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坡度計算公式是什麼
i=h/lx100%。
公式描述:公式中h為高度差,l為水平距離,i為坡度。表示坡度最為常用的方法,即兩點的高程差與其水平距離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如下:坡度=(高程差/水平距離)x100%。
坡度表示方法——百分比法
表示坡度最為常用的方法,即兩點的高程差與其路程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如下:坡度 = (高程差/路程)x100%
使用百分比表示時,即:i=h/l×100%。
例如:坡度3% 是指路程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3米 ;1%是指路程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 。依次類推。
Ⅱ 求挖土方放坡計算公式
土壁邊坡坡度以基高h與底寬b之比表示。(數學上的斜率)
邊坡坡度=1: m=h/b,m為放坡系數,
m=b/h 土壁邊坡坡度的底寬b與基高h之比。
舉例:
1米5為起點,0.33的系數。
例如基高是4米。
補充一下,在建築中,地基地坑放坡起點一般以基坑底為放坡起點。屋面保溫層一般以屋面邊溝邊為放坡起點。
管線土方工程定額,對計算挖溝槽土方放坡系數規定如下:
(1)挖土深度在lm以內,不考慮放坡;
(2)挖土深度在1.01m~2.00m,按1:0.5放坡;
(3)挖土深度在2.01m~4.00m,按1:0.7放坡;
(4)挖土深度在4.01m~5.00m,按1:1放坡;
(5)挖土深度大於5m,按土體穩定理論計算後的邊坡進行放坡
基礎施工所需工作面根據基礎施工的材料和做法不同而不同。
1、採用磚基礎, 每邊各增加工作面寬度200(mm);
2、採用漿砌毛石、條石基礎,每邊各增加工作面寬度300(mm);
3、採用混凝土基礎墊層需支模板,每邊各增加工作面寬度300(mm);
4、採用混凝土基礎需支模板,每邊各增加工作面寬度300(mm) ;
5、基礎垂直面需做防水層,每邊各增加工作面寬度800(mm)。
施工方案的編制在滿足設計要求、工程質量、施工安全和工期要求等條件下,通過技術經濟比較,進行施工方案的優化選擇。編制施工方案時,一般應考慮:
①開挖方式和施工方法能滿足開挖進度要求,與施工導流和混凝土澆築等前後工序相銜接,並滿足防洪和渡汛要求。
②根據水文、季節和施工條件,合理安排施工順序,快速施工,均衡生產。
③根據開挖工程規模、土石特性、工作條件、施工方法,選擇適用的施工機械設備,挖、裝、運、卸各項設備要合理配套。
④因地制宜,安排好交通運輸路線和施工總平面布置,以及風、水、電等系統。
⑤搞好土石方平衡調配,注意安排挖采結合、棄填結合,避免重復倒運。棄渣、棄土場地盡量少佔農田,並盡可能造地還田。棄渣要避免侵佔河道,避免阻礙行洪或抬高電站尾水位影響發電效益。
⑥做好施工排水措施,將妨礙施工作業和工程質量的雨水、地表水、地下水和施工廢水排至場地以外,為工程創造良好的施工條件。
Ⅲ 坡度計算公式
如果知道垂直高度和斜坡長度,坡度角sinΘ=h/斜坡。
Ⅳ 坡度如何計算
坡度怎麼計算
表示方法
坡度的表示方法有百分比法、度數法、密位法和分數法四種,其中以百分比法和度數法較為常用。
(1) 百分比法
表示坡度最為常用的方法,即兩點的高程差與其水平距離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如下:坡度 = (高程差/水平距離)x100%
使用百分比表示時,
即:i=h/l×100%
例如:坡度3% 是指水平距離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3米 ;1%是指水平距離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 。以次類推!
