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方程的計算方法
1、有分母先去分母。
2、有括弧就去括弧。
3、需要移項就進行移項。
4、合並同類項。
5、系數化為1求得未知數的值。
6、開頭要寫「解」。
例如:
3+x=18
解:x=18-3
x=15
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必須含有未知數等式的等式才叫方程。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
(1)計算方法的相關概念擴展閱讀:
一、解方程方法
1、估演算法:剛學解方程時的入門方法。直接估計方程的解,然後代入原方程驗證。
2、應用等式的性質進行解方程。
3、合並同類項:使方程變形為單項式。
4、移項:將含未知數的項移到左邊,常數項移到右邊。
例如:3+x=18
解:x=18-3
x=15
5、去括弧:運用去括弧法則,將方程中的括弧去掉。
4x+2(79-x)=192
解: 4x+158-2x=192
4x-2x+158=192
2x+158=192
2x=192-158
x=17
6、公式法:有一些方程,已經研究出解的一般形式,成為固定的公式,可以直接利用公式。可解的多元高次的方程一般都有公式可循。
二、相關概念
1、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也可以說是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是方程。
2、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值,稱為方程的解,或方程的根。
3、解方程就是求出方程中所有未知數的值的過程。
4、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不含未知數的等式不是方程。
5、驗證:一般解方程之後,需要進行驗證。驗證就是將解得的未知數的值代入原方程,看看方程兩邊是否相等。如果相等,那麼所求得的值就是方程的解。
6、注意事項:寫「解」字,等號對齊,檢驗。
2. 土石方量計算的基本方法具體概念是什麼
土石方量計算的基本方法
土石方量計算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平均高度法和平均斷面法兩種。
1.平均高度法
(1)四方稜柱體法。
四方稜柱體法,是將施工區域劃分為若干個邊長為a的方格網,每個方格網的土方體積V等於底面積a2乘四個角點高度的平均值(圖1-18),即
(2):三角稜柱體法。
三角稜柱體法,是將每一個方格順地形的等高線沿對角線劃分成兩個三角形,然後分別計算每一個三角稜柱體的土方量。
當三角形有填有挖時〔圖1-19(b)〕,則其零線將三角形分成兩部分,
底面為三角形的錐體:
2.平均斷面法
平均斷面法(圖1-20),可按近似公式和較精確的公式進行計算。
3. 筆算乘法的方法的概念
筆算乘法的方法的概念:先按照整數乘法的筆算對位方式和計算方法求出積。
點小數點。看兩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點完小數點後,如果積的末尾出現0時根據小數的基本性質,把小數末尾的0劃去。
首先按照整數乘法對位方式和計算方法求出積;然後看兩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而在點完小數點後,如回果積的末尾出現0,將其劃去即可。
乘法
是指將相同的數加起來的快捷方式。其運算結果稱為積,「x」是乘號。從哲學角度解析,乘法是加法的量變導致的質變結果。整數(包括負數),有理數(分數)和實數的乘法由這個基本定義的系統泛化來定義。
乘法也可以被視為計算排列在矩形(整數)中的對象或查找其邊長度給定的矩形的區域。 矩形的區域不取決於首先測量哪一側,這說明了交換屬性。 兩種測量的產物是一種新型的測量,例如,將矩形的兩邊的長度相乘給出其面積,這是尺寸分析的主題。
4. 物質的量概念及計算方法
物質的量是國際單位制中7個基本物理量之一(7個基本的物理量分別為:長度、質量、時間、電流強度、發光強度、溫度、物質的量),它和「長度」,「質量」,「時間」等概念一樣,是一個物理量的整體名詞。其符號為n,單位為摩爾(mol),簡稱摩。物質的量是表示物質所含微粒數(N)(如:分子,原子等)與阿伏加德羅常數(NA)之比,即n=N/NA。它是把微觀粒子與宏觀可稱量物質聯系起來的一種物理量。其表示物質所含粒子數目的多少。
相關公式:
N=n·NA
滿足上述關系的粒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如分子、原子、離子、質子、中子、電子數)或它們的特定組合。
①n=cv
②n=N/NA
③n=m/M
④n=V/V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