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組裝電腦
看完後要追加分數的啊1.............裝機必備--硬體基礎知識!
不可否認,盡管裝機是一件相當簡單的事情,但是如果缺乏一些相關的基礎知識的話,也會遇到很多困難,甚至造成無法挽回的硬體損壞。
1. PC配件的搭配問題
在裝機之前,我們必須逐一采購各種配件,然而這些配件必須有機地配合才能使用。具體來說,大家必須注意五點:
CPU與晶元組配合:
目前桌面處理器主要分為兩大派系:AMD的SocketA以及Intel的Socket478,它們分別需要對應不同的晶元組,因此並不是任何一款主板都能隨便使用AMD或者Intel的CPU。此外,准備使用低端CPU的用戶還可能遇上Tulatin Celeron等Socket370結構的處理器,此時對用的晶元組又有所不同。為了幫助大家了解晶元組與CPU的對應關系,我們將其總結如下:
介面類型 主流晶元組 對應主流處理器
Socket 370 I815EPT、SiS635、VIA694T CeleronII、Celeron III、Pentium III
Socket 462(Socket A) KT400/400A、KT600/600A、 nForce2、SiS 746/748 Duron、AthlonXP、 閃龍
Socket 478 I845/865/875系列、SiS 648、VIA P4X400/400A Pentium4、Celeron4
決定晶元組支持何種處理器的關鍵在於北橋晶元,一般位於主板的中央偏右,大家卸下散熱片或者風扇即可看到其全貌(圖)。
如果說識別主板的晶元組有所困難的話,大家也可以通過對主板上CPU插槽的外觀觀察進行判別。AMD處理器所採用的SocketA插槽有462個針腳,形狀較大,而且周圍沒有支架,而Intel處理器所採用的Socket478插槽有478個針腳,形狀較小,周圍有支架(圖)。
Quote:
內存與主板配合:
內存的重要性想必大家有所聽聞。事實上內存插槽也是集成在主板上,而且與各種內存之間也有一一對應的關系。目前的內存主要分為SDRAM、DDR SDRAM與RDRAM三種,其中SDRAM使用168pin介面,而DDR SDRAM與RDRAM使用184pin介面。事實上,要通過針腳數來區分168pin與184pin是不現實的,不過我們可以通過識別內存插槽上的缺口來加以識別,而且萬無一失。採用168pin的SDRAM內存插槽在中間與偏右的位置有兩個非對稱缺口;184pin的DDR內存插槽只有一個缺口;而 184pin的RDRAM內存插槽對對稱位置上有兩個缺口(圖)。
主板採用何種內存也是由晶元組來決定的,因為北橋晶元中包含了極為重要的內存控制器。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採用VIA與SiS晶元組的主板可能同時支持SDRAM與DDR,但是此時SDRAM與DDR內存並不能混插。
電源與主板配合:
到目前為止,ATX電源介面已經完全取代了傳統AT電源介面(圖)。
不過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部分Pentium4主板為了加強電源供應而特別採用了4pin(圖)以及6pin(圖)電源介面,此時需要ATX電源也具備相應輸出接頭。
6pin電源介面相對較為少見,而4pin電源介面幾乎是必須的,為了照顧一些升級用戶,有些Pentium4主板採用常見的D型介面(圖)來替代或者乾脆不需要輔助電源介面。
如果大家使用的是工作站級別的主板,那麼很可能涉及到24pin介面的ATX電源,其輸出接頭外形比普通20pin ATX電源更大(圖)。
Quote:
顯卡與主板配合:
對於非集成型的主板而言,使用AGP介面的顯卡幾乎是必然的。但是,如果你使用的主板與顯卡在檔次上相差很大的話(特別是使用二手配件組裝電腦的讀者),一定得注意AGP插槽的兼容性問題。
AGP插槽分為AGP2X、AGP 4X、AGP 8X,而最早期的AGP 1X已經基本上看不到了。相對而言,AGP 4X插槽是最為常見的,主流晶元組大多採用這一規范的AGP插槽。AGP插槽規范的發展主要是為了解決帶寬與供電問題,下表總結了各種規范的技術指標:
AGP規格 AGP 1x AGP 2X AGP 4X AGP 8X
工作電壓 3.3v 3.3v 1.5v 0.8v
時鍾頻率 66MHz 66MHz 66MHz 66MHz
工作頻率 66MHz 133MHz 266MHz 533MHz
理論帶寬 266MB/s 533MB/s 1066MB/s 2100MB/s
帶寬位數 32Bit 32Bit 32Bit 32Bit
雖說AGP顯卡具有向下兼容性,但是AGP插槽卻完全不是這樣。也就是說,如果你把支持AGP 8X的顯卡插到僅僅支持AGP 4X的主板上使用是可以的,只不過此時顯卡以AGP ???4X模式工作,享受不到AGP 8X所帶來的好處而已;而倘若把AGP 2X的顯卡插到支持AGP 8X的主板上是不行的,因為AGP 8X插槽只能兼容AGP 8X與AGP 4X的顯卡,對於早期的AGP 2X與AGP 1X顯卡不兼容。
AGP 1X主板 AGP 2X主板 AGP 4X主板 AGP 8X主板
AGP 1X顯卡 兼容 兼容 不兼容 不兼容
AGP 2X顯卡 兼容 兼容 不兼容 不兼容
AGP 4X顯卡 兼容 兼容 兼容 兼容
AGP 8X顯卡 兼容 兼容 兼容 兼容
此外,大家還需要明白的是,部分支持AGP 4X的主板也能兼容AGP 2X的顯卡,這主要取決於主板廠商的設計。也就是說,在這一類主板上,我們也可以使用AGP 2X顯卡。一般而言,不兼容AGP2X的AGP 4X主板會在明顯處標明,以防AGP 2X顯卡將主板燒毀。
除了常規的AGP規范,我們偶爾還能看到支持AGP Pro的主板,這種插槽能夠提供更高的電壓,方便使用那些專業級的顯卡(圖)。
要區分各種AGP插槽並不困難,大家參考如圖示即可(圖)。
CPU風扇與CPU配合:
以往我們並不怎麼重視CPU風扇,可是隨著Pentium4以及AthlonXP發熱量的與日俱增,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在購買CPU風扇時,一般只要注意區分SocketA與Socket478風扇即可,畢竟兩者需要使用不同的扣具。此外,部分低轉速的CPU風扇可能無法適應高頻率的CPU,因此大家有必要在選購時看清CPU風扇的支持范圍。
Quote:
2. 簡潔的最小系統
