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水稻的種植歷史
印度水稻研究始於1911年,當時的重點是徵集和提純地方品種,主要成果是鑒定了若干基本適應於團余當時耕作條件的高稈秈稻品種。鑒於有組織開展水稻基礎和應用研究的重要性,國家農業研究委員會於1946年建立了中央水稻研究所(CRRI),主要是為全印開發高產水稻品種栽培技術。據統計,1934-1960年印度總產的增長(年增長率1.0%)主要是通過擴大種植面積(年增長率1.2%)來實現的,生產率則以每年–0.2%的速度呈現負增長。盡管通過純系選擇鑒定了大批品種,但品種選育顯然沒有對生產率產生重大影響。當農民和研究者們試圖採用日本的高投入的栽培管理方法提高產量時,發現這些品種存在許多局限性,如過量的營養生長、相互遮蔭、對肥料不敏感以及倒伏等問題。 鑒於傳統秈稻品種的局限性,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針對印度和東南亞的情況於1952年資助了一項地區性計劃,即通過亞種間雜交(秈×粳)把粳稻的高產特塌培滾性引入到秈稻品種中去。因為這一計劃並沒有迅速對水稻產量和生產率產生影響,人們認為需要在全國范圍通過更好的協作和了解水稻的應用研究,搞清水稻主產區的主要產量限制因子。於是,1965年制訂了全印水稻改良規劃(AICRIP),以便從國家的高度促進和協調水稻研究。在各邦農業大學、農業部門和中央農業機構的合作下,通過多點試驗快速地培育和發掘出適合於不同農業生態系統的品種和栽培技術。印度水稻研究的主要成就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品種改良 綠色革命之前,品種改良主要通過純系選擇,共育成了445個水稻品種,其中Manoharsali、SR20B、FR13A和Nonasali等部分品種至今仍有零星種植,Bamati 370和NP 130還在印度西北部種植。表1列出了這一時期的一些最突出的品種。現在用於改進產量、穩產性和品質的許多供體材料都是從這些地方品種中通過純系選擇而來的。然而早期的努力難以提高產量的遺傳潛力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第一次真正致力於打破熱帶水稻產量限制的研究是通過亞種間雜交計劃(秈×粳)來實現的,即將粳稻的耐肥性與秈稻的適應性和米質結合起來中塌。雖然不能說這一計劃卓有成效,但Mahauri和ATD 27兩個品種的育成使印度水稻產量有了顯著提高。這一育種計劃使育種家們確信高產的關鍵在於選育抗倒伏的株型。
『貳』 看印度人吃米飯,那個米又長又大,他們是如何種植的
他們的水稻基本上都是單季稻。
中國的水稻不僅在產量上,而且在品種上都遠遠超過印度。每種米的產量都高於印度米,但與印度米不同的是,中國米軟糯香甜,而印芹激喚度米粘度低,所以煮成米飯後,顆粒分明,特別適合炒飯。所以從口感上來說,印度米的口感比中國米好。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