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噴菇的生長方法視頻

噴菇的生長方法視頻

發布時間:2023-12-16 16:01:05

1. 大棚蘑菇如何種植方法

大部分蘑菇可以作為食品和葯品,但毒蘑菇會對人健康造成危害。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大棚蘑菇的種植方法,一起來看看。

大棚蘑菇的種植方法

一、生長發育條件

凱亂1、營養:蘑菇是一種腐生真菌,完全依靠培養料中的營養物質來生長發育。蘑菇可以利用的碳源有葡萄糖、蔗糖、麥芽糖,澱粉、維生素、半纖維素及木質素等,必須依靠其他微生物以及蘑菇菌菌絲分泌的酶將它們分解為簡單的碳水化合物後,才能吸收利用。蘑菇可以利用的氮源有尿素、銨鹽、蛋白腖、氨基酸等,蘑菇生長還需要一定的磷、鉀、鈣等礦質元素及鐵、鉬等微量元素。因此,配製培養基時,除了用糞草等主要原料外,還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尿素、硫酸銨、過磷酸鈣等化肥以及石膏、石灰,以滿足蘑菇生長發育的需要。

2、溫度:菌絲生長的溫度在5—33℃之間,其最適溫度為23—25℃,低於5℃生長緩慢,高於25℃菌絲生長雖快,但纖細無力,容易衰老,超過32℃菌絲易衰或發黃、倒狀,以至於停止生長。

子實體在7—22℃均可形成,以15—18℃為最適宜,在此溫度范圍內,出菇期僅維持3個月左右。在13—18℃范圍內,出菇期可維持6個月。在較低溫度下所形成的子實體潔白、粗壯、菇形園整、肉厚、產量高。在子實體形成期間,尤其是從幼蕾到幼菇階段,溫度只能維持原溫,不可使之回升,否則會造成大批薄皮硬開傘菇或大量菇蕾萎縮死亡。因為菌絲實質上象相互連通的“管子”,在較低溫時菌絲相互扭結,形成菇蕾,養分藉助菌絲細胞中原生質的流動集中運往菇蕾供生長發育,若溫度回升,尤其是較高溫度時間偏長,菌絲又把菇蕾中的養分輸送給周圍的菌絲,供菌絲蔓延生長,結果使大批幼菌蕾死亡。孢子散發的溫度以18—20℃為最好,若超過27℃,就是相當成熟的子實體,也不會發出孢子。孢子萌發的溫度以24—26℃為最佳,過高或過低都會延長萌發時間或不萌發。

3、水分和濕度:蘑菇在生長期間需要的水分來源於培養料覆土和栽培場所的空氣相對濕度。在蘑菇菌絲生長階段,要求培養料的含水量在60—65%。低於50%菌絲生長緩慢,絨毛菌絲多而纖細,不易形成子實體;高於70%培養料內氧氣含量減少,蘑菇菌絲體生長同樣會受到影響。覆土層的濕度應保持在18—20%左右,過干會影響菌絲體和幼菇發育,並使蘑菇品質下降。出菇期間,空氣相對濕度應控制在85—90%之間。若超過95%,菌蓋上會長期留存水滴,容易發生各種細菌性病斑;若低於70%會使菌蓋表面變硬,甚至發生龜裂,易空心;若低於50%,小菇蕾會枯萎死亡,停止出菇。

4、空氣:蘑菇屬好氣性真菌,無論是菌絲生長階段還是子實體發生期間,都需要充足的新鮮空氣。在發菌階段CO2濃度應控制在0.034—0.1%內。出菇階段若超過0.1%,則菌蓋小,菌柄細長,極易開傘;若CO2濃度高於0.5%,就會抑制子盯卜檔實體分化,停止出菇,同時培養料內的絨毛菌絲生長旺盛,長到覆土的表面。因此,應及時通風換氣,供以充足的新鮮空氣。

