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包紮有哪些方法
1.指壓止血法。在傷口上方,即近心端,找到搏動的動脈血管,用手指或手掌把血管壓迫在骨頭上,即可止血。手和前臂出血,可用雙手拇指壓迫上臂內側動脈搏動處;腳和小腿出血,可壓迫大腿根部股動脈搏動處。
2.加壓包紮止血法。用干凈的,最好是無菌的紗布、綳帶或手絹、毛巾等物品填塞傷口,外用綳帶或布條、毛巾等加壓包紮,即可止血。松緊要適度,止住出血即可。
(一)綳帶包紮的方法
1.環形包紮:這種方法是各種綳帶包紮中最基本的方法,常用於手腕部、足踝、頸、額部和身體其他粗細相等的部位。
環形重疊纏繞,第一圈環繞稍作斜狀;第二、三圈作環形,並將第一圈斜出的一角壓於環形圈內,再纏繞數周,每周蓋住前一周。
2.螺旋包紮:包紮時先按環形法纏繞數圈,再作單純的斜旋上升纏繞,每周壓蓋前周的1/2。
常用於臂、指和軀乾等粗細不等的部位。
3.螺旋反折包紮:先用環形法固定始端,再按照螺旋的方法但每周反折一次,反折時以左手拇指按住綳帶上面的正中處,右手將帶向下反折,向後繞並拉緊,反折處不要在傷口上或骨隆起處。
此法用於粗細不等部位,如小腿和前臂等。
4.「8」字形包紮:此法是在關節彎曲的上、下兩方,先將綳帶由下而上纏繞;再由上而下成「8」字形來回纏繞。
多用於肘、膝、腕、踝、肩、髖等關節處。
5.回反包紮:這種方法是做一系列的反折,第一周常在中央,以後各周分向左右,直到傷口全部包蓋後,再作環形包紮固定。
常用於頭部和斷肢包紮。
(二)三角巾包紮
1.頭頂帽式包紮:將三角巾的底邊折疊約2指寬,放於前額齊眉處,頂角向後蓋頭上,三角巾的兩底角經兩耳上方拉向後頭部交叉並壓住頂角再繞回前額相遇時打結,頂角拉緊掖入後頭部的交叉處內,或翻到上面用別針別上。
2.頭部風帽式包紮:先在三角巾頂角和底邊中央各打一結,形似風帽。把頂角結放於前額,底邊結放於腦後下方,包住頭部,兩底角往面部拉緊,並分別向外反折成三、四橫指寬後左右交叉,包繞下頜,然後再拉到腦後的結上打結固定。
3.面具式包紮:先在三角巾頂角打一結,結頭下垂,提起左右兩角,形成面具樣。再將三角巾頂角結兜起下頜,罩於頭面,底邊拉向腦後,左右底角提起並拉緊交叉壓住底邊,再繞至前額打結。包好後,根據情況可在眼及口、鼻處剪小洞。
4.單眼包紮:將三角巾折疊成約四橫指的帶形,以2/3向下斜放於傷側眼部,此端從傷側耳下繞腦後經健側耳上至前額,壓另一端繞行,然後另一端於健側眉上向外反折後於耳上拉向腦後,兩端相遇時打結。
5.雙眼包紮:將三角巾折疊成約四橫指寬的帶形。以中點放於枕部下方,兩端從耳下繞至面部,在兩眼處交叉並遮住雙眼,兩端再經兩耳上方拉向腦後打結。
6.單肩包紮:將三角巾折疊成燕尾式,燕尾夾角約90度(大片壓小片,大片放背後,小片在胸前)放在肩上,燕尾夾角對准頸部,燕尾底邊兩角包繞上臂上部並打結,再拉緊兩燕尾角,分別經胸、背部,拉到對側腋下打結。
7.雙肩包紮:
使兩燕尾角等大,燕尾夾角約120度,夾角朝上對准頸後正中,燕尾披在雙肩上,兩燕尾角過肩由前往後包肩到腋下與燕尾底邊相遇打結。
8.胸(背)部包紮:把燕尾巾放在胸前,夾角約100度對准胸骨上凹,兩燕尾角過肩於背後,再將燕尾底邊角系帶,圍胸在背後相遇時打結。然後將一燕尾角系帶並拉緊繞橫帶後上提,與另一燕尾角打結。
背部包紮時,把燕尾巾調換到背部即可。
9.側胸包紮:將三角巾蓋在傷側,頂角繞過傷側肩到背部,底邊圍胸到背後,兩底邊角相遇打結,再與頂角相遇打結。
背部包紮法與此法相同。
10.腹部包紮:把三角巾疊成燕尾式,夾角約60度朝下對准外側褲線,大片在前壓向後面的小片,並蓋於腹部,底邊圍腰相遇時打結,兩燕尾角包繞大腿根打結。
發現腹部有內臟脫出時,不要馬上送回腹腔,以免引起腹腔感染,可將脫出的內臟先用急救包或大塊敷料覆蓋,然後用飯碗、茶缸等扣住,再用三角巾包紮。把三角巾頂角向下橫放在腹部,底邊齊腰,兩底角圍繞到腰後作結。頂角由兩腿間拉向後面和另兩端作結。
11.單側臀部包紮:將燕尾巾的夾角約60度朝上,蓋傷側臀部的後片要大於並壓著向前的小片,兩角分別過腹腰部到對側打結,兩底邊角包繞傷側大腿根打結。
12.四肢包紮:①上肢包紮:把三角巾一底角打結後套在傷手上,另一底角過傷肩背後拉到對側肩的後上方,頂角朝上,由外向里依次包繞傷肢,然後再將前臂屈至胸前,兩底角相遇打結。
②小腿、腳包紮:將足趾朝向底邊,把足放在近一底角側,提起頂角與另一底角包繞小腿打結,再將足下底角折到足背。繞腳腕打結固定。
③膝、肘部帶式包紮:根據傷情將三角巾折疊成適當寬度的帶狀,將帶的中段斜放於傷部,兩端分別壓住上下兩邊,包繞肢體一周打結。
④手、足部包紮:手(足)指朝向三角巾的頂角,將手(足)掌平放於三角巾的中央,底邊橫放於腕部或踝部,將頂角折回,蓋於手(足)背,兩底角分別圍繞到手(足)背側交叉,再在腕部或踝部圍繞一周後,在手(足)背側作結,頂角折回用別針固定。
13.懸臂帶:①大懸臂帶:將三角巾一底角放於健側胸部過肩於背後,底邊和身體平行,頂角對著受傷的肘部,傷臂彎屈成直角放在三角巾中部,另一底角包繞傷臂反折越過傷側肩部,兩底角在頸後作結,頂角向肘前反折,用別針固定,將前臂懸吊於胸前。
主要用於前臂傷或前臂骨折及肘關節傷。肱骨骨折禁止使用此方法。
②小懸臂帶:將三角巾折疊成適當寬頻狀,中央放在傷側前臂的下三分之一(手腕)處,兩底角分別經健側和傷側肩上在頸後打結,將前臂懸吊於胸前。
主要用於鎖骨和肱骨骨折、上臂損傷、肩關節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