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天乾地支紀年法如何計算
天乾地支紀年法計算方法為:
十個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個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別採用輪替的方式,而且每個干支只用一年,所以天乾地支紀年法的順序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如此往復,無窮無盡,六十年為一個周期。
天乾地支紀年法的一個周期如下:
1. 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Ⅱ 歷史上的紀年法有哪幾種
我國歷史上使用的紀年法重要的有4種:
(1)干支紀年。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稱,以十天干與十二地支循環相配,可配成六十組,通稱為「六十甲子」,用來表示年歷,六十年後周而復始。
(2)帝號紀年。西周共和十四年後,周朝史書中出現了「宣王一年」、「宣王二年」。魯國史書《春秋》,是從「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十四年」的歷史。「宣王」和「隱公」均為帝王或諸侯的謚號,這就是帝號紀年。
(3)年號紀年。公元前141年,漢武帝劉徹即位,使用年號「建元」,首創年號紀年。以後歷代帝王都仿照他而建制自己的年號。從漢武帝至清宣統三年,前後2051年中,建立過600多個帝王年號。
(4)黃帝紀年。辛亥革命期間,一些報刊和革命黨人為反對清王朝,不使用清朝皇帝的年號紀年,而以傳說中的中華民族祖先黃帝為年號來紀年,史稱「黃帝紀年」。由於計算的起始時間不同,當時各報刊採用的黃帝紀年的年代也不統一。對1911年,中國同盟會機關報《民報》推斷為黃帝4609年,中國留日學生江蘇同鄉會編印的《江蘇》推斷為黃帝4402年,由黃藻編輯初刊的《黃帝魂》推斷為黃帝4622年。其中,《民報》所用年代為多數革命黨人接受,武昌首義後湖北軍政府頒發的文告即以此為據,各省響應起義的文告也多采此說。孫中山先生就任臨時大總統時,通電各省,定黃帝紀年4609年11月13日(公元1912年1月1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從這一天起,不再使用黃帝紀年了。
Ⅲ 天乾地支紀年法怎麼計算
干支紀年法,我國傳統的紀年方法。
1.乾和支的含義: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稱。
十大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十二地支: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龍) 巳(蛇) 午(馬) 未(羊) 申(猴) 酉(雞) 戌(狗) 亥(豬)
2.乾和支組合後用於紀年。即:將十天乾和十二地支按順序搭配組合成干支,用於紀年。按此排法,可構成60干支(即為一花甲)。續排下去又將恢復原狀,周而復始,永無止盡。
3、計算方法如下:
(1)將十大天干、十二地支編號。如下: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4 5 6 7 8 9 0 1 2 3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
(2)計算時,年最後一位的數對應天乾的編號、用年數除以12,得到的余數對應地支的編號,合起來就是該年的干支紀年法。
如2011年:最後一位是1,對應的天乾的編號就是「辛」,再用2011除以12得到167餘7,對應地支編號為「卯」合起來即2011年為「辛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