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脈學的正確方法視頻

脈學的正確方法視頻

發布時間:2023-07-20 04:42:05

❶ 脈搏,如何判斷病症

脈搏就是指淺表動脈的搏動。正常人的脈搏和心跳是一致的。脈搏的頻率受年齡和性別的影響,嬰兒每分鍾120-140次,幼兒每分鍾90-100次,學齡期兒童每分鍾80-90次,成年人每分鍾70-80次。另外,運動和情緒激動時可使脈搏增快,而休息,睡眠則使脈搏減慢。成人脈率每分鍾超過100次,稱為心動過速,每分鍾低於60次,稱為心動過緩。臨床上有許多疾病,特別是心臟病可使脈搏發生變化。因此,測量脈搏對病人來講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檢查項目。
中醫更將切脈作為診治疾病的主要方法。切脈是中醫傳統的診病方法,在腕部分寸關尺三部,按浮中沉分類又稱三部九候。李時珍頻湖脈訣分28脈,作為診斷疾病的依據。根據師承及臨床經驗,脈學一代代傳下來。自學必在學好中醫基礎後,再讀脈學有關書籍,接觸臨床慢體會。
1、現在臨床把脈多取寸口脈,即把雙手橈動脈,分寸、關、尺,醫生三隻手指並排把於脈上,食指近腕端為寸,中指為關,拇指為尺。寸口脈屬手太陰肺經,肺朝百脈,故身體各個部位的狀況都可通過經絡反應到寸口脈上。
2、分候:歷代分候不甚一致,而普遍公認的為左手脈候左半身狀況,右手脈候右半身狀況;寸脈候上焦(約為膈上),關脈候中焦(約膈下至肚臍),尺脈候下焦(約為臍下);左寸候心,左關候肝,左尺候腎,右寸候肺,右關候脾,右尺候腎(尺部亦有左候腎,右候命門之說)。
3、浮中沉:把脈時手輕按(舉)為浮,中取為中,重按為沉。這樣三部九候都齊了。 在把脈的時候通過脈跳動的次數、浮沉、力度、寬窄、頻律等等綜合分析與正常脈象對比而得出異常脈象的不同之處,從而得出脈象所主病證。
如:一息(醫生把脈時均勻呼吸一次)四至(脈跳動四次,偶有五次)為平脈(正常脈),一息三至為遲脈,多主寒證;一息六至為數脈,多主熱證;舉之有餘、按之不足為浮脈,多主表證;重手按至筋骨乃得為沉脈,多主里證等等,這樣的單種脈像就有二十七種,再加上復合脈像就更多。通過這些就可以綜合把握疾病現階段的病位(表裡)、病性(寒熱虛實)等情況從而為醫生判斷病證提供依據。