5、光照:蘑菇生長不需要光線,整個過程可在完全黑暗條件下進行。在黑暗環境下長出的子實體顏色潔白、朵形圓整、質量較好。但子實體生成時,最好能有散射光的刺激,此時,菇房光線弊銀也不宜過亮,如光線過亮菇體表面易乾燥變黃,品質下降。

6、酸鹼度(PH值):蘑菇菌絲在PH值5.8—8.0之間均可生長,最適宜的PH值是7左右。由於菌絲體在生長過程中會產生碳酸和草酸,這些有機酸積累在培養料和覆土層里會使菌絲生活的環境逐漸變酸,PH值下降。因此,在播種時,培養料的PH值應調節至7.8—8.0之間;土粒的PH值調至8.0左右,這樣既有利於菌絲生長,又能抑制黴菌的發生。

二、要點

流程:備料→預濕→建堆→翻堆→作床→進棚→播種→發菌管理→覆土→出菇管理→採收

(一)培養料的配方及對各種料的要求(按240m2計算)

1、配方:稻草2900kg、干牛糞2900kg、尿素40kg、碳酸氫銨25kg,過磷酸鈣75kg、石灰100kg、餅肥100kg。總計6050kg,每m233.6kg。

2、培養料的准備:(1)稻草要選擇鮮黃無霉變,曬干。凡是霉爛被雨淋過的稻草均不能用。

(2)牛糞的純度要求在80%以上。如含土多,要適當增加牛糞的用量。邊收集、邊曬干,粉碎後備用,防止霉變和雨淋。牛糞粉碎後糞團直徑不超過1cm,牛糞最少也不能少於500kg。

(3)糞草的比例一般為4:6或5:5,糞少草多時應加餅肥。

在配製培養料中,糞過多、草少,培養料通氣差;而草多糞少、培養料雖通氣性好,但養分差。因此堆制時,除糞草外,還應增加餅肥和化肥,以補充養分,增加松透性。

(二)培養料堆制前的處理方法

1、發酵時間:用稻草加牛糞堆料發酵,需要20—25天。

2、培養料的預濕:先把稻草切成15—30cm長,浸入水中30分鍾左右撈出,堆放1—2天,每天在表面噴水2次。

3、預堆:稻草預濕1—2天後。把預濕的稻草鋪成寬2.2m 高 30 cm長18m的堆,然後在稻草的表面撒一些石灰,用水噴淋一次,使石灰粉滲入稻草內,再撒上少量的碳酸氫銨,然後再鋪上一層稻草,如此類推直到堆完,每次一般用4kg碳酸氫銨和8kg石灰。

4、其他料的預濕:稻草預堆前一天將牛糞、餅肥、用1%的石灰水調濕,含水量為手握料,指縫間有水滴2—3滴即可。

(三)建堆及翻堆

1、建堆前的准備:建堆前把過磷酸鈣、尿素、石膏、碳酸鈣,粉碎後混合均勻,然後再與預濕好的牛糞、餅肥,充分混合,配成混合料。

2、建堆:預堆後2天進行。建堆時含水量以用手擰稻草後滴4—5滴水為宜。把預濕後的稻草鋪在地面上,厚度30cm,寬度2.2m,長度18m,然後再撒上混合料,用量為配合總量的1/6。從第二層到第六層稻草每層厚度均為30cm。混合料的用量每次都是總量的1/6,操作與第一層一樣。建堆高度為1.8m,堆頂成龜背形。堆料時要作到底層不澆水,中層少澆水,上層多澆水,一直到料堆周圍有水溢出為止。一般這樣堆的料在第4天左右,料溫會升到70℃左右。培養料堆制後用草簾覆蓋,下雨前用塑料薄膜覆蓋。

3、第一次翻堆:建堆後5—7天,當料溫達最高溫度65—70℃開始下降時進行翻堆。翻堆時要把料抖松,讓料中氨氣散發出去,並把表面和底層料翻在中間,把中間的翻到兩邊,每棚料加敵敵畏2.5斤兌水分層噴勻。如遇雨天,及時用薄膜蓋好,雨停後馬上掀開薄膜,以防氨氣過重。