在正式組裝電腦之前,我們很有必要使用「最小系統」驗證一下各個配件的品質以及兼容性。如果此時「最小系統」能夠順利點亮,那麼就意味著整個裝機過程成功了大半。簡單來說,所謂「最小系統」就是CPU(包含風扇)、主板、內存、顯卡、顯示器、電源這五項配件。
注意點:
為了避免反復裝卸,強烈建議大家在固定主板之前使用「最小系統」驗證系統是否能夠順利點亮。當然,在測試是一定要注意防護靜電。其實,最佳的靜電防護方法便是使用專用的放靜電帶,並且接地。如果沒有接地設備,當我們要用手接觸板卡時,可以用手觸摸一下自來水管或潮濕的地面(圖),把自己身上攜帶的靜電泄放掉,避免在接觸板卡時人身對板卡放電,造成板卡的損壞。特別是冬季乾燥寒冷,我們穿的多為羊毛化纖製品,最容易產生靜電。
. 熟悉跳線、DIP開關與插針
一般而言,主板上有很多跳線或者DIP開關,用以設置各種參數。特別是以往的一些老主板,跳線與DIP開關比比皆是。不過,目前功能越發強大的BIOS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取代跳線與DIP開關,但是部分重要的參數還是需要使用跳線與DIP開關設定。
DIP開關,採用上下撥動的方式,在ON與OFF之間切換(圖)。通過多個DIP開關可以組成各種功能設定值,主板說明書上會列出詳細的參考值,大家只需要用手指輕輕地波動即可,非常方便。
一般而言,跳線有2pin和3pin之分。2pin採用閉合或者打開來設定,而3pin的採用1-2(連接1號位與2號位插針)與2-3(連接2號位與3號位插針)來設定(圖),部分主板甚至還採用4pin跳線,擁有三種組合。
事實上,跳線的使用不如DIP開關那樣簡單直觀,需要一個跳線帽來設定(圖),但是它能夠演變出更多的組合值,而且成本低、故障率低,因此廣為採用。
關於DIP開關與跳線的具體設定值,每一款主板都不相同,大家一定要仔細閱讀主板說明書,或者參考主板PCB上的印刷(圖)。
至於插針,它並不是用來設定主板工作參數的,而是輸出低電壓與數據信號,常見的插針有主板上的PC喇叭、信號燈、CPU風扇等插針(圖)。需要注意的是,插針往往有正負之分,如果接反肯定不能正常工作。令大家放心的是,由於插針輸出的電壓很小,因此一般情況下即便接反也不會損壞硬體。
按照業界的約定,Ground接地線為黑色、Data+線為綠色、Data-線為白色、高位電壓線為紅色(圖)。
二、 實戰演練--最小系統試驗
Quote:
既然最小系統是構成了整個PC的軸心骨,那麼我們就從安裝最小系統開始。在安裝時應該找一個防靜電帶置於主板的下方,同時將主板放在較為柔軟的物品上,以免刮傷背部的線路,建議使用防靜電包裝袋以及泡沫袋(圖)。
1.安裝CPU
CPU的安裝並不困難,大家首先要找對方向。注意觀察主板上CPU插槽,其中有些邊角處並沒有針孔,這一位置也應該對應CPU上缺針的位置。以AMD 的AthlonXP或者Duron處理器為例,其針腳有兩個邊角呈「斜三角」(圖),應該對准SocketA 插槽上的「斜三角」(圖)。
如果方向反了,那麼CPU是無法順利嵌入CPU插槽的。至於Intel的Pentium4或者Celeron4處理器,只有一個邊角呈現缺口(圖),
大家對准CPU插槽的缺口即可(圖)。
> 安裝CPU時應該先輕輕地90度拉起CPU插槽旁邊的滑桿(圖),
此時CPU可以略帶阻尼感地插入CPU插槽,然後放下滑桿,以固定CPU(圖)。
整個過程應該相當輕松,如果遇到很大的阻力,應該立即停止,因為這很可能是CPU插入方向錯誤所引起的。一味地使用蠻力肯定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損壞CPU!
Quote:
2.安裝CPU風扇
相對而言,安裝CPU風扇是整個裝機過程中最危險的一步,因為用力不當就很容易壓壞CPU的核心。不過大家也沒有必要因此而畏手畏腳,只要方法得當,完全可以順利過關。首先用導熱硅脂在CPU的表面均勻地塗上一層,做這一步的目的便是確保CPU與散熱片之間緊密接觸,趕走空氣(圖)。當然,導熱硅脂也不能塗太多,應該以裝上CPU風扇後不溢出為標准。
為了保證散熱片和CPU核心接觸緊密,扣具往往設計得十分緊,因此大家在安裝時千萬不能使用蠻力。一般而言,CPU風扇的扣具在兩邊的形狀是不同的,一頭是簡單的鏤空小鉤,另一頭是帶有扶手的鏤空小鉤(圖)。
先將沒有扶手的一頭扣住CPU插槽(圖),
然後將CPU風扇蓋住CPU,同時按下另一頭的扶手,使之扣住CPU插槽的另一端(圖)。
整個過程中,最危險的便是最後一步。由於CPU表面的有一塊突起的核心,因此在用力下壓帶有扶手的扣具時很容易壓壞核心,特別是早期的一些雜牌風扇
如果你使用的Pentium4或者Celeron處理器,那麼安裝CPU風扇的危險就會小得多,因為Intel採用的封裝技術在核心上加了一個厚厚的鋁蓋(圖),比較堅固。當然,大家也不能因此而有持無恐,小心謹慎還是必須的。
最後大家千萬不能忘記為CPU風扇接上電源,不然短短的幾秒種就可能讓CPU過熱而燒毀。如今CPU風扇都採用3pin電源介面,一般位於主板上 CPU插槽的附近(圖)。這種3pin電源介面有一個導向小槽,因此不用擔心插飯。此外,少數老式風扇可能依舊採用由ATX電源輸出的D???形電源介面。
小提示:
為了避免CPU風扇壓壞核心的悲劇發生,大家除了掌握正確的CPU風扇安裝方法,還可以學會一些小技巧。如果你發現CPU的扣具實在太緊,那麼就用尖嘴鉗將扣具的一段稍稍向外搬(圖),這樣能夠使扣具在水平方向的跨越距離變大,利於安裝。
此外,購買帶有三點著力扣具的風扇也是不錯的方法,這種扣具在安裝時十分容易,受力均勻(圖)。
Quote:
3.安裝內存和顯卡
在內存插槽上,我們可以看到兩個塑料鈕扣,將其向外搬,然後把內存條的缺口對准內存插槽上的小梗(圖),
完全插入之後再將塑料鈕扣的位置復原(圖)。安裝內存基本上沒有太大的難度,只要注意方向即可。
目前部分主板能夠支持雙通道內存,此時在內存安裝位置的選擇上就會有所講究。通過顏色辨認是最簡單的方法,大家將兩條內存安裝在同一種顏色的內存插槽上,這樣即可激活雙通道工作模式,提高性能(圖)。
AGP顯卡的安裝也同樣簡單,大家只要將其插上主板的AGP插槽即可。此時,AGP顯卡的擋板應該面向主板埠的一側。很多主板的AGP插槽都有一個彈簧片(圖),當顯卡正確插入之後,該彈簧片會牢牢地扣住顯卡。至於顯卡與顯示器的連接,想必也不用我多說了。
Quote:
4.設定跳線、加電開機
在加電開機之前,我們還要設置一下各個重要跳線,以免因為參數錯誤而導致硬體損壞。一般而言,CPU外頻跳線、倍頻跳線、電壓跳線是我們首先關注的對象。當然,並非所有的主板都需要設置這些跳線,因為有些主板採取在BIOS中進行設定,或者完全由系統自動識別。