怎麼把脈如何看脈象

中醫脈診是四診(望、聞、問、切)內容之一,它是中醫診斷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中醫「辨證施治」的可靠依據.
分部診法與寸口脈的定位方法 (一)分部診法 分部診法始於周秦漢初時,如《黃帝內經•素問》和《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等文獻記載中,有三部九候診法、人迎脈口診法、尺寸診法、寸口診法等。至晉代王叔和時,對於獨取寸口診法才有了明確的准則,從而代替了古代各種診脈法,為中醫脈學奠定了完整的理論基礎,茲分述如下。 1.三部九候診法 古代醫生在很早以前就發現了採取在病位附近的動脈搏動處診脈,即可察知全身疾病的變化情況,如《難經•第一難》中曰:「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藏六府死生之法」,即是說:人體全身的十二經在各部位上都有動脈搏動的現象,以此作為診脈的一種方法。三部九候診法由此而產生。如《素問•三部九候論篇》中曰:「……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決死生,以處百病,以調虛實,而除邪疾。帝曰:何謂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導之,乃以為真。上部天,兩額之動脈;上部地,兩頰之動脈;上部人,耳前之動脈;中部天,手太陰也;中部地,手陽明也;中部人,手少陰也;下部天,足厥陰也;下部地,足少陰也;下部人,足太陰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腎,人以候脾胃之氣。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氣,人以候心。帝曰:上部以何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頭角之氣,地以候口齒之氣,人以候耳目之氣。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則為九。」此段經文的記述是中醫最古老的一種三部九候診脈方法,它屬於一種全身性遍體診脈法,現已不採用。除上述之外,對「三部九候診法」,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如《難經•第十八難》中曰:「脈有三部九候,各何主之?然: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頭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臍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臍以下至足之有疾也。」《難經》中將全身性診脈法(三部九候診法)解釋為寸、關、尺中的浮、中、沉、候脈診法,錄此以供參考。 2.人迎脈口診法 「人迎脈口診法」是古代醫生採用人迎(指頸動脈)和寸口脈(指橈動脈)互相結合的一種診脈方法。如《靈樞•論疾診尺篇》中曰:「人病,其寸口之脈,與人迎之脈大小等,及其浮沉等者,病難已也。」《黃帝內經•素問》中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兩者相應,俱往俱來,若引繩大小齊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此者,名曰平人。人迎大一倍於寸口,病在少陽,人迎二倍,病在太陽,人迎三倍,病在陽明……,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數,名曰外格,死不治……。寸口大於人迎一倍,病在厥陰,寸口二倍,病在少陰,寸口三倍,病在太陰……,寸口四倍,名曰內關,內關者,且大且數,死不治……」。此論述根據人迎主外,主陽;寸口主里、主陰的法則,從兩個方面互相參照來進行診斷,它比遍體診法簡單易行,可見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現在亦不予採用。 3.尺寸診法 「尺寸診法」是診察寸口脈與指觸寸口脈以下至尺澤一段皮膚溫度相結合的一種診脈方法。以此作為診斷疾病的依據。如《靈樞•論疾診尺篇》中曰:「審其尺之緩急大小滑澀,肉之堅脆,而病形定矣……。尺脈滑,其淖澤者,風也。尺肉弱者,解〓,安卧脫肉者,寒熱,不治。尺膚滑而澤脂者,風也。尺膚澀者,風痹也。尺膚麤如枯魚之鱗者,水泆飲也。尺膚熱甚,脈盛躁者,病溫也。其脈盛而滑者,病且出也。尺膚寒,其脈小者,泄,少氣。尺膚炬熱,先熱後寒者,寒熱也;尺膚先寒,久尺之而熱者,亦寒熱也。」《素問•平人氣象論》中曰:「人一呼脈三動,一吸脈三動而躁,尺熱曰病溫,尺不熱脈滑曰病風,脈澀曰痹。」