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萵筍種植技術及管理
萵筍,又名青筍、莖用萵苣等,是菊科萵苣屬的一種蔬菜作物。其口感鮮嫩,營養豐富,深受消費者喜愛。在種植和管理過程中,掌握科學的技術方法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關鍵的萵筍種植技術和管理要點:
### 一、品種選擇
1. **品種分類**:根據萵筍的形態特徵,可分為尖葉萵筍和圓葉萵筍兩大類。尖葉萵筍葉片披針形,先端尖,葉簇較小,節間較稀,筍肉淡綠色或翠綠色;圓葉萵筍葉片長倒卵形,葉面皺縮較多,葉簇較大,節間密,筍肉淺綠色或黃綠色。
2. **品種選擇**:在選擇品種時,應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土壤類型以及市場需求來確定。例如,在溫暖濕潤的地區,可以選擇耐濕性強的品種;在乾旱地區,則應選擇抗旱性較好的品種。同時,還要考慮品種的抗病性、產量和品質等因素。
### 二、播種與育苗
1. **播種時間**:萵筍的播種時間因地區而異,一般在春秋兩季進行。春季播種可在3月至4月進行,秋季播種則在8月至9月進行。具體的播種時間應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市場需求來確定。
2. **育苗方法**:育苗是萵筍種植的重要環節之一。在育苗過程中,要控制好溫度、濕度和光照等條件。一般來說,萵筍種子發芽的適宜溫度為15℃-20℃,苗期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2℃-20℃。同時,要保持土壤濕潤和充足的光照。當幼苗長到一定高度時,要及時進行間苗和定植。
### 三、整地與施肥
1. **整地要求**:萵筍對土壤的要求較高,需要選擇肥沃、疏鬆、透氣性好的土壤進行種植。在整地時,要深翻土壤並耙平地面,以利於根系的生長和擴展。同時,要根據地形地勢開好排水溝渠,防止積水對萵筍造成不良影響。
2. **施肥方法**:萵筍生長期較短,需肥量較大。在施肥時,應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基肥一般每畝施腐熟的有機肥3000-4000公斤或人畜肥2000-3000公斤及磷肥50公斤。追肥則應根據萵筍的生長情況和土壤肥力狀況來確定施肥量和施肥時間。一般來說,在萵筍生長期間可追肥2-3次,每次追施尿素10-15公斤或復合肥15-20公斤。
### 四、田間管理
1. **間苗與定苗**:在萵筍幼苗長到一定高度時,要及時進行間苗和定苗。間苗時要剔除弱苗、病苗和雜苗,保持苗木均勻一致。定苗時要控制好株距和行距,以確保萵筍有足夠的生長空間。
2. **中耕除草**:在萵筍生長期間要及時進行中耕除草工作。中耕可以疏鬆土壤、增加土壤透氣性和保水性;除草則可以減少雜草對養分和水分的競爭以及病蟲害的發生。一般來說每隔7-10天進行一次中耕除草工作。
3. **水分管理**:萵筍對水分的需求較大但不耐澇。在灌溉時要控制好水量和灌溉時間避免積水對萵筍造成不良影響。同時在雨後要及時排水防止田間積水。
4. **病蟲害防治**:萵筍在生長過程中容易受到多種病蟲害的侵襲如霜霉病、菌核病、蚜蟲等。為了防治這些病蟲害可以採取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綜合防治。例如通過選用抗病品種、合理密植、科學施肥等措施來增強萵筍的抗病能力;利用燈光誘殺成蟲等物理方法來減少害蟲數量;使用生物農葯或低毒低殘留化學農葯進行化學防治等。
### 五、採收與儲存
1. **採收時間**:萵筍的採收時間應根據市場需求和植株生長情況來確定。一般來說當萵筍的主莖頂端與最高葉片的尖端相平時即可開始採收。過早採收會影響產量和品質過晚採收則會導致纖維增多口感變差。
2. **儲存方法**:採收後的萵筍應盡快銷售或加工處理以保持其新鮮度和營養價值。如果需要儲存則應將萵筍放在陰涼通風處避免陽光直射和高溫環境的影響。同時要注意保持儲存環境的濕度和清潔度以防止病蟲害的發生和傳播。