目前很多主板對CPU頻率的設定採取「軟硬結合」的方法。通過一組跳線,我們可以設定CPU的基準外頻,一般分為100/133/166/200MHz這四檔(圖)。
在使用跳線來確定外頻之後,大家才可以在BIOS中在小范圍內調節外頻,這樣可以避免用戶在設置BIOS時因為將外頻太高而導致CPU燒毀,同時主板上的時鍾頻率發生器可以據此來選定APG/PCI的分頻倍率。至於倍頻跳線,大多數Pentium4主板都僅僅是一種擺設,因為Intel已經鎖上的倍頻,大家可以不去理會。而AMD處理器就需要設定一下倍頻跳線了,建議大家在第一次開始時使用Auto值,讓主板自動檢測。
相對而言,CPU電壓跳線是最危險的,不過採用跳線來設定CPU電壓的主板並不多。為了確保安全,我們也建議大家使用默認電壓。此外,部分主板可能通過還擁有AGP電壓以及內存電壓的跳線,應該一並是用默認值。
完成多種跳線的設定之後,我們就可以接上20pin的ATX電源了。主板上的20pin ATX電源介面有一個導航槽,順著方向插入即可(圖)。
之所以要求大家最後才接ATX電源也是為了保證安全,因為少數主板的供電模塊有些小問題,有時一接上電就會自動啟動。
最後,我們就要進行開機了。別奇怪,雖然我們沒有開關按鈕,但是通過短路主板上2pin開關即可正常開機。主板上的2pin開關一般位於左下角(圖),通過說明書或者PCB上印刷字找到確切位置,用鑰匙等導電物輕輕一碰,ATX電源就會立即啟動。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應該能夠看到顯示器出現系統自檢畫面,這也表明這些配件基本上可以完美地協調工作。
三、 再接再厲--完成裝機
Quote:
盡管我們已經成功地讓最小系統正常運作,但是如果要真正完成整個裝機過程,我們還必須經歷固定主板、連接機箱前置面板與信號燈、安裝IDE設備、添加板卡等步驟。
1. 固定主板
我們自然不可能將主板裸露在外進行工作,因此必須將主板固定在機箱中。固定主板並不是什麼復雜的操作,大家只要將金黃色的螺絲卡座安置在機箱底部的鋼板(圖),
然後主板置於其上,此時我們可以用多個螺絲將主板牢牢地固定在機箱上(圖)。整個固定過程中一定要對准位置,保證主板背後的埠都能順利露出,便於接駁。
2. 連接機箱前置面板與信號燈
機箱前置面板上有多個開關與信號燈,這些都需要與主板左下角的一排插針一一連接。關於這些插針的具體定義,我們不得不查閱主板說明書(圖),因為主板PCB上的字元實在太小了。
一般來說,我們需要連接PC喇叭、硬碟信號燈、電源信號燈、ATX開關、Reset開關,其中ATX開關和Reset開關在連接時無需注意正負極,而 PC喇叭、硬碟信號燈和電源信號燈需要注意正負極,白線或者黑線表示連接負極,彩色線(一般為紅線或者綠線)表示連接正極(圖)。
至於其餘一些待機狀態信號燈、待機開關,大多數機箱並不採用,我們可以不必理會。
3. 安裝IDE設備
對於普通用戶而言,我們的硬碟、CDROM、DVDROM以及刻錄機都採用IDE介面,這是一種很普及的介面模式,每塊主板上都至少有兩個IDE插槽,而每個插槽呢又可以支持2個IDE設備,因此從原理上講我們可以在同一台機器上共安裝四個IDE設備共同使用(圖)。
由於一個IDE插槽可以安裝兩個IDE設備,因此我們需要為每一個IDE設備設定主從模式。設定主從模式的方法大家應該已經不會陌生,就是跳線(圖),總共分成三種:主(MASTER)、從(SLAVE)和自動選擇(CABLE SELECT),建議大家將所有的IDE設備都跳線為CABLE SELECT。
Quote:
隨後,我們將所有的IDE設備固定在機箱上(圖),這一步並不難做到,只要對於孔眼上螺絲即可。
接下來的一步就是連接數據線。數據線的插頭是矩型的,從外觀上並不容易區分插接的方向,那麼我們該如何確定呢?在主板IDE插槽這一端,我們可以按照 IDE連接線上的一個柱型突起,來對應主板IDE插槽上的缺口,只要這樣安裝就可以保證正確了。在硬碟這一端呢,我們可以仔細的觀察IDE連線最旁側的兩條邊線,其中一條我們可以看到有紅色的標記,而另一側則沒有。這個便是確認IDE連線插接方向的條件,在連接的時候,我們將這條有紅色標記的一側朝向硬碟電源插口的方向就可以了(圖)。
需要注意的是,大家在連接IDE硬碟時應該採用80pin數據線(圖),只有這樣才能激活ATA66/100/133工作模式,提高磁碟性能。此外,如果大家只需要安裝一個光碟機和一個硬碟,那麼將以將這兩個IDE設備掛接在不同的IDE插槽,這樣可以稍微提高一些性能。
4. 添加板卡
安裝板卡對大家而言應該沒有什麼難度,因為這與AGP顯卡的安裝如出一轍。由於目前ISA介面已經被完全淘汰,因此PCI板卡已經成為我們唯一需要對付的設備,其中主要包括音效卡、網卡,以及電視卡等。
安裝板卡時要卸下機箱上的擋板,然後對准位置插入PCI板卡(圖)。
此外應該保證底部的金手指完全插入,這樣才能避免解除不良(圖),最後上螺絲加以固定即可。
事實上,如今很多主板都已經集成音效卡和網卡,如果你需要使用額外的音效卡,那麼應該先將板載音效卡屏蔽掉,這一步一般通過主板上的跳線實現或者在BIOS 中進行設定。為了能夠讓音效卡直接播放AudioCD,我們還必須在音效卡與光碟機之間連接一條音頻線,建議大家使用2pin的數字線,如果你的音效卡不具備改介面,那麼可以改用4pin的模擬輸出線(圖)。
5. 安裝電源、封閉機箱
電源安裝在機箱的右上角,大家可以使用四顆大螺絲加以固定。當然,此時處理連接主板上的20pin介面,也不能忘記為各個IDE設備接上D形電源介面(圖)。
在封閉機箱之前,我們還需要進行一些善後工作。一台安好了的機箱內有很多五花八門的線,往往是硬碟數據線,電源線、音頻線雜亂無章的夾雜在一起,不光會互相干擾,而且會嚴重干擾散熱。此時,我們建議大家用象皮筋紮好後固定在遠離CPU風扇的地方。
經過以上這些步驟,我們的整個裝機過程就完成了。當然,真正使用PC之間還需要經過BIOS優化、操作系統安裝、應用軟體安裝等多個步驟,而想必這些已經是大家相當熟悉的內容了。
2. 怎樣組裝電腦
如果你不熟悉還是建議你不好試。
不過還是跟你說一下。
顯示器:幾乎都兼容,也不用組裝,主要看價格、顯示質量、做工等。(除非你對HMDI有要求才有必要看一下介面)
主機:分為機箱電源和其他核心部件。機箱基本通用,只要你不買超級迷你的機箱導致主板和顯卡裝不下就行,質量上可以將就。電源不可以將就,不然以後對穩定性有影響,另外電源也基本通用,但要關注最大輸出功率符不符合你的核心配置,還有接SATA供電的口有多少個。