診尺膚的同時,亦是視診與觸診相結合的一種診斷方法,現在醫者亦多不採用。 4.寸口診法 因為上述幾種診脈法,在臨床中使用很不方便,所以,歷代醫家一致採用寸口診法,從而取代了其他古老診脈方法,使寸口診法成為中醫脈法的中心。其優點是:准確性強,方便易行,可以測知全身各部的疾病。臨床應用價值很高,所以一直沿用至今。獨取寸口的診脈方法,始於扁鵲,完善於晉代的王叔和。如《難經•第一難》中曰:「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謂也?然: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脈動也。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身,漏水下百刻,榮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為一周也,故五十度復會於手太陰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終始,故法取於寸口也。」《難經•第二難》中又曰:「脈有尺寸,何謂也?尺寸者,脈之大要會也。以關至尺是尺內,陰之所治也;從關至魚際是寸口內,陽之所治也。故分寸為尺,分尺為寸。故陰得尺內一寸,陽得寸內九分,尺寸終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素問•五藏別論篇》中曰:「氣口何以獨為五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藏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寸口是指手腕的橈動脈,腕內廉上側,有骨稍高,曰高骨。從魚際至高骨的距離約有一寸,故名曰寸;從尺澤至高骨的距離約有一尺,故名曰尺;高骨介於尺寸之間,故名曰關。診脈時醫者先以中指接觸高骨,是謂之關部,示指所接觸之部位為寸部,無名指接觸之部位為尺部,此即為寸、關、尺三部之診法也。如李時珍在《頻湖脈學•四言舉要》中曰:「初持脈時,令仰其掌,掌後高骨,是渭關上。關前為陽,關後為陰,陽寸陰尺,先後推尋。」可是,古時候診脈,尚注重全身診察法,不僅限於寸口,而是相互參照以定奪病情。如《素問•六節藏象論篇》中曰:「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陽,二盛病在太陽,三盛病在陽明,四盛已上為格陽。寸口一盛,病在厥陰,二盛病在少陰,三盛病在太陰,四盛已上為關陰。人迎與寸口俱盛四倍以上為關格,關格之脈贏,不能極於天地之精氣,則死矣。」近代醫生診脈單持寸口,而廢棄全身診察之法,可得知各臟器之虛實寒熱,已成為中醫診斷的重要手段。並使「寸口診法」逐漸得到完善,逐漸系統化,形成一套完整、獨立的學科。 (二)寸口脈的定位方法 在獨取寸口的診法中,從古至今,仍然存在著一個寸、關、尺臟腑定位的分歧問題,一直未能得到統一。可是早在秦漢時期就已經萌發了有關寸、關、尺脈的臟腑所屬定位法。《黃帝內經•素問》一書亦早已記載了這方面的論述。如《素問•脈要精微論》中曰:「尺內兩旁,則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者,胸候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此段經文中所謂:「上附上」,「中附中」,「尺內」者,即指寸、關、尺三部而言。日人丹波元簡認為這節經文系指尺膚診法,日本學者還有認為是指腹診法等,這里就不多加以討論了。早在《難經》中已經根據五行相生相剋的規律,將左右兩手寸、關、尺三部分別與臟腑十二經脈相互配合,並且兩者配合排列有序,有條不紊,如《難經•第十八難》中曰:「脈有三部……」,《難經•第三難》中曰:「關之前者,陽之動也,……關以後者,陰之動也……」。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只提及尺寸時較多,而提及關脈則相對較少,只重視脈的陰陽分配法,並沒有重視到脈的臟腑分配法,直到西晉王叔和時才有了新的發揮,在他所著的《脈經•兩手六脈所主五臟六腑陰陽逆順》中曰:「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腎與命門,俱出足部。魂、魄、谷、神,皆見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同時又在《脈經•分別三關境界脈候所主第三》中曰:「從魚際至高骨(其骨自高),卻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從寸至尺,名曰尺澤,故曰尺寸。寸後尺前名曰關,陽出陰入,以關為界。陽出三分,陰入三分,故曰三陰三陽……」。