4、第二次翻推:第一次翻堆後5—6天,進行第二次翻堆,翻法同前。堆寬度應縮小至2 m,高度、長度不變,每間隔1.5m插一個粗12—15cm的木棍,待堆重新建完後再撥出去,作為通氣口,散發出氨氣等濁氣。

5、第三次翻堆:在第二次翻堆後5天進行,方法同上。翻堆時調節PH值7.8—8,偏低時加石灰水,偏高時加清水。料溫超過60℃時,每間隔1.0m,放一個排氣口。

6、第四次翻堆:第三次翻堆後4天翻堆。含水量65—70%,每棚用甲醛1.5斤兌水噴勻。要進行室外簡易二次發酵(時間2—3天)。

7、根據發酵的溫度和發酵的程度,如料溫經發酵幾天後開始下降,就須進行翻堆,或連續2—3天達80℃左右,也要進行翻堆,翻堆的情況一定要靈活掌握。

(四)進棚前堆制發酵的培養料的質量標准

1、培養料的顏色呈棕褐色。

2、稻草柔軟,且有彈性,稻草和牛糞等原輔料混合均勻。

3、料的含水量為65%,手握一把料 指縫間有水印,並有水滴1-2滴的狀況為准。

4、PH7.5左右。

5、無病蟲雜菌,無糞塊臭味、酸味、氨味等不正常的氣味,具有蘑菇特有的香味。

(五)進棚

1、消毒殺蟲:進棚前在傍晚先用辛硫磷0.5kg把整個菇棚進行殺蟲一次。

2、鋪床面時,先撒一部分石灰,應把稻草細料混勻,鋪料時不要壓實,要平整,中間比邊緣厚2—3cm。

3、培養料的厚度20cm左右。

4、把料鋪好後,棚內過道清理干凈,把所有的工具放在棚內關閉好門窗。

5、每棚(240m2)用甲醛2.5kg,採用熏蒸消毒法熏棚24小時。

6、24小時後打開棚門窗,通風換氣,直至無甲醛、氨、臭等異味。

7、測完培養料的溫度在28℃以下,PH值7.5左右,開始接種。

(六)播種

1、若是在晴天,最好安排在下午3點以後。

2、播種量為每m2 1—1.5瓶菌種。

3、播種用的工具用3‰的高錳酸鉀溶液清洗,再用干凈紗布擦乾。

4、先取菌種總量的一半,散播在料面上,後用手指插入料中,稍動幾下,使麥粒落入料面下2—3cm處,然後把剩餘的一半種子散在料面上。

5、用木板或盆底輕輕的在料表面輕拍一下。

6、用草紙或報紙蓋在料的表面。

(七)發菌管理

1、勤觀察棚內溫度和料內溫度,料內溫度最高不超過29℃,最適為22—27℃。

2、三天內棚內溫度不高就不用通氣,三天後報紙取掉。

3、三天後菌種正常萌發即可微通風,七天後可加大通風量,促進菌絲往料中生長,直至菌絲到四分之三處准備覆土。

(八)覆土

1、准備:河泥土和粘土較好,在覆土前挖掉地表約20cm,然後把土打碎放在陽光下曬幾天過篩。

2、在覆土前三天,每棚把40kgCaCO3、50kg過磷酸鈣充分混合均勻,用石灰水把覆土材料調濕,要求覆土材料的PH值為7.5 左右,含水量以手捏成團,丟下即散的程度,堆成1m高左右用塑料布蓋上,在覆土前12小時揭開。

3、覆土前3—4天,把菇棚料面稍作整理,料面不能凹凸不平,若料面干,在前2—3天用PH值7.2的石灰水,勤噴輕噴調節成濕潤的狀態。

4、在覆土前每棚用少量的水拌入0.5kg辛硫磷充分混勻,採用輕噴、細噴法,噴在料的表面。

5、覆土:用干凈的小盆取覆土材料,輕撒在料面上,厚度為2.5—3cm。

6、覆土後前5—7天關閉通風口,促使菌絲向土層生長,菌絲爬土後,加大通風量,覆土表層再撒一層不加營養的細土,厚度為看不到菌絲為宜。

(九)關於最佳播期

雙孢菇的最佳播期為9月5—15日,最晚不能超過9月25日。播期過晚,溫度下降影響秋菇的產量,每晚播7天,影響一薦菇的採收。因此,要求在8月10日前必須完成稻草的預濕工作,爭取在10月10日左右開始出菇。