(2) 度數法
用度數來表示坡度,利用反三角函數計算而得,其公式如下:
tanα(坡度)= 高程差/水平距離
所以α(坡度)= tan-1 (高程差/水平距離)
不同角度的正切及正弦坡度
角度 正切 正弦
0° 0% 0%
5° 9% 9%
10° 18% 17%
30° 58% 50%
45° 100% 71%
60° 173% 87%
Ⅳ 挖土坡度系數0.33 怎麼算出來的
例如放坡系數為1:0.33,就是垂直高度1米,水平0.33米。
土壁邊坡坡度以基高h與底寬b之比表示。
邊坡坡度=h:b=1:m,m為放坡系數,m= b/h 即橫直角邊與豎直角邊的比值為放坡系數。
注意事項:
1、溝槽、基坑中土壤類別不同時,分別按其土壤類別、放坡比例以不同土壤厚度分別計算;
2、計算放坡工程量時交接處的重復工程量不扣除,符合放坡深度規定時才能放坡,放坡高度應自墊層上表面至設計室外地坪標高計算。
(5)挖坡度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基礎施工所需工作面:
基礎施工所需工作面根據基礎施工的材料和做法不同而不同。
1、採用磚基礎, 每邊各增加工作面寬度200(mm);
2、採用漿砌毛石、條石基礎,每邊各增加工作面寬度150(mm);
3、採用混凝土基礎墊層需支模板,每邊各增加工作面寬度300(mm);
4、採用混凝土基礎需支模板,每邊各增加工作面寬度300(mm) ;
5、基礎垂直面需做防水層,每邊各增加工作面寬度1000(mm) 。
Ⅵ 坡度怎麼算
坡度,即兩點的高程差與其水平距離的百分比,計算公式:
坡度 = (高程差/水平距離)x100%
使用百分比表示時,i=h/l×100%
副標題回答:
1.49%=(150-x)/50*100%
x=75.5
即50米處降75.5m。
(6)挖坡度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坡度的表示方法有百分比法、度數法、密位法和分數法四種,其中以百分比法和度數法較為常用。
用度數來表示坡度,利用反三角函數計算而得,其公式如下:
tanα(坡度)= 高程差/路程
所以α(坡度)=arc tan (高程差/路程)
其實坡度簡單的講就是一個直角鄰角(地面的角)的tan值。
依據國際地理學聯合會地貌調查與地貌制圖委員會關於地貌詳圖應用的坡地分類來劃分坡度等級,規定:0°~0.5°為平原,>0.5°~2°為微斜坡,>2°~5°為緩斜坡,>5°~15°為斜坡,>15°~35°為陡坡,>35°~55°為峭坡,>55°~90°為垂直壁。
中國大陸規定>25°不能耕種。
西北黃土高原地區15°和25°分別為坡面流水面狀侵蝕的下限和上限臨界坡角。
Ⅶ 坡度計算公式
用百分比法。
表示坡度最為常用的方法,即兩點的高程差與其水平距離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如下:坡度 = (高程差/水平距離)x100%使用百分比表示時,即:i=h/l×100%
例如:坡度3% 是指水平距離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3米 ;1%是指水平距離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 。依次類推。
度數法:用度數來表示坡度,利用反三角函數計算而得,其公式如下:tanα(坡度)= 高程差/水平距離
所以α(坡度)=arc tan (高程差/水平距離)
(7)挖坡度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汽車爬坡能力的計量方法就是坡度。這個坡度並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坡路的角度,而是坡路的高度和水平距離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比來表示,也有用小數來表示的。即
坡度=(坡路的高度/水平距離)*100%
比如某段道路坡度為30%,事實上就是在水平距離前進100米的情況下,垂直高度又上升30米,但是這段路的角度是16°42" ,而不是30°。而100%的坡度,坡路的角度是45°。
一般城市道路坡度不超過5%,超過10%就算比較大坡了;設計時速為120的高速,其坡度一般不能超過5%。雲南的「魔鬼公路」,其坡度超過了8%,所以事故頻發。我們看起來非常陡的地下停車場,它的設計坡度其實只是在15%左右,換算成角度約為8.6°。
Ⅷ 坡度比計算公式是什麼
1、百分比法
其計算公式如下:坡度=(高程差/路程)x100%,即兩點的高程差與其路程的百分比。
例如:坡度3%是指路程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3米;1%是指路程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
2、度數法
用度數來表示坡度,利用反三角函數計算而得,其公式如下:tanα(坡度)= 高程差/路程。
(8)挖坡度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坡度的表示方法有百分比法、度數法、密位法和分數法四種,其中以百分比法和度數法較為常用。常用於標記丘陵、屋頂和道路的斜坡的陡峭程度。
坡度標示法的原則都能應用於地形測量學上,雖然使用以上任何一種的標示法都能帶出同樣的訊息,但為了避免搞亂不精通三角學的讀者,正切百分比還是最常被應用於公共場所。
在英國及香港,正切坡度則常見以比率來取代百分比標示,如「1:12」取代「8.3%」。
在鐵路運輸系統中,普通列車不可能爬上很陡的斜坡,會用比百分比更小的千分比(符號為‰)來表示坡度。由於分母是1000,更能直觀的表示出每前進1千米爬高了多少米。
Ⅸ 放坡開挖如何計算
邊坡的坡度應根據土質,開挖深度、方法,施工工期,地下水位,坡頂荷載,氣候條件等因素確定,一般可做成直線型,折線型或是階梯型,其放的坡度主要要看土類別及坡頂荷載確定,例如軟土在坡頂無荷載情況下是1:1.00(高比寬)
Ⅹ 土方開挖坡度值如何計算
基礎挖土方:按挖土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以體積計算,挖土深度超過放坡起點1.5m時,另計算放坡土方增量,局部加深部分並入土方工程量中。
要點一:按挖土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以體積計算;
要點二:挖土深度超過放坡起點1.5m時,另計算放坡土方增量;
要點三:局部加深部分並入土方工程量中。
對計算挖溝槽土方放坡系數規定如下:
(1)挖土深度在lm以內,不考慮放坡;
(2)挖土深度在1.01m~2.00m,按1:0.5放坡;
(3)挖土深度在2.01m~4.00m,按1:0.7放坡;
(4)挖土深度在4.01m~5.00m,按1:1放坡;
(5)挖土深度大於5m,按土體穩定理論計算後的邊坡進行放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