可見,寸口診脈法及其寸、關、尺三部臟腑分屬的定位,最早源於《黃帝內經•素問》及《難經》,直至《脈經》,即有了比較具體的論述。以後,歷代各醫家提出很多有關寸口脈臟腑分屬的不同說法,如唐代的孫思邈、元代的滑壽、明代的李中梓、李時珍、張介賓等,俱各有論。現將各醫家寸、關、尺臟腑分屬部位的不同方法簡介如下(表1)。從表1中可以看出,左右手兩寸部和兩尺部的臟腑定位很不一致,而兩關部的臟腑定位基本相同。一般認為下列表中臟腑的寸、關、尺三部的定位方法較為合理,現仍為中醫臨床廣泛應用(表2)。此定位法系根據李東垣法,歌曰:右肺大腸脾胃命,左心小腸肝膽腎。上述寸、關、尺臟腑分屬定位方法,雖然並無充分的理論根據,但中醫歷經幾千年的臨床實踐,證明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直至目前還無法解釋。如《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篇》中曰:「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栝蔞薤白白酒湯主之。」此段描述胸痹從症狀與脈象上看,寸脈所以沉遲,關脈之小而緊數,即是陽氣失去它本來的職位,而陰氣乘而代之。所以治宜辛溫行陽,消散痰濁之法,對於治療上焦陽虛,下焦陰盛的胸痹證是一張有效的方劑。臨證所見以數脈為例:如左寸為心,見數脈為君火亢盛;左關為肝膽,見弦數為肝膽積熱;左尺候腎與膀胱,見數為膀胱溫熱;右寸候肺,見數為肺家熱;右關候脾胃,見數為胃家有熱;右尺候命門及下焦之疾,見數為命門火盛。當然,臟腑之病變不一定全部都會反應在寸口脈之上,所以臨床不可過於拘泥,如周學霆在《三指禪》中所言甚好,應以「分而不分,不分而分」之原則為妥。又如清代黃宮綉的《脈理求真》中曰:「持脈之道,貴乎活潑,若拘泥不通,病難以測。姑以部位論之:如左寸心部也,其候在心與膻中;右寸肺部也,其候在肺與胸中;左關肝部也,其候在肝膽;右關脾部也,其候在脾胃;左尺腎部也,其候在腎部膀胱小腸;右尺三焦部也,其候在腎與三焦命門大腸;……頭痛在上,本應寸見,而少陽陽明頭痛,則又在於兩關;太陽頭痛,則又在於左尺,是痛在於上者,又不可以上拘矣。淋遺在下,本應尺求。而氣虛不攝,則病偏在右寸;神衰不固,則病偏在左寸,是淋遺在下者,又不可以下拘矣。中氣虛而吐瀉作,則吐似在於寸,瀉亦應在於尺;如何偏於關求以固脾胃。二氣混而中道塞,則治應在兩關;如何偏宜升清以從陽,苦降以求陰,則病在於上中下者,又不可盡以所見之部拘之矣,部位難拘如此。」以上論述很有參考價值,今摘錄之,以供參考。 五、診脈方法與診脈注意事項 (一)診脈方法 診脈的方法正確與否,是決定診斷效果的關鍵。因此必須正確掌握診脈方法,才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診脈方法大致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診脈的時間 歷代醫家十分強調診脈的時間。最佳的診脈時間,通常要在病人安靜之時進行。因為,如果病人正處於驚恐、興奮、緊張之時,皆可引起真實脈象的異常變化。醫者皆知,脈的搏動與氣血的活動情況有著密切的關系。古代醫家認為:診脈的時間適宜在早晨尚未活動,未進飲食之前進行。雖然臨床上不可能做到這一點,但是,足已說明古時候醫家對於診脈的態度是何等認真。如《素問•脈要精微論》中曰:「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清•黃宮綉在《脈理求真•四宮脈要》中曰:「凡診病脈,平旦為准,虛靜凝神,調息細審。」因為在早晨人的機體內外環境均較安靜,氣血調勻,脈象才能如實反映病情,是診脈的最佳時間,但限於條件,不必過於拘泥,其他時間也可以診有過之脈。如明•汪機曰:「若遇有病則隨時皆可以診,不必以平旦為拘也。」 2.醫生調息 醫生在診脈時必須注意自身調息,首先要平心靜氣,聚精會神、貫注指下,才能夠診得真實的脈象。如《素問•脈要精微論》中曰:「是故持脈有道,虛靜為保。」《診家正眼》中曰:「凡診脈之道,必須調平自己氣息。」因為古時候沒有鍾表計時,是醫生採用自己的呼吸定時間(一呼一吸稱為一息)來計算病人脈搏跳動的次數,以辨脈象的遲數。因為,正常人每分鍾呼吸為18次,每呼吸一次時,脈搏跳動4次,計算呼吸共計72次,正常人每分鍾的脈搏跳動次數正好也是72次。可見,古人以呼吸定息測脈動的次數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3.診脈時病人的體位和醫生的指法 診脈時病人的體位和醫生的指法尤為重要。應囑病人端坐或採取仰卧的姿勢,將前臂自然平展,放在比較柔軟的脈枕之上,手掌朝上,醫生將示指、中指、無名指的指端分別觸放在寸、關、尺三個部位上。醫生應將中指略為彎曲,使三個指頭平齊,節節相對,應用指腹分別觸及寸口部位,以候各臟腑之病情所在。正確的診脈方法是:首先以中指取掌後的高骨,定為關部(即橈側的橈動脈骨莖突處),其餘兩指分別再取寸與尺兩個部位,關前定為寸脈,關後定為尺脈。