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二等水準視距差計算方法

二等水準視距差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4-05-11 07:09:01

『壹』 什麼是 二等測量

水準測量又名「幾何水準測量」,是用水準儀和水準尺測定地面上兩點間高差的方法。在地面兩點間安置水準儀,觀測豎立在兩點上的水準標尺,按尺上讀數推算兩點間的高差。通常由水準原點或任一已知高程點出發,沿選定的水準路線逐站測定各點的高程。由於不同高程的水準面不平行,沿不同路線測得的兩點間高差將有差異,所以在整理國家水準測量成果時,須按所採用的正常高系統加以必要的改正,以求得正確的高程。我國國家水準測量依精度不同分為一、二、三、四等。一、二等水準測量稱為「精密水準測量」,是國家高程式控制制的全面基礎,可為研究地殼形變等提供數據。三、四等水準測量直接為地形測圖和各種工程建設提供所必需的高程式控制制。 二等水準測量方法與步驟:1)從實驗場地的某一水淮點出發,選定一條閉合水準路線;或從一個水準點出發至另一水淮點,選定一條附合水準路線。路線長度為2000-3000m。 (2) 安置水準儀的測站至前、後視立尺點的距離,應該量距使其相等,其觀測次序如下: 往測奇數站的觀測程序:後前前後; 往測偶數站的觀測程序:前後後前; 返測奇數站的觀測程序:前後後前; 返測偶數站的觀測程序:後前前後; (3)手薄記錄和計算見表「二等水準測量記錄」中按表頭的次序次序(1)-(8)、(9)一(10)為計算結果: 後視距離(9)=100×((1)-(20)) 前視距離(10)=100×((4)-(5)) 視距之差(6)=(9)-(10) 視距累計差(12)=上站(12)十本站(11) 基輔分劃差(13)=(4)+K -(7),(k=30155或60655視標尺而定) (14)=(3)+K -(8) 基本分劃高差(15)=(3)-(4),輔助分劃高差(16)=(8)-(7) 高差之差(17)=(14)-(13)=(15)-(16) 平均高差(18)={(15)+(16)}/2 每站讀數結束記錄(1)-(8),隨即進行各項計算(9)一(10),並按上表進行各項檢查後,滿足如下限差後,才能搬站。 (4) 依次設站,用相同的方法進行觀測,直至線路終點,計算線路的高差閉合差,按二等水準測量的規定,線路高差閉合差的容許值±4。

閱讀全文

與二等水準視距差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谷頭食用方法 瀏覽:963
台下盆最佳安裝方法 瀏覽:243
負x次方的計算方法 瀏覽:919
朋友圈發長視頻的方法不顯示收藏 瀏覽:297
如何調點膠機加熱方法 瀏覽:659
檢測雙酚a有哪些方法 瀏覽:959
最常用的方法 瀏覽:445
煙盒計算方法 瀏覽:36
幼兒園側翻身訓練正確方法 瀏覽:414
鐵皮石斛的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799
三星汽車藍牙連接方法 瀏覽:962
量血壓的正確方法圖解 瀏覽:959
工程成本利率計算方法公式 瀏覽:290
上斜杠鈴卧推方法視頻 瀏覽:333
狗鏈使用方法 瀏覽:936
生物制劑治療魚鱗病的方法 瀏覽:995
吊陰功鍛煉方法 瀏覽:655
山林蘭花的種植方法 瀏覽:412
小腿下垂的鍛煉方法 瀏覽:419
omate智能手錶使用方法 瀏覽: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