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計算母雞的開產日齡、產蛋量和產蛋率
(1)開產日齡
又叫性成熟期,是指母雞開始產第一個蛋的日齡。個體記錄,以產第一個蛋的平均日齡計算;群體記錄按日產蛋率達50%的日齡計算。此外,也有以產蛋率達5%時的日齡代表開產日齡的。所以在描述雞群的開產日齡時必須加以說明,以免引起誤解。如白殼商品蛋雞的開產日齡為150~160天。
(2)產蛋量
商品雞場一般只計算群體平均產蛋量,具體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入舍母雞產蛋量;另一種是母雞飼養日產蛋量。
產蛋量是蛋雞最重要的生產性能,對肉雞決定種雞的繁殖性能。產蛋量可用不同的數量指標來表示,主要有產蛋數(egg number)、產蛋總重(egg mass)和產蛋率(laying rate)。
(1)產蛋數
對育種最有意義的指標是個體產蛋數,這是對產蛋性能進行選擇的基礎。記錄這一性狀的方法最早是用自閉產蛋箱,現在該方法仍用於肉雞母系的產蛋數記錄。現在蛋雞育種和部分肉雞育種中,採用更方便、准確的單籠測定來記錄個體產蛋數。在表示產蛋數時,必須指明記錄的時間范圍。如40周齡(或280日齡)產蛋數,表示從開產至40周齡總的產蛋數量。
在種雞場及商品雞生產中,只能得到群體的平均產蛋數記錄。有兩個指標用於表示群體產蛋數,即飼養日(HD)產蛋數和入舍雞(HH)產蛋數,計算公式分別為:
飼養日(HD)產蛋數=飼養天數×產蛋總數/飼養日總數
入舍雞(HH)產蛋數=產蛋總數/入舍雞數
在這兩個指標中,飼養日產蛋數不受雞群存活及淘汰狀況的影響,反映實際存欄雞只的平均產蛋能力。而入舍雞產蛋數則綜合體現了雞群的產蛋能力及存活率高低,更加客觀和准確地在群體水平上反映出雞群的實際生產水平及生存能力。
產蛋率是群體某階段(周、期、月)內平均每日的產蛋百分率,一般在飼養日基礎上計算,表示該群體的產蛋強度。
(2)產蛋總重
也稱總蛋重,是一隻家禽或某群體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產蛋的總重量。我國主要以重量單位作為商品蛋計價的基礎,所以產蛋總重代表產品生產量,因此這一指標具有重要價值。世界上多數國家,雖然商品蛋是在分級的基礎上按數量銷售,但產蛋總重仍然是計算飼料轉化率的基礎。
對於群體而言,這一指標也分為飼養日產蛋總重和入舍雞產蛋總重兩種表示方法。個體產蛋總重一般表示為個體產蛋數和平均蛋重的乘積,如要求更准確些,可每周或每期測定一次蛋重,乘上本周或本期的產蛋數後累加而得。
有時將產蛋總重轉化為日產蛋總重(daily egg mass)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