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統計里怎麼求雞肉產量差額
統計里求雞肉產量差額
總量差額=企業報關進口+收匯-出口-付匯,總量差額率=總量差額/(報關進口+收匯+出口+付匯)。貿易信貸余額比例=登記的貿易信貸金額/(報關進出口+收付匯金額)。資金貨物比例=(收匯+付匯)/(報關進口+報關出口)。總量差額偏高,說明企業進口+收匯大於出口和付匯,企業需要查看是否進口多進口少付匯,多收匯,少出口等情況。
Ⅱ 資金貨物規模怎麼算
問題一:外匯局如何開展非現場監測?
答:外匯局利用貨物貿易外匯監測系統(以下監測:監測系統)分別從海關和銀行採集企業的報關和收支數據,即貨物流和資金流數據。結合企業的貿易信貸等報告信息,對企業最近12個月的進出口和貿易收支進行時間差或金額差等調整後,計算出企業的總量核查指標。外匯局通過總量差額指標,衡量一定時間內企業的資金流與貨物流的偏離程度和貿易信貸余額變化等情況,將總量核查指標超過一定范圍的企業列入重點監測。
同時,外匯局對企業的貿易信貸、出口收入存放境外、來料加工、離岸轉手買賣、境外承包工程、進出口退匯等業務,以及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企業、輔導期企業等特殊標識類企業實施專項監測,將資金流和貨物流的規模、結構等存在異常或可疑情況的企業列入重點監測范圍。
外匯局對於列入重點監測范圍的企業,持續動態跟蹤分析企業的資金流和貨物流,形成明確的監測結論,分別採取納入現場核查、繼續監測或解除重點監測等操作。
問題二:貿易收支總量核查指標主要有哪些?
答:總量核查指標主要包括總量差額、總量差額率、資金貨物比、貿易信貸報告余額比等,以及資金貨物規模和貿易信貸報告余額。
問題三:總量差額和總量差額率如何計算?
答:總量差額是指企業最近12個月內納入核查的貿易收支累計差額與貨物進出口累計差額之間的偏差,計算公式為:
總量差額=(∑調整後進口額+∑調整後收入額)-(∑調整後出口額+∑調整後支出額)
其中:「∑」的計算范圍是核查月倒推12個月。
總量差額率是指總量差額與該企業同期納入核查的進出口和貿易外匯收支累計規模之間的比率,計算公式為:
總量差額率=總量差額/(∑調整後進口額+∑調整後收入額+∑調整後出口額+∑調整後支出額)
其中:「∑」的計算范圍是核查月倒推12個月。
問題四:資金貨物比和資金貨物規模如何計算?
答:資金貨物比是指企業最近12個月內納入核查的貿易外匯收支累計規模與同期進出口累計規模之間的比率,計算公式為:
資金貨物比=(∑調整後支出額+∑調整後收入額)/(∑調整後出口額+∑調整後進口額)
其中:「∑」的計算范圍是核查月倒推12個月。
資金貨物規模是指企業最近12個月內納入核查的貿易外匯收支累計規模和同期進出口累計規模的總和,計算公式為:
資金貨物規模=(∑調整後支出額+∑調整後收入額)+(∑調整後出口額+∑調整後進口額)
其中:「∑」的計算范圍是核查月倒推12個月。
問題五:貿易信貸報告余額和貿易信貸余額比如何計算?
答:貿易信貸報告余額比是指企業貿易信貸報告的月末余額合計與企業最近12個月內進出口和貿易外匯收支累計規模之間的比率,計算公式為:
貿易信貸報告余額比率=(預付貨款余額+預收貨款余額+延期收款余額+延期付款余額)/(∑調整前的出口額+∑調整前的進口額+∑調整前的收入額+∑調整前的支出額)
其中:「∑」的計算范圍是核查月倒推12個月。
貿易信貸報告余額是指企業貿易信貸報告的月末余額之和,計算公式為:
貿易信貸報告余額=預付貨款余額+預收貨款余額+延期收款余額+延期付款余額。
問題六:企業如何查詢總量核查指標是否正常?
答:企業可自行登錄貨物貿易外匯監測系統的企業端(http://asone.safesvc.gov.cn/asone),查詢自身總量核查的數據和狀態。監測系統根據企業總量核查的狀態顯示不同顏色,黑色為正常狀態,綠色為低於下限,紅色為超過上限。
問題七:企業總量核查指標超標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從目前的情況看,企業總量核查指標超標主要有以下原因:
(1)貨物進出口與對應資金實際收支的時間跨度較大;
(2)進出口報關價格與實際成交價格不一致,企業按實際成交價格收支;
(3)發生貿易信貸或貿易融資但未按規定進行報告;
(4)進料加工「以收抵支」企業,進口料件不付匯或少付匯,但出口仍按報關金額全額收匯;
(5)離岸轉手買賣收支時間差超過90天,但未按規定進行報告;
(6)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企業出口或進口報關數據缺失;
(7)數據質量原因,如國際收支申報錯誤、進出口報關數據未及時入庫;
(8)保稅倉庫企業同一批貨物重復申報兩次;
(9)特殊監管區域企業貨物進出口主體和資金收支主體不一致。
問題八:外匯局會存在哪些情況的企業開展現場核查?
答:當企業存在以下一種情況時,外匯局將對其實施現場核查:
(1)任一總量核查指標與本地區指標閾值偏離程度50%以上;
(2)任一總量核查指標連續四個核查期超過本地區指標閾值;
(3)預收貨款、預付貨款、延期收款或延期付款各項貿易信貸余額比率大於25%;
(4)一年期以上的預收貨款、預付貨款、延期收款或延期付款各項貿易信貸發生額比率大於10%;
(5)來料加工工繳費率大於30%;
(6)離岸轉手買賣收支差額占支出比率大於20%;
(7)單筆退匯金額超過等值50萬美元且退匯筆數大於12次;
(8)外匯局認定的需要現場核查的其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