(十)對菇棚(冬暖式大棚)的要求

1、棚體要牢固,排水通暢,棚內過道不積水。

2、棚內覆蓋物要厚一點,棚內最高溫度22℃最低5℃。

3、菇房北牆上、下留有兩排通風口;南牆有通風口,東西牆與走道相對留有通風道;標准棚8m寬,30m長,東西走向;棚建在地勢較高挖深1m不出水;棚里四趟菌床,中間3個過道寬66cm,兩側靠牆菌床寬1m,中間兩床寬1.2m;過道挖出的土作前後牆,前牆高30cm,後牆高1.2m。

(十一)採收

播種後,35天左右開始出菇。第一茬出菇量較大,要及時安排採摘。採摘的標準是傘徑3—3.5cm以內,柄長在0.5cm 。間隔7—10天,第二潮菇現蕾。

蘑菇葯用價值

葯理作用一:抗菌作用

蘑菇的培養液(28~30℃培養22天)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及大腸桿菌,此培養液對豚鼠無毒,人口服250毫升亦無副作用。

同屬植物AgaricusnebularisBatsch.的壓榨汁尚能抑制分支桿菌及結核桿菌。

葯理作用二:其他作用

其提取物(以乙醇提取24小時,濾液加丙酮混合沉澱,其上清液再用乙醇提,並經真空乾燥)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曾從蘑菇中分離出一種非特異性的植物血球凝集素。

葯理作用

2. 在種植蘑菇菌包時,應該怎樣種植才更快

蘑菇可以一年四季種植,但更適宜的種植時間是3月份,因為雨水較多,所以空氣環境比較潮濕,在這個時間段種植成活率很高。蘑菇對環境要求不高。它們通常喜歡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生長。如何讓蘑菇包長得更快選擇菌株蘑菇通常是按菌種種植的,蘑菇品種很多,如香菇、草菇、平菇、口蘑、紅菇、平菇、金針菇、松茸、猴頭菇、雙孢蘑菇等。這些品種營養價值不同,可以發揮不同的作用,都喜歡在潮濕的環境中生長。種植蘑菇時,首先要選擇合適的菌株。期間可以用一般的麵粉,然後加入適量清水,攪拌均勻進行發酵,也可以直接買蘑菇菌種種植,更簡單方便。其實種蘑菇很簡單。

一個蘑菇包種植法能生產多少次蘑菇種植:將淋過水的菌包放入花盆中,再次在菌包表面噴水,保持水分,以保證它能吸收足夠的水分,但不能出現積水。後期養護:噴水保濕後可置於陰涼處,養護環境通風較好,否則會影響蘑菇生長。觀察並注意噴水保濕,長小蘑菇後增加噴水量和次數。潮濕的環境有利於它們的生長,長大後可以採摘食用。第二,一個蘑菇包可以生產多少個蘑菇一個蘑菇包可以長2-3倍,收獲的次數與保養密切相關。養護環境的溫度應保持在16℃以上,低溫會抑制菌絲的生長。真菌看不到太多陽光,應該在黑暗的地方保養。每次收獲後,讓菌袋乾燥幾天,有利於下一次生長。

3. 蘑菇怎麼種植方法

蘑菇種植可以使用廢舊的魚缸或是玻璃容器等來培育蘑菇,配培養的基質可以用棉籽殼、玉米芯、木屑等配製,將蘑菇的孢子種到營養基質5厘米左右的深度,將溫度保持在21℃左右,大約3周後培養基質上長出白色的菌絲,再覆蓋上土壤噴水保濕,等到長出蘑菇後收獲即可。

