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尋找製作塤的工藝流程圖,它的用料是什麼
塤的製作
材料:各種無雜質的細泥均可,以粘性較強的黃泥為最好。
工具:半截廢綱鋸條,一頭磨尖,即是挖孔工具。
毛坯製作:用水調和黃泥,比蒸饅頭的面稍硬些,既有可塑性,又不過於軟塌。揉、搓、摔幾分鍾,使質地均勻而無氣孔。像做饅頭、包團子那樣把泥做成空心平底梨狀,然後使上中逐漸收小,直徑控制在0.8至1厘米之間,做成吹口。底部如有稜角,應修成圓孤狀。待稍干後,用鋸條細心修整外形,盡量使其光潔,無稜角。大塤高約10至12厘米,腹圍約8至10厘米,音調較低。小塤高7厘米,腹圍6厘米以下,音調較高。
挖孔:雙手用自然狀態握住塤,兩拇指在後,無名指、中指、食指在前(不用小指),按這八個手指的位置,用鋸條刀在塤上做出記號,便是正面六個、反面兩個音孔的位置。未開孔時吹出的音作為5,那麼第一孔為6;第二孔為7;第三孔為1。依次做。也可安排成:右手無名、中、食、拇四指為1,2,3,8孔,左手無名、中、食、拇四指為4、5、6、7孔。
注意:塤的發音高低,完全由孔的大小決定,與其位置毫無關系。音孔越小,發音越低;音孔越大,發音越高。把音孔全部按住發音最低;音孔全部放開,發音最高。
試吹:音孔全部開好後,試吹各音、音階或曲調。當然是偏低的音調好辦,只要將音孔擴大;偏高的音要調低就困難了。
磨光:趁毛坯還沒有完全乾硬的時候,用鋼筆桿或玻璃棒輕輕打磨塤的外表,使它光滑。注意要遮住音孔。
燒制:未經燒制的塤易乾裂。可去專門的制陶的地方去燒制。
吹奏:如果你能在小玻璃瓶口吹出響聲來,用同樣的方法就會吹塤。兩唇中央要稍向前突出,與發 「嗚」時的口形相似。雙手的小指可以用來托住塤底。多多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