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桿拉線怎麼算
用8號鍍鋅鐵線製作拉線,一般不應超過7股,如需多於7股時可以改用相同機械強度的鋼絞線。
(1)製作方法
有束合、絞合兩種。
①束合是將幾條伸展好的鐵線合在一起,用1.6mm的鍍鋅鐵線一段一段纏扎,纏扎距離:拉線距地面2m以下部分為600mm,2m以上部分為1200mm。
②絞合是將幾條伸展好的鐵線按順時針方向扭絞在一起即成為絞合線。
(2)拉線把的纏繞法
有自纏法和另纏法兩種。
①自纏法是把拉線的折轉部分折轉360°與本線合並,先用一股線纏繞10圈,再另換一股線纏繞將它壓在下面,然後折回將長余部分割棄,依此類推。
拉線把的自纏圈數為:
3股拉線——9、8、7圈。
5股拉線——9、9、8、8、7圈。
7股拉線——9、9、8、8、7、7、6圈。
②另纏法是因製作拉線的材料較硬或因鋼絞線不便於自纏時才用。
拉線用10號或8號鍍鋅鐵線纏繞時,其纏繞長度見表7-7。
表7-7拉線用鐵線纏繞長度表
③拉線底把下部埋在土中容易銹蝕,一般應較上把多2股或用圓鋼製成的拉線棒。拉線棒和拉線配合規定見表7-8。
表7-8拉線棒和拉線配合表
為了防止拉線棒在運行中銹蝕,拉線棒應作防腐處理。
鋼絞線拉線用卡子固定時,卡子應不少於3個,其固定方向為相鄰的卡子方向應相反。
Ⅱ 電桿拉線如何定位,計算長度
拉線桿塔是靠拉線穩定的,拉線桿塔的拉線布置有多種方式,常見的有單桿四方拉線、雙桿「X」拉線及轉角桿順線拉線等。在地勢較為平坦的地區,電桿拉線坑的位置很好確定,拉線長度的計算也比較簡單。而在山區線路,由於地勢起伏存在高差,拉線坑的位置需要根據地形條件順延或縮短,定位時比較困難,拉線長度的計算也不易掌握。
在施工測定中所需儀器為DJ2經緯儀、塔尺、皮尺、直角尺、標桿等。
1 單桿四方拉線
單桿四方拉線坑位的測定及拉線長度的計算分兩種情況:平地拉線坑位的測定及拉線長度的計算;傾斜地面拉線坑的測定及拉線長度的計算。
平地拉線坑位的測定及拉線長度的計算如圖1所示,比較簡單,根據設計圖紙所提供的拉線懸掛點高度H;基礎有效埋深h和拉線對桿身的垂直夾角,則按下式計算拉線坑中心M和拉棒露出地面點N到桿塔中心樁O的距離,分別為d和d0。
計算公式為
d = (H + h)tgα + e
d0 = Htgα + e
式中 H——拉線懸掛點到施工基面的高度,mm;
e——拉線掛點到桿塔中心的距離,mm;
α——拉線與桿塔的垂直夾角,一般為30°或45°。
測定方法:將經緯儀安置在桿塔中心樁上,對中整平,水平調零後,向左或向右旋轉θ角(θ角的大小為設計圖紙規定的拉線方向與線路中心線的水平夾角,一般為30°或45°),並在坑口外側釘好拉線方向樁,以作為安裝基礎時找正之用。然後按拉線坑口中心和拉棒露出地面點到桿坑中心樁的距離(如圖1所示,分別為d、d0),分別制定出拉線坑位中心樁M和拉棒露出地面樁N。然後利用MN連線,用塔尺、直角尺、皮尺、標桿等工具,勾劃出坑口輪廓線。同理再測定出其它三個拉線的坑位,拉線坑開挖時可根據土質的實際情況確定操作裕度。
拉線長度的計算:根據GB
50173-92《35 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規定,拉棒露出地面的長度一般為500~700
mm,而鋼絞線線夾處露出的尾線長度為300~500 mm,所以,拉線的長度為拉線懸掛點到拉線露出地面點的長度並加上常數C,C一般為500
mm,具體情況可根據設計圖紙而定。所以,拉線長度L的計算公式為
L = (H/cosα) + C
或 L = (H2 + d20)1/2 + C
傾斜地面拉線坑的測定及拉線長度的計算:在山坡或有高差的地形上進行拉線坑測定時,為了保持拉線對桿身夾角不變,拉線的拉力達到設計要求,拉線坑需要根據坡度大小進行移位,測量時採用正弦定律測量法。此方法屬於試湊法。由於拉線坑地面與桿塔施工基面有一定的高差,在計算拉線坑中心及拉棒露出地面點到桿塔中心之間的斜距時採用正弦定律
r = 180° - α - (90° ± θ)
則
d = (H + h+e/tgα) sinα/sin(90° - α ± θ)
d0 = (H + e/tgα) sinα/sin(90° - α ± θ)
式中 θ——桿塔樁到拉線坑地面的仰角或俯角,拉線坑高於桿坑時取「-」,拉線坑低於桿坑時取「+」。
根據上述公式,H、h、e均為設計規定值,僅θ與d(d0)是函數關系,所以根據不同桿塔型式和基礎埋深,預先計算出θ值與d(d0)值對照表。 其值每隔1°計算一次,測量時測出θ後即可得出d(d0),並可以根據θ的大小准確計算出拉線長度L。