一、選擇容器、基質

可以使用廢舊的魚缸,或是玻璃容器等用來培育蘑菇,在容器中製作蘑菇營養床,來供它生長為它提供營養。混合床的物質可以自己購買,也可以自己動手製作,可以用棉籽殼、玉米芯、木屑、蓮子殼等配製,在基質的底部撒上少量的石灰可以對它的生長起到很大的幫助。

二、種植方法

將蘑菇的孢子種到營養基質5厘米左右的深度就可以,然後要將溫度保持在21℃左右,等到大約3周的時間,培養基質上就會出現薄薄的像蛛網一般的白色菌絲,在這個時候就要把溫度降到16℃左右,然後覆蓋上2到3厘米的盆栽土壤。然後經常向土壤噴水保濕,等到菌蓋沒有完全打開的時候就可以收獲了。

我種植大棚蔬菜很多年了,一直使用的沃葉水溶肥,長勢真好,賣價也高。

4. 如何養殖蘑菇

室內養殖蘑菇需要准備好:蘑菇種子、養殖容器、濕巾、花灑等工具,具體方法如下:

1、准備好蘑菇種子和蘑菇盆,一片濕巾,一個噴水小壺。

5. 怎樣在家種植蘑菇

不少人都以為蘑菇總是生長在森林深處,而其實自己家裡的陽台上也可以種蘑菇。那怎樣在家種植蘑菇呢?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在家種植蘑菇的方法,希望對您有用。

在家種植蘑菇的方法

一、菇房設置

1、菇房建設

修建菇房,應選擇地勢高、排水方便、房邊有堆料場地的地方。竹木結構的菇棚,棚架要牢固,棚周牆體和棚頂要用厚膜覆蓋,並掛蓋草簾和遮陽網。棚的大小由栽培規模而定,一般以每棚栽培110~330m2的蘑菇為宜。

2、床架排列

菇床與菇房垂直排列。菇床四周不要靠牆,留出0.6米寬的過道,如菇房窄於3米,可只留一條中間過道。床架之間留過道0.6米,床架可搭4~5層,每層菇距0.6米,底層離地面15~30厘米,最上層距棚頂1.3~1.5米,長度據菇房而定。床架一般用竹木搭建,過道兩端牆上各開上下窗一對;上窗距棚檐15厘米左右,下窗離地面10厘米左右。窗的大小以40×45厘米為好,每隔2~3條棚道的中間棚頂設一拔風筒,筒高1.3~1.5米,頂端裝風帽。

二、培養料的堆制、發酵

1、培養料的來源。主要有糞肥、稻草、麥草、餅肥、化肥、石膏,石灰等。

2、培養料的碳氮比(C/N)。在堆制過程中,如含氮量過低,會造成微生物活動減弱,料溫不高,發酵不充分,易染雜苗。如氮過高,又會造成發酵後料中的氨、胺和醯胺含量過高,抑制蘑菇苗絲生長。生產中培養料發酵前的C/N為30~33:1,發酵後C/N為17:1。

3、培養料配方(以110m2栽培面積計標):

(1)干牛糞1000千克,大麥草1000千克,菜餅250千克,過磷酸鈣25千克,石膏粉40千克,石灰50千克,C/N為32:1。

(2)干牛糞1500千克,稻草、麥草各1000千克,餅45千克,石膏粉40千克,石灰40千克,C/N為2943:1。

在糞肥缺少的情況下,也可以實行無糞栽培。

堆料中大部分糞草配比6:4、5:5、4:6。

4、培養料的堆制、發酵

(1)堆制時間:在播種前20~25天左右進行。

(2)建堆與發酵:建堆前,將場地打掃干凈。一般堆寬2.1米,堆高1.5米,料堆長不限。先鋪一層稻(麥)草;厚度0.3米左右,四邊整齊,不澆水,然後在上面鋪一層薄牛糞,以蓋沒稻草為好,然後再鋪一層稻草上面再撒牛糞;如此類推,大約鋪10~12層。下面三層不澆水,從第四層起越往上鋪,澆水越多,菜餅和尿素在建堆時逐層加入。堆好後,四邊要整齊、垂直,頂部要堆成龜背形。堆好後要用草片或農膜覆蓋,以防日曬雨淋。另外,建堆後,以料底部有水流出為度。

