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拔火罐啊
具體拔火罐操作方法包括:(1)貼棉法:將75%或95%的酒精棉片貼放於罐內,燃著後,立即拔於患處,待局部皮膚充血,鬱血呈紫色即可。
(2)投火法:將罐口浸濕,把點燃的酒精棉球或紙片投入罐內,迅速將罐罩在施術部位。此法適用於從側面橫位拔罐。
(3)閃火法:用鑷子夾住酒精棉球,在火罐內閃一下即退出,然後速將罐罩在施術部位。拔火罐時間為10~15分鍾。取罐時,以一指按壓罐口的皮膚,使空氣進入罐內,順手取下火罐,不可硬拔以防傷皮膚。如果採用走罐,多選擇背部,可先在施術部位塗一層潤滑油,將罐拔好後,向上下或左右推移,至皮膚充血為止。
拔火罐注意事項有3點:(1)拔火罐適宜於肌肉豐滿的部位,如肩、背、腰、臀部等。不適用於肌肉鬆弛,有毛發及骨骼凹凸處。
(2)皮膚病、出血性疾病,皮膚水腫以及孕婦的腰、腹部均不適宜拔罐。
(3)拔火罐時間不要過長。如果出現燙傷,較小的水皰可不加處理,較大水皰可用注射器抽出皰內液體,或用消毒過的針刺破而放出皰內液體,並塗以龍膽紫,覆蓋消毒敷料固定。
『貳』 拔火罐視頻教程
視頻教程
拔火罐的正確流程如下:
步驟一:准備工具:玻璃火罐(數量根據需要),還有酒精棉,1把鑷子,半碗水。
步驟二:給火罐口稍微抹上一圈水,水不能太多,濕潤就好,抹水是為了吸力更好。取一鑷子夾住酒精棉球,再把酒精棉用火柴點著,再把點著的酒精棉球,放入拔火罐里,讓火苗著幾秒鍾,使大火燃至成小火。
特別提示:
1、用棉球蘸取酒精時不可過多,以免酒精滴落燙傷皮膚;
2、應使用罐口周圍圓鈍無銳角的罐,以免劃傷皮膚;
3、拔罐時室溫不宜過低,20℃左右為宜,避開風口,以免患者受涼;
4、拔罐後不能夠立即洗澡,建議休息12小時後再洗澡。
『叄』 拔火罐自己在家能不能拔
拔火罐簡單易行,一般患者在家中就可以操作。
自己在家拔火罐的方法:
拔火罐一般使用玻璃罐即可,甚至家中的罐頭瓶也可以用於拔罐,橡膠罐也可使用但不能走罐。拔罐時,一般用一隻手持罐,另一隻手拿已點著火的探子,將著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幾晃後撤出,再將罐迅速放在要治療的部位。然後用手輕輕拔一拔罐子,看是否拔上。
拔罐時應注意:不要將探子上的酒精抹在罐子口上,也不要將探子上的酒精滴落在病人的皮膚上,否則將會燙傷病人出現不必要的意外情況。
走罐是指在罐子拔上以後,用一隻手或兩只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體在患者的皮膚上移動。可以向一個方向移動也可以來回移動,所以說走罐不是作用於一個穴位,而是作用了數個穴位、一部分或一段經絡。
走罐時應注意:走罐前要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子口塗抹一些潤滑劑,如甘油、石蠟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時拉傷皮膚。走罐除了可以治療後背酸痛、發涼外,也可用於頭暈、感冒的治療。
拔罐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❶保暖:拔罐時均要在脫衣服後才能治療,所以治療時應避免有風直吹防止受涼,保持室內的溫度。
❷避免燙傷:不要將燃燒的酒精落在病人的身上,過熱的罐子勤更換。
❸不宜拔的部位:皮膚破損處、皮膚斑痕處、皮膚有贅生物或骨突出處均不宜拔罐。
❹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在拔罐的斑痕未消退前,不可再做拔罐。
❺在給別人拔罐時,應密切觀察病人的情況,如有暈罐等情況,應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