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開衫毛衣尺寸的經典計算方法

開衫毛衣尺寸的經典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5-04-16 15:59:02

① 七歲兒童開衫毛衣的織法

以下是針對原文內容的修改潤色,並對語句中的錯誤進行了糾正,同時保持了原有的指導意義:
1. 選用線材:棉柔脊桐。
2. 針具:12號(包括圈針和直針各4根)。
3. 衣物尺寸:衣長39厘米,腋下圍31厘米,下擺圍42厘米,連肩袖長37厘米,袖腋下圍12厘米,袖口11厘米。
4. 適合年齡:6至7歲兒童。
5. 編織說明:
- 使用12號圈針,長尾起針105針,編織搓板針四行(在三行時開第一個扣眼,之後每隔七行、八行、九行分別開兩個扣眼,共五個扣眼)。
- 搓板針四行後,兩側各留五針作為門襟,其餘編織兩行平針並均勻加針14針,總計119針一片,開始排花。
- 119針排花:五針門襟+十針花型+十八針花型+十八針花型+十八針花型+十八針花型+十八針花型+九針平針+五針門襟=119針一片。
- 育克部分花型六片葉子的高度完成約50行,11.5厘米。
- 育克部分加針:每片葉子加針四針,一組六個葉子,共加針24針。
- 育克總共排花六組,即24針×6組=144針。
- 育克完成總針數=排花針數119針+育克加針144針=263針,進行分身袖編織。
- 263針分身袖:前片44針+袖49針+後片77針+袖49針+前片44針=263針一片。
- 織落差:後片77針織落差14行,約3.5厘米。注意:葉子花繼續加針,花結束與開始時隔幾行平針。
- 然後前片與後片相連,腋下各繞加8針。
- 本身一織部分:葉子花繼續加針,後片加落差共織了四片葉子。前片葉子繼續加針(為了與後片落差平齊,花樣與花樣不隔行),織完三片葉子時,與後片第四片完成差不多,前片的第四片葉子加針,改成了僅加四針。
- 本身側加針:兩側腋下共加四次(每次2針),每18行加一次。
- 本身,腋下至擺共織93行,約23厘米。一片擺邊針數為359針。
- 然後不加不減359針織二行搓板針,一行兩次並一針繞加的狗牙,再一行搓板針,反面平收,完成正面看四行搓板針。
- 擺邊359針由來:育克以下,前後片各加針葉子四片=4片×4針=16針(一組)。16針×前後片四組=64針(前後片葉子加針)。腋下繞加:8針×2=16針。本身側加針:四次×2針=8針×兩側=16針。育克263針+腋下繞加16針+葉子加針64針+本身側加16針=359針擺邊。
- 使用12號直針四根圈織,挑袖72針(留針49針+挑出23針=72針)。
- 袖子繼續織三片不加不減的葉子花。
- 袖減針:共減針三次(每次2針),織99行高度,剩66針。
- 66針均勻減掉八針=58針織袖口,袖口依然按照本身擺邊織法。

② 怎樣知道毛衣應該起多少針

1. 毛線編織時,針數與尺寸的關系通常是按照線的粗細來確定的,大致分為三種粗細程度:高粗線、中粗線和細線。
2. 使用不同粗細的線編織時,可能會有一定的誤差,一般為1-2針。因此,在編織花樣時應適當調整針數以適應花型的密度。
3. 碼物跡試驗法是一種計算毛衣尺寸的有效方法。先用選好的針和線起20針,編織3.3厘米(1寸)後,測量具體尺寸,以此為標准計算整件毛衣的尺寸。
4. 套衫的尺寸根據人的身高分為高、中、矮三個類型:
- 高個子(1.75米以上)男性套衫,身寬約為97厘米(2.9尺),身長約為77厘米(2.3尺);
- 高個子(1.70米以上)女性套衫,身寬約為90厘米(2.7尺),身長約為70厘米(2.1尺);
- 中等身高(1.65-1.75米)男性套衫,身寬約為90厘米(2.7尺),身長約為70厘米(2.1尺);
- 中等身高(1.60-1.70米)女性套衫,身寬約為80厘米(2.4尺),身長約為63厘米(1.9尺);
- 矮個子(1.65米以下)男性套衫,身寬約為83厘米(2.5尺),身長約為65厘米(1.95尺);
- 矮個子(1.60米以下)女性套衫,身寬約為73厘米(2.2尺),身長約為60厘米(1.8尺)。
5. 開衫的尺寸比套衫寬約7厘米(2寸),身長約增加3.3厘米(1寸)。風雪衣和外套的寬度比套衫寬約13.3厘米(4寸),身長則根據個人喜好可編織成短、中、長等不同樣式。

