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作文如何審題8個方法
作文如何審題8個方法如下:
1.話題式 材料作文 ——從話題入手確立主題。
作文材料圍繞一個話題展開的,稱為話題式材料作文。這類材料作文,「話題」是核心,材料可以圍繞話題擺出一些現象,或者對話題進行解說、闡述,或者是對話題的引出做鋪墊等。從寫作的角度看,材料是次要的,考生應該抓住話題,談自己對話題的看法,由此確定 文章 的主題。
2. 故事 性材料作文——從故事主旨入手確立主題。
材料作文是一則故事,話題不明顯,也沒有論述性的語句。考生必須認真研讀材料,通過故事的人物、情節等,把握材料的主旨,以材料主旨作為構思的切入點。當然,對於故事所表達的主題(思想情感),考生可以贊成,也可以反對,還可以對文中表達的思想進行辯證的思考分析。
3.人物品格類材料——從提煉人格入手確立主題。
以表現人物品格為核心的材料,可以透過人物語言、行為,或者其他人物的評價、命題人的提示等,提煉其人格精神,可以是誠實、善良、寬厚等高尚人格,也可以是虛假、自私、忌妒等人格缺陷。考生作文立意,表達對某種人格的看法,主旨就是符合題意的。
4. 名言 警句類材料——從 句子 含意入手確立主題。
名言警句材料,要從句子的含意入手確定文章立意的方向,而句子含意的理解往往需要抓住關鍵詞意義、比喻意義、象徵意義等。
5.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誤區。
1.撇開材料,另起爐灶。材料是考生思考的起點,是作文立意的依據,如果作文撇開指定的材料,另搞一套,就會被評卷老師判為「不符合題意」。
2.抓住一點,不及其餘。一是沒有抓住材料的關鍵,放過了材料的根本,從一些枝節入手,結果寫出來的文章與命題要求或者擦邊而過,或者相去甚遠。二是涉及兩個概念或事物關系的材料,只就一個方面論述,缺乏辯證思維的眼光。
3.中途易轍,偏離題意。開篇能引入材料,依題行文,但由於對材料理解不深刻,在論述的過程當中,橫生枝節,將立意引入了歧途。
2高中語文作文審題技巧
審題
1、審題目。本次作文為導引式命題作文。從題目來看,命題採用兩個詞語,中間用「和」等連接,這兩個詞語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屬於關系型命題作文。「你和我」這種關系比較復雜,可以理解為並列關系、互為因果的關系、互為條件的關系、對立統一的關系等。
所以,首先確定主旨時不能偏指一方。有不少考生只寫「你」,不寫「我」。有的則相反,只寫「我」,不寫「你」,顯然都不符合命題的要求。
其次不能孤立地理解兩個概念。有些考生雖然也說到了兩個概念,但沒有闡述兩個概念間的關系。這樣文章的觀點就不明確,更不用說其他了。
2、審導語。導語是給考生提供思維方向的。如「與自己有某種關系的人、事、物、景」,其中「自己」就是「我」,「人、事、物、景」都可以說是「你」。四個「無論」告訴我們,與「我」聯系的「你」可以不受任何限制。「有時我看你時很近,你看我時卻很遠」,則給人以哲理的啟示。
3、審虛實。「你和我」可以說是虛實結合,虛實相生的。因為是人稱代詞,所以可以寫現實生活中實實在在的「你」和「我」的故事,論實實在在的「你」和「我」的理,「父親」「同桌」「友人」等,
來抒寫動人心魄的親情、友情乃至書寫美好純真的愛情等。但從導引語看,又可以採用第二人稱擬人手法虛寫。虛指時,「你」就應該是一個抽象的事物,或超越時空限制的事物、人物。如祖國、歷史、書籍,也可以是理想、信念、追求等,非常發散。
「你」也可以是某個歷史人物,如李白、杜甫。「你」也可以是某個文學形象。由虛處著墨,寫我怎樣了解某位歷史名人,怎樣了解某部文學名著主人公,怎樣了解神話 傳說 中的人物甚至外星人;怎樣了解歷史。也可以寫我怎樣與「誠信」聯手,或與「青春」邂逅等等。
Ⅱ 清華學霸的學習方法
你應該看看學霸的爸爸媽媽們是什麼樣的人。
審題是很重要的一個步驟,考試中想要答好題,就肯定是要先審好題,下面我整理了一些審題方法,來看一看吧!
審題是我們做題過程中第一個步驟,也是解題中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很多同學在還未申請題目時,就匆匆下筆做法,導致一步錯步步錯,浪費了自己很多的答題時間。
那麼我們如何准確的審題,准確的找出題目中的隱藏條件嫩,具體有以下4點,此處以物理—理科學科為例:
1.找出隱藏在概念中的條件
物理概念是解題的依據之一,很多題目的條件都會隱藏在物理的相關概念之中,所以我們在答題的時候,可以從相關概念之中去尋找隱含的條件,然後將所想到的一一列出,這樣也利於我們找到解題的方法。
2.找出隱藏在運動規律中的條件
物體的運動狀態也是解題的依據之一,我們可以運用物體在運動中所需要遵循的物理規律,確定物體的運動狀態,這樣一個隱含條件。
3.畫圖找出隱含條件
很多物理學霸都有一個非常好的答題習慣就是畫圖,因為畫圖利於我們梳理自己的答題思路,利於我們找到題目中的隱含條件,這種方法大多適用於幾何光學,當然在其他物理問題上也同樣適用。
4.從關鍵語句中找到隱含條件
物理題目中常見的關鍵詞有表現為極值條件的詞語,例如最大、最小、至少等等,它們都隱藏著某些物理量可取的特殊值;還有表現為理想化模型的詞語,例如理想變壓器、光滑的水平面等等,當我們能夠挖掘出這些關鍵詞中的隱含條件,就能提高我們解題的思路。
總體認知法
這是審題活動中最常用的一種技法,這種方法要求對題目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詞的含義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都要認真地推敲、揣磨、辨析、然後綜合起來,從總體上把握文章的題目。
在題目中的每個詞語,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都有其特定的意義,因此,在審題時要弄清詞語的具體含義及其與其他詞語之間的相互關系,例如「父輩」這個題目就是寫與父親一個輩份的人,而且父輩不是一個人,而是代表一批人,如果弄不清父輩這個詞的含義,那作文就走題了。再如「我班最近發生的一件新鮮事」這個句子的賓語告訴我們作文要寫的是一件「事」,是什麼樣的事呢?不是平常的小事,也不是一般的好事,而是「新鮮」事。這種新鮮事不是許多件,是「一件」事,而且不是過去發生的,是「最近」發生的。同時,「我班」又對事情發生的空間進行了限制,在作這個題目時忽略了哪一個詞都容易造成文不對題,所以審題要全面地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