主板CPU:分為兩大平台,Intel和AMD,彼此不兼容,選定了一個平台以後就要選相應的配件。中高低端什麼的從價格上基本可以看出來。寫出來太長了,咨詢店員或朋友吧。
內存:主流DDR3,不向下兼容。各平台適用。看頻率和容量。大廠穩定性好,質量好,價格高。
硬碟:沒什麼特別,主流為機械硬碟,SATA3介面,容量500G至1T。固態硬碟暫時不怎麼適合作主力盤。
光碟機:可以免,如果你懂得折騰優盤刻錄鏡像,用來安裝系統。
鼠鍵套裝和外設:滑鼠鍵盤挑自己喜歡就行,價格上別被坑(先逛逛IT網站,熟悉價格)。如果用中低端產品可以挑P/S2介面,省下兩個USB介面。機箱、耳機麥克風什麼都很簡單,通用,連接超級簡單。如果你只是初級用戶,沒有高端要求,那麼買一般貨色就行。
組裝是最難的,難在主板接前面板的電源開關、硬碟指示燈、USB介面和音頻介面。這一項每個主板和機箱都稍稍有一點不同,雖然說大同小異,還是要拿說明書對著慢慢折騰。其他的如主板裝上機箱,CPU內存硬碟的安裝都很簡單,傻瓜化的設置,如果你接到不對,介面就接不進去。
如果你完全不懂,至少每天先上網逛IT網站吧,看看人家怎麼配怎麼做的。
建議由有經驗的朋友帶著配。
3. 怎麼自己組裝電腦
那就得懂基礎知識。
4. 如何重新組裝電腦最簡單的方法有嗎
最簡單的方法是用原版系統安裝,這樣雖然慢一些,但是不會出現ghost安裝系統後重啟黑屏等問題。
電腦重做系統和方法步驟方法:准備系統光碟、隨機驅動程序光碟
重裝步驟:
首先進入BIOS設置光碟機優先。
1)首選按Del鍵進入BIOS
2)通過鍵盤上的方向鍵選中Advanced BIOS Features
3)回車進入BIOS設置界面
4)用方向鍵選中First Boot Device或(1st Boot Device)
5)用上下方向鍵選中CDROM
6)按ESC返回BIOS設置界面。
7)方向鍵選中Save &Exit Setup
8)按 'Y』鍵後回車,重啟電腦
進入安裝 :
1) 重啟電腦,把高亮條用方向鍵移動到CDROM,這時,把XP光碟插入光碟機
2)出現Press any key to boot from CD時,立即回車
3)片刻,屏幕出現歡迎安裝程序界面,選擇現在安裝。並回車
4)顯示'許可協議』按F8後,載入信息
5)選擇全新安裝
6)發現原來的系統,選擇把系統安裝在這個磁碟,然後用NTFS(快)格式化這個分區,格式化後回車,開始安裝。
7)開始復制文件,此過程稍長,耐心等等,無需干預。完畢後重啟電腦,
8)啟動後,載入設備程序,無需干預
9)接下來的步驟按提示操作即可。等完成後重啟,一系統就安裝完成了。
5. 組裝電腦的步驟是什麼
首先是准備組裝的零組件:CPU,CPU散熱器,內存,主板,顯卡,硬碟,光碟機,電源,機箱,除了上述這些東西,你還需要一把大小長短適中且好轉的十字螺絲起子,還有平坦的桌面。
1、一開始可以先從CPU著手,把CPU先裝到主機板,因為機殼內的空間有限,如果先把主機板裝到機殼的再裝CPU的話會比較不順手,CPU若裝錯腳位也是裝不進去的,以AM2的CPU為例, CPU上面有個金色三角形圖示,對准主機板上的socket腳座的三角形圖示輕輕溫柔的放進去,如果放不進去, 請檢查一下腳位是否正確或是CPU上的腳有歪掉。
2、放進去之後,把卡榫往下壓,固定好CPU。
3、接著就是安裝CPU散熱器,原廠的風扇都算是相當簡單安裝,在安裝之前, CPU要塗上散熱膏,原廠風扇都會直接貼一層散熱膏在底座,此時就不需 要在CPU上塗抹散熱膏,如果你有比較好的散熱膏可以使用,可以用去漬油將底座的散熱膏抹掉, 注意塗抹散熱膏時主要是讓CPU可以完全接觸到散熱器底座即可,不是越多越好,薄薄一層即可。
4、將CPU散熱器溝槽扣上Scoket座兩邊,再將卡榫扳上扣緊。
5、這樣就已經完成了,接著在主機板上找到CPU FAN的pin腳,將散熱器的風扇電源線插上,新的已經為4pin,有防呆裝置,插反了是插不進去的。
6、接著可以先將內存插上,內存都有防呆裝置,在中間的地方有個凹槽, 只要對准主機板插入即可,可避免插反了把內存給燒了,通常我們都會買兩只一樣的內存來跑雙通道,有些主機板的規格不同,可能會有四個插槽,至於插在哪兩個 槽會啟動雙通道就得看看說明書,如果只有兩個槽應該是沒有這困惱。
7、可以把主機板先放到旁邊,拿出機殼內的螺絲,先找出銅柱把它鎖到機殼上, 鎖的孔位要特別注意有應對主機板的孔位,如果底部有銅柱卻沒對應到主機板的孔位, 銅柱若頂到主機板底部線路是非常有可能會造成短路的,要特別注意。
8、把主機板鎖上機殼之前可以先把電源供應器鎖上,有些機殼並不是很大, 如果先鎖主機板的話,電源供應器可能會不好安裝,接著將主機板所附的IO擋板裝上。
9、在裝上主機板的時候,還是得提醒一下,機殼上全部的銅柱一定要對應主機板上的孔位, 如果是因為安裝燒毀可是算人為喔! 不在保固范圍內。
10、裝好主機板後可以將機殼前置的一些IO功能拉上, 通常比較常見的是前置音效與USB介面,如下圖示為前置音效的線, 在主機板上可以輕易找到,因為每一款主機板的位置都不大相同, 可以在主機板說明書上找一下,大多都會有防呆裝置,對准有缺腳的插上准沒錯。
11、一般的機殼通常會有兩組前置USB,在主機板上可以找到擴充USB的PIN腳, 插上時要注意順序VCC、USB-、USB+、GND插反了會燒掉喔。
12、接著就是面板的開關與LED燈,分別有POWER SW(電源開關)、 RESET SW(重置鍵)、HDD LED(硬碟訊號燈)、P LED(電源指示燈), 通常這些PIN腳會在主機板的右下角。
13、有些主機板可能礙於布線空間的關系,標示如果不是很清楚,沒關系! 可以拿出主機板說明書來參考,不懂英文也不要緊,只要找到相關的圖示,位置還是一目瞭然,正負都標示的相當清楚,如果你的機殼上的線沒有標示正負, 有個簡單的分辨方法,通常有顏色的就是正,白色為負。
14、把線都接好之後就比較輕鬆了,光碟機與硬碟的安裝都算是相當簡單, 裝光碟機前先把擋板拆下來,有些機殼的擋板很好拆,擋板與面板通常是由卡榫卡住而已, 只要從內往外敲就可以敲下來,或者是把卡榫扳開即可拆下檔板。
15、將光碟與硬碟用螺絲固定好之後,接上排線與電源線, 這兩者都有防呆裝置只要仔細看要裝錯實在有點難度,排線會有一邊為紅色, 那是PIN腳的第一腳位,通常是與電源線的紅線相對。
16、主機板上得IDE插槽也有防呆裝置,對准缺口不會錯的,SATA的介面也是一樣, 不過要小心SATA的介面可能比餅干還脆弱的,一不小心太粗魯可能就扳斷了。
17、目前的主機板上都有很多組SATA,隨便插一個都可以正常使用, 再來就可以把電源線接上,舊款的電源供應器的主電源線會與現在的主機板有點差異, 少了四隻腳,不過仍然是可以正常的運作,也不用擔心會插錯邊,防呆裝置萬歲!
