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計算地方時的一般步驟:
一、已知經度求地方時
1.計算兩地經度差:(同減異加)
2.把經度差轉化為地方時差,即:地方時差=經度差÷15° /H (相差 15° 就相差 1h,相差 1° 就相差 4min)
3.根據要求地在已知地的東西位置關系,加減地方時差,即:東加西減
二、已知地方時求經度
計算兩地地方時差
2.把地方時差轉化為經度差,即:經度差=地方時差 X15° /H (相差 1h 就相差 15° ,相差 4min 就相差 1° ) (注意西經的東西位置關系)
3. 根據要求地在已知地的東西位置關系,加減經度差,即:東加西減 (特別註明:為避免日界線問題,我們習慣上認為:東經在東,西經在西)
(特別註明:為避免日界線問題,我們習慣上認為:東經在東,西經在西)
B. 時區劃分及計算方法東加西減是怎麼樣的
地球時區劃分為24個時區,計算方法:要計算的區時=已知時區-(已知區時的時區-要計算區時的時區),其中東時區為正,西時區為負。
以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為零時區,國際上採用每隔經度15°,劃分一個時區的方法,向東為東一區到東十二區,向西是西一區到西十二區,東區時間比西區早。
其中以0°經線為中央經線的時區為中時區也稱零時區,由此向東到180°依次為東一區至東十二區,向西到180°為西一區至西十二區,東十二區和西十二區各跨經度7.5°,均為半時區。
因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從零時區向東,每增加一個時區,時間增加1小時,向西每增加一個時區,時間減少1小時。西十二區比東十二區在時間上少24小時。
時區劃分方法
地球是自西向東自轉,東邊比西邊先看到太陽,東邊的時間也比西邊的早。東邊時刻與西邊時刻的差值不僅要以時計,而且還要以分和秒來計算,這給人們帶來不便。
為了克服時間上的混亂,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的一次國際經度會議(又稱國際子午線會議)上,規定將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東、西各12個時區)。規定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舊址)為中時區(零時區)、東1—12區,西1—12區。
每個時區橫跨經度15度,時間正好是1小時。最後的東、西第12區各跨經度7.5度,以東、西經180度為界。每個時區的中央經線上的時間就是這個時區內統一採用的時間,稱為區時,相鄰兩個時區的時間相差1小時。
例如,中國東8區的時間總比泰國東7區的時間早1小時,而比日本東9區的時間晚1小時。因此,出國旅行的人,必須隨時調整自己的手錶,才能和當地時間相一致。
凡向西走,每過一個時區,就要把表撥慢1小時(比如2點撥到1點);凡向東走,每過一個時區,就要把表撥快1小時(比如1點撥到2點)。並且規定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舊址)為本初子午線,即零度經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