③ 請問身高一米七左右的男性織件毛衣要多少針才行啊

上衣前片:
- 底邊起針 = (1/2 胸圍 + 1厘米) × 橫密 + 縫耗(針)
- 身長行數,與後片相同
- 正身長行數,與後片相同
- 肩寬針數,與後片相同
- 掛肩總行數,與後片相同
- 掛肩收針針數,與後片相同
- 掛肩收針方法:可比照後片,但前片比後片多出1厘米,收針要比後片多收次。可在平收時,收掉這1厘米的針數。
袖片:
- 編織袖片時,它的直密和橫密與原密度略有差別:
- 袖橫密 = 原密度 × 125%
- 袖直密 = 原密度 × 95%
- 袖口起針 = 袖寬 × 2 × 袖橫密 + 縫耗(針)
- 袖長行數 = (袖長 - 袖口羅紋長) × 袖直密 + 縫耗(針)
- 袖根針數 = 袖根寬 × 2 × 袖橫密 + 縫耗(針)
- 袖身每邊應加針數 = (袖根針數 - 袖口針數) ÷ 2
- 袖身行數 = 袖長行數 - 袖山行數
- 袖山行數 = 袖長高 × 袖直密 + 縫耗(針)
- 袖山單側收針針數 = (袖根針數 - 袖山寬針數) ÷ 2
領片:
- 領片針數 = (領深 × 2 + 後領寬 + 2厘米) × 羅紋橫密
- 領片行數 = 領高 × 羅紋直密
其它:
- 在做編織工藝時,有些規律性的尺寸關系及簡便計算方法可以借鑒:
- 一般成人袖寬比掛肩少3厘米~3.5厘米,童裝袖寬比掛肩少1.5厘米~2厘米。
- 一般男衫的袖口寬為21厘米~24厘米,女衫的袖口寬為17厘米~21厘米。
- 編織袖片時,若加針,宜先快後慢,若減針,則先慢後快。
- 成人的袖山高尺寸一般為12厘米~14厘米。
- 袖山收針行數接近於前、後片掛肩的收針行數。
- 為編織操作簡便,一般後領口可不予考慮。
- 後領口寬一般為肩寬的1/3。
編織基礎-上衣的編織順序及尺寸計算:
- 毛衣起針:新手織毛衣最愛問的就是:我得起多少針呀?
- 我的經驗是:用你選擇好的針和線,按你選擇定的花紋來編織;織成一個10平方厘米的小樣片,再對照衣服的大小,你就知道你的衣服要起多少針了。
編織基礎:毛衣起針:
- 根據線的粗細不同,我分別列出3.3平方厘米(一寸見方)的針數和行數。以供大家參考:
- 粗線:寬以7-8針,長以8-10行
- 中粗線:寬以9針,長以10-11行
- 細線:寬以11針,長以12-14行
- 注意:根據花型的密度不同,一般會有1-2針的誤差,操作時適當加針、減針。
下面介紹一種最直觀准確的計算方法:用你選擇好的針和線先起20針,按你選擇好的花樣編織3.3厘米後,再量具體的尺寸,然後以此為標准去推算整件毛衣的尺寸。
具體的方法是將人的身高分為高、中、矮三個類型:
- 高(1.75米以上)男套衫,身寬為97厘米(2.9尺),身長為77厘米(2.3尺);
- 高(1.70米以上)女套衫,身寬為90厘米(2.7尺),身長為70厘米(2.1尺);
- 中(1.65-1.75米)男套衫,身為90厘米(2.7尺),身長為70厘米(2.1尺);
- 中(1.60-1.70米)女套衫,身為80厘米(2.4尺),身長為63厘米(1.9尺);
- 矮(1.65米以下)男套衫,身寬為83厘米(2.5尺),身長為65厘米(1.95尺);
- 矮(1.60米以下)女套衫,身寬為73厘米(2.2尺),身長為60厘米(1.8尺)。
開衫的身寬是套衫的身寬加7厘米左右(2寸),身長要加3.3厘米左右(1寸),外套的身寬是套衫的身寬加13.3厘米左右(4寸),衣長則根據個人愛好或款式,可長可短。根據年齡不同,老年人可適當加放寬度。
毛衣腰部收針的竅門:
- 量三圍的尺寸:胸圍,腰圍,臀圍。
- 起針織一小塊,比如30*30,計算所需的行數,針數。
- 算出三圍的針數,下擺到腰部的行數,腰部到胸圍的行數。
- 確定每幾行收針,共收幾針,比如,腰部是80針,下擺100針,胸圍98針,下擺到腰部是40行,腰部到胸圍是56行,腰部需收10針,每4行收1針,收10次,腰部到胸圍加9針,6行加1針,加9次。
- 一般說,下擺到腰部收針比較快,腰部到胸圍加針稍微慢一點。
- 可以用自己比較合身的衣物量尺寸。
轉來的,希望能幫上你。

閱讀全文

與開衫毛衣尺寸的經典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原中歸納的方法有什麼局限性 瀏覽:495
燈具遙控安裝方法 瀏覽:971
在家地震預警有哪些方法論 瀏覽:386
氣缸圓柱度的檢測方法 瀏覽:201
東風制動燈故障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293
簡諧運動研究方法 瀏覽:111
幼兒異物吸入的搶救方法有哪些 瀏覽:197
開衫毛衣尺寸的經典計算方法 瀏覽:347
廣電有線連接方法 瀏覽:814
局解血管的檢查常用方法 瀏覽:976
瑜伽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821
寫出五種植物的傳播方法 瀏覽:83
治療脾氣差的最佳方法 瀏覽:804
花卉滿天星的種植方法 瀏覽:953
風控未通檢測方法 瀏覽:755
根管治療術的步驟和方法 瀏覽:168
去腳臭的簡單的方法 瀏覽:925
二年級語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瀏覽:58
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課題 瀏覽:855
瑜伽胳膊鍛煉方法 瀏覽: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