18、應該是從K7、P4之後就還得接額外的小4PIN, SATA硬碟可能會有兩種電源介面,只要擇期一即可,不用兩個都插。
19、都安裝完成之後凌亂的線有可能會卡到風扇,可以把線整理一下,主要是看起來沒那麼亂, 內部的散熱也會比較良好,其實我並不大會整線, 曾經看過整線達人可以不需要束線就整得相當美。
6. 組裝電腦的詳細步驟
安裝前的准備:
在動手組裝電腦前,應先學習電腦的基本知識,包括硬體結構、日常使用的維護知識、常見故障處理、操作系統和常用軟體安裝等。
安裝前配件的准備
裝機要有自己的打算,不要盲目攀比,按實際需要購買配件。
如選購機箱時,要注意內部結構合理化,便於安裝,二要注意美觀,顏色與其他配件相配。一般應選擇立式機箱,不要使用已淘汰的卧式機箱,特別是機箱內的電源,它關繫到整個電腦的穩定運行,其輸出功率不應小於250 W,有的處理器還要求使用300 W的電源,應根據需要選擇。
除機箱電源外,另外需要的配件一般還有主板、CPU、內存、顯卡、音效卡(有的音效卡主板中自帶)、硬碟、光碟機(有VCD光碟機和DVD光碟機)、軟碟機、數據線、信號線等。
除了機器配件以外,還需要預備要用到的螺絲刀、尖嘴鉗、鑷子等工具。
另外,還要在安裝前,對室內准備好電源插頭等,這些內容在第1章的1.4節已經敘述了。
裝電腦的基本步驟
組裝電腦時,應按照下述的步驟有條不紊地進行:
(1) 機箱的安裝,主要是對機箱進行拆封,並且將電源安裝在機箱里。
(2) 主板的安裝,將主板安裝在機箱主板上。
(3) CPU的安裝,在主板處理器插座上插入安裝所需的CPU,並且安裝上散熱風扇。
(4) 內存條的安裝,將內存條插入主板內存插槽中。
(5) 顯卡的安裝,根據顯卡匯流排選擇合適的插槽。
(6) 音效卡的安裝,現在市場主流音效卡多為PCI插槽的音效卡。
(7) 驅動器的安裝,主要針對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進行安裝。
(8) 機箱與主板間的連線,即各種指示燈、電源開關線。PC喇叭的連接,以及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電源線和數據線的連接。
(9) 蓋上機箱蓋(理論上在安裝完主機後,是可以蓋上機箱蓋了,但為了此後出問題的檢查,最好先不加蓋,而等系統安裝完畢後再蓋)。
(10) 輸入設備的安裝,連接鍵盤滑鼠與主機一體化。
(11) 輸出設備的安裝,即顯示器的安裝。
(12) 再重新檢查各個接線,准備進行測試。
(13) 給機器加電,若顯示器能夠正常顯示,表明初裝已經正確,此時進入BIOS進行系統初始設置。
進行了上述的步驟,一般硬體的安裝就已基本完成了,但要使電腦運行起來,還需要進行下面的安裝步驟。
(14) 分區硬碟和格式化硬碟。
(15) 安裝操作系統,如Windows 98或者Windows XP系統。
(16) 安裝操作系統後,安裝驅動程序,如顯卡、音效卡等驅動程序。
(17) 進行72小時的烤機,如果硬體有問題,在72小時的烤機中會被發現。
························
組裝電腦的過程
對於平常接觸電腦不多的人來說,可能會覺得「裝機」是一件難度很大、很神秘的事情。但其實只要你自己動手裝一次後,就會發現,原來也不過如此(當然你最好先對電腦的各個配件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組裝電腦的准備工作都准備好之後,下面就開始進行組裝電腦的實際操作。
(1) 打開機箱的外包裝,會看見很多附件,例如螺絲、擋片等。
(2) 然後取下機箱的外殼,我們可以看到用來安裝電源、光碟機、軟碟機的驅動器托架。許多機箱沒有提供硬碟專用的托架,通常可安裝在軟碟機的托架上。
機箱的整個機架由金屬構成,它包括五寸固定架(可安裝光碟機和五寸硬碟等)、三寸固定架(可用來安裝軟碟機、三寸硬碟等)、電源固定架(用來固定電源)、底板(用來安裝主板的)、槽口(用來安裝各種插卡)、PC喇叭(可用來發出簡單的報警聲音)、接線(用來連接各信號指示燈以及開關電源)和塑料墊腳等,如圖11.1所示(這里的圖片已經安裝好電源,實際上新打開的機箱是沒有安裝好電源的)。
l 驅動器托架。驅動器艙前面都有擋板,在安裝驅動器時可以將其卸下,設計合理的機箱前塑料擋板採用塑料倒鉤的連接方式,方便拆卸和再次安裝。在機箱內部一般還有一層鐵質擋板可以一次性地取下。
l 機箱後的擋片。機箱後面的擋片,也就是機箱後面板卡口,主板的鍵盤口、滑鼠口、串並口、USB介面等都要從這個擋片上的孔與外設連接。
l 信號線。在驅動器托架下面,我們可以看到從機箱面板引出Power鍵和Reset鍵以及一些指示燈的引線。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小型喇叭稱之為PC Speaker,用來發出提示音和報警,主板上都有相應的插座。
有的機箱在下部有個白色的塑料小盒子,是用來安裝機箱風扇的,塑料盒四面採用卡口設計,只需將風扇卡在盒子里即可。部分體積較大的機箱還會預留機箱第二風扇、第三風扇的位置。
組裝電腦的過程
對於平常接觸電腦不多的人來說,可能會覺得「裝機」是一件難度很大、很神秘的事情。但其實只要你自己動手裝一次後,就會發現,原來也不過如此(當然你最好先對電腦的各個配件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組裝電腦的准備工作都准備好之後,下面就開始進行組裝電腦的實際操作。
(1) 打開機箱的外包裝,會看見很多附件,例如螺絲、擋片等。
(2) 然後取下機箱的外殼,我們可以看到用來安裝電源、光碟機、軟碟機的驅動器托架。許多機箱沒有提供硬碟專用的托架,通常可安裝在軟碟機的托架上。
機箱的整個機架由金屬構成,它包括五寸固定架(可安裝光碟機和五寸硬碟等)、三寸固定架(可用來安裝軟碟機、三寸硬碟等)、電源固定架(用來固定電源)、底板(用來安裝主板的)、槽口(用來安裝各種插卡)、PC喇叭(可用來發出簡單的報警聲音)、接線(用來連接各信號指示燈以及開關電源)和塑料墊腳等,如圖11.1所示(這里的圖片已經安裝好電源,實際上新打開的機箱是沒有安裝好電源的)。
l 驅動器托架。驅動器艙前面都有擋板,在安裝驅動器時可以將其卸下,設計合理的機箱前塑料擋板採用塑料倒鉤的連接方式,方便拆卸和再次安裝。在機箱內部一般還有一層鐵質擋板可以一次性地取下。
l 機箱後的擋片。機箱後面的擋片,也就是機箱後面板卡口,主板的鍵盤口、滑鼠口、串並口、USB介面等都要從這個擋片上的孔與外設連接。
l 信號線。在驅動器托架下面,我們可以看到從機箱面板引出Power鍵和Reset鍵以及一些指示燈的引線。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小型喇叭稱之為PC Speaker,用來發出提示音和報警,主板上都有相應的插座。
有的機箱在下部有個白色的塑料小盒子,是用來安裝機箱風扇的,塑料盒四面採用卡口設計,只需將風扇卡在盒子里即可。部分體積較大的機箱還會預留機箱第二風扇、第三風扇的位置。