總之,通過以上五個方面的介紹可以看出萵筍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是一個復雜而細致的過程需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才能取得良好的種植效果。希望這些信息能對您有所幫助。
2. 萵筍的種植技術
一、播種前種子冷藏催芽技巧
萵苣種子最佳的發芽溫度在15~20℃,而現在正處於高溫季節,氣溫超過了30℃,萵苣直接播種育苗是不會發芽的,必須對種子採取低溫冷藏催芽。
具體做法是:播種育苗前兩天,把萵苣種子浸泡在清水中1個小時左右,在浸泡過程中,還要多次進行揉搓,去掉種子外層油質保護層。然後將處理好的種子用細紗布或紗網包起來,放在冰箱冷藏室或者放在老水井泉眼接近處做冷藏催芽處理48小時,種子達到80%露白即可進行播種育苗了。
二、生長過程中防止抽薹技巧
萵苣屬於喜溫作物,不耐寒、不耐熱。在高溫季節容易抽薹,怎麼防止這種狀況就關糸著萵苣的產量和商品性。
具體的防止技巧是:
第一個辦法是對菜地搭建遮陰棚,防止陽光長時間照射,同時也能達到降低溫度效果,有利於萵苣正常生長,延遲萵苣提前抽薹。
第二個辦法就是在萵苣主莖開始膨大後,採用500~800/升的青鮮素噴霧,每周一次,連續2周即可,既達到增加產量又防止抽薹。還有就是在萵苣頂部心葉快與外部葉片持平前一周時間左右,採用1000倍液赤黴素噴霧,也能達到同上效果。
當然,僅靠這兩個技巧是不能夠保證萵苣的產量的。在日常栽培管理中同樣要做好適度密植、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細節,多方面結合才能讓萵苣高產。
3. 請問各位農業專家,萵筍的種植技術
萵筍適應性較強,栽培季節也較長,一般在2月下旬至7月上旬均有播種,但主要是以春秋兩季為主。早春育苗應在保護設施下進行,夏秋在露地育苗要有防蟲、遮蔭、防雨設施,有條件的地方最好採用遮陽網。定植面積與苗床面積以15﹕1為宜,苗床播量7g/㎡。直播一般在4月上旬至7月下旬進行。
1.播種育苗
種子消毒 播種前將干種子在陽光下曬5-8h,然後將種子放入15-24℃的水中浸泡3-5h,再將種子撈出後淋去水分,包在干凈、濕潤的紗布中,在15-20℃溫度下見光催芽。
育苗土配製與消毒 用3年內未種過萵筍的田園土與充分腐熟的有機質(最好用牛馬糞)按3:1比例混合,碾碎過篩。
育苗土消毒一是採用高溫消毒,即將配製好的營養土平鋪於地面8-10cm厚,澆透水後用塑料膜嚴密覆蓋,在日光下暴曬5天以上,使膜下溫度達到 50-60℃,可起到良好的消毒作用。在溫度能夠達到的情況下盡量選用高溫消毒法,以減少農葯污染;二是採用葯劑消毒,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與 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按1:1混合,用葯量8-10g與15-30kg細土拌勻,2/3鋪於苗床,1/3於播種後蓋在種子上。
2.苗期管理 2葉1心時分苗或分次間苗,株距6-8cm。春茬栽培時保護設施下育的苗定植前應煉苗7天,若發現病蟲苗及時拔除並帶出田間集中銷毀。
3.定植與田間管理:
整地施肥 施用腐熟有機肥2000~3000公斤/畝、過磷酸鈣4公斤/畝、尿素30公斤/畝、硫酸鉀50公斤/畝。整地要細,深翻整平後起壟覆膜,壟寬60cm,溝寬40cm、壟高15-20cm。
定植時間與方法 5-6葉時定植,苗齡太長容易過早抽薹。帶土在壟背上雙行定植,株距25-30cm。定植時嚴格選苗,淘汰徒長苗、病蟲苗,高溫季節應在午後定植。
4.定植後管理 定植後要及時灌水,以促進緩苗。蓮座葉形成前適當控制水分,進行蹲苗,促進形成強健的根系和繁茂的葉叢,待葉片肥厚、已長出2個葉環、心葉與蓮座葉平頭時莖部開始肥大,此時結束蹲苗及時澆水並追施速效性氮肥與鉀肥,及時由控轉為促。頭水澆得過早害處很多,一是葉子徒長,養分不能積累,莖部容易「竄」;二是澆水後幼葉發嫩如遇降溫幼葉變黃,影響葉面積擴大;三是澆水後如降溫苗子易感染霜霉病。當然過度控制澆得過晚,葉子生長受到抑制,同化面積縮小,也影響莖部肥大,而且長期乾旱後再加大水肥莖部易裂口。
萵筍追肥一般分三次進行,定植成活後7天內追施第一次,施尿素10~15公斤/畝,第二次在蹲苗後莖部開始膨大時追施尿素15~20公斤/畝,第三次在莖葉旺盛生長期追施氮、磷、鉀三元復合肥15~20公斤/畝,促使莖部肥大,延遲抽薹。追肥應穴施於相鄰植株中間,每次追施都應結合灌水。