①常規發酵(一次性發酵),糞草堆發酵後,必須經常翻堆,以調節堆料的含水量,散發有害氣體,促進有益微生物繁殖,使培養料養分加快分解轉化,同時,通過堆溫殺死雜苗和一些蟲害。第一次翻堆在建堆5~6天進行,主要是將上與下,內與外的料充分調換位置,使發酵一致,或熱均勻。翻堆時分層澆水,使料內水分達到手捏有水滴滴下為度。第二次在第一次翻堆後4~5天,當堆溫達到75℃左右並開始下降時進行。第三次在第二次翻堆後4天進行,此時料內含水量應在70%左右,加入石膏粉可以使料PH值為7.5~8。第四次在第三次後3~4天進行,第五次在第四次後3天左右翻堆5次後,2~3天使可進菇房。整個過程中,翻堆間隔期一般為6、5、4、3天。

發酵好的堆養料標准為:深咖啡色,無臭味、無氨氣,生熱適中,料草均勻,有一定的松緊度和香氣。

②二次發酵,此法是近十幾年推廣應用的一種有效技術,整個過程分室外前發酵和室內後發酵。

室外前發酵:方法與常規發酵相同,只是堆期較常規發酵外10天左右,翻堆3次,當料溫達70~75℃時,進房進行室內後發酵。

室內後發酵:包括升溫、保溫、降溫三個階段。培養料進房前,要先在料堆四周表面噴0.4%敵敵畏治蟲,噴0.4%的甲醛滅苗,然後用塑料薄膜覆蓋料堆,悶3~5小時後進房。

a、升溫階段,經前發酵的培養料,趁熱進房,堆放在中、上層床架上,底層不放。隨即關閉門窗,先讓溫度自行升溫至45℃以上,再升加溫。升溫可用煤爐、電爐,也可室外明火升溫。加溫使菇房溫度升至62℃,維持4~6小時。

b、保溫階段,這是後發酵的主要階段,將料溫降至52℃,保持3~4天。

c、降溫階段,待料溫降至45~50℃左右時,保持12小時,當溫度降至45℃以下時,開門窗使料溫迅速下降,後發酵完成。

三、翻格、播種

1、翻格。培養料進房完成發酵後,開窗通風,然後進行翻格。翻鬆料層使糞草混合均勻,料層松緊一致,揀除雜質、糞塊,平整床面,稍加拍緊,然後打掃地面,准備播種。

2、播種。當料溫降至28℃左右時即可播種。播種前,檢查料內有無氨氣,料的含水量否合格(65~68%)。如有氨氣,要重新補翻一次,散發氨氣,如料的含水量不足,可用石灰水調節;過濕,可以加大通風。播種的方法有穴播、條播、散播、混播等。播種量因苗種類型和苗種培養不同而不同。

四、播種後的管理

正常情況下,播後1~2天就能萌發出絨毛狀菇絲,3天就開始“吃料”。播種後3天後,隨著菇絲的生長,應加大菇房通風量。播後7~10天,菇絲一般長滿料面。菇絲吃料後,生長不快,有可能是料過濕、有氨氣等原因造成的,可以從床架反面“戳洞”。增加料層通氣性,排除有害氣體;也可用鑷子插入菇種旁的料中,撬松料,降低溫度。一般20天左右菇絲到底,就可覆土。

五、覆土

覆土是蘑菇栽培中從單絲體生長向子實體生長轉變的重要手段。當前推行的主要方法是“河泥礱糠一次性覆土”。具體做法是每100平方米需備含水量45%的粥狀河泥700~750千克礱糠75千克,礱糠要新鮮,在使用前曝曬2天,在PH值為10的石灰中浸泡24小時,撈出用0.5%的敵敵畏殺蟲。然後將礱糠和泥按1:10的比例拌和,使PH值為7.5。覆土厚度2厘米,上面用手刮干使厚度均勻。覆土後在料面打孔,適當通風。