11.2.2 安裝電源
機箱中放置電源的位置通常位於機箱尾部的上端。電源末端四個角上各有一個螺絲孔,它們通常呈梯形排列,所以安裝時要注意方向性,如果裝反了就不能固定螺絲。可先將電源放置在電源托架上,並將4個螺絲孔對齊,然後再擰上螺絲。
把電源裝上機箱時,要注意電源一般都是反過來安裝,即上下顛倒。只要把電源上的螺絲位對准機箱上的孔位,再把螺絲上緊即可。
提示:上螺絲的時候有個原則,就是先不要上緊,要等所有螺絲都到位後再逐一上緊。安裝其他某些配件,如硬碟、光碟機、軟碟機等也是一樣。
11.2.3 安裝主板
在機箱的側面板上有不少孔,那是用來固定主板的。而在主板周圍和中間有一些安裝孔,這些孔和機箱底部的一些圓孔相對應,是用來固定主機板的,安裝主板的時候,要先在機箱底部孔裡面裝上定位螺絲,(定位螺絲槽按各主板類型匹配選用,適當的也可放上一兩個塑膠定位卡代替金屬螺絲)。
接著將機箱卧倒,在主板底板上安裝銅質的膨脹螺釘(與主板上的螺釘也對齊),然後把主板放在底板上。同時要注意把主板的I/O介面對准機箱後面相應的位置(圖中箭頭所指位置),ATX主板的外設介面要與機箱後面對應的擋板孔位對齊
注意:要讓主板的鍵盤口、滑鼠口、串並口和USB介面和機箱背面擋片的孔對齊,主板要與底板平行,決不能搭在一起,否則容易造成短路。另外,主機板上的螺絲孔附近有信號線的印刷電路,在與機箱底板相連接時應注意主板不要與機箱短路。如果主板安裝孔未鍍絕緣層,則必須用絕緣墊圈加以絕緣。最好先在機箱上固定一至兩顆螺柱,一般取機箱鍵盤插孔(AT主板)或I/O口(ATX主板)附近位置。使用尖型塑料卡時,帶尖的一頭必須在主板的正面。
7. 組裝電腦需要什麼
電腦裝機需要以下配件:
1、CPU
中央處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一塊超大規模的集成電路,是一台計算機的運算核心(Core)和控制核心( Control Unit)。它的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體中的數據。
中央處理器主要包括運算器(算術邏輯運算單元,ALU,Arithmetic Logic Unit)和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及實現它們之間聯系的數據(Data)、控制及狀態的匯流排(Bus)。它與內部存儲器(Memory)和輸入/輸出(I/O)設備合稱為電子計算機三大核心部件。
集成主板:
全集成主板通常指那些直接集成了顯卡、音效卡和網卡等部件的主板,其中以集成顯卡為重要特徵。雖然全集成主板並不是主流產品,但它以較低的價格及安裝的簡便性,還是在主板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全集成主板上的顯卡、音效卡等部分由於要佔用一些系統資源,所以它的性能與非集成主板相比要差一些,這也是全集成主板不能成為主流產品的重要原因。盡管全集成主板性能相對要低,但我們可以通過合理的設置與優化來提高它的性能。
8. 組裝電腦配置方案方法
簡單的說你有兩種選擇,CPU有兩種,一個是Intel(主要有賽揚、奔騰、酷睿),一個是AMD的(閃龍、速龍還有別的什麼龍),他們所使用的主板一定不同,兩種CPU對應的主板不能相互通用,即使是同一品牌的同一系列的CPU,還要注意其針腳數是否一樣。
英特爾(intel)CPU搭配的主板有什麼特點?
英特爾的CPU,主板的晶元組有Intel系列的,VIA(威盛)SIS系列等等。這里說的晶元組指的是主板上的核心晶元,而主板的品牌就多地說不過來了,購買的時候要分清是哪一家公司採用的哪一種晶元組出廠的主板。比如「華碩公司的i865pe主板」意思就是說華碩公司採用Intel865pe晶元組作的主板。雖說晶元組都是一樣的,可是OEM公司的不同對主板性能的影響實在很大。主板和CPU最大的匹配原則就是是否相互支持(當然是在可以安裝上的前提下),這裡麵包括幾個內容,舉例說:
1、前端匯流排帶寬(FSB),如果CPU的FSB是800M,主板的FSB只有533M,那麼CPU的性能就被限制了,如果反過來,則給CPU升級留了空間。
2、主板是否支持雙核心,如果CPU市雙內核的,而主板不支持雙內核,CPU就又浪費了不少。
3、主板是否支持雙信道內存。更多關於雙信道的知識請參見:雙信道詳解
4、主板是否支持DDR2內存。等等,好多的。大概知道這些也就差不多了。
AMDCPU搭配的主板有什麼特點?
AMD的CPU,支持它的主板晶元組有nforce系列、SIS系列等等,需要注意的點也和上面說得差不多,但是有一點需要特別指出的,AMD的CPU都在超頻方面有很出色的表現,所以主板能夠支持多少電壓也是應該考慮的因素。
具體的搭配方法要視不同情況而定,你還需要去相關網站去看看各種CPU和主板的參數才行.。
那麼該如何搭配呢?
主板支持的技術與CPU搭配的有什麼關系?
不同規格的CPU需要主板提供不同的技術支持:在Intel方面有超線程技術,雖然多數人的CPU不支持該技術,但很多主板還是以此為賣點;在內存方面有雙信道DDR技術,該技術和前端匯流排為800MHz的奔騰4關系比較大,因為在傳統的單信道技術下DDR400規格所提供的帶寬(3.2GB)已經無法滿足這類CPU的帶寬要求(***GB),所以業界就推出了雙信道技術,在該技術下使用兩條DDR400內存條就剛好可以提供***GB的帶寬,這樣一來CPU才有發揮其威力的足夠空間,而有些不知情的朋友以為只要主板資料上寫著支持800MHz前端匯流排就可以了。其實不然,因為哪怕是一塊845E的主板,只要它的外頻能超到200MHz並提供6分頻,那麼它就間接地支持了800MHz前端匯流排,這對那些有實力的廠家來說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所以要是你有意購買一顆P4 2.4G或者2.6G的CPU,那麼挑選一塊支持雙信道技術的主板是非常有意義的。
至於AMD那邊,其實很多中高端nForce2主板也有雙信道DDR功能,不過就連對內存帶寬要求最高的Barton 3200+也只需要一條DDR400而已,所以該技術用在AMD的CPU上其實對性能的提升並不明顯,可以說是華而不實的。另外,還是前面提到的前端匯流排問題,由於P4的FSB還有533MHz和400MHz兩種規格,對主板來說就是最好可以支持DDR400,而像早期的845GL,845E都只能支持到DDR266,後來出的845GE和845PE則支持到DDR333,雖然它們的價格現在是相當便宜,但考慮到目前不少848P和865PE都在以降價來搶佔主流地位,而865PE的規格要比845系列高出不少,就連更高規格的PT800也加入中低端市場的爭奪,巧的是這段時間又喜逢DDR大幅降價,如果說是賽揚4搭著一塊845GL拿來上DDR266,我們還可以理解,要是你的P4還沒有配上一塊可以上DDR400的主板,那就說不過去了。 →→cpu選購的技巧和方法參見:CPU選購
從功能上說如何搭配?
