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麼算比例尺 2種方法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比例尺通常有三種表示方法。(1)數字式,用數字的比例式或分數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地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500千米,可寫成:1∶50
000
000或寫成:五千萬分之一。(2)線段式,在地圖上畫一條線段,並註明地圖上1厘米所代表的實地距離。(3)文字式,在地圖上用文字直接寫出地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多少千米,如圖上1厘米相當於地面距離10千米。三種表示方法可以互換。根據地圖上的比例尺,可以量算圖上兩地之間的實地距離;根據兩地的實地距離和比例尺,可計算兩地的圖上距離;根據兩地的圖上距離和實地距離,可以計算比例尺。根據地圖的用途,所表示地區范圍的大小、圖幅的大小和表示內容的詳略等不同情況,制圖選用的比例尺有大有小。
Ⅱ 如何計算比例尺
如何計算比例尺?
1. 比例尺公式: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2. 單位換算:圖上用厘米,實地用千米,厘米換千米,去五個零;千米換厘米,在千的基礎上再加兩個零。
3. 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圖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
4. 一般情況下,大比例尺地圖內容詳細,幾何精度高,可用於圖上測量。小比例尺地圖內容概括性強,不宜於進行圖上測量。
5. 計算方法:
- 如果將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那麼原比例×n。
- 如果將原比例尺縮小到1/n;那麼原比例×1/n。
- 如果將原比例尺縮小1/n;那麼原比例×(1-1/n)。
6. 比例尺縮放後,原面積之比會變為縮放倍數的平方。
Ⅲ 怎麼算比例尺2種方法
比例尺的計算涉及圖上距離與實地距離之間的比例關系。通常,比例尺有三種表達方式:(1)數字式表達,通過比例數或分數來展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地圖上1厘米相當於實地距離500千米,可以表示為1∶50000000或者簡寫為1/50000000。(2)線段式表達,地圖上畫出一條線段,並標注出1厘米代表多少千米。(3)文字式表達,直接在地圖上用文字說明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0千米。這三種表達方式可以相互轉換。
通過地圖上的比例尺,我們可以測量出圖上兩點間的實際距離;同時,如果我們知道兩地的實際距離和比例尺,也能計算出它們在地圖上的距離;此外,如果我們知道兩地在地圖上的距離和實際距離,還可以推算出比例尺的大小。
根據地圖的不同用途、所要表示的區域范圍、圖幅的大小以及內容詳細程度,制圖時會選擇不同大小的比例尺。
Ⅳ 比例尺分為什麼和什麼
比例尺主要分為放大比例尺和縮小比例尺兩種。放大比例尺是指圖上的距離相對於實際距離的放大倍數,與地圖比例尺的計算方法相似。而縮小比例尺通常以1為分母,例如1:100表示圖上的1單位長度代表實際距離的100單位長度。比例尺是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例,其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比例尺的計算方法包括:
1. 如果將原比例尺放大n倍,則新的比例尺為原比例尺乘以n。
2. 如果將原比例尺縮小到1/n,則新的比例尺為原比例尺乘以1/n。
3. 如果將原比例尺縮小1/n,則新的比例尺為原比例尺乘以(1-1/n)。
當比例尺縮放時,原面積的比例會變為縮放倍數的平方。在地形圖中,比例尺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是測制和使用地圖不可或缺的數學基礎。
2. 反映了地圖的量測精度。
3. 顯示了地圖內容的詳細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