並且要根據病人的體格長短肥瘦的不同,來決定寸與尺之間的距離遠近。如長瘦形的病人,臂較長者,診脈時下指的距離可以相應疏遠些,若體格是肥胖型的,而且臂亦較短者,下指時的距離可以密近些。如《診家樞要》中曰:「人臂長則疏下指,臂短則密下指。」診脈下指的力度應由輕漸重,採用浮取、中取、重取三種方法,以辨脈的深度。如《診家樞要》中又曰:「輕手循之曰舉,重手取之曰按,不輕不重,委曲求之曰尋。初持脈,輕手候之,脈見皮膚之間者,陽也,腑也,亦心肺之應也。重手得之,脈附於肉下者,陰也,藏也,亦肝腎之應也。不輕不重而中取之,其脈應於血肉之間者,陰陽相適,中和之應,亦脾胃之候也。若浮中沉不見,則委曲求之,若隱若現,則陰陽伏匿之脈也,三部皆然。」又《難經•第五難》中曰:「脈有輕重,何謂也?然:初持脈,如三菽之重,與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與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與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舉指來疾者,腎部也。故曰輕重也。」 然後,再察其脈的速度,以辨脈的遲數;知其脈的強度,以辨脈的屬性。總之,不外乎舉、按、尋、推、竟五種。所謂「舉」即是輕取,可診得浮脈;「按」即是重取,可診得沉脈;「尋」即是中取,下指不輕不重,可診得緩脈;「推」即是隨時微微挪移指位,前後推測,可診得芤脈之類;「竟」即是上下揣摩,可診得長短之類脈也。此外,診脈下指有單按與全按之別。單按脈即以一個指頭按寸部、關部或尺部;全按是三個指頭齊按寸關尺。如果只從表面上看,診脈都是三指齊按,而實際是三個指頭竟在逐個地反復尋按各自部位的脈象。如《四診抉微》中曰:「凡診先以三指齊按,所以察其大綱,如陰陽表裡,上下來去,長短溢脈覆脈之類是也。後以逐指單按,所以察其部分,每部下指,先定經脈時脈,以審胃氣,分表裡、寒熱、虛實,辨氣分血分,陰陽盛衰,臟腑所屬,浮候,中候,沉候,以消息之斷病,何部異於眾部,便屬此部有病,候其盛衰之極者,以決之,在上上病,在下下病,左曰左病,右曰右病。」 4.候脈診脈必須講求嚴肅性,絕不能草率行事,否則就難以辨清脈象的真偽。如《靈樞•根結篇》中曰:「一日一夜五十營,以營五藏之精,不應數者,名曰狂生。所謂五十營者,五藏皆受氣,持其脈口,數其至也。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五藏皆受氣;四十動一代者,一藏無氣;三十動一代者,二藏無氣。二十動一代者,三藏無氣;十動一代者,四藏無氣;不滿十動一代者,五臟無氣。予之短期,要在終始。所謂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以為常也。以知五藏之期,予之短期者,乍數乍疏也。」所以說,持脈必須候得脈搏跳動50次以上,或者延長2~3個50次,一般需要5~10分鍾為宜,如此才可以了解五臟的全部情況。故而張仲景在《傷寒論》序中曰:「動數發息,不滿50,短期未知決診,九候曾無彷彿,……夫欲視死別生,實為難矣。」他嚴肅地批判了那些倉促持脈、草率做出診斷的醫生。告誡後世醫者,候脈必滿50,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視死別生」的目的。 (二)診脈注意事項 在診脈之時,醫生要注意自己手指的溫度是否正常。如果手指太涼,直接去給病人診脈,就會引起脈象的改變。正常人的脈象和緩而均勻,平滑柔軟,脈的跳動每分鍾大約為72次,婦女月經期或5周歲以下的兒童以及身體素弱者脈率均可增快;勞動或運動之後的脈率亦可略速,而體健之運動員脈率則稍為遲緩。此外,飯後、酒後、吸煙、飲濃茶或咖啡等,均可以使脈率增快。如果病人正處於驚恐、興奮、緊張、或情志改變,寒冷刺激,高溫炎熱等,均可能引起真實脈象的異常變化。鑒於上述幾種情況,臨證時必須特別注意,以免發生誤診,貽誤病情《素問•經脈別論篇》中曰:「黃帝問曰:人之居處,動靜勇怯,脈亦為之變乎?」岐伯對曰:「凡人之驚恐,恚勞動靜,皆為變也,……故曰:診病之道,觀人勇怯,骨肉皮膚、能知其情,以為診法也。」人的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所傷,脈象也會隨著發生改變。如:喜傷心,則脈必散;怒傷肝,則脈必弦;憂思傷脾,則脈必緩;悲傷肺,則脈必短;恐傷腎,則脈必沉;驚則氣,亂則脈必動。上述這些脈象的表現,是情與脈相應為順,反此者為逆。此外,脈象和氣候的關系甚為密切,因為自然界的變化會直接影響人的生理功能,所以,隨著不同季節的轉化而會出現不同的脈象。如《瀕湖脈學•四言舉要》中曰:「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暖,是謂平脈」。凡屬四季平脈者,均屬正常脈象,如見是脈,應排除病脈,才不至於有誤矣。 等等。

