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棚里防凍用什麼方法
在嚴寒季節,低溫、特別是低夜溫是溫室生產的最不安全因素,是造成冷害、凍害,影響蔬菜生長發育的主要制約因素。如何增強作物的抗寒、抗凍害性能,提高設施內的溫度,維持適宜的晝夜溫差,是安全生產、獲取高產高效的最基本條件。主要措施如下:
(1)建設一個外有保溫保護層、內有完整的防寒溝、磚包復合孔穴牆體、內撐外壓、結構合理、透光率高、增溫快、保溫性能良好的溫室設施。
(2)提高作物自身的抗逆性、和自我保護能力。使作物自身能夠具有較強的抗寒、抗凍等抗逆性能。方法有:
第一 選用耐低溫、抗逆能力強的品種。
第二 種子催芽時進行低溫鍛煉,提高幼苗對低溫的適應能力。
第三 用「天達-2116」灌根、塗莖、噴灑植株,提高作物自身的抗冷凍、耐低溫的能力。
「天達-2116」植物細胞膜穩態劑,它不但能促進發根、提高葉片的光合效應、具有極強的增產能力,而且它具有獨特的生理作用,能啟動作物自身的生命活力,最大限度地挖掘作物自身的生命潛力、生產能力和適應惡劣環境的能力,能顯著增強作物自身的抗乾旱、抗病、抗葯害、抗酸雨、抗低溫冷害的能力。眾多的實際例證說明:「天達-2116」對蔬菜、果樹和各種農作物的低溫、凍害及其它災害的防禦上,作用顯著,效果明顯。在溫室使用效果更為顯著。
具體使用方法如下:首先在定植蔬菜秧苗時,要用600倍壯苗型「天達-2116」 +6000倍96%的天達惡霉靈葯液灌根,每株100-150毫升。此後再用600倍「天達-2116」+120倍紅糖+300倍尿素+無公害防病用葯液,細致噴布作物的莖葉、幼果。每10-15天一次,連續噴灑3-5次。
(3)起高壟畦栽培,冬季土壤溫度低,需陽光輻射土壤表面,和室內熱空氣通過土壤表面傳導加熱來提高土壤溫度。土壤表面積大小,是影響土溫高低的主要因素。若採用平畦栽培,土壤表面積小,受熱面小,接受熱量少,土溫低,熱土層薄。而起高壟畦栽培,可顯著增大土壤表面積,土壤吸收熱量多,增溫快,土溫高,熱土層厚,蓄積熱量多。土溫高,不但有利於作物根系的發育、提高根系的活性、達到根深葉茂、生長健壯的目的,而且較高的土壤溫度在夜間又能釋放較多的熱量,穩定夜間溫度,減少冷害、凍害的發生。
(4)全面積覆蓋地膜,地膜覆蓋後,能顯著地提高土壤的溫度和保水能力。
土壤全面積覆蓋地膜後,抑制了土壤水分的蒸發,從而減少了溫室熱量的損耗,提高和穩定了溫室溫度。前人的研究結果證明,在25℃左右的條件下,土壤中每蒸發1千克水分,需從土壤中吸收432.5千焦耳左右的熱量。蒸發的水分還會在薄膜上凝結形成水珠或水膜,把熱量通過薄膜傳導到室外空氣中去,造成熱量大量損失。同時採光面上一旦形成水珠或水膜,會對光線產生折射,又會明顯降低太陽光的入射率,降低室內光照強度,使作物的光合效能下降,並造成室內熱量不足。
在一般情況下,一個350米2的溫室,如不覆蓋地膜,每天最少從土壤中蒸發水分10-15千克,可損失24325-36487.5千焦耳的熱量。而這些熱量,經測算可使該溫室的空氣溫度提高或下降7-10℃。因此,全面積覆蓋地膜,抑制土壤水分蒸發,不但是降低室內空氣濕度,減少病害發生的有效措施,而且還是提高室內溫度,維持熱量平衡,穩定室內溫度、防止作物凍害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覆蓋地膜時,要做到行間、株間都全面積覆蓋嚴密,不讓土壤裸露,而且還要把操作走道、室內前沿全面積覆蓋,把因土壤水分蒸發引起的熱量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
(5)嚴密封閉,消除孔隙散熱。
造成溫室孔隙的原因:第一是薄膜破碎,俗話講,針尖大的孔洞,牛頭大的風,薄膜孔洞在嚴寒的夜間,可因氣體交換而損失掉大量的熱量。
第二是因壓膜繩拉得不緊,造成薄膜呼扇。薄膜呼扇時能快速吸進冷空氣、壓縮排除室內熱空氣,引起室內快速降溫。因此,必須把每根壓膜繩拉緊、系結實,防止有風時,薄膜呼扇和拉開薄膜之間的壓縫,引起內外空氣快速交換,造成溫室內急速降溫。
第三是牆體存有縫隙,門窗封閉不嚴。要注意把每個磚縫、孔隙處理嚴密,並要把門窗處理好,防止存有縫隙,形成空氣對流,引起熱量散失。
(6)提高不透明覆蓋物的保溫質量。在夜晚,室內熱量可以通過紅外線輻射、與薄膜的傳導,使室內熱量大量損失,如果不用不透明保溫層覆蓋,加以保護,則室內溫度可下降至0℃、甚至更低。目前,最常用的不透明保溫層有草苫、防水紙被等。用草苫覆蓋,要注意選擇厚度達5厘米左右、編織密度緊密,縫隙極少的稻草苫。否則,如果草苫編織不緊密,顯露縫隙,覆蓋溫室後,夜晚室內熱量,可以紅外線的形式,通過草苫存留的大量縫隙,輻射傳遞於室外,使室內溫度快速下降,難以保住溫度。
用草苫覆蓋,遇到雨雪天氣,草苫吸水之後,變的非常沉重,既降低了保溫效果,又給操作者帶來了困難。因此用草苫覆蓋,草苫外面還須加蓋一層塑料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