測量方法:如圖2所示,將經緯儀安置在桿塔樁C點上,對中整平後,按設計圖紙要求,將望遠鏡對准拉線方向,指揮持尺人在拉線方向豎起塔尺。然後根據實際的地形坡度先估計一個仰角或俯角,按對照表用皮尺量出d值。用望遠鏡對准塔尺上與儀高(i)相等的O點,並讀出仰角或俯角的值。如果θ值與估計的角度不相符,則再在拉線方向上移動塔尺,重新測出θ值,量出從O點到望遠鏡中心距離d,直到θ值和d距離與對照表相符為止。一般試湊2~3次即可定出拉線坑的中心點M。用同樣的方法測出拉捧露出地面點N。然後根據MN連線,利用塔尺、直角尺、皮尺、標桿等工具勾劃出坑口輪廓線。需要指出的是,當桿塔中心樁有施工基面時,應將施工基面值加到經緯儀的高度上,相當於儀高增高或降低。
拉線長度的計算也是應用正弦定理
d0/sinα = L/sin(90° ± θ)
則有
L = d0sin(90° ± θ)/sinα
所以拉線長度計算公式為
L = d0sin(90° ± θ)/sinα + C
因為θ角在施工復測中已經測定,所以利用正弦定律來計算拉線長度比較方便且比較准確,這樣就防止了預制拉線過長或過短而造成材料浪費。
2 雙桿帶X型拉線
X拉線的分坑與拉線長度的計算方法與單桿拉線的分坑與拉線長度的計算方法基本相同。
測量時,將經緯儀分別安置在掛線點的電桿中心A、B兩點上,對中整平後,望遠鏡後視桿塔中心樁O,然後按設計圖紙要求,旋轉望遠鏡瞄準拉線方向,按單桿的分坑計算公式和測定方法進行分坑。地面平整時就採用單桿平地拉線的測定方法進行分坑,拉線坑與桿坑有高差時,就採用傾斜地面拉線坑的測定方法,將坑位在拉線方向上進行移位,以確保拉線對桿身夾角不變。需要指出的是,對X型拉線的分坑,為了避免拉線交叉點相碰而發生鞭擊、摩擦等,交叉拉線的其中一個拉線坑到電桿的距離要增加300~500
mm。拉線長度的計算方法也與單桿相同。
3 轉角桿的平行拉線
轉角桿在測定拉線坑之前,必須先定好線路轉角的二等分線樁和橫擔方向樁。特別是當轉角桿為不等邊橫擔時,按規定應先將原轉角中心樁沿二等分線向內角側位移偏心距離a。
a=L - l/2
式中 a——偏心距,mm;
L——橫擔長端導線懸掛點中心線至雙桿中心距離,mm;
l——橫擔短端導線懸掛點中心線至雙桿中心距離,mm。
然後將新中心樁當作主樁進行分坑,定出主桿中心A、B,再將經緯儀分別安置在拉線懸掛點電桿中心A、B點上,對中整平後,後視中心樁,按設計圖紙要求將望遠鏡瞄準拉線方向,按單桿的分坑計算公式和測定方法進行分坑,地勢平坦時就按平地拉線坑的測定方法進行測定。當拉線坑與桿坑有高差時,就按傾斜地面拉線坑的測定方法進行測定,以確保拉線與桿身夾角不變,達到設計要求。其拉線長度的計算方法與單桿相同。
綜上所述,在電力線路施工復測定拉線坑及作拉線長度的計算時,要做到快速、准確,符合設計要求,就必須熟悉圖紙,了解設計意圖;按設計圖紙及設計說明,事先進行有關計算;熟練掌握好單桿拉線坑的分坑及拉線長度的計算方法;其餘形式的拉線坑的分坑及拉線長度的計算方法參照單桿的進行。
Ⅲ 電桿拉線怎麼算
電桿拉線的計算方式
電桿拉線的計算主要涉及拉線的長度和角度的計算。具體計算過程需要考慮電桿的直徑、線路走向、地形地貌等因素。以下是關於電桿拉線計算方法的
一、電桿拉線長度的計算
拉線長度通常基於電桿的高度和傾斜度來確定。在設計中,需要考慮電桿的穩定性,特別是在土壤松軟或風力較大的地區。拉線長度可以通過幾何公式進行計算,如勾股定理等,同時還需要考慮拉線的鬆弛系數。在實際操作中,拉線的長度還需要根據現場情況進行微調。
二、電桿拉線角度的確定
拉線的角度影響電桿的受力情況。一般來說,拉線與地面的角度應設置在合適的范圍內,以保證電桿受力均衡。這個角度需要根據電桿的地理位置、線路走向以及預期的風向風速等因素來綜合考慮。設計時,通常參照行業標准或實踐經驗來確定這一角度。
三、考慮其他因素
在實際操作中,還需要考慮電桿的材質、土壤的性質等因素對拉線設計的影響。例如,不同材質的電線桿可能具有不同的抗壓、抗拉強度,土壤的性質會影響拉線的固定效果。這些因素都需要在電桿拉線的計算過程中予以考慮。
四、計算實例或經驗公式
在實際工程中,可能會依據經驗公式或實際計算案例來設計電桿拉線。這些公式或案例都是基於大量的實踐數據得出的,能夠較為准確地指導實際操作。但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工程都有其特殊性,因此在實際應用中還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總的來說,電桿拉線的計算是一個綜合性的工程問題,需要結合多種因素進行考慮。在實際操作中,還需要根據現場情況進行靈活調整,以確保電桿的穩定性和安全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