從功能上說,不同檔次的主板,可以為CPU提供不同的相關功能:就說超頻吧,一顆適合超頻的CPU,需要一塊適合超頻的主板,而一塊適合超頻的主板,對AMD的CPU來說一般都要支持6分頻技術,而且外頻線性可調,倍頻可調,CPU電壓可調,因為現在AMD的那幾款低主頻的CPU不鎖倍頻,而且採用0.13微米工藝,超頻性能優秀,你可以通過外頻、倍頻和電壓這三者的協調把你那塊CPU的超頻潛力徹底挖掘出來;對Intel來說,超頻空間比較大的多數都是400MHz FSB的那些低倍頻版本,一般是把外頻由100MHz超到133MHz,也有些是從133MHz超到166MHz,所以只需要主板分別支持4和5分頻就足夠了,但是,並非所有的CPU都剛好能上到標准外頻,要是在非標頻下,經過分頻後PCI頻率可能過高從而造成系統的不穩定,這時就需要一塊支持PCI頻率鎖定的主板,什麼是PCI頻率鎖定?簡單的說,由於CPU的主頻很高,現在一般都在100MHz以上,而PCI的標准頻率是33MHz,所以外頻100MHz的CPU就要採用3分頻技術,這樣PCI的頻率就是100/3=33.3MHz,而要是CPU外頻被超到了120MHz,那麼3分頻後PCI頻率是120/3=40MHz,這就太高了,硬碟和軟音效卡多半會頂不住,所以要是用另外一個獨立的頻率發生器讓PCI的頻率始終保持在33MHz而不受CPU外頻的影響,就達到了頻率鎖定的效果,這樣你才能夠放心的享受超頻的樂趣。
9. 新手如何組裝電腦 組裝電腦詳細步驟
現在組裝電腦已經被大家普遍認同,以前大家總覺得diy的組裝電腦買了不放心,售後沒有保證,並且自己也不知道該如何組裝電腦。但近些年隨著組裝電腦市場的規范,diy裝機已成為主流,組裝電腦的售後服務已經和品牌機的售後服務質量不相上下。而且diy裝機的性價比也是一直以來大家所公認的。但是對於沒有掌握多少diy裝機知識的朋友來說,要要組裝一台理想的電腦可不是件容易事。今天電腦維修網特地從網上搜羅了關於如何組裝電腦的文章,感覺非常不錯。這篇裝機教程寫的比較通俗易懂,希望自己動手diy的朋友不要錯過哦!
裝機必備——硬體基礎知識
不可否認,盡管裝機是一件相當簡單的事情,但是如果缺乏一些相關的基礎知識的話,也會遇到很多困難,甚至造成無法挽回的硬體損壞。
CPU與晶元組配合:
目前桌面處理器主要分為兩大派系:AMD的SocketAM2/AM2+以及Intel的LGA775,這些主板的晶元組主要都為Intel、AMD、NVIDIA以及VIA這四家晶元組廠商供應,為了幫助大家了解晶元組廠商與CPU的對應關系,我們將其總結如下:
介面類型主流晶元組廠商對應主流處理器Socket AM2/AM2+NVIDIA、AMD、VIASocket AM2+介面:Phenom FX / Phenom X4 / Phenom X2系列處理器;AMD Socket AM2介面:Athlon 64 X2 / Athlon 64 FX / Athlon 64 / Sempron系列處理器LGA 775Intel、NVIDIA、VIAIntel Core 2 Quad / Core 2 Extreme / Core 2 Duo / Pentium D / Pentium 4 / Celeron
決定晶元組支持何種處理器的關鍵在於主板(北橋)晶元,一般位於主板的中央附近,大家卸下散熱片或者風扇即可看到其全貌(圖)。
圖:主板晶元組
如果說識別主板的晶元組有所困難的話,大家也可以通過對主板上CPU插槽的外觀觀察進行判別。AMD主流SocketAM2/AM2+處理器所採用的CPU插槽有940個針腳,形狀較大,而且周圍沒有支架,而Intel處理器所採用的LGA775插槽有775個針,周圍有支架(圖)。
圖:Intel主板LGA775介面更多價位組裝電腦配置請點擊下面鏈接:
一、組裝電腦前奏:安裝好主板上的CPU、內存
CPU發展到現在,設計已經非常防呆化,大家可以看到,AMD的處理器有一個邊角有一個標識符,大家只要將這個標識符對准主板插槽上的標識符放進去就好。
圖:AMD處理器安裝一
當然,把CPU放好之後,要把扣具卡好。
圖:AMD處理器安裝二
Intel處理器在針腳上和AMD不同的是,Intel把針腳挪到了主板處理器插槽上,使用的是點面接觸式。這樣設計的好處是可以有效防止了CPU的損壞,但是弊端是如果主板的處理器插槽針腳有損壞,更換很麻煩。
圖:Intel處理器安裝一
和安裝AMD處理器在主板的插槽上會予以三角符號標識防止插錯不同,安裝Intel處理器也有自己的一套「防呆」方法:注意處理器一邊,有兩個缺口,而在CPU插槽上,一邊也有兩個凸出,對准放下去就可以了。然後扣好扣具,可能會有點緊,用力下壓就可以了。
圖:Intel處理器安裝二
內存的重要性想必大家有所聽聞。事實上內存插槽也是集成在主板上,而且與各種內存之間也有一一對應的關系。目前的主流內存主要是DDR2內存,不過現在處於更新換代的時期,部分高端主板同時提供了DDR2和DDR3兩種內存插槽,不過我們可以通過識別內存插槽上的缺口來加以識別,通過圖片大家可以看到,DDR3和DDR2內存介面上的缺口長短是完全不一樣的(圖)。
安裝內存很簡單,只要把內存順著防呆介面,用力按下去,卡扣就會自動把內存從兩邊卡住。記住一定要安裝在兩個顏色相同的內存插槽上(對於一般主板而言),才能夠組成雙通道。
圖:安裝內存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把導熱硅脂塗抹在風扇底部,有利於CPU的熱量的散發,記住要塗抹的均勻哦。
將硅脂上好之後,我們接下來就是安裝散熱器了。例如圖中這種Intel原裝的散熱器,安裝的時候非常簡單,將四個支腳對准缺口放好,先向下壓緊,然後順時針擰緊就可完成安裝。
圖:安裝CPU風扇
最後,大家要記得把CPU散熱器的風扇介面接上哦。
二、組裝電腦第一步:安裝電源
選擇先安裝電源進機箱裡面有一個好處就是可防止如果後面安裝電源不小心的話而碰壞主板,另外,現在越來越多的電源開始採用如圖中所示這種側面大台風式散熱電源,我們在安裝的時候要將風扇一面對向機箱空側,而不是對向機箱頂部導致散熱不均現象。
記住,安裝好電源後,安裝主板前,一定要先把主板I/O介面的擋板安好。有的用戶第一次裝機,手忙腳亂的會忘記安裝,等裝好主板後才發現沒有按I/O擋板,又要返工。
三、組裝電腦第二步:將主板固定在機箱內部
我們自然不可能將主板裸露在外進行工作,因此必須將主板固定在機箱中。固定主板並不是什麼復雜的操作,大家只要將金黃色的螺絲卡座安置在機箱底部的鋼板上即可(圖)。
