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利潤的30%怎麼算
利潤=(售價-進價)/進價。進價是100,按利潤30%來算:利潤是100*30%=30,售價是100+30=130。
利潤的30%是本錢乘以三十,然後除以一百。要先算出毛利潤:毛利潤=所有收入-所有費用,然後算出凈利潤:凈利潤=毛利潤-各項稅款,這樣算來凈利潤=所有收入-所有費用-所有稅費,因此銷售額=成本*(1+利潤率)。
營業利潤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獲得的利潤,是企業利潤的主要來源。營業利潤等於主營業務利潤加上其他業務利潤,減去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
利潤的種類是什麼?
經濟學分析:盡管在一些分析中並不完全清楚,但還是要指出,經濟利潤包含了機會成本。一般來說,企業盈利為正,但是術語「經濟盈利」既可為正也可為負。
會計學分析:利潤又分為毛利、凈利潤和非稅前利潤三個部分,這三部分可以用來進行財務分析,從而更好地理解公司的業績,毛利是從銷售額中扣除商品的成本,而毛利率和附加收益,則是扣除非稅前凈利潤的總和。
2. 成本100賣130毛利潤是多少
毛利潤為30元。毛利潤計算公式:銷售金額-成本=毛利潤;130-100=30,由此可知毛利潤為30元。
毛利率的計算是:(不含稅銷售收入-不含稅成本)/不含稅銷售收入。
假定某商品成本單價為12元(不含稅),售價為15元(不含稅),則該商品毛利率=(15-12)/15×100%=20%。
毛利
商業企業商品銷售收入(售價)減去商品原進價後的余額。凈利的對稱,又稱商品進銷差價。因其尚未減去商品流通費和稅金,還不是凈利,故稱毛利。在中國,工業品進銷差價系指同種產品的出廠價與批發價之間的差額 (批發價與零售價之間的差額稱批零差價),農副產品進銷差價是指同種農副產品的產地收購價格與產地批發或零售價格之間的差額。
若毛利不足以補償流通費用和稅金,企業就會發生虧損。毛利占商品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稱毛利率。毛利率一般分為綜合毛利率、分類毛利率和單項商品毛利率。商品銷售毛利率直接反映企業經營的全部、大類、某種商品的差價水平,是核算企業經營成果和價格制訂是否合理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