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血液在常溫下放置多長時間以後就不可以使用了
正常情況下血液離體後很快就會凝固,一般在離體後10分鍾就開始凝固,血清析出,一般30分鍾-1小時就可以完全凝固了,血液的主要成份是蛋白質,在常溫下會變性壞死的,特別是血液裡面的各種細胞是有活性的。如果是做血液檢查,只需要用血清的話,放置時間長一些也沒有什麼問題。
一般醫院抽血之後存放的儀器,都有添加化學制劑的,只要是在正規醫院抽血,那麼血液標本是可以長期保存的,有的甚至可以保留10年以上,所以你不用擔心血液標本的保存時間。
血液如果是保鮮的話,一般可以六個小時。
輸血規定取出後在4小時內用掉,保存的話除了血小板是可以常溫保存的,其他的血漿、紅細胞等需要冷藏。
(1)血的保存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血液保存液的主要成分
1、枸櫞酸鹽:
是所有抗凝保存液中的基本抗凝物質。最常用的是枸櫞酸三鈉,除抗凝作用外,它還能阻止溶血的發生。
2、枸櫞酸:
避免保存液中的葡萄糖在消毒中焦化。
3、葡萄糖:
是紅細胞代謝所必需的營養成分,可延長紅細胞保存時間,且防止溶血;並減慢細胞中有機磷的消失,防止紅細胞儲存損傷。
4、腺嘌呤:
可促進紅細胞ATP合成,延長紅細胞的保存期(達35天),並增強紅細胞放氧功能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5、磷酸鹽:
提高保存液pH,延長紅細胞的保存期。ACD液pH較低,對保存紅細胞不利,只能保存21天,且放氧能力迅速下降。CPD保存液中加入腺嘌呤與磷酸,從而延長紅細胞的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