具使用,而且成為科研評價和的一種依據。科研機構被SCI收錄的論文總量,反映整個機構的科研、尤其是基礎研究的水平;個人的論文被SCI收錄的數量及被引用次數,反映他的研究能力與學術水平。
此外,ISI每年還出版JCR(《期刊引用報告》,全稱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對包括SCI收錄的3500種期刊在內的4700種期刊之間的引用和被引用數據進行統計、運算,並針對每種期刊定義了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數加以報道。一種期刊的影響因子,指的是該刊前二年發表的文獻在當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數。一種刊物的影響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載的文獻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說明這些文獻報道的研究成果影響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該刊物的學術水平高。因此,JCR以其大量的期刊統計數據及計算的影響因子等指數,而成為一種期刊評價工具。圖書館可根據JCR提供的數據制定期刊引進政策;論文作者可根據期刊的影響因子排名決定投稿方向。
⑶ 期刊中的影響因子是怎麼算的
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 即某期刊前兩年發(S, T)表的論文在統計當年(U)的被引用總次數 X(前兩年總被引次數)除以該期刊在前兩年(S, T)內發表的論文總數 Y(前兩年總發文量)。這是一個國際上通行的期刊評價指標。公式為: IFU =(X(S,T) / Y(S,T))。
⑷ 近五年影響因子怎麼算
用某刊前5年發表論文在統計當年的總被引次數除以該刊前5年刊載論文數量。
影響因子即某期刊前兩年(S, T)發表的論文在統計當年(U)的被引用總次數X(前兩年總被引次數)除以該期刊在前兩年(S, T)內發表的論文總數Y(前兩年總發文量)。這是一個國際上通行的期刊評價指標。公式為:IFU=(X(S,T)/ Y(S,T))。
例如,某期刊2010年影響因子的計算:
1、本刊2009年的文章在2010年的被引次數:48;本刊2009年的發文量:187。
2、本刊2008年的文章在2010年的被引次數:128;本刊2008年的發文量:154。
3、本刊2008-2009的文章在2010年的被引次數總計:176 =(48+128)。
4、本刊2008-2009年的發文量總計:341 =(187+154)。
5、本刊2010年的影響因子:0.5161 = (176÷341)。
意義
影響因子並非一個最客觀的評價期刊影響力的標准。
一般來說影響因子高,期刊的影響力就越大。對於一些綜合類,或者大項的研究領域來說,因為研究的領域廣所以引用率也比較高。比如,生物,和化學類的期刊,這類期刊一般情況下就比較容易有較高的影響力。
影響因子雖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徵其學術質量的優劣,但影響因子與學術質量間並非呈線性正比關系,比如不能說影響因子為5.0的期刊一定優於影響因子為2.0的期刊,影響因子不具有這種對學術質量進行精確定量評價的功能。
⑸ 影響因子怎麼計算/怎麼計算影響因子
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是表徵期刊影響大小的一項定量指標.也就是某刊平均每篇論文的被引用數,它實際上是某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的次數,與該刊前兩年所發表的全部源論文數之比.
nk-1+nk-2
計算公式:IF(k) = Nk-1+Nk-2
說明:
k 為某年,Nk-1+Nk-2 為該刊在前一兩年發表的論文數量,nk-1 和nk-2 該刊在 k 年的被引用數量.也就是說,某刊在2005年的影響因子是其2004和2003兩年刊載的論文在2005年的被引總數除以該刊在2004和2003這兩年的載文總數(可引論文).
⑹ 影響因子是怎麼計算的 公式是什麼
A刊某年的影響因子等於前兩年該刊總被引次數除以該刊這前兩年的總出版論文數。
⑺ 中文核心期刊影響因子是怎麼計算的
其實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的計算並不涉及當年的文章數,
其計算方法為前兩年文章在當年(前兩年)的引用次數除以前兩年的文章數;
涉及到當年文章數的是即年指標(Immediacy Index),計算方法為當年文章在當年被引用的次數除以當年的文章數。
⑻ 如何計算一個期刊2019年的影響因子
期刊影響因子通常說的是期刊兩年影響因子,計算公式為:
2019年影響因子=(2017年發表的可被引文獻量在2019年的被引頻次+2018年發表的可被引文獻量在2019年的被引頻次)/(2017年發表的可被引文獻量+2018年發表的可被引文獻量)
⑼ 如何計算SCI影響因子
醫刊匯認為發表論文首先要了解要發表期刊的詳細資料,哪主辦的,哪主管的,期刊額影響因子以及復合影響因子等。尤其是核心期刊,因為核心期刊發表的周期長,費用高,所以要更慎重。下面就和創新醫學網一起了解一下SCI期刊的影響因子是怎麼計算的。
期刊的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是表徵期刊影響大小的一項定量指標。也就是某刊平均每篇論文的被引比用數,它實際上是某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的次數,與該刊前兩年所發表的全部源論文數之。
計算公式:IF(k)
=
(nk-1+nk-2)/Nk-1+Nk-2
說明:
k
為某年,
Nk-1+Nk-2
為該刊在前一兩年發表的論文數量,
nk-1
和nk-2
該刊在
k
年的被引用數量。
以計算2011年if
為例:
if
2011=
(該雜志2010被引次數
+
該雜志2009被引次數)/(該雜志2010文章數量
+
該雜志2009文章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