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貨膨脹率的計算方法
以物價增長率測定通脹率:
通脹率,即物價增速之測量,等於[(當前物價-預期物價)/預期物價](需明確,價格漲幅以基期物價為准);
而在傳統經濟學框架內,通脹率可用以下公式計算:
(發行貨幣總數-所需貨幣數)/所需貨幣數×通脹率。
此公式反映了貨幣超額與所需貨幣數量之比,可用於衡量通脹、貨幣貶值程度。
通脹率的分類方法如下:
1.按物價增幅分類——分為年升幅1%-3%、3%-6%、6%-9%、10%-50%及高於50%五檔。
2.按估算標准分類——分為專家預測的通脹和意外通脹兩大類。
3.按價格波動幅度分類——分為不同步和同步兩類。
4.按表現形式分類——包括顯性通脹、隱性通脹、抑制性通脹三種。
5.按原因分類——包括供需通脹、效益成本通脹、結構性通脹、混合型通脹、資金短缺型通脹、信用擴張型通脹及國際流通型通脹等。
法律依據:
《我國人民銀行法》第五條我國人民銀行就年度貨幣供應量、利率、匯率和國務院規定的其他重要事項作出的決定,報國務院批准後執行。
我國人民銀行就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有關貨幣政策事項作出決定後,即予執行,並報國務院備案。
第六條我國人民銀行應當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有關貨幣政策情況和金融業運行情況的工作報告。
第七條我國人民銀行在國務院領導下依法獨立執行貨幣政策,履行職責,開展業務,不受地方政府、各級政府部門、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2. 實際利率和通貨膨脹怎樣計算
計算公式:(1+實際利率)*(1+通貨膨脹率)=1+名義利率
從表面的利率減去通貨膨脹率的數字,即公式為:1+名義利率=(1+實際利率)*(1+通貨膨脹率),也可以將公式簡化為名義利率-通脹率(可用CPI增長率來代替)。
一般銀行存款及債券等固定收益產品的利率都是按名義利率支付利息,但如果在通貨膨脹環境下,儲戶或投資者收到的利息回報就會被通脹侵蝕。
當計息周期為一年時,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相等,計息周期短於一年時,實際利率大於名義利率。名義利率不能完全反映資金時間價值,實際利率才真實地反映了資金的時間價值。
(2)通賬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由於中國經濟處於高速增長階段,很容易引發較高的通脹,而名義利率的提升在多數時間都慢於通脹率的增長,因此時常處於實際利率為負的狀態。也就是說,如果考慮通脹因素,儲戶將錢存入銀行最終得到的負回報-虧損,既負利率。
負利率環境將誘使儲蓄從銀行體系流出,刺激投資和消費,很容易引起資產價格的泡沫並有可能進一步推升通脹,央行一般都會通過持續加息的方式來改變經濟體的負利率運行狀態,抑制通脹,資產市場的泡沫也會逐步消退。
所以,股票投資者在實際利率為負的初期還可以繼續加碼,但如果負利率持續時間過長,由宏觀調控引發的風險就會加大,需要隨時考慮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