將螺絲卡上好在機箱底部之後,我們接下來就可以固定好主板了。
固定好主板之後,將各個螺絲孔上緊螺絲,就可以完成安裝主板了。
固定好主板之後,如果我們安裝的是獨立顯卡平台的話,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內容是將顯卡安裝好。如圖所示,將防呆式顯卡插進主板插槽之後,再擰上一顆螺絲就可以緊緊將顯卡固定好啦。
四、組裝電腦第三步:安裝好光碟機、硬碟
把機箱前面板的擋板扣下來,然後把准備好的光碟機推放進去,把光碟機推進去後,記住要把扣具扣好,才能固定住光碟機。
固定光碟機上螺絲的過程。
硬碟的安裝和光碟機一樣,不同的是從機箱內部推進,把硬碟固定在托盤架上,上緊螺絲即可。
固定光碟機和硬碟的時候許多人會將背部的螺絲忘記上,如下圖所示,將機箱另外一側的擋板打開,將另外一面的螺絲上緊才能更好的平衡光碟機和硬碟。
五、組裝電腦第四步:接好所有數據線、電源線、機箱跳線
將所有配件固定好之後,我們最後只需要將所有數據線,電源線接好裝機就可以大功告成了。
首先我們接主板電源介面,現在的主板的電源插座上都有防呆設置,插錯是插不進去的。主板供電介面一共分兩部分:先插最重要的24PIN供電介面,一般在主板的外側,很容易找到,對准插下去就可;除了主供電的20/24 PIN電源介面之外,主板還有一個輔助的4/8PIN電源介面供電,主板的4/8PIN電源在CPU插座附近,對於手大的人可能不好插。
光碟機和硬碟的電源線、數據線連接示意圖。
另外,如果玩家的顯卡需要外置供電的話,那還得將顯卡的外置電源介面接好,如下圖所示。
機箱前置面板上有多個開關與信號燈,這些都需要與主板左下角的一排插針一一連接。關於這些插針的具體定義,我們可以通過查閱相關主板說明書(圖)了解,因為主板PCB上的字元實在太小了,對於視力不好的人來說查閱會比較痛苦。
一般來說,我們需要連接PC喇叭、硬碟信號燈、電源信號燈、ATX開關、Reset開關,其中ATX開關和Reset開關在連接時無需注意正負極,而PC喇叭、硬碟信號燈和電源信號燈需要注意正負極,白線或者黑線表示連接負極,彩色線(一般為紅線或者綠線)表示連接正極(圖)。
但是,什麼煩瑣的事都有解決方法,例如我們這款華碩主板提供了特色的接線工具Q-connector,我們可以通過這個工具,先在機箱外把線接好,然後通過這個工具,很方便的接在主板上。其實玩家可以在各大電腦城花5塊錢左右購買這樣的工具,解決在昏暗的機箱裡面接煩瑣的跳線的麻煩。
最後我們建議大家可以用皮筋或是線繩等工具,把機箱內部的電源線和跳線整理好,以免影響到主板以後的使用。
組裝電腦教程總結:對於新手來說,組裝電腦的時候,不僅僅只是按照網上的教程,因為每個電腦的主板、機箱、電源等都不一樣,對於疑惑的地方,不妨查閱一下說明書,這就是我們身邊最好的幫手;DIY裝機不需要准備很多的工具,往往能夠用到的工具,只是一把梅花口的螺絲刀,尤其是帶有磁力的螺絲刀能夠讓你減少很多麻煩。
10. 組裝電腦的全過程
如何裝XP系統
第一步,設置光啟:
所謂光啟,意思就是計算機在啟動的時候首先讀光碟機,這樣的話如果光碟機中有具有光啟功能的光碟就可以趕在硬碟啟動之前讀取出來(比如從光碟安裝系統的時候)。
設置方法:
1.啟動計算機,並按住DEL鍵不放,直到出現BIOS設置窗口(通常為藍色背景,黃色英文字)。
2.選擇並進入第二項,「BIOS SETUP」(BIOS設置)。在裡面找到包含BOOT文字的項或組,並找到依次排列的「FIRST」「SECEND」「THIRD」三項,分別代表「第一項啟動」「第二項啟動」和「第三項啟動」。這里我們按順序依次設置為「光碟機」「軟碟機」「硬碟」即可。(如在這一頁沒有見到這三項E文,通常BOOT右邊的選項菜單為「SETUP」,這時按回車進入即可看到了)應該選擇「FIRST」敲回車鍵,在出來的子菜單選擇CD-ROM。再按回車鍵
3.選擇好啟動方式後,按F10鍵,出現E文對話框,按「Y」鍵(可省略),並回車,計算機自動重啟,證明更改的設置生效了。
第二步,從光碟安裝XP系統
在重啟之前放入XP安裝光碟,在看到屏幕底部出現CD字樣的時候,按回車鍵。才能實現光啟,否則計算機開始讀取硬碟,也就是跳過光啟從硬碟啟動了。
XP系統盤光啟之後便是藍色背景的安裝界面,這時系統會自動分析計算機信息,不需要任何操作,直到顯示器屏幕變黑一下,隨後出現藍色背景的中文界面。
這時首先出現的是XP系統的協議,按F8鍵(代表同意此協議),之後可以見到硬碟所有分區的信息列表,並且有中文的操作說明。選擇C盤,按D鍵刪除分區(之前記得先將C盤的有用文件做好備份),C盤的位置變成「未分區」,再在原C盤位置(即「未分區」位置)按C鍵創建分區,分區大小不需要調整。之後原C盤位置變成了「新的未使用」字樣,按回車鍵繼續。
接下來有可能出現格式化分區選項頁面,推薦選擇「用FAT32格式化分區(快)」。按回車鍵繼續。
系統開始格式化C盤,速度很快。格式化之後是分析硬碟和以前的WINDOWS操作系統,速度同樣很快,隨後是復制文件,大約需要8到13分鍾不等(根據機器的配置決定)。
復制文件完成(100%)後,系統會自動重新啟動,這時當再次見到CD-ROM.....的時候,不需要按任何鍵,讓系統從硬碟啟動,因為安裝文件的一部分已經復制到硬碟里了(註:此時光碟不可以取出)。
出現藍色背景的彩色XP安裝界面,左側有安裝進度條和剩餘時間顯示,起始值為39分鍾,也是根據機器的配置決定,通常P4,2.4的機器的安裝時間大約是15到20分鍾。
此時直到安裝結束,計算機自動重啟之前,除了輸入序列號和計算機信息(隨意填寫),以及敲2到3次回車之外,不需要做任何其它操作。系統會自動完成安裝。
第三步,驅動的安裝
1.重啟之後,將光碟取出,讓計算機從硬碟啟動,進入XP的設置窗口。
2.依次按「下一步」,「跳過」,選擇「不注冊」,「完成」。
3.進入XP系統桌面。
4.在桌面上單擊滑鼠右鍵,選擇「屬性」,選擇「顯示」選項卡,點擊「自定義桌面」項,勾選「我的電腦」,選擇「確定」退出。
5.返回桌面,右鍵單擊「我的電腦」,選擇「屬性」,選擇「硬體」選項卡,選擇「設備管理器」,裡面是計算機所有硬體的管理窗口,此中所有前面出現黃色問號+嘆號的選項代表未安裝驅動程序的硬體,雙擊打開其屬性,選擇「重新安裝驅動程序」,放入相應當��餘蹋�≡瘛白遠�滄啊保�低郴嶙遠�侗鴝雜Φ鼻��絛蠆�滄巴瓿傘#ˋUDIO為音效卡,VGA為顯卡,SM為主板,需要首先安裝主板驅動,如沒有SM項則代表不用安裝)。安裝好所有驅動之後重新啟動計算機。至此驅動程序安裝完成。