注意:開始澆水以後莖部肥大速度加快、需水需肥量增加,地面稍干就澆。水分要均勻,每次的追肥量不要過大,不然久旱以後再澆,莖部容易形成裂口,而且還會出現過早抽薹。
5.採收
當萵筍主莖頂端與最高葉片的葉尖相平時(群眾稱「平口」)為收獲適期,這時莖部已充分肥大,品質脆嫩,如收獲太晚,花莖伸長,纖維增多,肉質變硬甚至中空,品質降低。所以一定要注意適時採收。
6.病蟲害防治
6.1 病害
霜霉病 早期拔除田間萎縮株,帶出田間深埋。發病初期選用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最多使用2次,安全間隔期15天)、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最多使用3次,安全間隔期10天)、72.2%普力克水劑600-800倍液(最多使用3次,安全間隔期8天)噴霧防治,每隔 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注意交替用葯。
灰霉病 發病初期,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最多使用1次,安全間隔期7天)、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最多使用2次,安全間隔期10天)噴霧防治。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注意交替用葯。
菌核病 發病初期,用50%速可靈1000倍液(最多使用1次,安全間隔期7天)、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最多使用2次,安全間隔期10天)噴霧防治,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注意交替用葯。
6.2 蟲害
白粉虱 利用黃板誘殺成蟲。培育和定植無蟲苗。葯劑防治應及早進行,可選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2000倍液(最多使用3次,安全間隔期7 天)、10%天王星2000倍液(最多使用3次,安全間隔期4天)、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最多使用3次,安全間隔期2天)、2.5%功夫乳油3000倍液(最多使用3次,安全間隔期7天)噴霧防治,各種農葯應交替使用,以防害蟲產生抗葯性。
斑潛蠅 及時清掃地膜上的蛹,集中銷毀。葯劑防治可選用1.8%阿維菌素乳油3000倍液(每次最多使用一次,安全間隔期7天)、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2000倍液(最多使用3次,安全間隔期7天)、2.5%功夫乳油2000-3000倍液(最多使用3次,安全間隔期7天)噴霧防治。防治成蟲以上午8-11時施葯最好,防治幼蟲以1-2齡期施葯最佳。注意不同葯劑應交替使用。
4. 萵筍種植時間和方法
萵筍種植時間春萵筍在12到3月大棚育苗,2月中旬至3月下旬露地育苗;夏萵筍:4到5月上中旬露地栽培,5月下旬至7月利用遮陽網覆蓋,直播或高密度栽植;秋萵筍:7到9月利用遮陽網覆蓋播種,育苗移栽;越冬萵筍:10到11月露地育苗。方法是品種選擇,整土,育苗,播種,定植,田間管理。
萵筍又叫做萵苣、青筍、萵菜等,主要食用是肉質嫩莖,可生食、涼拌、炒食、干制或腌漬,且嫩葉也可以食用。萵筍是適應性很強的蔬菜,萵筍不同地區、品種種植時間有所差異,春萵筍在12到3月大棚育苗,2月中旬至3月下旬露地育苗。
夏萵筍:4到5月上中旬露地栽培,5月下旬至7月利用遮陽網覆蓋,直播或高密度栽植;秋萵筍:7到9月利用遮陽網覆蓋播種,育苗移栽;越冬萵筍:10到11月露地育苗。
移栽後及時澆水,移栽成活後兌水澆施氫銨每畝8~10公斤加普鈣10公斤。以後控水控肥,加強中耕,蓮座期至葉片封壟澆水追肥,每畝施尿素10~15公斤,硫酸鉀5公斤,以後見干見濕。莖部開始肥大時,第三次追肥,每畝穴施三元復合肥50公斤,硫酸鉀10公斤,尿素1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