六、覆土後管理

覆土後,前期床面一般不調水,以保濕吊菇絲(濕度75%)。若低於要求的濕度,可輕噴增濕。

(1)調水通風。調水原則是先濕後干,調水總量力10千克/m2,分三天調入,採取兩頭輕、中間重的噴水法,每次噴水時,應打開門窗通風。

(2)噴結菇水。當菇絲普遍長到土縫中,便進行大通風3天,抑制菇絲生長,促進線毛狀菇絲連成線狀菇絲橫躺在細土中,線狀菇絲開始扭結成原基,便可噴結菇水。噴結菇水後,大通風2天,然後減少通風,促使菇絲向上生長(吊菇),為以後持續出菇作好准備。

(3)噴出菇水。當蘑菇子實體普遍長到綠豆大小後,生長加快,需大量水分,就要噴“出菇水”。出菇水的用量和結菇水差不多,每25千克/m2,分5~6次噴,每次噴水量視床屬子實體多少而定,菇多則多噴,菇少則少噴。噴水時間是在噴結菇水後的4~6天進行。噴水後,逐步減少菇房的通風量,增加菇房濕度,保持空氣相對濕度90%左右。

七、秋菇管理

蘑菇從播種到採摘一般需40天左右。我縣一股9月下旬出菇,12月下旬秋菇結束。秋菇一般可采5~6批。秋菇管理主要措施是噴水、通風、保溫。

1、水分管理

做到看菇用水,菇多則多噴,前期多噴,後期少噴。秋菇前期噴水應在早、晚溫度較低時進行。

2、通風及溫、濕度控制

蘑菇生長發育中,需要吸收氧氣,排出CO2,另外培養料中的微生物在分解增差換氣,保持菇房空氣新鮮,在子實體逐漸長到採收期間,要增加菇房濕度。出菇期相對濕度要達到90%。

3、清理床面

每批蘑菇採收完畢,要及時清理床面。用鑷子剔除冬菇根和死菇,然後補覆細土,噴水,並打掃菇房。

4、追肥

當秋菇第三批採收結束,這時培養料里的養分已大量消耗,常會出觀菇體小,出菇少的現象。因此,應適當追施禽糞、畜尿、尿素、豆漿、豆芽汁、麥芽或施用1、2號健壯素等。

八、越冬管理

冬季寒冷,菇房溫度在5℃左右,不適合蘑菇子實體發育。這期間的管理內容是保溫、通氣。一般每隔7~8天噴一次清水,含水量達15%左右(土面保持不發白)即可。室內溫度保持在3~4℃,正常天氣、每天開窗2~3小時。到3月中旬,當溫度穩定在10℃以上時,便可調水和補充營養,氣溫達15~25度時,是春菇出菇的最佳時期。

九、採收

菇蓋直經2~4cm,菇環未破、菇傘未開的採收,要求菇無泥根、無蟲蛀、無機械傷,高峰期要勤采(每天2~3次)。要做到“三輪”(輪采、切、放),“三邊”(邊采、邊切根、邊分級),“三快”(快收、快裝、快運),“一減少”(減少翻運次數)。

十、病蟲害及其防治

蘑菇常見病蟲害有:白腐病、軟腐病、猝倒病、假蚊、蚤蠅、蟎糞、跳蟲、還有鼠婦等。防治方法主要是搞好菇房、培養料消毒,後發酵,注意菇房衛生,因病蟲不同,適當用葯。

蘑菇家庭種植技巧

第一步,收到菌包後,准備一個大一些的塑料桶或者紙箱(紙箱的話最好在里邊墊上一張防水薄膜),在里邊倒入一小杯水,把菌包封口處的報紙撕掉,然後將菌包在塑料桶里邊。(當然有泡沫箱的話,也可以把這些菌包放在泡沫箱裡面)。

