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經濟技術指標分類
經濟技術指標的分類主要涵蓋以下幾個領域:
1. 價值指標與實物指標:
- 價值指標涉及成本,以貨幣單位計量。
- 實物指標包括產量,以物理單位衡量。
2. 綜合指標與單項指標:
- 綜合指標例如總成本,包含多種費用要素。
- 單項指標如單位燃料成本,反映具體的成本效率。
3. 宏觀與微觀指標:
- 宏觀指標如國內生產總值(GDP),評估整體經濟狀況。
- 微觀指標例如企業利潤,關注單個企業經濟表現。
4. 絕對與相對指標:
- 絕對指標如總收入,提供總量信息。
- 相對指標如利潤率,揭示效率水平。
5. 總量與人均指標:
- 總量指標如總產出,反映整體產出水平。
- 人均指標如人均收入,顯示分配和產出效率。
6. 數量與質量指標:
- 數量指標如節約資源量,關注產出數量。
- 質量指標如產品合格率,強調產出質量。
在建築行業中,關鍵技術經濟指標包括:
7. 房屋完好率:保持在50%至60%,確保建築安全與功能。
8. 房屋完好增長率:每年增長2%至5%,下降率不超過2%,維護建築持續完好。
9. 維修工程量與效率:每人每年維修100至150平方米,維修人員生產率至少5000元/人/年。
10. 工程質量:實現100%合格率,優良品率目標在30%至50%。
11. 維修成本降低率:每年降低5%至8%,控製成本。
12. 安全指標:避免重大傷亡事故,降低負傷事故頻率。
13. 維修及時率和租金收繳率:保持高效率,確保維修及時和租金收繳。
此外,工業和住宅設計領域的《工業企業總平面設計規范》與《住宅設計規范》也規定了一系列技術經濟指標,如廠區用地面積、建築物面積、建築系數、道路綠化等,以促進設計和運營管理的最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