❸ 中醫的遲脈,寸脈,關脈

寸口又稱脈口、氣口,其位置在腕後撓動脈搏動處,診脈獨取寸口的理論依據是:寸口為手太陰肺經之動脈,為氣血會聚之處,而五臟六腑十二經脈氣血的運行皆起於肺而止於肺,故臟腑氣血之病變可反映於寸口。另外,手太陰肺經起於中焦,與脾經同屬太陰,與脾胃之氣相通,而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故臟腑氣血之盛衰都可反映於寸口,所以獨取寸口可以診察全身的病變。

寸口分寸、關、尺三部,以高骨(橈骨莖突)為標志,其稍內方的部位為關,關前(腕端)為寸,關後(肘端)為尺。兩手各分寸、關、尺三部,共六部脈。寸、關、尺三部可分浮、中、沉三候,是寸口診法的三部九候。

寸關尺分候臟腑,歷代醫家說法不一,目前多以下列為准:

左寸可候:心與膻中 右寸可候:肺與胸中

左關可候:肝膽與膈 右關可候:脾與胃

左尺可候:腎與小腹 右尺可候:腎與小腹

以上資料《中醫診斷學》

新概念:
一、傳統脈學理論概要

經過歷史的演變,診脈方法從遍診法發展到診脈獨取寸口,寸口又稱氣口或脈口,是指單獨切按橈骨莖突內側一段橈動脈的搏動,根據其脈動形象,以推斷人體生理、病理狀況的一種診察方法。寸口脈分為寸、關、尺三部,通常以腕後高骨(橈骨莖突)為標記,其內側的部位關前(腕前)為寸,關後(肘側)為尺。兩手各有寸關尺3部,共為6脈。寸口脈診病原理,1、寸口脈為脈之大會可候全身。2、寸口脈氣明顯,脈象具有代表性。3、可反映宗氣的盛衰,與宗氣一致。4、部位固定淺表,方便易行。