第二步,在桶上面蓋上一張報紙,用噴水壺把報紙澆濕,每天早晚各一次(有條件的可以多噴幾次,保持報紙潮濕是最好,但是也不要太多水),澆水要注意,只要澆濕報紙就行,盡量避免水澆多了滴到料面上,如果水澆多了,請把報紙拿起,將上面多餘的水抖掉。每天澆水的時候把報紙動下,一是能讓下面的袋子透氣,二是可以看看有沒有菇蕾長出來,如果有菇蕾出現,可以適當增加噴水的次數,但還是要注意水量不能大,最好不要淋到料面讓料面積水,如果發現料面有積水,要及時把袋子拿出來,把多餘的水倒掉。

第三步,出菇管理:一個星期左右,可以看到已經開始出菇了,當然出菇的時間跟管理有關系,管理好的,菌絲長滿後5-7天就開始出菇,空氣比較乾燥,管理不是太好的,可能要20天左右才開始出菇,這些都是正常的。(出現菇芽之後就不能蓋報紙,一定要把報紙掀開,每天要加強噴水保濕)。

出菇後就要每天勤管理,一定要多觀察,因為有菇長出來了,生長就是很快的了,基本三到五天就長老了。

第四步,收菇:掰下之後,要用干凈的小刀或著木條把殘存的菌柄、死菇清理干凈,讓出菇口露出新鮮的培養料。

種植蘑菇的方法

一、培養料配方。稻草、菜餅、尿素、菇樂素、過磷酸鈣、石灰.培養料採用二次發酵法,在室外堆制15天左右,其間翻堆3—4次,然後進菇房或菇棚,加溫至65℃左右保持6—8小時,後降溫至52℃保持3天,進行後發酵。

二、播種及發菌期管理。採用二次撒播法。即先把菌種量的2/3撒於料面,然後將菌種翻入料內,再把餘下的1/3菌種撒在料層表面,用木板輕輕拍平。播種量為每平方米用麥粒種2瓶或棉殼種3瓶。播種後以緊窗發菌為主,溫度高時適當通風。

三、覆土。當菌絲基本長到料層底部時進行覆土,覆土材料用細泥、礱糠灰或河泥、礱糠灰,龍糠灰與泥土的比例為20:1,用前噴甲醛消毒,水分掌握在捏得攏、撒得開,pH值為8左右。覆土厚度3—4厘米,每平方米噴清水2.25公斤,緊窗,土層縫隙里有菌絲冒出時補土。

四、出菇管理。覆土後約15天,菌絲開始扭結成原基,這時進行通風、噴水,使床面始終保持濕潤狀態,同時菇房(菇棚)內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達到85%—90%。

五、病蟲害控制。一潮菇結束後,用敵殺死4毫升加水25公斤噴打床面,同時加大通風量,使水分不淤積於菇體而造成色變、爛斑。

閱讀全文

與噴菇的生長方法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培養脾氣最好的方法 瀏覽:480
小車缺氧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903
亞克力板變形解決方法視頻 瀏覽:357
銅絲的直徑用精確的方法怎麼求 瀏覽:630
紙縫怎樣連接的方法 瀏覽:125
管家婆軟體的安裝方法 瀏覽:988
flm下載安裝方法 瀏覽:543
形象快速記憶的方法 瀏覽:362
實驗室真空烘箱的使用方法及步驟 瀏覽:277
怎麼去掉眼袋最快的方法視頻 瀏覽:448
縫紉機正確的穿線方法 瀏覽:284
液晶電視屏幕自檢解決方法 瀏覽:999
豌豆粉絲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827
太極泥使用方法 瀏覽:986
眼神靈活性訓練的方法有幾種 瀏覽:850
什麼方法去血管瘤 瀏覽:85
快點下載安裝方法 瀏覽:747
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方法結題報告 瀏覽:648
蘋果7手機接入點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73
資產評估方法的選擇有哪些 瀏覽: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