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計算某地太陽照射的角度
首先你要知道太陽和春分點的角距。太陽約365天回到春分點,每天大約在恆星背景上移動1度,所以你先要知道當天跟上次春分相差多少天,得出太陽跟春分點之間的角距(黃經),取值范圍是0-360度。
角距知道之後,就代公式:sin太陽赤緯 = sin角距 * sin黃赤交角 ,角距和黃赤交角已知,算出的「太陽赤緯」就是太陽在天球上的赤緯坐標,也即太陽直射地球的緯度。出現負數表示直射南半球。
知道太陽直射哪個緯度,就用90-(當地緯度-太陽赤緯),就得出正午太陽高度。
② 可見光占太陽輻射總能量的50%是怎樣計算出來的
樓上兩段回答或長篇大論,或言簡意賅,然而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離題萬里,呵呵。
上面的圖片就是太陽光強度的分布圖,即便肉眼也能大致估計,可見光區所佔的面積占總面積的50%左右。今日科學的突飛猛進,科學家當然不再會採取牛頓那樣簡陋的儀器來進行相關的實驗。然而簡單的科學規律卻能在很大程度上被推廣,並且在造福於公眾日常的生活,這也是自然科學的魅力所在。
這里想簡單的提醒兩點,其一是分光的儀器,三棱鏡固然有相應的功能,但是效果實在是差強人意,因此一般來說採用解析度更好的光柵代替。其二是測量的地點,大氣層對於可見光之外的電磁波,有強烈的吸收,倘若在大氣層內測定此圖,紫外區和中遠紅外區的強度會大大衰減,從而導致數據的失真,這也是okimi999網友長篇大論的原因所在。
③ 太陽高度是如何分布的,有什麼變化規律
一、緯度分布
正午太陽高度從太陽直射點所在緯線向南、北兩側遞減。
1、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
2、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由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
3、春秋分日:正午太陽高度由赤道向南、北兩側遞減。
二、季節變化
1、夏至日: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達最大值,南半球達最小值。
2、冬至日: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達最大值,北半球達最小值。
3、春秋分日:赤道達最大值,南、北極點達最小值。
三、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和變化規律
1、太陽直射點的確定方法
(1)緯度的確定
方法一:「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和「晨昏圈與緯線相切點的緯度(出現極晝極夜的最低緯度)」互余。
方法二:通過節氣來判斷。夏至,太陽直射23°26′N;冬至,太陽直射23°26′S;春、秋分,太陽直射赤道。
方法三:根據某地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公式H=90°-兩地緯度差計算。
方法四:「赤道處晨昏線與經線的交角(銳角)」等於「太陽直射點的緯度」。
(2)經度的確定
基本原則:地方時為12時的經線即為太陽直射的經線。
方法一:晨線和赤道的交點(經度)向東90°或昏線和赤道的交點(經度)向西90°,即為太陽直射點的經度。
方法二:根據晨昏線與緯線相切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判斷太陽直射的經線。
2、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幅度(年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差值)的緯度分布規律
(1)赤道地區和南北兩極地區的年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差值均為23°26′。
(2)0°到南北緯23°26′之間的地區(或熱帶地區),年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差值從23°26′增大到46°52′。
(3)南北緯23°26′到南北緯66°34′之間的地區(或南北溫帶),年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差值均為46°52′。
(4)南北緯66°34′至極點之間的地區(或南北寒帶),年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差值從46°52′減小到23°26′。
(3)太陽光幅度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因為地球的公轉致使一年內太陽在地球的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復一次。以北半球北回歸線穿過的地區為例:一年中當太陽光直射北回歸線時,正值我國北方的夏至節氣,正午太陽在頭頂正上方,即太陽高度角為90°,為一年中的最大值;
當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時,正值我國北方的冬至節氣,此時的太陽高度角為43°,為一年之中的最小值。由於地球自轉,產生了太陽的視運動現象(東升西落),即太陽高度的日變化。
由於地球公轉,使太陽直射點南北移動,從而產生了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變化和季節變化現象。
太陽直射點以一年為周期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26'),北回歸線以北正午太陽高度達到最大,整個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達到最小。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南緯23°26'),南北情況與夏至時相反。其餘時間是這兩個狀態的過渡。
太陽直射點是地球表面太陽光入射角度(即太陽高度角 )為90度的地點,是地心與日心連線和地球球面的交點。 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的地方時為正午12時。 活動規律為:春分(3月21日前後) ,太陽直射點在赤道(0°),此後北移。夏至(6月22日前後) ,
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23°26′N)上,此後南移。秋分(9月23日前後) ,太陽直射點在赤道(0°),此後繼續南移。冬至(12月22日前後),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23°26′S)上,在此之後向北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