診脈指法:醫者在診脈時應當選擇左手或右手的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指目,手指指端平齊,手指略呈弓形傾斜,與受脈者略呈45度角,利於拇指指目緊觸脈搏.指目即指頭和指腹交界棱起之處,與指甲二角連線之間的部位,形如人目,,是手指觸覺比較敏銳的部位,而且推移靈活,便於尋找指感最清晰的部位,並可根據需要適當調節指力。如脈象細小時,手指著力點可偏重於指目前端;脈象粗大時,著力點偏重於指目後端。診脈時三指平按或垂直下指,都是不合適的。布指:醫生下指時,先以中指按在掌後高骨內側動脈處,稱為中指定關,然後,用食指按在關前(橈側)定寸,用無名指按在關後(肘側)定尺。切脈時,布指疏密要得當,要與患者手臂長短和醫生的手指粗細相適應。小兒寸口部位甚短,一般多用"一指定關法",不必分寸關尺。運指法:1、舉法:即浮取;2、按法:即沉取;3、尋法:即中取;4、總按:即三部九候,左右對比法;5、單診:即用一個手指診斷一部脈象的方法,調節指力,把握脈象。正常脈象:寸關尺三部皆有脈,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4-5至,相當於72-80次/分鍾(成人),不大不小,從容和緩,節律一致,並隨生理活動、氣候、季節和環境等的不同而有相應變化。脈位變異:有的人脈不見於寸口,而從尺部斜向手背,名叫斜飛脈;若脈出現在寸口的背側,名叫反關脈;還有出現於腕側其他位置的,都是生理特異的脈位,即橈動脈解剖位置的變異,不屬於病脈。

二、現代解剖學相關理論

解剖學描述:橈動脈,自肱動脈發出,與橈骨平行下降,在前臂上部被肱橈肌掩蓋,在前臂下部行於肱橈肌腱和橈側腕屈肌腱之間,位置表淺,可摸到搏動,為臨床最常見的摸脈點。橈動脈在橈腕關節處繞橈骨莖突至手背,再經第一掌骨間隙入手掌深面,末端與尺動脈掌深支吻合成掌深弓。橈動脈在行程中除分支營養前臂橈側肌肉、橈骨外,還發出以下主要分支:1,掌淺支,在橈腕關節處發出,穿魚際肌或沿其表面至手掌,與尺動脈終支吻合成掌淺弓。2,拇主要動脈,在第一掌骨間隙內由橈動脈發出,立即再分為3個分支,營養拇指兩側和食指橈側。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1、橈動脈繞橈骨莖突至手背,不在寸脈部位通過;2、在寸脈部位的肌膚表面觸摸到的是掌淺支動脈,而不是橈動脈。

三、現代脈診實踐

根據臨床觀察所見:絕大多數的脈象,關尺脈強,寸脈部位無脈,這和橈動脈的解剖學走向有密切關系。因為橈動脈在行至關脈部位(即橈骨莖突)時分出兩支,一支開始斜向尺側和屈腕肌腱方向延伸,在手舟骨部位最為明顯,而另一分支則斜向拇指背側延伸,這樣一來,寸脈部位就形成了一片沒有動脈穿過的三角地帶,所以,在傳統寸脈部位一般是摸不到脈搏的,也就沒有寸脈可言。

那麼怎樣才能摸到寸脈呢?那就是把食指指目向尺側前移0.5厘米左右,在腕部橈側屈腕肌腱與腕橫紋交叉點,可摸到寸脈,實際上這時的寸脈不在橈動脈上,而是在橈動脈的分支-掌淺支動脈上。寸脈為掌淺支動脈,關、尺脈則為橈動脈。由於關部脈下面是橈骨莖突,脈搏震盪有力,所以關脈搏動最有力。尺脈位於橈動脈的上游,血管壓力最大,所以尺脈也比較有力。由於寸脈是由橈動脈的細小分支-掌淺支動脈的一部分,這里血流量明顯減小,血壓明顯降低,所以,寸脈搏動力量最弱。寸、關、尺的脈力由小到大的排列順序是:寸、尺、關。這與傳統切脈理論有很大差異,我的這些認識主要是根據解剖學知識和臨床實踐的結果而得來的。

根據臨床觀察,右側的寸脈搏動比左側的寸脈搏動有力,可能與右手活動多有關。凡是寸脈搏動有力者,大多數病例患有高血壓、眩暈症,尤其是在老年人更明顯。其脈搏特點是:1、大部分患者的傳統寸脈部位脈搏摸不到;2、大部分患者右側寸脈向尺側前移0.5厘米左右;3、寸脈脈搏越是表淺有力者,越容易發生眩暈,血壓異常。

脈學的現代研究,有用超生研究的,有用動感儀描記的,但與臨床實際都有很大差異,不能滿意解釋臨床現象,所以都不了了之。

真正意義上的脈診,寸關尺三部脈都能夠切在橈動脈上的要數藏醫學診脈法,它更為科學合理。傳統中醫脈診的結果是:寸脈在掌淺支動脈上,關尺脈在橈動脈上,而不是一貫認為的寸關尺三部脈都在橈動脈上。

四、傳統寸口脈理論與現代解剖學理論的碰撞

1、傳統脈學理論認為寸口脈在橈動脈上,而按照現代解剖學理論,寸口脈的寸脈在橈動脈的分支—掌淺支上;2、傳統脈學理論認為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並齊,先用中指定關,但按照現代解剖學理論,中指定關以後,食指摸不到寸脈,因為橈動脈在橈腕關節處向深層潛入,而橈動脈的分支掌淺支則向橈側屈腕肌鍵延伸,寸脈部位形成了無動脈穿行區;3、傳統脈學理論要求診脈時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並齊,中指定關,但根據現代解剖學理論,要想摸到寸脈,就必須把食指向尺側前移0.5厘米左右,可以觸及脈動,而這個脈動是掌淺支動脈,並不是橈動脈。

五、寸口脈理論的新認識

傳統寸口脈診法有很多優點,但根據現代解剖學理論來講,它也有不足,也需要得到補充和修正。中指定關,三指落定後,再將食指向尺側前移0.5厘米左右,即可准確的切到寸關尺三部脈。因為橈動脈在橈骨莖突處分支,橈動脈穿橈腕關節向掌心深部延伸,它的分支掌淺支動脈則斜向腕部尺掌側皮下延伸,位置表淺,易於觸及。然而,藏醫學中的切脈方法值得借鑒。藏醫學認為:寸脈位於腕部橫紋向心1寸處,即橈骨莖突起的內側,分為寸、甘、怡三部。中醫叫寸關尺,藏醫叫寸甘飴。即中醫學的關脈部位為藏醫學的寸脈,尺脈部位為藏醫學的甘脈部位,緊鄰甘脈的向心處為怡脈,這三部脈都定位於橈動脈上,便於實施切診。

六:結論:

傳統中醫學有關寸口脈的理論具有卓越的指導性,一直沿用至今。而現代脈學研究新理論,一直未能滿意詮釋脈學的真諦。根據現代解剖學理論比照,傳統脈學理論也存在不足之處,特別明顯的是寸脈的定位問題和相應的三指診脈,中指定關的指法問題。而寸脈的准確位置應該在傳統寸脈部位再向尺側前移0.5厘米左右位置,以利於觸摸到寸脈的搏動。傳統的三指對齊的指法也應改為食指向尺側前移0.5厘米左右處定位,以利於觸摸到寸脈的搏動。建議採用藏醫學中的寸口脈診脈部位,更為合理實用。

資料來源轉引自《遼寧中醫葯大學學報》羅化雲

僅供參考。部點陣圖樓上已經給你了。就不再重復了。

閱讀全文

與脈學的正確方法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米怎麼設置語音許可權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06
檢測地漏水泥方法 瀏覽:164
活用成詞的四種方法有哪些 瀏覽:757
如何找自己做客觀題的方法 瀏覽:533
全國退休工資計算方法都一樣嗎 瀏覽:128
文學意境的分類有哪些方法 瀏覽:658
研什麼方法 瀏覽:744
同仁堂阿膠的食用方法 瀏覽:441
皮膚過敏試驗有哪些方法 瀏覽:731
土壤項目檢測方法 瀏覽:159
在家吃豆腐的簡單方法 瀏覽:578
便秘有什麼是方法 瀏覽:564
食用菌事業管理方法 瀏覽:85
打死結的方法圖解步驟 瀏覽:714
java測試類中的靜態方法怎麼調用 瀏覽:160
開關按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94
方法治療好些 瀏覽:158
雙創課生活中的痛點及解決方法 瀏覽:39
滅火幾種方法視頻 瀏覽:476
血管瘤用葯物治療的方法 瀏覽: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